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楚国风云
据说一代枭雄楚庄王,在初登王位的三年里,从未发布过任何政令,他日夜寻欢作乐,还通令全国:“有敢进谏的格杀勿论!”
刚直不阿的楚国司马(官名,掌管一国军政和军赋)伍举,眼见庄王的昏庸懈世,不禁要为楚国的国运前途担忧,于是决心冒死进谏。不过聪明的伍举,并没有触犯庄王法令直接进谏,而是采用委婉的方式来暗示庄王。
一日,庄王正左手怀抱郑姬,右手怀抱越女,坐在歌舞乐人之中饮酒寻欢,突然伍举要求拜见,庄王就赏赐他酒食令其一同享用。正当二人酒酣耳热之际,伍举向庄王发问:“王上,臣听说有一只鸟,它落在南方的土山上,三年里不飞,也不鸣叫。但是,臣不知道这只鸟叫什么名字。”
庄王听后便明白了此话的用意,于是他片假思索后对伍举说:“这只鸟不飞便罢,如果飞起来,就会直冲云霄;这只鸟不叫便罢,如果叫起来,就会令人吃惊。”
听罢此话,伍举的内心在惊喜之余倍感欣慰,他猜测到行为上看似荒诞不羁的庄王,骨子面却怀有着鸿鹄之志。但是光有远大的志向,却不肯付出实际行动终究仍会一事无成,于是他继续对庄王说:“可是,这只鸟如果再像这样不飞不叫,恐怕就要被捕鸟的人所谋取了……要知道,弓弦上的箭很快就要射了出来,哪里肯容它冲上云霄而令人吃惊呢?”
言毕,庄王痛愧不及,从此抛开美酒宠妾,励精图治。半个月后,庄王开始上朝理政,即时便废除十项不利于楚国发展的刑法,兴办了九项有利于楚国发展的政事,并诛杀了五个贪赃枉法的大臣,起用了六位德高望重的隐士入朝参政,自此庄王得到举国上下一致拥戴。
待楚国逐渐富强后,庄王出兵灭亡庸国,攻打宋国,继而又北上讨伐陆浑戎(戎族国,在今陕西洛南东),当凯旋的楚军行至洛邑(东周时期的国都,在今河南省洛阳市)时,就在洛邑城郊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
兵临城下,已被吓破了胆的周定王,马上派能言善辩的王孙满前来犒劳楚军。等到王孙满见到庄王,庄王不但没有为楚军的失礼行为表示歉意,反而还向他询问起传国重器九鼎的大小轻重。九鼎传说是古代禹王所铸,在当时代表天下九州,象征着国家权力,为得天下者所据有。庄王问鼎,表明他已有夺取天下的野心。
王孙满回答说:“一个国家兴亡与否,在于君王德义的有无,而不在于鼎的大小轻重。”
庄王见王孙满言有不满,便直截了当的说:“你不要自持有九鼎,就觉得寡人会有所畏惧,要知道我们楚国将士折下戟钩的锋刃,便足以铸成九鼎。”
面对庄王的咄咄逼人,王孙满并不胆怯,他暂且先绕开庄王的话锋,大谈起九鼎的制作年代和传承经过,直到最后才义正言辞道:“如果天子道德高尚,鼎虽然很小却重得移它不动;如果天子道德败坏,鼎即便再重也可轻易移走。过去,周成王把九鼎安置在洛邑,占卜上说周朝可以传世三十代,立国七百年,这乃是上天的旨意。如今周王室虽然衰微,但仍是天下人的共主,这是上天的安排难以改变。您今天询问九鼎的大小轻重,实在是有悖天理,僭越礼制,如果仍要一意孤行,威胁天子,那么全天下的诸侯都会前来讨伐。”庄王听后,自知实力不够,便不再强求九鼎班师回国。
以上便是历史上著名的“一鸣惊人”与“问鼎中原”的故事。
