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0.女生就业受歧视(四)
二
清桃,你知道吗?那次我们只是路过你们县。计划已定,仅在你们的县城住一夜,次日清晨将继续赶路。可是,一种神奇的力量驱使着我,甚至像火一样燃烧着我的心,使我不去访问你就片刻不宁。
你也许会感到惊奇?我怎么会那样快僦找到了你?其实,这应当问你自己。
在县城三口两口地吃过晚饭,我便找到了你们的毛校长。说起你告诉我的姓名和年级,他直摇头,说:“我们学校不大,学生我都认识,沒有名叫郭韩双的。”于是,我把傍晚发生的事情讲了一遍。毛校长听了哈哈大笑,击掌断定:是你---三年级的韩清桃!哦,清桃,你骗了我,可我已经顾不上责备你,我只是想快些见到你。于是,我们借了两辆自行车,蹬起來便走。
还记得吗?我们的第二次见面,是在公路边,是在天已经开始黑了的时候。
你正在路边弯着腰割草,那个说北京是“外国”的女孩是你的伴。毛校长喊了你俩。那个女孩一见是我,双手抱着镰刀,抽抽噎噎地哭了起來,一副“知罪”的样子。其实,我根本沒有讨罚之意,再说,又有什么罚可讨呢?
你比她沉着,不动声色,轻轻咬着嘴唇,眼珠转得挺快,不知你当时在想什么。“清桃带路,到你们家去。”听着校长的吩咐,你骑上自行车,带着那个泪流满面的女孩,驶在前面。你个子小,只好用叉腿的方法骑车子,一左一右,一上一下,很费力的样子,但你倒挺有信心,一直往前驶去。
进村了。在一棵大槐树下,毛校长诧异地喊你:“清桃,你家不是在村西头吗?怎么朝东拐呢?”你沒有停脚,甚至也不回头,自豪地回答:“到新家去!”校长不放心,又问:“新家不是沒盖好么?”“快了!”你这样回答着,骑得更快了。
新家到了。记得,那是一座木结构的二层楼房,很有气派,但的确尚未盖好。两个小伙子正抡着大锤,当当地敲打着足有二寸厚的门槛呢。进门的路,被横七竖八的木料挡着,你指挥着我们爬过去,进到一间基本修好的屋子,把我和校长让在沙发上,开了灯。转眼,你就不见了。
一会儿,你回來了,小心翼翼地走着,两只手里各端一杯热茶,递给我们。这茶好烫。校长笑着问:“从哪儿弄來的?”你说:“家里。”那显然是指旧家了?那么远,又这么难走,这么烫的茶水,真不知你是怎么端來的!我沒看见你的手掌,但我相信,它一定被烫红了。
你坐在沒有铺盖的木板床上,低着头,掰弄着自己的手指。从傍晚到现在,我第一次见你低下头,那么文静,那么拘束,让人很难想像得出,两三个小时前,你曾那样放肆,那样野蛮。
一段沉默,一段无声的交谈。一段心与心的友好交谈。于是,我们都变得轻松了起來。你抬起了头,向我讲起你的家庭,你的生活。
我这才知道,你是超负荷地生活着呀!早晨要上山放牛放马,然后上学;放学,要到河里淘沙卖钱,再去割三大背篼草(约九十斤);晚上,把牛和羊牵回家,还要喂它们,并给猪煮食。当然,作业也不允许少写一个字。
我突然明白了,傍晚的时候,你为什么把又湿又脏的裤腿挽到膝盖以上。在那之前,你一定是站在奔涌的河水里,用铁锨挖着沙子。然后倒进箩筐里,用尽全力地來回淘着。我见过那条河,水流湍急,甚至令人生畏。在那样的河里,能站稳就不容易了,还要挖沙和淘沙,你,一个12岁的女孩子,怎么承受得了,然而,这仅是你每天繁重劳动中的一项!
