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章 须挽银河涤天下(下)
次日,明府。
因为今日不当职,在自己家中,容若身着一袭月白色的长衫,云纹如织,若隐若现,简约雅致。凉风偶尔吹起房中半卷的竹帘,窗外一湖莲开如雪,隐隐约约裹来一阵荷花菱叶的清香,荷映池中潋滟波光如影。他倚窗而望,衣袂翩翩如举,大有飘飘不胜清风之态,风致清丽难言。
只见他偶尔蹙起轻烟似的眉,压抑着胸口中撕扯的难受,昨日淋了雨,虽然后来柔嘉也送来了伞可对于这惧寒的身体还是晚了。其实从小得这病,早就由煎熬变成了习惯,近来却是慢慢好了,想来不觉莞尔,许是因为遇见了他。可能是不想他看轻自己,也可能是不想他知晓自己这么容易就会生病,亦或者,只是不想他担心,他每日坐朝理政要担忧的事,已经太多了。
昨日竟然不知不觉就走进了雨里,一点也没感觉到冷,许是心里就是这样的温度,想到昨日的事禁不住又咳了起来。
半盏茶过后,只见有家丁来报,老爷下朝回来了。容若不禁皱眉,怎得今日阿玛廷议晚了好几个时辰才回,疑虑担忧,近来朝堂上的事总让人不放心,搁下书,就朝前厅去了。
明珠端坐于客厅,只见他目光如炬,却是陷入沉思,眼角旁深浅不一的细纹,彰显的是一种通达世故的果毅睿智。
容若瞧见明珠神色沉重不由问道:“阿玛,今日廷议是不是出了什么事?”
明珠这才意识到容若来了,一改肃容,温和向他,见他脸色略有病容,不由问道:“容若,你气色不佳,是不是病了?”遂又看向管家,严声道:“这几日天气阴晴不定,你们就不知道让少爷多加件衣服吗,还不去取。”管家低头连忙应了声“是。”就退了出去。
容若心中隐约觉得明珠在隐瞒什么,“阿玛,我没事。阿玛,是不是今日朝堂出了什么事?”
明珠端起一盏茶,抿了一口,才缓缓说道:“今日廷议,御史们联名上奏弹劾周培公,一顿炮火,灭了平凉三十万百姓,参他放纵兵马,残害百姓,所到之处生灵涂炭。索额图更是借这个机会,狠狠参了一道奏折,要调周培公回京待罪。”
容若心中一紧,知道明珠所言非虚,曾亲眼所见那两百门红衣大炮威力无比,一旦启用,人畜不存。但是心里深知打仗就不可能没有冤魂,说道:“人无二命,百姓确实是无辜的。可皇上平藩初期实在艰难,事事不能两全,而云南更是大清的疮痍,不刮骨疗伤忍一时之痛,就会痛则全身。现在好不容易局势稍有好转,是皇上花了多少心思,多少时辰换来的,此时此刻怎能调统帅大将回京。”
容若有些激动,神色难免愤慨。明珠却是一丝欣喜爬上了眉梢,以前曾经十分担心以容若的心性会不会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满腹锦绣才华就埋没在书房里了。而今看他分析朝局一针见血,由此可知他是生性悲悯却不是倾颓避世。只是这名利角逐的官场,他还是太年轻了。
只听明珠道:“正是因为眼下朝局稍有好转,兵强马壮,粮草充足,又瞅着吴三桂败亡不远。索额图才有胆子参周培公。”
或许不必这样问,或许心中早就有答案了,可真的听到索额图弹劾周培公时,容若仍是忍不住问道:“索大人为什么要这么做?”
明珠眼中闪过寒光,说道:“周培公现在手握雄兵二十万,如果起了异心,足能驰骋天下。他出身寒微,皇上让他统兵至今,已经很不容易了。那些大臣们怎么会让他成为第二个吴三桂?!他终是一介汉臣!”
今日的事应该在朝堂上掀起遽然风波,是错觉吗,为什么觉得阿玛并没有自己想象中那么紧张。容若沉吟片刻,眼眸却愈加明亮,问道:“那阿玛今日在廷议的时候是怎么说的?”
明珠眼神有丝闪躲,不愿与容若对视,抿了口茶,道:“为父,也要顾全大局。”
刹那间,容若心底陡然澄澈,一切都变得通透,如若培公平叛成功,凯旋归来时,必会封侯拜相,这亘古难寻的大功定会载入史册。阿玛是从一品吏部侍郎,培公已然是一品抚远大将军,按大清有功勋必会晋级,培公要是晋级就绝不止是高出阿玛两三级了。势必会入朝主政,到时朝廷就不是两派之争,而是三足鼎立。
所以阿玛也希望朝廷钳制培公的,一念及此,顿生歉意。云南之行,若是没有周培公相护,恐怕早就中箭而亡,绝不会有日后再回京和皇上相见的机会。
明珠瞧着容若转身就要出去,神情不对,忙问道:“你是不是要去见皇上?”
容若不语,步履未停。
明珠瞧着这架势,心中焦急,非制止他不可,“你给我站住!你不是不知道周培公是个汉臣,这朝廷上从来就没有断过对他的流言非议。你知道,你这样做是和谁作对吗?今日满朝文武没有一个不要求皇上撤回周培公,你这样去了就是和整个朝廷做对!”
