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拜入仙门(三)
李阡陌原以为原道真会教他飞天遁地的仙家法术,谁晓得原道真对于法术一事只字不提,只让他先跟随自己学一年易理,之后再决定他的去留。
原道真醉心于易理,在易理和阵法的研究上颇有成就,五洲之内鲜有人及。他在易理一道上眼界甚高,是以要求也极高,自他执掌天机阁以来,从未有一个弟子在天机阁待过一年的时间。在他看来,修炼法术远不及修习易理来得重要,他之所以收李阡陌为徒,便是因他观察入微,脑袋活泛,且记忆力过人,这一切都是研究易理所需要的素质,而李阡陌天生就具备如此素质,可谓天赐良材。他也急切地想见识一下这个良材能否在易道大放光彩。
原道真与李阡陌说了诸多逍遥谷的情况后便与他讲解易理与天机阁的故事。
易理的起源已无从追溯,远在修士出现之前,《洛书》《河图》这两本书便已存在于世了。《洛书》《河图》所记述的乃是最原始的易理,自古以来,研究《洛书》《河图》的修士多如过江之鲫,但能够有所成就者却是凤毛麟角。
十万年前,修真界出现了一个聪敏盖世的绝才,名叫周天,修真界送他道号周天子。周天对于易理一道有得天独厚的天分,他将《洛书》《河图》研究透彻,去繁求简,将两本书合而为一,自称为《易》,后人多称为《周易》。
《易》虽取自《洛书》《河图》,却达到了比《洛书》《河图》更高的一个境界,其中所包含的易理,奥妙无双,以一衍万,囊括宇宙至理。
周天以惊人天资不负众望地成为了宇宙星空下的最强者“道尊”,自名为“隐龙道尊”。
周天成为道尊之后,又根据易理,再次发挥绝代智慧,创出了绝代奇书《隐龙真经》。
《隐龙真经》记载着周天成为道尊后新领悟的功法和道术,虽说艰深无比,却也奥妙无穷,此经乃是他一身道法的最高传承。
隐龙道尊成道之后,在逍遥谷避世,他广纳贤才,开创逍遥六部,每一部都有各自的绝艺。其中天机阁的绝艺,是他亲自传下的易理。
隐龙道尊虽有惊天动地的绝才,却无法找到一个似他那般聪慧的传承者。于是,他开辟了一个洞府,将自己的最高传承《隐龙真经》深藏其中,还在入口处布下了奇阵,并告诉天机阁的主事:若是有任何人能破开他设的阵法,便能得到它的传承。这个秘密在天机阁的主事口中代代相传,便是逍遥谷的谷主都全不知晓。
十万年过去了,却没有一人能破解这个阵法,自然也从未有一人能取得隐龙道尊的传承,而对于隐龙道尊的传说,人们也渐渐淡忘了,就连一些史册都不再提起他。
原道真花费一天的工夫才将这些历史详细地向李阡陌说完,李阡陌对于这英雄人物的故事很感兴趣,他为隐龙道尊惊天绝地的风采所折服,晚上睡觉之时便在床上暗想:自己也许哪一天能够成为周天那样的人物,成为星空之下的最强者,然后去给妈妈报仇。。。。。。他想着想着便觉眼皮发沉,神识模糊,渐渐阖上双眼睡着了。
一夜无话,到了第二天清晨,李阡陌还在熟睡中便被原道真从床上拎了出来,不论他如何挣扎叫喊原道真都不理不应。
原道真拎着他来到老槐树下,将他往地上一扔,李阡陌吓得闭上双眼,本以为要摔得屁股开花了,却不料自己如落叶一般轻飘飘地落地,心中惊喜之余直呼神奇。
原道真将他扔至地上之后,左手一甩,一套墨色衣衫飞了过来盖在了他头上。李阡陌一把扯下衣衫,细看了一眼,欢喜叫道:“啊,这是逍遥谷弟子穿的衣服,哇,摸起来又软有滑,上面还有画呢。。。。。。”他自顾抱着衣衫在那嘀咕,原道真却是瞧得不耐烦了,叱声道:“快点把衣服穿上,从今日起,你每日都要在此处跟我学《洛书》。”
李阡陌一边穿衣服一边嬉笑道:“罗书是什么书?”
