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Chapter 16 距离产生的美都是
晓雯坐在强哥的自行车后座上,一手自然地揽着他的腰,一路指点方向。
强哥稳稳当当地骑着车,心里想到张曼玉在电影《甜蜜蜜》里就是这么坐在黎明身后的。
晓雯晃悠着双脚,嘴里忽然哼起了邓丽君的那首“甜蜜蜜”。
甜蜜蜜你笑得甜蜜蜜,
好像花儿开在春风里,
开在春风里,
在哪里在哪里见过你,
你的笑容这样熟悉,
我一时想不起,
啊,在梦里,
梦里梦里见过你,
甜蜜笑得多甜蜜,
是你,是你,梦见的就是你,
在哪里在哪里见过你,
你的笑容这样熟悉,
我一时想不起,
啊,在梦里。
在哪里在哪里见过你,
你的笑容这样熟悉,
我一时想不起,
啊,在梦里,
梦里梦里见过你,
甜蜜笑得多甜蜜,
是你,是你,梦见的就是你,
在哪里在哪里见过你,
你的笑容这样熟悉,
我一时想不起,
啊,在梦里。
强哥的心里也漾起一丝甜蜜蜜的感觉。
忽然晓雯叫:“到了,到了,是这里。”
强哥抬头一看,这是一家自助烧烤店。
店里有二十來张大理石的台子,台中央各嵌着一只烧烤炉,底下通着烟管。等强哥停好自行车过來,晓雯已经占到一张台子,伸手招呼他过去。
强哥坐下说:“这里好像不错。”
“岂止不错,这里的烧烤很棒,自己DIY也很有成就感哦。我还能请你喝点酒,喝撑为止。”晓雯指指墙上贴的指定啤酒免费畅饮的海报,挤眉弄眼。
强哥哈哈大笑。
两人忙得不亦乐乎,也吃得不亦乐乎。
晓雯的脸被炉火烤得红扑扑的,平添了几许美丽。
她给强哥倒酒,自己也陪着喝了一杯。
强哥说:“看不出,你还会喝酒。”
“你看不出的事情多了去了。”晓雯的兴致很好,停顿了一会儿,忽然说,“我明天要走了。”
“去哪里?”强哥正在替晓雯烤一串鸡翅,沒领会她说的意思。
“去上海。”
“旅游?”
“工作。”
“你在上海找到工作了?”
“暂时还沒有,不过有朋友介绍,说在那边替我联系到了一家医院。”
“你这朋友靠得住么?”
“就是,就是我的前男友。”晓雯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去,忽然尖叫起來,“呀,焦了,焦掉了。”
强哥连忙把手收回來,一看,果然手中的鸡翅已经黑乎乎的成了焦炭。
“对不起,我再替你烤一串。”
“算了,其实我也饱了。你别误会,我和他早就沒什么了。可上海是我梦寐以求的地方。”
“哦。”
“我小的时候,我爸就已经是一名出色的技师,上海有家与他们有业务往來的大企业想高薪挖他过去,可是,人过去身份过不去,你知道,那个年代很看重这些的,正式工,临时工这些,最后不了了之。这件事成了他多年的一块心病。而现在,老家的企业先是改制,后來破产,我爸爸就下岗了,现在和我妈两个人摆点小地摊,也只能趁夜市的时候摆。”
“这就是你想去上海的原因?”其实强哥更想问的是,这是不是也是晓雯当初和秀气男交往的原因之一呢。
晓雯说:“现在大学生工作难找,有这么好的机会,我肯定要去尝试的。先过去实习,表现好,实习期满就能留在医院了。唔,听说是有编制的。”
“哦。”
晓雯说:“你肯定在想,我怎么又和他搅在一起了。不,沒有。工作是他介绍的不假。不过他介绍的不止我一个人。我们班还有几个同学,会和我一块过去。”
强哥一时无法理解晓雯,即使厌恶那个人,却仍然会接受那个人给她的机会。就如同她刚才说的,他看不出的事情多了去了。不过转念一想,这也挺正常的,特别对晓雯这样一个目标明确、意志力坚定的人來说。
强哥说:“所以,晚上这一顿,其实是告别晚餐?”