见容若停下脚步,明珠才缓了神色,苦口婆心道:“容若,周培公是你推荐的,这个时候你就应当避嫌,怎么非要把自己逼到风口浪尖上去。”
今日那索额图在朝堂上突然发难,也不知他使了什么诡计,竟然除了自己的人,其余大人都随声附和弹劾周培公有过,应当迅速调回,自己也沉默以示响应。心中何尝不惭愧,可着实忌惮周培公,此人才华横溢,若拿下此功以后朝堂主政,还不得分一碗羹。这样的人,既得用,也得防。
容若停下步子回望明珠时,脸上素有的孤清之气依然,眼眸泛着冷冽执着的光芒,诚恳道;“或许阿玛说的都是对的。但是阿玛从小就教导过我,为君者,应得民心,而民心之中最重要的是士子之心。三五斗米可以换贫民之心,可再多的金银珠宝也换不来一颗士子之心,若调周培公回京皇上必让天下士子寒心,以后谁还甘愿为皇上临危请命?”
明珠心中一怔,看着容若颀长身影,萧萧肃肃如松下风。没想到一直是自己看轻他了,他远不是那寄情山水的闲赋诗人。他的目光甚至比自己看得更远,更为透彻。
容若转身又要走。明珠这才回神,心中却更为担忧,“你以为皇上真的会放过周培公吗!如果皇上真的想将这不世之功给周培公,今日早朝后他就不会独留下索额图在乾清宫继续议政。” 凭借容若推举周培公的关系,皇上若是真想护周培公,怎么会留下他索额图。
容若闻言深深震动,可事情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方,没时间再让他去思考太多,现在能做的就是立刻去见皇上。
明珠眼看是劝不住容若,他这执拗的脾气一旦闹上来,任谁也拿他没办法,连忙瞥了眼左右严下命令,“还不去跟着少爷一起进宫。记着,要是有任何不妥立刻回来禀报。”
夏日的天气变幻莫测,暴雨骤歇,骄阳重现。午后闷热难言,日头毒辣辣的,映着那金砖地上白晃晃的眼晕,一丝风也没有,方才地上的水浸也全都干了。
梁九功隔着老远就看见容若,心下顿时松了口气,连忙迎上去,打了个千儿忙道:“纳兰大人可把奴才盼苦了。今日万岁爷下了早朝脸色就不大好,眼睛里像燃着一簇簇火苗,直叫奴才是看都不敢看。”
可以预料,今日朝堂之上,皇上又是独自应对了一场硬仗。外部的敌人好对付,内部的纷争永难平复,不由慨然一叹。梁九功打量着容若的神色,怎觉得纳兰大人面色沉重亦不在皇上之下。
天子动怒最易累及身边的人,不过只要纳兰大人来了,就好比吃了定心丸,皇上每次见了纳兰大人总会心下宽松。现在终可以安心侍候殿外了。
却没想到半个时辰未到,就听见殿内“啪”的一声,奏章应声落地,随后传来的是为更为震耳的呵斥声,“放肆!”
一语既出,如掷惊雷,殿外众人,四目相望,无不惊愕。
梁九功悄悄打开殿门,依稀从缝隙里看到,容若端跪在地上,背影笔直,一身傲骨若隐若现。历来大臣们见君上,都只用单膝行礼,如蒙大恩或者犯了大过,才双膝着地,以示郑重。万岁爷一向待纳兰大人优渥怎么会罚他跪在地方?
康熙似有所感,一声暴喝,怒目向殿外,“出去!”梁九功立刻吓得掩门不敢再看。
殿中静悄悄的无声,阳光透过雪剔薄翼的纱窗落下一层层团影,是四纹如意的图案,映在康熙身上更觉得一身耀眼明黄,亮得让人晕眩。他注视着眼前的人,刚才的一番奏对,容若不卑不亢,言辞灼灼,他就像一抹清辉月光,与自己冷冷相对,仿佛错的人真是自己。康熙没有温度的声音问道:“你说,朕怎么失民心,弃民心了?”