依照太史公司马迁的说法,楚国王族是黄帝次子昌意的后裔。昌意之孙重黎曾为帝喾的火正(上古官名,主管火种),因为有功,被帝喾赐名为祝融。祝融死后,他的弟弟吴回继承了他的职位,也被赐名为祝融。吴回的六子季连,芈(mǐ)姓,便是庄王的直系祖先。后来季连的后代,芈姓熊氏中的熊绎被周成王封于楚蛮(古代指楚国境内),并赐予子爵,从此便有了楚国。熊绎是周初重要的异姓诸侯,与周的同姓诸侯鲁、卫、晋等共同辅佐周成王。等到了周夷王时,周王室逐渐衰微,而楚国却越来越强盛,其首领熊渠便借口为蛮夷,不再使用周的号谥,而是封自己的儿子为王。进入春秋初期,各诸侯国的统治者仍以“公”来自称,楚君熊通偏偏不遵循周礼,自称为“王”,即是楚武王。庄王的叛逆性格,在他的祖先身上便可见一斑。
没过几年,问鼎不成的庄王挥师灭掉舒国。不久盟国陈国发生内乱,国君灵公遭弑,于是庄王又兴兵讨伐陈国,攻下后,庄王便将陈国划为楚国的一个县。
就在群臣庆贺胜利时,刚刚从齐国出使归来的大夫申叔时却忧心忡忡。庄王见状便向他询问缘由,申叔时回答说:“王上,俗话讲:‘牵着牛走入人家的田里,人家就要将牛抢走。’牵牛进入人家田地确有不对,可是因此就要将牛强抢而去,就未免太过分了。起初,王上您是因为陈国动乱才举兵征讨,这明明是有道理的,但是如今您又贪婪地把陈国据为己有,这便没了道理。我看不仅如此,您还会因此失信于四方诸侯,那么今后您将拿什么来称霸天下?”庄王听后觉得有理,便让陈国复国。
楚庄王十七年(公元前597年),春天,因郑襄公背楚与晋国结盟,庄王兴师问罪。三个月后攻下郑国国都,庄王从西门进入郑都,此时郑襄公脱去上衣坦露臂膀,牵着公羊跪地乞降,并且他还对庄王说:“我不受上天的庇佑,也没有听从您的安排,惹您发这么大的火亲自率军攻打我国,这全都是我的错。事到如今我怎么敢不听命于您?现在您把我丢弃到南海也好,或是当做奴隶赏赐给部下也罢,我都惟命是从。但是请求您不要断绝我国的宗庙祭祀,这已是我最后的心愿,当然我也不敢有所奢望,只是斗胆对您说一说。”
楚国的群臣都说:“王上不要答应他。”可是庄王却觉得郑襄公很坦诚,于是便说:“郑襄公这般谦卑,可见有心悔改,既然如此寡人理当原谅他,这样才能得到郑国百姓的支持,就让郑襄公暂且代替寡人治理郑国吧。”说完,庄王亲自举起军旗,指挥军队后退三十里驻扎下来,并且与郑国讲和结盟。
夏季六月,晋国因郑国有悖盟誓发兵而来,庄王率楚军于邲(今河南郑州西北)与晋军大战。结果楚军大获全胜,晋军伤亡过半。得胜后庄王在黄河岸边祭祀河神,又修建神庙悼念先君,自此楚国横行中原,无人可挡。
最后庄王于二十年(公元前594年)冬,在宋国与鲁、蔡、许、秦、宋、……等十四国会盟,大会上他被诸国公推为盟主,正式成为称雄中原的天下霸主。
二十三年(公元前591年),庄王病逝,他年幼的儿子太子审继位,是为楚共王。共王在位三十载,继续推进楚国霸业,并使其达到鼎盛。共王死后长子昭在百官的拥戴下继位,是为楚康王,康王连年对外征讨,但由于自身的平庸,终究未能实现楚国独霸春秋舞台的美梦,最后只好与晋国平分霸权。康王去世后太子郏敖继位,可是不到四年,康王的弟弟楚令尹(官名,掌管政事,发号施令的最高官员,相当于宰相)公子围在出使郑国途中,听说郏敖生病返回国都。十二月的一天,公子围进宫探望郏敖病情,竟用帽带勒死郏敖,接着又杀死郏敖的儿子莫和平夏,之后他便自立为王,更名为虔,即是楚灵王。
楚灵王弑君篡位,楚国朝堂人心不稳。登上国君之位后,他对内穷奢极欲,大兴土木,不惜民力征集十万能工巧匠,营造富丽堂皇的章华宫。他还偏爱细腰之人,致使楚国的士大夫因为害怕腰肥体胖而失宠,每天只吃一顿饭,早起时也要用力收腹,再系好裤带扶墙站起。一年之后,楚国文武百官全都因为营养不良,而变得面色黑黄,甚是荒唐可笑。
