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二章 勤奋的典范
张玮的同桌就是让我深爱的女孩子——史染,她的勤奋足可以感动天地,却难以改变学业命运,就因为始终捕捉不到激发态,做的难题远无法与前者相比。在高一时,她可是前三名,勤奋换得应有成绩,可是到了高二,就跟不上,急转直下,滑到中等成绩,除了两语还算稳定,理科有点溃不成军的趋势。与张玮相比,她才是勤奋女生的典范。她的课前演讲给我留下无法磨灭的印记。她的声音很平静,甚至带上特有的古板气,却从肺腑深处透出,从容得仿佛久经沙场的老将,平和得仿佛破解高考命运的谜底,自信得不允许对自我有丝毫怀疑,对成功的信念坚如泰山。犹如她为人的质朴,演讲简练,不说半句废话,逻辑强大无懈可击,声音虽不大,字字清晰,犹如思维一样,直扣我的心扉。我是那样担心她,生怕她怀疑自己的智力,进而打退堂鼓,自卑对她那类女生简直是宿命。听着,仿佛是在向我证明,她的自信是怎样不可动摇,她的坚强足以应对危局,她的智慧足以一改颓势,她的乐观把晦气一扫而光。
“大家都担心,我的成绩滑下就起不来,就像许多女生一样。不过,我并不这样看自己,深知,只要这样看自己,自己就死定了。天底下没有人能打败我,只有自己才能打败自己。我不仅永远不会这样不公正地看待自己,而且很清醒,自己是怎样跌下去的;也就必然很清醒,自己将怎样爬起来。我对自己承诺,决不蛮干,也就决心做个思想者,在反省中总结,在总结中前行。大家都认为我很勤奋,其实那是假象,我的注意深度远远不够,不热爱知识,虽勤于学习,却谈不上热爱学习。不仅不热爱知识,反而还因为莫名的畏惧而疏远知识,以至有些讨厌个别学科。我追求的是,研究每道题,努力抵达老师说的‘苦心孤诣’的境界。我不用着急,因为知道怎样热爱不可爱的学科,像我这种人,是下决心热爱什么就一定能热爱上的。老师说,道德的最高境界是热爱敌人,抵达基督的高峰。我想,对知识,我也一定能做到。人是靠信念活着的,我的信念是‘天道酬勤’。”
她的面孔虽然还是很平静,几乎显得僵硬,像平日一样不苟言笑。可是,她沉静的眼睛里徐徐放射出光辉,照亮面孔,生动地表现出刚强和坚定,让我觉得可亲可佩。身子虽然瘦得完全没有少女的体型,可是并没有病态,反透出一股打不倒的硬气。她的脸虽然不善表达快乐,可她是快乐的。她实在没有这个年龄的孩子应有的活泼,可是更成熟而强大。她是我精神的呼应者。
我叛逆命运,超越自我,从中师开始,自学中文专科,直至到省教院离职读本科;从教小学到教初中到教高中,从农村到城市。叛逆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伟绩,可是我想做的都做到了,而且这路注定要走到生命尽头。这孩子对我的理解是那样深刻,她的思想带着她特有的命运色彩,可是又见出我的影子。她也很像我的女儿。孩子,不要忌妒她,而应学习她。你更不应责怪父亲,因为你在我心头的负荷已够沉重。她的反抗精神真让我肃然。她的面孔似乎已不会微笑,热情已蛰伏到内心,与同室的孩子,虽然看不出我要求的姊妹之情,其实她是深懂爱的,她服务大家的心是真诚的,大家都没有丝毫怪怨之处。
有一次,我开玩笑,要她对我笑一笑。她并不困难地笑了,颧骨下出现两道浅浅的皱痕,可我并没有笑,心头不由得哆嗦了。我以为,能瞧见少女的活泼,可在微微的羞涩里蕴藏着那么多的苦痛,似乎有种怪怪的沧桑。瞧着她小小的头颅,单薄的身子,心有些软有些痛。这时,我特别觉得她像女儿,可又与你那样不同。
睡眠的矛盾是每个孩子的问题,在她却不可调和。每天居然用五六个小时睡觉,什么都不想,一道难题都不做,完全跟死了一样,实在匪夷所思,让人无法接受。课间十分钟都决不放弃,任何时间都填得满满的,连吃饭也慌慌忙忙,怎么能让那么长时光白白耗在床上?于是,床上就成为学习的地方,一张专制的小桌(总有人为学子分忧),一盏充电的床头灯,使她能夜以继日战斗。既然脑子没男生好使,反应没他们快,那就用勤奋来补拙。她规定每天课外必须做的作业,特别是数理化的高考真题,坚信只要有量的积累,就一定有质的飞跃,赶超前面的同学,夺回前三名的位置。
