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知己一人谁是(下)
周培公目送容若离开,想到皇上临别时,特别交待要将御弓带给容若,又吩咐只要容若能赢一仗便让他即刻回京。皇上是有心让容若立军功,日后定是会重用他的,他的人生一定会很精彩,仿佛是那锦绣长卷,才刚刚展露一角,有着太多太多的未知和可能。而三藩之乱牵扯太多,是胜是败,包含了太多的难以预料,容若确实不应该身陷其中,皇上传他回京不无道理。
那么自己呢,结局真的那么重要吗?只要能为这天下尽一份心力,不枉所学,不负圣恩,何求其他。周培公转身回提督府,他神色如常却没人明白为什么看到这样的转身,会蓦然地有些伤感。
四月天,暴雨歇,柳丝长。草芽碧,桃色红,青烟单薄和风暖。
京城内,明府。
明珠没想到皇上今日会来到府上,心中一紧连忙行礼,“臣未知圣上驾到,有失远迎,还望皇上恕罪。”
康熙抿嘴一笑,微微摇头,知道明珠对君臣之礼极是看重,扶他起身,淡淡一抹笑意道:“朕只是随意走走,就来到你府上,明珠你就无须多礼了。”
其实也不仅仅是因为容若的缘故,康熙待明珠才会如此厚爱。明珠确实有才,遇事有魄力有胆识。尤其是在平藩初期,康熙到现在都记得,那一日,朝廷上下都在为粮草不足闹得人心惶惶的时候,明珠正身跪在太和殿所说的话,言犹在耳,“臣明珠,愿当庭立状,如果一年之内不能筹集两年军饷,以供前方将士,臣便连着这颗脑袋和头上的顶戴花翎一并交由皇上处置。”
多么震慑朝堂的声音!四辅臣已经不在了,朝廷内却渐起了索额图和明珠新的两派势力。不论平日里明珠如何玩弄权术,但他待自己的一片忠心,康熙从没有怀疑过。或许也是因为多了这一点,自已也予他重权让他扶摇直上。
甩开了思绪,今天不是为了朝政的事而来的。康熙望着窗外的夜合笑道:“明珠,容若就快回来了,你们父子也是第一次分开这么久吧。”
提到容若要回京,明珠心中也是不胜欢喜,当初为他陕西之行担忧不已。容若遇事还算沉稳,就是太过刚直,所谓“刚则易折”。不过接到消息知道容若马上就要回来了,欣喜之色难掩,答道:“皇上,容若应该就这一两天就回来了。”
康熙亦是点头不语,看见夜合半开半合,形态甚是高洁优雅,前几日暴雨洗刷过尤为清丽,却更胜在香气清雅,闻之五内俱清。康熙忍不住向窗口靠近,想看得更清晰些,微感好奇:“朕看你府中倒是种了不少夜合花,明珠大人很喜欢此花?”
明珠闻言亦抬头看着这些夜合花,慢慢道来:“皇上,臣素来对这园艺花栽之事不甚了解,这夜合是容若十分喜欢,倒有些是他亲手栽种的。”
“哦?”康熙有些惊疑,不过心中很快转为了然。也是,夜合花梗坚硬而长,花苞洁白舒展在宽大的枝叶间越显得优雅脱俗,和那人的风姿倒真有几分相似。
“容若,总是把这些东西当做有生命似的侍弄着。”每每提到爱子,明珠总会不自觉得多说上几句,也许官场名利是自己从如履薄冰到荣极一时苦心经营而来的,但是有一个天资聪颖让人引以为傲的儿子,这父子情缘却是上天的恩赐,可遇不可求。
康熙听着这话,心中一怔,仔细体会着不由多看了几眼夜合,想起了一首古诗,“夜合夜正开,徵名殊不肖,花前试相问,叶底谁含笑。”
容若,你终是要回来了。
康熙转身对明珠说道:“朕上次来你府上,你家那苏州园林之景,朕却连一半都没看到。”皇上话语之意似浅有责怪,可任谁也看得出,今日皇上的心情甚好。
明珠连忙陪笑道:“皇上,臣府中的那些景色远远不及皇宫中的亭台楼阁布置精巧,臣现在就陪您去,还望皇上莫要见笑才是。”
康熙摇摇头,说道:“朕只想随意走走,一个人就可以了。”
园林之景,美在宜诗似画。
苏州园林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常常让人觉得置身于画中行走。而明珠的府邸不仅在构造中有苏州园林的入画写意之美,在创作上将修剪树木也着眼于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夜合伴着清露打在竹叶上的清香,景致错落在这弯弯小桥静静流水中更是沁人心脾,微暑之气也浅淡消弭而去。
往这亭榭楼阁的深处走,映入眼帘的是一池碧荷,荷叶舒展亭亭如盖,浓荫如翠,水珠倾泻而下,清风徐来,越觉得清净凉爽的气息扑面而来,周身四肢百骸至每一个毛孔,无一不舒畅。
康熙不得不感叹,皇家园林以宏大堂皇、浓丽称胜,而此处庭院落落大方,无需奢华,却是环秀揽翠,重在不以工巧取胜,而以自然为美,更为精致、自由、典雅。
康熙既然吩咐要一个人游览林园,明珠便叮嘱家丁切不可打扰到皇上的雅兴,所以这偌大的明府此刻便格外的静谧仿佛也沉浸在了画中。也正是这样的静谧又和着景色让康熙生出了许多感慨来,这清香远溢、曲廊环翠的廊庑,无处不美,无处不彰显着才气深度,到底需要一个何等雅致的人才能别出心裁地造此美景。康熙看着这园中竹林掩映,脑海里却都是那人的音容笑貌,语声轻,笑声长,青衫薄影,雅然而立。
不知不觉,竟是来到了容若的书房。康熙知道此处便是他写出那些动人章句的地方,步子不由放轻了。不知道是不是“近乡情更怯”,康熙在容若离京后便再未踏入明府,许是怕见到人去楼空生出的离愁,而今知道容若很快就要回来了,也就任由着相思的牵引,想来这里看看。
推开门,穿过层层的书架,阵阵淡淡的墨香传来,看到了桌案上的宣笔,徽墨,青石纹的歙砚坚润如玉,似乎他们也在安静地等待着自己的主人。怎的,这一刻康熙却觉得好像容若从没有离开过。看到桌案上那厚厚的书笺,微微一笑,忍不住捧在手里细细读了起来。
蝶恋花
眼底风光留不住,和暖和香,又上雕鞍去。欲倩烟丝遮别路,垂杨那是相思树。
惆怅玉颜成间阻,何事东风,不作繁华主。断带依然留乞句,斑骓一系无寻处。
