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
一九六八年的春天,社会秩序已经有了明显的好转。随着人民日报社论《中小学复课闹革命》的文章发表,学生们也开始陆陆续续的返回学校上课。
正像社论中讲的那样:复课闹革命,复的是XXX思想的课,上的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课!除了语文、数学和政治课,其他的课时都是学习毛主席语录和读报纸。
这时的学校已不再是年级制,全部换成了部队编制,原来的年级改称为连,而一年一班则称为一连一排,班主任老师也有了新的称呼,叫辅导员。
由于街道居民的辖属发生了变更,各小学校的学生们也随之进行了重新划分。
刘辉告别了和沿路小学和他尊敬的王兆兰老师,转到了离家稍远的花园路小学。
刘辉被分在了四连二排。
女辅导员姓安,三十多岁,个子高高的。据她原来的学生讲,安辅导员的父母有历史问题,由于她果断地与之划清了界限,且有非常好的表现,在领导眼中是个革命的好苗子,虽然没有当上太大的领导,却也升至了年级主任的职位,讲起话来抑扬顿挫富有节奏,再配上她那极度夸张的表情动作,一看就知道是个‘绝对的革命者’。
也说不清什么缘故,刘辉从一开始就打心眼里讨厌这个辅导员,尤其是看到她那张讲话时嘴角总是挂满口沫的脸,以及那双直朝上翻的眼睛和盛气凌人的姿态。总之,只要看着她,刘辉就会感到浑身的不舒服。
俗语说:不是冤家不聚头。也该着了刘辉遇上了克星,注定要犯在她的手里,也给自己光荣的过去,从此划上了一个句号。
一天,班里的李小鹏被外班的一个大个子同学堵在厕所里打了好几个耳光,就因为李小鹏不小心撞了他,此事刚好被走进来的刘辉看了个满眼。见李小鹏挨打后的那幅窝囊像,他实在有些气愤不过,就说了句:“你又不是故意的,为什么让他这么打?你就不会还手啊!”
见来了同伴,李小鹏的胆子也大了起来,冲上去还了那小子一记耳光,俩个人又扭打到了一起。刘辉也没闲着,明里劝架暗拉偏手,害得那小子吃了大亏。结果,那小子一状把刘辉告到了安辅导员那里,而李小鹏偏又胆小怕事,把责任全推到了刘辉的身上,说是刘辉叫自己打的。
“刘辉啊刘辉,真看不出你倒是挺仗义的。”安辅导员阴阳怪气地说道:“我还真是小瞧你了,敢情你刘辉也是个英雄好汉啊!”
刘辉站在老师的办公桌前,心里这个气呀,恨不得再扇李小鹏几个耳光,心说:“我好心好意帮你,你倒把我给卖了,我也真是瞎了眼了,怎么会帮你这么个玩意儿?”
“你先不要上课了,在这给我老老实实的写检讨。”安辅导员被刘辉不哼不哈的样子气的七窍生烟,用手指敲打着桌子,说:“我告诉你,你犯的错误很严重,是原则上的大问题,必须要上纲上线的去认识!”说完,气呼呼地夹着书本向外走去。走到办公室的门口,又回过头来加上了一句:“必须要深刻地反省!”
“嘭”的一声,门在她的身后重重地关上了。
“写就写,有什么大不了的。”刘辉的嘴里嘟哝着,拿起辅导员为他准备好的纸和笔开始写到:“革命的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我叫刘辉,是四连二排的学生……”
辅导员看着刘辉写的检讨差点没背过气去,几把就撕了个粉碎,吼道:“我叫你写检讨书,没叫你写讲用稿!你以为你还在作报告呀,啊?你得知道自己现在的身份,你现在是个有严重问题的学生……”
唾沫星子飞到了刘辉的脸上,他下意识地扭过脸去。
“不爱听呀?不爱听也得给我听!”辅导员的火更大了,冲着刘辉大声吼叫着:“重写!重写……”
“我从来没学过写检讨,不知道怎么写!”刘辉也来了犟脾气。
“没学过?那你现在就给我学!”
安辅导员气的脸色发紫,嘴角溢出了更多的口沫。
“我告诉你,你现在的所作所为,性质是非常严重的!不但是挑拨同学之间的革命关系,也同样破坏了革命的大团结。你知道不知道,这是原则立场上的大问题?”
