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心玄

正文 第16章

    西儿和安迪怀念着骏马和神马,他们渴望尽快见到它们。

    安迪有些激动,这是他第一次來到成吉思汗灵魂的地方,他骨子里前世的血气滚动着。那强大的灵

    魂在吸引和影响着他,他很是兴奋,控制不住地谈起有关成吉思汗灵魂祭奠的事。

    “Hoey,当我们知道《塔古音》咒语的时候,返回到现世你第一个反应就是这个时间跟成吉思汗的

    灵魂祭祀有关。我了解了一下在成吉思汗时期就已经形成了几项重大的庆典活动,由元帝忽必烈概括为

    ‘四时大典’,这四时大典为春季查干苏鲁克大典、夏季淖尔大典、秋季斯日格大典、冬季达斯玛大典

    。忽必烈钦定大典举行的日期、程序,并作为一项制度世代相传。在长期的历史岁月中,成吉思汗祭奠

    的主要内容渗透于四时大典中,原有的祭天、祭祖仪式也保留了下來。而春季的查干苏鲁克大典是成吉

    思汗祭奠中最隆重的一次。它的时间是每年农历三月十七至二十四日举行,其中三月二十一日是主祭日

    。这个主祭日时间就是咒语要实现的时间,太巧合了。”安迪再次思索起來。

    “其实不是巧合。这是一种移动的强大力量的汇集。人类的灵魂产生共鸣必须要有一个强大的精神

    灵魂力量來召唤,世界上目前只有成吉思汗的灵魂具备这种强大的感召力。他的子孙在全世界繁衍得如

    此众多,他的灵魂很容易召唤起这些后人的响应,为咒语的实现打下了基础。而且成吉思汗灵魂最具有

    宇宙魅力和能量的是,它是移动的灵魂。这是迄今世界上已知帝王绝无仅有的奇迹。”西儿透着神秘的

    语气。

    “Hoey,这是什么意思?”安迪和小王同时支起了耳朵倾听。

    西儿整理了一下思绪,说出了成吉思汗灵魂这段漫长的移动历史。

    为永恒祭祀成吉思汗而建立的“奉祀之神”白宫,随着历史的变迁,随着蒙古王朝的变迁,随着守

    护、祭祀部落鄂尔多斯部的变迁,辗转南北,经受了历史的考验。成吉思汗“奉祀之神”,最初建立在

    鄂尔多斯和漠北高原。随着元朝首都南移,又在元上都和大都建立了“奉祀之神”。

    在北元时期,因政局不稳,几代蒙古汗征战南北,成吉思汗八白宫随之迁移多处。北元可汗从上都

    退却,在上都的成吉思汗白宫随之迁回漠北。明军占领哈刺和林时,八白宫迁至哈刺和林以北的草原上

    。当时,在鄂尔多斯的“八白宫”一直在阿尔巴斯及阿拉善山一带的阿拉格乌拉、阿拉坦特布希一带迁

    动。十四世纪末,在漠北守护、祭祀成吉思汗八白宫的鄂尔多斯部的一部分,从漠北蒙古高原向西迁移

    ,定居于阿尔泰山脉一带。1465年,一部分又迁入贺兰山以北、阴山以南地区。随着鄂尔多斯部的迁移

    ,八白宫也同时移动,最后汇合、集中在鄂尔多斯地区。

    1520年,将八白宫由右翼的鄂尔多斯万户和左翼的察哈尔万户分两部分供奉。十七世纪,八白宫又

    迁至黄河南岸的王爱召。1627年,林丹汗路经鄂尔多斯,去往青海途中,在鄂尔多斯留下了“全体蒙古

    总神祗”组成部分,从此成吉思汗八白宫及旗徽等奉祀之神,全部集中在鄂尔多斯。

    十九世纪中叶以后,鄂尔多斯地区不断遭到土匪骚扰,守护大伊金霍洛的达尔扈特将灵柩等珍贵的

    圣物转移,但很多的有价值的文物还是遭到了破坏。据记载,在一次抢劫中,土匪们虽然沒有敢动成吉

    思汗的灵柩,但是在抢劫了其他的财物后返回的途中,两个土匪头目不明不白突然死亡。土匪们认为是

    抢了成吉思汗宫帐的东西惹的祸,便把抢來的东西差专人送回成吉思汗的宫帐。

    1939年,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政府经过周密策划,为避开战乱躲避日本帝国主义对内蒙的侵略,

    保护成吉思汗陵寝,将成吉思汗陵寝西迁,先迁移到甘肃省榆中县兴隆山。于1939年6月10日起灵,途

    经榆林、延安、西安,7月1日抵达甘肃省榆中县兴隆山。

    成吉思汗灵柩途经延安时,1939年6月21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国民革命军八路军、陕甘宁边

    区政府、延安党政军民各界隆重集合,举行成吉思汗灵柩大典。在此次祭祀的仪式上,中共中央将成吉

    思汗正式尊称为“世界巨人”、“世界英杰”。并首次提出“继承成吉思汗精神抗战到底”的口号。

    1949年,成吉思汗陵寝又再移至青海省煌中县塔尔寺。青海境内的蒙古族和硕特等部二十九旗的王

    公札萨克是成吉思汗的后裔,塔尔寺又是蒙、藏等民族宗教的信仰之地,这是移灵至塔尔寺的主要原因

    。

    1953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应蒙古族和鄂尔多斯蒙古族人民的一致要求,并请中央人民政

    府政务院批准,决定将成吉思汗灵柩从供奉的塔尔寺迁回故地伊金霍洛。1954年4月7日,当成吉思汗的

    灵车开进伊金霍洛时,达尔扈特和各旗闻讯赶來的蒙民中,有一百多人骑马在20里之外列队欢迎。在到

    达伊金霍洛15里长的大路两旁站满了欢迎的人群。灵车在人群中缓缓地向前开进,沿途群众不断向灵车

    叩拜,祭洒鲜奶,敬献哈达、祭灯、彩绸、美食等。那时,伊金霍洛还不通汽车,当灵车通过沙丘、沼

    泽地时,群众从路旁拔上沙蒿、柠条、枳笈等,一直垫了七八里路,使灵车顺利抵达伊金霍洛。同时,

    安放大祭在同年4月23日与新陵奠基一并举行。

    供奉着成吉思汗灵魂的八白宫,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地经历着迁移,不仅辗转南北,而且几次分