此外,灵王又偏偏好大喜功,对外穷兵黩武,先是毫无道理的灭掉陈国,后又在蔡灵侯来楚之时,杀了他,灭掉蔡国。灵王十一年(公元前530年),他又派兵围困徐国,从而威胁吴国。种种不义行径致使楚国四背受敌,战事频发。
长年累月的征战使楚国国力崩溃,民生凋敝,上下怨声载道。十二年(公元前529年)春天,灵王在乾谿(今安徽省亳县东南)游玩,不舍离去。与此同时郢都(楚国都城,今湖北省荆州北面)里那些对灵王不满的权臣们,正在筹划着一场政变。
当初,灵王曾杀死蔡国大夫观起,观起的儿子观从此时便与权臣一道,派人假借灵王幼弟公子弃疾的命令,从晋国召回灵王的三弟公子比。当公子比达到蔡国,又在观从的撮合下与公子弃疾结成结盟。之后,公子比就依仗着弃疾的军队攻破郢都,杀入王宫,处死了灵王的两个儿子太子禄和公子罢敌。政变成功后楚国权臣立公子比为王,是为楚初王。
随后观从又率兵至乾谿,向灵王身边的官兵宣布:“楚国已经拥立了新王,新王命你们马上离开逆贼赶回郢都,如果回去新王将不计前嫌,恢复你们的爵位与封邑。如若继续追随逆贼,就将与他一同被流放。”灵王身边的官兵一听,便纷纷离开灵王返回郢都。
当灵王听说太子禄和公子罢敌遇害的消息,竟失神跌落车下,然后对左右侍者说:“人们爱自己的儿子也都如此吗?”
侍者回答:“还要超过王上您。”
“唉,我杀别人的儿子太多了,怎能不落到这般田地?”灵王泣不成声的说。
后来左右侍者也相继离去,剩下灵王独自在山中徘徊,村民们没有敢收容他的。半路上,灵王遇见过去在宫里的涓人(在宫中担任清洁工作的人),便对他说:“你帮我找口饭吃吧,我已经饿了三天三夜了。”
涓人回答道:“新王刚刚下达诏令,谁要胆敢给你送饭,就要被诛灭三族,更何况我也无处觅食。”
体力不支的灵王便头枕涓人大腿睡下,等他睡熟,涓人就用土块来代替自己的腿逃走了。当灵王醒来,因找不到涓人,饿得竟不能起身。最终灵王难耐饥寒,自缢荒野。
初王初立布政鼎新,他任用公子黑肱为令尹,公子弃疾为司马,但是楚国并未就此安定下来。
当年楚共王共有五个嫡出(正妻所生)的儿子,长子太子昭也就是楚康王,弑侄自立的楚灵王是他的二子,此外还有三子公子比后来的楚初王,四子公子黑肱和五子公子弃疾。
灵王当政时最喜爱他的幼弟公子弃疾,他先后派弃疾灭掉了陈、蔡两国,并慷慨地封他做陈蔡公,管理陈、蔡故地。公子弃疾精明强干,坐拥两地苦心经营不断发展壮大,最后竟然拥有战车一千乘(战车是春秋时期最主要的军队装备,往往可以通过战车的数量来衡量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当时军力最强的晋国拥有战车也不过五千乘),可以与中等诸侯国相匹敌。实力雄厚的公子弃疾并不甘心让流亡在外多年的公子比作国君,他攻破郢都,辅佐初王即位伊始,就毫不留情地杀死了两个侄儿,此时他又将锋利的剑刃,对准了自己的两个哥哥。
这时公子比虽然作了楚国国君,但群臣与郢都百姓由于未曾听到灵王死讯,都害怕他会率军回郢复仇。具有远见的观从曾经提醒初王:
“王上,臣下觉得应该立刻除掉公子弃疾,他势力如此强大,如若不杀他,您即便拥有了整个国家,也难免要遭受灾难。”
初王听后说:“他是寡人的幼弟,又助寡人登上王位,寡人怎么忍心杀他?”