……
连续三天的停课教育,在辅导员的“耐心”辅导下,刘辉的检讨终于上升到了一定的高度,最终获得了领导的审查通过。
先是在自己排里念,接着又在全连大会上读,最后再把检讨书一字不拉的抄写在黑板报上,摆到教学楼的大厅里向全校公布: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辅导员、全体革命的同学们:
我叫刘辉,是四连二排的学生。前几天挑拨我连的两位同学打架,在学校里造成了极坏的影响。通过几天来辅导员的教育和广大革命师生的帮助,使我认识到了自己所犯错误的严重性和危害性。
由于自己平时不认真学习马列主义、XXX思想,忘记了毛主席关于“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和“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伟大教导,教唆同学打架斗殴,不但破坏了革命同学之间的革命团结,给阶级敌人帮了忙,起到了阶级敌人想起而起不到的作用,也给我们全连革命师生丢了脸,给我们全校的大好形势抹了黑。
我所犯的错误性质是严重的,是站到阶级敌人的立场上去了。
今后,我一定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XXX思想,站稳阶级立场,决不再做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希望广大的革命师生帮助和监督我,使我能够早日成为一个合格的无产阶级革命接班人!
四连二排刘辉
1968年X月X日
过去所有的荣誉与自豪消失殆尽,刘辉的内心被耻辱与憎恨充斥着。他想不明白,只因为一句话的缘故竟使自己沦落到如此地步,这一切都要归咎于那个混蛋李小鹏和这个可憎可恶的女人,是他们让自己如此的狼狈与难堪。
失落与沮丧使他厌倦了这里的一切,学习成绩也一路下滑,很快就由班里的前几名下降到了二十几名,期末考试时语文得了八十分、数学得了六十一分,政治得了六十五分。不过,在政治表现评语中,辅导员总算还是开恩,给了个‘一般’。
成绩单拿回了家里,爸妈看了很诧异,孩子的学习一向是很用功的,从没叫父母操过心,怎么这次竟然考了这么差的成绩?
一再追问之下,刘辉只得把这段时间里所发生的一切,原原本本地讲了出来。所有的憋闷与委屈、孤独与压抑也无需再隐忍,变成了串串的泪珠,伴着他的哭声滚落着。
那天晚上,刘辉第一次领略了妈妈的家法,在洗衣用的搓衣板上跪了两个钟头,而且是跪在有棱的一面上。
小河边的垂柳下,刘辉无聊地扯拽着片片柳叶,不时地将它们抛入河中。自从发生了那件事情之后,刘辉的话明显的少了许多,也不大和同院里的孩子们玩了,常常一个人坐在这里痴痴地望着小河中的流水出神,他开始变得心事重重。
这天,刘辉又是一个人无聊的坐在了那里。对岸一个七八岁大的男孩正在那里玩打水漂,随着抛出的瓦片在水面上的起伏跳跃,一圈圈的漪涟泛起,并一波波向四外滚动着。
忽然,那男孩抛出的一块瓦片由于没有找好入水的角度,而且投掷时又脱了手,那瓦片径直朝着刘辉飞了过来,嗵的一声落入他面前的水中。刘辉正想着心事,根本就没有任何的防备,这突如其来的“水灾”着实下了他一跳,待他蹦起来时早已弄得满身满脸的水珠。原本就心里不痛快的他立时火冒三丈,手指着对岸的男孩大声骂道:“操你妈!你没长眼睛啊?”
那孩子正因为失手惹了祸而不知所措,在被刘辉一骂就更是不知如何是好了,傻愣愣地杵在那里说不出话来
刘辉正在气头上,他随手捡起一块砖头朝对岸使劲扔了过去,险些就砸到那孩子的身上。傻小子这才醒悟过来,赶紧转身撒开双腿跑掉了。
望着他逃去时的狼狈样子,刘辉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起来。笑过之后,他猛然间惊异地发觉,自己已经在不经意间开始学会骂人了,而且竟是如此的流畅,如此的粗俗。他的心一下子又沉了下去,胸口像是堵了块石头。
刘辉有个同学叫马建军,在他父亲的同事那里学武术。这个马建军平时与刘辉的关系不错,就撺掇他一起去学武术。刘辉跟父母一说,很快就得到了同意。
此时的社会秩序虽然有了好转,但街头上还是经常会发生打架斗殴的事情,为了不让他到处乱跑,去跟师傅练练武术也是件好事。于是,刘辉正式拜师学艺,又与马建军磕头结拜为师兄弟。
