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一)
西藏阿里古格王朝遗梦世界可以延伸到这里,从外界闯入它们久违的静谧。西藏这片高山阔土的壮
丽与伟岸,晴朗与圣洁,高傲与神秘,震撼着心灵,在生死轮回中接近着自然的本质。
“空旷,让空间延伸;宁静,让气息凝固;黄沙,让背景平铺;蓝天,让色彩重叠。四个苍老的车
轮,拖着疲惫的身躯,背负着年轻的希望,在同样的时间,同样的地点,碾过同样的沙土,划过山的背
脊,让扭曲的划痕在同样的画面中延伸。他们的世界固定在一种状态,就像色彩的重叠一样让这种平淡
的生活无法总是平铺直叙,世界的发展在平静中孕育着暗潮而來。”西儿离开家的时候,又看了一眼墙
上那张照片:一位满脸皱褶,但憨笑的藏族男人,在西藏高原上拉着一个简陋的四轮木推车,上面四个
小孩子背着书包微笑着。
安迪回了美国,西儿、心茹和逸安奔赴西藏这片世界的屋脊。他们要到西藏昌都去迎请海螺、水晶
和莲花法宝。再晚,丁真活佛就要闭关了,闭关期间他是不能出來的。而且孜珠山的天气变化很快,过
了夏季,山上也许会下雪。
西藏东部的昌都,位于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中上游,有藏东三江流域之称,历來是藏东政治、经
济、文化、交通的中心,也是兵家必争之地,是西藏的门户。
神秘的西藏素有西藏宗教圣地之誉的昌都,除藏传佛教的雍仲苯教(苯教)、格鲁派(黄教)、宁
玛派(红教)、萨迦派(花教)、噶举派(白教),还有天主教、伊斯兰教。凝重多姿、气象万千的宗
教文化,交织成纷繁多彩、影响深刻的信仰习俗。这个包容性、开放性的宗教圣地,有着神秘色彩强烈
的寺院文化。
夏天酷暑的昌都,日照长,阳光辐射强,昼夜温差大,降雨集中在夏季7--月,往往是东边日出西
边雨,雨过天晴,天际彩虹横跨,空气清新,景色很美。
这是逸安第一次与心茹结伴远行,而且是去世界海拔最高,高原缺氧的西藏。逸安一直处于兴奋和
恐慌的状态,嘴上不说,但是手上时常捻着心茹送的佛珠,祈求着顺利和平安。二十多年了,逸安还是
大学年轻气盛的时候勇闯过艰苦的西藏。如今随着人的年龄和心情变老,心脏被事业压迫和窒息,他反
而有些气虚,害怕起高原那缺氧的恶劣环境了。这么多年了,他几次都想回西藏再看看,几次都因担心
身体而泻了气。这次与妻子和西儿同行是机会,是挑战,也是转变。
重要的使命,政府继续给予大力支持。由于丁真活佛临时有事去昌都洛隆县插更寺,西儿他们要改
变行程,先到那里与活佛见面,拿到水晶洞的钥匙和接受活佛的灌顶再去孜珠山。沒有丁真活佛的同意
,水晶洞是不许任何人进的,更何况要取出一块水晶。
在北京飞往成都的飞机上,逸安炫耀着他平日几乎不分场合固定穿着的快捷而省力的速干服。不过
紧张还是在他的内心翻腾,逸安故意遮着眼罩装睡,遮挡着神态。心茹看着他的可爱,忍不住笑着说:
“你还挺会照顾自己的,瞧把你紧张的,越活越抽抽。”逸安沒摘眼罩,沉默了两秒,说:“曲高和寡
,难觅知音呀。”心茹笑出了声,打了逸安大腿一下,逸安直起身摘下眼罩,憨憨地跟着笑了。
趁着他们兴奋,西儿和他们两个人聊起了西藏昌都,逸安最喜欢和两个满腹经纶的知识女性谈天说
地了。
心茹先聊起了蒙古族与西藏的关系,因为他们刚刚经历了元上都艰巨而荣幸的任务。
心茹故意说得详细且引经据典,训练着逸安的耐性。因为生活和工作里,逸安总是要实证,这是他
搞金融技术的习惯。他也总是很武断地让心茹简短扼要,话不要说两遍,以便节约他的时间和智商,而
不解他人情趣和心智。心茹讲起了蒙藏之间的关系:“宋元时代,佛教逐渐在昌都传播发展壮大,最后
形成政教合一。但西藏各地政教势力无力统一西藏。公元十三世纪初,北方草原上兴起的蒙古族在成吉
思汗的领导下,灭金伐夏,甘、青、川一带的藏族头人先后归顺。《黄河南蒙古志》中提到蒙古民族最
早进入青海的历史可追溯到南宋理宗宝庆元年,公元1227年正月,成吉思汗挥师从临津关渡河取积石州
,三月破西宁州。公元1229年太宗窝阔台继汗位,青藏地区划归其子阔瑞王做封地。
公元1239年,阔瑞派多达那波等率军,路过青海湖南岸、黄河湾曲部、玉树等地区,到达西藏,促
成63岁的萨迦班智达葛坚赞入朝,他应阔瑞王的邀请,率八思巴和恰那多杰两个侄子,路径拉萨赴凉州
,于元定宗元年(公元1246年)八月抵达凉州。1247年他和阔瑞举行了历史性的会晤。阔瑞代表蒙古汗
廷,萨迦班智达葛坚赞代表西藏地方,达成了西藏归顺蒙古汗国的协议。从此蒙古王室通过萨迦派,开
始对西藏行使主权。蒙古王室也开始皈依藏传佛教。西藏成为蒙古汗国的属地,西藏的僧俗官员和百姓
都是蒙古大汗的臣民。从此西藏成为中国的一个行政区域。元朝顺应历史的发展趋势统一了西藏,实现
了包括西藏在内的中国大统一。”“八思巴又怎么成为忽必烈的国师呢?元朝又是怎么管辖西藏的门户
昌都的呢?”逸安故意考问着爱妻,其实内心充满着佩服,他也确实想知道更多的内容。
“公元1253年,忽必烈召见了八思巴,也召见了噶玛噶举派的领袖噶玛拔希。自从八思巴被忽必烈
召见后,二人建立了友谊。八思巴使忽必烈心悦诚服地接受灌顶,皈依喇嘛教,二者结成了一种富有政
治和宗教混合色彩的联盟。这一联盟从政治上保障了西藏地方归入元朝中央统治,而且在藏族地区采取
了比较温和的政策,使藏族接受元朝的制度,使蒙古王族信仰藏传佛教,接受藏文化。1264年,忽必烈
决定派八思巴等人返回西藏,建立西藏行政体制。5月1日,在临行时,忽必烈在元上都赐给八思巴一份
网以珍珠的珍珠诏书,封八思巴为国师。”逸安低着头,专心地听着心茹的讲解。
心茹继续着:“元代为了更有效地控制藏区,设立了三个宣慰司都元帅府统领全藏区的军政事务。
其中‘吐蕃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管辖今昌都地区及今四川甘孜州、阿坝州等。元朝对昌都地区的治
理与卫藏地区有所不同,主要是招抚。因此在昌都地区分封大量千户、万户,并与昌都地区的僧俗首领
保持密切的关系,其中噶玛噶举派二世活佛嘎玛拔希与元世祖忽必烈的数次交往尤其引人注目,噶玛噶
举派祖寺-昌都噶玛寺也是藏传佛教历史上开创活佛转世系统的第一寺;而元朝帝国的国师八思巴于公
元1264、1268、1274年三次往返昌都地区,以极大的精力实施萨迦派东扩计划,说明八思巴对昌都的重
视,也说明昌都地区在内的整个康区是西藏与中央政权联系交往的要径之一。”心茹喝了口水,缓冲了
一下有些干涩的嗓子,继续说:“忽必烈取得政权,定都于大都(今北京)后,始终把如何有效地管理
藏族地区,作为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治藏方针,史书上记载称:‘世祖以其地广而险远,民犷而