“惆怅玉颜成间阻,何事东风,不作繁华主。”康熙顿了顿,一字一字看得极慢,心中却波澜四起。
康熙看着这清浅的蓝色花纹的笔笺,依稀还可以闻到香草的甘甜气味,一张张,一页页全落进了心里,忘却了时辰。
窗外翠柳枝条斜出,阳光落下便如同层层光晕笼罩其中。
不
知过了多久,曹寅匆忙来到,脸上是遮掩不住的欢喜,“皇上,刚有快马来报,容若天黑前便可到京。”
康熙还沉浸于容若的词句中,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听闻消息,他笑了,这段时间因为朝政已是喜怒不惊的脸色却因为这一笑,变得格外生动。只听他吩咐道:“你在府里等着容若回来,让他先和家人相聚。再告诉他,朕在宫中等他。”说完,康熙便起身离开,手上却将一纸书笺小心翼翼的放进了衣袖中。
“是。”曹寅轻应了声。
长相思,长相思,若问相思甚了期,除非相见时。
连绵起伏的宫殿,天际幻起一缕一缕的晚霞,像是水面涟漪,细细碎碎浮漾起来。半空便似散开了五色绸缎,光彩流离,四面却渐渐渗起了黑,仿佛墨汁滴到水盂里,慢慢洇开了来。
皓月临空,浮光霭霭,初夏的夜里总是和白昼相反,透着舒爽清凉。
乾清宫。
落地的大鼎青烟缭绕,焚着的却是宁神香,一宫的清香,夜沉如水,那琉璃盏笼着暖暖一团晕黄照亮着大殿。
梁九功俯身垂首却也有难掩的欢喜,皇上的性子,身为领事太监,怎么会不知道。笑吟吟地对康熙说道:“万岁爷,纳兰大人来了,正在殿外候着呢。”
康熙闻声抬头,唇边已蕴上了如碧海晴空一般的微笑,眉亦舒展,激荡的心终于能重归宁静了,“快去请。”
未过片刻,就听见长廊上轻轻的脚步声,每一步都似落在康熙心里,来得如此自然,却又让刚刚平复的心生出了涟漪。
“微臣参见皇上。”还是那清朗熟悉的声音,清寥辽远的身影,只见他薄衫若玉,人淡似影,如初雪般清雅。康熙注视着容若,月白色的贡缎团福缺襟行袍,袖口上是以香线绣着的水红色四合如意云纹,外罩一件绛色坎肩,英气有之,清雅高格亦有之。
康熙走到他身前,弯腰双手将他扶起,一如往昔的看着他,“你回来了。”很寻常的一句话,此时听去却且喜且忧,明明他们分开了很久,可又好像从未分开过。
容若看着康熙,目光隐隐闪动,只见他穿着白色绉纱龙纹外袍,袖口上以纯金线劈成极细的丝,密集的针脚绣成金色印暗云纹,流畅的姿态,愈显得他琼树玉立,而这衣袍今日却宽大了,没想到一别数月,皇上清癯了不少。
窗外风吹过,花影摇曳,梨花似雪,月色如水,映在窗纱之上花枝横斜,欹然生姿。
康熙一挥手,殿内的人皆躬身垂首,无声退了下去。梁九功知道万岁爷数月未见纳兰大人定是有许多话要讲。只听遥远的殿门“吱呀”的一声就关闭了,此时便再无他人。
既为君臣,怎脱的了君国大事。深深相视,话语先起的还是前方的战局。陕西倚天仗地的地势,周培公和图海如何一文一武,联手退敌。容若一件件一桩桩向康熙讲述着,只谈到如何说服王辅臣的时候却轻描淡写,康熙知道他一定省去了其中的重重阻隔。
因为容若就是这个样子,从不居功。他是懂他的,所以即使只是只言片语,也能想象的出这背后的步步艰难。
也不知道过去了多少时辰,麒麟大鼎散发着青烟徐徐,一殿内都是这清香。
琉璃盏下蕴着亮光,容若还在继续分析战况,只是不知为何蹙起青烟似的眉,手背在身后扶了一下腰。康熙见他额头上似有细汗冒出,奇怪这微凉的夜里他怎会……
容若很少会御前失仪的,康熙明了,心中蓦地一痛。上前一步靠近他,手不偏不倚轻扶在他左腰处,声音如同一池温泉,“你受伤了?”
容若对他这一亲密的举动面色微窘,想侧身躲开,可连日奔波方才又站得太久,身形终究滞怠。伤口处此刻更是异样的烫,“皇上,一些小伤,臣已经无碍了。”
他的闪躲全落在康熙眼里,容若还是和以前一样呢。只是这一次,康熙不再退让。
“容若,朕今日去了你府上,看到了一些东西。”
容若心中猛地一动。只见康熙目光悠悠在他身上一转,似要看进他心里,“朕看到的是一纸笔笺,朕来念给你听。”
微微扬起了眉,眼眸里不乏深情,清越的声音回荡在这幽香中,余音缭绕。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宽兮绰兮,猗重较兮。善戏谑兮,不为虐兮。 ”
没想到还是《卫风淇奥》,此阙却是康熙袒露心扉时,未说完的下阙。用作回应卫风的上阙,写的便是相知相近心意相通的情意。
诗经的意思是,在那淇水河湾上,翠绿的竹林茂密葱茏。眼前的这位君子啊,你瞧他金银璀璨多精坚,玉样温润更庄严。他胸怀宽广性子旷达,柔和包容怎不教人心折。他登车凭倚举止风流,稳重清雅怎不教人心许。眼前的这位君子啊,言谈风趣引人嫣然,清姿朗朗从不发怒,既与他相识,怎不教人心生欢喜。
此刻听康熙侃侃而谈,容若大窘,愈发低头,却又不得不解释道:“皇上,这是微臣闲时随意誊抄的,并不是什么重要的诗词。”
康熙双眸似星,笃定地说道:“容若,这是丙戌年三月初九那天你所写的,真的不重要吗。”康熙永远都记得在那一日,容若是如何双颊微红沉默着面对自己的倾诉。永远记得他那一跪,瞬间便拉开了他们之间的距离。
“皇上,臣真的只是随意写写,并没有什么深意。”容若看到纸笺写着的日期,解释越快心就越乱,仿佛一下想起那日,东风是如何顽皮,吹乱了娇红,而皇上狡黠的眼神,期望的眼神,最后是怎样转变为静默神伤从自己身旁走过。那一天的那一刻,他们是那么近,近到伸手便能碰触。却又那么远,远得是,一个永远站着另一个则永远都是跪着。
“那这呢?”康熙的声音像一汪碧波,在柔和的中空气荡开,他放慢了语气,问的很慢,很恳切,“专思君兮不可化,君不知兮可奈何。容若,也是三月初九同一天里,你又是随意写写的吗?”