    合,但始终沒有让灵魂安放的灵柩遭到破坏。灵魂具有如此强大的号召力和吸引力,这就是移动的灵魂

    的震撼之力。成吉思汗遗物上吸附着和聚集着灵魂,装在银制的灵柩里,承载着伟人宇宙灵魂的力量,

    经历着洗礼,连接起天地的能量。移动的灵魂,移动的能量,让每一处他走过地方都为他收敛和效力。

    这是史无前例的。这是一种强大的信念,一种來自天地人共有的灵魂能量。

    西儿说到动情之处,有些哽咽。她曾经为成吉思汗灵魂移动的历史感怀落泪。她曾经跪拜在灵柩前

    ,感受和触碰那强大灵魂的温暖与庇护,像是父亲给予女儿的慈爱和力量。

    “确实太伟大了,今天我们能够來祭祀成吉思汗的灵魂,也真是要感谢他的后人能够不忘根本而礼

    孝厚德。”安迪由衷地说。安迪的中国话越來越精准了,语言是一种情感的直接表达,当一个人愿意用

    你的语言來深入交谈时,说明你和你的国家在他心目中是多么的重要。

    西儿肯定着:“是的,礼孝厚德,成吉思汗的子孙们继承了父辈的传统和精神,他们沒有忘本,他

    们表达了一种民族的根本。成吉思汗孙子忽必烈统一中国,建立元朝后,在原有祭祀的基础上钦定了祭

    祀仪式的时间、内容和程序,正式组建了一支守护陵寝的特殊部落----鄂尔多斯部。在这个部落中指定

    追随成吉思汗的主要战将元勋的后代,并挑选出五百户,组成世代承袭、专司供奉、祭祀成吉思汗的群

    体,称为达尔扈特人。他们专门从事守护和祭祀成吉思汗八白宫的神圣职责。所以达尔扈特人的意思就

    是神圣使命的人。达尔扈特人近八百年來,世世代代守护成吉思汗八白宫和成吉思汗旗徽,完整地保留

    和继承了十三世纪成吉思汗祭祀文化,为保留和继承蒙古民族传统风俗,为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做出不可

    磨灭的功绩。达尔扈特人一如既往地忠实履行着守护成吉思汗陵的职责,用家族的生命作为成吉思汗英

    灵的附属。自1227年成吉思汗病逝,祭奠他的圣灯就从未熄灭,祭祀活动数百年來经久不息。”“我知

    道那盏圣灯快八百年了,这盏长明灯始终沒有灭过,而且当时中国经历了‘文革’的浩劫,连西藏阿里

    如此神秘的地方都被破坏和染指,这些达尔扈特人又是怎样保护如此神圣的火种呢?真是不可思议。”

    安迪摇着头。小王也有些困惑。

    “成吉思汗圣灯的火种有三到九个,由达尔扈特人守候,共有八户人家,历史上延续到明清、国民

    后期改革。在残酷的文化大革命中,达尔扈特人将珍贵而神圣的火种分为几处保留,他们在家里偷偷地

    保护,躲过了火种熄灭的危机。在这长达近八百年的历史中,达尔扈特人用顽强的生命和可歌可泣的精

    神,让这盏灵魂的圣灯即便在文革中也长燃不熄,一直点燃到现在。这种坚持和承诺的精神太令人感动

    了。”“真了不起!”安迪点着头。

    “我在鄂尔多斯生活了二十多年了,我觉得鄂尔多斯人依然保持着这种对人对事的忠城与信任,依

    然保持着顽强和质朴的坦荡。即便鄂尔多斯人富裕了,但是他们并沒有像都市中的很多家庭那样出现家

    庭危机和招摇过市的举动。这里的人依然家庭和睦,蒙古族和汉人通婚的也很多,离婚率很低。不管穷

    人富人每天同样在喝奶茶,同样在吃着炒米。亲戚、邻友都是和善往來,生意人也都朴实得很。”小王

    真心地夸赞着。

    安迪也有同感,与蒙古人打交道,他感受到了那种民族的开阔和厚德。

    西儿有感而发:“当年康熙帝在1696年平定额鲁特部时,曾在鄂尔多斯人中停留了一段时间。他在

    写给留守北京的皇太子的一封信中,对该民族作了介绍。

    他说:这是一个非常文明开化的民族,他们丝毫沒有丧失真正蒙古人的那些古老风俗习惯。他们之

    中的所有王公都生活得极为和睦,从未有过你我之分,虽然他们从來不采取措施看守骆驼和马匹,但从

    未听说过在他们之中有盗贼。如果这些牲畜之一偶尔走失,那么发现它的人就会竭力照顾它,一直到为

    它找到失主为止。他们不要求任何私利就将牲畜还给失主……鄂尔多斯人在饲养牲畜的行业中特别聪明

    。他们的大部分马匹都很驯服,容易接近。鄂尔多斯人之北的察哈尔人,具有尽心和成功地饲养马匹的

    名声,但朕认为鄂尔多斯人在这方面要远远地超过他们。他们尽管有这些长处,却远远不如其他蒙古人

    那样富裕。”“看來今天鄂尔多斯的富有,是修來的福分,不可忘本呀!”小王慨叹。

    安迪补充道:“我看过格鲁贤修道院长的著作,书里就是这样说的。十九世纪中叶后來华的旅行家

    和探险家中,法国遣使会士古伯察在看了格鲁贤修道院长的著作后,途经鄂尔多斯,虽然他并不知道鄂

    尔多斯人在漫长的历史中就具备这样的民族魅力,但是他在当时就是这样评价的,他说‘我们觉得自康

    熙皇帝时代以來,这些民族再未发生任何变化。’可见鄂尔多斯这里留下了多么深厚的成吉思汗、达尔

    扈特等蒙古族的文化内涵。”“不管是艰苦的昨天,还是富裕的今天。守护成吉思汗陵的鄂尔多斯部,

    不仅完整保留了蒙古族传统历史文化,而且为继承和发扬十三世纪以來形成的成吉思汗祭祀文化做出特

    殊贡献。八百年延续下來的成吉思汗祭祀活动,包括诸多的祝词、颂词、祭文、祭歌等,其内容与形式

    涵盖了蒙古民族历史、文化、信仰、观念、风俗、语言、文字等各个方面,塑造了以宫廷文化、祭祀文

    化、游牧文化和民俗文化为主要特征的鄂尔多斯传统文化,形成了蒙古族草原历史文化的结晶。”西儿

    阐述着。

    “所以我认为这也就是中国人所说的因果报应。今天鄂尔多斯人成为了世界关注的富有之地,不仅

    仅是因为它的物质资源,更重要的是鄂尔多斯传统的民族文化资源,这才是永恒的持久传承和发展。我

    喜欢鄂尔多斯,我还会经常來的。”这是安迪的肺腑之言。

    此时西儿的眼睛一亮,她又有了新的认识:民族的精神和民族的文化也是一种信仰。鄂尔多斯人将

    传统的民族特色保留到今天,是一部宝库。今天我们探讨了那么多的历史,而我们留下了什么?对于历

    史我们应该更多地思考和回顾而不是争论不休,因为我们不能查到完全真实的历史,我们只能看到历史

    对于现在的影响。

    不管是物质还是精神的,最终都要回到一个主題是生,还是死。如同一个咒语,让人类惊醒,让人

    类觉醒。

    车子疾驰在春意盎然的草原上。西儿和安迪越來越激动,他们终于靠近了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灵魂