刘辉练的是八极拳,入门不久就很得师傅的器重,说他骨架子好,一招一式的很到位,将来一定会有大成就。因此,也经常为他开开小灶。
练拳很苦,扎一天的马步下来,累的两腿打颤。不过,他是个非常固执的孩子,认准了一条道非要走到底不可。既然喜欢上了练武,那就一定要练出个模样来,因为老家的爹爹曾经说过,没有常性的人永远都不会有出息,他记住了这句话,他不想被人家瞧不起。
小师兄弟们毕竟还是一群孩子,只要师父不在眼前盯着,就疯了似的连打带闹,刚学会的一招半式,也总想在别的师兄弟身上试试招,一来二去的也难免会生出事来。
这天,师傅又不在跟前,建军就非要刘辉陪着他练器械不可。
刘辉学的是长枪,而建军练的则是单刀,他想要试试单刀破金枪的招式是否灵验,就与刘辉刀对枪的打到了一起。
几招下来,眼瞅着自己的短刀占不着长枪的便宜,建军来了主意。俗语说:一寸长一寸强,一分短一分险。他提出和刘辉交换刀枪,想在长度上压制对方,再找机会取胜。
刘辉虽没正式的学过刀法,但他时常注意别的师兄弟练刀时的一招一式,晚上再到小河边儿找个清静之处去习练。时间久了,居然也能把整套的招式走下来了。这会儿,听建军叫他练刀对枪,就毫不犹豫的接受了他的提议。
二人你来我往的过了几招,建军见手中的长枪还是奈何不了刘辉的短刀,心中免不了起急。虽说自己要喊刘辉一声师哥,那是师傅按照岁数大小排的顺序,论习武的时间,自己比刘辉可要多上一年,若是胜不了他,这脸面可往哪放啊。心里开了小差,手上的招式也就跟着走了样。
刘辉看出了端倪,他不想伤建军的面子,就撤招收刀,说:“不打啦,咱还是练练拳吧。”
“不行!”建军此时上了火,说道:“我就不信赢不了你。”
“算我打不过你,这总行了吧。”
“你接招儿吧!”说着,建军手中的枪就向着刘辉的下路扎了过来,他的出枪速度很快,连续的挑、扎、刺,一招连着一招。
刘辉本能地向后闪退,躲避着刺来的枪尖,他不想再次出刀,他知道出刀的后果,那将是一个不了的结局。
他被动的躲闪着,最终也没能躲过那连续不断的攻击。
枪尖刺穿了他的裤腿,随着长枪的回抽,裤子被撕开很大的一个口子。
眼见自己的裤子被刺破了,刘辉也红了眼。他一摆手中刀,挡住横扫过来的长枪,刀口贴住枪杆,随着脚步的跟进向前推了过去。他的动作太快了,建军想撤身都来不及了,只得撒手弃枪,否则一定会被削掉几个手指。刘辉并没有就此罢手,他真是气疯了,左手一抓一带,将建军的脖子夹在腋下,右手刀在掌中翻转,用刀背在他的屁股上使劲儿地剁了下去……
见他俩闹翻了脸,其他的师兄弟赶忙过来拉开了二人。刘辉扔下手里的刀,气呼呼地离开了场子。
回到家,把事情对爸妈一讲,少不了挨顿数落。尤其刘辉的爸爸,听说儿子用刀背把人家屁股狠剁了一顿,心里琢磨着:终归都是街坊邻居,可别为此伤了大家的和气。于是,拽着刘辉来到建军家里赔不是。
建军爸也正数落着自己的儿子。
“你说你怎么就那么怂啊,楞叫人家打成这样?真不知你学的都是嘛功夫,你丢不丢人啊!”
建军低头站在那里一声不吭。
刘辉爸推门进了屋,见此光景忙说:“呦,老哥哥,生这么大气呀!”
“你看看,你看看这屁股!”建军爸拽过建军,一把褪下他的裤子,指着屁股蛋子叫刘辉的爸爸瞧,那上面果然有几道红色的檩子。
刘辉爸扭头冲着门外喊道:“小王八蛋,你给我滚进来!”
刘辉低头进了屋。
“你看你把人家建军砍的这些檩子,啊?”
“刘辉啊,不是大伯我说你,”
建军爸说道:“师兄弟在一块儿过招,用得着下这么狠的手嘛?多大的仇啊?”
刘辉爸赶忙说:“他大伯,都是我没管教好。你消消气儿,回头我一定好好的教训这小兔崽子!”
他拽过刘辉,说:“赶紧给你大伯认个错。”
刘辉很不情愿地说:“大伯,是我不好,我以后不啦。”
“行啦行啦,认不认错倒无所谓,咱就说这个事儿。年纪这么小手就这么黑,这以后大了可了不地,必须得好好管管!”
“老哥哥说的是,回去一准儿教育他。”
“算啦,这事儿就这样吧。”建军爸总算收了口。
从建军家出来,刘辉爸爸大步走在前面,毫不理会身后的儿子。他觉得今天很丢脸,原想主动登门道个歉,对方总会给些面子,没成想拿着热脸贴了冷屁股。进了自家的门,他什么也没说,拿起脸盆架旁的搓板就扔到了刘辉的脚下。
闺女见状,在一旁说:“爸,这是干嘛?要说这事也不能都怪小辉……”
“你闭嘴,一边儿呆着去!”他指着儿子,说道:“我这是要他长长记性!”