就算容若天资聪颖,可真性情却无可隐藏。康熙看着他仿佛是被人说穿中心事的孩子,又窘又惊,却还苦思着如何答复自己的话。心,莫名的好酸。
某种感情积压在心中再也忍不住,上前一步就将他拉进怀里,一阵安谧的暖意带着清香瞬间将容若包裹住,温暖得连天地都只剩静宁,“容若,你为何要把自己藏得这么深,这么辛苦。”
容若心中怔动万分,低声只唤道:“皇上……”有好多话在心里却不知该说哪一句。
康熙抬头看着他,发现他亦是看着自己,容若的目光出神却又入神。
康熙声音里也不再有任何戏谑之意,微有沉意问道:“容若,你今天还要走吗?”何曾想过竟有一天会满怀深情地问出这句话,相思长相思苦,相思人归解相思。
容若心中一惊,明白了皇上的这个拥抱绝不是送别自己时那场无奈的暂别,“皇上,臣不明白皇上意思。”
“容若,我知道你是明白的。”
一时静默无声,良久才听见,“皇上,臣是明白。只是江山为重,相思为轻,山川几度……难为君来难为臣。”容若凝神看着康熙,说到“相思为轻”时,那眉宇间挥之不去的清愁,语气里夹杂着无奈。
“难为君来难为臣”,康熙心中大为感动,不禁收拢了怀抱。原来容若你知我懂我,可是我只想着要如何才能得到,你那颗我视之为瑰宝的心,却从未设身处地想过你的难处。 可不论是君臣还是知己,我竟发现已经放不开你了,也不想,不愿。
“那你还要走吗? 容若,我不是在用帝王的身份问你。”如果康熙自恃身份,就是想要了他的人,以前哪一天不是机会,何必等到今天。可是谦谦君子,强极则辱。即使今天他终于知道了,不是流水无情,容若心里一样是有他的,就更不愿意轻慢他。他视他一直都如同瑰宝。
皇上所问的话,容若听着心就像被极薄的锯片划开一道口子,痛得如此剧烈,这剧烈的疼痛却翻涌出心中埋藏最深的情感,随着这道口子,情意一点点的溢出,一滴滴流淌,覆盖了最初的震痛。这份相知相惜的情谊已渗入血液,刻骨铭心,该如何才能表达。
他的怀抱辽阔而温暖像碧蓝宁和的阔远天空,此刻仿佛重重心事都放了下来,虽然一动就牵扯着身上的伤口,衣服的摩擦更是痛得火辣辣的,可容若终是缓缓拥住了眼前人。微微一笑,他的声音一样可以清越深情,“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花开花败,不过一时。是盛开绽放时倾诉,还是凋零委顿时追悔,其实都是可以选择的。
康熙心中无尽的欣喜更多的却是感动。容若,你终是愿意说出来了。明知道隔着跨越不了的身份,隔着伦常枷锁,我不能不管不顾。可我知道你说出这样的话对你来说是多么不容易,而你终是愿意的。
红烛摇曳,扑朔影光,如坠入梦幻。
皇上拥着自己的手臂那么紧,仿佛连骨头也隐隐作痛,当亲吻着自己的时候,却有着冰雪初消的温暖。本是恍如梦境中的欢愉,却因这痛变得真实。明知道两人的身份是不会有任何结果的,可心中最深处的地方却瞬间的柔软,如他所言,他不是以君的身份在询问,自己亦不是以臣的身份在回答,情之所至,此时此刻,就让它遵从彼此的心意吧。
红烛熔泪不自知,垂垂凝结如一树灿烂的珊瑚树,连那落下的泪亦是种绽放的美。
鲛绡软帐静静地垂着,夜里是这样的静,静得都能听见,前殿内青玉案上,西洋钟盘里的转轴声,陪伴着这缠绵的绮色欢梦。
白纱鲮龙和水红如意云纹交错而落,逶迤于地像一幅锦绣画卷。
忽起的一阵风,轻轻吹荡开轻柔的帷帐,一路无声穿帘而来。轻薄的寒意,惊醒了床榻上的人,容若悠悠抬眸,睁开眼看见黄绫腾龙的帷帐被风轻轻吹荡,柔软的锦衾,迎枕都是皇家御用的颜色,此时的他仿佛身处一个被明黄所笼罩的梦境,不再真实。
又起了一阵风,突来的寒意,身体轻轻一颤,才发现身上的痛楚还未褪尽,不由缱绻在这锦被中。身后的人立刻发觉,将他紧紧拥住,手轻轻安抚,吐出的气息,暖意就浮在耳边,“醒来了?”
轻应一声,声音却有些模糊,“嗯。”
康熙微微一愣,察觉到容若的异样,支起半身,扶过他的肩膀,见他眼眸渐褪情潮却换成了迷茫,他一向清雅高绝何曾见过他迷惘的样子。心中顿起了怜惜,手抚过他的额头,却不知该说些什么,难道要像后宫中的那些女子,一番云雨后为他加册进爵吗。不不不,自己绝做不出这种事来。这样不仅是折辱了他,更是诋毁了彼此的情意。康熙只觉得如含了黄连一样,心中猛地苦涩不堪,容若,我又能给你什么呢。
康熙看着容若,目光却停留在他腰间,刚才就发现了,容若的左腰处有一道伤痕。手轻轻抚在他腰间,那细长的伤痕,足有一寸,看上去是箭头太利仿佛是擦身而过,皮开肉绽的,伤口愈合也未见大好。寒意陡升,不无心痛的问道:“谁干的?!”
