正文 第五章 武帝朝堂
18.公孙丞相:八十岁终老 官运奇异
汉武帝在位54年,共任用了13位丞相;除去景帝朝留下的卫绾,其余的12位,都是武帝朝任命。其中,3位丞相被迫自杀,3位丞相遭遇他杀。只有一位,当了1年副丞相(御史大夫),5年丞相,80多岁寿终正寝,老死在丞相之位。伴君如伴虎,朝堂危机四伏。他是谁?他有什么特别之处,稳坐丞相交椅?是八面玲珑,还是老谋深算?是明哲保身,还是主动出击?
【大起大落成大器】
秦汉时期,丞相的权力很大。
吕后在惠帝死后,一心想封诸吕为王,以巩固吕姓家族的地位;但是,当一手遮天的吕太后提出这一打算时,右丞相王陵以刘邦生前的“白马盟誓”(非刘氏不王)为理由,坚决反对。吕后的裙带计划不得不暂时搁浅。
吕后并不死心,她來了一招釜底抽薪:将王陵调离,任命亲信陈平为右丞相,终将大封诸吕一事办成。吕后以太后身份临朝称制、行使皇帝权力,尚且要看丞相脸色,足见丞相之位多么重要!
汉武帝却不能容忍丞相的权力过大。他一方面广招人才,封为侍中(侍从),在宫中与他们一块儿议政,形成具有决策权的“内朝”,而使丞相沦为执行国策的“外朝”。这就是中国历史上鼎鼎大名的内外朝之制。另一方面对丞相实行严格惩治,造成了6位丞相死于非命的“恐怖”局面。
但是,偏偏一位老丞相公孙弘竟然毫发未损、稳坐官位,最后老死在丞相任上。
公孙弘年轻时曾经做过狱吏,后來因违法被开除公职,回老家当了猪馆。吃过这次大亏,40岁的公孙弘开始发愤读书,学习《公羊春秋》和杂家之学。
公孙弘另有一个特点,就是对他的后母非常孝顺。汉代讲究以孝治国,公孙弘的“大孝子”形象,在当地闻名遐迩。
建元元年(前140),汉武帝下诏在全国范围内公选“贤良文学之士”。此时,公孙弘即将走完人生的甲子年:60岁,命运之神将手伸给了他。
这一年,公孙弘的家乡推荐他参加公选。
公孙弘幸运地被选中了,同时被任命为博士(汉代的博士是一种顾问官)。
公孙弘任博士不久,汉武帝派他出使匈奴。然而回朝后,公孙弘的汇报,却让汉武帝十分不满。也难怪,公孙弘年事已高,老气横秋,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和年轻气盛、雄心勃勃的汉武帝相比,难免有“代沟”,话不投机。
公孙弘何等聪明,他看出汉武帝不满意,马上借口有病,辞职了。见机抽身,明哲自保。此时,公孙弘已经六十开外,称病隐退,非常自然,不会有佯装的嫌疑。
元光五年(前130),汉武帝再次下诏,要求全国举荐贤良文学。公孙弘的家乡又一次推举公孙弘,但是,这一次,公孙弘丝毫不为所动。
他言辞恳切:我已经参加过一次公选了,因为沒有能力干好工作,所以,才告假回來。这一次还是推举其他人吧!但是,当地政府选來选去,只觉公孙弘合适,还是推举了他。公孙弘再次來京参加公选。这一次,命运之神更为眷顾。
参加公选的时候,太常(掌管宗庙礼仪和国家考试)把公孙弘的对策(公选时写的文章)排在下等;但是,在汉武帝亲自阅卷时,奇迹出现了:汉武帝将排在下等的公孙弘的文章列为第一名(举首)!
汉武帝召见参加公选的优胜者时,居然发现这位近七十岁的公孙弘长得很帅(状貌甚丽),龙颜大悦,立即任命他再次担任博士。
看來,从古至今,好的相貌,常常可以出奇制胜,成为建功立业的敲门砖。
公孙弘这次公选胜出,真正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
【亦进亦退立不败】
不过,公孙弘虽然因为公选胜出,以他一介布衣、风烛残年,怎么能当上丞相呢?
