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二章
“一退六二五“是什么意思?一斤为什么是十六两?我们惯用的东西.为什么要帮现在的年轻人能知道“一退六二五”这话语的,可说是极少。也有些地方的人还用它,比如说,“这事本來是他弄出來的。现在碰了钉子,我去找他,你猜怎么着----一退六二五”,成了不负责任的意思。
这实际上已不是它的原意,它原來是一句珠算除法的口诀。买一块钱一斤的肉,如果你只要一两,是多少钱?老板就会操起算盘,一阵拨拉,极干脆地告诉你:“一退六二五,该是六分二厘五.四舍五入,你给六分钱得了!”简而言之,一斤是十六两。
“一斤为什么是十六两”,时而有人问我。他们以为我很博学,但实际上我长期也懵懂着。后來不知见了一个什么资料,才晓得其中原委。原來秦以前,一斤是十三两,是根据星相來确定秤上的“星”來着,买卖计量,事关人的生死大计。天上的北斗主死,南斗主生,北斗七星,南斗六星,所以一斤就是十三两!这个除法难不难?一斤肉一块钱.问一两该给几多?卖肉的准要翻起眼來想半天!大约太“那个”了,后來的人又给一斤添了三两,然而。也还是有个“天人合一”的道理在里头,加的是福禄寿三星。卖东西的,你少给一两折你的福,少给二两折你的禄,少给三两?折你的寿!因此,一斤等于十六两,我们用了两千多年。
再比如一个方向问題。东西南北,十分简明的事。
一旦到了我们这些学问家手里,立刻变得神秘起來。东方的图腾是青龙,而西方的则是白虎,南方是朱雀。北方则是玄武(清朝称元武,是为了避康熙皇帝的讳,因为他叫玄烨)。东方代表春,吹过來的风也有名堂,叫和风;西方代表秋,秋风不叫秋风,叫金风;南方代表夏,南风则叫熏风;北方呢?是冬,风则是朔风。东代表木,西是金,南是火,北是水,东是青,南是红,北是皂(黑),西是白。东方的青龙寓意和平、吉祥,西方的白虎则寓刀兵战争、肃杀,南方的朱雀是兴旺与发展,北头的玄武寓着销蚀、死亡……香港人不妨翻开你们的日历看看,扑面而來的就是这些“风”。今日不许动土,明日不可婚嫁,不宜出行,不宜搬家什么的,都是从这里“根据”出來,哄得人一愣一愣,吓得人一怔一怔。走一步摸摸身上,看掉了什么沒有。
这当然不是儒家的东西。但儒家就不麻烦吗?它从“恻隐之心”起始,进而衍化出一大套。出來的是仁、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忠孝节义”、“仁义礼智信”…--诸如此类的学问,全都是处理“人际关系”的。但凡涉及自然科学的,几乎是一概摒弃。这些道理也还明白,去芜存菁起來,还是有用的,但说到“天人”之理、“格致”功夫,立刻的,就变得玄而又玄,叫人找不到北。某年月日某时。天上出了彗星,某时某刻某地地震,甚而至于,某地一个喜欢时髦的女孩子穿了件异样的衣服,什么地方出现奇怪的天候气象,母鸡打鸣儿……统都不作学术的研究,而且往“人事”上硬扯。
出了坏事,皇帝作个自我检讨,下个“罪己诏”,“大赦天下”;出了好事,则庆祝一番,倒也热热闹闹的,其实跟他屁不相干。
这些物件里头,自然有些是财富和宝藏,但是,也确有大量垃圾,令人迷惑的麻烦.背起來十分沉重的包袱。
鲁迅先生的“拿來主义”是不错的。但若我们肩上背着一堆东西,怀里抱着一堆玩意,身后还拉着一大车陈货,舍不得一点丢了去。即便这世界上遍地是黄金,腾得出手“拿來”吗?然而“扔掉”谈何容易。我们的文化积习是“愈多愈好”,既有了的怎肯随便扔?“十六两”改为十两时,曾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对我说:“这又何必!我们都用惯了。外国的‘一打’不是十二吗?一磅一普特又是多少?人家能用,我们为什么不可以?这要弄出事來的。”