听闻这,容若才有些回神,似是安慰的说道:“已经无碍了。”
战场本就刀剑无眼,这伤与那些青山埋骨的将士相比已是微不足道。
“就算有,你也不会对我说的……是不是?”康熙无奈的问道。以前也是,他寒疾初愈,就又带着伤去围场行猎,现在细细想来他那时定是为了代朝廷立威,不让自己失望。原来越了解就越发觉,自己欠了他许多。
容若只是无声微笑地看着他,并不作答,又何必言明,又何需言尽。
康熙注视着他,此时容若的神情不像初醒时那么迷茫,可还是恍惚,温和的问道:“容若,你怎么了?”
被康熙这样一问,容若不由微微侧身,声音有些轻,“……觉得这一切像个梦。”
“梦?”康熙顿时明白了,心中流淌着一股暖流,他是真的在意这些的,因为在意失了平日的淡定从容,也因为在意他才会迷惘。
烛影摇红,映着他的容色清俊胜于平时,目若秋波,眉如墨画,是这般美好,美好的让人心动,而这心动又让人觉得拥着他是如此幸福。心中一热,俯下身来,亲吻着他微露在外的脖颈,温热的气息徐徐传来,容若心中怔忡不已,仿佛刚才退下的浪潮一重又一重地冲刷而来。这吻越深越缠绵,从脖颈一路滑到了肩膀,贴在肌肤上的触感让彼此的身体也滚烫起来。
“容若,这是梦吗?”康熙的声音虽不大却清晰动人,他不急不缓地问着却辗转缠绵地吻着。
容若现在仿佛是熊熊烈火自心口燃烧,烫了起来,刚才的初次缠绵,是相思决堤,怎堪情丝绕心头。可醒来后却更清醒的发现,眼前的人与自己有着无法逾越的距离。
“你觉得这是梦吗?”康熙的气息从颈间温热的传来,他一遍遍的问着,语气里却没有丝毫的退让。
怎愿意这是梦呢,他本就视真情为人间圣物,既是生了情,要如何割舍,可是他心中的人却是一朝国君,君臣之礼,如何安置?!容若只觉得内心的情感与无奈的伤怀纠缠郁结,如蚕丝一般,一股股绞在心头,勒得这样紧,几乎透不过气来了。
“皇上,我也希望这不是梦。可是皇上,容若爱你不能只是爱你,我知道在你心中还有一片山河……身后就是万里江山。”
本是热切的心意可说到最后声音却有了丝哽咽,心中所郁结之处就算被冲破,即使吐露最真实的内心,却还是如此的无望。他不是不能面对皇上的心意,他是不能面对有一天,因为自己伤及皇上的威仪。他知道皇上是多想做一代明君,开创一番盛世。
听到容若的回答,康熙如同坠在惊喜的云端,而后半句,心中又惆怅又感动。俯身鼻尖摩挲着容若的鼻尖,眼眸是如此深情,仿佛永远都看不够的样子,说道:“容若,你说得都对。可是除了这些,我心里还有一个人,也只是有这一个人……是你。”
容若的心似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错落交叉隐隐作痛,但萦绕着都是丝丝缕缕的情意,由刚才的苦咸成了甘甜,抬起头温和微笑的看着康熙,笑颜是如此动容。此时他那乌黑的眼眸像极一泓清泉,浅浅一抹明光,映在眉宇间不再是迷茫,而是透着晶莹剔透的流光。
康熙心中暖暖的,臣既知君,君也知臣,心意相通时潜在心里的情意都化成了幸福。手掌小心地避开他的伤口,紧紧的拥着,只求贴的更近,直到将他融进自己,不论是心还是身体都是从未有过的近。双唇相接,相拥亲吻,热切的,急盼的,渴求的。缠绵至极,却又极尽温柔,终是能相互倾诉不再隔离。
容若,你是大清的才子,满人提起你都会骄傲自豪,你的名声甚至不亚于我。我一直都知道,你绝不会只属于我一个人,是属于大清的,但是即使只这一刻,我也想要。
好烫,身体从未有过这么烫,灼热得难受,也因此让一切变得更加真实,容若忍不住紧紧环住眼前的人。任汗水腻在彼此的肌肤上沁湿了这光滑的锦衾,感受到一阵强过一阵撕肠裂肺般的疼痛从身体内传来,呼吸不稳,痛得令人窒息。康熙知他难受,心中大为不忍,手安抚在他腰间。可容若的喘息却变得更为急促,心中翻涌着滚热的甜蜜,只愿意沉醉此刻,不舍得松一松手。
仿佛天地间只余他们两人,像两颗清露蓦然相遇,彼此吸引,最后互相融入,不分彼此。即使明知,朝阳升起终是会被分开甚至消失,可却舍不得放开这一次的相拥。
一觉清梦太匆匆,无奈寒雨晚来风。
君自有心,臣自有情,只是家国还堪忧。
此情深浅,谁人可知?