在汉代,丞相任职有一个明文规定:必须是侯!公孙弘此时离封侯显然相距甚远。还有一个不利因素:年龄。公孙弘第二次参加公选时已经60多岁了,这个年龄放到今天,早该退休下课了。然而,沒有任何竞争优势的公孙弘竟然独领风骚,还是要感谢命运的青睐。
中国历史上向來不缺少“枯木逢春”的例子。姜尚80岁方拜为国师,而且,老來发迹,沒有年少轻狂,沒有少不经事。年轮的重叠让他们更加珍视机遇,岁月的磨砺让他们世事洞明、人情练达,60多岁的公孙弘自有一套处世之道:
第一,以儒饰法。
我们在《董生对策》一集中讲过董仲舒曾向汉武帝上过《天人三策》,提出“罢黜百家,表章六经”的主张,深得武帝赏识,成为后世尊儒的重大事件。
但是,汉武帝虽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却也是一个极度专断的独夫。如果真要他按照儒家的仁政治国,是断不能接受的;当然,汉武帝不想落一个秦始皇那样独夫民贼的骂名;所以,他非常希望施行外儒内法的治国方略。表面上用儒家学说装璜门面,实际上还要行使独裁专制。
公孙弘狱吏出身,长期在司法部门工作,深通汉代法律,知道什么叫以法治国;同时,他40岁之后又学习了《公羊春秋》,也深深懂得公羊派的儒家经典。就是说,原來隔在法家跟儒家之间的那堵墙,被公孙先生打通了,不仅打通了,还彻底拆掉了,两间屋子并成一间,腾挪的空间马上宽敞了。这间屋子挂的招牌非儒非法、亦儒亦法,可以叫做“外儒内法居”。
因此,通晓文书、法律,又深谙武帝心理的公孙弘,创造性地以公羊派的儒家学说对法律进行了一番冠冕堂皇的阐述,深得汉武帝赏识(习文法吏事,而又缘饰以儒术,上大说之)。
第二,察言观色。
公孙弘面对汉武帝主持的朝议,通常是这样表现的:
一是开列各种方案,不去确定哪种最佳,而是让汉武帝在其中自选,绝不固执己见,和皇上去争执(每朝会议,开陈其端,令人主自择,不肯面折庭争)。
二是公孙弘和大臣汲黯见汉武帝时,总是让汲黯先发言,让汲黯当前哨、打头阵,自己躲在后面观风向、看势头。汲黯秉性鲠直,前面讲过,在卫青功封大将军时,满朝文武见了卫青都要下拜,唯独汲黯长揖不拜。汲黯陈辞之时,公孙弘对汉武帝察颜观色,把汉武帝的态度揣摸得差不多了,才表态。这样,公孙弘经过分析、权衡、取舍,综合多方意见再來表态,武帝往往言听计从(所言皆听)。
三是大臣们事先和公孙弘商议好了面见武帝时的言论,一到朝堂之上,公孙弘就置共识于脑后,只管向着皇帝的倾向走,按照武帝的意思发言。这样往往违背了原先的约定,令大家猝不及防,尴尬被动。
第三,危机公关。
公孙弘这套“紧跟”加“窝里反”的做法,让不少大臣大吃苦头,敢怒不敢言。可汲黯不依。我可以让你当枪使,但你别毁我呀。好人是你,忠臣是你,我们都成了陪衬,唯你独忠,就你独能。汲黯老实,吃公孙弘的闷棍最多,但泥人还有个土性子呢,终于忍无可忍,两次揭发公孙弘的伪君子行径。
第一次,汲黯当着公孙弘和汉武帝的面说,齐地之人擅长欺骗之术,嘴里沒有实话。公孙弘开会前和我们商议时,跟大家的意见是一致的;但是到了朝上,马上调转枪头,出尔反尔,太不忠啦。(汲黯庭诘弘曰:齐人多作而无情。实始与臣等建此议,今皆倍之,不忠。)
汲黯话音刚落,满朝文武的眼光齐刷刷地聚焦在公孙弘身上,不少人开始窃窃私语。为人无信、为友无情、为臣不忠,汲黯不傻,刀锋所向,处处都是公孙弘的死穴。公孙弘面对的是一次信任危机。
汉武帝一听,非常惊讶:联的身边竟然藏着这样一只老狐狸?