好斗,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也就是通过扶植藏族当地的宗教领袖來帮助蒙古进行统治。这是自元
太祖成吉思汗以來一贯采用的治藏政策,有效地加强了西藏地区的统治,促进了西藏与祖国内地之间政
治、经济、文化的交流。经过元明清三朝六百余年的历史演进,蒙古和藏族两个民族在政治领域、宗教
领域、文化领域都发生了长期的交往,对两个民族的政治文化取向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逸安猛然
想到了什么:“西藏有萨迦、苯教、噶玛噶举、宁玛派等这么多藏传佛教的教派和谐发展,其实今天可
以多扶持不同藏传佛教的爱国宗教领袖,多宣传他们的爱国思想和慈悲关爱的信念,更多更广泛地让不
同藏传佛教教派的藏族人,用大同的信仰來更好地和谐西藏,和谐与各地的交流多好。哪个宗教领袖出
了思想问題,就反思、改过,各派爱国爱民爱世界的宗教领袖都可以成为西藏新的亮点而发扬!只要人
民、社会平安和祥和就好。宗教也是需要与时俱进的,这是我个人的看法。”逸安突然有了政治敏感度
。
西儿马上接过话,再次强调着,重复着:“心要成为包容宇宙的心,对待世界就如同对待宇宙。任
何宗教都有美好的一面,但是往往人按照自己的方式去传播就变味了,如同为了强大我的客户,为了发
展客户而加了太多的自我。宗教成了行宗教人的一种工具,人们越是偏颇地信仰宗教,越是可怕。现世
需要一种纯粹的宗教,是一种符合宇宙观的宗教。宗教的外包装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包装,最后很多时
候我们追求的是包装而不是内在。如果迷茫地追求包装,那就成了大问題。”西儿有些严肃。
逸安两只手臂环抱在胸前沉思着。他点了下头,继续提问。
“萨迦派为何亲政以后又退出了,如今的格鲁派又是如何进入到这个政教体系的呢?”西儿答道:
“由于元王朝的灭亡,蒙古王室北撤,蒙古对藏族地区的统治停止了一个半世纪。明朝在元制的基础上
,因其俗尚,用僧徒化导为善,分别赐号大乘法王、大宝法王、大慈法王等,建立政教合一体系,利用
宗教统治藏族地区。公元1571年,三世**喇嘛索南嘉措派遣高僧阿升到蒙古传教,见了俺答汗,劝导
他信仰藏传佛教的格鲁派,并建议俺答汗派遣使者到西藏,迎请索南嘉措到蒙古地方弘法。俺答汗欣然
接受,于公元1574年,派义子达云恰为特使,携带大批贵重物品,赴藏恭请索南嘉措。索南嘉措向使者
正式宣布他和俺答汗分别为八思巴和忽必烈的化身。公元1578年,索南嘉措从拉萨的哲蚌寺到了青海湖
边仰华寺与俺答汗会晤,举行了十万蒙藏汗等各族民众参加的盛大法会。在这次法会上,蒙古王和格鲁
派人物正式结盟。格鲁派领袖决心依靠蒙古力量,达到保护和振兴格鲁派的目的。蒙古社会的观念发生
了重大变化,‘灵魂说’取代了‘天命说’。政教两种制度平行运行,汗权成为政教结合的产物,有效
地维护了汗权(封建特权),维护了蒙古正统思想,稳定了蒙古社会。索南嘉措得到**喇嘛的尊号后
,格鲁派上层集团将索南嘉措认定为第三世**喇嘛。宗喀巴是最后也是最小的弟子。格鲁派最高活佛
**喇嘛活佛转世系统自此开始。后‘**喇嘛’佛号以清王朝册封的形式固定下來,格鲁派在藏传佛
教中的领导地位也确定下來。”接下來心茹解答了逸安提出的班禅问題。
心茹告诉他:“五世**喇嘛圆寂后,西藏社会出现不稳定因素。从此清朝中央册封班禅佛也成定
制。清朝皇帝正式册封**和班禅,标志着清朝政府是格鲁派的最高保护者,他们利用藏传佛教格鲁派
为其政治服务,为统治蒙藏两大民族找到了最好的助手。同时又巧妙地从蒙古封建主手中夺去了护教权
,从而达到了直接统治西藏、维护中央权威的目的。清政府独尊格鲁派的政策,为以后格鲁派掌握西藏
政权铺平了道路……”除了缘分,逸安在心茹身上找到了一种不断吸引他的知识内涵,这些足以缓解和
避免很多生活琐事和思想的冲突。
结婚只是形式,面临的问題还有很多。女人是家庭稳定的关键,女人的学识修养对家庭是非常重要
的。尤其是快速和烦躁的社会,一个女人的历练和城府,对婚姻的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贤惠和善良是
一个基础,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增长新鲜感觉和稳定促进,否则婚姻的坟墓还是会挖好等着你。女人不
断进行家庭内外的修养对于孩子的教育和提高丈夫的认识水平,更是一个有效的手段。
全国气候持续异常,成都飞往昌都邦达机场的飞机晚点近四个小时。因为离机场很远,要好几个小
时的路程,政府接待人员早早就动身來机场辛苦地等候他们了。丁真活佛在赶往下属寺庙的路上与西儿
他们会合,因为那寺庙很偏,丁真活佛怕接待的人员不太熟悉路,特意打來电话嘱咐西儿他们别急,他
一直会在路上等他们,这让大家很感动。
飞机总算沒取消,起飞了。昌都离他们越來越近,三个人高兴地无法休息,继续聊了起來。
“昌都的土地资源是以山势陡峻的地形地貌为背景。海拔偏高,平均海拔在3500公尺以上,高原缺
氧,降水集中,生物资源的再生能力受到物理环境的有力约束。资源的生态系统相对脆弱,植被的原平
衡结构一旦遭到破坏,恢复十分困难,再生能力较弱,极易导致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如今可持续发展是
在人类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的基础上提出的人类行为的新的价值标准。确立
‘天人合一’的经济发展观是首当其冲的。”心茹的环保意识很强。
“天人合一”是逸安的兴趣点,他把话題转向了他擅长的内容。
“说到天人合一,又回到《塔古音》咒语里心灵和谐量子了。西儿和我一直探讨人的灵魂要不断往
自然的宇宙观上修行,才能产生心灵突破。这种心灵突破如果是正面的力量,那么当很多人在同一时间
,发出同一个心灵意念时,超速的力量,是可以瞬间穿越宇宙,达到一种新的和谐而强大的正面的爆发
力并产生聚变。如果是反向的力量,就会造成一种消极而可怕的结果。天人合一就是宇宙与心灵的正能
量聚合而和谐。
然后他继续说明:“实际上这种心灵量子的爆破、创生和聚变,从物理的量子引力论看也是可解释
的。量子引力论认为,在小于10-33厘米的最初宇宙中,引力起支配作用,时空像能量和物质一样,是
由颗粒组成的,引力是量子化的,它的量子过程可使时空突然膨胀起來。这样,量子引力论准许时空自
发地、沒有原因地创生和毁灭,就像粒子自发地、沒有原因地创生和毁灭。”“也就是说,所有的宇宙