我也理解了,在和那群港客争吵的时候,甚至向我们那位藏族书记袭击的时候,你,为什么会那样疯狂,那样不可遏止。你是在发泄自己内心久久积存着的烦闷,你是在排解自已被重压着的痛苦!这烦闷和痛苦,使你失去理智,使你蔑视礼貌,使你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可当你静下來的时候,你对自己的鲁莽之举,又隐隐感到惭愧,努力补偿,就像现在这样。
清桃,我觉得就在这个时候,我们才真正地相识了。你说是吗?
三
清桃,还记得那个有趣的插曲吗?咱们在静静地交谈着,门和窗子吱吱地响了起來。是耗子?不,你和我都明白,屋外聚满了好奇的孩子。
我知道,你不希望他们进來,这也许是我來访的原因决定的。因此,你冲他们使眼色,示意伙伴们别來凑热闹。
校长嘻嘻地笑解释说:“山村的孩子沒见过记者,新鲜!”听了这话,你看了我一眼,像是征求意见似的,然后哐啷一下推开了门,大声说:“都进來吧!”
好家伙,一下子涌进十多个孩子,连狗儿、猫儿也摇着尾巴进來了。孩子们推推搡搡,朴实、憨厚地笑着。有个男孩还端着大海碗,哧溜哧溜地吃着面条呢。
说真的,我还从未当着这么多人采访一个孩子呢。我担心,你不会再讲心里话了。
“你们这儿有电影看么?”我找了个容易活跃气氛的话題问道:“天天晚上都有呢!”你的伙伴们兴奋地回答着。我知道了,你们乡的电影放映机承包给个人了,所以,天天晚上放,而且放得很晚,你也因此而得到了一点点享受。
奇怪是,你的伙伴们包括那些女孩子,最喜欢看武打片。有个女孩嘻嘻地笑着,透露了你的一个秘密:“清桃会武功呢!”我更惊奇了,你不但爱看武打片,而且学习武打。小时候,我也曾学过几套拳,所以,问你会哪些拳路?你沒有回答,却立即亮出一个金鸡独立抱拳俯身的动作,伙伴们轰地笑了起來,你这才不好意思地收了拳式。
我问“还有谁跟你练?”你一踮脚,指着女孩群中一个个子挺高的姑娘,说:“喏,张振英,她是第二个。”那个张振英脸一红,猫着腰溜出去了。咳,溜什么?敢于表现自己的本领,有什么不好?不敢出头“逞能”,并不是一个人的优点。
真是奇中有奇。那个端着大海碗吃面条的男孩,用袖子擦擦嘴巴,透露了你的另一个本领:“清桃还敢骑马呢!”我不由得对你刮目相盾了。因为,几天前在阿坝的时候,我骑马摔过一跤,至今还心有余悸呢。你却很平淡地说:“放牛要走很远的路,慢慢走就耽误回來上课了,必须骑马。”
我的眼前浮现出一幅英雄式的画卷:清晨,弯弯的山路上,一个女孩骑在一匹大白马上,哒哒地飞一样奔驰。那高高的马背,时时把你颠起來,可你稳稳地照样落在马鞍上,并挥动着鞭儿,催着自己的坐骑再快一些。你是少先队中队长,从不想最后一个进入课堂……
根据亲身的体验,我敢断定,为了学会骑马,你一定吃了不少苦头?马是那么高大,你是那么矮小,你一定被摔过很多次吧?可你不会屈服的,因为你一旦决定学骑马,就非学会不可!不是吗?你偷偷学会骑自行车的那段曲折故事,早已证明了这一点。
当你骑在那匹大白马上,也许是你最幸福的时刻了吧?你,一个12岁的山村女孩,也能像影片中的侠女一样纵马飞奔,能不自豪吗?那马儿驯服地驮着你,你不感到一种征服者的快步吗?我真羡慕你啊,清桃!
“客人在哪儿呀?”随着一声喊,原來是你的妈妈來了。她显然是辛苦了一生哪,那么黑,那么瘦,那么苍老!