她是那样安静,不说一句废话,不开一句玩笑,静如大山,坐如古钟,几小时不动摇,不知疲倦,没有瞌睡,身板笔直。她的生命聚焦于宁静,静坐是千年丰碑。你还记得,我作过关于静的修养的演讲,她是心领神会,把静修养得如那些伟人一样。静是把全部热情和智慧聚焦于事业,心无旁骛,是对名利纷扰的高度超越。她不仅从来没有不良嗜好,像使徒一样清心寡欲,就是日常交往的乐趣也杜绝,有种殉道者的风范,她不笑,因为严肃才是生活真理。静是完成伟大使命的顽强意志,静如先导者,把自我引向荒古无人的地带,远远地俯瞰人世,也才发现俗人不能发现的人生真理,释加牟尼如此,孔子亦然,就是始终孤傲的柳宗元也非得在万径人踪灭的江雪里方能发现一星真理的光辉。她深知静的伟大力量,一定能把自我引向他人无法抵达的高峰。她决不相信勤奋不能攻克难题的堡垒,深信我说的话,这点难题决不是发明创造,因为只需要用现成的定理解决,哪有找不到定理的呢?纵然是发明创造,凭着静的深厚修养,她也一定有所作为。她向我表示,只要能做到班上那个“数学天才”那么多题,也一定能争到他的高分,决不把天才神秘化。这跟我一样的看法,因为无论解难题怎样厉害,也决不标志有数学天才,否则那么多高分早已成长为大师了。不过,我强调热爱对高分的重要意义,希望她在斗争中培养兴趣,一定要爱上那些个难题。凭着她的修养,她是的确能爱上数理化的。每天,首先做的是理科的题,把最热爱的英语放到最后。
不过,对她,我放不下心。她作为勤奋的一面大旗,在班上有重大的影响力,我必须让她从低谷崛起。关注焦点是热情激发的问题,我坚信,只要她爱上理科,就一定能根本解决问题。我们一块儿研究学法,分析热爱无法产生的原因,仍集中于难题对自信的摧折。我启发她研究例题,拿那位考上清华的理科天才的经验再次鼓舞她:“其实学数理化并不难,只要搞清楚例题,七八十分没有问题;只要搞清楚例题的变数,每次都是一百分。”要求她必须提高课堂效率,深入研究老师讲的例题,提炼出规律。我仍担忧,她迷信自己的脑袋没有理科天分,怕她蛮干。
她的脸色很平静,说是一点也不怕难题了,虽然斗得很苦,可信念并不动摇,表示一定会热爱上难题的。她的沉静和坚强,乐观和自信总让我安心。
她瘦得让我担心。我要求她热爱身体和健康,一定要吃得营养点,吃多点,长胖点。可她总很淡然,说没有病就是健康。她完全忘记自己的身体,似乎一日三餐也是不得不完成的任务。她走路时,静如蚂蚁,形只影单,仿佛可以像蜻蜓飘飞而起,可我从她的骨头里洞察到殉道者的坚毅和执着。睡得太少,更让我放不下心。我要求她捕捉激发态,一定要寻找到同桌拥有的那种感觉,一种勃发的斗志,一种灵感惠顾的跃跃欲试,彻底从恶性循环里挣脱出来,用最短的时间做最多的题。这仍是热爱的问题呀!难题分明如一道道屏障立在前方,挡住去路,却要热爱,是需要意志和智慧的。打倒难题的渴望自然有,可是反复受挫,总让人难以热爱。像班上的数学天才那样热爱,是极难的,因为他在研究难题中得到古怪的乐趣,在出人意外的逻辑里尝到征服的快感,从命题者设置的陷阱里寻找游戏的快乐,可不是每个孩子都能领略这种幸福的。物理老师说过,物理即无理,必须要对逻辑陷阱高度敏感,决不能为现象所惑,一定要从无理处(即反逻辑)发现有理。我鼓励她,这些逻辑陷阱都不过雕虫小技,聪明的孩子总能摆脱陷阱,找到答案。