力在宇宙奇点中都统一成一种力----‘奇力’,宇宙万物统一成一种能量,并且形成新的宇宙大爆炸,
宇宙新的轮回。‘物质、能量、信息’是宇宙中同一事物的三个面,物质即是能量,物质中同时包含各
种信息,即‘物质=能量=信息’。心灵和谐的量子就是一种信息状态的量子,这种信息是无形无体积
的,但是具有超级的能量。”逸安兴趣盎然。
心茹好奇地问:“那我们看到的世间万物是什么?是电子以接近光速围绕原子核运行所形成的幻象
吗?”“一切均是幻象,我们看到的是物质的形式,而却沒有看到组成物质形式的物质内部的材质。佛
法里说一切皆是幻象,这就是宇宙的真相。”西儿简短地答复,并继续说道。
“还有人顺逆的看法。作为宇宙最强大的、无所不在的引力的载体----‘引力子’是必然存在的,
根据对称性原则,与引力子同时生成的必然还有一种同量对称的反引力子。一个引力子产生的引力等于
其内的反奇力减正奇力,一个反引力子产生的反引力等于其内正奇力减反奇力。正奇力与反奇力不能独
立存在,只有同时存在这两种相互制衡的力,才能形成稳定的引力子、反引力子,才能形成稳定的宇宙
万物。宇宙万物皆是正反形态的,那人的观点和言行以及情绪必然要遵循规律,有逆必有顺都是一种自
然的宇宙观……”飞机终于降落在海拔4334米、世界最高、离城市最远、跑道最长的昌都邦达机场。环
绕机场终年积雪的雪山,静逸地守候在这里,像托捧着洁白的吉祥哈达迎送着來往的人们。
逸安坐在高大威猛的越野车里,激动地看着窗外掠过的沒有树木的高原牧区。牧草一层一层覆盖在
生态脆弱的土地上,高高低低,辽阔地伸向色彩奇异的山。洁净的蓝天铺在那里,大朵、零星的雪白的
云挂在上面,不远不近,明媚的阳光,亲切、温暖。
太久了,逸安沒感受到西藏高原的清新与震慑了。太久了,逸安沒有感受到生命的敞亮与豁达了。
他愿意被这种宁静所包裹,他的灵魂异常地安息。逸安紧紧地抓着脖子上白色的哈达,捂在手心里。这
是吉祥和美好的信念和祝福。
忽然云层变化了颜色,阳光闪到了一边,下起了小雨。敦实厚重、高颧骨圆脸、头发微卷的藏族司
机尼玛放起了欢快而高昂的藏族牧人的歌曲,车里的人一路欢歌笑语。
坐在副右驾的大块头接待员普琼摇下窗户,让雨中的湿润和新鲜的空气迅速进入到车里。高大威猛
、眉宇宽宏、头发厚厚、脸色晒得赭石、眼角折出两道深皱纹的普琼展现着康巴汉子的豪爽本色。
“‘昌都的天,娃娃的脸’你们看此话一点不假吧,刚刚还蓝天白云,晴空万里,走着走着,就会
小雨飘飘,一会儿说不定还有一阵倾盆大雨,甚至下雨时还出着太阳。”普琼转过宽厚的身子,侧过头
高兴地说着。
“您和司机都是典型的康巴汉子吧!上次接待我们的是一位汉族司机和云南那边的藏族。”心茹确
认着。
尼玛从后视镜中点着头,普琼兴奋地回应:“你们内地人眼光不错呀!我们都是地道儿的‘康巴汉
子’。‘康巴汉子’是西藏对原藏东地区藏族男子的尊称。昌都在汉魏时期称康,是康巴人主要的聚居
之地,也是康巴文化的发祥地。
我们康巴人体格魁梧剽悍、性格豪放粗犷,素以勤劳勇敢、忠诚信义、热情好客、能歌善舞著称。
康巴汉子大多耿直、粗犷、不虚伪,说到必然做到。但也是野性和好斗,易冲动的。”普琼说完咧开厚
实的大嘴“嘿嘿”一笑,“放心我们坚决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艰巨任务,不会有丝毫闪失。”这时丁真
活佛打來了电话,西儿把电话转给了普琼。普琼点着头,嘴里用昌都藏语和活佛交流着,司机一边也听
懂了。
放下电话,普琼告诉他们:“活佛还在路上等,他要亲自带大家上那个有八百年历史的苯教寺庙插
更寺。活佛等你们几个小时了,你们的面子好大呀。我知道迎请活佛进寺庙的场面很壮观,看來成千上
万的信众同活佛一样在等着。拯救地球,真是得到众人的力量呀!我们也沾你们的光,能够得到活佛的
待遇,能够亲自参与这个使命,谢谢你们呀!”普琼朴实地说道。
下雨了,闪电像是银色的兹花,闪裂出碎纹的效果,在灰蓝色的天宇中绽放,遮了一半的天,那么
亮丽和壮观。
逸安问西儿:“为什么叫活佛?”“活佛是汉族人的叫法,其实也代表了一种活在当下的以具体的
人來作为佛的载体和标准尺度的化身,在藏族的意思是转世灵童,这种转世具有传统性和历史性,是指
真正得道的大德高僧,他们具有觉悟和觉醒(性),并且要把这种经验结合当下的状态文化以及背景,
传授给下一代,他们有曾经成就的历史,有几代转世的过程。”逸安把车窗全部摇下,让雨后的空气尽
情地灌进车里,车速飞快,让风呼呼地吹起他们的头发。西藏的音乐和歌声带着他们穿越在高原的草原
上,那么地豪迈。开阔的心胸,让他们畅然。车上的人迎接着即将见到活佛的喜悦。
眼前开始出现郁郁葱葱的原始松柏林和高山,昌都山区典型地貌跃入眼帘。
昌都地区自然景色有明显的垂直地带分布规律,素有“一山见四季,十里不同天”之称。苍翠的草
地斜铺在山上,直立云端的高松笔直地挺立,古朴而浑厚。
车子从草原上开始不断地爬坡,不断地在原始森林的高山盘旋,景色的绮丽让人惊叹。
挂满了精致黑色和褐色松果的松树,交错在林立的森林中,像是守候的侍从,恭敬地等候。草甸上
森林中,以及路边各种野花盛开到极致,预示着吉祥的到來。红的、黄的、紫的、白的、粉的、蓝的…
…纯色的、晕染的等等,花形各样,五彩纷呈。
“这些格桑花好美呀!”心茹探出头,吸吮着香蜜和松柏的气息,感叹着。
“格桑花不是藏族地区特有的花吗?难道这些野菊、紫菊等都是格桑花吗?”逸安困惑地问。
“在藏区,格桑花沒有固定的品种,格桑花是光劫花,是概念花,是一种真善美的体现,是一种在
艰苦环境下众生内心乐观坚强的代表,我们沒有办法完整、很好地用智慧表达出來。格桑花产生智慧,
总结出很多的东西。劫就是时间。”心茹跟着西儿來过西藏很多次,她熟悉这里的很多东西。
车子终于拐过一处弯道,开到了狭长的路上,两边是林木和山谷。有两辆越野车停在那里,第一辆
墨绿色的越野车,车头铺满黄色和白色的哈达。两辆越野车前后是浩大的摩托车迎宾队,骑手们是身着
华贵藏装,头盘红绳辫的康巴汉子。
“是活佛的车队,活佛应该在那车里。”普琼探出头,挥着手,招呼着。
西儿他们很激动,还沒有等车完全停稳,就蹦下车,恭敬地朝丁真活佛的车跑了过去。
丁真活佛从车里伸出祥和而亲切、年轻而智慧的面孔,朝他们微笑着,他挥了挥手,然后从车里递
给两位堪布几条黄色和白色的哈达。当他们心情澎湃地跑來双手合十礼敬活佛的时候,两位堪布给他们
戴上了圣洁的黄色和白色的哈达。
西儿呼唤着师父,心茹恭敬着老师,逸安第一次见到丁真活佛非常激动,普琼和司机用昌都藏语和
活佛交流着。前世今生的缘分,让他们再次聚首。
“唉呀呀,你们终于來了,我们好不容易见到了。”丁真活佛保持着诙谐的、顽童的微笑。西儿看