    。在那古老、美丽而富饶的巴音昌霍格草原深处,在那片松柏耸立、树木成林的环抱中那三座相连的金

    碧辉煌的成吉思汗陵宫大殿中,八白宫的再现,屹立在鄂尔多斯高原上,像一座丰碑,记载着那沧桑变

    迁的蒙古民族历史与文化,记载着成吉思汗这位伟人的丰功伟绩。它如同一只展翅飞翔的雄鹰,傲视着

    、俯瞰着,沧海桑田、风云变幻。

    到了,他们终于一起來到了鄂尔多斯成吉思汗灵魂的祭拜地。

    他们下车进入成吉思汗陵寝的弓形大门,经过竖立着天马旗的迎宾广场。

    他们带着美好的祝福,踏上吉祥如意的九十九级台阶,來到成吉思汗陵寝的大殿前。

    “骏马和神马!”西儿喊着,她和安迪惊喜地跑了过去,他们拥抱和抚摸着两匹雪白的骏马和神马

    。它们洁白如雪的毛色,在阳光下发着银光,带着神力,它们将成为迎请成吉思汗灵魂的强大力量。两

    匹马的眼里流露着喜悦,它们的脸贴附着西儿和安迪的脸,轻轻地蹭着,久久不愿离开。

    “你好呀!西儿,终于來了。欢迎欢迎!”此时一位个子高高而健朗、宽额瘦脸、皮肤黑而沧桑、

    戴着棕色宽边眼镜、身着藏蓝色棉布蒙古长袍、腰系黄色宽布腰带、头戴灰蓝色毡帽的七十多岁的老人

    ,面带着和蔼的笑容,快步从大殿里迎了出來。

    西儿赶紧拉着安迪过去,迎上老人介绍:“您好,老师,这是我的未婚夫安迪,明天按照鄂尔多斯

    婚礼的习俗,他就正式成为我的丈夫了。”老人热情而有力地握住了安迪的手,寒暄着。

    “您好,一直听西儿说起您,您就是有家族记载守陵人的主持,有幸见到您非常高兴。”安迪恭敬

    地握着老人的手。

    “第一次來成吉思汗八白宫吧,这么远不容易呀,但这里是力量,你运气会很好的。这次任务艰巨

    ,你们也辛苦了。”老人关心着他们。

    “西儿,你的上师说现在不要打搅他,他在念经,念完他会來找我们。今天这里人比较少,是为了

    我们能够静静地安排好后天的工作。后天这里将云集來自我国和世界各地的人,人会多得数不清的。”

    老人兴奋地说着。

    “沒错,整个鄂尔多斯能住的宾馆和蒙古族人家里都住满了來祈祷的人们。

    这两天听说你们要來安排仪式,人们都自觉隐蔽起來了,怕打搅你们。连媒体都撤走了,就等着后

    天出动了。”司机小王跟着说。

    “我很激动!”安迪两手搓着,有些忐忑。

    “小伙子,沒问題的,使命选择了你,就如同神圣使命选择了我们达尔扈特人來世代祭奠英灵一样

    ,我们都要有力量來召唤自己强大的灵魂,才能不辱使命呀!”说着,老人郑重地拍着安迪宽阔的肩膀

    ,鼓舞和支持着安迪。

    “谢谢!我会完成使命的。”安迪坚定地回答,眼力闪烁着光芒。

    “好,來吧。今天我给你们讲解一下吧!”老人让年轻、高挑儿、美丽的达尔扈特少女讲解员跟着

    ,他要亲自陪同西儿和安迪,让他们了解这里的一切。

    老人右手拉着安迪,戴着天然猫眼石佛珠的左手抚摸着神马和骏马说:“神马和骏马也是转世的,

    骏马是成吉思汗骑的,神马是敬神的。骏马是雌马,神马是公马。骏马死后倒地,我们按照它死去头朝

    的方向去寻找它们的转世。考核转世的马,皮毛要扎实,全面考核。神马是白毛的,骏马不一定纯白,

    雅木特德在它们灵魂的地方打卦,确认东西,在各种马群中找,条件成熟的才选。所以你们看它们多么

    让人赞美和喜爱。”老人说着爱抚地拍拍马背。

    “雅木特德是什么意思?”安迪问着。

    “当时在鄂尔多斯部达尔扈特人,在守陵人中又确定八个雅木特德,作为祭祀成吉思汗的核心人员

    ,每次祭祀时,八个雅木特德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井然有序地按照传统方法进行祭祀活动。我们这样