我对她说:“你们的新房,盖得真阔气呀!”她听了豪爽地哈哈大笑,挥着手,说:“共产党好,***好啊!感谢,永远感谢!”
你妈妈热情地请我去吃饭。其实,我已经吃过了,但我还是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因为我想看看你的家,看看你十二年來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里。
四
记得从你家的新房出來,已是九点多了。山区的夜,笼罩着小小的村庄,漆黑一片。你搀扶着你的妈妈,在前面走着,我和毛校长在后面跟着。
一会儿,你又不见了,等再见到你的时候,你牵着那匹大白马,与我们同行,说要把它牵进马棚里去。那马儿显然跟你极熟,很亲呢。借着某家射出的灯光,我模模糊糊地瞧见,它用脸蹭着你的胳膊,而你也温存地抚摸着它的鬃毛,像一对老朋友在互相安慰着。
清桃,你的旧家,光线实在太暗了!那是两间不大的草房吧?里间是睡觉的土坑,兼存放粮食和农具,外间让锅灶占去近半,余下的是吃饭的地方。那屋梁和墙壁早已被炊烟熏黑,加上灯泡的瓦数太小,整个屋子像弥漫着烛光般的雾。但是,一想到你们很快将迁入宽敞明亮的楼房,真替你们感到舒畅啊!
那天晚上,吃的是酸面条。照你们四川人的习惯,浇上一大勺辣子,通红通红的,大概只有勇士才敢吃吧?我发觉,你并沒有准备吃饭,坐在墙角地小凳子上,像只安静的小猫。我奇怪地问:“清桃怎么不吃?”你妈妈挥挥手,说:“小孩子不饿,不用管她!
我一下子明白了,什么不饿?这是老规矩,不许女孩与客人同桌吃饭!在我的山东老家也是这样的,不要说女孩子,就是女主人也不能上桌。如果换在平时,我作为客人也许不会说什么。可是那天,我分明已经知道你度过了何等劳累的一天,熬到这会儿,我仿佛听得见你那饥肠辘辘的声响,怎能无动无衷呢?我对你妈妈说:“她不吃,我们也吃不下呀!”直到看着你吃下那一大碗红面条,我的心才略略平静了一些。
你知道吗?清桃,那天晚上,最让我难过的还不是这件事。临别了,我感慨地说:“新房盖好后,你们全家该过过明亮的日子了。”谁知,你的妈妈说:“那新房子是给三个儿子的,俺老两口还住这儿。”我一惊,脱口问:“清桃呢?”“女儿离不开娘,当然跟着我住。”你妈妈十分平静地这样回答我。
清桃,这一定也是让你最失望的一件事了吧?我当时看得清清楚楚,听了这句话,你眼睛中的光亮骤然黯淡了。这在我的心里也引起一阵痛楚。几个小时前,你不领我们來这儿,却执拗地带我们去新房。你虽然沒说一句喜欢新房的话,可那从心里溢出來的兴奋,不更让人难忘吗?我知道,在这抑制不住的兴奋里,显露出你对新生活的追求和喜悦。
可是,你家的最高权威却宣布,它不属于你。
这两间草房太黑了,可你将继续住在里面,继续承担那繁重的劳动。关于这些,我说不出什么安慰你的话,只觉得这种状况应当改变,应当快些改变,快些给你光明,给你快乐。
我们起身告辞了,怀着深深的惆怅。
五
清桃,那夜能平安归來,真得感谢你啊!