到师父瘦了,皮肤有些黑了,镜片后面的眼睛却增加了更多的锐智。
“师父等了我们那么久,总算见到了,真好。”西儿兴奋地哽咽。
逸安观察着西儿的上师,年轻的面孔比自己小很多,但是活佛眼里透出的深奥而沉稳的目光有一种
强大的力量深深感染着他。活佛清秀的面孔、睿智的额头、健朗的肩膀、神圣而儒雅的气质,吸引着,
稳定着逸安的心灵,温暖的气流包围着他,让他安详。他的内心有了变化。
车队抓紧时间往山顶开去。山谷里沿途、村落里、寺庙里还有众多的信徒在静静而焦急地等待。
远处的盘山道上数不清的摩托车为活佛护驾,骑手们全是标准的康巴汉子。他们穿着过年的盛装,
佩戴着家中昂贵的大块珊瑚、密腊等贵重饰品,脚蹬手工制作的靴子。火红的头绳结在粗黑的辫子里,
盘在额骨高高的头上,彪悍的身子驾驶着摩托,真是英姿飒爽。路上活佛时不时打下车窗,微笑着看看
大家跟上沒有。
车子在土路上缓慢地行进,前面的摩托车队,压着节奏,恭敬和慎重地开着路。甚至于过一处泥泞
或小沟壑都要停下來,确认好才放心,怕惊扰了远道而來的活佛和要完成使命的贵客。这是寺庙的盛举
,神圣而不可侵犯,热烈而不可浮躁。接近寺庙近二十公里处,按着一定距离,燃起了松香,一堆堆松
枝被早已等候的村民们一个个点燃,山风吹起这些白色的烟雾,像是祥云飘逸,向寺庙的同一个方向传
达着活佛到來的喜讯。
车子和信众们穿过缭绕的松香,往山顶那张灯结彩的插更寺进发。终于看到了万人攒动的寺庙,法
号吹起,海螺响起。山宇被巨大的能量震慑着,匍匐在活佛的脚下。肃穆庄严,又激情膜拜。无数藏族
信众们手捧洁白的哈达和一枝枝的松枝,夹道迎请尊敬的活佛和贵客,到处可以看到戴着大块圆滚滚、
浅红色珊瑚的人们。藏族百姓用红珊瑚的项链、头饰,绿松石、密腊、白银等制成多种复合佩饰,装点
自己的盛装。造型极富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当地藏族妇女们,头顶用长发串起大颗浅红珊瑚,她们黑
色打底,金边或彩边的藏装庄重而夺目。
心茹告诉逸安,这些贵重的佩饰一般由父母传给儿女,儿女再传给儿女,代代相传,并力所能及,
尽量增添,一代代积累,既是佩饰积累流传的过程,也是财富的积累过程。平常人们也戴零星的佩饰,
只有在婚礼、节庆等重要的日子才佩戴全套的佩饰。
今天是迎请他们心目中神圣而敬仰的活佛,又是给予使命祝福,因此所有的信众都以最隆重的穿戴
來表达敬意。这里是一场盛典,前世的缘,这世的情。
他们的车跟着活佛的车进入香火缭绕、经幡飘飘、哈达条条的夹道,进入到当地老百姓的欢迎队伍
中。活佛的力量和威严,感动和震撼激荡着每个人的心灵。
激动虔诚的信众们在浓烈的松香和缭绕的烟雾中对活佛顶礼膜拜。寺庙的住持和所有僧侣都头戴雍
仲苯教的花帽,身穿艳丽袈裟,手持各种花束、圣物、法器等在寺庙旁的山上列队迎请。丁真活佛身穿
莲花黄色法衣,接受寺庙主持的哈达。长长的僧侣迎请活佛的队伍从寺庙的山腰进入寺庙。他们头上戴
着白底蓝格的苯教的法帽,手捧各种圣物法器。他们的后面是由两个人装扮成的舞动的老虎和野兽,一
黄,一绿,在队伍的后面不停地跳舞,热闹地推动着这场人们等待已久的盛会。
鲜花花束的鲜艳配上僧侣们盛大的彩衣,法号的吹起,回响在天宇中,那种强烈的冲击视觉、激动
万分的心情和无比虔诚宏大的场面,让所有的人激昂。活佛被那么虔诚的信徒们恭请着,但他那么谦卑
和友爱,始终保持着那种让人祥和的微笑,亲切而恭敬。
当活佛和寺庙的住持、僧侣们沿着地上用白石灰粉绘画成八宝吉祥图案的路步入寺庙,藏族信众们
跟着队伍蜂拥而入。看到年轻活佛的尊容,每个人都是满脸的笑容。很多藏族信众们恭敬地捧着哈达驻
足看着活佛,一动不动。那种油然而生的喜悦和满足让心茹、逸安这些从城里來的人,涤荡着内心和情
感。
进入插更寺,看完舞兽,丁真活佛进入大殿,坐在宝座上开始唱经,僧人们把不同的圣物和法器一
一让活佛加持。这时活佛的助手过來和西儿他们打招呼,告诉他们活佛安排他们在另一间藏式客房中等
,仪式后他马上來客房见大家。
大家低着头,顺着与地面成45度角的陡峭木架----沒有扶手的楼梯,小心翼翼地上了非常简陋、土
木结构的二层藏式的屋子里。阳光从半人高的几扇木框的大窗户射进來,散在沿着墙而放置的藏式卡垫
床铺上,有些陈旧和灰尘。在这里可以喝茶、吃饭、学习、聊天,又可以睡觉。各床前面是两张藏式的
小长条桌,桌上摆好了简单的藏式餐饭。活佛已经让僧人们换好了干净的毯子和枕头让他们休息,虽然
与城里的洁净沒办法比,但在这已经是很照顾了。艰苦的寺庙条件,并沒有让僧侣们愁眉不展,他们的
眼里绽放着在自然中学习和体悟佛法的喜悦与悠然。僧人们恭敬地招呼着这些负有使命的客人,热情友
好地让他们品尝着风干牦牛肉、酥油糌粑、原味的藏式酸奶、热乎乎的酥油茶。
普琼和尼玛熟练地用手将干涩的糌粑和着酥油捻成酥油疙瘩,蘸着辣椒酱,津津有味地大口吃着。
西儿和心茹也早已习惯这种当地人每天都要吃的餐食。这可苦了逸安,逸安硬着头皮,看了一眼心茹,
又看了看其他人,冲着憨厚的僧人傻笑着,学着吃了起來。有些涩和干,逸安学着大家用酥油茶,一口
口调和着,心茹看着笑了起來。
活佛过來了,大家立刻高兴地恭敬起身。丁真活佛换了平常红色的袈裟,戴着文气的金丝眼镜,面
带微笑,盘膝与西儿他们坐在了一起。
丁真活佛与每个人都打了招呼,然后侧头诙谐地问西儿:“最近好吗?我们西儿同志终于把自己嫁
出去了,总算让师父轻松了……”西儿快乐地与师父交流着前前后后的事情,屋里洋溢着欢笑。
心茹一边赶紧把别人委托的和自己要请活佛加持的一大堆佛珠、佛像挂饰等信物一股脑儿拿了出來
。活佛两只手都捧不过來了,僧人们赶忙拿來了一块黄绸缎,活佛把绸缎铺在自己腿上,把这些物品放
到里面,一一念经加持,用宏大的法力和圣气吹拂着,然后在这些信物上撒上加持过经文的五彩的青稞
谷粒。最后活佛把这一包信物转给了另四位寺庙的高僧,让他们再次念经,加持吉祥和力量。
活佛微笑着对逸安他们说:“你看这两位是插更寺的活佛,还有我们孜珠寺的两位堪布,他们都给
你们加持了,法力有多大呀!”心茹感动着,欣慰着。
“师父,我和安迪决定在鄂尔多斯成吉思汗陵那里举行婚礼。”西儿告诉活佛。
“噢,是吗!很好,这样可以增强使命的力量。”活佛说着让僧人拿过他的包,从里面拿出了两个
天然形成的沉香佛手,送给西儿和安迪当作结婚礼物。
心茹恭敬地把她写的有关活佛的书捧到丁真活佛面前,送给了活佛。
丁真活佛认真地读了两页,他语重心长地对心茹说:“好好地创作,用你的语言和智慧,把佛法和
人性的美好,通俗易懂地表达给城里的人们。这是你一生的责任,要不懈地坚持。你是有灵性和毅力的
,跟西儿把心灵和谐传播下去,你会成为一名很好的指导师。”活佛侧过身:“西儿告诉我有关咒语的
详细内容……我和我的寺庙以及广大的僧侣和信众会对人类和地球的拯救做出我们一生的贡献。”活佛