刘辉也不争辩,他朝着搓板跪了上去。
第二天,师傅叫人把刘辉喊了过去,当着众人的面狠狠地训斥了一顿,并警告所有的徒弟们说,下次决不允许再发生这类事情,否则就赶出师门。
人们都走了。
“唉!”师傅重重地叹了口气,对刘辉说:“小辉啊,师傅知道这事不是你的错,可我和建军他爸也有几十年的关系了,你让师傅为难啊。”
“师傅!”刘辉跪了下去。
“师傅,您别为了我作难,我不练就是了。”
师傅没理会跪在那里的徒弟,抽着烟沉思了一会儿,然后磕掉烟袋里的烟灰,起身说道:
“去找你师叔吧!”
“师傅,要练,我就还跟着您。”
“傻小子,你师叔可比我强啊!八极门里五条龙,他排在老五,他的铁砂掌也是很见功夫的。他身边只有一个徒弟,跟我提过好几次,一直想把你要过去,我没答应他。你以后跟着他要学机灵点儿,要多下功夫,他教徒弟向来很严厉,在他跟前挨揍可是常事。不过,你也能学到真正的功夫。”
“师傅……”
“你去吧,我会跟你师叔交代好的。”
“是!师傅,我听您的。”
虽然只有短短一年的时光,师徒间毕竟有了很深的感情,他知道已经不可挽回了,只得含着泪拜别了师傅。
师叔李玉龙,第一次见到刘辉时就喜欢上了这孩子。那天,他是专门来探望师兄的,和师兄一边说着话儿,一边看孩子们在那练武。他很快就注意到了其中的一个孩子,就问师兄:“是个新来的?”
“嗯,来了才个数月。”他告诉师弟:“他叫小辉,这孩子挺好学的,悟性也不错。”
李玉龙走到那小辉身后,少有的帮他矫正了一下姿势,就又回到师兄的身边,说:“我那里就德明一个,让他去跟德明做个伴儿吧。”
师兄笑了笑,说:“今天怎么啦?你可是向来不轻易收徒弟的啊。”
“行不行吧?你给个痛快话。”
师兄沉思了一下,说:“这样吧,先让他在我这里学些日子,看看再说。”他顿了顿,又说道:“也省得他们说师叔偏心眼儿。”
师傅说这话确有他的难处,这帮孩子的父母,都是自己的同事和朋友,大多数也是练家子,谁都知道他师弟小五龙的名气。而小辉的家长从前跟自己又素不相识,他还不想让那些亲朋好友说自己偏向一个外来的孩子。
这件事就暂时放下了。
也是该着了,如今坏事变成了好事,倒成全了刘辉和师叔之间的一段缘分。
转眼又到了放暑假的时候。
屈指一算离开家乡已经将近六个年头了,爹娘的容貌已变得模糊不清,弟弟妹妹的样子也忘得干干净净了。他只记得弟弟三儿的大名叫建强,妹妹叫筱荣。后来从家乡的来信中得知,自己又多了个小妹妹,取名叫筱玉。
一次次回家的要求被拒,甚至家乡的来信中也从没提到过自己,仿佛自己成了一个被遗弃的孤儿。终于,他不得不去接受这个现实,自己已不再属于原来的那个家了。每当想到这里,刘辉的心里总会有一种难言的失落与悲凉。或许爸妈真的是自己的亲生父母?或许家乡的爹娘也早已把自己忘记?或许……
心里装着太多的疑问,更加坚定了他想回家的念头,他也做好了心理上的准备,不管是被妈妈打或是骂,也要回到家乡去找出正确的答案来。
尽管妈妈有一百个不同意的理由,尽管妈妈戳着自己的额头骂自己是个喂不熟的白眼狼,也尽管妈妈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捶胸顿足,刘辉只是一口咬定:暑假就要回老家去过。
爸爸也觉得刘辉妈有些过分,就劝她答应孩子的要求,毕竟离开家乡快六年了,回去看看也是合情合理的,再阻拦下去倒显得大人们有些小肚鸡肠了。
刘辉妈最终没有扭过父子俩,只好答应了下来。
事情说起来也凑巧,有个叫张孝怀的老乡在天津的一个汽车修理厂干临时工,他与刘辉的爹还是磕过头的盟兄弟,此前也到刘辉家里来过,这次回家探亲正好顺路把他带着,也算有个照应。
一切都已安排妥当,明天终于可以回家了。
这一晚,刘辉兴奋的无法入睡,他一遍遍勾勒着见到爹娘时的情景,又一次次地因为不满意而放弃,接着再重新去遐想、去构思那将要发生的一个个情节……
初学写作,许多不到之处,恳望各位老师及学友多多指点帮助,谢谢大家!