我问他会出什么事,他答:“就如中药方子,祖祖辈辈都用十六两秤。一下子变了,麻黄积石这类虎狼药原來用三钱,现在一不小心就用了五钱,出人命不出?”他说的也很有道理。一下子不习惯不小心,确实可能出点问題。怕出问題便不改,我们只好仍用“十六两”,仍旧“一退六二五”。但改了十两制这许多年,似乎沒有什么大问題,我们除了“便利”,沒有什么其他感觉。当然,我的意思绝非学秦始皇,将所有典籍一火焚之;清代的康雍乾兴文字狱,好书歹书也烧了一大批;“文化大革命”也烧得一塌糊涂。八国联军这些“文明人”进北京,把《永乐大典》扔出來填车辙,野蛮得匪夷所思。我的意思是应该学学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把长袍大褂碍手碍脚的物件去掉,利利索索地参加世界长跑竞赛。我们的古董陈货留给少数专家和有兴趣的人去细致研究。少数人不幸已经知道陷入了这些“知识”,愿意去研究它,那是他们的事。作为整个国民,似乎大可不必去理会。我们的传统国粹,美的好的,有益于心灵健康的,要留下。沒用处的,真的要舍得放下,扔掉。道理简单到不能再简单。和人家赛跑落在后头,还拖着一大堆杂货,怎么行?岁尾余话现在流行彻头彻尾的”拿來主义”.什么都和外头“接轨”。只要”是个东西”。就毫不犹豫地拿來。其实。
学人家。赶人家。心思也要放清明点儿。
我们如今什么都在和外头“接轨”。科技上的度量衡不知底蕴如何?但我们常用的“公里”已变成“千米”,“公斤”变成“千克”,“公尺”也废弃了吧,叫“米”。
公寸公分也都以此类推改了去。道理是什么?似乎沒人间过,小民百姓似乎不大在意,仍旧顽固地使用老祖宗留下的老尺度。倘使买一个萝卜,掂一掂,说:“我买萝。”卖菜的老太太问:“您买几斤?”回说:“我买一千克吧!”老太太准眨巴着眼瞅你半日,怀疑你有毛病然而中国到底是个顺民的国度,同化别国的能力早为世界公认.顺化的应变力也是不弱的。有一次我去买茴香,说“买二两”,那卖茴香的小贩极爽脆地答道:“好,我给你称一公两!”倒叫我弄了个怔。反过來又笑说:“我买一百克。”小贩说:“一百块?一百块十二斤半!”----全都满牛近來看了刘齐先生写的《回国须知》,他也感慨良深。百味俱全,两类情致,要么视你为洋奴,呵斥翻白眼极度地轻蔑你,“如果你不注意,总爱夹洋文,国内老乡就会比较烦,‘今天,我的心情不是很happy,天气也不 Jlice,真他妈的shit!’听听,这像好人说的话吗P倘若进了宾馆遇到麻烦,叽里咕噜來一串洋文,“我这边刚一发音。他那边就知自己不对了,只是脸上绷得太紧,不好意思马上微笑,又绷了一小会儿,然后把我们奉为上宾。”_这是又一种情致。
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里头假洋鬼子那句话:“我说洪哥,咱们动手吧!他说NO----越是洋文,你们不懂的!”----真是翻新出來意味仍旧无穷。说真格的,我们今日开放,就是要这些玩意儿來充实我们的社会生活吗?现在真是彻头彻尾的“拿來主义”了,帕瓦洛蒂和“千克”、航天技术、美金、日元、马克、肯德基、麦当劳、核垃圾……有形的无形的,只要“是个东西”,就毫不犹豫地拿來。这其中的好物件自然使我们受益无穷。
有的东西吃了进去,害得我们开肚子拉希不说也罢,说起來辱沒煞人。
要么就是冥顽不灵得拒绝一切,就如第一次鸦片战争时两广总督叶名琛,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要,什么建议也不听,扶乩请鸾乌烟瘴气瞎闹一气,被洋人提了,还要自称“海上苏武”。要么就一股脑儿全拿來,破机器、烂衣服、艾滋病和光怪陆离的夜生活以及先进的生产管理经营科学技术,猪八戒似的一捞食之。若只是沒有经验也还有可恕之情;为些蝇头小利,有些明知有害的,仍“拿來”吃下,误我国民,这种心思就阴微下贱得不可问。
如今是开放年头,眼见得国力日渐强盛,这自然令人欣慰的。也由此而起,国人眼界大开,看得自己不值钱,弄到沒了骨头,闻洋低眉俯首,也令人有点心惊的。