她的问题也是全班的问题。我一直在苦苦寻找策略,解决热爱的问题,每有心得必与你们交流,希望所有孩子都能翻越难题的高坎儿。可我始终不认为斗志和热情有什么神秘,不可以捕捉到。勇敢的灵魂渴望战斗,不是被动地接受难题的挑战,而是积极地迎战难题,征服难题的渴望只要诞生,就一定激发出斗志和热情。觉醒的生命总是自觉地寻找敌人,以此证明自我的力量。为什么要惧怕难题呢?只要惧怕,就一定望而却步。是的,不可遏制的求知欲必然受挫,但坚强的灵魂自觉把挫折拿来测量坚强的重量,越挫越勇。一次又一次失败,不过是为磨砺坚强的个性。清醒者知道,坚强就是在受挫中练就,战斗的渴望在失败的鼓舞下更加强烈,这不是鏖战的痛苦,而是战斗豪迈的快乐。天才从来是在战斗中成就,没有顽强的斗志,哪来非凡的事业?在清醒者看来,与难题斗,其乐无穷,哪来什么消极性?分明就是为未来更激烈的人生斗争作铺垫。
父亲永不言弃的坚强灵魂,就是那时的难题启蒙的呀!为什么我们反而要把难题拿来塑造软弱的灵魂?难题难道就是为塑造软体动物才显出其价值吗?聪明者没有厄运,命运设置的一切高坎儿都是难得的恩惠。只要永不放弃,毫不妥协,保持高昂斗志,难题终将被踩到脚下。否则,我们不仅被几道难题踩在脚下,而且被未来的困难踩在脚下,永不得翻身。
我努力推广张玮的战斗经验,要求大家都把遭遇的每道难题想象成高考场上的难题,使出浑然解数,与命运作殊死搏斗,捕捉到她那美妙的感觉。我深信,不屈服于高考命运的孩子,不论基础怎么样,都会寻找到这种激发态,充分开发出应试潜能,彻底摆脱颓势。高考在即,命运摧毁我们的时刻就要到来,为什么临危不惧,视死如归呢?征服眼前的一道道难题,就注定决胜高考啊!没有斗志,根本原因在于对前途不负责任,抛弃自我,任命运宰割。我反复地讲,热爱自我是高贵的情感,每个孩子都有热爱自我的神圣权利,为什么就不能激发出斗志,与命运抗争到底呢?只要想想,明年的这个时候你将沦落到何种可悲的地步,你就不能不殊死一搏呀!
我也把当初的经验拿来启发你们,在班上树立几个竞争的劲敌——也是伙伴,每天看谁最先解出难题,在竞争中激发斗志。我天真又执着地认定,只要是觉醒的生命,一定有不甘受屈辱的尊严,斗志一定可以激发出来。我是那样渴望史染这个勤奋的典范能一改败局,争到高分。她对我精神的领悟是最深刻的呀!
然而,她似乎是注定的失败者,每次沉静地接受失败,却决不屈服于失败。失败只能塑造决不能毁灭她。不论倒下多少次,她一定要爬起来。每次鼓舞她,都显得多余。她静静地立于我面前,安详坚定。显出那样一种眼神,似乎是不屑于失败,傲然自信,沉毅坦然,不见一丝忧伤,不能不让我肃然。瘦骨嶙峋的身子里似乎蕴藏着无穷的力量,活生生一个殉道者。我虽然心疼,但还是不满意她,要求她向我反省失败原因。如果学习习惯不改变,学习成绩就无法改变,老是那样学,必然老是那样的分数。
“还是勤奋不到家……我在寻找张玮那种感觉,就是你说的‘跃跃欲试’的激发态。虽然还没有找到,但一定……”
“你尝试着早点睡,改变作息。只有精神饱满时,那种感觉才捕捉得到。”
“我睡得够多了,老师。我就还在责怪自己贪睡呢!你看我什么时候精神不好?……张玮睡得比我少。”
“这有个体差异,你看她时刻都精神勃勃呢!是的,你看起来是很有精神,可是还不足以击打得处于亢奋状态——浑身战栗的亢奋,也许就因为精力不够充沛。孩子啊,只有你才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
“……也许是因为慢性子,死板,没有张玮的生气,没有那样好斗……”
“你没有她那样强烈的渴望,没有征服难题的霸气——你是张飞,酣战八十回合而不分胜负;她是关羽,温酒斩华雄。”
她悲哀地笑了:“是的,我就是一味地作韧性的战斗,从容过头,勇气不足——我在寻找那种感觉……”
“孩子啊(一种温和的责备),你什么都具备,就是在刀刃上欠点火候,拿出气概来,没有不能征服的难题——我期待着你的改变,在我看来,你不能拿到高分,是天底下最不公平的考试。孩子,是超越自我的时刻了。人生就是一场持久战,高考就是你死我活的战斗,今天赢得战斗,不仅为未来发展争到高起点,而且保证以后战斗的胜利。与难题斗,其乐无穷;与自我斗,其乐无穷……分明要剥夺进入名牌大学的权利,为什么就不能奋起抗争呢?”