正像社论中讲的那样:复课闹革命,复的是XXX思想的课,上的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课!除了语文、数学和政治课,其他的课时都是学习毛主席语录和读报纸。
这时的学校已不再是年级制,全部换成了部队编制,原来的年级改称为连,而一年一班则称为一连一排,班主任老师也有了新的称呼,叫辅导员。
由于街道居民的辖属发生了变更,各小学校的学生们也随之进行了重新划分。
刘辉告别了和沿路小学和他尊敬的王兆兰老师,转到了离家稍远的花园路小学。
刘辉被分在了四连二排。
女辅导员姓安,三十多岁,个子高高的。据她原来的学生讲,安辅导员的父母有历史问题,由于她果断地与之划清了界限,且有非常好的表现,在领导眼中是个革命的好苗子,虽然没有当上太大的领导,却也升至了年级主任的职位,讲起话来抑扬顿挫富有节奏,再配上她那极度夸张的表情动作,一看就知道是个‘绝对的革命者’。
也说不清什么缘故,刘辉从一开始就打心眼里讨厌这个辅导员,尤其是看到她那张讲话时嘴角总是挂满口沫的脸,以及那双直朝上翻的眼睛和盛气凌人的姿态。总之,只要看着她,刘辉就会感到浑身的不舒服。
俗语说:不是冤家不聚头。也该着了刘辉遇上了克星,注定要犯在她的手里,也给自己光荣的过去,从此划上了一个句号。
一天,班里的李小鹏被外班的一个大个子同学堵在厕所里打了好几个耳光,就因为李小鹏不小心撞了他,此事刚好被走进来的刘辉看了个满眼。见李小鹏挨打后的那幅窝囊像,他实在有些气愤不过,就说了句:“你又不是故意的,为什么让他这么打?你就不会还手啊!”
见来了同伴,李小鹏的胆子也大了起来,冲上去还了那小子一记耳光,俩个人又扭打到了一起。刘辉也没闲着,明里劝架暗拉偏手,害得那小子吃了大亏。结果,那小子一状把刘辉告到了安辅导员那里,而李小鹏偏又胆小怕事,把责任全推到了刘辉的身上,说是刘辉叫自己打的。
“刘辉啊刘辉,真看不出你倒是挺仗义的。”安辅导员阴阳怪气地说道:“我还真是小瞧你了,敢情你刘辉也是个英雄好汉啊!”
刘辉站在老师的办公桌前,心里这个气呀,恨不得再扇李小鹏几个耳光,心说:“我好心好意帮你,你倒把我给卖了,我也真是瞎了眼了,怎么会帮你这么个玩意儿?”
“你先不要上课了,在这给我老老实实的写检讨。”安辅导员被刘辉不哼不哈的样子气的七窍生烟,用手指敲打着桌子,说:“我告诉你,你犯的错误很严重,是原则上的大问题,必须要上纲上线的去认识!”说完,气呼呼地夹着书本向外走去。走到办公室的门口,又回过头来加上了一句:“必须要深刻地反省!”
“嘭”的一声,门在她的身后重重地关上了。
“写就写,有什么大不了的。”刘辉的嘴里嘟哝着,拿起辅导员为他准备好的纸和笔开始写到:“革命的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我叫刘辉,是四连二排的学生……”
辅导员看着刘辉写的检讨差点没背过气去,几把就撕了个粉碎,吼道:“我叫你写检讨书,没叫你写讲用稿!你以为你还在作报告呀,啊?你得知道自己现在的身份,你现在是个有严重问题的学生……”
唾沫星子飞到了刘辉的脸上,他下意识地扭过脸去。
“不爱听呀?不爱听也得给我听!”辅导员的火更大了,冲着刘辉大声吼叫着:“重写!重写……”
“我从来没学过写检讨,不知道怎么写!”刘辉也来了犟脾气。
“没学过?那你现在就给我学!”
安辅导员气的脸色发紫,嘴角溢出了更多的口沫。
“我告诉你,你现在的所作所为,性质是非常严重的!不但是挑拨同学之间的革命关系,也同样破坏了革命的大团结。你知道不知道,这是原则立场上的大问题?”
