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章 悲风斋内
太阳一天一天循着不变的轨迹,东升西落。而经历过酷寒的树木,现在已经抽出了新芽,又是一年春来到。沉寂许久的大地一下子爆发了:清澈的水坑里,鱼儿摇曳着曼妙的舞姿;铁面无私的大地也不再板着个脸,开始接受春雨的抚摸;坑边的几棵垂柳先是憋不住气,偷偷地背着其他树种穿起了新衣;北归的燕子,时而在天空中盘旋,像是在炫耀其飞翔的技巧,时而钻进农家小院,怕是在找自己的旧家吧;最令人欢喜的远不是这些,而是在人们心中总感觉姗姗来迟的春风,它的到来,使得春天成为名副其实的春天。
春天里的小孩子,和大人们一样,也在播种自己的新年的愿望,待到年终,看看能否实现。不同的是,大人们则显得不会享受生活,干什么都是匆匆忙忙的,而小孩子们则显得相当悠闲。
杜淦在和王爱华一起放羊的时候,找到了一株小桃树,欢喜得不得了。王爱华见他这么喜欢这棵桃树,就挖了出来,让他带回家。中午吃饭回家的时候,王爱华看不到杜淦,便大声叫他。正在寻找第二棵桃树的杜淦,听到母亲叫他,立即答了声“在这里,马上回去。”回到家中,王爱华把羊拴在门口,让杜淦在门口玩,自己进厨房做饭。杜淦跑回家拿了一个铁锨,挖了一个碗口大小的坑,小心翼翼地把桃树放在坑里,然后轻轻地往里推土,最后又用手使劲儿压了压。杜淦把树栽好之后,心里乐滋滋的。吃饭的时候,他把这件事告诉王爱华,王爱华夸他长大了。
“你把树栽哪里了?等会儿领我去看看,好吧?”王爱华见儿子这么高兴,心中也由衷高兴。
“嗯。我把树栽在门口了,就在咱们羊那儿。”
“啊?”王爱华一听,差点笑了出来,“羊会吃它的。”
“羊吃草,不吃树。”杜淦得意地说。
“好。咱们先别管羊吃什么,咱们先去看看,行吧?”王爱华放下碗筷,领着杜淦来到门口。杜淦看到自己辛辛苦苦种下去的树,已然没有了上半身,只剩下半身,还躺在坑旁,一股怒气立时涌上心头,直追着羊打,吓得羊咩咩直叫。王爱华担心羊绳把杜淦绊倒,便一把拉住杜淦,说:“别追羊了,一会儿绊倒了怎么办?”
“谁叫它吃我的东西的?”杜淦狠狠地瞪着还在惊恐中的羊,“吃我的东西,我就要打它。”
“你不能怪羊啊,是你把东西放到它面前的,你要是放在它够不到的地方去,它能吃到吗?”王爱华摸摸杜淦的头,说:“在埋怨别人的时候,先要看看自己。”
杜淦哪里听得进去,挣开王爱华的双手,跑到墙角拿了根木棍,狠狠地在羊身上抽了一下,疼得羊围着树打转。看到羊狼狈的样子,杜淦才稍微解气。
“淦儿,赶紧把剩下的桃树拿过来,不然羊又要吃了。”
“它敢!”杜淦拾起被羊吃过的还剩下半身的桃树,走到羊的跟前,左手拿着桃树在羊眼前晃,羊一准备张开嘴吃,右手便拿着木棍乱打一通,最后,羊被打得,任杜淦拿着桃树在它面前晃,它也不敢伸嘴去吃了。王爱华看到这,走上前去:“好了,淦儿,羊儿被你打得不会吃东西了,会饿死的。”
“饿死活该,谁让它偷吃我的东西?”
“来,咱们把它栽到院里,这样羊就不会吃到了。”王爱华扯着杜淦走到院里,“快,再不栽,就枯死了。”
“它要是死了,我就把羊杀死。”杜淦边说边把只剩下半身的桃树递给王爱华。
王爱华接到桃树,无奈地朝杜淦笑了笑,“人不大,脾气不小,一点儿不像你爸。”
晚饭后,王二婶来串门。当时,杜淦正在灯下看书,王爱华在织毛衣。“哟,晚上还织毛衣啊?白天没有空啊?你就不会闲一会儿?”王二婶话声未落,人已走到屋中坐下。看到杜淦在看书,心中觉得奇怪,便问:“小淦在看什么呢?”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淦儿在看书,我怕打扰他,就在这儿织毛衣。”王爱华笑道,“这么久没来串门,闷坏了吧?”