“不要担心我,老师。我会找到激发态,改变这种状况的。”她倒安慰我,露出苦涩的微笑,“也许这种感觉已经找到,思维活跃,兴奋,力量渐渐强大,有时闯开一道口子,豁然开朗,一通百通,那种感觉真好。这种快乐给我自信,鼓舞我战斗,让我尝到跃跃欲试的滋味,征服的渴望鼓动得焦灼又美妙。可是,思维也常受阻,徘徊在错误的陷阱,打着圈子,迷惘没有出路。可是,老师,张玮也有苦苦思索没有出路的时候。我思考,到底与她的差别在哪里。也许缺乏扭住难题不放手的劲头,像她那样。我多么不想也不应放弃难题呀!可斗下去的结果是什么呢?我耗不起呀!这种时候,难题就在斗我,慢慢蚕食斗志,坚强在悄悄懈怠,兴味索然,不能不放下,但我知道不能屈服,于是又鼓足勇气上阵,可一片漆黑……总之,顽强的气概还不够。不过,我是打不倒的……”她又补充说,像是鼓励自己。
“……你被难题打倒的感觉不像张玮那样,她可是如临死地,必须反败为胜而不能罢休。她的激发态往往就是在这种危机中给击打出来。所谓难题,就是设置的陷阱难以让人发现,进入陷阱又难以出来。等到解出难题,才发现,原来如此简单,不过因为误入陷阱才没有出路,有种被骗的痛苦。只要我们有足够的智慧和力量,就会对陷阱形成高度的敏感性,而这种敏感性说到底还不过就是多练。谁在相等时间里解出更多的难题,谁就能形成对陷阱的敏感性,同时也形成对定理的敏感性,谁就争到高分。那么,谁能解出更多的难题呢?是有斗志和热情,捕捉到激发态的战士,是张玮们。”我的声音含着孩子不能理解的苦恼——温柔的苦恼。
“张玮在我身边,是我亲切的榜样,我一定要像她一样坚强,解出跟她一样多的难题。我也许是过于从容,没有她那种危机感,也才找不到她的激发态。她斗难题时,挺直身子,全身都在颤抖,仿佛是绷紧的弦……我知道她的感觉,一定会找到她的感觉,请你放心,老师!”
注视着我的目光很沉静,徐徐发散着坚毅的光辉。苍白的脸纹丝不动,似乎在向我表白:“我是慢性子,但是打不垮。”她完全不像别的女孩子,总显出听天由命的神情,让人立即洞见可悲的宿命。不过,我固执地认为,她并没有理解我,捕捉到昂扬的斗志,也才体验不到战斗的乐趣,找到征服难题的激发态——她与张玮毕竟不是一样的孩子。她是里外皆静的性格,无法抵达张玮注意的深度,张玮是外冷内热的个性。
她母亲是下岗工人,可为了她,不惜在学校附近高价租了房,不用把床当书桌了。我与母亲常谈她的事,希望她能出现转机。可我莫名地忌讳母亲在她身边,她跟我谈话,表现出别的女生常表现出的悲剧情结,感叹女生智力不及男生(张玮不是女生吗),似乎对失败命运很屈从,母女俩不过在尽人力,无法改变天命。所有老师和学生,也都跟她一样的看法,她的智力有限,注定败在难题脚下。我警告母亲,决不能迷信智力,千万不能向孩子表达消极错误的思想。
尽管孩子是那样坚定自信,不知什么原因,我却怀疑孩子的信念,一次次失败总会投下自卑的阴影。也许是母亲的态度让我产生怀疑。千年文化塑造的胆小懦弱难道能与无穷尽的难题斗争到底吗?过分镇定的神气也让我觉得有些空泛,难道她心底真的那样稳如泰山吗?她的镇定自若是否显得盲目,或者是战胜自我的策略?她僵硬的表情与其说是刚强,不如说是怯弱,但更像一种壮烈,令人想起刑场上的革命志士。她立在我的面前,越是自信和从容,就越是与命运搏斗得惨烈,也就越显得虚弱。我以为,她并不能领悟到我的信念——永远打不倒的信念。她以没有希望的方式与难题斗争到底,似乎永远捕捉不到张玮的激发态,但她也永远斗下去,哪怕是困兽犹斗,也决不会像许多孩子那样轻易举手投降。母亲的话也许说到她的心坎里,虽然她也忌讳对孩子说这些话。
但我对母亲说:“决不能把所谓智力神秘化,只要激发出斗志和热情,她跟那些优秀的孩子没有丝毫差别。永远不要迷信智力,特别是做难题的智力,这既不符合实际,又对孩子影响极坏。我们的孩子本是那样容易打垮,怎么能容得我们乱说呢?没有哪道难题不是用现成的公式解决,根本不标志今后的发展潜能。史染是最优异的孩子,不仅一定能打倒难题,而且未来一定会有所作为,因为她是那样勤奋。我始终对孩子们讲,只要像史染一样顽强和勤奋,未来不论干什么,都一定出类拔萃。”