相识至今他们从未有过这样的冰冷的对峙,容若并不畏惧,只是不愿,“臣绝无此意。皇上,为君者,应取天下之才用于其上,正如三五年或许可以打造百万雄师,可再多的金银也堆不出一个帅将之才。前方战局稍加稳定,阵前最忌换帅,周培公一连为大清拿回好几座城池,朝廷非但不赏反而重罚,皇上若是这样不究查原因就下旨调周培公回京,会让天下士子寒心。”
康熙知他所言不无道理,缓下刚才极怒的神色,走到他面前,道:“我已改任图海为钦命抚远大将军,总揽一切平藩事务,遇事他可以独断专行,阵前乱不了。周培公纵兵为患,残害百姓,已经下了严旨,命他接到圣旨立刻返京,彻查此事。”
容若心中震动,此刻调培公回京,就算日后查出他确实被冤枉,这不世之功也就云烟过际,不复存在了。再则,培公在未回京之前,满朝大臣就已容不下他,只怕根本不会留下任何机会让培公翻案。古来军功最重,若培公能拿到军勋,定会荣极,相反若无军功而返,等待他的就是一场浩劫,不由急道:“皇上,周培公行事一向有勇有谋,沉稳扎实,纵兵为患这一说恐怕另有隐情。不如,让他先行待罪平叛云南后,仔细查证此事再一并责罚。”
康熙凝视于他,语意欷歔:“容若,你真的以为炮轰的只有平凉三十万百姓吗?周培公经湖广,由水路,行陆路,所到之处,死伤无辜百姓已过百万,遍地饿殍,满城哭声,尸骨无所依,惨不忍堵。”
一将功成万骨枯,碾落成泥从来都是无力反抗的百姓。皇上寥寥数语,容若脑海中那些哀嚎的画面,尽数浮现,令人揪心。可即使这样就真的是统帅的错吗,残酷源自战争本生,一旦发动,就犹如冥界的黄泉之门在人间打开,只管索魂,不辨是非。
容若恻然低首,说道:“皇上,臣在陕西的时候曾亲眼见过红衣大炮的威力,极是凶狠危险,一旦启用,只认方向不辨人畜,实难控制。容若今日斗胆问皇上一句,当初赐周培公这两百门红衣大炮时皇上真的没有想过,它亦是把双刃剑,伤人时自己定会先痛三分。”
康熙心中一怔,当初派红衣大炮给周培公,一是为了平定云南,二是当时容若只身在陕西,若不带这红衣大炮,不足以立皇威,担心王辅臣拥兵自重,扣押容若不肯放人。到现在想起那段时间,都心有余悸,想到他身处险境,夜夜替他担忧,日日替他悬心,唯恐他遭遇不测,自己庇护不及,却没想到今日他反而这样指责。
康熙心中怒气积郁,却没有发作,只是眼神冷到了极致,声音也冷到了极致,“你是说,这数百万百姓之所以惨遭不幸,过错都在朕的身上?”
面对他这样般疏陌的眼神,容若心中亦是惊恸,可整个朝廷已经没有人站出来替周培公说上一句公道话。犹记,他说:“天命虽不可知,但人力不得不尽。”,临别时那卓然的身姿似看破了一切,他坦然说:“即使丹青执笔的言官们要来找我,我静候便是。”培公再三叮嘱自己早日回京,如今想来必是不愿自己陷入三藩之乱,他是抱了飞蛾扑火之心去的云南。
相交虽浅,却感佩于他的大义凛然,自己能做的只能恳求皇上圣断,所以他只答:“微臣不敢。”
“你有什么不敢?”康熙眼底深处闪过一丝雪亮的哀伤酸楚之色,仿佛流星划过夜空转瞬不见,骤然间声似利刃,“你仗着我喜欢你,在乎你,你有什么不敢说的。”
容若只觉得,心下一片冰凉,像是冰封的湖面裂开无数条细碎的冰纹,那样无止尽的裂开去,斑驳难抑。原来,即使有过再深刻的爱恋,原来,即使彼此已经相拥相融了,可还是不够,还是不够。。。。。。他还是不了解我,看不到我是在为他担忧。还是他原本就是这世间的帝王,居高临下,俯视众生,从不允许有人悖逆。
康熙注视着容若,看见他眼眸中掠过的错愕,哀恸,悲戚。这双一直亮如晨曦,似新雪般沉静的眸子却渐渐红了一圈,氤氲一层水雾,康熙知道容若平日清绝高雅骨子里有着宁折不弯的傲气,几乎从不落泪。除了那一次自己强行要他时,是真的伤透了他的心,想到那一日他是怎样在自己怀中枕泪而眠的,内心大为惊恸繁复,康熙立刻伸手温言说道:“容若,别跪了,有什么话先起来再说。”遂又柔声道:“你已经跪了快一个时辰了。”
他总是这个样子。在每一次自己快压抑不住心头澎湃的酸楚和悲伤时,又会温柔郑重地宽慰。可此时心底却因为骤然的疼痛变得更为清醒,容若并没有起身,他凝神回眸于康熙,说道:“皇上臣还有几句话,就容臣先把话说完吧。”
康熙心中恻然,怜惜他,却又恼怒他,事已至此,你又何必再替他人求情。
容若低声说道:“皇上在我心中一直都是威服天下,同时也是恩服天下的明君,心如明镜,赏罚分明。我相信皇上对周培公的事这其中的是非曲直,洞悉地清清楚楚。”
康熙不语,已然是承认了,周培公确实是无辜的,就算有过也是功大于过。
容若似明了他的沉默,微微颔首,却是说道:“一事之虚,为害众生。一言之虚,百害纵生。皇上既然知道这些事可能另有隐情,为何不肃清谣言。臣今日斗胆再问一句,在皇上心中是不是也不愿意汉臣拿下这不世之功,入朝主政?!”