    的雅木特德是守陵和主持成吉思汗祭奠及苏勒德祭奠的专职人员,也就是祭祀人员。这是世袭的职务,

    代代相传,有关成吉思汗陵祭奠的各种事宜及程序,对外绝对保密。再通俗些,雅木特德是一个头衔,

    來领导达尔扈特人,也如同贵族王爷那样世袭到现在。有家谱记载,我们家族作为守陵人的主持已经三

    十六代了,家族中的长子继承守陵责任。一会儿你们也能看到我的长子在大殿里忙着布置呢,他现在已

    经胜任请灵工作。最重要的是成吉思汗的祭歌,他已经非常纯熟地掌握了。这首请成吉思汗灵魂时献上

    的祭歌,长达20分钟,是沒有文字记录的,这首祭歌也不是任何一种语言,它是‘天语的词’,既无文

    字记载,也沒有人能够破译。所以只能靠一代代口传下來。”老人认真地解答着。

    “我听过您给我唱的一段祭歌,感觉像是宇宙中各种声音的鸣响,像是各种声音能量的聚合,如同

    藏族人念诵的真言,來自宇宙的声音,代表了宇宙的能量。”西儿阐述了自己的想法。并告诉安迪后天

    迎请成吉思汗灵魂的祭歌是由老人亲自來唱。

    “祭歌是一种召唤灵魂、迎请灵魂的力量。总之它是一种神奇和神秘的能量。”老人确认着,继续

    说:“从八白宫到现在的成吉思汗陵的守陵人,达尔扈特人的命运与成吉思汗陵和成吉思汗祭祀文化紧

    紧连在一起。虽然经历了近八百年的风风雨雨,但达尔扈特人通过父传子受、世代绵延,将原始神秘的

    成吉思汗祭祀文化,最完整、最系统地保留至今。达尔扈特首先是祭祀人的象征,是守护和祭祀成吉思

    汗八白宫的特殊人群。他们的身份、地位、功绩是特殊的。他们不受行政系统的管束,不受改朝换代的

    影响,有自己一套独特的管理体系和组织结构:不纳税,不服兵役,不向皇帝磕头。虽然朝代更替,但

    这一规则永远不变。

    如清朝规定,凡帝驾崩全国人民都应该戴孝,惟达尔扈特可免,可见对成吉思汗灵魂的尊重。

    “勤劳智慧的达尔扈特人,主要从事牧业生产,几百年來为成吉思汗八白宫提供祭奠所需的物品和

    费用。他们的衣着、习俗等保留了十三世纪宫廷文化、祭祀文化、游牧文化特征。现在我每天都要捻着

    佛珠念《伊经桑》,也就是圣主颂的经文。我们达尔扈特人是圣主的守灵人,所以我们从不穿戴亮色的

    服饰。”说着老人抖了抖那一身藏蓝色棉布蒙古族长袍。

    这时老人把西儿和安迪带到了面对陵寝的右前方的阿拉坦甘德尔敖包。这里有十三个敖包,敖包也

    就是堆子的意思,通常建立在山顶丘陵的高处和风水之地。用石头堆或砌成一座圆锥形的实心塔,顶端

    插上神矛或是树枝,系着经文小旗、哈达或布条。成吉思汗信奉的萨满教认为,天是由十三个天所组成

    ,十三个敖包也就由此而形成。阿拉坦甘德尔敖包是为纪念成吉思汗而设立的,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一的

    查干苏鲁克大祭祭天仪式都在这里举行。他们來到最大的敖包处。

    达尔扈特的少女给西儿和安迪分别递过來蓝色的哈达,西儿和安迪把哈达牢牢地系好,供放在敖包

    上。

    西儿告诉安迪,人的行为是思想理念的外在表现。当人的思想理念需要表现时,就选择能够代表自

    己意愿的适当载体。哈达,是蒙古民族吉祥的象征、祝福的表达、尊重的表现。特别是在成吉思汗祭祀

    中,人们首先敬献哈达,表达自己虔诚的心愿。哈达,历史悠久。鄂尔多斯蒙古族通常使用的哈达一般

    为蓝色和白色,而在成吉思汗祭奠的献哈达仪式中,敬献的是蓝、红、白、黄、绿五色哈达。哈达的蓝

    色象征蓝色的苍天,红色象征太阳和圣火,白色象征着圣洁的乳汁,黄色象征大地,绿色象征水草,充

    分体现了蒙古民族崇尚大自然,崇尚圣洁,并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心灵。这五色组成的哈达,成为

    鄂尔多斯蒙古人用于礼仪的吉祥颜色,并把它作为天马旗的五彩旗幡。那印有腾飞的骏马图案的五色小

    旗,就是使用了成吉思汗哈达的颜色。老人告诉他们,敖包在蒙古人心目中是神圣的,他们在行程中遇

    见敖包,必须下马,正转三圈,拾几块卵石添在敖包上,以示敬仰。老人带着西儿和安迪他们围着敖包

    转了三圈,让他们在心里和嘴里念诵着使命成功的信念。

    转完敖包,西儿双手合十面对着敖包拜了三下。然后西儿给安迪讲了一个敖包的传说:“自从人类

    的老祖宗盘古开天辟地以后,地球上就出现了高山、平地、大河、小溪、湖泊、海洋、森林和草原。从

    此,动物们也纷纷來到地球上,有的在天空中飞着,有的呆在陆地上,还有的潜入海洋,地球上便很快

    充满了生机与活力。龙王听说地球是个伊甸园,很想去那里看看。有一年,盘古派他去巡察森林、草原

    的长势,龙王极为欣喜。他执意在空中多云游了几圈儿,却分辨不清哪是森林,哪是草原。因为森林和

    草原都是绿色的。龙王回去问盘古怎样区分森林和草原。盘古告诉他森林里长着大树,草原上长着嫩草

    。龙王听后,于是回去继续任务。当他走到一半时,忽然想到竟沒问盘古大树和小草有什么区别,于是

    又回去问盘古。由于路远,耽搁了时间,天气已进入深秋时节,树叶落了,草也枯了,只有等來年再看

    长势了。为了让龙王分清森林和草原,盘古指派八名壮汉去草原垒敖包。第二年,龙王出巡时,便看到

    草原上建起了座座敖包。为了醒目,龙王还在敖包上插了木杆,给木杆上系了许多五颜六色的布条。龙

    王每年都要巡察,看到大树、小草热了,就派风神去吹凉;渴了,就让雨神去送水。以后,生活在草原

    上的牧民,每逢草茂花鲜,牛羊肥壮时,他们就像过节似的,都要兴高采烈地从四面八方云集在敖包,

    载歌载舞,尽情欢唱,來庆祝牧业的丰收。”民族故事中的传说永远都是一种文化内涵的再现,能够留

    传下來就是一种继承。当风把敖包上无数的蓝色哈达吹起的时候,扎堆的哈达,犹如一朵朵绽放的蓝色

    菊花,此起彼伏地盛开在这英灵的土地上。

    转过身,老人带着他们來到了成吉思汗陵寝西侧的苏勒德祭坛。这是安放、祭祀成吉思汗哈日苏勒

    德的地方。哈日苏勒德是成吉思汗所向无敌的战神,曾跟随成吉思汗南征北战,打天下,象征着奋勇直

    前的民族精神。成吉思汗去世后,在他的鄂尔多也就是宫帐旁建立了苏勒德祭坛,日夜守护,并建立了

    祭祀制度,世代相传。

    安迪仰望着祭坛上竖立的苏勒德矛头,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用公马鬃制成的苏勒德的缨子,随风飘