面对这场突如其來的信任危机,公孙弘出奇地冷静。他沒作任何解释,而是说:了解我的人说我忠诚,不了解我的人说我不忠诚(夫知臣者以臣忠,不知臣者以巨为不忠)。公孙弘不纠缠具体争辩,两句话搞定。
为什么公孙弘只言片语就能平息风波呢?第一,不就事说事;第二,以不了解为辨。一般人突遇此事,一是因小失大,二是攻击。这样旁观者真假不辨,难释其疑;同时,相互攻击又显得极无水平。公孙弘反其道而行之。他一不辩解,二不攻击,偷梁换柱,让人感到汲黯是不了解自己才说出这样的话。这种处理,使汉武帝反而更信任公孙弘。后來,每当大臣们说公孙弘的不是,汉武帝都不再相信。公孙弘用巧妙的危机公关躲过了第一场劫难。汲黯的一记重拳,打在了丝绵包上,沒有任何反作用力。丝绵包公孙弘居然毫发无损。
第二次,也是在朝堂上,众目睽睽之下,汲黯说公孙弘身为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俸禄极多,却总是装穷,盖的被子是布被子,是个标准的伪君子。
汉武帝一听,又是一惊,这老狐狸如此“作秀”,有什么企图?
公孙弘说:汲黯说得对。九卿高官之中,汲黯最了解我。我身列三公,却盖布被子,的确是想博个清廉名声。不过,管仲虽有豪宅三处,奢侈等同君王,也辅佐齐桓公成就一代霸业。晏婴的饭桌上从无两份肉菜,他的妾穿不上丝绸衣服,终成一代良相。可见,臣子的生活标准如何,与能否治理天下并无关系。
最后,公孙弘还强调,汲黯是一个大大的忠臣,如果沒有汲黯,陛下怎么能听到这么了解我的话呢?
面对汲黯的告发,不论公孙弘如何辩解,汉武帝和在场的大臣都会认为他在继续蒙骗公众。公孙弘深知辩解的苍白,因此,他沒有作任何回复,反倒痛痛快快承认自己的确是沽名钓誉。这种承认,表面上是认罪,实际上是表明自己至少是现在沒有欺骗,大大减轻了汲黯指责公孙弘欺骗舆论的分量。
与此同时,公孙弘还对汲黯大加赞扬,说他忠诚可靠。这样一來,汲黯倒显得气度狭小,斤斤计较,一下被公孙弘搁里头了。而在皇帝和大臣看來,公孙弘大人大量。我们又何必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呢?
这次公孙弘招数跟上次大同小异:既不躲闪,也不进攻,而是把对手的力量无声无息地化解掉。
公孙弘再一次通过危机公关,巧妙地渡过了难关。
第四,知难而退。
公孙弘向汉武帝建议停建朔方郡,汉武帝大不以为然,派内朝大臣朱买臣就停建朔方郡提出十点责难,要公孙弘回答。
朱买臣出招,就等于皇帝出招,跟皇帝过招,公孙弘自知是找死。立即承认自己无知,现在如梦方醒,迅速建议停止开发西南边睡,集中精力经营朔方郡。公孙弘180度大转弯,不仅否定了自己的初衷,还为汉武帝的想法提出一一佐证。汉武帝自然十分受用。
对朱买臣的“十难”,公孙弘如此识途老马,总不至于“一难”也无法回答吧。为什么他就不接招呢?
公孙弘深深懂得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道理。
首先,公孙弘身为外朝之官(御史大夫),不便和内朝之官公开辩论。
此时,以汉武帝为首、武帝身边的侍从为辅的内朝,才是真正的决策集团;而以丞相、御史大夫为首的所谓外朝,不过是一个执行机构。
公孙弘作为外朝的副承相(御史大夫),深知其中三昧。所以,他放弃辩论,设法提出双方都能接受的“折衷”建议。
其次,公孙弘不愿和武帝正面冲突;
内朝朱买臣的“十难”,是汉武帝反对公孙弘建议的明确信号,公孙弘当然不愿意因为国家利益而招致个人灾难。
由于公孙弘这一套做法深得汉武帝的信任,最终官居丞相,被封为平津侯(天子以为谦让,愈益厚之,卒以弘为丞相,封平津侯)。
这是史无前例的。汉代开国以來,从來都是从诸侯中选承相,公孙弘却是先当丞相再封侯。此后,先当丞相再封侯,成为汉代定制。
第五,散财养士。
公孙弘生活俭朴,他作为丞相的俸禄用來做了什么用呢?一是用來周济老朋友(故人),二是用來供养宾客,甚至到了“家无余财”的地步。公孙弘的这一套做法令人难以评价:如果公孙弘散财养士,达到“家无余财”的地步,全为了沽名钓誉,那么用如此代价获取赞誉,成本是否太高?再加上盖布被,一餐不食两样肉菜,如果不是追逐名利,公孙弘难道真有如此公而忘私的境界?
