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帝

正文 第三章 武帝新政

    8.董生对策:仲舒定大政 独尊儒术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一位寂寞书生的出现,为大汉王朝,乃至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定下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治基调;成为上继孔子、下启朱熹的里程碑。他就是董仲舒。董仲舒凭什么一鸣惊人?武帝因何如获至宝?成名后的他能否实现“兼济天下”的书生之梦呢?

    【天人三策惊汉武】

    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出了名的“书呆子”,非董仲舒莫属。一则“目不窥园”的励志故事,鼓舞了一代代学人淡泊名利、潜心向学。

    “目不窥园”的记载出自《汉书·董仲舒传》。董仲舒这个“读书虫”,在景帝朝已经做了博士。不过,中国古代的“博士”跟我们现在的“博士”不一样。现在的博士是一种学位,那时候的博士是一种职官,实际就是皇帝的学术顾问。知名学者董博士有一所花园套房,可他整天钻在书房里,研读儒学。春日,万紫千红开遍,看不见。夏夜,禽鸟百虫争鸣,听不见。寒来暑往,三年没有踏进后花园一步,因此,人们称赞他“三年不窥园”。“三年不窥园”后来精炼为成语“目不窥园”,形容一个人专心苦读,心无旁鹜。

    景帝下世,武帝登基。一朝天子一朝臣。“目不窥园”的书生董仲舒的学人生涯又会因此发生什么转机?

    汉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十月,也就是汉武帝即位的当年,下诏“海选”。“海选”什么呢?这次“海选”主题是:贤良方正、直言敢谏。既是“海选”,就要不设门槛地选人才。

    这次,董仲舒“举首”,考了第一名。

    皇帝提问,考生回答。这个过程叫“对策”。汉武帝一连三次提问,叫策问;董仲舒一个不落地回答三次,就叫策文。这就有了历史上毁誉参半的《天人三策》。

    《天人三策》到底说了些什么?汉武帝为什么如此看好“书呆子”董仲舒呢?

    所谓《天人三策》,就是有关天人关系的三篇策文。“天”指上天,这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它既不是我们看到的“天”,地球的大气层;也不是我们知道的“天”,茫茫的大宇宙。而意味着人力所不能控制的自然关系和自然规律,以及这一切的总和。因此,中国古代把“天”也常常称之为“天道”。至于人,就是你我他,是社会生活中的人群。

    【千古书生定庙堂】

    如此精湛的整套理论,董博士是怎样推销出去的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激发16岁皇帝的兴奋点,最好就从新人上任的“三把火”谈起。

    《天人三策》第一点,新王改制。一个王朝建立以后,新登基的皇帝就是“新王”。改制,“改”是改变,“制”即一整套制度仪式。董仲舒认为,“改制”必须从外在的“仪式”做起。包括两点:第一,“改正(zheng,蒸)朔”;第二,“易服色”。即“改正朔,易服色,以顺天命而已”。

    先来谈“改正朔”。“正”就是正月,是一年之首;“朔”是初一,是一月之首。所以“改正朔”,按照现在最简洁的表达,就是改变历法。

    什么叫“易服色”呢?“易”也是改变,“服”不仅仅是王朝的服装,还有祭祀的牲口啊、车马啊等等,颜色都要变。中国每一个王朝都崇尚一种颜色;夏朝尚黑,商朝尚白,周朝尚赤。新王朝建立以后,旧王朝的颜色扔到一边,大臣合计,新王拍板,决定标志新王朝的颜色。

    这不是做表面文章吗?这套仪式能否吸引汉武帝的眼球呢?事实上,年轻的汉武帝瞬间就被说服了。

    因为,这套仪式是从理论上求证新政权的合法性。刘邦一介草民,怎么当上皇帝的?汉朝代替秦朝是异姓取代前朝的重大事件,在普通老百姓眼里,不就是折腾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大家能不能跟你的风?也搞上几年,把你赶下去,自己当皇帝?你夺秦朝的天下,我们再夺你刘姓江山。关于这一点,董博士还有四个字:“顺应天命”。这里暗含了一个什么意思呢?就是君权神授。新朝夺取旧朝是天意,不是任何人凭借武力和计谋就可以办得到的。因此,新政权是合法的。

    经过董博士一番推理假设、概念置换,神圣的光环立马罩在历代皇帝的头上,从而论证了西汉王朝的合法性,而君主是“真命天子”,上天的儿子,命中注定被派来解救苍生于“倒悬”的。

    如果进一步分析,君权神授其实是一把双刃剑。第一是承认君权,第二是限制君权。你能当皇帝,是上天赐给你的;反过来,你如果像秦始皇一样胡作非为,上天就会警告你。警告多次,上天就不再支持你了,就要剥夺你的权利。

    其后的论著中,董仲舒把这种观点继续放大、精炼;不断用地震、日食等告诫皇帝,一旦出现这些现象,赶紧闭门思过,反省所作所为为何令天怒人怨。这就是书生意气的董仲舒,曲折表达着自己的政治思想,一厢情愿地认为这种理论坚不可摧,并希望以此驯化无道君王。

