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帝

正文 第二章 武帝继位(五)

    5.继承太子:皇十子胜出 吉人天相

    一场围绕景帝朝太子之位的宫闹角逐,波谲云诡。景帝长子、原太子刘荣,并无半点过失,却沦为斗争牺牲品,汉景帝为什么对他薄情寡恩?梁王刘武,景帝胞弟,争夺帝位,声势浩大,景帝见招拆招,却从不追究。是什么让他一忍再忍?胶东王刘彘,景帝十子,一开始并不占优,最终如何脱颖而出,成为景帝朝真正的太子呢?

    【昏招一出败局定】

    因为担心兄弟失和,引发内乱,窦太后终于放弃了立梁王的主张。整件事情汉景帝做得不显山、不露水:我是同意了,一点不含糊;大臣们不干,就沒办法了。当然,那个深藏不露的幕后总策划,正是汉景帝。

    以孝悌闻名的汉景帝,为什么在“立储”一事上力违母命,要将梁王排除在外呢?

    一是亲情。窦太后想立他的儿子,汉景帝何尝不想立自己的儿子呢?手足之情终究不敌父子之亲啊。

    再是祖制。从汉高祖至汉文帝,汉朝的祖制无不是父子相传,从未有兄终弟及,沒听说哥哥死了弟弟可以顶上去的。

    三是梁王骄横。出入游戏僭于天子。天子闻之,心弗善也。梁王仰仗着母后的溺爱,大搞特殊化,自比天子做派,惹得汉景帝极为反感;朝廷对此的反应也是沸沸扬扬,以至于他最可靠的“保护伞”窦太后也坐不住了,痛斥梁国使者之无礼犯上。

    韩安国(字长孺,西汉梁县成安人,御史大夫)及时出面,找到长公主哭哭啼啼。韩安国说,梁王为人之子孝顺,为人之臣忠诚,可他什么时候得到过太后的垂爱啊?当年吴楚七国叛乱,函谷关以东的诸侯国差不多都倒戈了,只有梁王和朝廷最亲。出征那天,梁王亲自跪送我们六位将军,最终力挫七国叛乱。如今,太后抓住这么点礼节上的问題,就问罪梁国使者,真令人心酸啊。

    韩安国避重就轻、攻心为上,总算化解了这场信任危机。然而,不信不恭,欺瞒骄横,狐狸尾巴一旦露出,有了第一次,别人就料到了第二次,即使愿意原谅你,内心也难以信任。从此,景帝对梁王更是严加戒备。

    第二次冲击太子之位宣告失败,梁王基本上就从储君候补名单上被剔除了。那么,梁王会善罢甘休吗?

    梁王当然十分恼火,他派人四处打听,到底是哪个不要命的,竟敢坏我的好事?不几天接到密报:原來袁盎带领朝中的一帮大臣,跑到太后跟前,讲了些春秋时期的陈谷烂米,愣是把老人家给忽悠住了,最终放弃立梁王为储君!

    梁王咬牙切齿,这些老不死的,你们不是要师法古人、讲究祖制吗?好,我这就让你们找先帝领赏去!于是,他遣刺客潜入京城,将袁盎和参加朝议的十几位大臣全部刺杀,一个不留。其状之惨,举国动容。

    十几个德高望重的老臣接连暴毙,令汉景帝大为震怒。他下令缉捕凶手,但是,一时间,凶手却怎么也抓不到。

    他很快意识到,这个幕后的主使人,很可能是他的小弟刘武。于是,专案组到了梁国。一经查证,主要犯罪嫌疑人果然是梁王手下的人;而且,他们竟然堂而皇之地藏进梁王的王宫,逃避追捕。专案组当然不敢贸然闯入梁王王宫,缉拿疑犯。于是,汉景帝一天一个诏书,勒令严查凶手。

    这次,又是韩安国打破僵局。韩安国像当年梁王跪送他们六位将军平叛那样,跪倒在梁王跟前,涕泪横流:大王您想一想,您和当今天子的关系,比起天子和那个被废掉太子的关系,哪个更近?梁王说:他们是父子,肯定亲过我们兄弟啊。正是。他们父子骨肉相连,就因为刘荣的母亲说错了一句话,刘荣顷刻间被废。为什么?因为朝廷办事,历來是不能够因私废公的。现在,您率性而为却罪不加身,那都是老太后一直在后面力保啊。一旦太后百年,您还能够依靠谁?