观从见初王优柔寡断,害怕自己也会终遭不测,就暗地里投靠了公子弃疾。
弃疾也从楚国内乱后灵王去向不明,郢都人心惶惶中得到启发,开始到处散布“灵王未死,即将回郢报仇”的谣言,进一步加重了郢都的紧张气氛。
五月十六日夜,弃疾派人绕城奔跑,并大呼:“楚灵王驾到,诸等叛逆出城受死。”郢都为之骚动。
不久,先是被灵王夺去封地,后来又暗中侍奉公子弃疾的楚国大夫斗成然奉弃疾之命进宫面见初王,他装作十分惊慌的样子,对初王和知有变前来议事的公子黑肱说:
“王上,弑杀郏敖的公子围率兵打回来了,郢都里的人因为害怕他的报复,都站在了他那边,现在就要进宫来杀死二位。”
“那,公子弃疾在哪里?”初王由于害怕话语多有磕绊。
“司马大人,他一看情况有变早就带着家眷逃往陈蔡去了。”面对不安的初王和黑肱,斗成然稍微停顿了一会,然后又无奈地说:“请王上与令尹大人,早作打算,以免受辱,众怒如同水火,可触犯不得呀。”说罢斗成然不禁潸然泪下。
斗成然这个人,最大的特点就在于无论他出于何种目的,做什么事,总是能将该表现出的面部表情,淋淋尽职的表现给你看。
正在初王与公子黑肱犹豫不决时,又有一个人跑进大殿,这个人便是观从,只见此时的观从也是一副惊慌失措的神态,并声嘶力竭地对初王喊道:“不好了王上,宫外有大队人马就要冲进来了。”
观从的话,在此时说出正可谓是恰到好处。它使得初王与公子黑肱再也没有了强撑下去的勇气,二人都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穷途末路,随即到达精神崩溃的边缘。
“哥哥,还等什么?难道要被逆贼生擒活捉受尽侮辱再死吗?”公子黑肱性情刚烈,他再也按捺不住,站起身来,说罢此话便拔剑自刎,死在初王面前。
初王对着倒在血泊里的黑肱凝视良久,他从黑肱的死状中也看到了自己接下来的下场,但是他还是没有勇气赴死,起码他认为不能当着两位臣子的面,来做此事,因为他不敢。
但是初王终究还是站起身来,之后亦步亦趋的向内宫走去,他的神情木讷,动作迟缓。
不知道初王用了多久,才走到内宫,看着华丽的内宫装饰,精美的起居用具,初王不禁闭上了双眼,然后倒吸了一口凉气。
“早知道这样,何必回到楚国?”说罢便自缢身亡。
早在初王从晋国起程回国时,晋国韩宣子就问大夫叔向说:“公子比此去,能成功吗?”
“不能。”叔向回答说。
“楚国人和公子比都厌恶灵王,盼望早立新君,就像商人要牟取高利一样,你怎么说他不能成功呢?”
“那就要请大人想一想,谁人与公子比要好?谁又能与公子比生死与共?”见韩宣子开始思考,叔向认真的说:“夺取王位需要五个条件,第一是身边要汇聚贤能,二是要国内有支持的力量作为响应,第三是要做好长远谋划,第四还要有百姓的拥护支持,至于夺权者自身也要具备良好的德行,这变是最后的条件。你看公子比身边没有学识渊博的人;他的家族尽失,亲人俱灭,可以说在楚国也没有支持他的力量;还有就是他见有机可乘便轻举妄动,根本未做好长远的打算;如今他在晋国流亡了十三年,早就被楚国百姓遗忘,更不会有百姓会支持他;此外我与他交往慎密,深知他不具备良好的德行。所以我认为他此次回国夺权,无异于自取灭亡。”
韩宣子一阵思考之后继续说:“你讲的在理,我看问题就没有你这样深入,那么你认为最终谁会享有楚国呢?”
“可能是公子弃疾吧。”
“为什么?”