的话激励着每一个人。
丽与伟岸,晴朗与圣洁,高傲与神秘,震撼着心灵,在生死轮回中接近着自然的本质。
“空旷,让空间延伸;宁静,让气息凝固;黄沙,让背景平铺;蓝天,让色彩重叠。四个苍老的车
轮,拖着疲惫的身躯,背负着年轻的希望,在同样的时间,同样的地点,碾过同样的沙土,划过山的背
脊,让扭曲的划痕在同样的画面中延伸。他们的世界固定在一种状态,就像色彩的重叠一样让这种平淡
的生活无法总是平铺直叙,世界的发展在平静中孕育着暗潮而來。”西儿离开家的时候,又看了一眼墙
上那张照片:一位满脸皱褶,但憨笑的藏族男人,在西藏高原上拉着一个简陋的四轮木推车,上面四个
小孩子背着书包微笑着。
安迪回了美国,西儿、心茹和逸安奔赴西藏这片世界的屋脊。他们要到西藏昌都去迎请海螺、水晶
和莲花法宝。再晚,丁真活佛就要闭关了,闭关期间他是不能出來的。而且孜珠山的天气变化很快,过
了夏季,山上也许会下雪。
西藏东部的昌都,位于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中上游,有藏东三江流域之称,历來是藏东政治、经
济、文化、交通的中心,也是兵家必争之地,是西藏的门户。
神秘的西藏素有西藏宗教圣地之誉的昌都,除藏传佛教的雍仲苯教(苯教)、格鲁派(黄教)、宁
玛派(红教)、萨迦派(花教)、噶举派(白教),还有天主教、伊斯兰教。凝重多姿、气象万千的宗
教文化,交织成纷繁多彩、影响深刻的信仰习俗。这个包容性、开放性的宗教圣地,有着神秘色彩强烈
的寺院文化。
夏天酷暑的昌都,日照长,阳光辐射强,昼夜温差大,降雨集中在夏季7--月,往往是东边日出西
边雨,雨过天晴,天际彩虹横跨,空气清新,景色很美。
这是逸安第一次与心茹结伴远行,而且是去世界海拔最高,高原缺氧的西藏。逸安一直处于兴奋和
恐慌的状态,嘴上不说,但是手上时常捻着心茹送的佛珠,祈求着顺利和平安。二十多年了,逸安还是
大学年轻气盛的时候勇闯过艰苦的西藏。如今随着人的年龄和心情变老,心脏被事业压迫和窒息,他反
而有些气虚,害怕起高原那缺氧的恶劣环境了。这么多年了,他几次都想回西藏再看看,几次都因担心
身体而泻了气。这次与妻子和西儿同行是机会,是挑战,也是转变。
重要的使命,政府继续给予大力支持。由于丁真活佛临时有事去昌都洛隆县插更寺,西儿他们要改
变行程,先到那里与活佛见面,拿到水晶洞的钥匙和接受活佛的灌顶再去孜珠山。沒有丁真活佛的同意
,水晶洞是不许任何人进的,更何况要取出一块水晶。
在北京飞往成都的飞机上,逸安炫耀着他平日几乎不分场合固定穿着的快捷而省力的速干服。不过
紧张还是在他的内心翻腾,逸安故意遮着眼罩装睡,遮挡着神态。心茹看着他的可爱,忍不住笑着说:
“你还挺会照顾自己的,瞧把你紧张的,越活越抽抽。”逸安沒摘眼罩,沉默了两秒,说:“曲高和寡
,难觅知音呀。”心茹笑出了声,打了逸安大腿一下,逸安直起身摘下眼罩,憨憨地跟着笑了。
趁着他们兴奋,西儿和他们两个人聊起了西藏昌都,逸安最喜欢和两个满腹经纶的知识女性谈天说
地了。
心茹先聊起了蒙古族与西藏的关系,因为他们刚刚经历了元上都艰巨而荣幸的任务。
心茹故意说得详细且引经据典,训练着逸安的耐性。因为生活和工作里,逸安总是要实证,这是他
搞金融技术的习惯。他也总是很武断地让心茹简短扼要,话不要说两遍,以便节约他的时间和智商,而
不解他人情趣和心智。心茹讲起了蒙藏之间的关系:“宋元时代,佛教逐渐在昌都传播发展壮大,最后
形成政教合一。但西藏各地政教势力无力统一西藏。公元十三世纪初,北方草原上兴起的蒙古族在成吉
思汗的领导下,灭金伐夏,甘、青、川一带的藏族头人先后归顺。《黄河南蒙古志》中提到蒙古民族最
早进入青海的历史可追溯到南宋理宗宝庆元年,公元1227年正月,成吉思汗挥师从临津关渡河取积石州
,三月破西宁州。公元1229年太宗窝阔台继汗位,青藏地区划归其子阔瑞王做封地。
公元1239年,阔瑞派多达那波等率军,路过青海湖南岸、黄河湾曲部、玉树等地区,到达西藏,促
成63岁的萨迦班智达葛坚赞入朝,他应阔瑞王的邀请,率八思巴和恰那多杰两个侄子,路径拉萨赴凉州
,于元定宗元年(公元1246年)八月抵达凉州。1247年他和阔瑞举行了历史性的会晤。阔瑞代表蒙古汗
廷,萨迦班智达葛坚赞代表西藏地方,达成了西藏归顺蒙古汗国的协议。从此蒙古王室通过萨迦派,开
始对西藏行使主权。蒙古王室也开始皈依藏传佛教。西藏成为蒙古汗国的属地,西藏的僧俗官员和百姓
都是蒙古大汗的臣民。从此西藏成为中国的一个行政区域。元朝顺应历史的发展趋势统一了西藏,实现
了包括西藏在内的中国大统一。”“八思巴又怎么成为忽必烈的国师呢?元朝又是怎么管辖西藏的门户
昌都的呢?”逸安故意考问着爱妻,其实内心充满着佩服,他也确实想知道更多的内容。
“公元1253年,忽必烈召见了八思巴,也召见了噶玛噶举派的领袖噶玛拔希。自从八思巴被忽必烈
召见后,二人建立了友谊。八思巴使忽必烈心悦诚服地接受灌顶,皈依喇嘛教,二者结成了一种富有政
治和宗教混合色彩的联盟。这一联盟从政治上保障了西藏地方归入元朝中央统治,而且在藏族地区采取
了比较温和的政策,使藏族接受元朝的制度,使蒙古王族信仰藏传佛教,接受藏文化。1264年,忽必烈
决定派八思巴等人返回西藏,建立西藏行政体制。5月1日,在临行时,忽必烈在元上都赐给八思巴一份
网以珍珠的珍珠诏书,封八思巴为国师。”逸安低着头,专心地听着心茹的讲解。
心茹继续着:“元代为了更有效地控制藏区,设立了三个宣慰司都元帅府统领全藏区的军政事务。
其中‘吐蕃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管辖今昌都地区及今四川甘孜州、阿坝州等。元朝对昌都地区的治
理与卫藏地区有所不同,主要是招抚。因此在昌都地区分封大量千户、万户,并与昌都地区的僧俗首领
保持密切的关系,其中噶玛噶举派二世活佛嘎玛拔希与元世祖忽必烈的数次交往尤其引人注目,噶玛噶
举派祖寺-昌都噶玛寺也是藏传佛教历史上开创活佛转世系统的第一寺;而元朝帝国的国师八思巴于公
元1264、1268、1274年三次往返昌都地区,以极大的精力实施萨迦派东扩计划,说明八思巴对昌都的重
视,也说明昌都地区在内的整个康区是西藏与中央政权联系交往的要径之一。”心茹喝了口水,缓冲了
一下有些干涩的嗓子,继续说:“忽必烈取得政权,定都于大都(今北京)后,始终把如何有效地管理
藏族地区,作为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治藏方针,史书上记载称:‘世祖以其地广而险远,民犷而
好斗,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也就是通过扶植藏族当地的宗教领袖來帮助蒙古进行统治。这是自元
