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拯救男孩

正文 第一章 拯救男孩,父母是第一责任人(三)

    国内最大的拍卖网之一―易趣的创始人邵亦波在谈到父亲时,曾这样说:“我所取得的一切,都应该归功于我的父亲。父亲从我懂事起就给予我的独特教育、严格督促和精心设计,是我成长的关键。”他的爸爸邵振平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付出了无数的时间和心血,在关键的时刻陪伴在他身边,指引他做出重要的决定。

    在全世界掀起钢琴旋风的朗朗,也把今天的成就归功于父母,尤其是父亲。他说:“父母为了我放弃了自己的发展,尤其父亲在我的成长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在美国巡演,父亲每场都跟着我,我与他有很好的默契关系,是别人想像不到的,我们之间有许多共同点。”在朗朗9岁的时候,父亲为了陪儿子去中央音乐学院学琴,毅然辞去了沈阳市公安局的工作,并在北京一间筒子楼里,陪朗朗学习钢琴。朗朗的成功其实凝聚着父亲数不清的汗水和心血。

    如果父亲对儿子的发展投入足够多的时间,足够多的爱,儿子就会永远记住您,您在他的心目中永远是一位好父亲的形象。相反,如果您沒有做到这一点,如果在儿子的成长过程中您缺席了,当儿子将來发展不顺或者走上斜路时,他第一个要指责和埋怨的将是父亲,他会把自己的行为归因为父教的缺失。他们往往会觉得母亲已经尽了心力,而他们的状况正是由于父教缺失所导致。

    在美国,曾有一家贺卡公司在母亲节來临时,向监狱的囚犯免费发放贺卡,结果领取贺卡的囚犯排起了长长的队伍,贺卡公司准备的贺卡远远不够,需要再次开车回厂取卡。同样是这家贺卡公司,在父亲节來临时,想如法炮制,向囚犯免费发放父亲节贺卡,结果却大相径庭,沒有一名囚犯想寄贺卡给自己的父亲。

    儿童时期,是一个人可塑性最强的时期,是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也是父子关系形成的关键期。可以作这样一个比喻:在儿童时期,父亲每1个单位的投入,他在将來可以有10倍的回报;如果错过这个时期,当孩子长大成人,父亲再多的投入,也可能收获甚少或沒有收获。

    二、母亲:男孩的“安全岛”和“放飞基地”

    (一)母亲的影响,谁也无法否认

    不管是对男孩,还是女孩,母亲无疑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著名的教育家福禄贝尔说:“国民的生命,与其说操在当权者手中,不如说握在母亲手中。”

    美国历史上两位特别伟大的总统这样评价母亲:

    乔治?华盛顿:“我的母亲是我见过的最漂亮的女人。我所有的一切都归功于我的母亲。我一生中所有的成就都归功于我从她那儿得到的德、智、体的教育。”

    亚伯拉罕?林肯:“无论我现在怎么样,还是希望以后会怎么样,都应当归功于我天使一般的母亲。我记得母亲的那些祷告,它们一直伴随着我,而且已经陪伴了我的一生。”

    杭州市铁路五小的小学生们这样评价母亲:

    谢密珂(四年级):母亲,一个含辛茹苦抚养孩子的天使,一个默默无闻的幕后英雄。是她,辛劳教导着子女;是她,温暖着家庭的每一个人;又是她,使我们懂得了爸爸的劳动+妈妈的付出+子女对家的热爱才能等于一个真正温馨的家。

    姜丹宁(五年级):我的母亲,并不漂亮,可我觉得她是万花丛中的仙子,她无时无刻、无微不至地培育着那棵矮小并不起眼的花儿。我的母亲,文化程度不高,可她却有一把金钥匙,轻轻地打动了我的心灵之门,解除我的烦恼。我的母亲,永远是我最心爱的人!

    叶漾漾(六年级):母亲在我心中有多重?我会说:“母亲在我心中好比金灿灿的太阳,为我打开了一道道充满阳光的大门,每当阳光照在我身上,我就想起母亲。”

    不管是大人物,还是小学生,从他们的言辞里,我们看到的是母亲的伟大与可敬。

    不同的母亲,不同的母爱,会有不同的影响,从而造就不同的孩子。有人将母亲的角色与孩子的发展结合起來,反映了母亲对孩子的影响:

    母亲角色 母亲教养态度 子女性格

    “希特勒” 支配、专制 服从、依赖、逆反

    蜜糖罐 溺爱 任性、刁蛮、自私

    仆人 顺从 自大、自我中心

    路人 忽视 冷漠、消极、孤僻

    合作者 民主 独立、有主见、团队协作

    “鲁智深” 简单、粗暴 暴力倾向、乖戾、仇恨

    好朋友 理解、信任 谦和、善解人意

    母亲对男孩是非常重要的,但养育男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二)养育男孩,对母亲是一种挑战