原道真双眼一瞪,喝道:“休要嬉皮笑脸,转头看看你背后是什么?”
李阡陌回首去看,恰见一片枯黄的槐叶飘落而下,落在他母亲的坟头上,一时间,他的笑容僵在了脸上,最后慢慢消失。原道真继续道:“我选在这里教授你,便是要你母亲时时督促你,你若是有丝毫懈怠了,看看你母亲的坟墓,想想谁来为她报仇。。。。。。”
原道真说了老长的一大段,李阡陌回转过头来,满面肃容地点头道:“师尊,我会用功努力的,绝不会叫妈妈失望。”说罢一口气将衣靴全都穿上。
原道真见自己的伎俩起了作用,心中暗自得意,递了一本《洛书》给李阡陌,道:“这便是我要教你的《洛书》了,你先打开看看。”
李阡陌接在手中,翻开一看,第一页上画的竟是一只乌龟,不禁脱口叫道:“怎地是乌龟啊?”
原道真点头道:“《洛书》,也叫《龟书》,据说此书的起源乃是来自一头神龟的龟背,你看龟背之上有什么?”
李阡陌仔细看着乌龟的背部,只见有许多很小的点,有虚有实,看上去有点杂乱,便抬头说道:“龟背上就一些点点啊,还有几道线。”
远道真闻言拈须微笑,得意道:“没错,这就是洛书了,别小看这些点与线,它却可以衍算天地至理。”
李阡陌讶道:“这么厉害啊,那不是跟卦书一样了,通过八八结合,再加上变爻,就可以算出每个人的命相。”
“哦,你还懂八卦?”原道真面露惊喜之色,“如此甚好,我教你的时候更容易,你过来坐下。”
李阡陌依言来到原道真身前坐下,原道真也盘腿而坐,开始讲解:“洛书的结构是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以五居中,五方白圈皆阳数,四隅黑点为阴数。”他说着就用树枝在地上画了一个九宫图,在九个空格里按照方才所说的那句话写下从一到九的九个数字,道:“你算一算,横着竖着斜着,相加,得到的结果分别是多少?”
李阡陌按照他的要求算了一算,片刻之后,惊叫起来:“全部都是十五!”
看到李阡陌惊讶的模样,原道真很是得意,拈须笑道:“没错,这是最简单的,下面我要讲更深一层的,洛书数字本太一下九宫而来,以四十五数演星斗之象。九宫八风图配合八风,八卦,中央一宫,即洛书的中宫,乃周围八宫的核心。紫薇(北极星)之位恒居北方,可以作为中心以定位的标准。九宫是据北斗斗柄所指,从天体中找出九个方位上最明亮的星为标志,便于配合斗柄以辨方定位,发现九星的方位及数目,即洛书的方位和数目。洛书九宫数,以一、三、七、九为奇数,亦称阳数,二、四、六、八为偶数,亦称阴数。阳数为主,位居四正,代表天气;阴数为辅,位居四隅,代表地气;五居中,属土气,为五行生数之祖,位居中宫,寄旺四隅。”
原道真说了冗长的一段,李阡陌的小脑袋瓜子哪跟得上他的速度,直接眨巴着双眼望着他。原道真也发现李阡陌神色不对,便停了下来,蹙眉道:“你听不懂?”
