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章 豆浆与爱情
一向姗姗来迟的寒冬在这一年一反常态,让早已习惯了它慵散的人们有点措手不及。人们纷纷翻箱倒柜,取出被压在最底层尚未来得及晾晒的散发着霉气的冬衣,以抵御它的突然来袭。大街小巷也一下子萧条了许多,只有那些为生计而忙碌的油条摊、包子铺还在不知疲倦的吐着一团团白色的蒸汽。
拥有一百多号人的文补班,此时显示出了它人多力量大的优越性,每人每秒呼出的热气,顿时让班里温暖如春。那些报到时因班级人多拥挤而心生怨愤的学生见此也得到了释怀。学校领导们同样也没想到他们的这一曾招来咒骂的举措竟然能有这等意想不到的效果,为学校节省了一大笔暖气开支。然而有得则必有失,随之而来的是学生们不得不忍受掺杂着多种饭菜味道的综合气味,其中不乏白菜,豆腐、韭菜、海带等被他们熟悉到恶心的味道。虽然他们的嗅觉要忍受煎熬,但与窗外扎人的寒风相比,还是前者易于接受。
冬天给人带来的不仅仅是寒冷,它还捎带来了人们对春天的期盼,简而言之这是一个易使人怀春的季节。东坡曾经写过春江水暖鸭先知这等颇富哲理的诗句,可见鸭子对春天有着超乎寻常的敏锐的触觉。而三石就好比那些敏感的鸭子。
文补班近一半的人员来自于二高之外的其他高中,女生的数量占了其中的绝大部分。由于十口他们对本校的女生早已了如指掌,也就没了太多的兴趣。但是外来异性的加入让他们对女生早已麻木的心湖,又泛起了涟漪。
有位哲人说过:“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劳动生产是如此,学习生活亦是如此。女生的存在可以满足男生的表现欲,令他们干劲十足;男生的存在同样能满足女生的爱美欲,令她们百花争艳。班级因而生机勃发,青春更因之多姿多彩。
无聊之余,镜子他们曾对班内女性同胞们进行过一些归类和划分。在抛开个人的主观喜好遵守客观标准的前提下,根据姿色的不同程度分为了三大类:能看的、不能看的、以及介于两者之间可以被接受的,在能看的一类中又分为相当能看与勉强能看。在三石的眼中吴圆无疑是属于能看的,而且相当能看。
离开感情纠葛许久且大有沉溺于学习而不能自拔之势的三石,让镜子与十口一度对秉性难移这句话产生了质疑。就在二人快要对此坚信不疑并开始改变以往关于三石的一些猥琐的认识时,三石用实际行动打消了他们的这一想法。再次向他们证明了三石还是那个三石,他一直在他们身边,未曾走远。
吴圆的出现让对爱情心灰意冷的三石,再一次看到了死灰复燃的希望,他也当众收回了自己以前说过的那句最后一个娶媳妇的话,令镜子和十口欣慰不已。俩人为三石的感情问题着实头疼了一阵子,唯恐三石承受不了打击而生出一些荒唐的念头。他们的这种担忧绝非空穴来风。
一次三石向某女生表白遭到拒绝,失踪了半天,众人心急如焚。最后三石头顶着一个帽子出现在他们面前,时值初秋,还不是戴帽子的季节,三石的这一装扮令几人甚为纳闷。三石见众人满脸疑窦,笑着摘下帽子,明晃晃的一个好像剥了壳的鸡蛋似的脑袋呈现在他们眼前。众人心里一惊:“三石莫不是看透红尘,想出家做和尚。”事后三石对此做出了解释:“哥们只是想抛开过去,从头再来”。虽然他以满不在乎的表情向众人表述此事,但是眼里闪现的一丝忧伤还是没能逃脱镜子和十口的眼睛。而之后三石的表现又太过废寝忘食,匪夷所思,给两人一种远非如此简单的感觉。
看到此时兴奋的像磕了药的三石,他们终于放下了之前悬着的心,为了让三石重新焕发往日的光彩,二人决定尽其全力助三石得到他想要的幸福。