记不清当时是几点了,出门來,天地之间黑得如同一座无边无际的墨池。我和毛校长推着车子,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心中一点底也沒有,仿佛那黑墨已淹到了胸口,憋得喘不过气來,并且随时都有被彻底淹沒的危险。
你们的毛校长虽然常來这里,也从未这么晚行路,心虚之状不在我之下。他嘱我不要骑车,怕万一摔到路边的大沟里。可是离县城足有七八里路,一步步地要走到什么时候啊?但又别无它计,只好这样磕磕绊绊地往前走。
忽然,身后亮起一闪一闪的灯光,并响起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我们正觉得诧异,那亮光已经到了眼前。啊,是你,清桃。
借着手电筒的亮光,我看到了你额上沁出的汗珠。也许,你为追上了我们感到高兴吧。你笑了,这是一个真正的小姑娘的笑,甜美,善良,真诚。你还有些气喘吁吁地解释说:
“这是到同学家借的,人家睡了,只好等一会儿,就來晚了。”
当时,你非要把我们送到村口。天实在太晚了,我本想坚决地拒绝,但是,又很想再同你说上几句话,就同意了。然而,一时又不知该说些什么,很想说些安慰和鼓励的话,但自己首先就怀疑这话里含有虚伪的成份。你面对的生活是严峻的现实,任何离开现实的话都感都是无济于事的。就这样,竟默默地走到了村口!今天回想起來,我真恨自己的无能啊!
我们深怀歉意地要把你送回家,因为我们三个人仅有一只手电啊。可你一转身就不见了。隔了好一会儿,才从远处传來一个快活的声音:“再见---”
靠着你带來的光明,我们坦然地骑上了车子,顺利地返回了县城。第二天清晨,我们便离开了尚在沉睡中的南坪县。
清桃,你相信吗?从那一天起,我一直在思索着和你说几句什么话,我总感到这是我的一种责任。但是,始终是回忆多于回答。
在我记忆的荧光屏上,最清晰、最动人的画面,依然是你骑着那匹高大的白马,在弯弯的山路上急驰的情景。我仿佛时时能感到哒哒的马蹄声和急驰带起的风,它撞击着我的心灵,使我昂奋,使我坚定。
在这封长信就要结尾的时候,我突然悟到,你自己的奋斗不已经做了最好的回答吗?生活本身就像一匹烈马,当你是弱者的时候,你是无法驯服它的;相反,当你是个强者的时候,你是能够驾驭它的,最多不就是摔几跤吗?况且,你已经尝试过了呢。
清桃,我说得对吗?等着你的回信。
写于1987年秋北京
清桃,你知道吗?那次我们只是路过你们县。计划已定,仅在你们的县城住一夜,次日清晨将继续赶路。可是,一种神奇的力量驱使着我,甚至像火一样燃烧着我的心,使我不去访问你就片刻不宁。
你也许会感到惊奇?我怎么会那样快僦找到了你?其实,这应当问你自己。
在县城三口两口地吃过晚饭,我便找到了你们的毛校长。说起你告诉我的姓名和年级,他直摇头,说:“我们学校不大,学生我都认识,沒有名叫郭韩双的。”于是,我把傍晚发生的事情讲了一遍。毛校长听了哈哈大笑,击掌断定:是你---三年级的韩清桃!哦,清桃,你骗了我,可我已经顾不上责备你,我只是想快些见到你。于是,我们借了两辆自行车,蹬起來便走。
还记得吗?我们的第二次见面,是在公路边,是在天已经开始黑了的时候。
你正在路边弯着腰割草,那个说北京是“外国”的女孩是你的伴。毛校长喊了你俩。那个女孩一见是我,双手抱着镰刀,抽抽噎噎地哭了起來,一副“知罪”的样子。其实,我根本沒有讨罚之意,再说,又有什么罚可讨呢?
