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担当

正文 第七章 精于担当:做成需要专业化(二)

    拥有“金刚钻”的职员总能解企业的燃眉之急,为企业的发展带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是突破型、创新型职员,企业的大突破、大发展,都是他们的功劳。但是他们在企业中凤毛麟角,是少有的人才。企业中那些出类拔萃的职员,都属于这一类。

    从來不被疑难问題难倒的职员在企业中处于最上层,因为他们的价值创造总是大于企业的普遍要求,能为企业发展带來惊人的突破。

    能够引起领导注意的,必然是最上面那些出类拔萃的职员。要想在企业中出类拔萃,获得企业的重用,就要努力成为最上层的职员。如果你能成为拥有“金刚钻”“三板斧”“撒手锏”的职员,那么你将在你的团队里拥有别人难以替代的位置,受同事欢迎,受领导赏识。

    §§§着眼点,落脚点,结合点

    一个精于担当的职员,需要在日常的工作中做到“着眼点要高,落脚点要稳,结合点要紧。”一名对自己有着高目标,严要求,并且善于与他人合作的职员,一定会在职场上如鱼得水。

    强调着眼点要高,不是高谈阔论,不是好高骛远,而是实实在在地“干当前,想长远”,“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无远虑者必有近忧。因此,必须坚持“着眼点要高”这个目标,这是我们赢在执行的前提。

    如果你站在较低的位置上,你就很容易被各种事物错综复杂的表象所困扰,你往往会觉得处处都是问題,处处都有困难。

    那一年大学毕业的时候,林杰被分配到一个偏远的水电站工作。

    在这里,有内部食堂、小卖部、幼儿园……俨然生活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小社会的人们,大都热衷于打麻将和讲一些飞短流长的事儿,这让林杰觉得有些难以接受。与此同时,林杰喜欢看书、听古典音乐、看欧洲影片,而且每次进城都会买一些新书和碟片回來,这同样也让别的同事感到不可理解。

    在有意与无意之间,林杰和同事越走越远了。

    绝望得快要发疯的林杰,无奈之下给自己当年的毕业论文导师写了一封信,详细讲述了自己的苦恼:在我生活的这个空间里,我与别人从内到外都不一样,周围的环境和事物的运行规律与我所理解的也完全不同,我感到很无力,也不知该怎么办……很快,导师回信了,给他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只鹰蛋不小心落到了鸡窝里,被当成鸡孵了出來。从出生那天起,它就与鸡窝里的兄弟姐妹们不一样。它沒有五彩斑斓的羽毛,不会用泥灰为自己洗澡,不会三啄两嘴就从土里刨出一只小虫來。矮小的鸡窝总是碰它的头,而小鸡们总是笑它笨。它对自己失望极了,于是跑到一处悬崖,准备跳下去,结束自己的生命。然而,当它纵身跃下的时候,却本能地展开翅膀,飞上云天。它才发现,自己原本是一只鹰,鸡窝和虫子不属于它。它为自己曾因不是一只鸡而痛苦的往事感到羞愧……你不要因为自己是一只鹰而感到羞愧!

    看了这封信,林杰的心中豁然开朗。从此之后,林杰不再因为同事的不认同而痛苦甚至扭曲自己,而是自己埋头读书、做自己的事儿,并在两年后顺利考上了研究生。

    如今,林杰已经成为一家外企的经理了,而导师在信末尾的那句话,也成了他一生的座右铭。

    每一只雄鹰,都是在享受着云天万里的辽阔中练就有力的翅膀的。相信每个年轻人都有一腔鸿鹄之志,都有一番远大抱负,都想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那么,职场就是我们每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土壤与天空。如果你不甘心一辈子都无法飞翔,请坚定自己是一只鹰的信念,你与别人不一样,这是你的光辉,而不是你的耻辱。

    山本是一位业绩出色的保险推销员,可是他并沒有满足,而是一直希望跻身于业绩最高者的行列。但这一切只不过停留在愿望之中,他从未真正争取过。

    直到两年后的一天,他把这个愿望不经意地告诉父亲,父亲对他说:“如果想让愿望更加明确,你就必须在完成额定任务的同时再把目标设得更高一些,慢慢地你会成为公司里业绩最好的那个。”

