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楔子
楔子
帝都的深秋已经隐隐透出冬日的寒气,入夜之后,若穿的单薄,风一吹便可让人瑟瑟发抖。在这四面都是高墙的皇城中,每逢秋冬,总让人觉得冷,那是一种从骨子里透出的冷意,很多时候就是再暖和的衣裳,也阻挡不了。
莲华支着下颚的手打了个滑,顿时从恍惚中惊醒,寝宫内墙上硕大的夜明珠透着柔和的光,在她的脸上勾勒出一片阴影。她看了看四周,守夜的几名宫女隐约都有些困乏,却仍强撑着,就如她方才一样。不远处的窗似乎并未关紧,她皱了皱眉,忙上前去将窗棱扣紧,这才松了口气。
守夜的宫女见她脸色不愉,在她视线扫过之处,纷纷低下了头。莲华看着那些如春花般娇嫩的面容在心底微微叹息了一声,终是什么都没说,大步跨入了内室。
即便是精致的紫檀香炉中一直燃着淡雅的熏香,也未能驱走室内那股浓重的药味。莲华轻轻走到床畔看了一眼,床上的女子似乎不曾被惊醒过,睡得极为安详。
莲华轻轻掖了被角,正要退下,却见床上的女子睁了眼,她朝莲华淡淡笑了笑,低低说道:“是莲华呀……什么时辰了?”
“回娘娘,快寅时两刻了。”莲华见她醒来又欲起身,忙上前去扶着,听她咳了两声,将本就苍白的脸色咳得越发苍白,忧心忡忡问道:“奴婢这就去请太医。”
“不必了,扶我起身,我想照照镜子。”
说这话时,又咳了几声,虚弱的让人心酸。莲华几次欲言又止,终是在她的注视下小心翼翼的搀扶着她坐到了镜子前。
打磨的发亮的铜镜映出女子苍白无色的面容,和着铜镜本身的颜色,枯黄而又憔悴。
莲华从旧邸时就跟在她身边,一步步看着她走到现在,一路的心酸与艰辛都看在眼中,此时听到她低低的叹息声,忍不住泪如雨下。
这是大渝皇朝最为尊贵的女子,今年不过三十,却让人觉得垂暮老矣,没有贵气,死气沉沉而了无生意。即使她位主中宫,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那又如何?世间万般富贵,终抵不过人心……
“莲华,为我再绾次发吧……我在床上休息的够久了,这青丝老披散着,你那般好手艺都没了用武之地,当真可惜了。”她的声音虚弱而又平静,却无端又惹出了莲华的泪水。
莲华颤抖着手,细心为她绾发,一缕缕,丝毫不曾扯疼她。
莲华绾发的手艺是整个宫中最为精巧的,她为她绾了十六年的青丝,最为了解她,知她不喜华贵,偏爱素雅,便为她绾了个垂髻,简简单单的簪着明月八宝簪。
一个简单的发髻似乎为她添了几许生气,看她对着镜子中那人扯出笑,莲华的泪这才止了些,心尚未放下,却又见她回了头,轻轻拉起她的手,似叹息似悲伤道:“一转眼,你跟在我身边也有十六年了。我十四岁嫁入旧邸,你便开始在我身边服侍,虽不若红颜薄命的翠婉与我有从小一起长大的情谊,却是现今我身边资格最老的老人了。不是亲人,却更甚亲人。若我去了,你就出宫吧,城南那栋宅邸是我为你备下的,你是时候享享清福了。若你想,找个人嫁了也是极好的……”
一番言语下来,竟像是在交代遗言。
过往的十六年中,莲华曾嫉妒过她对翠婉的偏宠,却也知道她对自己并未薄待。她跌跪在地,忍不住失声痛哭。娘娘这病已经拖了两个冬日了,是太医想尽了办法吊着,她知道这番话说的并不严重,可她却无法止住心中的惶恐与悲意。
“傻姑娘,哭什么呢?”相较于莲华的悲凄,她要显得更平静,她微微一笑,又道:“有些时日不曾看看这椒房殿的风景了,你扶我出去走走吧!”
“娘娘,夜深了,外边风大,您……”莲华欲言又止。
“无碍。”她极快的打断了莲华的话,又喃喃自语道:“我也想去看看帧儿和珍儿,可惜他们都随云夫人出游了……莲华,你说,我多久不曾见过他们了?”