“公子弃疾统治陈蔡故地,人口众多,地域广大拥有着非同寻常的实力。并且在他的治区里,没有任何民怨和盗贼,由此可以看出他是个决不会因个人欲望而去违背民心的统治者,因此百姓才会毫无怨言。祖先神灵保佑他,百姓信任他,以往楚国发生内乱,排行在末位的公子一定能够最终夺取政权,这便是楚国的常例。”叔向说完摸了摸自己的胡须。
“大人高见,我韩宣子实在佩服。”说完二人一同开怀大笑。
没想到,叔向的话果真灵验。
第二天,郢都的百姓看到楚王宫里张灯结彩,还有楚国的百官与大队的人马护送着公子弃疾回到郢都。原来灵王并没有来,倒是怯懦胆小的初王与公子黑肱在宫中自尽了。这样一来,公子弃疾便可以顺理成章的接替王位。渴望早日得到安定的臣子与百姓不禁的要为新君即位喝一声彩,没有人再愿意提起那个即位仅有十天便自寻死路,又不为国人所熟知的初王。
求大家支持,我自认为是司马辽太郎先生的学生。
刚直不阿的楚国司马(官名,掌管一国军政和军赋)伍举,眼见庄王的昏庸懈世,不禁要为楚国的国运前途担忧,于是决心冒死进谏。不过聪明的伍举,并没有触犯庄王法令直接进谏,而是采用委婉的方式来暗示庄王。
一日,庄王正左手怀抱郑姬,右手怀抱越女,坐在歌舞乐人之中饮酒寻欢,突然伍举要求拜见,庄王就赏赐他酒食令其一同享用。正当二人酒酣耳热之际,伍举向庄王发问:“王上,臣听说有一只鸟,它落在南方的土山上,三年里不飞,也不鸣叫。但是,臣不知道这只鸟叫什么名字。”
庄王听后便明白了此话的用意,于是他片假思索后对伍举说:“这只鸟不飞便罢,如果飞起来,就会直冲云霄;这只鸟不叫便罢,如果叫起来,就会令人吃惊。”
听罢此话,伍举的内心在惊喜之余倍感欣慰,他猜测到行为上看似荒诞不羁的庄王,骨子面却怀有着鸿鹄之志。但是光有远大的志向,却不肯付出实际行动终究仍会一事无成,于是他继续对庄王说:“可是,这只鸟如果再像这样不飞不叫,恐怕就要被捕鸟的人所谋取了……要知道,弓弦上的箭很快就要射了出来,哪里肯容它冲上云霄而令人吃惊呢?”
言毕,庄王痛愧不及,从此抛开美酒宠妾,励精图治。半个月后,庄王开始上朝理政,即时便废除十项不利于楚国发展的刑法,兴办了九项有利于楚国发展的政事,并诛杀了五个贪赃枉法的大臣,起用了六位德高望重的隐士入朝参政,自此庄王得到举国上下一致拥戴。
待楚国逐渐富强后,庄王出兵灭亡庸国,攻打宋国,继而又北上讨伐陆浑戎(戎族国,在今陕西洛南东),当凯旋的楚军行至洛邑(东周时期的国都,在今河南省洛阳市)时,就在洛邑城郊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
兵临城下,已被吓破了胆的周定王,马上派能言善辩的王孙满前来犒劳楚军。等到王孙满见到庄王,庄王不但没有为楚军的失礼行为表示歉意,反而还向他询问起传国重器九鼎的大小轻重。九鼎传说是古代禹王所铸,在当时代表天下九州,象征着国家权力,为得天下者所据有。庄王问鼎,表明他已有夺取天下的野心。
王孙满回答说:“一个国家兴亡与否,在于君王德义的有无,而不在于鼎的大小轻重。”
庄王见王孙满言有不满,便直截了当的说:“你不要自持有九鼎,就觉得寡人会有所畏惧,要知道我们楚国将士折下戟钩的锋刃,便足以铸成九鼎。”
面对庄王的咄咄逼人,王孙满并不胆怯,他暂且先绕开庄王的话锋,大谈起九鼎的制作年代和传承经过,直到最后才义正言辞道:“如果天子道德高尚,鼎虽然很小却重得移它不动;如果天子道德败坏,鼎即便再重也可轻易移走。过去,周成王把九鼎安置在洛邑,占卜上说周朝可以传世三十代,立国七百年,这乃是上天的旨意。如今周王室虽然衰微,但仍是天下人的共主,这是上天的安排难以改变。您今天询问九鼎的大小轻重,实在是有悖天理,僭越礼制,如果仍要一意孤行,威胁天子,那么全天下的诸侯都会前来讨伐。”庄王听后,自知实力不够,便不再强求九鼎班师回国。