    于是,当晚他就开始设定自己希望的总业绩,然后再逐渐增加。这里提高5%,那里提高10%,结果总业绩增加了20%。

    这样的一种额外目标的设定点燃了山本的激情。从此他谈任务做交易,都会设立一个明确的数字作为路标,并努力在一两个月之内完成。

    “我觉得,自己标定的分外目标越是明确,越感到自己对到达目标有股强烈的自信和决心。”山本说,他的计划里包括想得到的收入、地位和能力,然后,他把所有的访问都准备得充分完善,努力积累相关的业务知识,终于在这一年的年底,创造了自己业绩的新记录。

    山本给自己做了一个总结:“以前,我不是不曾考虑过要扩展业务,提高自己的工作成就。但是因为我从來只是想一想而已,沒有付诸行动,所以意愿都落空了。自从我一天天地提高自己的目标,就像在前进的路上设立了一个个明确的小路标,我才感觉到自己真正地让自己变得卓越起來。”

    最终,山本成为了日本保险业的精英,得到了公司高级管理层的认同和提拔。

    执行绝对不能停留在口号上,一定要拿出行动來。空谈是解决问題的绊脚石。在执行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这就需要我们鼓起勇气,踏步向前走,用双脚、用行动去跨越空谈这一绊脚石。

    当然,一名优秀的职员,在具有高着眼点,稳落脚点的同时,还应具备结合点,也就是要善于与他人合作,当你在一个企业或团队中工作时,这个企业或团队就已经和你的人生联系在一起了,你要善于融入团队。

    赖青毕业于一所名牌大学,几年的市场实战历练使他羽毛渐丰。经朋友介绍,他从深圳來到北京,在某公司市场部就职。由于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大公司里积累的工作经验,大方开朗的他深得领导青睐。一次,公司在内部广征市场拓展方案时,经理在分配任务时提醒:作为尝试,赖青与几名刚进來的职员可以每人单独完成一份,也可以合作完成一份。由于都是年轻人,每人都对自己非常有信心,这些年轻人全部选择了单独完成。

    赖青也不例外,凭借自己在大公司工作的经验,以及对市场行情的自身把握,决定单挑。他花了整整一个星期时间,细斟慢酌,搞定了方案。报告上呈后,经理的评价出乎他的意料:“缺少了本地化的东西,操作性不强。不过,你的宏观视野很开阔。”之后,经理把几名年轻人叫到一起,让他们分别揣摩彼此的方案。在经理的撮合下,他们将各自方案中的亮点进行了提炼和重构,结果,新方案被老总评优,列为备选的最终方案之一。

    赖青他们的方案之所以能得到老总的肯定,就是因为他们方案是在合作的情况下完成的,质量好,具有操作性。如果是他们单独完成的话,尽管各自都有一定的优点,但是还算不上最佳方案。从这件事中,赖青真正了解到了合作共赢的内涵。

    作为企业的一分子,一位优秀的职员能自觉地找到自己在团体中的位置,能自觉地服从团体运作的需要,把团体的成功看作发挥个人才能的目标。他不是一个自以为是、好出风头的孤胆英雄,而是一个充满合作激情、能够克制自我、与同事共创辉煌的人。因为他明白,离开了团队,他将一事无成,而有了团队合作,他可以与别人一起创造奇迹。

    一滴水要想不干涸的唯一办法就是融入大海,一个职员要想生存的唯一选择就是融入企业,而要想在工作中快速成长,就必须依靠团队,依靠集体力量來提升自己。

    具有高着眼点、稳落脚点、紧结合点的职员,必将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取得辉煌的成就。

    §§§深刻化,标准化,制度化

    作为一名合格的职员,做事情不能毫无章法、任意妄为。处理各类事情时做到深刻化、标准化、制度化,是一个人职业素养的基本体现。企业制定的那些规章制度、行业建立的那些标准化流程,绝对有其合理性。有章可循、按章执行,可以让你少走弯路,让你少犯错误甚至不犯错误。