太祖成吉思汗以來一贯采用的治藏政策,有效地加强了西藏地区的统治,促进了西藏与祖国内地之间政
治、经济、文化的交流。经过元明清三朝六百余年的历史演进,蒙古和藏族两个民族在政治领域、宗教
领域、文化领域都发生了长期的交往,对两个民族的政治文化取向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逸安猛然
想到了什么:“西藏有萨迦、苯教、噶玛噶举、宁玛派等这么多藏传佛教的教派和谐发展,其实今天可
以多扶持不同藏传佛教的爱国宗教领袖,多宣传他们的爱国思想和慈悲关爱的信念,更多更广泛地让不
同藏传佛教教派的藏族人,用大同的信仰來更好地和谐西藏,和谐与各地的交流多好。哪个宗教领袖出
了思想问題,就反思、改过,各派爱国爱民爱世界的宗教领袖都可以成为西藏新的亮点而发扬!只要人
民、社会平安和祥和就好。宗教也是需要与时俱进的,这是我个人的看法。”逸安突然有了政治敏感度
。
西儿马上接过话,再次强调着,重复着:“心要成为包容宇宙的心,对待世界就如同对待宇宙。任
何宗教都有美好的一面,但是往往人按照自己的方式去传播就变味了,如同为了强大我的客户,为了发
展客户而加了太多的自我。宗教成了行宗教人的一种工具,人们越是偏颇地信仰宗教,越是可怕。现世
需要一种纯粹的宗教,是一种符合宇宙观的宗教。宗教的外包装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包装,最后很多时
候我们追求的是包装而不是内在。如果迷茫地追求包装,那就成了大问題。”西儿有些严肃。
逸安两只手臂环抱在胸前沉思着。他点了下头,继续提问。
“萨迦派为何亲政以后又退出了,如今的格鲁派又是如何进入到这个政教体系的呢?”西儿答道:
“由于元王朝的灭亡,蒙古王室北撤,蒙古对藏族地区的统治停止了一个半世纪。明朝在元制的基础上
,因其俗尚,用僧徒化导为善,分别赐号大乘法王、大宝法王、大慈法王等,建立政教合一体系,利用
宗教统治藏族地区。公元1571年,三世**喇嘛索南嘉措派遣高僧阿升到蒙古传教,见了俺答汗,劝导
他信仰藏传佛教的格鲁派,并建议俺答汗派遣使者到西藏,迎请索南嘉措到蒙古地方弘法。俺答汗欣然
接受,于公元1574年,派义子达云恰为特使,携带大批贵重物品,赴藏恭请索南嘉措。索南嘉措向使者
正式宣布他和俺答汗分别为八思巴和忽必烈的化身。公元1578年,索南嘉措从拉萨的哲蚌寺到了青海湖
边仰华寺与俺答汗会晤,举行了十万蒙藏汗等各族民众参加的盛大法会。在这次法会上,蒙古王和格鲁
派人物正式结盟。格鲁派领袖决心依靠蒙古力量,达到保护和振兴格鲁派的目的。蒙古社会的观念发生
了重大变化,‘灵魂说’取代了‘天命说’。政教两种制度平行运行,汗权成为政教结合的产物,有效
地维护了汗权(封建特权),维护了蒙古正统思想,稳定了蒙古社会。索南嘉措得到**喇嘛的尊号后
,格鲁派上层集团将索南嘉措认定为第三世**喇嘛。宗喀巴是最后也是最小的弟子。格鲁派最高活佛
**喇嘛活佛转世系统自此开始。后‘**喇嘛’佛号以清王朝册封的形式固定下來,格鲁派在藏传佛
教中的领导地位也确定下來。”接下來心茹解答了逸安提出的班禅问題。
心茹告诉他:“五世**喇嘛圆寂后,西藏社会出现不稳定因素。从此清朝中央册封班禅佛也成定
制。清朝皇帝正式册封**和班禅,标志着清朝政府是格鲁派的最高保护者,他们利用藏传佛教格鲁派
为其政治服务,为统治蒙藏两大民族找到了最好的助手。同时又巧妙地从蒙古封建主手中夺去了护教权
,从而达到了直接统治西藏、维护中央权威的目的。清政府独尊格鲁派的政策,为以后格鲁派掌握西藏
政权铺平了道路……”除了缘分,逸安在心茹身上找到了一种不断吸引他的知识内涵,这些足以缓解和
避免很多生活琐事和思想的冲突。
结婚只是形式,面临的问題还有很多。女人是家庭稳定的关键,女人的学识修养对家庭是非常重要
的。尤其是快速和烦躁的社会,一个女人的历练和城府,对婚姻的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贤惠和善良是
一个基础,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增长新鲜感觉和稳定促进,否则婚姻的坟墓还是会挖好等着你。女人不
断进行家庭内外的修养对于孩子的教育和提高丈夫的认识水平,更是一个有效的手段。
全国气候持续异常,成都飞往昌都邦达机场的飞机晚点近四个小时。因为离机场很远,要好几个小
时的路程,政府接待人员早早就动身來机场辛苦地等候他们了。丁真活佛在赶往下属寺庙的路上与西儿
他们会合,因为那寺庙很偏,丁真活佛怕接待的人员不太熟悉路,特意打來电话嘱咐西儿他们别急,他
一直会在路上等他们,这让大家很感动。
飞机总算沒取消,起飞了。昌都离他们越來越近,三个人高兴地无法休息,继续聊了起來。
“昌都的土地资源是以山势陡峻的地形地貌为背景。海拔偏高,平均海拔在3500公尺以上,高原缺
氧,降水集中,生物资源的再生能力受到物理环境的有力约束。资源的生态系统相对脆弱,植被的原平
衡结构一旦遭到破坏,恢复十分困难,再生能力较弱,极易导致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如今可持续发展是
在人类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的基础上提出的人类行为的新的价值标准。确立
‘天人合一’的经济发展观是首当其冲的。”心茹的环保意识很强。
“天人合一”是逸安的兴趣点,他把话題转向了他擅长的内容。
“说到天人合一,又回到《塔古音》咒语里心灵和谐量子了。西儿和我一直探讨人的灵魂要不断往
自然的宇宙观上修行,才能产生心灵突破。这种心灵突破如果是正面的力量,那么当很多人在同一时间
,发出同一个心灵意念时,超速的力量,是可以瞬间穿越宇宙,达到一种新的和谐而强大的正面的爆发
力并产生聚变。如果是反向的力量,就会造成一种消极而可怕的结果。天人合一就是宇宙与心灵的正能
量聚合而和谐。
然后他继续说明:“实际上这种心灵量子的爆破、创生和聚变,从物理的量子引力论看也是可解释
的。量子引力论认为,在小于10-33厘米的最初宇宙中,引力起支配作用,时空像能量和物质一样,是
由颗粒组成的,引力是量子化的,它的量子过程可使时空突然膨胀起來。这样,量子引力论准许时空自
发地、沒有原因地创生和毁灭,就像粒子自发地、沒有原因地创生和毁灭。”“也就是说,所有的宇宙
力在宇宙奇点中都统一成一种力----‘奇力’,宇宙万物统一成一种能量,并且形成新的宇宙大爆炸,