康熙心头一震,怒极反笑,“容若,从你今日来这乾清宫,你所说每一字,每一句都在为周培公求情,你可曾有替我想过。”
康熙抬头微微一扬,眸中那丝伤痛很快又沉入心底,缓缓说道:“今日你是没有看到,廷议时奉先殿真是盛况空前,自我亲政至今,就没见过大臣们这么“团结一致”众口一词全参他周培公。我确实恨这些朝臣,我恨他们心胸狭隘妒忌能臣,我恨他们愈演愈烈的党争,可是大清现在还得用他们,朝廷上上下下还得靠他们维持。周培公是不是被冤枉的,这些上报的数字是不是虚构,已经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必须维持满朝文武和八旗将士的团结。”
康熙悲叹一句,恻然低首:“只能牺牲他了。”
果然如此,其实心中已经猜到了,可真听皇上亲口说出,心中还是为这官场黑暗争斗感到不齿。
康熙瞧见容若仍不肯起身,目光渐渐凉下去,“事已成定局了,你再跪也没有用,起来吧。”
容若仍是不语不动,他不知道这样的坚持到底值不值得,可如今他还不可以放弃,皇上是被今日朝廷上形势所迫,可心底里却总觉得,皇上并不是没有回天之力。
“为了他,你究竟可以跪到什么时候?”
康熙触上容若急痛和坚毅的目光,眼底的阴霾越来越重,几乎要凝结成了灰色,只见茶杯直摔了下来,说了一句连自己都不相信的话,“你要跪,就给朕出去跪!”
容若只觉得膝上传来一阵剧痛,这疼痛来的虽快,可比起心中仿佛被谁抓了一爪骤然紧缩的痛,已经算不上什么了。跪得太久,站起身的那刻,只觉得眼前一片黑暗,定了定神,才勉力走出。在快出乾清宫时,容若回头是如此恳然地说道;“皇上,我不是在为周培公求情。而是皇上不可忘,为君者,不能失民心。”可康熙背对于他,终是只能听到,却看不见他眼中的黯然。
如果我转身离去,那是我犹存的骄傲。
如果我背你而立,那是梗梗不能言明的无奈。
时近正午,日光灼烈逼人,容若骤然从清凉宜人的乾清宫出来,只觉热浪滚滚一扫,向全身所有的毛孔裹袭而来。双腿跪在殿外的刹那,透着地砖滚烫的热气传上心头,只觉得膝下至脚尖一片又硬又烫十分难受。 四处渐渐静下来,太阳白花花的照着殿前的花岗岩地面,那地砖本来乌黑锃亮,光可鉴人,犹如一板板凝固的乌墨,烈日下晒得泛起一层剌眼的白光。而容若就这样接受着周遭传来惊讶,同情,讥讽的目光,他直直的跪着,坦然承受这些。
而乾清宫内也是静得令人窒息,景泰蓝大瓮里奉着几大块冰雕,渐渐融化了,浮冰微微一碰,偶尔发出“叮铃”一声轻响。康熙站在窗檐旁,看着那人的身影已经有些摇晃了,只看一眼心中已然不忍,问道:“几个时辰了?”
梁九功微微一愣,顺着皇上的目光望去,立刻答道:“回万岁爷的话,已经快两个时辰了。”康熙闻言,只觉得嘴角苦涩,梁九功却是壮着胆子,揣摩着皇上的心意,小心说道:“纳兰大人的身子一向不大好。。。。。。。。外头烈日甚大。。。。。。。花岗岩坚硬。。。只怕。。。。。”
康熙心中一紧盯着梁九功,不由怒道:“蠢奴才,朕是不让他起来,难道你们就不会去劝下他吗?”
“是,是,奴才这就去。”
康熙透过窗子往外看,只见梁九功苦口婆心地劝着,似用尽了浑身解数,只差就要给容若跪下了。可他还是一副执拗的脾气,仍是不见起身。
容若你非要拿自己来逼我吗?!
又过了半响,梁九功回来禀报只见他大汗淋淋,可想外头日光毒辣,未等他回复消息,康熙一摆手示意道:“不用说了,朕知道了。你立刻去请明珠来,耽误了一刻,朕就杀了你。”
“是。”梁九功又赶紧退出殿外急急忙忙的就往明府去了。
待明珠来到的时候,容若已经有些昏昏然了,只觉得看到的都是一片白光,明珠眼看容若摇摇欲坠,既心疼又责备,低声道:“容若,你一向沉着冷静,今日怎么浑身冒傻气。为父跟你叮嘱多少遍了,你怎么糊涂到去冲撞皇上。”
感觉到身体很虚弱,可意识却是清醒的,容若只答:“阿玛,我甘愿领罚。皇上在等你,议政要紧快进去吧。”只是声音已是低不可闻了,他觉得自己说了,可明珠只瞧见他嘴唇略略动了下,却是什么也没听见。
明珠无奈地叹了口气,不敢耽误连忙就进了乾清宫。
而皇宫中的另一厢——坤宁宫,此刻殿内置满了冰雕,赫舍里犹觉得热,命了四个侍女在身后为她扇风,转向身旁的索额图说道;“没想到今日叔叔这么厉害朝堂上一呼百应。”
“臣但凭皇后娘娘吩咐。”
“皇上今日当真罚了他?”