    动,显示出成吉思汗当年叱咤风云的威风。要进入成吉思汗陵宫了,安迪和西儿很是兴奋。突然安迪提

    了一个建筑设计的问題,这是他的专业,他问道:“旧时的八白宫宫帐设计成什么样子的?”老人告诉

    他:“八白宫旧时的宫帐从大蒙古国时期开始保留着蒙古古代宫廷的造型。宫帐的造型、结构虽然与传

    统的蒙古包相似,但不完全一样。宫帐平时是用白毛毡蒙盖。有时外面还要罩一层用棕黄色的布料制作

    的缀有青绿色流苏的外套。据说,宫帐的造型模仿传说中的桃儿形的天宫,也象征福禄吉祥的葫芦形状

    。”记忆与现实的场景已经是相去甚远,当年曾经的八顶白色的宫帐组成的八白宫已经成了另一个空间

    的记忆。当达尔扈特人赶着马车,护送着八白宫的陵寝,带着移动的灵魂穿越一片片神奇的国土,再次

    回到安息之地时,那历经的画面都成为了灵魂的路程。

    进入陵寝,他们经过雕有金色盘龙的八根柱子支撑着的古朴典雅的正殿,仰视着成吉思汗雕像背后

    那张横跨欧亚的大帝国时期的疆域图,进入到陵宫的西殿。这里供奉着成吉思汗八白宫组成的鞍辔白宫

    、弓箭白宫和圣奶桶白宫。西儿和安迪再次看到了陪伴他们穿越元上都的成吉思汗的马鞍,那么熟悉和

    亲切。如今马鞍回到了故地。老人告诉他们后天迎请成吉思汗灵魂的时候,要把这里的成吉思汗的银马

    鞍和蒙古末代皇帝林丹汗为成吉思汗八白宫敬献的马鞍拿出去搭在象征成吉思汗座骑的两匹银合骏马上

    ,供人们朝拜。

    老人给他们一一介绍着,弓箭是古代蒙古人最擅长的兵器。特别是把成吉思汗用过的弓箭视为圣物

    ,在他去世后珍藏在八白宫,一直供奉至今。

    老人特别指着那只用檀香木制成特大的圣奶桶说:“成吉思汗曾用它盛过九十九匹白雌马乳汁举行

    盛大的祭天仪式,从此这一奶桶成为圣物,世代相传至今,也快有八百年历史了,这也是绝无仅有的稀

    罕物。此后,每年的查干苏鲁克大祭也就是后天的农历三月二十一日这天,将奶桶搬到外面大祭场地,

    盛满马奶,祭祀苍天,世代相传至今。”“为什么设定春季的查干苏鲁克大典是最隆重的呢?这跟拯救

    是否也有些关联呢?”安迪好奇地提问。

    “查干苏鲁克,是蒙古语,意为‘洁白的畜群’。春季的查干苏鲁克大典,传说成吉思汗五十岁那

    年春天,碰上罕见的荒年旱月,成吉思汗认为春三月主凶,必须逢凶化吉,于是就用九十九匹母马的乳

    汁,向苍天祭洒。将一匹白马用白缎披挂,作为圣物和‘洁白的畜群’的象征加以供奉。以后每年举行

    一次,便称之为‘查干苏鲁克’祭奠,所以四时大典中以春季的查干苏鲁克大典最为盛大。拯救的意义

    也就是要逢凶化吉,所以咒语中也是选择了这个大典中最重要的一天。马奶的白色是纯洁、吉祥,代表

    一帆风顺,称善良的人‘心灵洁白’,用白祝福民族的健康与兴旺,这一天也意味着人们心灵的洁净。

    ”西儿给安迪解释着。

    西儿带着神秘的表情告诉安迪:“《蒙古秘史》中记载,在元代以前,给受伤后大出血而昏厥的人

    喝酸马奶往往奏效。《蒙医药选编》中说‘马奶能养肺,祛关节赫依病’,‘鲜酸奶味酸涩,性轻能升

    发胃火,除湿化瘀,健脾开胃,治痔疮,小便艰涩及诸般肿胀’。”安迪睁大了眼睛,惊讶于马奶的功

    效。天然的药物,也许就是最好的,中国草药的神奇,安迪是信服的。

    当他们经过陵宫的西殿,进入了宽敞而威严肃穆的成吉思汗陵宫后殿,安放灵魂的宫殿。这里安放

    着三顶灵包,供奉着成吉思汗及几位皇后灵柩。这三顶灵包蒙古语称朝木楚格,是成吉思汗八白宫的组

    成部分。中间的大灵包内安放着成吉思汗和孛儿帖格勒真皇后的灵柩。那被白骆驼毛所吸附的成吉思汗

    灵魂就安放在中间的大灵包内的银制灵柩里。这里才是目的地。

    那白骆驼头顶的绒毛附着着成吉思汗的灵魂,每每让西儿热泪盈眶,是一种呼唤的力量,是一种亲

    切的召唤。安迪感到一种奇异的力量在吸附着他,他沒有说话,他慢慢地走到安放成吉思汗灵柩的灵包

    前,隔着供桌默默地肃然起敬。他的眼里突然有了泪花。

    这是灵魂的归属,灵魂安详地关注着子孙们,这也是灵魂的礼记。移动的灵魂,移动的灵帐,移动

    的法力,为了消除人类的困境,指引着众生的灵魂脱离在荒漠中的迷茫,英灵会成为一股强大的正面力

    量,觉醒众生。

    这里为了灵魂安息是不能照相的,安迪从背包里拿出了速写本和速写笔,他用快捷而纯熟地手法勾

    画着成吉思汗灵柩宫帐的设置,老人一旁给安迪讲解着新旧宫帐的设置和具体的内容,提供着丰富的信

    息,增加着安迪的意识和感觉。

    灵桌上将大小两个方形箱子靠放在一起,成为梯形桌子。为了防止腐蚀,下面的箱子内装满食盐,

    上面的箱子装满香柏,成吉思汗灵柩就安放在上面的箱子之上。成吉思汗灵柩用纯银制作。灵柩长三尺

    六寸,宽二尺三寸,高三尺。灵柩正面刻镏金的“五雄”图案,也就是中间为龙头图案,四角为猛虎、

    雄师、骏马、神凤图案。两端各有四个用以提举的龙头环。平时各用一柄古刀把环儿穿在一起。灵柩平

    时用银锁锁着。只有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一查干苏鲁克大祭时才将盖子打开一条很小的缝隙。