女儿啦,你看得出来,打倒难题的信念在我,在母亲(她在改变观念),在史染心底都是不倒的丰碑,纵然一次又一次失败,丰碑都决不动摇。这不仅是一种人生智慧,也是真理。史染是最聪明的孩子,决不投降,誓死与难题斗争到底,内心充满怎样激烈的斗争?她顽强地寻找张玮的感觉,与难题作殊死搏斗。不论失败多少次,她是永远打不倒的不倒翁。史染的成绩在缓缓上升,徘徊在二十到三十名之间,虽然远不让我和她满意。纵然高考成绩平平,她稳妥地考上较好的二本,仍有美好的未来。
你为什么要像其他孩子那样评价她呢?坚定地相信她的成绩提不起来,对她的勤奋表现出一种不屑,其实是忌妒。你不知道,她的勤奋远比由此换得的高分有意义。我决不相信,她的天分不好,纵然理科难题压迫得她很痛苦,也无法证明。在未来事业追求中,勤奋和坚强一定能结出辉煌的硕果。父亲在三尺讲台打斗近三十年,难道还不知道是什么在决定人生发展的方向?就算理科难题过于强大,有压倒她的趋势,她也会有爬起来的一天,因为到了大学,再也没有在狭窄的技能上较劲的难题,她一定会如鱼得水。这样的孩子我见得多,远比重点大学的孩子发展得好。
面对在难题上较劲的残酷竞争,史染是有智慧的孩子,除了勤奋,还有幸福的可能吗?
三个女孩子有两个与难题斗争取得骄人的成绩,史染虽没有成功,可决不是失败者。如果不把她们树立为榜样,就不是有智慧的班主任。这是多么宝贵又亲切的教育资源啦!在与懒惰者顽强的斗争中,她们仨是前面飘扬的红旗。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大家都担心,我的成绩滑下就起不来,就像许多女生一样。不过,我并不这样看自己,深知,只要这样看自己,自己就死定了。天底下没有人能打败我,只有自己才能打败自己。我不仅永远不会这样不公正地看待自己,而且很清醒,自己是怎样跌下去的;也就必然很清醒,自己将怎样爬起来。我对自己承诺,决不蛮干,也就决心做个思想者,在反省中总结,在总结中前行。大家都认为我很勤奋,其实那是假象,我的注意深度远远不够,不热爱知识,虽勤于学习,却谈不上热爱学习。不仅不热爱知识,反而还因为莫名的畏惧而疏远知识,以至有些讨厌个别学科。我追求的是,研究每道题,努力抵达老师说的‘苦心孤诣’的境界。我不用着急,因为知道怎样热爱不可爱的学科,像我这种人,是下决心热爱什么就一定能热爱上的。老师说,道德的最高境界是热爱敌人,抵达基督的高峰。我想,对知识,我也一定能做到。人是靠信念活着的,我的信念是‘天道酬勤’。”
她的面孔虽然还是很平静,几乎显得僵硬,像平日一样不苟言笑。可是,她沉静的眼睛里徐徐放射出光辉,照亮面孔,生动地表现出刚强和坚定,让我觉得可亲可佩。身子虽然瘦得完全没有少女的体型,可是并没有病态,反透出一股打不倒的硬气。她的脸虽然不善表达快乐,可她是快乐的。她实在没有这个年龄的孩子应有的活泼,可是更成熟而强大。她是我精神的呼应者。
我叛逆命运,超越自我,从中师开始,自学中文专科,直至到省教院离职读本科;从教小学到教初中到教高中,从农村到城市。叛逆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伟绩,可是我想做的都做到了,而且这路注定要走到生命尽头。这孩子对我的理解是那样深刻,她的思想带着她特有的命运色彩,可是又见出我的影子。她也很像我的女儿。孩子,不要忌妒她,而应学习她。你更不应责怪父亲,因为你在我心头的负荷已够沉重。她的反抗精神真让我肃然。她的面孔似乎已不会微笑,热情已蛰伏到内心,与同室的孩子,虽然看不出我要求的姊妹之情,其实她是深懂爱的,她服务大家的心是真诚的,大家都没有丝毫怪怨之处。
有一次,我开玩笑,要她对我笑一笑。她并不困难地笑了,颧骨下出现两道浅浅的皱痕,可我并没有笑,心头不由得哆嗦了。我以为,能瞧见少女的活泼,可在微微的羞涩里蕴藏着那么多的苦痛,似乎有种怪怪的沧桑。瞧着她小小的头颅,单薄的身子,心有些软有些痛。这时,我特别觉得她像女儿,可又与你那样不同。