但是,至少有一点公孙弘是明白的,汉武帝极端独裁,要想安身立命,皇帝的看法至关重要。
【文武之功不可沒】
公孙弘虽然为人不耻,为舆论不耻;但是,他既不是无才,也不是无能,甚至还做了些值得大书特书的好事,主要有一武一文两大功绩。
一是谏阻汉武帝在几个方向同时开疆拓土。
汉武帝在大修朔方郡的同时,还要开拓西南地区。公孙弘则建议收缩战线,集中财力经营朔方郡。
公孙弘确实抓到了点子。在汉朝与周边民族的关系上,最大的威胁來自北方的匈奴,他的建议,保证了汉朝中央政府集中财力办大事,减轻了百姓不少负担。
二是提出为博士设立弟子五十名的具体建议。
董仲舒率先提出设立太学,“罢黜百家,表章六经”的主张。但是,董仲舒沒有机会将这些主张付诸实施,就被发配基层,到胶西国任国相去了。
公孙弘做到了。他提出为博士设立弟子五十人,免除他们的徭役(为博士官置弟子五十人,复其身),还让太常从百姓中挑人,保证博士弟子的來源。这就将汉武帝的尊儒具体化了。
到了西汉后期、东汉时期,礼乐教化从京师推向各地,儒生的人数迅速增长,推动了文化教育的发展。这一点,公孙弘功不可沒。
公孙弘两次遭逢汲黯朝堂之上打來的闷棍,不躲闪,不反击,还巧妙地巩固了自己的地位,博取了汉武帝更大信任,“危机公关”令人刮目;同时,他又极力夸奖汲黯忠诚,表现得非常宽容;公孙弘真是一位宽宏大量的人吗?汲黯这个“笨小孩”能够无知无畏,躲过朝堂之上的明枪暗箭吗?
请看:煽风点火。
汉武帝在位54年,共任用了13位丞相;除去景帝朝留下的卫绾,其余的12位,都是武帝朝任命。其中,3位丞相被迫自杀,3位丞相遭遇他杀。只有一位,当了1年副丞相(御史大夫),5年丞相,80多岁寿终正寝,老死在丞相之位。伴君如伴虎,朝堂危机四伏。他是谁?他有什么特别之处,稳坐丞相交椅?是八面玲珑,还是老谋深算?是明哲保身,还是主动出击?
【大起大落成大器】
秦汉时期,丞相的权力很大。
吕后在惠帝死后,一心想封诸吕为王,以巩固吕姓家族的地位;但是,当一手遮天的吕太后提出这一打算时,右丞相王陵以刘邦生前的“白马盟誓”(非刘氏不王)为理由,坚决反对。吕后的裙带计划不得不暂时搁浅。
吕后并不死心,她來了一招釜底抽薪:将王陵调离,任命亲信陈平为右丞相,终将大封诸吕一事办成。吕后以太后身份临朝称制、行使皇帝权力,尚且要看丞相脸色,足见丞相之位多么重要!