索额图虽不甚明白赫舍里为什么会因为皇上惩罚了个小小侍卫如此在意,却是照实回答:“听说已经在太阳下跪了快三个时辰了。”
赫舍里看向索额图笃定地微笑,“是吗,一切才只是刚刚开始。”
清歌如梦广播剧第三期已出YS地址http:/bbs.jjwxc.net/showmsg.php?board=52&id=55568
因为今日不当职,在自己家中,容若身着一袭月白色的长衫,云纹如织,若隐若现,简约雅致。凉风偶尔吹起房中半卷的竹帘,窗外一湖莲开如雪,隐隐约约裹来一阵荷花菱叶的清香,荷映池中潋滟波光如影。他倚窗而望,衣袂翩翩如举,大有飘飘不胜清风之态,风致清丽难言。
只见他偶尔蹙起轻烟似的眉,压抑着胸口中撕扯的难受,昨日淋了雨,虽然后来柔嘉也送来了伞可对于这惧寒的身体还是晚了。其实从小得这病,早就由煎熬变成了习惯,近来却是慢慢好了,想来不觉莞尔,许是因为遇见了他。可能是不想他看轻自己,也可能是不想他知晓自己这么容易就会生病,亦或者,只是不想他担心,他每日坐朝理政要担忧的事,已经太多了。
昨日竟然不知不觉就走进了雨里,一点也没感觉到冷,许是心里就是这样的温度,想到昨日的事禁不住又咳了起来。
半盏茶过后,只见有家丁来报,老爷下朝回来了。容若不禁皱眉,怎得今日阿玛廷议晚了好几个时辰才回,疑虑担忧,近来朝堂上的事总让人不放心,搁下书,就朝前厅去了。
明珠端坐于客厅,只见他目光如炬,却是陷入沉思,眼角旁深浅不一的细纹,彰显的是一种通达世故的果毅睿智。
容若瞧见明珠神色沉重不由问道:“阿玛,今日廷议是不是出了什么事?”
明珠这才意识到容若来了,一改肃容,温和向他,见他脸色略有病容,不由问道:“容若,你气色不佳,是不是病了?”遂又看向管家,严声道:“这几日天气阴晴不定,你们就不知道让少爷多加件衣服吗,还不去取。”管家低头连忙应了声“是。”就退了出去。
容若心中隐约觉得明珠在隐瞒什么,“阿玛,我没事。阿玛,是不是今日朝堂出了什么事?”
明珠端起一盏茶,抿了一口,才缓缓说道:“今日廷议,御史们联名上奏弹劾周培公,一顿炮火,灭了平凉三十万百姓,参他放纵兵马,残害百姓,所到之处生灵涂炭。索额图更是借这个机会,狠狠参了一道奏折,要调周培公回京待罪。”
容若心中一紧,知道明珠所言非虚,曾亲眼所见那两百门红衣大炮威力无比,一旦启用,人畜不存。但是心里深知打仗就不可能没有冤魂,说道:“人无二命,百姓确实是无辜的。可皇上平藩初期实在艰难,事事不能两全,而云南更是大清的疮痍,不刮骨疗伤忍一时之痛,就会痛则全身。现在好不容易局势稍有好转,是皇上花了多少心思,多少时辰换来的,此时此刻怎能调统帅大将回京。”
容若有些激动,神色难免愤慨。明珠却是一丝欣喜爬上了眉梢,以前曾经十分担心以容若的心性会不会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满腹锦绣才华就埋没在书房里了。而今看他分析朝局一针见血,由此可知他是生性悲悯却不是倾颓避世。只是这名利角逐的官场,他还是太年轻了。
只听明珠道:“正是因为眼下朝局稍有好转,兵强马壮,粮草充足,又瞅着吴三桂败亡不远。索额图才有胆子参周培公。”
或许不必这样问,或许心中早就有答案了,可真的听到索额图弹劾周培公时,容若仍是忍不住问道:“索大人为什么要这么做?”
明珠眼中闪过寒光,说道:“周培公现在手握雄兵二十万,如果起了异心,足能驰骋天下。他出身寒微,皇上让他统兵至今,已经很不容易了。那些大臣们怎么会让他成为第二个吴三桂?!他终是一介汉臣!”
今日的事应该在朝堂上掀起遽然风波,是错觉吗,为什么觉得阿玛并没有自己想象中那么紧张。容若沉吟片刻,眼眸却愈加明亮,问道:“那阿玛今日在廷议的时候是怎么说的?”
明珠眼神有丝闪躲,不愿与容若对视,抿了口茶,道:“为父,也要顾全大局。”
刹那间,容若心底陡然澄澈,一切都变得通透,如若培公平叛成功,凯旋归来时,必会封侯拜相,这亘古难寻的大功定会载入史册。阿玛是从一品吏部侍郎,培公已然是一品抚远大将军,按大清有功勋必会晋级,培公要是晋级就绝不止是高出阿玛两三级了。势必会入朝主政,到时朝廷就不是两派之争,而是三足鼎立。
所以阿玛也希望朝廷钳制培公的,一念及此,顿生歉意。云南之行,若是没有周培公相护,恐怕早就中箭而亡,绝不会有日后再回京和皇上相见的机会。
明珠瞧着容若转身就要出去,神情不对,忙问道:“你是不是要去见皇上?”
容若不语,步履未停。
明珠瞧着这架势,心中焦急,非制止他不可,“你给我站住!你不是不知道周培公是个汉臣,这朝廷上从来就没有断过对他的流言非议。你知道,你这样做是和谁作对吗?今日满朝文武没有一个不要求皇上撤回周培公,你这样去了就是和整个朝廷做对!”