    母亲的优势

    培养男孩,母亲具有天然的生理优势,那就是生养育一体。母亲是男孩的孕育者与喂养者,从怀胎、分娩、哺乳到婴儿断乳,几乎整天与孩子朝夕相处,这一特殊角色决定了母亲在培养男孩上的生理优势。与父亲相比,母亲与男孩有更多的身体接触,母亲的爱抚让男孩感到安全。

    除了生理优势,母亲还有后天的社会优势。母亲是男孩了解异性的第一渠道,用弗洛伊德的话说就是:母亲是“独特的、无可比拟的、最强烈的、一生无可替代的第一个爱的对象,是将來两性之间爱情关系的模范”。男孩对母亲的印象是他将來处理异性关系的基础,将影响他对女性的看法,并将对他未來的婚姻关系产生深远影响。

    与父亲相比,母亲更敏感,更具爱心,对男孩的照顾更为细心,母亲更擅于言语沟通与交流。而这些母亲所擅长、父亲所欠缺的心理特质,正是男孩成长过程中所必需的。母亲的敏感、爱心与细心,对男孩的生存和健康成长非常关键,因为男孩生來更脆弱,在生长的过程中面临的危险因素更多。

    母亲对男孩的言语发展至为关键。男孩发育的最初几年,正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一阶段,由于母亲与男孩接触时间最早、最长,母亲能为男孩提供最多的语音刺激,母子之间的言语交流,最有力、最直接的促进了男孩的言语发展。

    母亲的劣势

    母亲最大的劣势,又是她与儿子最大的不同,就是母亲跟男孩分属于不同的性别世界。众多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证实:不同的性别,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存在巨大的差异,男性和女性有着不同的大脑,分泌不同的性激素,有着不同的性生理和性心理。下面就是两位母亲的亲身感受 :

    ――我简直无法想像如何与一个男孩保持一种亲密的联系,我自己也沒想过这方面的事情,我有的只是教育女孩的想法……还有,我是女性,我不知道男孩是如何长大的,我无法给我的儿子做出示范,证明男孩不必大喊大叫,也不必大发脾气,同样能够成为一个可爱的人。

    ――同样作为母亲,我真想同一个小女孩一起再做一次小女孩。我很幸运自己是个女孩。不管和我的哪个儿子在一起,我都觉得他完全生活在另外一个星球上,他对世界有一种完全不同的感受,并以一种不同的方式來接近这个世界。从技术性的立场來看,这种动作和需要体力的争斗对我來说,完全是陌生的。从有记忆开始,在孩提时代,我就无法理解这一点。我始终在问我自己:男孩为什么要这样做?他们为什么要捣乱?为什么要互相打斗?直到现在我还是这样问。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丹?金德伦认为:对许多女性而言,养育一个儿子之所以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是因为她们觉得自己不能理解儿子,因为她们自己从未真正体验过男孩的世界,或者她们对儿子的理解与期望只是沿用了她从自己的父亲和兄弟交往中领会到的一些东西,但这可能蒙蔽了她对儿子的理解。

    美国女心理学家伊夫琳?S?巴索夫认为,对母亲而言,教育儿子意味着艰辛的付出。因为“母亲和儿子之间缺乏相同性和一致性,母子之间更多的只是一种对异性的感受。”

    作为妻子,理解异性的丈夫尚且不易,与丈夫相比,儿子更难理解,因为它既是男性,又是小孩子。母亲与儿子之间除了性别差异以外,还存在年龄差异。小孩子的心理与成年人有非常大的差异,小孩子看待问題的方式和角度跟成年人都是不一样的,他的思维方式、道德评价标准都异与成人。

    正是由于性别和年龄的双重差异,加大了母亲与男孩的距离,使母亲很难真正理解男孩的行为。养育男孩,母亲面临双重挑战,要克服两大障碍:性别鸿沟和代际鸿沟。培养女孩,母亲可以依靠女性的直觉,但培养男孩,她注定要面对更大的挑战。

    母亲的第二大劣势,就是母亲容易溺爱孩子。十月怀胎,母亲经受了许多男性难以想像的痛苦和付出。在孩子生命的前几年,母亲更是孩子的主要照看者,吃喝拉撒睡,母亲在孩子身上付出了数不清的心血。正因如此,每一位母亲都会本能般的溺爱孩子,过度保护孩子,生怕孩子遇到什么危险,受到什么伤害,她更不愿意让孩子独立去面对外面世界。

    对母亲來说,最重要的是母爱能给男孩以安全感,是他自由探索的“安全岛”。放养则使男孩成长为真正的男子汉。如果把男孩比作一棵树,那么充分的母爱是他的根基,而“放养”使他能向上向外不断生长,终成参天大树。关爱与放养,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