晓雯默默地点了点头。
强哥说:“我还以为自己魅力和人品暴涨呢。”
两个人都笑了,继而一阵沉默。
还是晓雯先打破了僵局,她从包里摸出那个诺基亚,递过來说:“这个手机,借我这么久了,也该还你了。”
强哥不接,说:“你留下,当做临别纪念吧。”
晓雯想了想说:“那好吧。等我发工资了,我把手机的钱给你哦。哈,地球这么小,不要搞得生离死别一样好不好,你可以给我发伊妹儿呀。”
“哦。”
“你是属鹅的吧,怎么只会哦哦哦呢。”晓雯的心情很愉悦,说话也俏皮起來。
“哦。”离别在即,强哥的心里五味杂陈,什么滋味都有。
他是一个不太喜欢表露情感的人,其实心底也有一种去上海的冲动,若此时晓雯开了口,他会马上应允。但晓雯和他之间显然还沒有达到这种默契和亲近的程度。
缘分的事,如果是你的,逃也逃不掉。如果不是你的,迟早要放手。
强哥觉得他和晓雯之间的缘分很难说得清,就算有,也是于人群中擦肩而过的那一种。
买单的时候,强哥坚持付了钱,说:“你以后要做上海人了,等我哪天去上海时,你再尽地主之谊吧。”
晓雯去了上海。
强哥每天照常上课,和李小白等人打屁唠嗑。
强哥沒有主动联络晓雯,直到有一天忽然接到晓雯的短信,问他怎么都不回她的邮件。
强哥是个散漫的人,很少收发邮件。信息时代,许多人拥有一大堆邮箱,他却只有一个,还是以前杜盈盈给他注册了硬塞给他的。
收邮件,强哥收了很久。
邮箱很久不打理,居然攒了几百封邮件。
有一半是垃圾邮件,****、代办信用卡、代购某某,还有某某功等。
有三封是晓雯发给她的邮件。
余下的全是杜盈盈给他写的信。盈盈的信里有一半是骂他的,还有一半是想他的。这些信交错地发來,代表了盈盈对他情感的执著。想他,便要骂他,骂他,便是想他。循环不止。
强哥把晓雯的三封邮件挑了出來。
晓雯说,到了上海,才知道上海有多大。她说的“大”的意思是,上海除了印象中的繁华街市以外,还有郊区。晓雯实习的医院就是在上海郊区。
“虽然比我想象中的要偏,可是医院很大很气派,上海的行政级别要比别的省份高一级,你知道的对吧,这里哪怕一个乡镇也可以和别的县级市相提并论的。当然,生活成本也比我们以前高得多了。”晓雯这样的解释似乎在说服她自己,不要后悔她的选择,也是想告诉强哥,上海虽然和想象中的不太一样,但仍然是上海,是直辖市,是国内首屈一指的大都市。
晓雯很喜欢在邮件中向强哥倾诉,会不时地请强哥帮她参谋一些小事的意见。强哥明白,晓雯是个很有主见的女孩,何况像到上海工作这样的大事也不需要他的意见,更别提生活中芝麻绿豆的小事了。晓雯需要的不是一个替她拿主意的人,她只是需要一个朋友,需要一个倾听者。目前,她在异地也许沒什么朋友,也许非常寂寞,她更需要在心理上有一个支撑。像晓雯这样一个看起來无比柔弱的女子,其实内心十分强大。
在上海那样的土壤里,肯定会有无数个晓雯,像落在石缝中的种子那样顽强,会克服意想不到的困难,生根、发芽。
晓雯有时会在邮件里说,距离产生美,这句话一点也不错,隔着这么远的距离,觉得强哥这人还不错吧。
强哥回信说,距离产生的美都是海市蜃楼,可望而不可即的景。久了,也就消散了。眼前的景,尚且看不过來,哪有远方的余地。
果然,一个月后,晓雯的邮件和短信日渐稀少,再后來,已经杳无音讯。
手机打过去,提示机主已停机。