见容若停下脚步,明珠才缓了神色,苦口婆心道:“容若,周培公是你推荐的,这个时候你就应当避嫌,怎么非要把自己逼到风口浪尖上去。”
今日那索额图在朝堂上突然发难,也不知他使了什么诡计,竟然除了自己的人,其余大人都随声附和弹劾周培公有过,应当迅速调回,自己也沉默以示响应。心中何尝不惭愧,可着实忌惮周培公,此人才华横溢,若拿下此功以后朝堂主政,还不得分一碗羹。这样的人,既得用,也得防。
容若停下步子回望明珠时,脸上素有的孤清之气依然,眼眸泛着冷冽执着的光芒,诚恳道;“或许阿玛说的都是对的。但是阿玛从小就教导过我,为君者,应得民心,而民心之中最重要的是士子之心。三五斗米可以换贫民之心,可再多的金银珠宝也换不来一颗士子之心,若调周培公回京皇上必让天下士子寒心,以后谁还甘愿为皇上临危请命?”
明珠心中一怔,看着容若颀长身影,萧萧肃肃如松下风。没想到一直是自己看轻他了,他远不是那寄情山水的闲赋诗人。他的目光甚至比自己看得更远,更为透彻。
容若转身又要走。明珠这才回神,心中却更为担忧,“你以为皇上真的会放过周培公吗!如果皇上真的想将这不世之功给周培公,今日早朝后他就不会独留下索额图在乾清宫继续议政。” 凭借容若推举周培公的关系,皇上若是真想护周培公,怎么会留下他索额图。
容若闻言深深震动,可事情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方,没时间再让他去思考太多,现在能做的就是立刻去见皇上。
明珠眼看是劝不住容若,他这执拗的脾气一旦闹上来,任谁也拿他没办法,连忙瞥了眼左右严下命令,“还不去跟着少爷一起进宫。记着,要是有任何不妥立刻回来禀报。”
夏日的天气变幻莫测,暴雨骤歇,骄阳重现。午后闷热难言,日头毒辣辣的,映着那金砖地上白晃晃的眼晕,一丝风也没有,方才地上的水浸也全都干了。
梁九功隔着老远就看见容若,心下顿时松了口气,连忙迎上去,打了个千儿忙道:“纳兰大人可把奴才盼苦了。今日万岁爷下了早朝脸色就不大好,眼睛里像燃着一簇簇火苗,直叫奴才是看都不敢看。”
可以预料,今日朝堂之上,皇上又是独自应对了一场硬仗。外部的敌人好对付,内部的纷争永难平复,不由慨然一叹。梁九功打量着容若的神色,怎觉得纳兰大人面色沉重亦不在皇上之下。
天子动怒最易累及身边的人,不过只要纳兰大人来了,就好比吃了定心丸,皇上每次见了纳兰大人总会心下宽松。现在终可以安心侍候殿外了。
却没想到半个时辰未到,就听见殿内“啪”的一声,奏章应声落地,随后传来的是为更为震耳的呵斥声,“放肆!”
一语既出,如掷惊雷,殿外众人,四目相望,无不惊愕。
梁九功悄悄打开殿门,依稀从缝隙里看到,容若端跪在地上,背影笔直,一身傲骨若隐若现。历来大臣们见君上,都只用单膝行礼,如蒙大恩或者犯了大过,才双膝着地,以示郑重。万岁爷一向待纳兰大人优渥怎么会罚他跪在地方?
康熙似有所感,一声暴喝,怒目向殿外,“出去!”梁九功立刻吓得掩门不敢再看。
殿中静悄悄的无声,阳光透过雪剔薄翼的纱窗落下一层层团影,是四纹如意的图案,映在康熙身上更觉得一身耀眼明黄,亮得让人晕眩。他注视着眼前的人,刚才的一番奏对,容若不卑不亢,言辞灼灼,他就像一抹清辉月光,与自己冷冷相对,仿佛错的人真是自己。康熙没有温度的声音问道:“你说,朕怎么失民心,弃民心了?”