这次三石很显然吸取了以前的教训,做了充分的准备,请十口和镜子帮忙分析。为此他还特意向远在他乡复读的瓶子请教良策。经过讨论得出如下结论:高中时期的女生大都情窦未开,对爱情自然心向往之,要想抱得美人归,不外乎使她们感动。而能令她们感动的追求方式大体可分为罗曼蒂克型和平淡型,眼下三石并不具备玩浪漫的客观条件,只好走平淡这条路。虽然是平淡但绝不意味着平凡,每天做一点感动她的事情久之自会积小成大。
于是三石便开始了他的行动,“每天一杯豆浆”既是这次行动的代号又是行动的具体方案。看着兴奋的三石,镜子的脑海中浮现了一副这样的画面:早起的三石双手捧着一杯热乎的豆浆,守在班门口,不住的张望,寒冷的晨风让他缩成了一轮弯月,张着嘴不停地对双手哈气,为了保持豆浆的温度还时不时的把它揣进怀里,突然吴圆出现了,三石咧着嘴一个箭步冲了过去,双手捧上暖暖的豆浆:“给你的,趁热喝吧。”吴圆接过豆浆,看着冻得鼻涕直流的三石,不禁大为感动,说了一句“傻瓜”,便满脸羞色的投入到三石那虽不宽阔但照样温暖的怀里。
三石为确保行动的万无一失,千叮万嘱的让镜子和十口在他忘记或起晚的时候能及时的提醒他。如遇突发情况自己不在时一定要代他准时给吴圆送上热豆浆。为了三石能够像常人一样拥有属于自己的爱情,俩人欣然应诺。
次日,三石照计划把豆浆送给了吴圆,弄得她不知所措一脸的不解。三石怕她拒绝自己,在她还未反应过来时就一溜烟的跑了。异常激动的三石心里只想着吴圆接下来会怎样,自习课也无心上了。直到收到了一张吴圆传过来的纸条。三石忐忑不已,颤抖着打开纸条,见里面包着一张钞票,纸上还写着谢谢三石如此好心的话,并一再强调无功不受禄,非要把豆浆钱还给三石。
三石于是在纸条上写了几句话,意思是这事是自己心甘情愿做的,希望吴圆不要推却,仍把钱包在里面,递了过去。不一会,纸条又传了回来,上面写着:“你不收钱,我就不喝了,下课就把豆浆还给你。”三石看了之后,心里没了主意,便把纸条递给十口和镜子,向他们求助,纸条途径马歪时被他看了一下,奸笑着询问三石什么情况。
三石见事已至此就把自己追求吴圆的计划说给了他听,一旁的老柴也在聚精会神的听着。二人听后,向三石表达了愿意倾力相助的意愿,尤其是马歪拍着胸口的说道:打听情报的事情就交给我了,这个我在行。三石见二人如此够朋友,感动不已,向他们保证事成之后一定请他们喝喜酒。
凭借着那张神奇的嘴,马歪轻松的打入了对方的内部,一来二去就和吴圆有说有笑的,不亦乐乎。三石见状心想马歪不去干特务间谍,真是屈了大才,期待着他能带来一些有价值的情报。
马歪满面春风的回来,对脸上写满急不可耐的三石说,不用急,事情要慢慢地来,我现在还处于和她建立友好关系的阶段,等到时机成熟,自然就会得到你想要的信息。三石听后不禁有点失望,催促他要加快进程,提高效率。
豆浆计划还在继续,马歪也渐渐地呈现出快要得手之势,三石心中关于此事有门儿的念头也像初升的朝阳一样,一点一点地变得炙热。这天课间,马歪把三石单独叫了出去,俩人说了半天方才回来。三石低头不语,一脸恨色,马歪则面含愧疚。几人心下嘀咕不已,问明事情怎么样了。三石默然不答,任由马歪解释着事情的经过。
原来马歪经过和吴圆这两天的相处,发现自己竟然对她产生了感觉,而吴圆对自己所表现出的情形也让他感觉非同一般。自己虽然想帮三石,但是对爱情却同样是身不由己,于是便提出来要和三石公平竞争。
几人听后对马歪这种行为大加斥责,批评他既然出来混却又不遵守“朋友妻不可骑”的规矩。最后马歪在向三石表示了歉意之后,仍然坚持二人公平竞争的想法。几人见此也无话可说了。