宇宙新的轮回。‘物质、能量、信息’是宇宙中同一事物的三个面,物质即是能量,物质中同时包含各
种信息,即‘物质=能量=信息’。心灵和谐的量子就是一种信息状态的量子,这种信息是无形无体积
的,但是具有超级的能量。”逸安兴趣盎然。
心茹好奇地问:“那我们看到的世间万物是什么?是电子以接近光速围绕原子核运行所形成的幻象
吗?”“一切均是幻象,我们看到的是物质的形式,而却沒有看到组成物质形式的物质内部的材质。佛
法里说一切皆是幻象,这就是宇宙的真相。”西儿简短地答复,并继续说道。
“还有人顺逆的看法。作为宇宙最强大的、无所不在的引力的载体----‘引力子’是必然存在的,
根据对称性原则,与引力子同时生成的必然还有一种同量对称的反引力子。一个引力子产生的引力等于
其内的反奇力减正奇力,一个反引力子产生的反引力等于其内正奇力减反奇力。正奇力与反奇力不能独
立存在,只有同时存在这两种相互制衡的力,才能形成稳定的引力子、反引力子,才能形成稳定的宇宙
万物。宇宙万物皆是正反形态的,那人的观点和言行以及情绪必然要遵循规律,有逆必有顺都是一种自
然的宇宙观……”飞机终于降落在海拔4334米、世界最高、离城市最远、跑道最长的昌都邦达机场。环
绕机场终年积雪的雪山,静逸地守候在这里,像托捧着洁白的吉祥哈达迎送着來往的人们。
逸安坐在高大威猛的越野车里,激动地看着窗外掠过的沒有树木的高原牧区。牧草一层一层覆盖在
生态脆弱的土地上,高高低低,辽阔地伸向色彩奇异的山。洁净的蓝天铺在那里,大朵、零星的雪白的
云挂在上面,不远不近,明媚的阳光,亲切、温暖。
太久了,逸安沒感受到西藏高原的清新与震慑了。太久了,逸安沒有感受到生命的敞亮与豁达了。
他愿意被这种宁静所包裹,他的灵魂异常地安息。逸安紧紧地抓着脖子上白色的哈达,捂在手心里。这
是吉祥和美好的信念和祝福。
忽然云层变化了颜色,阳光闪到了一边,下起了小雨。敦实厚重、高颧骨圆脸、头发微卷的藏族司
机尼玛放起了欢快而高昂的藏族牧人的歌曲,车里的人一路欢歌笑语。
坐在副右驾的大块头接待员普琼摇下窗户,让雨中的湿润和新鲜的空气迅速进入到车里。高大威猛
、眉宇宽宏、头发厚厚、脸色晒得赭石、眼角折出两道深皱纹的普琼展现着康巴汉子的豪爽本色。
“‘昌都的天,娃娃的脸’你们看此话一点不假吧,刚刚还蓝天白云,晴空万里,走着走着,就会
小雨飘飘,一会儿说不定还有一阵倾盆大雨,甚至下雨时还出着太阳。”普琼转过宽厚的身子,侧过头
高兴地说着。
“您和司机都是典型的康巴汉子吧!上次接待我们的是一位汉族司机和云南那边的藏族。”心茹确
认着。
尼玛从后视镜中点着头,普琼兴奋地回应:“你们内地人眼光不错呀!我们都是地道儿的‘康巴汉
子’。‘康巴汉子’是西藏对原藏东地区藏族男子的尊称。昌都在汉魏时期称康,是康巴人主要的聚居
之地,也是康巴文化的发祥地。
我们康巴人体格魁梧剽悍、性格豪放粗犷,素以勤劳勇敢、忠诚信义、热情好客、能歌善舞著称。
康巴汉子大多耿直、粗犷、不虚伪,说到必然做到。但也是野性和好斗,易冲动的。”普琼说完咧开厚
实的大嘴“嘿嘿”一笑,“放心我们坚决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艰巨任务,不会有丝毫闪失。”这时丁真
活佛打來了电话,西儿把电话转给了普琼。普琼点着头,嘴里用昌都藏语和活佛交流着,司机一边也听
懂了。
放下电话,普琼告诉他们:“活佛还在路上等,他要亲自带大家上那个有八百年历史的苯教寺庙插
更寺。活佛等你们几个小时了,你们的面子好大呀。我知道迎请活佛进寺庙的场面很壮观,看來成千上
万的信众同活佛一样在等着。拯救地球,真是得到众人的力量呀!我们也沾你们的光,能够得到活佛的
待遇,能够亲自参与这个使命,谢谢你们呀!”普琼朴实地说道。
下雨了,闪电像是银色的兹花,闪裂出碎纹的效果,在灰蓝色的天宇中绽放,遮了一半的天,那么
亮丽和壮观。
逸安问西儿:“为什么叫活佛?”“活佛是汉族人的叫法,其实也代表了一种活在当下的以具体的
人來作为佛的载体和标准尺度的化身,在藏族的意思是转世灵童,这种转世具有传统性和历史性,是指
真正得道的大德高僧,他们具有觉悟和觉醒(性),并且要把这种经验结合当下的状态文化以及背景,
传授给下一代,他们有曾经成就的历史,有几代转世的过程。”逸安把车窗全部摇下,让雨后的空气尽
情地灌进车里,车速飞快,让风呼呼地吹起他们的头发。西藏的音乐和歌声带着他们穿越在高原的草原
上,那么地豪迈。开阔的心胸,让他们畅然。车上的人迎接着即将见到活佛的喜悦。
眼前开始出现郁郁葱葱的原始松柏林和高山,昌都山区典型地貌跃入眼帘。
昌都地区自然景色有明显的垂直地带分布规律,素有“一山见四季,十里不同天”之称。苍翠的草
地斜铺在山上,直立云端的高松笔直地挺立,古朴而浑厚。
车子从草原上开始不断地爬坡,不断地在原始森林的高山盘旋,景色的绮丽让人惊叹。
挂满了精致黑色和褐色松果的松树,交错在林立的森林中,像是守候的侍从,恭敬地等候。草甸上
森林中,以及路边各种野花盛开到极致,预示着吉祥的到來。红的、黄的、紫的、白的、粉的、蓝的…
…纯色的、晕染的等等,花形各样,五彩纷呈。
“这些格桑花好美呀!”心茹探出头,吸吮着香蜜和松柏的气息,感叹着。
“格桑花不是藏族地区特有的花吗?难道这些野菊、紫菊等都是格桑花吗?”逸安困惑地问。
“在藏区,格桑花沒有固定的品种,格桑花是光劫花,是概念花,是一种真善美的体现,是一种在
艰苦环境下众生内心乐观坚强的代表,我们沒有办法完整、很好地用智慧表达出來。格桑花产生智慧,
总结出很多的东西。劫就是时间。”心茹跟着西儿來过西藏很多次,她熟悉这里的很多东西。
车子终于拐过一处弯道,开到了狭长的路上,两边是林木和山谷。有两辆越野车停在那里,第一辆
墨绿色的越野车,车头铺满黄色和白色的哈达。两辆越野车前后是浩大的摩托车迎宾队,骑手们是身着
华贵藏装,头盘红绳辫的康巴汉子。
“是活佛的车队,活佛应该在那车里。”普琼探出头,挥着手,招呼着。
西儿他们很激动,还沒有等车完全停稳,就蹦下车,恭敬地朝丁真活佛的车跑了过去。
丁真活佛从车里伸出祥和而亲切、年轻而智慧的面孔,朝他们微笑着,他挥了挥手,然后从车里递
给两位堪布几条黄色和白色的哈达。当他们心情澎湃地跑來双手合十礼敬活佛的时候,两位堪布给他们
戴上了圣洁的黄色和白色的哈达。
西儿呼唤着师父,心茹恭敬着老师,逸安第一次见到丁真活佛非常激动,普琼和司机用昌都藏语和
活佛交流着。前世今生的缘分,让他们再次聚首。
“唉呀呀,你们终于來了,我们好不容易见到了。”丁真活佛保持着诙谐的、顽童的微笑。西儿看
到师父瘦了,皮肤有些黑了,镜片后面的眼睛却增加了更多的锐智。
“师父等了我们那么久,总算见到了,真好。”西儿兴奋地哽咽。
逸安观察着西儿的上师,年轻的面孔比自己小很多,但是活佛眼里透出的深奥而沉稳的目光有一种