相识至今他们从未有过这样的冰冷的对峙,容若并不畏惧,只是不愿,“臣绝无此意。皇上,为君者,应取天下之才用于其上,正如三五年或许可以打造百万雄师,可再多的金银也堆不出一个帅将之才。前方战局稍加稳定,阵前最忌换帅,周培公一连为大清拿回好几座城池,朝廷非但不赏反而重罚,皇上若是这样不究查原因就下旨调周培公回京,会让天下士子寒心。”
康熙知他所言不无道理,缓下刚才极怒的神色,走到他面前,道:“我已改任图海为钦命抚远大将军,总揽一切平藩事务,遇事他可以独断专行,阵前乱不了。周培公纵兵为患,残害百姓,已经下了严旨,命他接到圣旨立刻返京,彻查此事。”
容若心中震动,此刻调培公回京,就算日后查出他确实被冤枉,这不世之功也就云烟过际,不复存在了。再则,培公在未回京之前,满朝大臣就已容不下他,只怕根本不会留下任何机会让培公翻案。古来军功最重,若培公能拿到军勋,定会荣极,相反若无军功而返,等待他的就是一场浩劫,不由急道:“皇上,周培公行事一向有勇有谋,沉稳扎实,纵兵为患这一说恐怕另有隐情。不如,让他先行待罪平叛云南后,仔细查证此事再一并责罚。”
康熙凝视于他,语意欷歔:“容若,你真的以为炮轰的只有平凉三十万百姓吗?周培公经湖广,由水路,行陆路,所到之处,死伤无辜百姓已过百万,遍地饿殍,满城哭声,尸骨无所依,惨不忍堵。”
一将功成万骨枯,碾落成泥从来都是无力反抗的百姓。皇上寥寥数语,容若脑海中那些哀嚎的画面,尽数浮现,令人揪心。可即使这样就真的是统帅的错吗,残酷源自战争本生,一旦发动,就犹如冥界的黄泉之门在人间打开,只管索魂,不辨是非。
容若恻然低首,说道:“皇上,臣在陕西的时候曾亲眼见过红衣大炮的威力,极是凶狠危险,一旦启用,只认方向不辨人畜,实难控制。容若今日斗胆问皇上一句,当初赐周培公这两百门红衣大炮时皇上真的没有想过,它亦是把双刃剑,伤人时自己定会先痛三分。”
康熙心中一怔,当初派红衣大炮给周培公,一是为了平定云南,二是当时容若只身在陕西,若不带这红衣大炮,不足以立皇威,担心王辅臣拥兵自重,扣押容若不肯放人。到现在想起那段时间,都心有余悸,想到他身处险境,夜夜替他担忧,日日替他悬心,唯恐他遭遇不测,自己庇护不及,却没想到今日他反而这样指责。
康熙心中怒气积郁,却没有发作,只是眼神冷到了极致,声音也冷到了极致,“你是说,这数百万百姓之所以惨遭不幸,过错都在朕的身上?”
面对他这样般疏陌的眼神,容若心中亦是惊恸,可整个朝廷已经没有人站出来替周培公说上一句公道话。犹记,他说:“天命虽不可知,但人力不得不尽。”,临别时那卓然的身姿似看破了一切,他坦然说:“即使丹青执笔的言官们要来找我,我静候便是。”培公再三叮嘱自己早日回京,如今想来必是不愿自己陷入三藩之乱,他是抱了飞蛾扑火之心去的云南。
相交虽浅,却感佩于他的大义凛然,自己能做的只能恳求皇上圣断,所以他只答:“微臣不敢。”
“你有什么不敢?”康熙眼底深处闪过一丝雪亮的哀伤酸楚之色,仿佛流星划过夜空转瞬不见,骤然间声似利刃,“你仗着我喜欢你,在乎你,你有什么不敢说的。”
容若只觉得,心下一片冰凉,像是冰封的湖面裂开无数条细碎的冰纹,那样无止尽的裂开去,斑驳难抑。原来,即使有过再深刻的爱恋,原来,即使彼此已经相拥相融了,可还是不够,还是不够。。。。。。他还是不了解我,看不到我是在为他担忧。还是他原本就是这世间的帝王,居高临下,俯视众生,从不允许有人悖逆。
康熙注视着容若,看见他眼眸中掠过的错愕,哀恸,悲戚。这双一直亮如晨曦,似新雪般沉静的眸子却渐渐红了一圈,氤氲一层水雾,康熙知道容若平日清绝高雅骨子里有着宁折不弯的傲气,几乎从不落泪。除了那一次自己强行要他时,是真的伤透了他的心,想到那一日他是怎样在自己怀中枕泪而眠的,内心大为惊恸繁复,康熙立刻伸手温言说道:“容若,别跪了,有什么话先起来再说。”遂又柔声道:“你已经跪了快一个时辰了。”
他总是这个样子。在每一次自己快压抑不住心头澎湃的酸楚和悲伤时,又会温柔郑重地宽慰。可此时心底却因为骤然的疼痛变得更为清醒,容若并没有起身,他凝神回眸于康熙,说道:“皇上臣还有几句话,就容臣先把话说完吧。”
康熙心中恻然,怜惜他,却又恼怒他,事已至此,你又何必再替他人求情。
容若低声说道:“皇上在我心中一直都是威服天下,同时也是恩服天下的明君,心如明镜,赏罚分明。我相信皇上对周培公的事这其中的是非曲直,洞悉地清清楚楚。”
康熙不语,已然是承认了,周培公确实是无辜的,就算有过也是功大于过。
容若似明了他的沉默,微微颔首,却是说道:“一事之虚,为害众生。一言之虚,百害纵生。皇上既然知道这些事可能另有隐情,为何不肃清谣言。臣今日斗胆再问一句,在皇上心中是不是也不愿意汉臣拿下这不世之功,入朝主政?!”