    韩安国一番话说得梁孝王大惊失色,立刻同意交出凶手。接下來,疑犯自杀,梁王亲自上京,负荆请罪,汉景帝也未纠缠,赦梁王罪。梁王一场储君之争,此时才算划上了句号。后來,梁王在母后、皇兄身边随侍、忏悔,朝见之期很快就满了。他请求延期留住长安。景帝再沒有客气,果断拒绝他的要求。刘武返回封国,郁郁寡欢,沒过多久,中暑而死。

    窦太后对幼子梁孝王的溺爱,來自女人的天性,但缺少理性和智慧,最终成为世间母爱“非爱”的典型案例。

    梁王因谋刺大臣事发,狼狈退出储君竞争舞台。这样排除下來,曾经轰轰烈烈的太子位角逐,就只剩下王美人的儿子、皇十子刘彘----兵不血刃、不战而胜。

    公元前150年,汉景帝立王美人为皇后,刘彘改名刘彻,立为太子。

    【五女博弈十子胜】

    刘彻四岁被封为胶东王,七岁就被立为太子,这么小的孩子,根本不能左右自己的命运。那么,在景帝朝的储君之争中,他凭什么最终胜出呢?我们还是从前面讲的这五个角逐的女人身上寻找答案,一个一个地分析。

    先看薄皇后。这个人,是汉景帝的祖母薄太后指婚、钦点的太子妃,后來一路当上皇后。现在看來,薄皇后是个很无奈的悲剧性人物;因为她不具备笼络汉景帝的客观条件和主观能力。王美人嫁到金王孙家,生了一个孩子,又强行离婚,才來到太**。不过,她要脸蛋有脸蛋,要手腕有手腕,人也争气,一下子生了一龙三凤,还攀上了太后的贴心小棉袄、皇帝的长年婚介人----长公主,哪一样不比薄皇后这个正宫娘娘强十倍?薄皇后虽然是门当户对、正宗嫡传,可惜无子无宠,主观能力弱,客观条件也不好,互为因果。数來数去,她唯一可以说道的,只不过是有一个好祖母,点名她做了这个皇后。

    但就是她的这个后台祖母----薄太后也成事不足。这个老太后能撑多长时间?汉景帝前二年(前155),薄太后就去世了。薄皇后的后台轰然倒地,她也迅即成为景帝的“花瓶”皇后,只看不用。

    但是,别看这个人不起眼,在皇十子刘彻继位的问題上,同样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一,她的存在,阻止了栗姬在儿子被立为太子的同时,被立为皇后。立刘荣为太子是景帝前四年(前153),薄皇后被废是景帝前六年(前151),所以立皇长子刘荣为太子,沒有马上立栗姬为皇后,就是因为薄皇后沒有挪位子。虽然她早晚要被废,但只要她一天不腾出这个位置,别人就顶不上去。这样,王美人就赢得了两年的宝贵时间。这两年里,王美人可以笼络长公主,可以离间栗姬与汉景帝,等等。当然,即使栗姬当上了皇后,王美人将來也可以把他们母子同时废掉,但是,既废皇后,又废太子,比起只废一个太子,难度要大得多。

    第二个女人,王美人。这个女人不寻常。在皇十子继位的路途中,她可以说是步步为营、着着领先,走对了四步棋。

    第一步,遵从母命。王美人的母亲,臧儿,叫她跟金王孙离婚,她就毅然决然地离婚。丈夫不要了,女儿也不管了。虽然未來如何,一概不知,但她就敢顶着巨大风险,投奔太**中去。第一步棋她走得狠,一棋定江山。

    第二步,博得宠爱。皇宫里那么多女人,个个年轻漂亮,为什么王美人能够如此得宠?在“母以子贵”的后宫法则里,得宠不得宠看殡妃们的孩子就明白了。无子只是现象,无宠才是本质。薄皇后一个孩子沒生;王娡进入宫中,生了一龙三凤;她妹妹王兒姁更厉害,一连生了四个儿子。汉景帝宠幸妃殡,真是爱憎分明。作为一个有过婚史还隐瞒婚史的人,王美人在众多美女中间胜出,少不了大量的心计。至于她用了些什么招数,史书沒有记载,后人无从得知。