睡眠的矛盾是每个孩子的问题,在她却不可调和。每天居然用五六个小时睡觉,什么都不想,一道难题都不做,完全跟死了一样,实在匪夷所思,让人无法接受。课间十分钟都决不放弃,任何时间都填得满满的,连吃饭也慌慌忙忙,怎么能让那么长时光白白耗在床上?于是,床上就成为学习的地方,一张专制的小桌(总有人为学子分忧),一盏充电的床头灯,使她能夜以继日战斗。既然脑子没男生好使,反应没他们快,那就用勤奋来补拙。她规定每天课外必须做的作业,特别是数理化的高考真题,坚信只要有量的积累,就一定有质的飞跃,赶超前面的同学,夺回前三名的位置。
她是那样安静,不说一句废话,不开一句玩笑,静如大山,坐如古钟,几小时不动摇,不知疲倦,没有瞌睡,身板笔直。她的生命聚焦于宁静,静坐是千年丰碑。你还记得,我作过关于静的修养的演讲,她是心领神会,把静修养得如那些伟人一样。静是把全部热情和智慧聚焦于事业,心无旁骛,是对名利纷扰的高度超越。她不仅从来没有不良嗜好,像使徒一样清心寡欲,就是日常交往的乐趣也杜绝,有种殉道者的风范,她不笑,因为严肃才是生活真理。静是完成伟大使命的顽强意志,静如先导者,把自我引向荒古无人的地带,远远地俯瞰人世,也才发现俗人不能发现的人生真理,释加牟尼如此,孔子亦然,就是始终孤傲的柳宗元也非得在万径人踪灭的江雪里方能发现一星真理的光辉。她深知静的伟大力量,一定能把自我引向他人无法抵达的高峰。她决不相信勤奋不能攻克难题的堡垒,深信我说的话,这点难题决不是发明创造,因为只需要用现成的定理解决,哪有找不到定理的呢?纵然是发明创造,凭着静的深厚修养,她也一定有所作为。她向我表示,只要能做到班上那个“数学天才”那么多题,也一定能争到他的高分,决不把天才神秘化。这跟我一样的看法,因为无论解难题怎样厉害,也决不标志有数学天才,否则那么多高分早已成长为大师了。不过,我强调热爱对高分的重要意义,希望她在斗争中培养兴趣,一定要爱上那些个难题。凭着她的修养,她是的确能爱上数理化的。每天,首先做的是理科的题,把最热爱的英语放到最后。
不过,对她,我放不下心。她作为勤奋的一面大旗,在班上有重大的影响力,我必须让她从低谷崛起。关注焦点是热情激发的问题,我坚信,只要她爱上理科,就一定能根本解决问题。我们一块儿研究学法,分析热爱无法产生的原因,仍集中于难题对自信的摧折。我启发她研究例题,拿那位考上清华的理科天才的经验再次鼓舞她:“其实学数理化并不难,只要搞清楚例题,七八十分没有问题;只要搞清楚例题的变数,每次都是一百分。”要求她必须提高课堂效率,深入研究老师讲的例题,提炼出规律。我仍担忧,她迷信自己的脑袋没有理科天分,怕她蛮干。
她的脸色很平静,说是一点也不怕难题了,虽然斗得很苦,可信念并不动摇,表示一定会热爱上难题的。她的沉静和坚强,乐观和自信总让我安心。
她瘦得让我担心。我要求她热爱身体和健康,一定要吃得营养点,吃多点,长胖点。可她总很淡然,说没有病就是健康。她完全忘记自己的身体,似乎一日三餐也是不得不完成的任务。她走路时,静如蚂蚁,形只影单,仿佛可以像蜻蜓飘飞而起,可我从她的骨头里洞察到殉道者的坚毅和执着。睡得太少,更让我放不下心。我要求她捕捉激发态,一定要寻找到同桌拥有的那种感觉,一种勃发的斗志,一种灵感惠顾的跃跃欲试,彻底从恶性循环里挣脱出来,用最短的时间做最多的题。这仍是热爱的问题呀!难题分明如一道道屏障立在前方,挡住去路,却要热爱,是需要意志和智慧的。打倒难题的渴望自然有,可是反复受挫,总让人难以热爱。像班上的数学天才那样热爱,是极难的,因为他在研究难题中得到古怪的乐趣,在出人意外的逻辑里尝到征服的快感,从命题者设置的陷阱里寻找游戏的快乐,可不是每个孩子都能领略这种幸福的。物理老师说过,物理即无理,必须要对逻辑陷阱高度敏感,决不能为现象所惑,一定要从无理处(即反逻辑)发现有理。我鼓励她,这些逻辑陷阱都不过雕虫小技,聪明的孩子总能摆脱陷阱,找到答案。