我们现在要说“四大发明”,要谈汉唐之强大,要讲华夏文明的辉煌与灿烂,那是要小心一点的。似乎有一种什么无形的力量在封杀我们的自尊:一出口便觉得有点对不上劲,怀疑或自嘲先容一句“我这是阿Q精神吧…一我们祖上……”先说几句“不行”的话,然后“但是”一下,“还有许多好的……”,也有点向听的人道歉那样的心态:“对不起……西边也不是什么都好,也不是什么都不孬………‘扫瑞”得叫人莫名其妙。前些日子与朋友谈起,我不喜欢看硬皮精装书,对竖排版的图书我却有好感,朋友笑我食古不化,我说:“食今不化就对头吗?精装书是书架上装幌子的。坐在沙发上,躺在床上看书,你试试看是平装好还是精装好?中国是方块字,竖排版横排版有什么分别?你把书卷起來‘把卷’读读,横的,你每看一行都须得手腕子转一圈。竖排版才真正是为读者着想。”
但凭我这样思量,怕是不大能说服那些先生已经形成的“固有观念”的:我们曾经强大过,我们实在却又已积弱难返,先“拿來”,先强大起來----比如说先工业化了,再來治理污染。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我的意思也很明白,拿來尽管拿來,该去的要坚决把它扔出去!世界上的事,历史上的事,无论何种情形,都是成者王侯败者贼,店大欺客客大欺店几乎是约定俗成了的规律。我们今天谁去过美国、留学英国,回來“哈啰,姑的毛疟一通,颇以为与别不同的荣耀的,这也如同盛唐时分,日本诸国留学长安的诸生回到本岛,肯定是一口陕西腔:“你好’你吃饭了么?…塞由那拉”就靠边站。所以我不抱怨这样的人心不古,这是今天使然的。
到有一日,英国美国人读完他们的剑桥哈佛,须得再來北京天津进修北大南开,回国一声:“今天走了二十五华里,到中关村转了一弯,腿都遛直了!”那时中国人也决不会再说:“好,给你一公两”这种二百五话头。
我们学人家,赶人家,是要自家中心强大起來,站得硬挺。别指望人家“无私”帮助我们。就我学到的史识,美、俄、日、德、法这些国家,从來也沒有对我们存过什么好心思,哪怕最小的一点恩惠,你也别指望他们慷慨得出來给你。心思放清明点儿,忍着点,学他们的长处,把他的烂玩意儿毫不客气地扔出去,好多着呢!美学二议美,这个字我曾在《雍正皇帝》里拆解过。源出庐山“美庐”。是昔日委员长和宋氏伉俪消夏地儿。《金陵春梦》中解出是“大王八”----选当然是很损的,话带着些意识形态的意味。大王八是很丑的,偏偏凑起來,它就成了“美”。可见美与丑.是足成反差的一对儿聚头冤家。
我读毕淑敏的自传体小说,常常惊叹于她对自然宏观的观察与思维。
她在世界高原之巅----这本是十分死寂的生命禁区----个小小弱不禁风的女孩子,看到的是昆仑、喜马拉雅、冈底斯这样的山脉,“像银色的公牛的犄角抵在阿里”。
我敢说.沒有到过阿里的人,即使是曹雪芹那般的才气,他也不会有这般贴切俯临的感受。这是雄浑自然奉于作家的独特的体验语言。她还是一名不错的外科医生,在小说中写到第一次为病人开刀,手术刀那么轻轻一划,表皮立刻翻开,白白的创面“像受了惊”,须臾问,渗出殷红的血。这样的场景,恐怕只有医生才看得这样细致,只有作家才能真实地表出展示。
不知她现在在哪家医院“发工资”,但我印象最深的,是她走到哪里就“自然”到哪里。做战士,是巾帼情怀;当医生,是救治病人的菩萨心肠;做妈妈,她又琐碎忙碌得像个保姆。这就像个实在存在于社会的人了,这是美。
《红楼梦》里头有个大观园,大观园里头有个稻香村,人人都说好,贾宝玉却以为不然。他是从美学上看,认为它“假”。假,就是不自然,不自然就不协调。比如:满屋子豪华的西洋摆设,案上陈设了一只粗瓷老海碗。乾隆皇帝也弄过这种事。他在圆明园里头造了个俗世小市,一般和外头一样,歌楼酒肆一应俱全,充“市民”的全是太监宫女。他一辈子作的那许多诗,人通通都记不住,跟他不知美丑恐怕有关。中国戏里,一些主題很沉重的剧目,偏有个二花脸、三花脸的丑儿出來插科打诨,我看也是深诸了这个道窍。