清晨醒来,迷蒙间还能嗅到落地大鼎中的幽幽清香。康熙只觉得手臂一轻,仍是拥人入怀的姿势,却空无一人。
惊醒坐起身来,窗外新换的白色蝉翼纱,初夏的阳光就这样照射下来,投入一团团的浅影。大殿内只剩下淡白若无的轻烟,丝丝缕缕没入在空气中,可是昨晚的每一幕都清清楚楚印在康熙心中,那不是梦。他随手扯过寝衣穿在身上,连忙唤道:“容若。”下床的刹那脚步竟有些虚浮,只是无人相应。
殿外的梁九功慌忙入殿,很少见万岁爷张皇失措,仔细一听皇上是在唤纳兰大人。梁九功忙回答道:“皇上,今早天一亮,奴才看见纳兰大人离开了。”
康熙心中苦笑一下,难掩着无奈,挥手示意梁九功退下。
天刚亮时寒气更重于深夜,容若你这是何必,本就畏寒又有伤在身,再说过不了几个时辰你还是要入宫当值,一样是会见到我的。
长相思——康兰
玄惜雅
碧水愁,
碧水仇,
愁起江山哽在喉。
相思水上舟。
梦悠悠
醉悠悠,
上弦楼头明月勾。
夜合埋碎秋。
清歌如梦广播剧第三期已出YS地址http:/bbs.jjwxc.net/showmsg.php?board=52&id=55568
那么自己呢,结局真的那么重要吗?只要能为这天下尽一份心力,不枉所学,不负圣恩,何求其他。周培公转身回提督府,他神色如常却没人明白为什么看到这样的转身,会蓦然地有些伤感。
四月天,暴雨歇,柳丝长。草芽碧,桃色红,青烟单薄和风暖。
京城内,明府。
明珠没想到皇上今日会来到府上,心中一紧连忙行礼,“臣未知圣上驾到,有失远迎,还望皇上恕罪。”
康熙抿嘴一笑,微微摇头,知道明珠对君臣之礼极是看重,扶他起身,淡淡一抹笑意道:“朕只是随意走走,就来到你府上,明珠你就无须多礼了。”
其实也不仅仅是因为容若的缘故,康熙待明珠才会如此厚爱。明珠确实有才,遇事有魄力有胆识。尤其是在平藩初期,康熙到现在都记得,那一日,朝廷上下都在为粮草不足闹得人心惶惶的时候,明珠正身跪在太和殿所说的话,言犹在耳,“臣明珠,愿当庭立状,如果一年之内不能筹集两年军饷,以供前方将士,臣便连着这颗脑袋和头上的顶戴花翎一并交由皇上处置。”
多么震慑朝堂的声音!四辅臣已经不在了,朝廷内却渐起了索额图和明珠新的两派势力。不论平日里明珠如何玩弄权术,但他待自己的一片忠心,康熙从没有怀疑过。或许也是因为多了这一点,自已也予他重权让他扶摇直上。
甩开了思绪,今天不是为了朝政的事而来的。康熙望着窗外的夜合笑道:“明珠,容若就快回来了,你们父子也是第一次分开这么久吧。”
提到容若要回京,明珠心中也是不胜欢喜,当初为他陕西之行担忧不已。容若遇事还算沉稳,就是太过刚直,所谓“刚则易折”。不过接到消息知道容若马上就要回来了,欣喜之色难掩,答道:“皇上,容若应该就这一两天就回来了。”
康熙亦是点头不语,看见夜合半开半合,形态甚是高洁优雅,前几日暴雨洗刷过尤为清丽,却更胜在香气清雅,闻之五内俱清。康熙忍不住向窗口靠近,想看得更清晰些,微感好奇:“朕看你府中倒是种了不少夜合花,明珠大人很喜欢此花?”
明珠闻言亦抬头看着这些夜合花,慢慢道来:“皇上,臣素来对这园艺花栽之事不甚了解,这夜合是容若十分喜欢,倒有些是他亲手栽种的。”
“哦?”康熙有些惊疑,不过心中很快转为了然。也是,夜合花梗坚硬而长,花苞洁白舒展在宽大的枝叶间越显得优雅脱俗,和那人的风姿倒真有几分相似。
“容若,总是把这些东西当做有生命似的侍弄着。”每每提到爱子,明珠总会不自觉得多说上几句,也许官场名利是自己从如履薄冰到荣极一时苦心经营而来的,但是有一个天资聪颖让人引以为傲的儿子,这父子情缘却是上天的恩赐,可遇不可求。
康熙听着这话,心中一怔,仔细体会着不由多看了几眼夜合,想起了一首古诗,“夜合夜正开,徵名殊不肖,花前试相问,叶底谁含笑。”
容若,你终是要回来了。
康熙转身对明珠说道:“朕上次来你府上,你家那苏州园林之景,朕却连一半都没看到。”皇上话语之意似浅有责怪,可任谁也看得出,今日皇上的心情甚好。
明珠连忙陪笑道:“皇上,臣府中的那些景色远远不及皇宫中的亭台楼阁布置精巧,臣现在就陪您去,还望皇上莫要见笑才是。”
康熙摇摇头,说道:“朕只想随意走走,一个人就可以了。”
园林之景,美在宜诗似画。
苏州园林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常常让人觉得置身于画中行走。而明珠的府邸不仅在构造中有苏州园林的入画写意之美,在创作上将修剪树木也着眼于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夜合伴着清露打在竹叶上的清香,景致错落在这弯弯小桥静静流水中更是沁人心脾,微暑之气也浅淡消弭而去。
往这亭榭楼阁的深处走,映入眼帘的是一池碧荷,荷叶舒展亭亭如盖,浓荫如翠,水珠倾泻而下,清风徐来,越觉得清净凉爽的气息扑面而来,周身四肢百骸至每一个毛孔,无一不舒畅。
康熙不得不感叹,皇家园林以宏大堂皇、浓丽称胜,而此处庭院落落大方,无需奢华,却是环秀揽翠,重在不以工巧取胜,而以自然为美,更为精致、自由、典雅。
康熙既然吩咐要一个人游览林园,明珠便叮嘱家丁切不可打扰到皇上的雅兴,所以这偌大的明府此刻便格外的静谧仿佛也沉浸在了画中。也正是这样的静谧又和着景色让康熙生出了许多感慨来,这清香远溢、曲廊环翠的廊庑,无处不美,无处不彰显着才气深度,到底需要一个何等雅致的人才能别出心裁地造此美景。康熙看着这园中竹林掩映,脑海里却都是那人的音容笑貌,语声轻,笑声长,青衫薄影,雅然而立。
不知不觉,竟是来到了容若的书房。康熙知道此处便是他写出那些动人章句的地方,步子不由放轻了。不知道是不是“近乡情更怯”,康熙在容若离京后便再未踏入明府,许是怕见到人去楼空生出的离愁,而今知道容若很快就要回来了,也就任由着相思的牵引,想来这里看看。
推开门,穿过层层的书架,阵阵淡淡的墨香传来,看到了桌案上的宣笔,徽墨,青石纹的歙砚坚润如玉,似乎他们也在安静地等待着自己的主人。怎的,这一刻康熙却觉得好像容若从没有离开过。看到桌案上那厚厚的书笺,微微一笑,忍不住捧在手里细细读了起来。