    灵桌前放着一张与灵桌一般高、用铁皮包着的供桌,俗称“黑桌”。黑桌前有一张用铁皮包着的略

    矮的供桌,俗称“黄桌”。黄桌前面的红铜台座上,放着银制火盆。黑、黄两个供桌上放着招福之桶和

    招福之箭、灯杯、酒壶、双酒杯托盘、祭祀用的酒壶、马头响板、熏炉等祭器。供桌上点着大银杯的长

    明灯,在灵柩左边的帐壁上挂着银制弓箭。

    在供桌上摆放的招福之桶上宽下窄,高约一尺,木头外边用金银装饰,刻有八宝图案,里面盛满珠

    宝玉器和五谷杂粮,表示招福聚宝的意思。招福之箭的箭头上安有十三节竹杆的长柄,箭头朝下插入招

    福桶中的五谷和珠宝中,表示凭借这支箭,招來更多的财富。竹柄上部挂着一面银镜,银镜下面拴着红

    、蓝、白、黄、绿五色彩绸,表示天、地间的大自然,相助人间,招來幸福安康。银镜表示明察秋毫、

    安抚万邦的意思。竹柄顶端缀有一颗用洁白的绒毛缠成的圆球。象征着须弥山的雪峰,希望它下面照耀

    的四洲五海能像须弥山一样稳固。对招福之箭的竹柄十三节有人解释说,从成吉思汗的父辈到成吉思汗

    ,蒙古人经历了十三代,才兴旺起來,这是为纪念第十三代,也有人说是纪念成吉思汗十三岁就成了英

    雄,因而蒙古人就把“13”作为美好的愿望和吉祥的祝福……安迪一页一页地记录着,当他用画笔记录

    完最后一张珍贵的图画时,西儿用深情的眼睛默默地注视着他,安迪用爱接受着。两个人的眷恋在成吉

    思汗和孛儿帖皇后灵魂的照耀下,显得如此的温馨感人。他们俩回头去找老人,眼前出现的却是西儿期

    待已久的则西上师。

    西儿的内心顿时洋溢着激动的喜悦,她的心灵被一种慈爱牵引着,磨练的心路让她收起了要涌出的

    泪水。身着藏式红色僧衣的上师,还是老样子,那么沉稳和祥和。这次上师沒有戴眼镜,眼里的睿智和

    慈爱更加深厚地散发出坚定的指引和慈祥的温暖。上师眼角的皱纹拉起,展现着微笑。

    “上师……”西儿小声喊着,她拉起安迪的手來到上师面前。

    “还好吧,西儿。”上师端详着越來越成熟的西儿,把眼光移向安迪。“你好,则西上师,我是安

    迪,见到你很高兴。Hoey,常常提起您。”安迪高兴地说,并伸过手和则西上师握手。

    则西上师听到洋文的爱称,突然“呵呵”地忍不住乐了。他握着安迪的手说:“好好,都好就好。

    我知道你,我看过你的。西儿就交给你了,她将來会有很大成就的,你也一样。好好的,不许吵架,不

    许闹意见,一定要好好说话。”上师慈爱而腼腆,西儿笑了。

    “上师,我们好想看看神奇的海螺,这里都协调好了吧!”西儿迫不及待地问。

    “不忙看,一切都准备好了。我们先來祭拜一下成吉思汗的灵魂。”则西上师转身从旁边的桌子上

    为安迪和西儿拿來了供奉的香。那边老人为他们在主供桌上放好了一盏大的银制杯的供灯,等着西儿和

    安迪两个人同时点燃。老人唱诵起了颂词,则西上师小声念诵着经文。西儿和安迪一起点亮了供灯。那

    明亮的火苗,顿时上蹿着,朝着安放成吉思汗灵魂的灵柩方向倾斜,火苗尖上的蓝光,闪烁而飘逸。然

    后西儿和安迪把各自点燃的三根香插到了供桌前的香炉里,跪拜灵柩。西儿、安迪、上师三个人一同捧

    起同一条蓝色哈达,敬立在成吉思汗灵柩前时,西儿和安迪的头部开始凝聚起一股强大的气流,缓缓穿

    过他们的周身,留下麻麻的热力,然后从他们的头部再次离开,回到了灵柩。他们脑子里一片空白,好

    像放下了一切,被一种空灵的气息吸引而无法回神。直到老人唱诵完颂词,则西上师提醒他们供奉哈达

    ,西儿和安迪才回了神。

    老人端起供桌上一个特大的银杯,里面盛着满满的混杂着各种供奉成吉思汗灵的白酒的混合酒,让

    安迪和西儿喝下去,这是一种祝福和保佑。西儿估算了一下足有半斤,混合的白酒,后劲儿非常大。不

    会喝白酒的安迪此时顾不上自己的实力了,他被一种豪情控制着,在西儿喝了一口递给他后,安迪捧着

    重重的酒碗,忍着辣,“咕嘟咕嘟”一口气咽了下去。

    西儿和在场的人都瞪大了眼睛惊讶地看着安迪的豪情壮举,发出了称赞的声音。安迪恍然间有些懵

    ,他定了定神,说到:“沒事,还可以。”很快,安迪的脸上出现了红色的晕染,他的脚步有些磕绊。

    还好他年轻气盛,而且有些酒量,否则这一杯下去,一般人可是要睡一会儿,或许还要难受一会儿。西

    儿伸手去扶安迪。

    “这酒的味道很奇特,有些不一样。”安迪捋了下头发,双手搓了一把脸。“我看你是可以留在蒙

    古族里广交朋友了,这酒量真是厉害。”小王在一旁佩服着。

    “哦,谢谢,我开始喜欢喝中国白酒了。”安迪趁着酒的祝福,美滋滋地说。

    “明天婚礼你可要看好你的丈夫呀!酒不要喝太多了,等到使命成功后你们怎么喝上师都不管。”

    则西上师提醒着西儿。

    “上师,知道了,都特别提醒了亲友们和当地的蒙古族朋友们,他们都只会象征性地喝些庆祝一下

    ,都怕误了事。上师,您明天一定要來呀!”西儿恳求道。

    “西儿,上师就在这里为你们祝福吧!那个形式我就不参加了,你知道的心里想的才是最重要的,

    在哪里并不重要。明天我要好好的在这里做最后的准备工作,这也是我的责任。人这一生除了完成自己

    的宏愿,更重要的是要为众生付出,这才是修行的圆满,内心的满足。这里的英灵也会祝福你们的。”