李阡陌挠头嘿笑道:“你说得太快,我不大记得住,你能不能说慢一点。”
原道真这才发现自己太过心切,李阡陌第一天受教,一点基础都没有,他方才不仅说得快,还忘记了一些基础的解说,难怪李阡陌丝毫听不懂。于是他便放慢了速度,并给他细细讲解。
李阡陌倒也智慧过人,原道真所讲的东西他一点就通,只一天工夫,便将《洛书》理解了个大概。原道真心中不胜欢喜,晚上还拉着李阡陌教他看诸天星斗,验证白天所说《洛书》中星斗的问题。
结束完第一天的的讲解之后,李阡陌便开始接触到《洛书》中繁杂的数术了,《洛书》本就以“算”为主,历来的多种数术便是从《洛书》中演化而来。
原道真将书中许多算术题抽出来给李阡陌计算,那衍算和学习时的枯燥感,直叫他几欲发疯。
奈何原道真抓住了他的痛穴,天天让他在母亲坟前计算,他不愿让母亲失望,便拼命地学习,拼命的衍算,丝毫不敢懈怠。
转眼便过了三个月,李阡陌算术小有成就,已可衍算少许星辰,且将许多难度颇高的算术题尽数解开,原道真告诉他,《洛书》已经没什么好教他的了,以后便要靠他自己领悟参研了。
他还僵着脸对李阡陌淡淡赞赏了一句:“还不错,比我当年快一些。”其实,他独自在房中之时,一想到李阡陌过人的天赋便乐得眉开眼笑,李阡陌的学习速度何止比他快一点点,他当年学洛书,花了整整五年。
《洛书》的学习告一段落,原道真便又开始教李阡陌《河图》。
依旧是在老槐树下,原道真将《河图》递给李阡陌,他翻开一看,却见其上又是各种点点和线,他当场便跳了起来,叫道:“怎地又是跟《洛书》一样的?”
原道真眉头一拧,喝道:“坐下!”
李阡陌极不情愿地撅嘴坐下。
原道真手捋燕须解释道:“这《河图》要比《洛书》艰深一些,你可能不知,《周易》的大部分内容便是承自《河图》,在《周易》出现之前,修士们便是依靠《河图》推衍神通法术的。”
李阡陌低头顺眉道:“可是,天天学这个,忒也枯燥了,况且,学这个便能给妈妈报仇了么,难道我去找那两个坏人跟他们比算术?”
原道真嘿然笑道:“你想学法术?”
李阡陌赶忙满脸堆笑,连连点头。
原道真拈须笑道:“也不是不可以,只需你学会《洛书》《河图》和《易》,我便教你法术,到时候你便可以飞天遁地,逍遥天地了。”
李阡陌闻言如被抽了骨架一般,颓然道:“那是要等到猴年马月啊。”
原道真轻拍大腿,淡然笑道:“以我对你的估计,不会太久,你三个月便学会了《洛书》,只要你肯用功,学会《河图》和《易》想必也不会太久。”
李阡陌想了一想,也觉有理,浑身又来了力气,呼道:“好,为了早日学得法术,来吧。”
原道真拈须直笑,心中得意不已,便开始教他《河图》。
《河图》之中涉及的内容颇多,除却五行八卦之外,还有“象”、“数”、“理”。
“象”的大意是河图的图像所象征的阴阳、五行、四象,最后衍化到周天星辰的二十八星宿。
“数”指的乃是“河图之数”,其中包含天地之数,万物生存之数,五行之数,大衍之数,天干交(和谐)合之数,六甲纳音之数。
“理”是指“河图之理”,有河图左旋之理,河图象形之理,河图阴阳之理,河图先天之理。
原道真这一天的讲解以“河图之象、之数、之理、至简至易,又深邃无穷”结束。
原道真先将《河图》涉及的内容全部向李阡陌讲解了一遍,待他讲解结束之时,已然月色当空。李阡陌将今日所学内容在脑中回想一番,突然笑起,得意道:“这《河图》的内容也不是太难嘛。”
原道真闻言一怔,随即抚掌笑道:“你可别癞蛤蟆打呵欠,胡吹大气啊。”
李阡陌站起身来,伸出三个手指,傲然道:“三个月,学会《河图》。”他自信满满,说完都不顾原道真的反应,直接拍拍屁股离去。