美,这个字我曾在《雍正皇帝》里拆解过。源出庐山“美庐”,是昔日委员长和宋氏伉俪消夏地儿。《金陵春梦》中解出是“大王八”----这当然是很损的,话带着些意识形态的意味。大王八是很丑的,偏偏凑起來,它就成了“美”。可见美与丑,是足成反差的一对儿聚头冤家。
我读安徒生童话,里头给了我们一幅画面:在一处烧焦了的老屋前,旺开着一丛血红的玫瑰----这是死亡、生命、欢乐与曾发生的悲剧的反差和比较。《海的女儿》其实也是把生命的真实的爱与死一搭儿交给读者,让你品嚼这颗沉重的橄榄。
这一点想头,说雅点算是思维:一个是自然,一个是反差。当然是好懂的。但麻雀们不懂。安徒生真是大师,他说,麻雀们在老屋和鲜花中窜來窜去,弄不清画家为什么要來绘这图景,它看玫瑰也是“吱--那不过是一些红的和绿的颜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阿弥陀佛!也说豫人近年河南人声价大跌。“警惕河南骗子”的警戒条幅。赫然悬挂于通衢大道。河南人怠于辩解,不如研究一下曾国藩。咬牙忍性挺一阵子。把自己的事弄好这几年河南人声价大跌,真的应了一句老话“其亡也忽”。在历史演进中,只是“一忽儿”的事,他就不行了。南方有些商家,挂出了“河南人免谈生意”。有的打出“警惕河南骗子”的大条幅,赫然悬之通衢大道。
我还听过一个笑话.说董存瑞的战友河南老乡,和董存瑞一道进了桥头堡下要炸桥,却忘了带炸药支架。河南老乡说:“我去取支架。”一下子溜走了泥牛入海。冲锋号一响,董一下子急了,举起炸药包便引爆了。他最后喊的一句也不是电影上说的“为了……”,而是“妈的,河南人真不是东西”。还有个笑话说,山西制造的假酒案查明主犯是河南人,这样的人当然要枪毙。问他临终有什么要求,他说“希望解回原籍”,因为他寄望河南的枪子儿也是假货。河南人的声誉,真有点像下酒菜,亲朋好友部属故旧相聚.觥筹交错间,一套又一套“说河南人”大喙解酒。
这件事我原本不大在意的,我本人原产山西,在河南算是侨居。河南人好歹有点“于我如浮云”的味道,听听笑笑而已。但近來上网,又看河南、中央一些报刊竟郑重其事地辩解起來,“河南怎么怎么好,事实是怎样怎样的……”手忙脚乱地出招应招。这样的情节有点像金庸小说里的武林下辈郭靖,來一招“亢龙有悔”,接着又是一招“亢龙有悔”,总之是一推一挡对付参仙老怪就是了。我的朋友周大新,还写了一篇文章,请求人们“别再骂河南人了,河南是中国的祖业兴创之地。”他并说:“世界今日之观中国,犹中国今日之观河南。”因之不宜有“大省沙文主义”云云。今年春天到北大办个演讲会,又有同学挺身而起,儒雅相问:“现如今河南人名声不好,先生对此有何看法?”仓促之间应对:“我虽晋人,但三岁入豫,至今半世纪有余,吃河南之粮,喝河南之水,自以为已是河南人。河南人今日有难,我现在应与豫人共患。”
这话白赢得了一阵掌声,但其实是废话,是忠厚人的厚道话,鲁迅说是“无用的别名”。
现在吹祖宗沒用,“我有龙门石窟,有相国寺,有卧龙岗,有张衡…-··你有吗?”----人家说你现在眼前的事,你炫耀这些干吗?日本人打进來时就说过,“你们祖宗伟大,但你们不行”的话头。
周大新是我的好朋友,极善良的人,总希望各国总统开个会,把人类造武器的钱统统裁掉來办学校。但他向人求情,我却以为太软了,应该梗筋挺项回说一句:“操妈的!河南老子,怎么啦!不是你们祖宗吗?”这股弱肉强食之世风下,劝富中国人悯惜穷中国人,犹劝富外国悯惜穷中国般缘木求鱼。香港人见英国人腿脖子都抽筋,见了内地老乡如何?头矗得葱笔似的----就这样。
唐贞观年问,唐太宗曾与大臣议及山西、河北诸人异同。魏徵当时就批驳说:根本就不应该这么看----以地域分人种,这种可笑的大省或大郡(包括北京、上海等地)“沙文主义”从來都带着些个混账理论。现今之事,以我观之,是“时髦”欺侮河南人。“牛皮”得像假洋鬼子见了阿Q,自有那份“自豪”。暴发户遇见了破落贵族,他就那么个阴微下贱的心思----能操练就操练你一下,你怎样?所以河南人应该研究一下曾国藩,咬牙忍性怀恨怀痛挺一阵子,把我们自己的事弄好,那么也许有一日,今日之笑料或成彼日自羞之言。