蝶恋花
眼底风光留不住,和暖和香,又上雕鞍去。欲倩烟丝遮别路,垂杨那是相思树。
惆怅玉颜成间阻,何事东风,不作繁华主。断带依然留乞句,斑骓一系无寻处。
“惆怅玉颜成间阻,何事东风,不作繁华主。”康熙顿了顿,一字一字看得极慢,心中却波澜四起。
康熙看着这清浅的蓝色花纹的笔笺,依稀还可以闻到香草的甘甜气味,一张张,一页页全落进了心里,忘却了时辰。
窗外翠柳枝条斜出,阳光落下便如同层层光晕笼罩其中。
不
知过了多久,曹寅匆忙来到,脸上是遮掩不住的欢喜,“皇上,刚有快马来报,容若天黑前便可到京。”
康熙还沉浸于容若的词句中,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听闻消息,他笑了,这段时间因为朝政已是喜怒不惊的脸色却因为这一笑,变得格外生动。只听他吩咐道:“你在府里等着容若回来,让他先和家人相聚。再告诉他,朕在宫中等他。”说完,康熙便起身离开,手上却将一纸书笺小心翼翼的放进了衣袖中。
“是。”曹寅轻应了声。
长相思,长相思,若问相思甚了期,除非相见时。
连绵起伏的宫殿,天际幻起一缕一缕的晚霞,像是水面涟漪,细细碎碎浮漾起来。半空便似散开了五色绸缎,光彩流离,四面却渐渐渗起了黑,仿佛墨汁滴到水盂里,慢慢洇开了来。
皓月临空,浮光霭霭,初夏的夜里总是和白昼相反,透着舒爽清凉。
乾清宫。
落地的大鼎青烟缭绕,焚着的却是宁神香,一宫的清香,夜沉如水,那琉璃盏笼着暖暖一团晕黄照亮着大殿。
梁九功俯身垂首却也有难掩的欢喜,皇上的性子,身为领事太监,怎么会不知道。笑吟吟地对康熙说道:“万岁爷,纳兰大人来了,正在殿外候着呢。”
康熙闻声抬头,唇边已蕴上了如碧海晴空一般的微笑,眉亦舒展,激荡的心终于能重归宁静了,“快去请。”
未过片刻,就听见长廊上轻轻的脚步声,每一步都似落在康熙心里,来得如此自然,却又让刚刚平复的心生出了涟漪。
“微臣参见皇上。”还是那清朗熟悉的声音,清寥辽远的身影,只见他薄衫若玉,人淡似影,如初雪般清雅。康熙注视着容若,月白色的贡缎团福缺襟行袍,袖口上是以香线绣着的水红色四合如意云纹,外罩一件绛色坎肩,英气有之,清雅高格亦有之。
康熙走到他身前,弯腰双手将他扶起,一如往昔的看着他,“你回来了。”很寻常的一句话,此时听去却且喜且忧,明明他们分开了很久,可又好像从未分开过。
容若看着康熙,目光隐隐闪动,只见他穿着白色绉纱龙纹外袍,袖口上以纯金线劈成极细的丝,密集的针脚绣成金色印暗云纹,流畅的姿态,愈显得他琼树玉立,而这衣袍今日却宽大了,没想到一别数月,皇上清癯了不少。
窗外风吹过,花影摇曳,梨花似雪,月色如水,映在窗纱之上花枝横斜,欹然生姿。
康熙一挥手,殿内的人皆躬身垂首,无声退了下去。梁九功知道万岁爷数月未见纳兰大人定是有许多话要讲。只听遥远的殿门“吱呀”的一声就关闭了,此时便再无他人。
既为君臣,怎脱的了君国大事。深深相视,话语先起的还是前方的战局。陕西倚天仗地的地势,周培公和图海如何一文一武,联手退敌。容若一件件一桩桩向康熙讲述着,只谈到如何说服王辅臣的时候却轻描淡写,康熙知道他一定省去了其中的重重阻隔。
因为容若就是这个样子,从不居功。他是懂他的,所以即使只是只言片语,也能想象的出这背后的步步艰难。
也不知道过去了多少时辰,麒麟大鼎散发着青烟徐徐,一殿内都是这清香。
琉璃盏下蕴着亮光,容若还在继续分析战况,只是不知为何蹙起青烟似的眉,手背在身后扶了一下腰。康熙见他额头上似有细汗冒出,奇怪这微凉的夜里他怎会……
容若很少会御前失仪的,康熙明了,心中蓦地一痛。上前一步靠近他,手不偏不倚轻扶在他左腰处,声音如同一池温泉,“你受伤了?”
容若对他这一亲密的举动面色微窘,想侧身躲开,可连日奔波方才又站得太久,身形终究滞怠。伤口处此刻更是异样的烫,“皇上,一些小伤,臣已经无碍了。”
他的闪躲全落在康熙眼里,容若还是和以前一样呢。只是这一次,康熙不再退让。
“容若,朕今日去了你府上,看到了一些东西。”
容若心中猛地一动。只见康熙目光悠悠在他身上一转,似要看进他心里,“朕看到的是一纸笔笺,朕来念给你听。”
微微扬起了眉,眼眸里不乏深情,清越的声音回荡在这幽香中,余音缭绕。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宽兮绰兮,猗重较兮。善戏谑兮,不为虐兮。 ”
没想到还是《卫风淇奥》,此阙却是康熙袒露心扉时,未说完的下阙。用作回应卫风的上阙,写的便是相知相近心意相通的情意。
诗经的意思是,在那淇水河湾上,翠绿的竹林茂密葱茏。眼前的这位君子啊,你瞧他金银璀璨多精坚,玉样温润更庄严。他胸怀宽广性子旷达,柔和包容怎不教人心折。他登车凭倚举止风流,稳重清雅怎不教人心许。眼前的这位君子啊,言谈风趣引人嫣然,清姿朗朗从不发怒,既与他相识,怎不教人心生欢喜。
此刻听康熙侃侃而谈,容若大窘,愈发低头,却又不得不解释道:“皇上,这是微臣闲时随意誊抄的,并不是什么重要的诗词。”
康熙双眸似星,笃定地说道:“容若,这是丙戌年三月初九那天你所写的,真的不重要吗。”康熙永远都记得在那一日,容若是如何双颊微红沉默着面对自己的倾诉。永远记得他那一跪,瞬间便拉开了他们之间的距离。
“皇上,臣真的只是随意写写,并没有什么深意。”容若看到纸笺写着的日期,解释越快心就越乱,仿佛一下想起那日,东风是如何顽皮,吹乱了娇红,而皇上狡黠的眼神,期望的眼神,最后是怎样转变为静默神伤从自己身旁走过。那一天的那一刻,他们是那么近,近到伸手便能碰触。却又那么远,远得是,一个永远站着另一个则永远都是跪着。
“那这呢?”康熙的声音像一汪碧波,在柔和的中空气荡开,他放慢了语气,问的很慢,很恳切,“专思君兮不可化,君不知兮可奈何。容若,也是三月初九同一天里,你又是随意写写的吗?”