“是啊,我也是闲着没事,不过你还好,有毛衣可以织,我可不行,只能一个人在屋里坐着。”王二婶见杜淦看书那么入神,自己来了头也不抬,便问王爱华:“小淦哪里弄的书啊?”
“这书是他韶依姐给他的。他就是瞎看,看看书里的画还行。”
“还没有上学就那么爱看书,将来肯定是个状元。你看看咱们村里的那些小孩,成天就知道玩,哪像小淦这么爱看书?”
“就我们家这条件,上不上得学都是问题,还状元呢?”王爱华扯了一下线团,继续织毛衣,“和他一样大的小孩那么多,状元只有一个,哪能那么容易啊?
“话可不能这么说,你没有听说书的人说嘛: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以前的状元都是穷人家的孩子,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嘛。”
“但愿吧。”王爱华看了看杜淦,又继续低头织毛衣,心里乐滋滋的。
“哎,小淦还没有学名吧?”王二婶又问道。
“他干爹说,这个名字就行。”
“那怎么行呢?你看谁家的小孩名字里不带辈字啊?”王爱华其实早就觉得这样不妥,曾向杜杰林说过这件事,但杜杰林说等到上学的时候再说,今年暑假一过,杜淦就要上小学,再不起个学名,怕就来不及了。现在听到王二婶这么一问,王爱华也着急起来,丢下手中的针线,说道:“这事我也想过,可让谁起呢?”
“这事不怕,等明天我叫邻村的三爷来,他会算命看风水,许多家孩子的名字都是他给起的。”
“我不要别的名字,就叫这个。”杜淦抬起头,看了看王爱华,“妈,我不要改名字。”
王爱华见杜淦不喜欢起学名,而且杜淦这个名字叫得也顺,便笑着对杜淦说:“好,咱们不改名,行吧?”
“这小家伙,这么大就当家了!”王二婶笑着说道:“有孩子真好。”
“王奶奶,这话错了,你应该说有孝顺的孩子真好。”杜淦插嘴道。
“小淦年纪这么小就知道孝顺,将来有你享福的了。”王二婶指着王爱华笑道。
第二天,吃完早饭,杜淦说要自己出去玩,不跟着她一块儿去放羊了。王爱华一开始不答应,后来见杜淦耷拉着脸,心想杜淦都快上学了,该让他学会独立了,便答应了。杜淦见王爱华答应了自己,就高高兴兴地哼着歌跑开了。
其实,杜淦去的不是别处,正是孔之麟的住处。在这里,杜淦能够得到他想要的。
“爹,你起来了吗?”杜淦看到整日敞开着的屋门,今日紧闭,心想孔之麟是否还未起床,如果没有起床,就可以笑话他,“我进去了啊。”说着,便欲推门。
在房门开的那一刹那,万道朝阳之光齐涌房内,整个房间登时明亮了起来。只见孔之麟正襟危坐在桌旁,杜淦轻脚轻步地走到孔之麟后边,双手慢慢地伸到孔之麟眼前,刷地一下捂住孔之麟的双眼,“爹,你猜猜我是谁。”
“除了你,还有谁叫我爹啊?”孔之麟转过身来,点了一下杜淦的头,“你是淦儿。”
“爹太厉害了,你教我怎么猜人吧?”杜淦扯着孔之麟的衣袖,来回摇晃。
“爹刚刚不是告诉你了吗?是你告诉我的。”孔之麟笑着说道。
“我?我什么时候告诉你了?”听了孔之麟的话,杜淦如丈二的和尚一样,摸不着头脑。
“因为你刚刚说的是:‘爹,你猜猜我是谁?’你想想啊,除了你,还有谁叫我···”还没有等孔之麟说完,杜淦便笑了起来,“我以为是你猜的呢,原来是我告诉你的。”
“淦儿,今天怎么没有和妈妈一起去放羊啊?”孔之麟看杜淦不说话,“是不是跟妈妈生气了?”