强哥稳稳当当地骑着车,心里想到张曼玉在电影《甜蜜蜜》里就是这么坐在黎明身后的。
晓雯晃悠着双脚,嘴里忽然哼起了邓丽君的那首“甜蜜蜜”。
甜蜜蜜你笑得甜蜜蜜,
好像花儿开在春风里,
开在春风里,
在哪里在哪里见过你,
你的笑容这样熟悉,
我一时想不起,
啊,在梦里,
梦里梦里见过你,
甜蜜笑得多甜蜜,
是你,是你,梦见的就是你,
在哪里在哪里见过你,
你的笑容这样熟悉,
我一时想不起,
啊,在梦里。
在哪里在哪里见过你,
你的笑容这样熟悉,
我一时想不起,
啊,在梦里,
梦里梦里见过你,
甜蜜笑得多甜蜜,
是你,是你,梦见的就是你,
在哪里在哪里见过你,
你的笑容这样熟悉,
我一时想不起,
啊,在梦里。
强哥的心里也漾起一丝甜蜜蜜的感觉。
忽然晓雯叫:“到了,到了,是这里。”
强哥抬头一看,这是一家自助烧烤店。
店里有二十來张大理石的台子,台中央各嵌着一只烧烤炉,底下通着烟管。等强哥停好自行车过來,晓雯已经占到一张台子,伸手招呼他过去。
强哥坐下说:“这里好像不错。”
“岂止不错,这里的烧烤很棒,自己DIY也很有成就感哦。我还能请你喝点酒,喝撑为止。”晓雯指指墙上贴的指定啤酒免费畅饮的海报,挤眉弄眼。
强哥哈哈大笑。
两人忙得不亦乐乎,也吃得不亦乐乎。
晓雯的脸被炉火烤得红扑扑的,平添了几许美丽。
她给强哥倒酒,自己也陪着喝了一杯。
强哥说:“看不出,你还会喝酒。”
“你看不出的事情多了去了。”晓雯的兴致很好,停顿了一会儿,忽然说,“我明天要走了。”
“去哪里?”强哥正在替晓雯烤一串鸡翅,沒领会她说的意思。
“去上海。”
“旅游?”
“工作。”
“你在上海找到工作了?”
“暂时还沒有,不过有朋友介绍,说在那边替我联系到了一家医院。”
“你这朋友靠得住么?”
“就是,就是我的前男友。”晓雯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去,忽然尖叫起來,“呀,焦了,焦掉了。”
强哥连忙把手收回來,一看,果然手中的鸡翅已经黑乎乎的成了焦炭。
“对不起,我再替你烤一串。”
“算了,其实我也饱了。你别误会,我和他早就沒什么了。可上海是我梦寐以求的地方。”
“哦。”
“我小的时候,我爸就已经是一名出色的技师,上海有家与他们有业务往來的大企业想高薪挖他过去,可是,人过去身份过不去,你知道,那个年代很看重这些的,正式工,临时工这些,最后不了了之。这件事成了他多年的一块心病。而现在,老家的企业先是改制,后來破产,我爸爸就下岗了,现在和我妈两个人摆点小地摊,也只能趁夜市的时候摆。”
“这就是你想去上海的原因?”其实强哥更想问的是,这是不是也是晓雯当初和秀气男交往的原因之一呢。
晓雯说:“现在大学生工作难找,有这么好的机会,我肯定要去尝试的。先过去实习,表现好,实习期满就能留在医院了。唔,听说是有编制的。”
“哦。”
晓雯说:“你肯定在想,我怎么又和他搅在一起了。不,沒有。工作是他介绍的不假。不过他介绍的不止我一个人。我们班还有几个同学,会和我一块过去。”
强哥一时无法理解晓雯,即使厌恶那个人,却仍然会接受那个人给她的机会。就如同她刚才说的,他看不出的事情多了去了。不过转念一想,这也挺正常的,特别对晓雯这样一个目标明确、意志力坚定的人來说。
强哥说:“所以,晚上这一顿,其实是告别晚餐?”