就算容若天资聪颖,可真性情却无可隐藏。康熙看着他仿佛是被人说穿中心事的孩子,又窘又惊,却还苦思着如何答复自己的话。心,莫名的好酸。
某种感情积压在心中再也忍不住,上前一步就将他拉进怀里,一阵安谧的暖意带着清香瞬间将容若包裹住,温暖得连天地都只剩静宁,“容若,你为何要把自己藏得这么深,这么辛苦。”
容若心中怔动万分,低声只唤道:“皇上……”有好多话在心里却不知该说哪一句。
康熙抬头看着他,发现他亦是看着自己,容若的目光出神却又入神。
康熙声音里也不再有任何戏谑之意,微有沉意问道:“容若,你今天还要走吗?”何曾想过竟有一天会满怀深情地问出这句话,相思长相思苦,相思人归解相思。
容若心中一惊,明白了皇上的这个拥抱绝不是送别自己时那场无奈的暂别,“皇上,臣不明白皇上意思。”
“容若,我知道你是明白的。”
一时静默无声,良久才听见,“皇上,臣是明白。只是江山为重,相思为轻,山川几度……难为君来难为臣。”容若凝神看着康熙,说到“相思为轻”时,那眉宇间挥之不去的清愁,语气里夹杂着无奈。
“难为君来难为臣”,康熙心中大为感动,不禁收拢了怀抱。原来容若你知我懂我,可是我只想着要如何才能得到,你那颗我视之为瑰宝的心,却从未设身处地想过你的难处。 可不论是君臣还是知己,我竟发现已经放不开你了,也不想,不愿。
“那你还要走吗? 容若,我不是在用帝王的身份问你。”如果康熙自恃身份,就是想要了他的人,以前哪一天不是机会,何必等到今天。可是谦谦君子,强极则辱。即使今天他终于知道了,不是流水无情,容若心里一样是有他的,就更不愿意轻慢他。他视他一直都如同瑰宝。
皇上所问的话,容若听着心就像被极薄的锯片划开一道口子,痛得如此剧烈,这剧烈的疼痛却翻涌出心中埋藏最深的情感,随着这道口子,情意一点点的溢出,一滴滴流淌,覆盖了最初的震痛。这份相知相惜的情谊已渗入血液,刻骨铭心,该如何才能表达。
他的怀抱辽阔而温暖像碧蓝宁和的阔远天空,此刻仿佛重重心事都放了下来,虽然一动就牵扯着身上的伤口,衣服的摩擦更是痛得火辣辣的,可容若终是缓缓拥住了眼前人。微微一笑,他的声音一样可以清越深情,“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花开花败,不过一时。是盛开绽放时倾诉,还是凋零委顿时追悔,其实都是可以选择的。
康熙心中无尽的欣喜更多的却是感动。容若,你终是愿意说出来了。明知道隔着跨越不了的身份,隔着伦常枷锁,我不能不管不顾。可我知道你说出这样的话对你来说是多么不容易,而你终是愿意的。
红烛摇曳,扑朔影光,如坠入梦幻。
皇上拥着自己的手臂那么紧,仿佛连骨头也隐隐作痛,当亲吻着自己的时候,却有着冰雪初消的温暖。本是恍如梦境中的欢愉,却因这痛变得真实。明知道两人的身份是不会有任何结果的,可心中最深处的地方却瞬间的柔软,如他所言,他不是以君的身份在询问,自己亦不是以臣的身份在回答,情之所至,此时此刻,就让它遵从彼此的心意吧。
红烛熔泪不自知,垂垂凝结如一树灿烂的珊瑚树,连那落下的泪亦是种绽放的美。
鲛绡软帐静静地垂着,夜里是这样的静,静得都能听见,前殿内青玉案上,西洋钟盘里的转轴声,陪伴着这缠绵的绮色欢梦。
白纱鲮龙和水红如意云纹交错而落,逶迤于地像一幅锦绣画卷。
忽起的一阵风,轻轻吹荡开轻柔的帷帐,一路无声穿帘而来。轻薄的寒意,惊醒了床榻上的人,容若悠悠抬眸,睁开眼看见黄绫腾龙的帷帐被风轻轻吹荡,柔软的锦衾,迎枕都是皇家御用的颜色,此时的他仿佛身处一个被明黄所笼罩的梦境,不再真实。
又起了一阵风,突来的寒意,身体轻轻一颤,才发现身上的痛楚还未褪尽,不由缱绻在这锦被中。身后的人立刻发觉,将他紧紧拥住,手轻轻安抚,吐出的气息,暖意就浮在耳边,“醒来了?”
轻应一声,声音却有些模糊,“嗯。”
康熙微微一愣,察觉到容若的异样,支起半身,扶过他的肩膀,见他眼眸渐褪情潮却换成了迷茫,他一向清雅高绝何曾见过他迷惘的样子。心中顿起了怜惜,手抚过他的额头,却不知该说些什么,难道要像后宫中的那些女子,一番云雨后为他加册进爵吗。不不不,自己绝做不出这种事来。这样不仅是折辱了他,更是诋毁了彼此的情意。康熙只觉得如含了黄连一样,心中猛地苦涩不堪,容若,我又能给你什么呢。
康熙看着容若,目光却停留在他腰间,刚才就发现了,容若的左腰处有一道伤痕。手轻轻抚在他腰间,那细长的伤痕,足有一寸,看上去是箭头太利仿佛是擦身而过,皮开肉绽的,伤口愈合也未见大好。寒意陡升,不无心痛的问道:“谁干的?!”