原道真望着这傲气的背影,心中甚是欣慰,待他走远之后,抬首望着明月,拈须自语道:“或许,他真能解开紫薇星斗阵。”
新人不容易,请各位读者大大留下你们的足迹,顺手收藏一下,若是喜欢我的书就留下个评论吧。
原道真醉心于易理,在易理和阵法的研究上颇有成就,五洲之内鲜有人及。他在易理一道上眼界甚高,是以要求也极高,自他执掌天机阁以来,从未有一个弟子在天机阁待过一年的时间。在他看来,修炼法术远不及修习易理来得重要,他之所以收李阡陌为徒,便是因他观察入微,脑袋活泛,且记忆力过人,这一切都是研究易理所需要的素质,而李阡陌天生就具备如此素质,可谓天赐良材。他也急切地想见识一下这个良材能否在易道大放光彩。
原道真与李阡陌说了诸多逍遥谷的情况后便与他讲解易理与天机阁的故事。
易理的起源已无从追溯,远在修士出现之前,《洛书》《河图》这两本书便已存在于世了。《洛书》《河图》所记述的乃是最原始的易理,自古以来,研究《洛书》《河图》的修士多如过江之鲫,但能够有所成就者却是凤毛麟角。
十万年前,修真界出现了一个聪敏盖世的绝才,名叫周天,修真界送他道号周天子。周天对于易理一道有得天独厚的天分,他将《洛书》《河图》研究透彻,去繁求简,将两本书合而为一,自称为《易》,后人多称为《周易》。
《易》虽取自《洛书》《河图》,却达到了比《洛书》《河图》更高的一个境界,其中所包含的易理,奥妙无双,以一衍万,囊括宇宙至理。
周天以惊人天资不负众望地成为了宇宙星空下的最强者“道尊”,自名为“隐龙道尊”。
周天成为道尊之后,又根据易理,再次发挥绝代智慧,创出了绝代奇书《隐龙真经》。
《隐龙真经》记载着周天成为道尊后新领悟的功法和道术,虽说艰深无比,却也奥妙无穷,此经乃是他一身道法的最高传承。
隐龙道尊成道之后,在逍遥谷避世,他广纳贤才,开创逍遥六部,每一部都有各自的绝艺。其中天机阁的绝艺,是他亲自传下的易理。
隐龙道尊虽有惊天动地的绝才,却无法找到一个似他那般聪慧的传承者。于是,他开辟了一个洞府,将自己的最高传承《隐龙真经》深藏其中,还在入口处布下了奇阵,并告诉天机阁的主事:若是有任何人能破开他设的阵法,便能得到它的传承。这个秘密在天机阁的主事口中代代相传,便是逍遥谷的谷主都全不知晓。
十万年过去了,却没有一人能破解这个阵法,自然也从未有一人能取得隐龙道尊的传承,而对于隐龙道尊的传说,人们也渐渐淡忘了,就连一些史册都不再提起他。
原道真花费一天的工夫才将这些历史详细地向李阡陌说完,李阡陌对于这英雄人物的故事很感兴趣,他为隐龙道尊惊天绝地的风采所折服,晚上睡觉之时便在床上暗想:自己也许哪一天能够成为周天那样的人物,成为星空之下的最强者,然后去给妈妈报仇。。。。。。他想着想着便觉眼皮发沉,神识模糊,渐渐阖上双眼睡着了。
一夜无话,到了第二天清晨,李阡陌还在熟睡中便被原道真从床上拎了出来,不论他如何挣扎叫喊原道真都不理不应。
原道真拎着他来到老槐树下,将他往地上一扔,李阡陌吓得闭上双眼,本以为要摔得屁股开花了,却不料自己如落叶一般轻飘飘地落地,心中惊喜之余直呼神奇。
原道真将他扔至地上之后,左手一甩,一套墨色衣衫飞了过来盖在了他头上。李阡陌一把扯下衣衫,细看了一眼,欢喜叫道:“啊,这是逍遥谷弟子穿的衣服,哇,摸起来又软有滑,上面还有画呢。。。。。。”他自顾抱着衣衫在那嘀咕,原道真却是瞧得不耐烦了,叱声道:“快点把衣服穿上,从今日起,你每日都要在此处跟我学《洛书》。”
李阡陌一边穿衣服一边嬉笑道:“罗书是什么书?”