这实际上已不是它的原意,它原來是一句珠算除法的口诀。买一块钱一斤的肉,如果你只要一两,是多少钱?老板就会操起算盘,一阵拨拉,极干脆地告诉你:“一退六二五,该是六分二厘五.四舍五入,你给六分钱得了!”简而言之,一斤是十六两。
“一斤为什么是十六两”,时而有人问我。他们以为我很博学,但实际上我长期也懵懂着。后來不知见了一个什么资料,才晓得其中原委。原來秦以前,一斤是十三两,是根据星相來确定秤上的“星”來着,买卖计量,事关人的生死大计。天上的北斗主死,南斗主生,北斗七星,南斗六星,所以一斤就是十三两!这个除法难不难?一斤肉一块钱.问一两该给几多?卖肉的准要翻起眼來想半天!大约太“那个”了,后來的人又给一斤添了三两,然而。也还是有个“天人合一”的道理在里头,加的是福禄寿三星。卖东西的,你少给一两折你的福,少给二两折你的禄,少给三两?折你的寿!因此,一斤等于十六两,我们用了两千多年。
再比如一个方向问題。东西南北,十分简明的事。
一旦到了我们这些学问家手里,立刻变得神秘起來。东方的图腾是青龙,而西方的则是白虎,南方是朱雀。北方则是玄武(清朝称元武,是为了避康熙皇帝的讳,因为他叫玄烨)。东方代表春,吹过來的风也有名堂,叫和风;西方代表秋,秋风不叫秋风,叫金风;南方代表夏,南风则叫熏风;北方呢?是冬,风则是朔风。东代表木,西是金,南是火,北是水,东是青,南是红,北是皂(黑),西是白。东方的青龙寓意和平、吉祥,西方的白虎则寓刀兵战争、肃杀,南方的朱雀是兴旺与发展,北头的玄武寓着销蚀、死亡……香港人不妨翻开你们的日历看看,扑面而來的就是这些“风”。今日不许动土,明日不可婚嫁,不宜出行,不宜搬家什么的,都是从这里“根据”出來,哄得人一愣一愣,吓得人一怔一怔。走一步摸摸身上,看掉了什么沒有。
这当然不是儒家的东西。但儒家就不麻烦吗?它从“恻隐之心”起始,进而衍化出一大套。出來的是仁、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忠孝节义”、“仁义礼智信”…--诸如此类的学问,全都是处理“人际关系”的。但凡涉及自然科学的,几乎是一概摒弃。这些道理也还明白,去芜存菁起來,还是有用的,但说到“天人”之理、“格致”功夫,立刻的,就变得玄而又玄,叫人找不到北。某年月日某时。天上出了彗星,某时某刻某地地震,甚而至于,某地一个喜欢时髦的女孩子穿了件异样的衣服,什么地方出现奇怪的天候气象,母鸡打鸣儿……统都不作学术的研究,而且往“人事”上硬扯。
出了坏事,皇帝作个自我检讨,下个“罪己诏”,“大赦天下”;出了好事,则庆祝一番,倒也热热闹闹的,其实跟他屁不相干。
这些物件里头,自然有些是财富和宝藏,但是,也确有大量垃圾,令人迷惑的麻烦.背起來十分沉重的包袱。
鲁迅先生的“拿來主义”是不错的。但若我们肩上背着一堆东西,怀里抱着一堆玩意,身后还拉着一大车陈货,舍不得一点丢了去。即便这世界上遍地是黄金,腾得出手“拿來”吗?然而“扔掉”谈何容易。我们的文化积习是“愈多愈好”,既有了的怎肯随便扔?“十六两”改为十两时,曾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对我说:“这又何必!我们都用惯了。外国的‘一打’不是十二吗?一磅一普特又是多少?人家能用,我们为什么不可以?这要弄出事來的。”