她的问题也是全班的问题。我一直在苦苦寻找策略,解决热爱的问题,每有心得必与你们交流,希望所有孩子都能翻越难题的高坎儿。可我始终不认为斗志和热情有什么神秘,不可以捕捉到。勇敢的灵魂渴望战斗,不是被动地接受难题的挑战,而是积极地迎战难题,征服难题的渴望只要诞生,就一定激发出斗志和热情。觉醒的生命总是自觉地寻找敌人,以此证明自我的力量。为什么要惧怕难题呢?只要惧怕,就一定望而却步。是的,不可遏制的求知欲必然受挫,但坚强的灵魂自觉把挫折拿来测量坚强的重量,越挫越勇。一次又一次失败,不过是为磨砺坚强的个性。清醒者知道,坚强就是在受挫中练就,战斗的渴望在失败的鼓舞下更加强烈,这不是鏖战的痛苦,而是战斗豪迈的快乐。天才从来是在战斗中成就,没有顽强的斗志,哪来非凡的事业?在清醒者看来,与难题斗,其乐无穷,哪来什么消极性?分明就是为未来更激烈的人生斗争作铺垫。
父亲永不言弃的坚强灵魂,就是那时的难题启蒙的呀!为什么我们反而要把难题拿来塑造软弱的灵魂?难题难道就是为塑造软体动物才显出其价值吗?聪明者没有厄运,命运设置的一切高坎儿都是难得的恩惠。只要永不放弃,毫不妥协,保持高昂斗志,难题终将被踩到脚下。否则,我们不仅被几道难题踩在脚下,而且被未来的困难踩在脚下,永不得翻身。
我努力推广张玮的战斗经验,要求大家都把遭遇的每道难题想象成高考场上的难题,使出浑然解数,与命运作殊死搏斗,捕捉到她那美妙的感觉。我深信,不屈服于高考命运的孩子,不论基础怎么样,都会寻找到这种激发态,充分开发出应试潜能,彻底摆脱颓势。高考在即,命运摧毁我们的时刻就要到来,为什么临危不惧,视死如归呢?征服眼前的一道道难题,就注定决胜高考啊!没有斗志,根本原因在于对前途不负责任,抛弃自我,任命运宰割。我反复地讲,热爱自我是高贵的情感,每个孩子都有热爱自我的神圣权利,为什么就不能激发出斗志,与命运抗争到底呢?只要想想,明年的这个时候你将沦落到何种可悲的地步,你就不能不殊死一搏呀!
我也把当初的经验拿来启发你们,在班上树立几个竞争的劲敌——也是伙伴,每天看谁最先解出难题,在竞争中激发斗志。我天真又执着地认定,只要是觉醒的生命,一定有不甘受屈辱的尊严,斗志一定可以激发出来。我是那样渴望史染这个勤奋的典范能一改败局,争到高分。她对我精神的领悟是最深刻的呀!
然而,她似乎是注定的失败者,每次沉静地接受失败,却决不屈服于失败。失败只能塑造决不能毁灭她。不论倒下多少次,她一定要爬起来。每次鼓舞她,都显得多余。她静静地立于我面前,安详坚定。显出那样一种眼神,似乎是不屑于失败,傲然自信,沉毅坦然,不见一丝忧伤,不能不让我肃然。瘦骨嶙峋的身子里似乎蕴藏着无穷的力量,活生生一个殉道者。我虽然心疼,但还是不满意她,要求她向我反省失败原因。如果学习习惯不改变,学习成绩就无法改变,老是那样学,必然老是那样的分数。
“还是勤奋不到家……我在寻找张玮那种感觉,就是你说的‘跃跃欲试’的激发态。虽然还没有找到,但一定……”
“你尝试着早点睡,改变作息。只有精神饱满时,那种感觉才捕捉得到。”
“我睡得够多了,老师。我就还在责怪自己贪睡呢!你看我什么时候精神不好?……张玮睡得比我少。”
“这有个体差异,你看她时刻都精神勃勃呢!是的,你看起来是很有精神,可是还不足以击打得处于亢奋状态——浑身战栗的亢奋,也许就因为精力不够充沛。孩子啊,只有你才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
“……也许是因为慢性子,死板,没有张玮的生气,没有那样好斗……”
“你没有她那样强烈的渴望,没有征服难题的霸气——你是张飞,酣战八十回合而不分胜负;她是关羽,温酒斩华雄。”
她悲哀地笑了:“是的,我就是一味地作韧性的战斗,从容过头,勇气不足——我在寻找那种感觉……”
“孩子啊(一种温和的责备),你什么都具备,就是在刀刃上欠点火候,拿出气概来,没有不能征服的难题——我期待着你的改变,在我看来,你不能拿到高分,是天底下最不公平的考试。孩子,是超越自我的时刻了。人生就是一场持久战,高考就是你死我活的战斗,今天赢得战斗,不仅为未来发展争到高起点,而且保证以后战斗的胜利。与难题斗,其乐无穷;与自我斗,其乐无穷……分明要剥夺进入名牌大学的权利,为什么就不能奋起抗争呢?”