大公主与大殿下自二月随云夫人出游之后,娘娘已有大半年不曾见过他们。
云夫人——从娘娘口中听到那女子的名字,她心头酸涩难耐。莲华鼻尖酸涩,泪水几欲又要落下。
就是那样一个一直云英未嫁却被人尊称为夫人的奇女子,不单单抢走了娘娘相濡以沫的夫婿,还抢走了娘娘的两个孩子……若非她,娘娘何至于年纪轻轻就积郁成疾?
莲华为她换装,披上了厚实温暖的狐裘上下仔细打量了一番确保万无一失后才扶着她往外走,步伐极轻。她枯瘦苍白的手紧紧抓着莲华的手,虽是在笑,却难掩话语之间的凄凉:“你说,我是不是很失败,不单是夫婿心中藏着别人,就连自己的孩子,对一个外人也比对自己的娘亲来得亲近……”
莲华心中苦涩,再也说不出话来,只能嘱咐四周宫人向外搬着炭盆。
她偏头看了莲华一眼,淡淡一笑,也不再言语。
外头的确很凉,那些炭盆虽抵御不住炭火,却让她觉得有些许暖和。
椒房殿并不华美,不论过去多少年,这座宫殿依旧像她第一日住进来时那般古朴庄严,美丽丝毫不曾褪色。
她环顾四周,抬手,指尖轻轻滑过自己的眉眼。
这座宫殿不曾褪去美丽庄严,而她,却已渐渐苍老。
人哪,终究抵不过岁月。
她忽然想起了那个女子,算来,也有近两年不曾见到那女子了,犹记得上一次见到她时,她面容依旧娇俏宛若二八年华的少女。
还有他,虽已些时日不曾见到,但她心里清楚,上天一向厚爱他,也不曾在他脸上留下什么痕迹。
似乎,耐不过岁月渐渐苍老的人,一直都只有一个她。
在这座皇城中孤独的人,也一直都只有一个她……
“莲华你还记得那颗树吗?”她的声音让莲华回神。顺着她手指的方向,莲华看到了不远处那颗青松。正要答话,又听她轻笑道:“那棵青松,是帧儿出生那年,陛下亲手从京城十里外的渝山挖回来的。”
莲华搀扶着她靠上前去,她挣开了莲华的手,在青松下蹲下,又道:“寻把铲子来。”
有颜色的宫人很快便送上了一把小花铲,她接了之后,开始小心翼翼的在树下挖了起来,不多时,便挖出了一坛女儿红。
莲华知道,那坛女儿红,是大公主出生那年娘娘亲自酿成,亲手埋下的。莲华看着她抱起那坛酒,心头忐忑,不知该如何是好,见她脚步有些踉跄,忙搀扶住她,顺着她的步伐一致走向了不远处的凉亭。
入了凉亭,她又要酒杯,宫人送上了酒杯后,她笑了笑,便命人打开了那坛酒。
在地下埋了十几年的女儿红,已经够醇厚清香,莲华在她的注视下,为她斟上了一杯又一杯。
渐渐的,她似乎有些醉了,口中喃喃说道:“莲华,你上前来抱抱我,我觉得有些冷了……”
此时凉亭中的炭火烧的已是极旺,莲华的泪再次倾巢而出,却只能依言上前,将她紧紧拥入了怀中。
她的脸紧紧贴在莲华温暖的小腹上,声音软软的,轻轻的,似乎随时都会消失那般:“……也不必去请太医了……待我去了,就将那颗青松也铲了吧……”
莲华感觉到她那紧紧拽着她的手渐渐变得无力,渐渐变得冰冷,哭得肝肠寸断不能自己。
椒房殿四周的宫人跪了一地,哭声一浪高过一浪,陡然划破了这安静的秋夜。
·
御书房。
“陛下,皇、皇后娘、娘殡天了……”内侍总管魏公公小心翼翼的趴伏在地,大气都不敢喘一声。
端坐在书桌之后的龙献帝手一抖,奏章摔落在地,喃喃道:“殡天了……”
“请陛下节哀!”