我问他会出什么事,他答:“就如中药方子,祖祖辈辈都用十六两秤。一下子变了,麻黄积石这类虎狼药原來用三钱,现在一不小心就用了五钱,出人命不出?”他说的也很有道理。一下子不习惯不小心,确实可能出点问題。怕出问題便不改,我们只好仍用“十六两”,仍旧“一退六二五”。但改了十两制这许多年,似乎沒有什么大问題,我们除了“便利”,沒有什么其他感觉。当然,我的意思绝非学秦始皇,将所有典籍一火焚之;清代的康雍乾兴文字狱,好书歹书也烧了一大批;“文化大革命”也烧得一塌糊涂。八国联军这些“文明人”进北京,把《永乐大典》扔出來填车辙,野蛮得匪夷所思。我的意思是应该学学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把长袍大褂碍手碍脚的物件去掉,利利索索地参加世界长跑竞赛。我们的古董陈货留给少数专家和有兴趣的人去细致研究。少数人不幸已经知道陷入了这些“知识”,愿意去研究它,那是他们的事。作为整个国民,似乎大可不必去理会。我们的传统国粹,美的好的,有益于心灵健康的,要留下。沒用处的,真的要舍得放下,扔掉。道理简单到不能再简单。和人家赛跑落在后头,还拖着一大堆杂货,怎么行?岁尾余话现在流行彻头彻尾的”拿來主义”.什么都和外头“接轨”。只要”是个东西”。就毫不犹豫地拿來。其实。
学人家。赶人家。心思也要放清明点儿。
我们如今什么都在和外头“接轨”。科技上的度量衡不知底蕴如何?但我们常用的“公里”已变成“千米”,“公斤”变成“千克”,“公尺”也废弃了吧,叫“米”。
公寸公分也都以此类推改了去。道理是什么?似乎沒人间过,小民百姓似乎不大在意,仍旧顽固地使用老祖宗留下的老尺度。倘使买一个萝卜,掂一掂,说:“我买萝。”卖菜的老太太问:“您买几斤?”回说:“我买一千克吧!”老太太准眨巴着眼瞅你半日,怀疑你有毛病然而中国到底是个顺民的国度,同化别国的能力早为世界公认.顺化的应变力也是不弱的。有一次我去买茴香,说“买二两”,那卖茴香的小贩极爽脆地答道:“好,我给你称一公两!”倒叫我弄了个怔。反过來又笑说:“我买一百克。”小贩说:“一百块?一百块十二斤半!”----全都满牛近來看了刘齐先生写的《回国须知》,他也感慨良深。百味俱全,两类情致,要么视你为洋奴,呵斥翻白眼极度地轻蔑你,“如果你不注意,总爱夹洋文,国内老乡就会比较烦,‘今天,我的心情不是很happy,天气也不 Jlice,真他妈的shit!’听听,这像好人说的话吗P倘若进了宾馆遇到麻烦,叽里咕噜來一串洋文,“我这边刚一发音。他那边就知自己不对了,只是脸上绷得太紧,不好意思马上微笑,又绷了一小会儿,然后把我们奉为上宾。”_这是又一种情致。
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里头假洋鬼子那句话:“我说洪哥,咱们动手吧!他说NO----越是洋文,你们不懂的!”----真是翻新出來意味仍旧无穷。说真格的,我们今日开放,就是要这些玩意儿來充实我们的社会生活吗?现在真是彻头彻尾的“拿來主义”了,帕瓦洛蒂和“千克”、航天技术、美金、日元、马克、肯德基、麦当劳、核垃圾……有形的无形的,只要“是个东西”,就毫不犹豫地拿來。这其中的好物件自然使我们受益无穷。
有的东西吃了进去,害得我们开肚子拉希不说也罢,说起來辱沒煞人。
要么就是冥顽不灵得拒绝一切,就如第一次鸦片战争时两广总督叶名琛,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要,什么建议也不听,扶乩请鸾乌烟瘴气瞎闹一气,被洋人提了,还要自称“海上苏武”。要么就一股脑儿全拿來,破机器、烂衣服、艾滋病和光怪陆离的夜生活以及先进的生产管理经营科学技术,猪八戒似的一捞食之。若只是沒有经验也还有可恕之情;为些蝇头小利,有些明知有害的,仍“拿來”吃下,误我国民,这种心思就阴微下贱得不可问。
如今是开放年头,眼见得国力日渐强盛,这自然令人欣慰的。也由此而起,国人眼界大开,看得自己不值钱,弄到沒了骨头,闻洋低眉俯首,也令人有点心惊的。