……
连续三天的停课教育,在辅导员的“耐心”辅导下,刘辉的检讨终于上升到了一定的高度,最终获得了领导的审查通过。
先是在自己排里念,接着又在全连大会上读,最后再把检讨书一字不拉的抄写在黑板报上,摆到教学楼的大厅里向全校公布: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辅导员、全体革命的同学们:
我叫刘辉,是四连二排的学生。前几天挑拨我连的两位同学打架,在学校里造成了极坏的影响。通过几天来辅导员的教育和广大革命师生的帮助,使我认识到了自己所犯错误的严重性和危害性。
由于自己平时不认真学习马列主义、XXX思想,忘记了毛主席关于“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和“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伟大教导,教唆同学打架斗殴,不但破坏了革命同学之间的革命团结,给阶级敌人帮了忙,起到了阶级敌人想起而起不到的作用,也给我们全连革命师生丢了脸,给我们全校的大好形势抹了黑。
我所犯的错误性质是严重的,是站到阶级敌人的立场上去了。
今后,我一定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XXX思想,站稳阶级立场,决不再做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希望广大的革命师生帮助和监督我,使我能够早日成为一个合格的无产阶级革命接班人!
四连二排刘辉
1968年X月X日
过去所有的荣誉与自豪消失殆尽,刘辉的内心被耻辱与憎恨充斥着。他想不明白,只因为一句话的缘故竟使自己沦落到如此地步,这一切都要归咎于那个混蛋李小鹏和这个可憎可恶的女人,是他们让自己如此的狼狈与难堪。
失落与沮丧使他厌倦了这里的一切,学习成绩也一路下滑,很快就由班里的前几名下降到了二十几名,期末考试时语文得了八十分、数学得了六十一分,政治得了六十五分。不过,在政治表现评语中,辅导员总算还是开恩,给了个‘一般’。
成绩单拿回了家里,爸妈看了很诧异,孩子的学习一向是很用功的,从没叫父母操过心,怎么这次竟然考了这么差的成绩?
一再追问之下,刘辉只得把这段时间里所发生的一切,原原本本地讲了出来。所有的憋闷与委屈、孤独与压抑也无需再隐忍,变成了串串的泪珠,伴着他的哭声滚落着。
那天晚上,刘辉第一次领略了妈妈的家法,在洗衣用的搓衣板上跪了两个钟头,而且是跪在有棱的一面上。
小河边的垂柳下,刘辉无聊地扯拽着片片柳叶,不时地将它们抛入河中。自从发生了那件事情之后,刘辉的话明显的少了许多,也不大和同院里的孩子们玩了,常常一个人坐在这里痴痴地望着小河中的流水出神,他开始变得心事重重。
这天,刘辉又是一个人无聊的坐在了那里。对岸一个七八岁大的男孩正在那里玩打水漂,随着抛出的瓦片在水面上的起伏跳跃,一圈圈的漪涟泛起,并一波波向四外滚动着。
忽然,那男孩抛出的一块瓦片由于没有找好入水的角度,而且投掷时又脱了手,那瓦片径直朝着刘辉飞了过来,嗵的一声落入他面前的水中。刘辉正想着心事,根本就没有任何的防备,这突如其来的“水灾”着实下了他一跳,待他蹦起来时早已弄得满身满脸的水珠。原本就心里不痛快的他立时火冒三丈,手指着对岸的男孩大声骂道:“操你妈!你没长眼睛啊?”
那孩子正因为失手惹了祸而不知所措,在被刘辉一骂就更是不知如何是好了,傻愣愣地杵在那里说不出话来
刘辉正在气头上,他随手捡起一块砖头朝对岸使劲扔了过去,险些就砸到那孩子的身上。傻小子这才醒悟过来,赶紧转身撒开双腿跑掉了。
望着他逃去时的狼狈样子,刘辉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起来。笑过之后,他猛然间惊异地发觉,自己已经在不经意间开始学会骂人了,而且竟是如此的流畅,如此的粗俗。他的心一下子又沉了下去,胸口像是堵了块石头。
刘辉有个同学叫马建军,在他父亲的同事那里学武术。这个马建军平时与刘辉的关系不错,就撺掇他一起去学武术。刘辉跟父母一说,很快就得到了同意。
此时的社会秩序虽然有了好转,但街头上还是经常会发生打架斗殴的事情,为了不让他到处乱跑,去跟师傅练练武术也是件好事。于是,刘辉正式拜师学艺,又与马建军磕头结拜为师兄弟。