    在我还是普通职员的那几年里,因为平时在工作过程中要处理的事情比较多,为了避免出乱子,都是小心翼翼地严格按照流程來办事。在逐渐接触企业管理后,我更深深知道,“沒有规矩,不成方圆”,秩序与流程是很重要的。

    按照标准和制度所规定的办事,可以让我们少出错,可以让我们少受损失,可以让我们更有效率。

    某市一家公司财务处在2004年11月发生重大案情:财务室的门被撬开,室内的保险柜敞开着,柜内20万元现金不翼而飞。这笔资金是公司第二天急需的购料款,如今沒了着落。一起盗窃案也许不值得大惊小怪,但让人奇怪的是该公司失窃的保险柜是国内最先进的保险柜,上面配有报警、电击和密码装置,并且电脑控制着密码系统。在这样一个完备的安全系统下,窃贼究竟是如何得手的呢?

    经查证得知,原來这一切都是由于使用保险柜的出纳员不遵守规定。公司对财务室的管理有一整套规章制度,虽然这样,这位出纳员却不按规定落实。他个人认为保险柜虽好,但使用非常不方便,于是长期搁置不用。直到一个月前,他因为丢了旧保险柜钥匙,所以才把这一高科技产品从角落里“请”了出來,但他又怕不小心遭电击,于是就沒有接电源;怕记不住密码,就按数字大小顺序编了1至6的号码;又怕弄丢钥匙,索性把钥匙直接放在办公室抽屉里。结果窃贼在他办公室里沒有动用任何工具就把保险柜打开了。

    尽管第三天犯罪嫌疑人就被抓获,但是,该公司因一时无法筹集购料所需资金而不能按时交付订单,失去订货,最终错失商机,一个大客户被同行夺去,公司损失惨重。

    显然,事件起因在于出纳员沒有很好地按照财务的标准和制度办事。制度制订的目的是让职员有章可依,有助于实际生产和工作。你不妨仔细检查一下自己,看看有沒有这样的毛病。因为,不按标准和制度办事,不仅会造成你个人的损失,甚至会给企业带來重大危害。

    有规不遵、有章不循,看似潇洒快意,其实这种违规操作往往隐藏着巨大祸患。走正路才不会走弯路,有时候你想象中的捷径正是把你带入危险地带的歧路。

    不要以太忙作为借口,从而给自己的偷懒与缺乏纪律找理由。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企业的运行线上,你是其中一道工序,该怎么走就怎么走,不要偷工减料,也不要画蛇添足。老老实实做人、本本分分做事,有时不出错就是对企业最大的贡献。

    制度对企业來说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让制度融入职员的思维里,才能落实到职员的日常行动上。

    一家企业一定要使职员养成制度意识,严格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使企业的规章制度落实到位,这样才能实现发展的目标。

    张瑞敏在1984年12月26日來到海尔,那时候厂里的职员素质很低,甚至在车间里随意大小便。就这个问題,张瑞敏提出“从严治厂”。整顿消息一传出,厂里的老职员立马搬出过去的旧规章制度。而张瑞敏认为:“沒有最基本的,其他便是空的。”张瑞敏根据当时厂里的实际情况,从当时存在的问題出发,废掉原來的制度,制定了对海尔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十三条”,为海尔腾飞奠定了基础。

    其中,不准在车间随地大小便是这“十三条”中最主要的一条,还有“不准迟到早退”、“不准在工作时间喝酒”、“车间内不准吸烟,违者一个烟头罚500元”等规定。另外,还有一条令人印象非常深刻,就是“不准哄抢工厂物资”。这“十三条”颁布后确实产生了一些效果,可并不太大:车间里大便沒有了,小便依旧随地解决,随意拿公物的现象还普遍存在。于是张瑞敏就问厂里的干部如何防止公物丢失事件,回答是锁起來,可是门能锁,窗户却不能锁。张瑞敏就让干部将这十三条制度贴在车间大门上,并公布违规后的处理办法,同时把门窗全都大开着,在周围布置人监视,看有沒有人敢再去拿东西。沒料到第二天上午10时,就有一人大摇大摆走进车间扛走一箱东西。两小时后,张瑞敏让干部贴出布告开除了这个人,给所有人一个警告:这个新领导是绝对严格的。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