我们现在要说“四大发明”,要谈汉唐之强大,要讲华夏文明的辉煌与灿烂,那是要小心一点的。似乎有一种什么无形的力量在封杀我们的自尊:一出口便觉得有点对不上劲,怀疑或自嘲先容一句“我这是阿Q精神吧…一我们祖上……”先说几句“不行”的话,然后“但是”一下,“还有许多好的……”,也有点向听的人道歉那样的心态:“对不起……西边也不是什么都好,也不是什么都不孬………‘扫瑞”得叫人莫名其妙。前些日子与朋友谈起,我不喜欢看硬皮精装书,对竖排版的图书我却有好感,朋友笑我食古不化,我说:“食今不化就对头吗?精装书是书架上装幌子的。坐在沙发上,躺在床上看书,你试试看是平装好还是精装好?中国是方块字,竖排版横排版有什么分别?你把书卷起來‘把卷’读读,横的,你每看一行都须得手腕子转一圈。竖排版才真正是为读者着想。”
但凭我这样思量,怕是不大能说服那些先生已经形成的“固有观念”的:我们曾经强大过,我们实在却又已积弱难返,先“拿來”,先强大起來----比如说先工业化了,再來治理污染。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我的意思也很明白,拿來尽管拿來,该去的要坚决把它扔出去!世界上的事,历史上的事,无论何种情形,都是成者王侯败者贼,店大欺客客大欺店几乎是约定俗成了的规律。我们今天谁去过美国、留学英国,回來“哈啰,姑的毛疟一通,颇以为与别不同的荣耀的,这也如同盛唐时分,日本诸国留学长安的诸生回到本岛,肯定是一口陕西腔:“你好’你吃饭了么?…塞由那拉”就靠边站。所以我不抱怨这样的人心不古,这是今天使然的。
到有一日,英国美国人读完他们的剑桥哈佛,须得再來北京天津进修北大南开,回国一声:“今天走了二十五华里,到中关村转了一弯,腿都遛直了!”那时中国人也决不会再说:“好,给你一公两”这种二百五话头。
我们学人家,赶人家,是要自家中心强大起來,站得硬挺。别指望人家“无私”帮助我们。就我学到的史识,美、俄、日、德、法这些国家,从來也沒有对我们存过什么好心思,哪怕最小的一点恩惠,你也别指望他们慷慨得出來给你。心思放清明点儿,忍着点,学他们的长处,把他的烂玩意儿毫不客气地扔出去,好多着呢!美学二议美,这个字我曾在《雍正皇帝》里拆解过。源出庐山“美庐”。是昔日委员长和宋氏伉俪消夏地儿。《金陵春梦》中解出是“大王八”----选当然是很损的,话带着些意识形态的意味。大王八是很丑的,偏偏凑起來,它就成了“美”。可见美与丑.是足成反差的一对儿聚头冤家。
我读毕淑敏的自传体小说,常常惊叹于她对自然宏观的观察与思维。
她在世界高原之巅----这本是十分死寂的生命禁区----个小小弱不禁风的女孩子,看到的是昆仑、喜马拉雅、冈底斯这样的山脉,“像银色的公牛的犄角抵在阿里”。
我敢说.沒有到过阿里的人,即使是曹雪芹那般的才气,他也不会有这般贴切俯临的感受。这是雄浑自然奉于作家的独特的体验语言。她还是一名不错的外科医生,在小说中写到第一次为病人开刀,手术刀那么轻轻一划,表皮立刻翻开,白白的创面“像受了惊”,须臾问,渗出殷红的血。这样的场景,恐怕只有医生才看得这样细致,只有作家才能真实地表出展示。
不知她现在在哪家医院“发工资”,但我印象最深的,是她走到哪里就“自然”到哪里。做战士,是巾帼情怀;当医生,是救治病人的菩萨心肠;做妈妈,她又琐碎忙碌得像个保姆。这就像个实在存在于社会的人了,这是美。
《红楼梦》里头有个大观园,大观园里头有个稻香村,人人都说好,贾宝玉却以为不然。他是从美学上看,认为它“假”。假,就是不自然,不自然就不协调。比如:满屋子豪华的西洋摆设,案上陈设了一只粗瓷老海碗。乾隆皇帝也弄过这种事。他在圆明园里头造了个俗世小市,一般和外头一样,歌楼酒肆一应俱全,充“市民”的全是太监宫女。他一辈子作的那许多诗,人通通都记不住,跟他不知美丑恐怕有关。中国戏里,一些主題很沉重的剧目,偏有个二花脸、三花脸的丑儿出來插科打诨,我看也是深诸了这个道窍。
美,这个字我曾在《雍正皇帝》里拆解过。源出庐山“美庐”,是昔日委员长和宋氏伉俪消夏地儿。《金陵春梦》中解出是“大王八”----这当然是很损的,话带着些意识形态的意味。大王八是很丑的,偏偏凑起來,它就成了“美”。可见美与丑,是足成反差的一对儿聚头冤家。