原道真双眼一瞪,喝道:“休要嬉皮笑脸,转头看看你背后是什么?”
李阡陌回首去看,恰见一片枯黄的槐叶飘落而下,落在他母亲的坟头上,一时间,他的笑容僵在了脸上,最后慢慢消失。原道真继续道:“我选在这里教授你,便是要你母亲时时督促你,你若是有丝毫懈怠了,看看你母亲的坟墓,想想谁来为她报仇。。。。。。”
原道真说了老长的一大段,李阡陌回转过头来,满面肃容地点头道:“师尊,我会用功努力的,绝不会叫妈妈失望。”说罢一口气将衣靴全都穿上。
原道真见自己的伎俩起了作用,心中暗自得意,递了一本《洛书》给李阡陌,道:“这便是我要教你的《洛书》了,你先打开看看。”
李阡陌接在手中,翻开一看,第一页上画的竟是一只乌龟,不禁脱口叫道:“怎地是乌龟啊?”
原道真点头道:“《洛书》,也叫《龟书》,据说此书的起源乃是来自一头神龟的龟背,你看龟背之上有什么?”
李阡陌仔细看着乌龟的背部,只见有许多很小的点,有虚有实,看上去有点杂乱,便抬头说道:“龟背上就一些点点啊,还有几道线。”
远道真闻言拈须微笑,得意道:“没错,这就是洛书了,别小看这些点与线,它却可以衍算天地至理。”
李阡陌讶道:“这么厉害啊,那不是跟卦书一样了,通过八八结合,再加上变爻,就可以算出每个人的命相。”
“哦,你还懂八卦?”原道真面露惊喜之色,“如此甚好,我教你的时候更容易,你过来坐下。”
李阡陌依言来到原道真身前坐下,原道真也盘腿而坐,开始讲解:“洛书的结构是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以五居中,五方白圈皆阳数,四隅黑点为阴数。”他说着就用树枝在地上画了一个九宫图,在九个空格里按照方才所说的那句话写下从一到九的九个数字,道:“你算一算,横着竖着斜着,相加,得到的结果分别是多少?”
李阡陌按照他的要求算了一算,片刻之后,惊叫起来:“全部都是十五!”
看到李阡陌惊讶的模样,原道真很是得意,拈须笑道:“没错,这是最简单的,下面我要讲更深一层的,洛书数字本太一下九宫而来,以四十五数演星斗之象。九宫八风图配合八风,八卦,中央一宫,即洛书的中宫,乃周围八宫的核心。紫薇(北极星)之位恒居北方,可以作为中心以定位的标准。九宫是据北斗斗柄所指,从天体中找出九个方位上最明亮的星为标志,便于配合斗柄以辨方定位,发现九星的方位及数目,即洛书的方位和数目。洛书九宫数,以一、三、七、九为奇数,亦称阳数,二、四、六、八为偶数,亦称阴数。阳数为主,位居四正,代表天气;阴数为辅,位居四隅,代表地气;五居中,属土气,为五行生数之祖,位居中宫,寄旺四隅。”
原道真说了冗长的一段,李阡陌的小脑袋瓜子哪跟得上他的速度,直接眨巴着双眼望着他。原道真也发现李阡陌神色不对,便停了下来,蹙眉道:“你听不懂?”