    上师意味深长地说。

    “师父,我知道了。请您给我们在这里加持吧。”西儿含着感动的眼泪,再次跪在成吉思汗灵柩前

    ,安迪也跟着虔诚地跪了下來,两人闭上眼睛,双手合十,静静地等待。

    上师念起了祝福的经文,周围的达尔扈特的守陵人也同时唱诵起美好的祝词。美妙的声音,此起彼

    伏,激荡在空旷的大殿中。热烈,但是却在心灵深处如此地安逸和祥和。上师用厚实的手掌,按住西儿

    和安迪的头顶,将一股强大的热力和力量灌进了他们体内。西儿和安迪的手下意识的拉到了一起,他们

    紧紧而热烈地握着,让这股强大的气流在他们的身体内流畅地交流。舒爽而凝聚着气力,让人坚毅而喜

    悦。

    “好,祝你们幸福。我会常为你们念经的,起來吧。”上师亲切地说。

    带着祝福,西儿和安迪跟着上师和老人去了陵寝的工作室,商量后天的安排和要求。

    在那里,他们见到了那只珍贵而神奇的能给予吉祥光照、消除人类烦恼业力、启发阴阳一切能量之

    源的辛饶佛的牙齿变化而來的海螺。那带着久远纹路,光洁的左旋妙音海螺是那么安详,当捧在掌心的

    时候,奇妙的气息和鸣响会穿透在大脑皮层,让神经聚合,然后又迅速荡开,豁然开朗。他们喝着奶茶

    ,做着安排,几个人也畅所欲言。

    谈到时代的变化,上师说:“西藏有一种说法‘不是时代变了,是人心变了’。地球的内容沒有改

    变,仍然是那些山水,仍然是那些物质环境,但是我们的观点和思维变了。每个人都有很多愿望,这是

    人本來的需求,佛用健康的方式去追求物质权利,我们的精神也要提高。生理对焦、精神物质的对焦,

    沒对好就会产生错觉,非常刺痛。变焦沒做好,达不到提前约好的感受。沒有心灵的健康方向,人们为

    了忽略那种感受和状况,常用物体填满非物体,用物质來达到精神满足的欲望。这就是人心变了。可是

    如何改变这种精神的空虚呢?人的灵魂中要有一种信仰,才能让心与灵产生正面而积极的互动。西藏也

    经历过‘文革’,但是老人们信佛仍然存在,仍然受影响。西藏人以前大部分是文盲,但是祖辈的思维

    观点影响他们,不管生活怎样改变,但是他们用信佛來平衡内心,这是我自己的生活,并不会指责自我

    ,排斥自我。这些也都是祖辈积累功德产生的,沒有让这里的人们产生傲慢,不满。当不好的产生不满

    ,好的产生傲慢时,混合在一起就会产生冲突。西藏祖辈留下的是接受命运,语言和心情里要有感激。

    祖辈留下是一种生活态度,态度比东西重要,态度可以到死都存在,但东西并不一定。我來到蒙古族人

    中,同样感受到了祖辈们给他们留下的生活态度,这里沒有冲突,沒有傲慢。让他们依然质朴和坦然。

    ”谈到地大物博,上师说:“自然并不是我们炫耀的强大资本。自然界的和谐与美丽不是造作的,它是

    与生俱來的,这种自然万物的聚合是微妙和可爱的。

    它们承载了各种分子的关系,这些关系给予了我们人类自己的生存空间和生活基础,让人类能够不

    断繁衍和安居乐业。但是我们的心灵和头脑中的超越自然存亡的占有,让我们看不清楚自然的灭亡,我

    们还在沾沾自喜我们的发展和发达,还在戴着墨镜谈笑风生,然而我们教育后代如何在自然中站得更稳

    的时候,我们的脚下却被我们自己挖空,我们是在自掘坟墓。人的精神和内心的质量是可以改变的,这

    种改变的力量可以指导我们的行为,让我们的行为改善更加地和谐。最好的办法是不断地重复储藏起好

    的正面的教诲和指导,就会变成记忆的暗河,当河水流淌到我们身体的每一处时,就会让我们有了行为

    的指导结果,让我们洁净地表达出來,是符合我们的社会和良知要求的。让我们的人心‘地大物博’,

    才是存在的自然观、宇宙观。”谈到了宇宙的博爱,上师感怀地说:“动物之间的离弃和死亡的守候,

    让我们看到了一种情感的感应。一切都是众生,都是有情感的,只是存在的和表现的强弱而已。宇宙浩

    瀚无际,然而宇宙信息统一律却无处不在。所有的生命中,哪怕只是一片树叶,彼此间都存在着信息的

    通道,任何生命都是相同的,我们是一个同盟,这是超乎生命之上的更高层次和意义的灵魂感应和沟通

    。这代表着宇宙博爱的基因。这种宇宙的博爱在应验着,在积极地回应着,所有的人都做好了准备。他

    们在等待着那个拯救的时刻,力量从地球乃至宇宙的各个角落发出着,并且逐渐的汇聚到这里……”宽

    阔的思想和博大的爱在融会贯通。

    最后他们确认完工作,西儿和安迪暂时告别了上师和这些忠诚的达尔扈特人,一路上他们憧憬着明

    天的欢庆,后天的庆典。晚上他们俩按照规矩被分开到有一段距离的蒙古包中,一边代表西儿的娘家,

    一边代表新郎的夫家。这样明天盛大的迎亲仪式才能像模像样。

    清晨,当一轮红日沿着地平线缓缓升起的时候,一场盛大的鄂尔多斯婚礼拉开了神奇的面纱。这是

    一场欢快的聚会,蒙古族独具特色的大型婚礼程序,保留了许多古老而富有生活情趣的风俗,包含了蒙

    古族宫廷文化、礼仪文化、服饰文化、历史文化、饮食文化等各方面的内容,堪称鄂尔多斯大全。

    所有的人都是盛装出席,心茹、楸萍、芳芳、逸安、心华、旦增都穿着华贵的蒙古族的传统衣服,

    每一个人都被热烈而喜庆的氛围包围着。由于明天一早的使命,婚礼沒有按照传统的时间,而是从上午

    开始,在晚饭后结束。旦增被选为祝颂人。这些好朋友在这之前的一段时间,已经通过训练掌握了婚礼

    的程序和唱词的内容,他们俨然一副专家的样子。一早,丁真师父和则西上师,还有政君等一些亲朋好

    友打來了电话。西儿和安迪的内心澎湃着激情和喜悦。

    鄂尔多斯人历來将黄色、白色视为最崇高、最吉祥的颜色。所以参加喜庆活动的人们很多穿着黄、

