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欲求无恹

正文 58晋江文学城独家发表

    杜月儿随着传旨的公公穿过重重宫殿,沿着回廊九拐八弯,廊下的灯笼将这九重宫阙衬托得更加富丽堂皇,要说这天下的精致华美,无一处能比得过这深宫大院,但她却紧张得不敢细看,一双小手甚至冒出了微汗。

    先前这位带路的小太监来传旨,让杜月儿随他前往慈宁宫面见太后。当今太后姓冯,是皇帝的生母。皇帝是个孝子,对这位老太后千依百顺从不敢违逆,可以说,冯太后才是天下间最尊贵的人。

    如此大人物要见自己,升斗小民出身的杜月儿自然十分紧张。

    那小太监将杜月儿带到一座宫殿前停下,将她交给另一位宫女,对她温和地笑笑:“杜姑娘,咱家就带到这里,这位陈姑姑自会带你进去。”

    杜月儿忙道:“有劳这位公公了。”

    那小太监见她态度谦和恭敬,不似其他官家女眷傲气,心里便多了几分好感,好心提点她道:“咱们太后老佛爷一心向佛,是天下间最慈善的人,你进去后只要实话实说就好,大可不必如此紧张。”

    杜月儿感激得连连应是,接着便由那位陈姑姑带了进去。

    虽然被人提点不用紧张,但她毕竟没见过如此大的人物,一路低着头,越接近目的地,心跳越发快速,简直如擂鼓一般要蹦出胸口,突然眼底瞄见一抹明黄,杜月儿倒头就拜:“民女杜月儿拜见太后千岁,千岁千岁千千岁。”

    却听上首传来一声嗤笑,“这孩子想必眼神儿不好呢。”

    杜月儿莫名其妙,壮起胆子抬头看了一眼,不由满眼惊异,张大嘴巴失声叫道:“太后有胡子!”

    房间里顿时响起一片女子的哄笑声。

    坐在上首的冯太后笑得快喘不过起来:“哎呦,这孩子怎么这么可乐呢!”

    带杜月儿进来的陈姑姑连忙小声提醒她:“你拜错了,这位是当今陛下。”

    杜月儿这才如梦初醒,再次重重拜下去,脑门磕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声响:“杜月儿拜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她这一个头磕得颇重,清脆的声响倒把屋子里的人都齐齐唬了一跳。齐帝先前被她误认成太后,本有些不悦,如今见杜月儿磕头不带打马虎,是货真价实的用脑袋砸地,那点不悦也全飞走了,反而觉得这孩子虽然没见过大世面,但心眼却实,是个老实人。

    冯太后笑着对杜月儿招手:“好了好了,磕个头而已,怎么真用脑袋去敲地砖呢?过来给哀家看看,脑门磕青了没有。”

    齐帝也跟笑道:“快去给太后看看,不然她还以为朕欺负你一个小姑娘。”

    杜月儿这才利落地从地上爬起,快步走到坐在上首的冯太后身边。这冯后看起来已有七十多岁,满头银丝,眼神却十分明亮,双颊还泛着红晕,是个身体健朗精神十足的老太太。杜月儿在打量她的同时,她也在打量杜月儿。

    冯太后瞧这女孩儿十五六岁的年纪,身材比一般女子略高些,模样只是娇俏可爱,这长相不差,但放在美女如云的后宫中,很快就会被人忽略。然而她的眼睛清澈见底,眉眼神色间一派单纯,全无心机,这点却是这后宫中最缺少的。

    冯太后拉着杜月儿的手,让她坐在自己身边,伸手在她额头上按按,柔声道:“磕疼没有?”

    杜月儿受宠若惊,连连摇头,小脸涨得通红,却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冯太后见她紧张,让身边的宫女拿来雪莲珍珠膏,放入杜月儿手中:“赏给你了,压压惊。”

    这雪莲珍珠膏是大内上好的伤药,一般的妃嫔还用不到,如今被太后随便拿来赏一个民女,一时间殿中坐的妃嫔们都有些眼红。

    杜月儿还有些发傻,坐在一旁的华妃好心提醒道:“这孩子,怕是高兴傻了吧?”

    杜月儿被她这么一说,才想来要谢恩,于是又要磕头下拜。冯太后忙拉住她:“好了好了,不必多礼。再让你磕头,哀家有多少雪莲珍珠膏都不够给你擦的。”

    四周又是一片笑声。杜月儿被她打趣得涨红了脸,连忙解释道:“不会不会,这次我轻轻的磕。”

    冯太后板起脸佯怒:“你给皇帝就重重的磕,给哀家就轻轻的磕?”

    杜月儿被她一恐吓,连连摆手道:“不是,给太后要更重更重的磕!”

    四周的人被她的傻气逗得又是一乐。

    冯太后道:“你不怕磕破头?”

    杜月儿认真的想了一下,回道:“我怕磕破地砖。”

    冯太后“噗呲”一笑,再细看杜月儿,发现她先前拿脑袋敲地,额上却没有起半点红肿,吃惊之下又打趣她道:“你这脑袋说不定还真比地砖更结实。”

    杜月儿呵呵一笑:“我外祖父生前也常说我的脑袋堪比顽石。”

    华妃好奇道:“我听说民间有一门功夫叫铁头功,你莫不是练过?”

    杜月儿心想少爷交待她不能让人看出自己是饕餮,便回道:“练过几年功,但不知道是不是铁头功。”

    冯太后道:“那你功夫定是很好了,不然怎么能降服海盗随你抗倭?”