以上便是历史上著名的“一鸣惊人”与“问鼎中原”的故事。
依照太史公司马迁的说法,楚国王族是黄帝次子昌意的后裔。昌意之孙重黎曾为帝喾的火正(上古官名,主管火种),因为有功,被帝喾赐名为祝融。祝融死后,他的弟弟吴回继承了他的职位,也被赐名为祝融。吴回的六子季连,芈(mǐ)姓,便是庄王的直系祖先。后来季连的后代,芈姓熊氏中的熊绎被周成王封于楚蛮(古代指楚国境内),并赐予子爵,从此便有了楚国。熊绎是周初重要的异姓诸侯,与周的同姓诸侯鲁、卫、晋等共同辅佐周成王。等到了周夷王时,周王室逐渐衰微,而楚国却越来越强盛,其首领熊渠便借口为蛮夷,不再使用周的号谥,而是封自己的儿子为王。进入春秋初期,各诸侯国的统治者仍以“公”来自称,楚君熊通偏偏不遵循周礼,自称为“王”,即是楚武王。庄王的叛逆性格,在他的祖先身上便可见一斑。
没过几年,问鼎不成的庄王挥师灭掉舒国。不久盟国陈国发生内乱,国君灵公遭弑,于是庄王又兴兵讨伐陈国,攻下后,庄王便将陈国划为楚国的一个县。
就在群臣庆贺胜利时,刚刚从齐国出使归来的大夫申叔时却忧心忡忡。庄王见状便向他询问缘由,申叔时回答说:“王上,俗话讲:‘牵着牛走入人家的田里,人家就要将牛抢走。’牵牛进入人家田地确有不对,可是因此就要将牛强抢而去,就未免太过分了。起初,王上您是因为陈国动乱才举兵征讨,这明明是有道理的,但是如今您又贪婪地把陈国据为己有,这便没了道理。我看不仅如此,您还会因此失信于四方诸侯,那么今后您将拿什么来称霸天下?”庄王听后觉得有理,便让陈国复国。
楚庄王十七年(公元前597年),春天,因郑襄公背楚与晋国结盟,庄王兴师问罪。三个月后攻下郑国国都,庄王从西门进入郑都,此时郑襄公脱去上衣坦露臂膀,牵着公羊跪地乞降,并且他还对庄王说:“我不受上天的庇佑,也没有听从您的安排,惹您发这么大的火亲自率军攻打我国,这全都是我的错。事到如今我怎么敢不听命于您?现在您把我丢弃到南海也好,或是当做奴隶赏赐给部下也罢,我都惟命是从。但是请求您不要断绝我国的宗庙祭祀,这已是我最后的心愿,当然我也不敢有所奢望,只是斗胆对您说一说。”
楚国的群臣都说:“王上不要答应他。”可是庄王却觉得郑襄公很坦诚,于是便说:“郑襄公这般谦卑,可见有心悔改,既然如此寡人理当原谅他,这样才能得到郑国百姓的支持,就让郑襄公暂且代替寡人治理郑国吧。”说完,庄王亲自举起军旗,指挥军队后退三十里驻扎下来,并且与郑国讲和结盟。
夏季六月,晋国因郑国有悖盟誓发兵而来,庄王率楚军于邲(今河南郑州西北)与晋军大战。结果楚军大获全胜,晋军伤亡过半。得胜后庄王在黄河岸边祭祀河神,又修建神庙悼念先君,自此楚国横行中原,无人可挡。
最后庄王于二十年(公元前594年)冬,在宋国与鲁、蔡、许、秦、宋、……等十四国会盟,大会上他被诸国公推为盟主,正式成为称雄中原的天下霸主。
二十三年(公元前591年),庄王病逝,他年幼的儿子太子审继位,是为楚共王。共王在位三十载,继续推进楚国霸业,并使其达到鼎盛。共王死后长子昭在百官的拥戴下继位,是为楚康王,康王连年对外征讨,但由于自身的平庸,终究未能实现楚国独霸春秋舞台的美梦,最后只好与晋国平分霸权。康王去世后太子郏敖继位,可是不到四年,康王的弟弟楚令尹(官名,掌管政事,发号施令的最高官员,相当于宰相)公子围在出使郑国途中,听说郏敖生病返回国都。十二月的一天,公子围进宫探望郏敖病情,竟用帽带勒死郏敖,接着又杀死郏敖的儿子莫和平夏,之后他便自立为王,更名为虔,即是楚灵王。