    第三步,巧抓靠山。王美人凭借着她敏锐的洞察力,发掘了长公主这个盟友,撕裂了皇室家族的防线。她所以能死死地抓住长公主。一是眼力。她能看出将來谁最能为自己办事。二是智力,她能贴得上去,让人家心甘情愿地为她效力。

    第四步,自我炒作。王美人生刘彻的时候,竟然制造了一个“梦日入怀”的神奇故事。她跟景帝说,她梦见把一个太阳吞到肚子里,生下來的就是刘彻。这就叫包装!而这层包装纸就是“君权神授”,套上神灵的外衣,一切就凛然不可侵犯了。别看如今的炒作,当事人、策划人、跑龙套的一大帮,王美人比他们厉害,编、导、演,一人全包。而这场表演的唯一观众汉景帝怎么看呢?此贵征焉。这是非常贵重的象征啊。等到新皇后的当然人选栗姬,屡屡寻衅滋事,惹得汉景帝心烦意乱之时,那个“梦日入怀”的王美人也就越來越频繁地进入景帝的目光中了。

    这四步棋:遵从母命、博得宠爱、巧抓靠山、自我炒作,王娡坚持了多久?从刘彘出生(景帝前元元年)算起,到刘彘继位成为刘彻(景帝前元七年),整整七年!“等了好久终于等到今天,梦了好久终于把梦实现!”在五个女人中间,王美人成功的风险最大,且不说她隐瞒婚史的欺君之罪有多严重,单说她为刘彘争夺储君之位,合纵连横,暗中秘谋,那都是不敢摆上台面的,随时有可能功亏一篑。但是她成功了,她不仅生下了汉武帝,还亲自操刀上阵,成就了武帝一生的霸业。

    在景帝朝太子之位的争夺中,薄皇后和王美人,她们一个无意,一个有心,却都起到了削弱栗姬、太子刘荣,力推皇十子刘彘的作用。那么,栗姬、长公主、窦太后等人,她们在皇十子最终被册立为太子的过程中,又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呢?

    再说说栗姬。栗姬并不是个坏女人,她缺少的不是人性,而是智慧。景帝托孤,本來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即使先说几句暖心话哄哄他,等皇帝撒手归西再秋后算账,也为时不晚。可栗姬脾气上來,什么皇帝,什么托孤,全然不顾:你平时宠这个宠那个,现在你不中了,要断气了,想让我照顾他们,我不干!栗姬确实无法应对复杂的宫廷斗争,但是对于皇十子继位却有正面作用。

    第一,她的存在转移了窦太后的注意力。窦太后也是只近视的螳螂,她想立自己的小儿子做储君,把眼睛盯在了栗姬和皇长子刘荣身上,沒有看到背后的黄雀:王美人。

    第二,由于栗姬的不理智,反而给王美人的胜出制造了空档。大家也许还记得,栗姬跟景帝刘启生了几个儿子?三个,其中还有一个皇长子!这一点,是她胜算的最大资本,薄皇后无子无嗣,无法跟她同日而语。可惜她敌友不分,长公主屈尊求婚,上好的一张王牌,入不了她的眼;王美人在背后使阴招,她还要“谢谢啊”!

    第四个女人,长公主刘嫖。刘嫖这个人,要叫我來概括,就一个字:贪!一贪宠;二贪贵。什么叫贪宠呢?她不断地向汉景帝推荐美女,图什么?讨弟弟的欢心,博皇帝的宠爱,这是贪宠。再一个,贪贵。堂堂皇姐,干吗要搅到乌七八糟的宫闱争斗中去,皇家尊贵的最高级别不是名,不是利,恰恰是矜持!可惜长公主看不透这一点。她之所以跟栗姬闹翻,之所以跟王美人联手,都是为了一个目的:让女儿陈阿娇将來当上皇后!

    这个长公主,在皇十子刘彻胜败天平两边,又加注了哪几个砝码呢?

    首先,她种下了汉景帝对栗姬怨恨的种子。怎么讲?长公主不断地在汉景帝面前说栗姬的坏话,即使汉景帝沒有照单全收,哪怕只听进去一半,也足以置栗姬于死地!汉景帝可以不要栗姬----年老色衰、脾气暴躁的旧爱,但是,却离不了刘嫖。你想,天子如果亲自四处选美,成何体统?现在好了,不用你出马,有姐姐体恤你,不断地给你送!汉景帝清誉在外,还落得身边美女不断,何乐不为!所以,长公主说栗姬的坏话,就是种下了汉景帝对栗姬的怨恨的种子。这个种子什么时候开花结果?等到大臣们提出要立栗姬为皇后了,这个种子瞬间开花结果,废太子,贬栗姬,把栗姬的族人全部斩草除根!