    白色的长袍礼服,还有紫色和蓝色、红色等。

    西儿新娘和安迪新郎在各自布置得喜庆的蒙古包里由朋友们帮着换上婚礼的礼服,是心华帮着定制

    的。西儿新娘的蒙古族长袍是红色的,安迪是紫红色的。

    两人长袍外都分别搭配色泽艳丽的像马甲一样的外套。新娘长袍外配乌吉玛格,这是女人的礼服或

    是盛装的根本标志。西儿和安迪的长袍都镶彩色的边。领子立而矮,右开襟。两边开叉,肥大。领子、

    襟、衩有长纽襻儿结成的金色的扣子。

    衬衫留虎口,长的左右开衩,而且钉五道长纽襻儿结扣子。长袍的腰身处按照蒙古人的喜好扎着非

    常亮丽的黄绸缎的腰带。

    西儿穿上一副手工传统缝制的上翘的布马靴,靴帮上绣着桃、云格等花纹,靴头和后帮儿处绣着蝴

    蝶、鱼、花卉。靴脖、靴脊、后帮儿子的夹条儿是三道绿色粗面皮革。精巧和考究的工艺让西儿赞叹。

    最后西儿在脖子上佩戴银佩、珊瑚、珍珠,在手腕处配上手镯,身上佩戴针线包、香囊、鼻烟壶荷包等

    ,最后她端坐在椅子上等着“分发仪式”,脑海中惦记着安迪,有些红润的脸,那么腼腆和恬静。心茹

    她们理解西儿的心情,沒有让芳芳去挑逗西儿,她们在一旁熟悉着唱词。

    那边的安迪忙活极了,第一次穿上这么隆重的蒙古族婚礼长袍,逸安、心华、旦增等照顾着他,平

    日里豪爽的男人们此时都像“大家闺秀”一样,在蒙古族朋友的帮助下手忙脚乱地帮安迪穿着服饰。蒙

    古包里一片嬉笑热闹的吆喝。

    总算把安迪的服饰穿戴妥当了,两个蒙古族小伙子端來了一面大镜子,几个男人把安迪拽到镜子前

    品头论足。安迪头戴平绒圆顶帽,一身紫红长袍,外面的马甲是金色蓝底的。安迪佩戴精美的铜、银腰

    佩。腰佩的下环上缀带火镰刀和蒙古刀。蒙古刀是男子汉的标志。刀柄和刀鞘上镶嵌着珊瑚、玛瑙的蒙

    古刀佩戴在安迪身体的右侧。刀鞘上坠有金的链子,并插着一双筷子。火镰带在左侧腰佩上,火石和火

    绒都装在里头。火镰是男人传宗接代的象征。安迪的左边前胸腰带上有个绣花的褡裢,装着鼻烟壶和哈

    达。安迪把鼻烟壶褡裢,别在左胸前的腰带里,这是男人们的佩戴方式,他想象着新娘西儿的美艳,不

    禁笑了起來。

    西儿在娘家的蒙古包里分发出嫁的仪式开始了。这是在女方家中举行的最重要的仪式。因为它将宣

    告一个姑娘少女时代的结束和妇人生活的开始。所以必须由一对父母、儿女齐全的父辈夫妻支持进行。

    他们被称为“结发爹娘”。西儿请來了当地四世同堂的蒙古族朋友的美满父母。

    姑娘们穿着鲜艳的蒙古族民族服装,围在西儿身旁。首先,这对蒙古族老辈夫妻的丈夫,也就是“

    结发爹”用新郎赠与的白翎银箭,将西儿的秀发从头顶正中间向两边分开;再由老人的妻子“结发娘”

    用奶水将新娘的长发反复梳理。

    然后辫成十二股细辫子,缠在头饰腮垂上,再戴上雍容华贵的头饰和绣龙圆顶的帽子。姑娘们拿來

    镜子让西儿欣赏,这副出嫁的头饰安迪和心华可是让设计师费了功夫,由头套、后片、腮片、腮垂、流

    苏等构成,缀满了极品的红珊瑚珠、圆润光泽的白色珍珠、蓝里透金的青金石等,还有帽子两边的红宝

    石,中间一颗十几克拉的鸽血红的红宝石尤其引人注目,热烈喜庆。西儿一身珠光宝气、琳琅满目、雍

    容华贵。女友们在一旁羡慕的称赞,让西儿有些不好意思,但是内心洋溢着幸福。最后带着一脸幸福的

    西儿被盖上红色金线绣花的头盖面纱。

    两边的家中都已经是宾客盈门,欢歌笑语,洋溢着喜庆的欢乐气氛。人们穿着节日的盛装,拿着羊

    背子、砖茶、烟酒等礼品,骑马从几十里外赶來,纷纷敬献着哈达,交换着鼻烟壶,落座、喝茶,等待

    着迎亲的开始。

    娶亲的人就要出发了。大宾、祝颂人、新郎和伴郎等男性偶数组成了十二人的迎亲队伍。为了练骑

    马的技术,安迪、逸安、心华、旦增他们沒少在北京进行演练,今天终于派上了用场。出发前他们点燃

    香火,吟“圣主颂”,进行隆重的“祭弓”仪式。他们先來到禄马风旗前,祭过圣主成吉思汗。新郎安

    迪就像将要出征一样披挂上弓箭,显得英姿飒爽。传说,古代战时娶亲,必须佩戴弓箭,一为备战,二

    防“抢亲”。这时新郎翻身上马,祝颂人旦增端起一碗鲜奶,高声吟诵《弓箭颂》:“……伫立在宾客

    群中的新郎哟,祝你的婚姻美满幸福。顺从天意从仙阁降到人间……这支百发百中的神箭哟,……祝你

    的婚姻幸福无边。”带着《弓箭颂》的祝福,娶亲队伍策马向新娘家驰去。

    迎亲的队伍骑着马一路歌声,古老悠扬的鄂尔多斯长调,在苍茫的草原上,在蓝天白云的空宇中回

    荡。

    西儿这边,姑娘们通风报信,告诉这屋里的人已经看到了娶亲的队伍了。西儿的内心既兴奋又紧张

    ,她抓住了心茹的手。芳芳这回可忍不住了:“嘿,新娘可要硬朗些呀,一会儿还要考验新郎呢,你这

    儿可不许偏袒他,掉链子呀!否则这以后嫁过去,地位就低了。”“我看你这回说也白说,人家小两口

    早就串通了,这东西方早一体了,世界大同的典范。”楸萍在一旁说笑着,屋里很是热闹。

    娶亲的队伍风风火火地來了,刚到新娘家门前,祝颂人旦增就着急喊着问好的话,请求进去。自然

    按着传统,故意考验新郎和祝颂人的新娘的朋友们出來抵挡了。这可发挥了心茹她们好不容易演练成的

    技术了。心茹、楸萍、芳芳和一些姑娘们挡住蒙古包的门,不让娶亲的人进入。新郎安迪虽然知道这是

    传统,着急的他还是忍不住在外面喊着“Hoey、Hoey”西儿按捺着激动端坐在椅子上。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