汉武帝却不能容忍丞相的权力过大。他一方面广招人才,封为侍中(侍从),在宫中与他们一块儿议政,形成具有决策权的“内朝”,而使丞相沦为执行国策的“外朝”。这就是中国历史上鼎鼎大名的内外朝之制。另一方面对丞相实行严格惩治,造成了6位丞相死于非命的“恐怖”局面。
但是,偏偏一位老丞相公孙弘竟然毫发未损、稳坐官位,最后老死在丞相任上。
公孙弘年轻时曾经做过狱吏,后來因违法被开除公职,回老家当了猪馆。吃过这次大亏,40岁的公孙弘开始发愤读书,学习《公羊春秋》和杂家之学。
公孙弘另有一个特点,就是对他的后母非常孝顺。汉代讲究以孝治国,公孙弘的“大孝子”形象,在当地闻名遐迩。
建元元年(前140),汉武帝下诏在全国范围内公选“贤良文学之士”。此时,公孙弘即将走完人生的甲子年:60岁,命运之神将手伸给了他。
这一年,公孙弘的家乡推荐他参加公选。
公孙弘幸运地被选中了,同时被任命为博士(汉代的博士是一种顾问官)。
公孙弘任博士不久,汉武帝派他出使匈奴。然而回朝后,公孙弘的汇报,却让汉武帝十分不满。也难怪,公孙弘年事已高,老气横秋,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和年轻气盛、雄心勃勃的汉武帝相比,难免有“代沟”,话不投机。
公孙弘何等聪明,他看出汉武帝不满意,马上借口有病,辞职了。见机抽身,明哲自保。此时,公孙弘已经六十开外,称病隐退,非常自然,不会有佯装的嫌疑。
元光五年(前130),汉武帝再次下诏,要求全国举荐贤良文学。公孙弘的家乡又一次推举公孙弘,但是,这一次,公孙弘丝毫不为所动。
他言辞恳切:我已经参加过一次公选了,因为沒有能力干好工作,所以,才告假回來。这一次还是推举其他人吧!但是,当地政府选來选去,只觉公孙弘合适,还是推举了他。公孙弘再次來京参加公选。这一次,命运之神更为眷顾。
参加公选的时候,太常(掌管宗庙礼仪和国家考试)把公孙弘的对策(公选时写的文章)排在下等;但是,在汉武帝亲自阅卷时,奇迹出现了:汉武帝将排在下等的公孙弘的文章列为第一名(举首)!
汉武帝召见参加公选的优胜者时,居然发现这位近七十岁的公孙弘长得很帅(状貌甚丽),龙颜大悦,立即任命他再次担任博士。
看來,从古至今,好的相貌,常常可以出奇制胜,成为建功立业的敲门砖。
公孙弘这次公选胜出,真正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
【亦进亦退立不败】
不过,公孙弘虽然因为公选胜出,以他一介布衣、风烛残年,怎么能当上丞相呢?
在汉代,丞相任职有一个明文规定:必须是侯!公孙弘此时离封侯显然相距甚远。还有一个不利因素:年龄。公孙弘第二次参加公选时已经60多岁了,这个年龄放到今天,早该退休下课了。然而,沒有任何竞争优势的公孙弘竟然独领风骚,还是要感谢命运的青睐。
中国历史上向來不缺少“枯木逢春”的例子。姜尚80岁方拜为国师,而且,老來发迹,沒有年少轻狂,沒有少不经事。年轮的重叠让他们更加珍视机遇,岁月的磨砺让他们世事洞明、人情练达,60多岁的公孙弘自有一套处世之道:
第一,以儒饰法。
我们在《董生对策》一集中讲过董仲舒曾向汉武帝上过《天人三策》,提出“罢黜百家,表章六经”的主张,深得武帝赏识,成为后世尊儒的重大事件。
但是,汉武帝虽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却也是一个极度专断的独夫。如果真要他按照儒家的仁政治国,是断不能接受的;当然,汉武帝不想落一个秦始皇那样独夫民贼的骂名;所以,他非常希望施行外儒内法的治国方略。表面上用儒家学说装璜门面,实际上还要行使独裁专制。
公孙弘狱吏出身,长期在司法部门工作,深通汉代法律,知道什么叫以法治国;同时,他40岁之后又学习了《公羊春秋》,也深深懂得公羊派的儒家经典。就是说,原來隔在法家跟儒家之间的那堵墙,被公孙先生打通了,不仅打通了,还彻底拆掉了,两间屋子并成一间,腾挪的空间马上宽敞了。这间屋子挂的招牌非儒非法、亦儒亦法,可以叫做“外儒内法居”。