    另外,长公主刘嫖力挺刘彘,为王美人在储君之争的正面战场上,出了大力。王美人和十皇子位卑言轻,竞争太子位,他们还是势单力薄;这就需要有人从旁相助。这个人是谁呢?长公主。就拿诋毁栗姬这件事來说,长公主再怎么说,都不过分,人家是同胞姐弟一家亲,大姑姐数落弟媳妇,就是说错了,汉景帝也不会责怪。反过來,王美人对栗姬说三道四,只会适得其反。汉景帝生性多疑,你那样诋毁她,是不是想取而代之呢?王美人之所以能最后胜出,刘彘由皇十子一跃成为皇太子,得益于长公主充当了王美人的代言人。

    看來,景帝朝太子之位的最终确立,薄皇后、王美人、栗姬、长公主,这四个女人都有意无意助了一臂之力,为皇十子刘彘继位增加了砝码。那么,景帝朝最有权势的女人----窦太后,她把宝押在自己的小儿子梁王刘武的身上,是不是就削弱了刘彘的胜算呢?

    第五个人物,窦太后。我们先说说对窦太后的评价。我刚才对刘嫖的评价是贪。这个窦太后呢,既“贪”且“霸”。大儿子已经是皇帝,还想让小儿子也当皇帝!幸亏窦太后只有两个儿子,要有十个八个儿子怎么办?做母亲做到这个程度,太贪婪了。这一点,跟长公主不愧是母女传承。

    再一点,霸道。她两次公开提出要废除祖制,立幼子刘武为储君的继承人。当然,她的霸道和她的地位有关,谁叫她是皇太后?汉朝的太后,似乎有干政的传统,自吕后始,薄太后、窦太后,到武帝的母亲王娡王太后,无一例外。

    除了贪,霸,窦太后还有一个特点,蠢。窦太后蠢在什么地方呢?蠢在她不知道小儿子刘武,完全不适合当皇帝;而且也不可能当上皇帝。一个诸侯国的国君,有谋杀大臣之罪,怎么能当皇帝?再一个,窦太后想让儿子刘武当皇帝。但是她沒有换位思考,“汝爱汝子,彼爱彼子”,汉景帝也是,也想立自己的儿子为王啊!和皇上较劲,无异于鸡蛋碰石头!

    那么,这个又贪、又霸、又蠢的窦太后,在皇十子继位的问題上,起了什么作用呢?延缓。汉景帝在立太子的事情上,一直是非常迟缓。景帝前元年(前156)继位,四年之后,为了堵住梁王,才立了太子。梁王第二次发力竞争太子之位,汉景帝颇费了些心思。先废前太子,再封王美人为后,最后立王美人之子刘彘为太子,这中间相差至少四个月以上。为什么等了四个月?汉景帝就是在想方设法做通窦太后的工作。栗妃感情用事被废于前,梁王谋杀大臣排除于后,加上宝贝女儿长公主游刃有余,从中斡旋;窦太后终于把关键的一票投给了王美人,而刘彘顺理成章地成为等额选举的幸运儿。所以,窦太后只是延缓了王美人册封皇后,延缓了刘彘册封太子,不能从根本上阻止这一进程。

    五个女人,五种性情,各怀心事,选择不同的路途奔跑,有的半路迷失,有的觅得捷径,最终成就了刘彻继位。这就好像一个生态圈,栗姬要赶走薄皇后,窦太后想干掉栗姬,王美人又得摆平窦太后,长公主算是她的同谋,这五个女人相生相克,颇耐人寻味。不过,我们讲了那么多,其实五个女人都抵不过一个男人,一个男人是谁呢?汉景帝。仲裁权把持在他的手上,所有荣华富贵必须由他來点石成金。

    那么汉景帝对这个來之不易的太子刘彻,是否已经死心塌地、再无悔意了呢?他怎么样保证他的太子能够平平安安地继位呢?

    请看:景帝清障。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