强大的力量深深感染着他。活佛清秀的面孔、睿智的额头、健朗的肩膀、神圣而儒雅的气质,吸引着,
稳定着逸安的心灵,温暖的气流包围着他,让他安详。他的内心有了变化。
车队抓紧时间往山顶开去。山谷里沿途、村落里、寺庙里还有众多的信徒在静静而焦急地等待。
远处的盘山道上数不清的摩托车为活佛护驾,骑手们全是标准的康巴汉子。他们穿着过年的盛装,
佩戴着家中昂贵的大块珊瑚、密腊等贵重饰品,脚蹬手工制作的靴子。火红的头绳结在粗黑的辫子里,
盘在额骨高高的头上,彪悍的身子驾驶着摩托,真是英姿飒爽。路上活佛时不时打下车窗,微笑着看看
大家跟上沒有。
车子在土路上缓慢地行进,前面的摩托车队,压着节奏,恭敬和慎重地开着路。甚至于过一处泥泞
或小沟壑都要停下來,确认好才放心,怕惊扰了远道而來的活佛和要完成使命的贵客。这是寺庙的盛举
,神圣而不可侵犯,热烈而不可浮躁。接近寺庙近二十公里处,按着一定距离,燃起了松香,一堆堆松
枝被早已等候的村民们一个个点燃,山风吹起这些白色的烟雾,像是祥云飘逸,向寺庙的同一个方向传
达着活佛到來的喜讯。
车子和信众们穿过缭绕的松香,往山顶那张灯结彩的插更寺进发。终于看到了万人攒动的寺庙,法
号吹起,海螺响起。山宇被巨大的能量震慑着,匍匐在活佛的脚下。肃穆庄严,又激情膜拜。无数藏族
信众们手捧洁白的哈达和一枝枝的松枝,夹道迎请尊敬的活佛和贵客,到处可以看到戴着大块圆滚滚、
浅红色珊瑚的人们。藏族百姓用红珊瑚的项链、头饰,绿松石、密腊、白银等制成多种复合佩饰,装点
自己的盛装。造型极富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当地藏族妇女们,头顶用长发串起大颗浅红珊瑚,她们黑
色打底,金边或彩边的藏装庄重而夺目。
心茹告诉逸安,这些贵重的佩饰一般由父母传给儿女,儿女再传给儿女,代代相传,并力所能及,
尽量增添,一代代积累,既是佩饰积累流传的过程,也是财富的积累过程。平常人们也戴零星的佩饰,
只有在婚礼、节庆等重要的日子才佩戴全套的佩饰。
今天是迎请他们心目中神圣而敬仰的活佛,又是给予使命祝福,因此所有的信众都以最隆重的穿戴
來表达敬意。这里是一场盛典,前世的缘,这世的情。
他们的车跟着活佛的车进入香火缭绕、经幡飘飘、哈达条条的夹道,进入到当地老百姓的欢迎队伍
中。活佛的力量和威严,感动和震撼激荡着每个人的心灵。
激动虔诚的信众们在浓烈的松香和缭绕的烟雾中对活佛顶礼膜拜。寺庙的住持和所有僧侣都头戴雍
仲苯教的花帽,身穿艳丽袈裟,手持各种花束、圣物、法器等在寺庙旁的山上列队迎请。丁真活佛身穿
莲花黄色法衣,接受寺庙主持的哈达。长长的僧侣迎请活佛的队伍从寺庙的山腰进入寺庙。他们头上戴
着白底蓝格的苯教的法帽,手捧各种圣物法器。他们的后面是由两个人装扮成的舞动的老虎和野兽,一
黄,一绿,在队伍的后面不停地跳舞,热闹地推动着这场人们等待已久的盛会。
鲜花花束的鲜艳配上僧侣们盛大的彩衣,法号的吹起,回响在天宇中,那种强烈的冲击视觉、激动
万分的心情和无比虔诚宏大的场面,让所有的人激昂。活佛被那么虔诚的信徒们恭请着,但他那么谦卑
和友爱,始终保持着那种让人祥和的微笑,亲切而恭敬。
当活佛和寺庙的住持、僧侣们沿着地上用白石灰粉绘画成八宝吉祥图案的路步入寺庙,藏族信众们
跟着队伍蜂拥而入。看到年轻活佛的尊容,每个人都是满脸的笑容。很多藏族信众们恭敬地捧着哈达驻
足看着活佛,一动不动。那种油然而生的喜悦和满足让心茹、逸安这些从城里來的人,涤荡着内心和情
感。
进入插更寺,看完舞兽,丁真活佛进入大殿,坐在宝座上开始唱经,僧人们把不同的圣物和法器一
一让活佛加持。这时活佛的助手过來和西儿他们打招呼,告诉他们活佛安排他们在另一间藏式客房中等
,仪式后他马上來客房见大家。
大家低着头,顺着与地面成45度角的陡峭木架----沒有扶手的楼梯,小心翼翼地上了非常简陋、土
木结构的二层藏式的屋子里。阳光从半人高的几扇木框的大窗户射进來,散在沿着墙而放置的藏式卡垫
床铺上,有些陈旧和灰尘。在这里可以喝茶、吃饭、学习、聊天,又可以睡觉。各床前面是两张藏式的
小长条桌,桌上摆好了简单的藏式餐饭。活佛已经让僧人们换好了干净的毯子和枕头让他们休息,虽然
与城里的洁净沒办法比,但在这已经是很照顾了。艰苦的寺庙条件,并沒有让僧侣们愁眉不展,他们的
眼里绽放着在自然中学习和体悟佛法的喜悦与悠然。僧人们恭敬地招呼着这些负有使命的客人,热情友
好地让他们品尝着风干牦牛肉、酥油糌粑、原味的藏式酸奶、热乎乎的酥油茶。
普琼和尼玛熟练地用手将干涩的糌粑和着酥油捻成酥油疙瘩,蘸着辣椒酱,津津有味地大口吃着。
西儿和心茹也早已习惯这种当地人每天都要吃的餐食。这可苦了逸安,逸安硬着头皮,看了一眼心茹,
又看了看其他人,冲着憨厚的僧人傻笑着,学着吃了起來。有些涩和干,逸安学着大家用酥油茶,一口
口调和着,心茹看着笑了起來。
活佛过來了,大家立刻高兴地恭敬起身。丁真活佛换了平常红色的袈裟,戴着文气的金丝眼镜,面
带微笑,盘膝与西儿他们坐在了一起。
丁真活佛与每个人都打了招呼,然后侧头诙谐地问西儿:“最近好吗?我们西儿同志终于把自己嫁
出去了,总算让师父轻松了……”西儿快乐地与师父交流着前前后后的事情,屋里洋溢着欢笑。
心茹一边赶紧把别人委托的和自己要请活佛加持的一大堆佛珠、佛像挂饰等信物一股脑儿拿了出來
。活佛两只手都捧不过來了,僧人们赶忙拿來了一块黄绸缎,活佛把绸缎铺在自己腿上,把这些物品放
到里面,一一念经加持,用宏大的法力和圣气吹拂着,然后在这些信物上撒上加持过经文的五彩的青稞
谷粒。最后活佛把这一包信物转给了另四位寺庙的高僧,让他们再次念经,加持吉祥和力量。
活佛微笑着对逸安他们说:“你看这两位是插更寺的活佛,还有我们孜珠寺的两位堪布,他们都给
你们加持了,法力有多大呀!”心茹感动着,欣慰着。
“师父,我和安迪决定在鄂尔多斯成吉思汗陵那里举行婚礼。”西儿告诉活佛。
“噢,是吗!很好,这样可以增强使命的力量。”活佛说着让僧人拿过他的包,从里面拿出了两个
天然形成的沉香佛手,送给西儿和安迪当作结婚礼物。
心茹恭敬地把她写的有关活佛的书捧到丁真活佛面前,送给了活佛。
丁真活佛认真地读了两页,他语重心长地对心茹说:“好好地创作,用你的语言和智慧,把佛法和
人性的美好,通俗易懂地表达给城里的人们。这是你一生的责任,要不懈地坚持。你是有灵性和毅力的
,跟西儿把心灵和谐传播下去,你会成为一名很好的指导师。”活佛侧过身:“西儿告诉我有关咒语的
详细内容……我和我的寺庙以及广大的僧侣和信众会对人类和地球的拯救做出我们一生的贡献。”活佛
的话激励着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