那一瞬间,其他言语似乎都入不了龙献帝的耳中,他虚软的跌靠在座椅之上。
帝都的深秋已经隐隐透出冬日的寒气,入夜之后,若穿的单薄,风一吹便可让人瑟瑟发抖。在这四面都是高墙的皇城中,每逢秋冬,总让人觉得冷,那是一种从骨子里透出的冷意,很多时候就是再暖和的衣裳,也阻挡不了。
莲华支着下颚的手打了个滑,顿时从恍惚中惊醒,寝宫内墙上硕大的夜明珠透着柔和的光,在她的脸上勾勒出一片阴影。她看了看四周,守夜的几名宫女隐约都有些困乏,却仍强撑着,就如她方才一样。不远处的窗似乎并未关紧,她皱了皱眉,忙上前去将窗棱扣紧,这才松了口气。
守夜的宫女见她脸色不愉,在她视线扫过之处,纷纷低下了头。莲华看着那些如春花般娇嫩的面容在心底微微叹息了一声,终是什么都没说,大步跨入了内室。
即便是精致的紫檀香炉中一直燃着淡雅的熏香,也未能驱走室内那股浓重的药味。莲华轻轻走到床畔看了一眼,床上的女子似乎不曾被惊醒过,睡得极为安详。
莲华轻轻掖了被角,正要退下,却见床上的女子睁了眼,她朝莲华淡淡笑了笑,低低说道:“是莲华呀……什么时辰了?”
“回娘娘,快寅时两刻了。”莲华见她醒来又欲起身,忙上前去扶着,听她咳了两声,将本就苍白的脸色咳得越发苍白,忧心忡忡问道:“奴婢这就去请太医。”
“不必了,扶我起身,我想照照镜子。”
说这话时,又咳了几声,虚弱的让人心酸。莲华几次欲言又止,终是在她的注视下小心翼翼的搀扶着她坐到了镜子前。
打磨的发亮的铜镜映出女子苍白无色的面容,和着铜镜本身的颜色,枯黄而又憔悴。
莲华从旧邸时就跟在她身边,一步步看着她走到现在,一路的心酸与艰辛都看在眼中,此时听到她低低的叹息声,忍不住泪如雨下。
这是大渝皇朝最为尊贵的女子,今年不过三十,却让人觉得垂暮老矣,没有贵气,死气沉沉而了无生意。即使她位主中宫,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那又如何?世间万般富贵,终抵不过人心……
“莲华,为我再绾次发吧……我在床上休息的够久了,这青丝老披散着,你那般好手艺都没了用武之地,当真可惜了。”她的声音虚弱而又平静,却无端又惹出了莲华的泪水。
莲华颤抖着手,细心为她绾发,一缕缕,丝毫不曾扯疼她。
莲华绾发的手艺是整个宫中最为精巧的,她为她绾了十六年的青丝,最为了解她,知她不喜华贵,偏爱素雅,便为她绾了个垂髻,简简单单的簪着明月八宝簪。
一个简单的发髻似乎为她添了几许生气,看她对着镜子中那人扯出笑,莲华的泪这才止了些,心尚未放下,却又见她回了头,轻轻拉起她的手,似叹息似悲伤道:“一转眼,你跟在我身边也有十六年了。我十四岁嫁入旧邸,你便开始在我身边服侍,虽不若红颜薄命的翠婉与我有从小一起长大的情谊,却是现今我身边资格最老的老人了。不是亲人,却更甚亲人。若我去了,你就出宫吧,城南那栋宅邸是我为你备下的,你是时候享享清福了。若你想,找个人嫁了也是极好的……”
一番言语下来,竟像是在交代遗言。
过往的十六年中,莲华曾嫉妒过她对翠婉的偏宠,却也知道她对自己并未薄待。她跌跪在地,忍不住失声痛哭。娘娘这病已经拖了两个冬日了,是太医想尽了办法吊着,她知道这番话说的并不严重,可她却无法止住心中的惶恐与悲意。
“傻姑娘,哭什么呢?”相较于莲华的悲凄,她要显得更平静,她微微一笑,又道:“有些时日不曾看看这椒房殿的风景了,你扶我出去走走吧!”
“娘娘,夜深了,外边风大,您……”莲华欲言又止。
“无碍。”她极快的打断了莲华的话,又喃喃自语道:“我也想去看看帧儿和珍儿,可惜他们都随云夫人出游了……莲华,你说,我多久不曾见过他们了?”