李阡陌挠头嘿笑道:“你说得太快,我不大记得住,你能不能说慢一点。”
原道真这才发现自己太过心切,李阡陌第一天受教,一点基础都没有,他方才不仅说得快,还忘记了一些基础的解说,难怪李阡陌丝毫听不懂。于是他便放慢了速度,并给他细细讲解。
李阡陌倒也智慧过人,原道真所讲的东西他一点就通,只一天工夫,便将《洛书》理解了个大概。原道真心中不胜欢喜,晚上还拉着李阡陌教他看诸天星斗,验证白天所说《洛书》中星斗的问题。
结束完第一天的的讲解之后,李阡陌便开始接触到《洛书》中繁杂的数术了,《洛书》本就以“算”为主,历来的多种数术便是从《洛书》中演化而来。
原道真将书中许多算术题抽出来给李阡陌计算,那衍算和学习时的枯燥感,直叫他几欲发疯。
奈何原道真抓住了他的痛穴,天天让他在母亲坟前计算,他不愿让母亲失望,便拼命地学习,拼命的衍算,丝毫不敢懈怠。
转眼便过了三个月,李阡陌算术小有成就,已可衍算少许星辰,且将许多难度颇高的算术题尽数解开,原道真告诉他,《洛书》已经没什么好教他的了,以后便要靠他自己领悟参研了。
他还僵着脸对李阡陌淡淡赞赏了一句:“还不错,比我当年快一些。”其实,他独自在房中之时,一想到李阡陌过人的天赋便乐得眉开眼笑,李阡陌的学习速度何止比他快一点点,他当年学洛书,花了整整五年。
《洛书》的学习告一段落,原道真便又开始教李阡陌《河图》。
依旧是在老槐树下,原道真将《河图》递给李阡陌,他翻开一看,却见其上又是各种点点和线,他当场便跳了起来,叫道:“怎地又是跟《洛书》一样的?”
原道真眉头一拧,喝道:“坐下!”
李阡陌极不情愿地撅嘴坐下。
原道真手捋燕须解释道:“这《河图》要比《洛书》艰深一些,你可能不知,《周易》的大部分内容便是承自《河图》,在《周易》出现之前,修士们便是依靠《河图》推衍神通法术的。”
李阡陌低头顺眉道:“可是,天天学这个,忒也枯燥了,况且,学这个便能给妈妈报仇了么,难道我去找那两个坏人跟他们比算术?”
原道真嘿然笑道:“你想学法术?”
李阡陌赶忙满脸堆笑,连连点头。
原道真拈须笑道:“也不是不可以,只需你学会《洛书》《河图》和《易》,我便教你法术,到时候你便可以飞天遁地,逍遥天地了。”
李阡陌闻言如被抽了骨架一般,颓然道:“那是要等到猴年马月啊。”
原道真轻拍大腿,淡然笑道:“以我对你的估计,不会太久,你三个月便学会了《洛书》,只要你肯用功,学会《河图》和《易》想必也不会太久。”
李阡陌想了一想,也觉有理,浑身又来了力气,呼道:“好,为了早日学得法术,来吧。”
原道真拈须直笑,心中得意不已,便开始教他《河图》。
《河图》之中涉及的内容颇多,除却五行八卦之外,还有“象”、“数”、“理”。
“象”的大意是河图的图像所象征的阴阳、五行、四象,最后衍化到周天星辰的二十八星宿。
“数”指的乃是“河图之数”,其中包含天地之数,万物生存之数,五行之数,大衍之数,天干交(和谐)合之数,六甲纳音之数。
“理”是指“河图之理”,有河图左旋之理,河图象形之理,河图阴阳之理,河图先天之理。
原道真这一天的讲解以“河图之象、之数、之理、至简至易,又深邃无穷”结束。
原道真先将《河图》涉及的内容全部向李阡陌讲解了一遍,待他讲解结束之时,已然月色当空。李阡陌将今日所学内容在脑中回想一番,突然笑起,得意道:“这《河图》的内容也不是太难嘛。”
原道真闻言一怔,随即抚掌笑道:“你可别癞蛤蟆打呵欠,胡吹大气啊。”
李阡陌站起身来,伸出三个手指,傲然道:“三个月,学会《河图》。”他自信满满,说完都不顾原道真的反应,直接拍拍屁股离去。
原道真望着这傲气的背影,心中甚是欣慰,待他走远之后,抬首望着明月,拈须自语道:“或许,他真能解开紫薇星斗阵。”
新人不容易,请各位读者大大留下你们的足迹,顺手收藏一下,若是喜欢我的书就留下个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