刘辉练的是八极拳,入门不久就很得师傅的器重,说他骨架子好,一招一式的很到位,将来一定会有大成就。因此,也经常为他开开小灶。
练拳很苦,扎一天的马步下来,累的两腿打颤。不过,他是个非常固执的孩子,认准了一条道非要走到底不可。既然喜欢上了练武,那就一定要练出个模样来,因为老家的爹爹曾经说过,没有常性的人永远都不会有出息,他记住了这句话,他不想被人家瞧不起。
小师兄弟们毕竟还是一群孩子,只要师父不在眼前盯着,就疯了似的连打带闹,刚学会的一招半式,也总想在别的师兄弟身上试试招,一来二去的也难免会生出事来。
这天,师傅又不在跟前,建军就非要刘辉陪着他练器械不可。
刘辉学的是长枪,而建军练的则是单刀,他想要试试单刀破金枪的招式是否灵验,就与刘辉刀对枪的打到了一起。
几招下来,眼瞅着自己的短刀占不着长枪的便宜,建军来了主意。俗语说:一寸长一寸强,一分短一分险。他提出和刘辉交换刀枪,想在长度上压制对方,再找机会取胜。
刘辉虽没正式的学过刀法,但他时常注意别的师兄弟练刀时的一招一式,晚上再到小河边儿找个清静之处去习练。时间久了,居然也能把整套的招式走下来了。这会儿,听建军叫他练刀对枪,就毫不犹豫的接受了他的提议。
二人你来我往的过了几招,建军见手中的长枪还是奈何不了刘辉的短刀,心中免不了起急。虽说自己要喊刘辉一声师哥,那是师傅按照岁数大小排的顺序,论习武的时间,自己比刘辉可要多上一年,若是胜不了他,这脸面可往哪放啊。心里开了小差,手上的招式也就跟着走了样。
刘辉看出了端倪,他不想伤建军的面子,就撤招收刀,说:“不打啦,咱还是练练拳吧。”
“不行!”建军此时上了火,说道:“我就不信赢不了你。”
“算我打不过你,这总行了吧。”
“你接招儿吧!”说着,建军手中的枪就向着刘辉的下路扎了过来,他的出枪速度很快,连续的挑、扎、刺,一招连着一招。
刘辉本能地向后闪退,躲避着刺来的枪尖,他不想再次出刀,他知道出刀的后果,那将是一个不了的结局。
他被动的躲闪着,最终也没能躲过那连续不断的攻击。
枪尖刺穿了他的裤腿,随着长枪的回抽,裤子被撕开很大的一个口子。
眼见自己的裤子被刺破了,刘辉也红了眼。他一摆手中刀,挡住横扫过来的长枪,刀口贴住枪杆,随着脚步的跟进向前推了过去。他的动作太快了,建军想撤身都来不及了,只得撒手弃枪,否则一定会被削掉几个手指。刘辉并没有就此罢手,他真是气疯了,左手一抓一带,将建军的脖子夹在腋下,右手刀在掌中翻转,用刀背在他的屁股上使劲儿地剁了下去……
见他俩闹翻了脸,其他的师兄弟赶忙过来拉开了二人。刘辉扔下手里的刀,气呼呼地离开了场子。
回到家,把事情对爸妈一讲,少不了挨顿数落。尤其刘辉的爸爸,听说儿子用刀背把人家屁股狠剁了一顿,心里琢磨着:终归都是街坊邻居,可别为此伤了大家的和气。于是,拽着刘辉来到建军家里赔不是。
建军爸也正数落着自己的儿子。
“你说你怎么就那么怂啊,楞叫人家打成这样?真不知你学的都是嘛功夫,你丢不丢人啊!”
建军低头站在那里一声不吭。
刘辉爸推门进了屋,见此光景忙说:“呦,老哥哥,生这么大气呀!”
“你看看,你看看这屁股!”建军爸拽过建军,一把褪下他的裤子,指着屁股蛋子叫刘辉的爸爸瞧,那上面果然有几道红色的檩子。
刘辉爸扭头冲着门外喊道:“小王八蛋,你给我滚进来!”
刘辉低头进了屋。
“你看你把人家建军砍的这些檩子,啊?”
“刘辉啊,不是大伯我说你,”
建军爸说道:“师兄弟在一块儿过招,用得着下这么狠的手嘛?多大的仇啊?”
刘辉爸赶忙说:“他大伯,都是我没管教好。你消消气儿,回头我一定好好的教训这小兔崽子!”
他拽过刘辉,说:“赶紧给你大伯认个错。”
刘辉很不情愿地说:“大伯,是我不好,我以后不啦。”
“行啦行啦,认不认错倒无所谓,咱就说这个事儿。年纪这么小手就这么黑,这以后大了可了不地,必须得好好管管!”
“老哥哥说的是,回去一准儿教育他。”
“算啦,这事儿就这样吧。”建军爸总算收了口。
从建军家出来,刘辉爸爸大步走在前面,毫不理会身后的儿子。他觉得今天很丢脸,原想主动登门道个歉,对方总会给些面子,没成想拿着热脸贴了冷屁股。进了自家的门,他什么也没说,拿起脸盆架旁的搓板就扔到了刘辉的脚下。
闺女见状,在一旁说:“爸,这是干嘛?要说这事也不能都怪小辉……”
“你闭嘴,一边儿呆着去!”他指着儿子,说道:“我这是要他长长记性!”