    董博士《天人三策》第一击“新王改制”,捍卫了西汉王朝的合法性,给年轻的新君吃了一粒定心丸。因此,深得少年天子的欣赏。

    《天人三策》第二点,“大一统”。所谓“大一统”,就是高度重视天下统一。这个观点得益于董博士三年不窥园,曾定点攻克《春秋公羊传》(《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这一点与武帝的政治理想一拍即合。景帝一朝“七国之乱”堂堂大汉竟赖和亲苟安,这些都令他痛恨不已、如鲠在喉;中央集权,一统华夏,是汉武帝一生孜孜以求的夙愿。

    《天人三策》第三点,“兴太学,举贤良”。任何时候,人才都是稀缺资源;所以,古有伯乐,今有猎头。怎样发现人才?邂逅?大海捞针。世袭?良莠不齐。只有将选才制度化、规范化,才能保证人才输送的长期、有效。董仲舒就是凭“举贤良”脱颖而出。董仲舒将前人积累的经验向前推进一步。让“举贤良”成为一种定期的人才选拔制度:要求每两年,面向全天下的儒生,进行一次海选,广招贤士。(臣愚以为,使诸列侯、郡守、二千石,各择其吏民之贤者,岁贡各二人,以给宿卫;且以观大臣之能。)

    古语说: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与其送你一条鱼,不如教你捕鱼的方法。“举贤良”无疑是董仲舒教授汉武帝如何“捕鱼”的。除此之外,董博士还有妙招,教汉武帝如何“养鱼”。

    这就是“兴太学”,培养人才。太学就是设立在京城的国家最高学府(古之王者明於于。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於邑。)董仲舒建议设立的太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国立中央大学。到了隋代,太学之外又成立了国子监,国子监既是最高学府又是这个最高学府的管理机构。当然,太学完全不同于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它仅指设于京城的最高学府。设庠序以化於邑。而当时在京城之外也开办了很多学校。

    董仲舒还建议诸侯、郡守等高官、每年必须向国家推荐两名人才,并以此考察大臣的识别能力。如果举才不当,则要处罚推荐者(所贡贤者有赏,所贡不肖者有罚)。董仲舒将举贤制度化(岁贡各二人),是一个重大创举。只有举贤制度化,才能使人才辈出。

    这种举贤制实际上就是汉代的察举制。

    中国古代的人才选拔大体经历了六个阶段:远古社会的“选贤任能”制,周代的“世卿世禄”制,春秋战国秦汉初的军功爵禄制,汉代的察举征辟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以及自隋代以来实行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

    《天人三策》第四点,“尊儒”。现在我们一提董仲舒,就会想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实这话不是董仲舒说的,《天人三策》中的原话是: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只要读“六经”就行了,其他的课外书就不要读了,好好学你们的《诗》《书》《礼》《乐》《易》《春秋》吧。“六经”实际上是五经,《乐》经春秋战国以后就失传了。好了,现在儒学就是各位的粮票!做官、做人一个都不能少。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其实,最难约束的不是行为,而是思想。为此,秦皇汉武,启动各自的智囊团,打出截然相反的“文化牌”。秦始皇焚书坑儒,不准读书,汉武帝允许读书,却只准读儒家的一类书。(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天人三策》第五点,“更化”。董仲舒提出的“更化”,就是“改革”。为什么秦朝如此短命?为什么大汉发展缓慢?董仲舒认为:汉朝得天下后,一心想打造一个超级帝国,但未能如愿;问题就出在该改革时没改革(故汉得天下以来,常欲善治,而至今不能胜残去杀者,失之当更化而不能更化也)。

    看来,董博士的《天人三策》洋洋洒洒,从仪式的鼎新,到行政的革故,既有比较研究,又有第一手的考察资料,故而听着好听,用着好使。难怪,武帝粲然。

    【唯有儒家活水来】

    《天人三策》是书生开出的治国药方,五味对策,直指汉王朝五大病灶,脉把得准,句句切中要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更是石破天惊。西汉开国以来,以窦太后为代表的传统型领导,一贯奉行黄老之学,崇尚无为而治;董博士的“尊儒”贸然插足,格格不入。为什么汉武帝甘当不肖子孙,“独尊儒术”呢?儒家果真是治理天下的不二法门吗?