大公主与大殿下自二月随云夫人出游之后,娘娘已有大半年不曾见过他们。
云夫人——从娘娘口中听到那女子的名字,她心头酸涩难耐。莲华鼻尖酸涩,泪水几欲又要落下。
就是那样一个一直云英未嫁却被人尊称为夫人的奇女子,不单单抢走了娘娘相濡以沫的夫婿,还抢走了娘娘的两个孩子……若非她,娘娘何至于年纪轻轻就积郁成疾?
莲华为她换装,披上了厚实温暖的狐裘上下仔细打量了一番确保万无一失后才扶着她往外走,步伐极轻。她枯瘦苍白的手紧紧抓着莲华的手,虽是在笑,却难掩话语之间的凄凉:“你说,我是不是很失败,不单是夫婿心中藏着别人,就连自己的孩子,对一个外人也比对自己的娘亲来得亲近……”
莲华心中苦涩,再也说不出话来,只能嘱咐四周宫人向外搬着炭盆。
她偏头看了莲华一眼,淡淡一笑,也不再言语。
外头的确很凉,那些炭盆虽抵御不住炭火,却让她觉得有些许暖和。
椒房殿并不华美,不论过去多少年,这座宫殿依旧像她第一日住进来时那般古朴庄严,美丽丝毫不曾褪色。
她环顾四周,抬手,指尖轻轻滑过自己的眉眼。
这座宫殿不曾褪去美丽庄严,而她,却已渐渐苍老。
人哪,终究抵不过岁月。
她忽然想起了那个女子,算来,也有近两年不曾见到那女子了,犹记得上一次见到她时,她面容依旧娇俏宛若二八年华的少女。
还有他,虽已些时日不曾见到,但她心里清楚,上天一向厚爱他,也不曾在他脸上留下什么痕迹。
似乎,耐不过岁月渐渐苍老的人,一直都只有一个她。
在这座皇城中孤独的人,也一直都只有一个她……
“莲华你还记得那颗树吗?”她的声音让莲华回神。顺着她手指的方向,莲华看到了不远处那颗青松。正要答话,又听她轻笑道:“那棵青松,是帧儿出生那年,陛下亲手从京城十里外的渝山挖回来的。”
莲华搀扶着她靠上前去,她挣开了莲华的手,在青松下蹲下,又道:“寻把铲子来。”
有颜色的宫人很快便送上了一把小花铲,她接了之后,开始小心翼翼的在树下挖了起来,不多时,便挖出了一坛女儿红。
莲华知道,那坛女儿红,是大公主出生那年娘娘亲自酿成,亲手埋下的。莲华看着她抱起那坛酒,心头忐忑,不知该如何是好,见她脚步有些踉跄,忙搀扶住她,顺着她的步伐一致走向了不远处的凉亭。
入了凉亭,她又要酒杯,宫人送上了酒杯后,她笑了笑,便命人打开了那坛酒。
在地下埋了十几年的女儿红,已经够醇厚清香,莲华在她的注视下,为她斟上了一杯又一杯。
渐渐的,她似乎有些醉了,口中喃喃说道:“莲华,你上前来抱抱我,我觉得有些冷了……”
此时凉亭中的炭火烧的已是极旺,莲华的泪再次倾巢而出,却只能依言上前,将她紧紧拥入了怀中。
她的脸紧紧贴在莲华温暖的小腹上,声音软软的,轻轻的,似乎随时都会消失那般:“……也不必去请太医了……待我去了,就将那颗青松也铲了吧……”
莲华感觉到她那紧紧拽着她的手渐渐变得无力,渐渐变得冰冷,哭得肝肠寸断不能自己。
椒房殿四周的宫人跪了一地,哭声一浪高过一浪,陡然划破了这安静的秋夜。
·
御书房。
“陛下,皇、皇后娘、娘殡天了……”内侍总管魏公公小心翼翼的趴伏在地,大气都不敢喘一声。
端坐在书桌之后的龙献帝手一抖,奏章摔落在地,喃喃道:“殡天了……”
“请陛下节哀!”
那一瞬间,其他言语似乎都入不了龙献帝的耳中,他虚软的跌靠在座椅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