刘辉也不争辩,他朝着搓板跪了上去。
第二天,师傅叫人把刘辉喊了过去,当着众人的面狠狠地训斥了一顿,并警告所有的徒弟们说,下次决不允许再发生这类事情,否则就赶出师门。
人们都走了。
“唉!”师傅重重地叹了口气,对刘辉说:“小辉啊,师傅知道这事不是你的错,可我和建军他爸也有几十年的关系了,你让师傅为难啊。”
“师傅!”刘辉跪了下去。
“师傅,您别为了我作难,我不练就是了。”
师傅没理会跪在那里的徒弟,抽着烟沉思了一会儿,然后磕掉烟袋里的烟灰,起身说道:
“去找你师叔吧!”
“师傅,要练,我就还跟着您。”
“傻小子,你师叔可比我强啊!八极门里五条龙,他排在老五,他的铁砂掌也是很见功夫的。他身边只有一个徒弟,跟我提过好几次,一直想把你要过去,我没答应他。你以后跟着他要学机灵点儿,要多下功夫,他教徒弟向来很严厉,在他跟前挨揍可是常事。不过,你也能学到真正的功夫。”
“师傅……”
“你去吧,我会跟你师叔交代好的。”
“是!师傅,我听您的。”
虽然只有短短一年的时光,师徒间毕竟有了很深的感情,他知道已经不可挽回了,只得含着泪拜别了师傅。
师叔李玉龙,第一次见到刘辉时就喜欢上了这孩子。那天,他是专门来探望师兄的,和师兄一边说着话儿,一边看孩子们在那练武。他很快就注意到了其中的一个孩子,就问师兄:“是个新来的?”
“嗯,来了才个数月。”他告诉师弟:“他叫小辉,这孩子挺好学的,悟性也不错。”
李玉龙走到那小辉身后,少有的帮他矫正了一下姿势,就又回到师兄的身边,说:“我那里就德明一个,让他去跟德明做个伴儿吧。”
师兄笑了笑,说:“今天怎么啦?你可是向来不轻易收徒弟的啊。”
“行不行吧?你给个痛快话。”
师兄沉思了一下,说:“这样吧,先让他在我这里学些日子,看看再说。”他顿了顿,又说道:“也省得他们说师叔偏心眼儿。”
师傅说这话确有他的难处,这帮孩子的父母,都是自己的同事和朋友,大多数也是练家子,谁都知道他师弟小五龙的名气。而小辉的家长从前跟自己又素不相识,他还不想让那些亲朋好友说自己偏向一个外来的孩子。
这件事就暂时放下了。
也是该着了,如今坏事变成了好事,倒成全了刘辉和师叔之间的一段缘分。
转眼又到了放暑假的时候。
屈指一算离开家乡已经将近六个年头了,爹娘的容貌已变得模糊不清,弟弟妹妹的样子也忘得干干净净了。他只记得弟弟三儿的大名叫建强,妹妹叫筱荣。后来从家乡的来信中得知,自己又多了个小妹妹,取名叫筱玉。
一次次回家的要求被拒,甚至家乡的来信中也从没提到过自己,仿佛自己成了一个被遗弃的孤儿。终于,他不得不去接受这个现实,自己已不再属于原来的那个家了。每当想到这里,刘辉的心里总会有一种难言的失落与悲凉。或许爸妈真的是自己的亲生父母?或许家乡的爹娘也早已把自己忘记?或许……
心里装着太多的疑问,更加坚定了他想回家的念头,他也做好了心理上的准备,不管是被妈妈打或是骂,也要回到家乡去找出正确的答案来。
尽管妈妈有一百个不同意的理由,尽管妈妈戳着自己的额头骂自己是个喂不熟的白眼狼,也尽管妈妈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捶胸顿足,刘辉只是一口咬定:暑假就要回老家去过。
爸爸也觉得刘辉妈有些过分,就劝她答应孩子的要求,毕竟离开家乡快六年了,回去看看也是合情合理的,再阻拦下去倒显得大人们有些小肚鸡肠了。
刘辉妈最终没有扭过父子俩,只好答应了下来。
事情说起来也凑巧,有个叫张孝怀的老乡在天津的一个汽车修理厂干临时工,他与刘辉的爹还是磕过头的盟兄弟,此前也到刘辉家里来过,这次回家探亲正好顺路把他带着,也算有个照应。
一切都已安排妥当,明天终于可以回家了。
这一晚,刘辉兴奋的无法入睡,他一遍遍勾勒着见到爹娘时的情景,又一次次地因为不满意而放弃,接着再重新去遐想、去构思那将要发生的一个个情节……
初学写作,许多不到之处,恳望各位老师及学友多多指点帮助,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