楚灵王弑君篡位,楚国朝堂人心不稳。登上国君之位后,他对内穷奢极欲,大兴土木,不惜民力征集十万能工巧匠,营造富丽堂皇的章华宫。他还偏爱细腰之人,致使楚国的士大夫因为害怕腰肥体胖而失宠,每天只吃一顿饭,早起时也要用力收腹,再系好裤带扶墙站起。一年之后,楚国文武百官全都因为营养不良,而变得面色黑黄,甚是荒唐可笑。
此外,灵王又偏偏好大喜功,对外穷兵黩武,先是毫无道理的灭掉陈国,后又在蔡灵侯来楚之时,杀了他,灭掉蔡国。灵王十一年(公元前530年),他又派兵围困徐国,从而威胁吴国。种种不义行径致使楚国四背受敌,战事频发。
长年累月的征战使楚国国力崩溃,民生凋敝,上下怨声载道。十二年(公元前529年)春天,灵王在乾谿(今安徽省亳县东南)游玩,不舍离去。与此同时郢都(楚国都城,今湖北省荆州北面)里那些对灵王不满的权臣们,正在筹划着一场政变。
当初,灵王曾杀死蔡国大夫观起,观起的儿子观从此时便与权臣一道,派人假借灵王幼弟公子弃疾的命令,从晋国召回灵王的三弟公子比。当公子比达到蔡国,又在观从的撮合下与公子弃疾结成结盟。之后,公子比就依仗着弃疾的军队攻破郢都,杀入王宫,处死了灵王的两个儿子太子禄和公子罢敌。政变成功后楚国权臣立公子比为王,是为楚初王。
随后观从又率兵至乾谿,向灵王身边的官兵宣布:“楚国已经拥立了新王,新王命你们马上离开逆贼赶回郢都,如果回去新王将不计前嫌,恢复你们的爵位与封邑。如若继续追随逆贼,就将与他一同被流放。”灵王身边的官兵一听,便纷纷离开灵王返回郢都。
当灵王听说太子禄和公子罢敌遇害的消息,竟失神跌落车下,然后对左右侍者说:“人们爱自己的儿子也都如此吗?”
侍者回答:“还要超过王上您。”
“唉,我杀别人的儿子太多了,怎能不落到这般田地?”灵王泣不成声的说。
后来左右侍者也相继离去,剩下灵王独自在山中徘徊,村民们没有敢收容他的。半路上,灵王遇见过去在宫里的涓人(在宫中担任清洁工作的人),便对他说:“你帮我找口饭吃吧,我已经饿了三天三夜了。”
涓人回答道:“新王刚刚下达诏令,谁要胆敢给你送饭,就要被诛灭三族,更何况我也无处觅食。”
体力不支的灵王便头枕涓人大腿睡下,等他睡熟,涓人就用土块来代替自己的腿逃走了。当灵王醒来,因找不到涓人,饿得竟不能起身。最终灵王难耐饥寒,自缢荒野。
初王初立布政鼎新,他任用公子黑肱为令尹,公子弃疾为司马,但是楚国并未就此安定下来。
当年楚共王共有五个嫡出(正妻所生)的儿子,长子太子昭也就是楚康王,弑侄自立的楚灵王是他的二子,此外还有三子公子比后来的楚初王,四子公子黑肱和五子公子弃疾。
灵王当政时最喜爱他的幼弟公子弃疾,他先后派弃疾灭掉了陈、蔡两国,并慷慨地封他做陈蔡公,管理陈、蔡故地。公子弃疾精明强干,坐拥两地苦心经营不断发展壮大,最后竟然拥有战车一千乘(战车是春秋时期最主要的军队装备,往往可以通过战车的数量来衡量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当时军力最强的晋国拥有战车也不过五千乘),可以与中等诸侯国相匹敌。实力雄厚的公子弃疾并不甘心让流亡在外多年的公子比作国君,他攻破郢都,辅佐初王即位伊始,就毫不留情地杀死了两个侄儿,此时他又将锋利的剑刃,对准了自己的两个哥哥。
这时公子比虽然作了楚国国君,但群臣与郢都百姓由于未曾听到灵王死讯,都害怕他会率军回郢复仇。具有远见的观从曾经提醒初王:
“王上,臣下觉得应该立刻除掉公子弃疾,他势力如此强大,如若不杀他,您即便拥有了整个国家,也难免要遭受灾难。”
初王听后说:“他是寡人的幼弟,又助寡人登上王位,寡人怎么忍心杀他?”