你比她沉着,不动声色,轻轻咬着嘴唇,眼珠转得挺快,不知你当时在想什么。“清桃带路,到你们家去。”听着校长的吩咐,你骑上自行车,带着那个泪流满面的女孩,驶在前面。你个子小,只好用叉腿的方法骑车子,一左一右,一上一下,很费力的样子,但你倒挺有信心,一直往前驶去。
进村了。在一棵大槐树下,毛校长诧异地喊你:“清桃,你家不是在村西头吗?怎么朝东拐呢?”你沒有停脚,甚至也不回头,自豪地回答:“到新家去!”校长不放心,又问:“新家不是沒盖好么?”“快了!”你这样回答着,骑得更快了。
新家到了。记得,那是一座木结构的二层楼房,很有气派,但的确尚未盖好。两个小伙子正抡着大锤,当当地敲打着足有二寸厚的门槛呢。进门的路,被横七竖八的木料挡着,你指挥着我们爬过去,进到一间基本修好的屋子,把我和校长让在沙发上,开了灯。转眼,你就不见了。
一会儿,你回來了,小心翼翼地走着,两只手里各端一杯热茶,递给我们。这茶好烫。校长笑着问:“从哪儿弄來的?”你说:“家里。”那显然是指旧家了?那么远,又这么难走,这么烫的茶水,真不知你是怎么端來的!我沒看见你的手掌,但我相信,它一定被烫红了。
你坐在沒有铺盖的木板床上,低着头,掰弄着自己的手指。从傍晚到现在,我第一次见你低下头,那么文静,那么拘束,让人很难想像得出,两三个小时前,你曾那样放肆,那样野蛮。
一段沉默,一段无声的交谈。一段心与心的友好交谈。于是,我们都变得轻松了起來。你抬起了头,向我讲起你的家庭,你的生活。
我这才知道,你是超负荷地生活着呀!早晨要上山放牛放马,然后上学;放学,要到河里淘沙卖钱,再去割三大背篼草(约九十斤);晚上,把牛和羊牵回家,还要喂它们,并给猪煮食。当然,作业也不允许少写一个字。
我突然明白了,傍晚的时候,你为什么把又湿又脏的裤腿挽到膝盖以上。在那之前,你一定是站在奔涌的河水里,用铁锨挖着沙子。然后倒进箩筐里,用尽全力地來回淘着。我见过那条河,水流湍急,甚至令人生畏。在那样的河里,能站稳就不容易了,还要挖沙和淘沙,你,一个12岁的女孩子,怎么承受得了,然而,这仅是你每天繁重劳动中的一项!
我也理解了,在和那群港客争吵的时候,甚至向我们那位藏族书记袭击的时候,你,为什么会那样疯狂,那样不可遏止。你是在发泄自己内心久久积存着的烦闷,你是在排解自已被重压着的痛苦!这烦闷和痛苦,使你失去理智,使你蔑视礼貌,使你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可当你静下來的时候,你对自己的鲁莽之举,又隐隐感到惭愧,努力补偿,就像现在这样。
清桃,我觉得就在这个时候,我们才真正地相识了。你说是吗?
三
清桃,还记得那个有趣的插曲吗?咱们在静静地交谈着,门和窗子吱吱地响了起來。是耗子?不,你和我都明白,屋外聚满了好奇的孩子。
我知道,你不希望他们进來,这也许是我來访的原因决定的。因此,你冲他们使眼色,示意伙伴们别來凑热闹。
校长嘻嘻地笑解释说:“山村的孩子沒见过记者,新鲜!”听了这话,你看了我一眼,像是征求意见似的,然后哐啷一下推开了门,大声说:“都进來吧!”