因此,通晓文书、法律,又深谙武帝心理的公孙弘,创造性地以公羊派的儒家学说对法律进行了一番冠冕堂皇的阐述,深得汉武帝赏识(习文法吏事,而又缘饰以儒术,上大说之)。
第二,察言观色。
公孙弘面对汉武帝主持的朝议,通常是这样表现的:
一是开列各种方案,不去确定哪种最佳,而是让汉武帝在其中自选,绝不固执己见,和皇上去争执(每朝会议,开陈其端,令人主自择,不肯面折庭争)。
二是公孙弘和大臣汲黯见汉武帝时,总是让汲黯先发言,让汲黯当前哨、打头阵,自己躲在后面观风向、看势头。汲黯秉性鲠直,前面讲过,在卫青功封大将军时,满朝文武见了卫青都要下拜,唯独汲黯长揖不拜。汲黯陈辞之时,公孙弘对汉武帝察颜观色,把汉武帝的态度揣摸得差不多了,才表态。这样,公孙弘经过分析、权衡、取舍,综合多方意见再來表态,武帝往往言听计从(所言皆听)。
三是大臣们事先和公孙弘商议好了面见武帝时的言论,一到朝堂之上,公孙弘就置共识于脑后,只管向着皇帝的倾向走,按照武帝的意思发言。这样往往违背了原先的约定,令大家猝不及防,尴尬被动。
第三,危机公关。
公孙弘这套“紧跟”加“窝里反”的做法,让不少大臣大吃苦头,敢怒不敢言。可汲黯不依。我可以让你当枪使,但你别毁我呀。好人是你,忠臣是你,我们都成了陪衬,唯你独忠,就你独能。汲黯老实,吃公孙弘的闷棍最多,但泥人还有个土性子呢,终于忍无可忍,两次揭发公孙弘的伪君子行径。
第一次,汲黯当着公孙弘和汉武帝的面说,齐地之人擅长欺骗之术,嘴里沒有实话。公孙弘开会前和我们商议时,跟大家的意见是一致的;但是到了朝上,马上调转枪头,出尔反尔,太不忠啦。(汲黯庭诘弘曰:齐人多作而无情。实始与臣等建此议,今皆倍之,不忠。)
汲黯话音刚落,满朝文武的眼光齐刷刷地聚焦在公孙弘身上,不少人开始窃窃私语。为人无信、为友无情、为臣不忠,汲黯不傻,刀锋所向,处处都是公孙弘的死穴。公孙弘面对的是一次信任危机。
汉武帝一听,非常惊讶:联的身边竟然藏着这样一只老狐狸?
面对这场突如其來的信任危机,公孙弘出奇地冷静。他沒作任何解释,而是说:了解我的人说我忠诚,不了解我的人说我不忠诚(夫知臣者以臣忠,不知臣者以巨为不忠)。公孙弘不纠缠具体争辩,两句话搞定。
为什么公孙弘只言片语就能平息风波呢?第一,不就事说事;第二,以不了解为辨。一般人突遇此事,一是因小失大,二是攻击。这样旁观者真假不辨,难释其疑;同时,相互攻击又显得极无水平。公孙弘反其道而行之。他一不辩解,二不攻击,偷梁换柱,让人感到汲黯是不了解自己才说出这样的话。这种处理,使汉武帝反而更信任公孙弘。后來,每当大臣们说公孙弘的不是,汉武帝都不再相信。公孙弘用巧妙的危机公关躲过了第一场劫难。汲黯的一记重拳,打在了丝绵包上,沒有任何反作用力。丝绵包公孙弘居然毫发无损。
第二次,也是在朝堂上,众目睽睽之下,汲黯说公孙弘身为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俸禄极多,却总是装穷,盖的被子是布被子,是个标准的伪君子。
汉武帝一听,又是一惊,这老狐狸如此“作秀”,有什么企图?
公孙弘说:汲黯说得对。九卿高官之中,汲黯最了解我。我身列三公,却盖布被子,的确是想博个清廉名声。不过,管仲虽有豪宅三处,奢侈等同君王,也辅佐齐桓公成就一代霸业。晏婴的饭桌上从无两份肉菜,他的妾穿不上丝绸衣服,终成一代良相。可见,臣子的生活标准如何,与能否治理天下并无关系。
最后,公孙弘还强调,汲黯是一个大大的忠臣,如果沒有汲黯,陛下怎么能听到这么了解我的话呢?
面对汲黯的告发,不论公孙弘如何辩解,汉武帝和在场的大臣都会认为他在继续蒙骗公众。公孙弘深知辩解的苍白,因此,他沒有作任何回复,反倒痛痛快快承认自己的确是沽名钓誉。这种承认,表面上是认罪,实际上是表明自己至少是现在沒有欺骗,大大减轻了汲黯指责公孙弘欺骗舆论的分量。
与此同时,公孙弘还对汲黯大加赞扬,说他忠诚可靠。这样一來,汲黯倒显得气度狭小,斤斤计较,一下被公孙弘搁里头了。而在皇帝和大臣看來,公孙弘大人大量。我们又何必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呢?