    杜月儿还没回答,齐帝先插嘴道:“朕看奏报上说此女武功高强,只不知和朕的御前侍卫比,谁高谁低。”

    华妃立刻凑热闹道:“皇上让他们比一比不就知道了!”

    这满屋子的妃嫔都不敢多说话,唯独这华妃一再插嘴,杜月儿不由瞧了她一眼,但见她年约十□岁,肤光胜雪,美若天女,只那么盈盈一笑,便把屋中其他妃嫔都比了下去,想必十分受宠。她也确实没猜错,这华妃如今是后宫中圣眷最浓的妃嫔。齐帝听到华妃的提议,颔首赞同,让人去将御前侍卫统领冉敏找来。

    杜月儿其实是不想比的,但一屋子的主子兴致高涨,就等着看她耍猴戏,她自然不敢违抗。但谢季柏交代过她要隐藏实力,不要太惹人注意,杜月儿眉头微皱,看来这一架她不能打得太轻松。

    冉敏是大内第一高手,见自己被齐帝叫来和一个小女孩比武,一时间也有些摸不着头脑。却听齐帝心情颇好的说道:“你们两个比比,谁赢了,朕重重有赏。”

    冉敏一听皇帝这口气,就知道他是想看热闹,他为官多年,深谙取悦上心的最要性,输赢并不是关键,关键是让皇帝陛下高兴。

    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这里看热闹的都是不懂武功的人,他要是下杀招狠招反倒污了贵人的眼。于是接下来和杜月儿的比武,他都尽拣花俏好看的招式,一柄银光闪闪的长剑舞得快要开出花来。

    正好杜月儿也不想暴露实力,便和他见招拆招,两人打得热热闹闹难分难解。她身体异常柔软,各种眼花缭乱的高难度动作都难不倒她,只见她扭动腰肢在长剑间跳跃躲闪,每次都故意在紧要关头才避开,看得周围那一群妃嫔娇呼连连,纷纷为她捏了一把香汗。

    最后两人很有默契地打了平手,各自后退一步,齐齐对皇帝拜倒。

    “啪啪啪……”

    一串串掌声响起。那些后妃平日里也没什么消遣活动,难得看到这么精彩的武术表演,个个都兴奋得红了脸。

    华妃道:“他们打了个平手,陛下该怎么赏?”

    齐帝一时也没了主意。

    倒是冯太后道:“冉敏有剑,月儿空手,自然是月儿更胜一筹。”

    齐帝一听他娘这口气,就知道这老太太喜欢杜月儿,在替她向自己讨赏呢。太后平时喜欢看花木兰,红娘子这些戏曲,如今出了抗倭侠女杜月儿,也难怪她高看一筹。齐帝是个孝子,老娘都开口了,他哪有不应的理。

    齐帝笑道:“太后说的有理。杜月儿,你有什么想要的?”

    杜月儿忙道:“月儿只是侥幸和冉统领打了一个平手,哪敢要什么赏赐。”

    齐帝道:“君无戏言。朕说赏你就赏你,何况你抗倭有功,自然该赏。”

    杜月儿冲齐帝再磕了一个响头,将谢季柏教她的话托出:“抗倭实非月儿一人之力,月儿不敢贪功。这次能全歼倭寇,全是因为定海百姓精诚团结,共御外侵,保卫家园的结果。当时倭寇来了,定海百姓都不肯逃跑,而是积极留下来抵御倭寇。月儿曾问他们为何不跑,难道不怕死吗?他们说,家没有了,祖坟都要给人挖了,还要命干嘛。还有一位老书生说,那些倭寇夷人狼子野心,你让他们一寸地,他们就想要你一座城。你让他们一座城,他们还想要你一个国。退让不但会让自己丢掉性命,更让子孙后代沦为奴隶。他们不想丢掉性命,也不想让子孙后代沦为奴隶,更不想死后无颜面见祖宗。只要是自己的家,便是一块瓦都不能让给对方,大家上下一心奋起反击,终于将倭寇全歼。”

    齐帝慢慢皱起眉头。西北和胡夏的战事正陷入胶着,他已有了和谈的心思,然而胡夏方面却要他割十六座城,支付高额战争赔款。割地赔款丧权辱国,升斗小民尚且知道羞耻,他这个天子若是做出此事,将来有何面目见先祖?百年后的史书又会如何写他?

    杜月儿跪在地上惴惴不安,皇帝不说话,她也不敢站起来。许久,才听齐帝道:“传朕旨意,民女杜月儿抗倭有功,赏金百两,珍珠一斛,玉如意一对,赐金腰牌。”

    杜月儿一愣,前几样赏赐她都听得懂,只那个金腰牌是干嘛用的?

    倒是华妃再次好心提点她:“还不快谢恩!”

    杜月儿立刻回神叩头:“民女谢主隆恩。”

    待到金腰牌拿到手中,齐帝才对她笑道:“太后后宫寂寞,朕国事繁忙,你时常进宫来陪她说说话,解解闷,朕定不会亏待你的。”

    杜月儿这才明白,原来这金腰牌是出入皇宫用的。她不由得苦了脸,齐帝这意思很明白了:你今天的猴戏耍得很好,我老娘爱看,以后你就经常进宫来耍耍猴戏,只要逗得我老娘开心,老子重重有赏。

    可是她今天这猴戏耍得委实太累,这金腰牌,她可不可以不要哇?嘤嘤嘤……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