我读安徒生童话,里头给了我们一幅画面:在一处烧焦了的老屋前,旺开着一丛血红的玫瑰----这是死亡、生命、欢乐与曾发生的悲剧的反差和比较。《海的女儿》其实也是把生命的真实的爱与死一搭儿交给读者,让你品嚼这颗沉重的橄榄。
这一点想头,说雅点算是思维:一个是自然,一个是反差。当然是好懂的。但麻雀们不懂。安徒生真是大师,他说,麻雀们在老屋和鲜花中窜來窜去,弄不清画家为什么要來绘这图景,它看玫瑰也是“吱--那不过是一些红的和绿的颜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阿弥陀佛!也说豫人近年河南人声价大跌。“警惕河南骗子”的警戒条幅。赫然悬挂于通衢大道。河南人怠于辩解,不如研究一下曾国藩。咬牙忍性挺一阵子。把自己的事弄好这几年河南人声价大跌,真的应了一句老话“其亡也忽”。在历史演进中,只是“一忽儿”的事,他就不行了。南方有些商家,挂出了“河南人免谈生意”。有的打出“警惕河南骗子”的大条幅,赫然悬之通衢大道。
我还听过一个笑话.说董存瑞的战友河南老乡,和董存瑞一道进了桥头堡下要炸桥,却忘了带炸药支架。河南老乡说:“我去取支架。”一下子溜走了泥牛入海。冲锋号一响,董一下子急了,举起炸药包便引爆了。他最后喊的一句也不是电影上说的“为了……”,而是“妈的,河南人真不是东西”。还有个笑话说,山西制造的假酒案查明主犯是河南人,这样的人当然要枪毙。问他临终有什么要求,他说“希望解回原籍”,因为他寄望河南的枪子儿也是假货。河南人的声誉,真有点像下酒菜,亲朋好友部属故旧相聚.觥筹交错间,一套又一套“说河南人”大喙解酒。
这件事我原本不大在意的,我本人原产山西,在河南算是侨居。河南人好歹有点“于我如浮云”的味道,听听笑笑而已。但近來上网,又看河南、中央一些报刊竟郑重其事地辩解起來,“河南怎么怎么好,事实是怎样怎样的……”手忙脚乱地出招应招。这样的情节有点像金庸小说里的武林下辈郭靖,來一招“亢龙有悔”,接着又是一招“亢龙有悔”,总之是一推一挡对付参仙老怪就是了。我的朋友周大新,还写了一篇文章,请求人们“别再骂河南人了,河南是中国的祖业兴创之地。”他并说:“世界今日之观中国,犹中国今日之观河南。”因之不宜有“大省沙文主义”云云。今年春天到北大办个演讲会,又有同学挺身而起,儒雅相问:“现如今河南人名声不好,先生对此有何看法?”仓促之间应对:“我虽晋人,但三岁入豫,至今半世纪有余,吃河南之粮,喝河南之水,自以为已是河南人。河南人今日有难,我现在应与豫人共患。”
这话白赢得了一阵掌声,但其实是废话,是忠厚人的厚道话,鲁迅说是“无用的别名”。
现在吹祖宗沒用,“我有龙门石窟,有相国寺,有卧龙岗,有张衡…-··你有吗?”----人家说你现在眼前的事,你炫耀这些干吗?日本人打进來时就说过,“你们祖宗伟大,但你们不行”的话头。
周大新是我的好朋友,极善良的人,总希望各国总统开个会,把人类造武器的钱统统裁掉來办学校。但他向人求情,我却以为太软了,应该梗筋挺项回说一句:“操妈的!河南老子,怎么啦!不是你们祖宗吗?”这股弱肉强食之世风下,劝富中国人悯惜穷中国人,犹劝富外国悯惜穷中国般缘木求鱼。香港人见英国人腿脖子都抽筋,见了内地老乡如何?头矗得葱笔似的----就这样。
唐贞观年问,唐太宗曾与大臣议及山西、河北诸人异同。魏徵当时就批驳说:根本就不应该这么看----以地域分人种,这种可笑的大省或大郡(包括北京、上海等地)“沙文主义”从來都带着些个混账理论。现今之事,以我观之,是“时髦”欺侮河南人。“牛皮”得像假洋鬼子见了阿Q,自有那份“自豪”。暴发户遇见了破落贵族,他就那么个阴微下贱的心思----能操练就操练你一下,你怎样?所以河南人应该研究一下曾国藩,咬牙忍性怀恨怀痛挺一阵子,把我们自己的事弄好,那么也许有一日,今日之笑料或成彼日自羞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