观从见初王优柔寡断,害怕自己也会终遭不测,就暗地里投靠了公子弃疾。
弃疾也从楚国内乱后灵王去向不明,郢都人心惶惶中得到启发,开始到处散布“灵王未死,即将回郢报仇”的谣言,进一步加重了郢都的紧张气氛。
五月十六日夜,弃疾派人绕城奔跑,并大呼:“楚灵王驾到,诸等叛逆出城受死。”郢都为之骚动。
不久,先是被灵王夺去封地,后来又暗中侍奉公子弃疾的楚国大夫斗成然奉弃疾之命进宫面见初王,他装作十分惊慌的样子,对初王和知有变前来议事的公子黑肱说:
“王上,弑杀郏敖的公子围率兵打回来了,郢都里的人因为害怕他的报复,都站在了他那边,现在就要进宫来杀死二位。”
“那,公子弃疾在哪里?”初王由于害怕话语多有磕绊。
“司马大人,他一看情况有变早就带着家眷逃往陈蔡去了。”面对不安的初王和黑肱,斗成然稍微停顿了一会,然后又无奈地说:“请王上与令尹大人,早作打算,以免受辱,众怒如同水火,可触犯不得呀。”说罢斗成然不禁潸然泪下。
斗成然这个人,最大的特点就在于无论他出于何种目的,做什么事,总是能将该表现出的面部表情,淋淋尽职的表现给你看。
正在初王与公子黑肱犹豫不决时,又有一个人跑进大殿,这个人便是观从,只见此时的观从也是一副惊慌失措的神态,并声嘶力竭地对初王喊道:“不好了王上,宫外有大队人马就要冲进来了。”
观从的话,在此时说出正可谓是恰到好处。它使得初王与公子黑肱再也没有了强撑下去的勇气,二人都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穷途末路,随即到达精神崩溃的边缘。
“哥哥,还等什么?难道要被逆贼生擒活捉受尽侮辱再死吗?”公子黑肱性情刚烈,他再也按捺不住,站起身来,说罢此话便拔剑自刎,死在初王面前。
初王对着倒在血泊里的黑肱凝视良久,他从黑肱的死状中也看到了自己接下来的下场,但是他还是没有勇气赴死,起码他认为不能当着两位臣子的面,来做此事,因为他不敢。
但是初王终究还是站起身来,之后亦步亦趋的向内宫走去,他的神情木讷,动作迟缓。
不知道初王用了多久,才走到内宫,看着华丽的内宫装饰,精美的起居用具,初王不禁闭上了双眼,然后倒吸了一口凉气。
“早知道这样,何必回到楚国?”说罢便自缢身亡。
早在初王从晋国起程回国时,晋国韩宣子就问大夫叔向说:“公子比此去,能成功吗?”
“不能。”叔向回答说。
“楚国人和公子比都厌恶灵王,盼望早立新君,就像商人要牟取高利一样,你怎么说他不能成功呢?”
“那就要请大人想一想,谁人与公子比要好?谁又能与公子比生死与共?”见韩宣子开始思考,叔向认真的说:“夺取王位需要五个条件,第一是身边要汇聚贤能,二是要国内有支持的力量作为响应,第三是要做好长远谋划,第四还要有百姓的拥护支持,至于夺权者自身也要具备良好的德行,这变是最后的条件。你看公子比身边没有学识渊博的人;他的家族尽失,亲人俱灭,可以说在楚国也没有支持他的力量;还有就是他见有机可乘便轻举妄动,根本未做好长远的打算;如今他在晋国流亡了十三年,早就被楚国百姓遗忘,更不会有百姓会支持他;此外我与他交往慎密,深知他不具备良好的德行。所以我认为他此次回国夺权,无异于自取灭亡。”
韩宣子一阵思考之后继续说:“你讲的在理,我看问题就没有你这样深入,那么你认为最终谁会享有楚国呢?”
“可能是公子弃疾吧。”
“为什么?”
“公子弃疾统治陈蔡故地,人口众多,地域广大拥有着非同寻常的实力。并且在他的治区里,没有任何民怨和盗贼,由此可以看出他是个决不会因个人欲望而去违背民心的统治者,因此百姓才会毫无怨言。祖先神灵保佑他,百姓信任他,以往楚国发生内乱,排行在末位的公子一定能够最终夺取政权,这便是楚国的常例。”叔向说完摸了摸自己的胡须。
“大人高见,我韩宣子实在佩服。”说完二人一同开怀大笑。
没想到,叔向的话果真灵验。
第二天,郢都的百姓看到楚王宫里张灯结彩,还有楚国的百官与大队的人马护送着公子弃疾回到郢都。原来灵王并没有来,倒是怯懦胆小的初王与公子黑肱在宫中自尽了。这样一来,公子弃疾便可以顺理成章的接替王位。渴望早日得到安定的臣子与百姓不禁的要为新君即位喝一声彩,没有人再愿意提起那个即位仅有十天便自寻死路,又不为国人所熟知的初王。
求大家支持,我自认为是司马辽太郎先生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