三石的豆浆终究没能抵过马歪的那张嘴,看来还是甜言蜜语(花言巧语)更能赢得无知少女的心。在叹了一声:“命也”之后三石对此坦然的接受了,和马歪的关系还一如往常。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拥有一百多号人的文补班,此时显示出了它人多力量大的优越性,每人每秒呼出的热气,顿时让班里温暖如春。那些报到时因班级人多拥挤而心生怨愤的学生见此也得到了释怀。学校领导们同样也没想到他们的这一曾招来咒骂的举措竟然能有这等意想不到的效果,为学校节省了一大笔暖气开支。然而有得则必有失,随之而来的是学生们不得不忍受掺杂着多种饭菜味道的综合气味,其中不乏白菜,豆腐、韭菜、海带等被他们熟悉到恶心的味道。虽然他们的嗅觉要忍受煎熬,但与窗外扎人的寒风相比,还是前者易于接受。
冬天给人带来的不仅仅是寒冷,它还捎带来了人们对春天的期盼,简而言之这是一个易使人怀春的季节。东坡曾经写过春江水暖鸭先知这等颇富哲理的诗句,可见鸭子对春天有着超乎寻常的敏锐的触觉。而三石就好比那些敏感的鸭子。
文补班近一半的人员来自于二高之外的其他高中,女生的数量占了其中的绝大部分。由于十口他们对本校的女生早已了如指掌,也就没了太多的兴趣。但是外来异性的加入让他们对女生早已麻木的心湖,又泛起了涟漪。
有位哲人说过:“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劳动生产是如此,学习生活亦是如此。女生的存在可以满足男生的表现欲,令他们干劲十足;男生的存在同样能满足女生的爱美欲,令她们百花争艳。班级因而生机勃发,青春更因之多姿多彩。
无聊之余,镜子他们曾对班内女性同胞们进行过一些归类和划分。在抛开个人的主观喜好遵守客观标准的前提下,根据姿色的不同程度分为了三大类:能看的、不能看的、以及介于两者之间可以被接受的,在能看的一类中又分为相当能看与勉强能看。在三石的眼中吴圆无疑是属于能看的,而且相当能看。
离开感情纠葛许久且大有沉溺于学习而不能自拔之势的三石,让镜子与十口一度对秉性难移这句话产生了质疑。就在二人快要对此坚信不疑并开始改变以往关于三石的一些猥琐的认识时,三石用实际行动打消了他们的这一想法。再次向他们证明了三石还是那个三石,他一直在他们身边,未曾走远。
吴圆的出现让对爱情心灰意冷的三石,再一次看到了死灰复燃的希望,他也当众收回了自己以前说过的那句最后一个娶媳妇的话,令镜子和十口欣慰不已。俩人为三石的感情问题着实头疼了一阵子,唯恐三石承受不了打击而生出一些荒唐的念头。他们的这种担忧绝非空穴来风。
一次三石向某女生表白遭到拒绝,失踪了半天,众人心急如焚。最后三石头顶着一个帽子出现在他们面前,时值初秋,还不是戴帽子的季节,三石的这一装扮令几人甚为纳闷。三石见众人满脸疑窦,笑着摘下帽子,明晃晃的一个好像剥了壳的鸡蛋似的脑袋呈现在他们眼前。众人心里一惊:“三石莫不是看透红尘,想出家做和尚。”事后三石对此做出了解释:“哥们只是想抛开过去,从头再来”。虽然他以满不在乎的表情向众人表述此事,但是眼里闪现的一丝忧伤还是没能逃脱镜子和十口的眼睛。而之后三石的表现又太过废寝忘食,匪夷所思,给两人一种远非如此简单的感觉。
看到此时兴奋的像磕了药的三石,他们终于放下了之前悬着的心,为了让三石重新焕发往日的光彩,二人决定尽其全力助三石得到他想要的幸福。
这次三石很显然吸取了以前的教训,做了充分的准备,请十口和镜子帮忙分析。为此他还特意向远在他乡复读的瓶子请教良策。经过讨论得出如下结论:高中时期的女生大都情窦未开,对爱情自然心向往之,要想抱得美人归,不外乎使她们感动。而能令她们感动的追求方式大体可分为罗曼蒂克型和平淡型,眼下三石并不具备玩浪漫的客观条件,只好走平淡这条路。虽然是平淡但绝不意味着平凡,每天做一点感动她的事情久之自会积小成大。