“不是。”杜淦目不转睛地看着孔之麟,“爹,我想当状元。”
孔之麟听完此话,忙问原因。然后杜淦一五一十地告诉他昨晚的事情,并且发誓说:“我一定要当上状元!”看到雄心勃勃的杜淦,孔之麟伸手把杜淦拉在面前,“你还小,许多事你还不懂,等你懂了,就不会这么说了。”
“爹,我懂。”
“淦儿,我带你出去走走。”孔之麟见杜淦这么固执,便试着转移话题,免得使杜淦陷入一个极端。
孔之麟带杜淦来到小河沟里,问杜淦看到了什么。对于这个小河沟,杜淦不会陌生,这是差点使他丧命的小河沟。
“小草。”杜淦答道。
“还有没?”孔之麟继续问道。
“还是小草。”
从一个小孩子嘴里能够吐出这样的答案,孔之麟很是好奇,便问原因。杜淦的回答更令人惊奇,他说:“因为羊吃草。”对于这样一个回答,孔之麟权当是小孩子的胡言乱语,并没有当真。
“淦儿,从这条河沟里,你能看到水吗?”
“不能。爹,你能吗?”杜淦抬头看了看孔之麟,见孔之麟双眼紧闭,心想他肯定看不到。
“能。”
“能?”杜淦又仔细认真地看了一遍,满河沟的都是青草,哪里有水呢,但他又相信孔之麟不会说谎,所以很是疑惑。
“淦儿,你把眼睛闭起来,试试可以看到水吗?记住,在生活中,我们总是过分地相信我们的眼睛,其实欺骗我们最深的,恰恰是我们的眼睛。”
“嗯。我记住了,可是我还是看不到水啊?爹,你教教我怎么看到水吧。”
“这个说难不难,说简单不简单,关键在于你,在没有水的时候,我们的眼睛当然看不到水,只有用心去看,才能看到。”
“心又没有眼睛,怎么看呢?”
“但是我们可以用心想水,只要你使劲儿想,就会看到水了。”孔之麟看着杜淦迷糊的模样,笑了笑,“这事不急,以后我慢慢再教你。”
“爹,这和状元有什么关系啊?”
孔之麟本以为杜淦早已忘了此事,没想到他现在冷不防地提了出来。此时孔之麟才意识到,刚刚杜淦并不是说着玩的,状元就像一粒种子,深深地在杜淦心中扎下了根,所以他看到的全都是状元或者跟状元相关的事情。对于此事,孔之麟不知是喜是忧,但眼前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走一步看一步。
杜淦见孔之麟不说话,也没有再问下去,只是静静地和孔之麟并排立着,在风中。
晚上,孔之麟躺在床上,回想白天的事情,辗转反侧,久久不能入睡。此刻,在他的内心深处,隐隐有一种担忧,一种此前从未有过的担忧。对于这种担忧,孔之麟又不敢正视它。他想忘掉它,可它就像幽灵一样,死死缠住孔之麟的灵魂,忽隐忽现,让人防不胜防。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春天里的小孩子,和大人们一样,也在播种自己的新年的愿望,待到年终,看看能否实现。不同的是,大人们则显得不会享受生活,干什么都是匆匆忙忙的,而小孩子们则显得相当悠闲。
杜淦在和王爱华一起放羊的时候,找到了一株小桃树,欢喜得不得了。王爱华见他这么喜欢这棵桃树,就挖了出来,让他带回家。中午吃饭回家的时候,王爱华看不到杜淦,便大声叫他。正在寻找第二棵桃树的杜淦,听到母亲叫他,立即答了声“在这里,马上回去。”回到家中,王爱华把羊拴在门口,让杜淦在门口玩,自己进厨房做饭。杜淦跑回家拿了一个铁锨,挖了一个碗口大小的坑,小心翼翼地把桃树放在坑里,然后轻轻地往里推土,最后又用手使劲儿压了压。杜淦把树栽好之后,心里乐滋滋的。吃饭的时候,他把这件事告诉王爱华,王爱华夸他长大了。
“你把树栽哪里了?等会儿领我去看看,好吧?”王爱华见儿子这么高兴,心中也由衷高兴。
“嗯。我把树栽在门口了,就在咱们羊那儿。”
“啊?”王爱华一听,差点笑了出来,“羊会吃它的。”
“羊吃草,不吃树。”杜淦得意地说。
“好。咱们先别管羊吃什么,咱们先去看看,行吧?”王爱华放下碗筷,领着杜淦来到门口。杜淦看到自己辛辛苦苦种下去的树,已然没有了上半身,只剩下半身,还躺在坑旁,一股怒气立时涌上心头,直追着羊打,吓得羊咩咩直叫。王爱华担心羊绳把杜淦绊倒,便一把拉住杜淦,说:“别追羊了,一会儿绊倒了怎么办?”