晓雯默默地点了点头。
强哥说:“我还以为自己魅力和人品暴涨呢。”
两个人都笑了,继而一阵沉默。
还是晓雯先打破了僵局,她从包里摸出那个诺基亚,递过來说:“这个手机,借我这么久了,也该还你了。”
强哥不接,说:“你留下,当做临别纪念吧。”
晓雯想了想说:“那好吧。等我发工资了,我把手机的钱给你哦。哈,地球这么小,不要搞得生离死别一样好不好,你可以给我发伊妹儿呀。”
“哦。”
“你是属鹅的吧,怎么只会哦哦哦呢。”晓雯的心情很愉悦,说话也俏皮起來。
“哦。”离别在即,强哥的心里五味杂陈,什么滋味都有。
他是一个不太喜欢表露情感的人,其实心底也有一种去上海的冲动,若此时晓雯开了口,他会马上应允。但晓雯和他之间显然还沒有达到这种默契和亲近的程度。
缘分的事,如果是你的,逃也逃不掉。如果不是你的,迟早要放手。
强哥觉得他和晓雯之间的缘分很难说得清,就算有,也是于人群中擦肩而过的那一种。
买单的时候,强哥坚持付了钱,说:“你以后要做上海人了,等我哪天去上海时,你再尽地主之谊吧。”
晓雯去了上海。
强哥每天照常上课,和李小白等人打屁唠嗑。
强哥沒有主动联络晓雯,直到有一天忽然接到晓雯的短信,问他怎么都不回她的邮件。
强哥是个散漫的人,很少收发邮件。信息时代,许多人拥有一大堆邮箱,他却只有一个,还是以前杜盈盈给他注册了硬塞给他的。
收邮件,强哥收了很久。
邮箱很久不打理,居然攒了几百封邮件。
有一半是垃圾邮件,****、代办信用卡、代购某某,还有某某功等。
有三封是晓雯发给她的邮件。
余下的全是杜盈盈给他写的信。盈盈的信里有一半是骂他的,还有一半是想他的。这些信交错地发來,代表了盈盈对他情感的执著。想他,便要骂他,骂他,便是想他。循环不止。
强哥把晓雯的三封邮件挑了出來。
晓雯说,到了上海,才知道上海有多大。她说的“大”的意思是,上海除了印象中的繁华街市以外,还有郊区。晓雯实习的医院就是在上海郊区。
“虽然比我想象中的要偏,可是医院很大很气派,上海的行政级别要比别的省份高一级,你知道的对吧,这里哪怕一个乡镇也可以和别的县级市相提并论的。当然,生活成本也比我们以前高得多了。”晓雯这样的解释似乎在说服她自己,不要后悔她的选择,也是想告诉强哥,上海虽然和想象中的不太一样,但仍然是上海,是直辖市,是国内首屈一指的大都市。
晓雯很喜欢在邮件中向强哥倾诉,会不时地请强哥帮她参谋一些小事的意见。强哥明白,晓雯是个很有主见的女孩,何况像到上海工作这样的大事也不需要他的意见,更别提生活中芝麻绿豆的小事了。晓雯需要的不是一个替她拿主意的人,她只是需要一个朋友,需要一个倾听者。目前,她在异地也许沒什么朋友,也许非常寂寞,她更需要在心理上有一个支撑。像晓雯这样一个看起來无比柔弱的女子,其实内心十分强大。
在上海那样的土壤里,肯定会有无数个晓雯,像落在石缝中的种子那样顽强,会克服意想不到的困难,生根、发芽。
晓雯有时会在邮件里说,距离产生美,这句话一点也不错,隔着这么远的距离,觉得强哥这人还不错吧。
强哥回信说,距离产生的美都是海市蜃楼,可望而不可即的景。久了,也就消散了。眼前的景,尚且看不过來,哪有远方的余地。
果然,一个月后,晓雯的邮件和短信日渐稀少,再后來,已经杳无音讯。
手机打过去,提示机主已停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