康熙心头一震,怒极反笑,“容若,从你今日来这乾清宫,你所说每一字,每一句都在为周培公求情,你可曾有替我想过。”
康熙抬头微微一扬,眸中那丝伤痛很快又沉入心底,缓缓说道:“今日你是没有看到,廷议时奉先殿真是盛况空前,自我亲政至今,就没见过大臣们这么“团结一致”众口一词全参他周培公。我确实恨这些朝臣,我恨他们心胸狭隘妒忌能臣,我恨他们愈演愈烈的党争,可是大清现在还得用他们,朝廷上上下下还得靠他们维持。周培公是不是被冤枉的,这些上报的数字是不是虚构,已经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必须维持满朝文武和八旗将士的团结。”
康熙悲叹一句,恻然低首:“只能牺牲他了。”
果然如此,其实心中已经猜到了,可真听皇上亲口说出,心中还是为这官场黑暗争斗感到不齿。
康熙瞧见容若仍不肯起身,目光渐渐凉下去,“事已成定局了,你再跪也没有用,起来吧。”
容若仍是不语不动,他不知道这样的坚持到底值不值得,可如今他还不可以放弃,皇上是被今日朝廷上形势所迫,可心底里却总觉得,皇上并不是没有回天之力。
“为了他,你究竟可以跪到什么时候?”
康熙触上容若急痛和坚毅的目光,眼底的阴霾越来越重,几乎要凝结成了灰色,只见茶杯直摔了下来,说了一句连自己都不相信的话,“你要跪,就给朕出去跪!”
容若只觉得膝上传来一阵剧痛,这疼痛来的虽快,可比起心中仿佛被谁抓了一爪骤然紧缩的痛,已经算不上什么了。跪得太久,站起身的那刻,只觉得眼前一片黑暗,定了定神,才勉力走出。在快出乾清宫时,容若回头是如此恳然地说道;“皇上,我不是在为周培公求情。而是皇上不可忘,为君者,不能失民心。”可康熙背对于他,终是只能听到,却看不见他眼中的黯然。
如果我转身离去,那是我犹存的骄傲。
如果我背你而立,那是梗梗不能言明的无奈。
时近正午,日光灼烈逼人,容若骤然从清凉宜人的乾清宫出来,只觉热浪滚滚一扫,向全身所有的毛孔裹袭而来。双腿跪在殿外的刹那,透着地砖滚烫的热气传上心头,只觉得膝下至脚尖一片又硬又烫十分难受。 四处渐渐静下来,太阳白花花的照着殿前的花岗岩地面,那地砖本来乌黑锃亮,光可鉴人,犹如一板板凝固的乌墨,烈日下晒得泛起一层剌眼的白光。而容若就这样接受着周遭传来惊讶,同情,讥讽的目光,他直直的跪着,坦然承受这些。
而乾清宫内也是静得令人窒息,景泰蓝大瓮里奉着几大块冰雕,渐渐融化了,浮冰微微一碰,偶尔发出“叮铃”一声轻响。康熙站在窗檐旁,看着那人的身影已经有些摇晃了,只看一眼心中已然不忍,问道:“几个时辰了?”
梁九功微微一愣,顺着皇上的目光望去,立刻答道:“回万岁爷的话,已经快两个时辰了。”康熙闻言,只觉得嘴角苦涩,梁九功却是壮着胆子,揣摩着皇上的心意,小心说道:“纳兰大人的身子一向不大好。。。。。。。。外头烈日甚大。。。。。。。花岗岩坚硬。。。只怕。。。。。”
康熙心中一紧盯着梁九功,不由怒道:“蠢奴才,朕是不让他起来,难道你们就不会去劝下他吗?”
“是,是,奴才这就去。”
康熙透过窗子往外看,只见梁九功苦口婆心地劝着,似用尽了浑身解数,只差就要给容若跪下了。可他还是一副执拗的脾气,仍是不见起身。
容若你非要拿自己来逼我吗?!
又过了半响,梁九功回来禀报只见他大汗淋淋,可想外头日光毒辣,未等他回复消息,康熙一摆手示意道:“不用说了,朕知道了。你立刻去请明珠来,耽误了一刻,朕就杀了你。”
“是。”梁九功又赶紧退出殿外急急忙忙的就往明府去了。
待明珠来到的时候,容若已经有些昏昏然了,只觉得看到的都是一片白光,明珠眼看容若摇摇欲坠,既心疼又责备,低声道:“容若,你一向沉着冷静,今日怎么浑身冒傻气。为父跟你叮嘱多少遍了,你怎么糊涂到去冲撞皇上。”
感觉到身体很虚弱,可意识却是清醒的,容若只答:“阿玛,我甘愿领罚。皇上在等你,议政要紧快进去吧。”只是声音已是低不可闻了,他觉得自己说了,可明珠只瞧见他嘴唇略略动了下,却是什么也没听见。
明珠无奈地叹了口气,不敢耽误连忙就进了乾清宫。
而皇宫中的另一厢——坤宁宫,此刻殿内置满了冰雕,赫舍里犹觉得热,命了四个侍女在身后为她扇风,转向身旁的索额图说道;“没想到今日叔叔这么厉害朝堂上一呼百应。”
“臣但凭皇后娘娘吩咐。”
“皇上今日当真罚了他?”
索额图虽不甚明白赫舍里为什么会因为皇上惩罚了个小小侍卫如此在意,却是照实回答:“听说已经在太阳下跪了快三个时辰了。”
赫舍里看向索额图笃定地微笑,“是吗,一切才只是刚刚开始。”
清歌如梦广播剧第三期已出YS地址http:/bbs.jjwxc.net/showmsg.php?board=52&id=55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