“谁叫它吃我的东西的?”杜淦狠狠地瞪着还在惊恐中的羊,“吃我的东西,我就要打它。”
“你不能怪羊啊,是你把东西放到它面前的,你要是放在它够不到的地方去,它能吃到吗?”王爱华摸摸杜淦的头,说:“在埋怨别人的时候,先要看看自己。”
杜淦哪里听得进去,挣开王爱华的双手,跑到墙角拿了根木棍,狠狠地在羊身上抽了一下,疼得羊围着树打转。看到羊狼狈的样子,杜淦才稍微解气。
“淦儿,赶紧把剩下的桃树拿过来,不然羊又要吃了。”
“它敢!”杜淦拾起被羊吃过的还剩下半身的桃树,走到羊的跟前,左手拿着桃树在羊眼前晃,羊一准备张开嘴吃,右手便拿着木棍乱打一通,最后,羊被打得,任杜淦拿着桃树在它面前晃,它也不敢伸嘴去吃了。王爱华看到这,走上前去:“好了,淦儿,羊儿被你打得不会吃东西了,会饿死的。”
“饿死活该,谁让它偷吃我的东西?”
“来,咱们把它栽到院里,这样羊就不会吃到了。”王爱华扯着杜淦走到院里,“快,再不栽,就枯死了。”
“它要是死了,我就把羊杀死。”杜淦边说边把只剩下半身的桃树递给王爱华。
王爱华接到桃树,无奈地朝杜淦笑了笑,“人不大,脾气不小,一点儿不像你爸。”
晚饭后,王二婶来串门。当时,杜淦正在灯下看书,王爱华在织毛衣。“哟,晚上还织毛衣啊?白天没有空啊?你就不会闲一会儿?”王二婶话声未落,人已走到屋中坐下。看到杜淦在看书,心中觉得奇怪,便问:“小淦在看什么呢?”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淦儿在看书,我怕打扰他,就在这儿织毛衣。”王爱华笑道,“这么久没来串门,闷坏了吧?”
“是啊,我也是闲着没事,不过你还好,有毛衣可以织,我可不行,只能一个人在屋里坐着。”王二婶见杜淦看书那么入神,自己来了头也不抬,便问王爱华:“小淦哪里弄的书啊?”
“这书是他韶依姐给他的。他就是瞎看,看看书里的画还行。”
“还没有上学就那么爱看书,将来肯定是个状元。你看看咱们村里的那些小孩,成天就知道玩,哪像小淦这么爱看书?”
“就我们家这条件,上不上得学都是问题,还状元呢?”王爱华扯了一下线团,继续织毛衣,“和他一样大的小孩那么多,状元只有一个,哪能那么容易啊?
“话可不能这么说,你没有听说书的人说嘛: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以前的状元都是穷人家的孩子,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嘛。”
“但愿吧。”王爱华看了看杜淦,又继续低头织毛衣,心里乐滋滋的。
“哎,小淦还没有学名吧?”王二婶又问道。
“他干爹说,这个名字就行。”
“那怎么行呢?你看谁家的小孩名字里不带辈字啊?”王爱华其实早就觉得这样不妥,曾向杜杰林说过这件事,但杜杰林说等到上学的时候再说,今年暑假一过,杜淦就要上小学,再不起个学名,怕就来不及了。现在听到王二婶这么一问,王爱华也着急起来,丢下手中的针线,说道:“这事我也想过,可让谁起呢?”
“这事不怕,等明天我叫邻村的三爷来,他会算命看风水,许多家孩子的名字都是他给起的。”
“我不要别的名字,就叫这个。”杜淦抬起头,看了看王爱华,“妈,我不要改名字。”
王爱华见杜淦不喜欢起学名,而且杜淦这个名字叫得也顺,便笑着对杜淦说:“好,咱们不改名,行吧?”