好家伙,一下子涌进十多个孩子,连狗儿、猫儿也摇着尾巴进來了。孩子们推推搡搡,朴实、憨厚地笑着。有个男孩还端着大海碗,哧溜哧溜地吃着面条呢。
说真的,我还从未当着这么多人采访一个孩子呢。我担心,你不会再讲心里话了。
“你们这儿有电影看么?”我找了个容易活跃气氛的话題问道:“天天晚上都有呢!”你的伙伴们兴奋地回答着。我知道了,你们乡的电影放映机承包给个人了,所以,天天晚上放,而且放得很晚,你也因此而得到了一点点享受。
奇怪是,你的伙伴们包括那些女孩子,最喜欢看武打片。有个女孩嘻嘻地笑着,透露了你的一个秘密:“清桃会武功呢!”我更惊奇了,你不但爱看武打片,而且学习武打。小时候,我也曾学过几套拳,所以,问你会哪些拳路?你沒有回答,却立即亮出一个金鸡独立抱拳俯身的动作,伙伴们轰地笑了起來,你这才不好意思地收了拳式。
我问“还有谁跟你练?”你一踮脚,指着女孩群中一个个子挺高的姑娘,说:“喏,张振英,她是第二个。”那个张振英脸一红,猫着腰溜出去了。咳,溜什么?敢于表现自己的本领,有什么不好?不敢出头“逞能”,并不是一个人的优点。
真是奇中有奇。那个端着大海碗吃面条的男孩,用袖子擦擦嘴巴,透露了你的另一个本领:“清桃还敢骑马呢!”我不由得对你刮目相盾了。因为,几天前在阿坝的时候,我骑马摔过一跤,至今还心有余悸呢。你却很平淡地说:“放牛要走很远的路,慢慢走就耽误回來上课了,必须骑马。”
我的眼前浮现出一幅英雄式的画卷:清晨,弯弯的山路上,一个女孩骑在一匹大白马上,哒哒地飞一样奔驰。那高高的马背,时时把你颠起來,可你稳稳地照样落在马鞍上,并挥动着鞭儿,催着自己的坐骑再快一些。你是少先队中队长,从不想最后一个进入课堂……
根据亲身的体验,我敢断定,为了学会骑马,你一定吃了不少苦头?马是那么高大,你是那么矮小,你一定被摔过很多次吧?可你不会屈服的,因为你一旦决定学骑马,就非学会不可!不是吗?你偷偷学会骑自行车的那段曲折故事,早已证明了这一点。
当你骑在那匹大白马上,也许是你最幸福的时刻了吧?你,一个12岁的山村女孩,也能像影片中的侠女一样纵马飞奔,能不自豪吗?那马儿驯服地驮着你,你不感到一种征服者的快步吗?我真羡慕你啊,清桃!
“客人在哪儿呀?”随着一声喊,原來是你的妈妈來了。她显然是辛苦了一生哪,那么黑,那么瘦,那么苍老!
我对她说:“你们的新房,盖得真阔气呀!”她听了豪爽地哈哈大笑,挥着手,说:“共产党好,***好啊!感谢,永远感谢!”
你妈妈热情地请我去吃饭。其实,我已经吃过了,但我还是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因为我想看看你的家,看看你十二年來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里。
四
记得从你家的新房出來,已是九点多了。山区的夜,笼罩着小小的村庄,漆黑一片。你搀扶着你的妈妈,在前面走着,我和毛校长在后面跟着。
一会儿,你又不见了,等再见到你的时候,你牵着那匹大白马,与我们同行,说要把它牵进马棚里去。那马儿显然跟你极熟,很亲呢。借着某家射出的灯光,我模模糊糊地瞧见,它用脸蹭着你的胳膊,而你也温存地抚摸着它的鬃毛,像一对老朋友在互相安慰着。
清桃,你的旧家,光线实在太暗了!那是两间不大的草房吧?里间是睡觉的土坑,兼存放粮食和农具,外间让锅灶占去近半,余下的是吃饭的地方。那屋梁和墙壁早已被炊烟熏黑,加上灯泡的瓦数太小,整个屋子像弥漫着烛光般的雾。但是,一想到你们很快将迁入宽敞明亮的楼房,真替你们感到舒畅啊!
那天晚上,吃的是酸面条。照你们四川人的习惯,浇上一大勺辣子,通红通红的,大概只有勇士才敢吃吧?我发觉,你并沒有准备吃饭,坐在墙角地小凳子上,像只安静的小猫。我奇怪地问:“清桃怎么不吃?”你妈妈挥挥手,说:“小孩子不饿,不用管她!