这次公孙弘招数跟上次大同小异:既不躲闪,也不进攻,而是把对手的力量无声无息地化解掉。
公孙弘再一次通过危机公关,巧妙地渡过了难关。
第四,知难而退。
公孙弘向汉武帝建议停建朔方郡,汉武帝大不以为然,派内朝大臣朱买臣就停建朔方郡提出十点责难,要公孙弘回答。
朱买臣出招,就等于皇帝出招,跟皇帝过招,公孙弘自知是找死。立即承认自己无知,现在如梦方醒,迅速建议停止开发西南边睡,集中精力经营朔方郡。公孙弘180度大转弯,不仅否定了自己的初衷,还为汉武帝的想法提出一一佐证。汉武帝自然十分受用。
对朱买臣的“十难”,公孙弘如此识途老马,总不至于“一难”也无法回答吧。为什么他就不接招呢?
公孙弘深深懂得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道理。
首先,公孙弘身为外朝之官(御史大夫),不便和内朝之官公开辩论。
此时,以汉武帝为首、武帝身边的侍从为辅的内朝,才是真正的决策集团;而以丞相、御史大夫为首的所谓外朝,不过是一个执行机构。
公孙弘作为外朝的副承相(御史大夫),深知其中三昧。所以,他放弃辩论,设法提出双方都能接受的“折衷”建议。
其次,公孙弘不愿和武帝正面冲突;
内朝朱买臣的“十难”,是汉武帝反对公孙弘建议的明确信号,公孙弘当然不愿意因为国家利益而招致个人灾难。
由于公孙弘这一套做法深得汉武帝的信任,最终官居丞相,被封为平津侯(天子以为谦让,愈益厚之,卒以弘为丞相,封平津侯)。
这是史无前例的。汉代开国以來,从來都是从诸侯中选承相,公孙弘却是先当丞相再封侯。此后,先当丞相再封侯,成为汉代定制。
第五,散财养士。
公孙弘生活俭朴,他作为丞相的俸禄用來做了什么用呢?一是用來周济老朋友(故人),二是用來供养宾客,甚至到了“家无余财”的地步。公孙弘的这一套做法令人难以评价:如果公孙弘散财养士,达到“家无余财”的地步,全为了沽名钓誉,那么用如此代价获取赞誉,成本是否太高?再加上盖布被,一餐不食两样肉菜,如果不是追逐名利,公孙弘难道真有如此公而忘私的境界?
但是,至少有一点公孙弘是明白的,汉武帝极端独裁,要想安身立命,皇帝的看法至关重要。
【文武之功不可沒】
公孙弘虽然为人不耻,为舆论不耻;但是,他既不是无才,也不是无能,甚至还做了些值得大书特书的好事,主要有一武一文两大功绩。
一是谏阻汉武帝在几个方向同时开疆拓土。
汉武帝在大修朔方郡的同时,还要开拓西南地区。公孙弘则建议收缩战线,集中财力经营朔方郡。
公孙弘确实抓到了点子。在汉朝与周边民族的关系上,最大的威胁來自北方的匈奴,他的建议,保证了汉朝中央政府集中财力办大事,减轻了百姓不少负担。
二是提出为博士设立弟子五十名的具体建议。
董仲舒率先提出设立太学,“罢黜百家,表章六经”的主张。但是,董仲舒沒有机会将这些主张付诸实施,就被发配基层,到胶西国任国相去了。
公孙弘做到了。他提出为博士设立弟子五十人,免除他们的徭役(为博士官置弟子五十人,复其身),还让太常从百姓中挑人,保证博士弟子的來源。这就将汉武帝的尊儒具体化了。
到了西汉后期、东汉时期,礼乐教化从京师推向各地,儒生的人数迅速增长,推动了文化教育的发展。这一点,公孙弘功不可沒。
公孙弘两次遭逢汲黯朝堂之上打來的闷棍,不躲闪,不反击,还巧妙地巩固了自己的地位,博取了汉武帝更大信任,“危机公关”令人刮目;同时,他又极力夸奖汲黯忠诚,表现得非常宽容;公孙弘真是一位宽宏大量的人吗?汲黯这个“笨小孩”能够无知无畏,躲过朝堂之上的明枪暗箭吗?
请看:煽风点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