于是三石便开始了他的行动,“每天一杯豆浆”既是这次行动的代号又是行动的具体方案。看着兴奋的三石,镜子的脑海中浮现了一副这样的画面:早起的三石双手捧着一杯热乎的豆浆,守在班门口,不住的张望,寒冷的晨风让他缩成了一轮弯月,张着嘴不停地对双手哈气,为了保持豆浆的温度还时不时的把它揣进怀里,突然吴圆出现了,三石咧着嘴一个箭步冲了过去,双手捧上暖暖的豆浆:“给你的,趁热喝吧。”吴圆接过豆浆,看着冻得鼻涕直流的三石,不禁大为感动,说了一句“傻瓜”,便满脸羞色的投入到三石那虽不宽阔但照样温暖的怀里。
三石为确保行动的万无一失,千叮万嘱的让镜子和十口在他忘记或起晚的时候能及时的提醒他。如遇突发情况自己不在时一定要代他准时给吴圆送上热豆浆。为了三石能够像常人一样拥有属于自己的爱情,俩人欣然应诺。
次日,三石照计划把豆浆送给了吴圆,弄得她不知所措一脸的不解。三石怕她拒绝自己,在她还未反应过来时就一溜烟的跑了。异常激动的三石心里只想着吴圆接下来会怎样,自习课也无心上了。直到收到了一张吴圆传过来的纸条。三石忐忑不已,颤抖着打开纸条,见里面包着一张钞票,纸上还写着谢谢三石如此好心的话,并一再强调无功不受禄,非要把豆浆钱还给三石。
三石于是在纸条上写了几句话,意思是这事是自己心甘情愿做的,希望吴圆不要推却,仍把钱包在里面,递了过去。不一会,纸条又传了回来,上面写着:“你不收钱,我就不喝了,下课就把豆浆还给你。”三石看了之后,心里没了主意,便把纸条递给十口和镜子,向他们求助,纸条途径马歪时被他看了一下,奸笑着询问三石什么情况。
三石见事已至此就把自己追求吴圆的计划说给了他听,一旁的老柴也在聚精会神的听着。二人听后,向三石表达了愿意倾力相助的意愿,尤其是马歪拍着胸口的说道:打听情报的事情就交给我了,这个我在行。三石见二人如此够朋友,感动不已,向他们保证事成之后一定请他们喝喜酒。
凭借着那张神奇的嘴,马歪轻松的打入了对方的内部,一来二去就和吴圆有说有笑的,不亦乐乎。三石见状心想马歪不去干特务间谍,真是屈了大才,期待着他能带来一些有价值的情报。
马歪满面春风的回来,对脸上写满急不可耐的三石说,不用急,事情要慢慢地来,我现在还处于和她建立友好关系的阶段,等到时机成熟,自然就会得到你想要的信息。三石听后不禁有点失望,催促他要加快进程,提高效率。
豆浆计划还在继续,马歪也渐渐地呈现出快要得手之势,三石心中关于此事有门儿的念头也像初升的朝阳一样,一点一点地变得炙热。这天课间,马歪把三石单独叫了出去,俩人说了半天方才回来。三石低头不语,一脸恨色,马歪则面含愧疚。几人心下嘀咕不已,问明事情怎么样了。三石默然不答,任由马歪解释着事情的经过。
原来马歪经过和吴圆这两天的相处,发现自己竟然对她产生了感觉,而吴圆对自己所表现出的情形也让他感觉非同一般。自己虽然想帮三石,但是对爱情却同样是身不由己,于是便提出来要和三石公平竞争。
几人听后对马歪这种行为大加斥责,批评他既然出来混却又不遵守“朋友妻不可骑”的规矩。最后马歪在向三石表示了歉意之后,仍然坚持二人公平竞争的想法。几人见此也无话可说了。
三石的豆浆终究没能抵过马歪的那张嘴,看来还是甜言蜜语(花言巧语)更能赢得无知少女的心。在叹了一声:“命也”之后三石对此坦然的接受了,和马歪的关系还一如往常。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