“这小家伙,这么大就当家了!”王二婶笑着说道:“有孩子真好。”
“王奶奶,这话错了,你应该说有孝顺的孩子真好。”杜淦插嘴道。
“小淦年纪这么小就知道孝顺,将来有你享福的了。”王二婶指着王爱华笑道。
第二天,吃完早饭,杜淦说要自己出去玩,不跟着她一块儿去放羊了。王爱华一开始不答应,后来见杜淦耷拉着脸,心想杜淦都快上学了,该让他学会独立了,便答应了。杜淦见王爱华答应了自己,就高高兴兴地哼着歌跑开了。
其实,杜淦去的不是别处,正是孔之麟的住处。在这里,杜淦能够得到他想要的。
“爹,你起来了吗?”杜淦看到整日敞开着的屋门,今日紧闭,心想孔之麟是否还未起床,如果没有起床,就可以笑话他,“我进去了啊。”说着,便欲推门。
在房门开的那一刹那,万道朝阳之光齐涌房内,整个房间登时明亮了起来。只见孔之麟正襟危坐在桌旁,杜淦轻脚轻步地走到孔之麟后边,双手慢慢地伸到孔之麟眼前,刷地一下捂住孔之麟的双眼,“爹,你猜猜我是谁。”
“除了你,还有谁叫我爹啊?”孔之麟转过身来,点了一下杜淦的头,“你是淦儿。”
“爹太厉害了,你教我怎么猜人吧?”杜淦扯着孔之麟的衣袖,来回摇晃。
“爹刚刚不是告诉你了吗?是你告诉我的。”孔之麟笑着说道。
“我?我什么时候告诉你了?”听了孔之麟的话,杜淦如丈二的和尚一样,摸不着头脑。
“因为你刚刚说的是:‘爹,你猜猜我是谁?’你想想啊,除了你,还有谁叫我···”还没有等孔之麟说完,杜淦便笑了起来,“我以为是你猜的呢,原来是我告诉你的。”
“淦儿,今天怎么没有和妈妈一起去放羊啊?”孔之麟看杜淦不说话,“是不是跟妈妈生气了?”
“不是。”杜淦目不转睛地看着孔之麟,“爹,我想当状元。”
孔之麟听完此话,忙问原因。然后杜淦一五一十地告诉他昨晚的事情,并且发誓说:“我一定要当上状元!”看到雄心勃勃的杜淦,孔之麟伸手把杜淦拉在面前,“你还小,许多事你还不懂,等你懂了,就不会这么说了。”
“爹,我懂。”
“淦儿,我带你出去走走。”孔之麟见杜淦这么固执,便试着转移话题,免得使杜淦陷入一个极端。
孔之麟带杜淦来到小河沟里,问杜淦看到了什么。对于这个小河沟,杜淦不会陌生,这是差点使他丧命的小河沟。
“小草。”杜淦答道。
“还有没?”孔之麟继续问道。
“还是小草。”
从一个小孩子嘴里能够吐出这样的答案,孔之麟很是好奇,便问原因。杜淦的回答更令人惊奇,他说:“因为羊吃草。”对于这样一个回答,孔之麟权当是小孩子的胡言乱语,并没有当真。
“淦儿,从这条河沟里,你能看到水吗?”
“不能。爹,你能吗?”杜淦抬头看了看孔之麟,见孔之麟双眼紧闭,心想他肯定看不到。
“能。”
“能?”杜淦又仔细认真地看了一遍,满河沟的都是青草,哪里有水呢,但他又相信孔之麟不会说谎,所以很是疑惑。
“淦儿,你把眼睛闭起来,试试可以看到水吗?记住,在生活中,我们总是过分地相信我们的眼睛,其实欺骗我们最深的,恰恰是我们的眼睛。”
“嗯。我记住了,可是我还是看不到水啊?爹,你教教我怎么看到水吧。”
“这个说难不难,说简单不简单,关键在于你,在没有水的时候,我们的眼睛当然看不到水,只有用心去看,才能看到。”
“心又没有眼睛,怎么看呢?”
“但是我们可以用心想水,只要你使劲儿想,就会看到水了。”孔之麟看着杜淦迷糊的模样,笑了笑,“这事不急,以后我慢慢再教你。”
“爹,这和状元有什么关系啊?”
孔之麟本以为杜淦早已忘了此事,没想到他现在冷不防地提了出来。此时孔之麟才意识到,刚刚杜淦并不是说着玩的,状元就像一粒种子,深深地在杜淦心中扎下了根,所以他看到的全都是状元或者跟状元相关的事情。对于此事,孔之麟不知是喜是忧,但眼前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走一步看一步。
杜淦见孔之麟不说话,也没有再问下去,只是静静地和孔之麟并排立着,在风中。
晚上,孔之麟躺在床上,回想白天的事情,辗转反侧,久久不能入睡。此刻,在他的内心深处,隐隐有一种担忧,一种此前从未有过的担忧。对于这种担忧,孔之麟又不敢正视它。他想忘掉它,可它就像幽灵一样,死死缠住孔之麟的灵魂,忽隐忽现,让人防不胜防。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