听闻这,容若才有些回神,似是安慰的说道:“已经无碍了。”
战场本就刀剑无眼,这伤与那些青山埋骨的将士相比已是微不足道。
“就算有,你也不会对我说的……是不是?”康熙无奈的问道。以前也是,他寒疾初愈,就又带着伤去围场行猎,现在细细想来他那时定是为了代朝廷立威,不让自己失望。原来越了解就越发觉,自己欠了他许多。
容若只是无声微笑地看着他,并不作答,又何必言明,又何需言尽。
康熙注视着他,此时容若的神情不像初醒时那么迷茫,可还是恍惚,温和的问道:“容若,你怎么了?”
被康熙这样一问,容若不由微微侧身,声音有些轻,“……觉得这一切像个梦。”
“梦?”康熙顿时明白了,心中流淌着一股暖流,他是真的在意这些的,因为在意失了平日的淡定从容,也因为在意他才会迷惘。
烛影摇红,映着他的容色清俊胜于平时,目若秋波,眉如墨画,是这般美好,美好的让人心动,而这心动又让人觉得拥着他是如此幸福。心中一热,俯下身来,亲吻着他微露在外的脖颈,温热的气息徐徐传来,容若心中怔忡不已,仿佛刚才退下的浪潮一重又一重地冲刷而来。这吻越深越缠绵,从脖颈一路滑到了肩膀,贴在肌肤上的触感让彼此的身体也滚烫起来。
“容若,这是梦吗?”康熙的声音虽不大却清晰动人,他不急不缓地问着却辗转缠绵地吻着。
容若现在仿佛是熊熊烈火自心口燃烧,烫了起来,刚才的初次缠绵,是相思决堤,怎堪情丝绕心头。可醒来后却更清醒的发现,眼前的人与自己有着无法逾越的距离。
“你觉得这是梦吗?”康熙的气息从颈间温热的传来,他一遍遍的问着,语气里却没有丝毫的退让。
怎愿意这是梦呢,他本就视真情为人间圣物,既是生了情,要如何割舍,可是他心中的人却是一朝国君,君臣之礼,如何安置?!容若只觉得内心的情感与无奈的伤怀纠缠郁结,如蚕丝一般,一股股绞在心头,勒得这样紧,几乎透不过气来了。
“皇上,我也希望这不是梦。可是皇上,容若爱你不能只是爱你,我知道在你心中还有一片山河……身后就是万里江山。”
本是热切的心意可说到最后声音却有了丝哽咽,心中所郁结之处就算被冲破,即使吐露最真实的内心,却还是如此的无望。他不是不能面对皇上的心意,他是不能面对有一天,因为自己伤及皇上的威仪。他知道皇上是多想做一代明君,开创一番盛世。
听到容若的回答,康熙如同坠在惊喜的云端,而后半句,心中又惆怅又感动。俯身鼻尖摩挲着容若的鼻尖,眼眸是如此深情,仿佛永远都看不够的样子,说道:“容若,你说得都对。可是除了这些,我心里还有一个人,也只是有这一个人……是你。”
容若的心似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错落交叉隐隐作痛,但萦绕着都是丝丝缕缕的情意,由刚才的苦咸成了甘甜,抬起头温和微笑的看着康熙,笑颜是如此动容。此时他那乌黑的眼眸像极一泓清泉,浅浅一抹明光,映在眉宇间不再是迷茫,而是透着晶莹剔透的流光。
康熙心中暖暖的,臣既知君,君也知臣,心意相通时潜在心里的情意都化成了幸福。手掌小心地避开他的伤口,紧紧的拥着,只求贴的更近,直到将他融进自己,不论是心还是身体都是从未有过的近。双唇相接,相拥亲吻,热切的,急盼的,渴求的。缠绵至极,却又极尽温柔,终是能相互倾诉不再隔离。
容若,你是大清的才子,满人提起你都会骄傲自豪,你的名声甚至不亚于我。我一直都知道,你绝不会只属于我一个人,是属于大清的,但是即使只这一刻,我也想要。
好烫,身体从未有过这么烫,灼热得难受,也因此让一切变得更加真实,容若忍不住紧紧环住眼前的人。任汗水腻在彼此的肌肤上沁湿了这光滑的锦衾,感受到一阵强过一阵撕肠裂肺般的疼痛从身体内传来,呼吸不稳,痛得令人窒息。康熙知他难受,心中大为不忍,手安抚在他腰间。可容若的喘息却变得更为急促,心中翻涌着滚热的甜蜜,只愿意沉醉此刻,不舍得松一松手。
仿佛天地间只余他们两人,像两颗清露蓦然相遇,彼此吸引,最后互相融入,不分彼此。即使明知,朝阳升起终是会被分开甚至消失,可却舍不得放开这一次的相拥。
一觉清梦太匆匆,无奈寒雨晚来风。
君自有心,臣自有情,只是家国还堪忧。
此情深浅,谁人可知?
清晨醒来,迷蒙间还能嗅到落地大鼎中的幽幽清香。康熙只觉得手臂一轻,仍是拥人入怀的姿势,却空无一人。
惊醒坐起身来,窗外新换的白色蝉翼纱,初夏的阳光就这样照射下来,投入一团团的浅影。大殿内只剩下淡白若无的轻烟,丝丝缕缕没入在空气中,可是昨晚的每一幕都清清楚楚印在康熙心中,那不是梦。他随手扯过寝衣穿在身上,连忙唤道:“容若。”下床的刹那脚步竟有些虚浮,只是无人相应。
殿外的梁九功慌忙入殿,很少见万岁爷张皇失措,仔细一听皇上是在唤纳兰大人。梁九功忙回答道:“皇上,今早天一亮,奴才看见纳兰大人离开了。”
康熙心中苦笑一下,难掩着无奈,挥手示意梁九功退下。
天刚亮时寒气更重于深夜,容若你这是何必,本就畏寒又有伤在身,再说过不了几个时辰你还是要入宫当值,一样是会见到我的。
长相思——康兰
玄惜雅
碧水愁,
碧水仇,
愁起江山哽在喉。
相思水上舟。
梦悠悠
醉悠悠,
上弦楼头明月勾。
夜合埋碎秋。
清歌如梦广播剧第三期已出YS地址http:/bbs.jjwxc.net/showmsg.php?board=52&id=55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