    我们不妨从诸子百家思想中,逐一分析。

    首先,我们看法家。法家学说是封建帝王最推崇的。为什么?法家的核心精神是高度重视国家利益,轻视个人利益;不讲“人治”,追求“法治”。“国家利益”说起来冠冕堂皇;实际上,国家就是联家,国家利益也不过是皇帝一家人的利益。但是,仅靠严刑峻法,必然亡国。秦朝的灭亡给后来者敲了一记警钟。群众不是群氓,完全无视民众意愿,他们会揭竿而起。硬“来”不行,不“来”更不行。怎么办?披上一件温情的外衣吧。这件外衣就是董仲舒改造的新儒学。汉武帝在位54年,对匈奴作战44年。穷兵默武,劳民伤财,只有法家提倡的高度中央集权做得到。如果既想规避法家旗号的政治风险,又要高度中央集权,试试董博士新新儒学吧,既仁义,又有“大一统”,两不误。

    其次,来看道家。道家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呢?无为。强调遵从自然规律,无须过多管制,必然“功成事遂”,“无为而无不为”。这实际上是“以弱胜强”的管理方法。汉初积贫积弱,民生凋敝,为了保养民力,增殖人口,就要无为而治,休养生息。文景之治后,国民生产总值稳步提高,少年天子刘彻接手的已经是初具规模的大汉帝国。生性活泼、意气风发的他要一飞冲天,道家会拖他的后腿。而儒家的积极济世,董仲舒言之有理、行之有据的五大对策,却令武帝心驰神往、跃跃欲试。

    刘彻还是太子的时候,父亲景帝给他一个儒生卫绾,奶奶窦太后又添一个信奉黄老的极黯;都是指导老师。一儒一道,武帝兼收并蓄。早年他文韬武略、经天纬地,是儒家的进取;晚年他迷恋黄老、烧香拜佛,是道家的无为。在武帝这里,道家是调味品,儒家是主食。这才是汉武帝真正的政治食谱。由于它营养均衡、方便有效,后世追捧者甚多。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在百家之学中,通过董博士,再次体会了儒学的魅力。从此,本为民间一家的儒学被指定为官方思想,戴上了皇冠,拥有了权杖,影响中国两千多年。而曾经目不窥园的书生则实现了他儒学与皇权联姻的政治理想。

    那么,“罢默百家,独尊儒术”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呢?

    我们先看正面。

    一,主流文化,国家的凝聚力。我们这个国家,经过两千多年,始终没有出现大的分裂,这么多民族能凝聚成一个整体,和儒家长期统一中国的文化思想关系密切。特别是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时,大家本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价值信念,共赴国难;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华文化功不可没。

    二,儒生入仕,政局的安定力。董博士《天人三策》提出的一整套人才培养、选拔制度,井井有条、严丝合缝。这样,从中央太学到地方学校,实现了全民儒学总动员,造就了中国历史上一大批上以儒家思想作为信仰的文人。这些文人再通过“举贤良”,通过“科举”,走上官场,就是文官。了不得!

    为什么了不得?

    中国古代政坛有四种人,分别代表四种力量。第一,文官;第二,武将;第三,外戚;第四,宦官。他们各自的政绩大体如何呢?

    总的来看,哪一个朝代文官集团掌权,政治就比较清明,持续的时间也较长。如果武将掌权,往往出现藩镇割据,像唐代的中后期。如果宦官跟外戚两股势力掌权,基本上是这个王朝最黑暗的一个时期。

    为什么呢?文官从小熟读儒家经书,讲忠、讲孝,讲仁义,有一整套儒家价值系统。有价值观念的官员和没有价值观念的官员是绝不相同的。有价值观念的文人为官后,不仅仅听从上司的命令,自己心中总有一把尺子,这把尺子就是儒家价值体系。我们前面讲到的周亚夫和卫绾,都属于这一类,即使因此获罪于皇帝,也没办法,我得听从内心的召唤,按这个内在的价值体系行事。没有价值观念的官员就大不一样啦!他唯上是从,唯利是图,毫无是非观念,什么坏事都敢干。为什么?没有价值系统,就没有底线。没有价值系统,就不会受到信仰的煎熬和道德的谴责。从这个意义上讲,董仲舒首倡尊儒,兴办太学,培养了中国一代又一代以儒家思想为信仰的文官集团,对中国古代封建政治影响有为深远。

    再来看反面。

    “独尊儒术”导致文化专制。做官、做人,都要听孔夫子的话;儒学不仅仅是神坛供品,而且是安身立命之本!长此以往,必然脾胃虚弱、食欲减退;偏食,何谈强壮?无论是精神领域还是思想领域,难免进入一种幼稚、偏执、过于理想化的状态。儒家地位提高了,其他诸子百家偏废了,儒学到后期凝固僵滞,必然禁锢思想,扼杀个性。

    讲了一大篇《天人三策》的是是非非,这个才华横溢的董博士后来到哪儿去了呢?原来,汉武帝并没有重用他,而是把他派到自己的哥哥江都王那儿做了国相。江都,就是现在江苏的扬州。

    百无一用是书生,这是多少读书人的共同悲哀!

    董仲舒虽远离中央政府,他的“尊儒”思想却被奉为基本国策。那么,还有谁能领会“尊儒”精神,将它进行到底呢?汉武帝在中央人事安排上又会有什么出人意料的大动作?

    请看:窦婴为相。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