我一下子明白了,什么不饿?这是老规矩,不许女孩与客人同桌吃饭!在我的山东老家也是这样的,不要说女孩子,就是女主人也不能上桌。如果换在平时,我作为客人也许不会说什么。可是那天,我分明已经知道你度过了何等劳累的一天,熬到这会儿,我仿佛听得见你那饥肠辘辘的声响,怎能无动无衷呢?我对你妈妈说:“她不吃,我们也吃不下呀!”直到看着你吃下那一大碗红面条,我的心才略略平静了一些。
你知道吗?清桃,那天晚上,最让我难过的还不是这件事。临别了,我感慨地说:“新房盖好后,你们全家该过过明亮的日子了。”谁知,你的妈妈说:“那新房子是给三个儿子的,俺老两口还住这儿。”我一惊,脱口问:“清桃呢?”“女儿离不开娘,当然跟着我住。”你妈妈十分平静地这样回答我。
清桃,这一定也是让你最失望的一件事了吧?我当时看得清清楚楚,听了这句话,你眼睛中的光亮骤然黯淡了。这在我的心里也引起一阵痛楚。几个小时前,你不领我们來这儿,却执拗地带我们去新房。你虽然沒说一句喜欢新房的话,可那从心里溢出來的兴奋,不更让人难忘吗?我知道,在这抑制不住的兴奋里,显露出你对新生活的追求和喜悦。
可是,你家的最高权威却宣布,它不属于你。
这两间草房太黑了,可你将继续住在里面,继续承担那繁重的劳动。关于这些,我说不出什么安慰你的话,只觉得这种状况应当改变,应当快些改变,快些给你光明,给你快乐。
我们起身告辞了,怀着深深的惆怅。
五
清桃,那夜能平安归來,真得感谢你啊!
记不清当时是几点了,出门來,天地之间黑得如同一座无边无际的墨池。我和毛校长推着车子,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心中一点底也沒有,仿佛那黑墨已淹到了胸口,憋得喘不过气來,并且随时都有被彻底淹沒的危险。
你们的毛校长虽然常來这里,也从未这么晚行路,心虚之状不在我之下。他嘱我不要骑车,怕万一摔到路边的大沟里。可是离县城足有七八里路,一步步地要走到什么时候啊?但又别无它计,只好这样磕磕绊绊地往前走。
忽然,身后亮起一闪一闪的灯光,并响起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我们正觉得诧异,那亮光已经到了眼前。啊,是你,清桃。
借着手电筒的亮光,我看到了你额上沁出的汗珠。也许,你为追上了我们感到高兴吧。你笑了,这是一个真正的小姑娘的笑,甜美,善良,真诚。你还有些气喘吁吁地解释说:
“这是到同学家借的,人家睡了,只好等一会儿,就來晚了。”
当时,你非要把我们送到村口。天实在太晚了,我本想坚决地拒绝,但是,又很想再同你说上几句话,就同意了。然而,一时又不知该说些什么,很想说些安慰和鼓励的话,但自己首先就怀疑这话里含有虚伪的成份。你面对的生活是严峻的现实,任何离开现实的话都感都是无济于事的。就这样,竟默默地走到了村口!今天回想起來,我真恨自己的无能啊!
我们深怀歉意地要把你送回家,因为我们三个人仅有一只手电啊。可你一转身就不见了。隔了好一会儿,才从远处传來一个快活的声音:“再见---”
靠着你带來的光明,我们坦然地骑上了车子,顺利地返回了县城。第二天清晨,我们便离开了尚在沉睡中的南坪县。
清桃,你相信吗?从那一天起,我一直在思索着和你说几句什么话,我总感到这是我的一种责任。但是,始终是回忆多于回答。
在我记忆的荧光屏上,最清晰、最动人的画面,依然是你骑着那匹高大的白马,在弯弯的山路上急驰的情景。我仿佛时时能感到哒哒的马蹄声和急驰带起的风,它撞击着我的心灵,使我昂奋,使我坚定。
在这封长信就要结尾的时候,我突然悟到,你自己的奋斗不已经做了最好的回答吗?生活本身就像一匹烈马,当你是弱者的时候,你是无法驯服它的;相反,当你是个强者的时候,你是能够驾驭它的,最多不就是摔几跤吗?况且,你已经尝试过了呢。
清桃,我说得对吗?等着你的回信。
写于1987年秋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