“不要担心我,老师。我会找到激发态,改变这种状况的。”她倒安慰我,露出苦涩的微笑,“也许这种感觉已经找到,思维活跃,兴奋,力量渐渐强大,有时闯开一道口子,豁然开朗,一通百通,那种感觉真好。这种快乐给我自信,鼓舞我战斗,让我尝到跃跃欲试的滋味,征服的渴望鼓动得焦灼又美妙。可是,思维也常受阻,徘徊在错误的陷阱,打着圈子,迷惘没有出路。可是,老师,张玮也有苦苦思索没有出路的时候。我思考,到底与她的差别在哪里。也许缺乏扭住难题不放手的劲头,像她那样。我多么不想也不应放弃难题呀!可斗下去的结果是什么呢?我耗不起呀!这种时候,难题就在斗我,慢慢蚕食斗志,坚强在悄悄懈怠,兴味索然,不能不放下,但我知道不能屈服,于是又鼓足勇气上阵,可一片漆黑……总之,顽强的气概还不够。不过,我是打不倒的……”她又补充说,像是鼓励自己。
“……你被难题打倒的感觉不像张玮那样,她可是如临死地,必须反败为胜而不能罢休。她的激发态往往就是在这种危机中给击打出来。所谓难题,就是设置的陷阱难以让人发现,进入陷阱又难以出来。等到解出难题,才发现,原来如此简单,不过因为误入陷阱才没有出路,有种被骗的痛苦。只要我们有足够的智慧和力量,就会对陷阱形成高度的敏感性,而这种敏感性说到底还不过就是多练。谁在相等时间里解出更多的难题,谁就能形成对陷阱的敏感性,同时也形成对定理的敏感性,谁就争到高分。那么,谁能解出更多的难题呢?是有斗志和热情,捕捉到激发态的战士,是张玮们。”我的声音含着孩子不能理解的苦恼——温柔的苦恼。
“张玮在我身边,是我亲切的榜样,我一定要像她一样坚强,解出跟她一样多的难题。我也许是过于从容,没有她那种危机感,也才找不到她的激发态。她斗难题时,挺直身子,全身都在颤抖,仿佛是绷紧的弦……我知道她的感觉,一定会找到她的感觉,请你放心,老师!”
注视着我的目光很沉静,徐徐发散着坚毅的光辉。苍白的脸纹丝不动,似乎在向我表白:“我是慢性子,但是打不垮。”她完全不像别的女孩子,总显出听天由命的神情,让人立即洞见可悲的宿命。不过,我固执地认为,她并没有理解我,捕捉到昂扬的斗志,也才体验不到战斗的乐趣,找到征服难题的激发态——她与张玮毕竟不是一样的孩子。她是里外皆静的性格,无法抵达张玮注意的深度,张玮是外冷内热的个性。
她母亲是下岗工人,可为了她,不惜在学校附近高价租了房,不用把床当书桌了。我与母亲常谈她的事,希望她能出现转机。可我莫名地忌讳母亲在她身边,她跟我谈话,表现出别的女生常表现出的悲剧情结,感叹女生智力不及男生(张玮不是女生吗),似乎对失败命运很屈从,母女俩不过在尽人力,无法改变天命。所有老师和学生,也都跟她一样的看法,她的智力有限,注定败在难题脚下。我警告母亲,决不能迷信智力,千万不能向孩子表达消极错误的思想。
尽管孩子是那样坚定自信,不知什么原因,我却怀疑孩子的信念,一次次失败总会投下自卑的阴影。也许是母亲的态度让我产生怀疑。千年文化塑造的胆小懦弱难道能与无穷尽的难题斗争到底吗?过分镇定的神气也让我觉得有些空泛,难道她心底真的那样稳如泰山吗?她的镇定自若是否显得盲目,或者是战胜自我的策略?她僵硬的表情与其说是刚强,不如说是怯弱,但更像一种壮烈,令人想起刑场上的革命志士。她立在我的面前,越是自信和从容,就越是与命运搏斗得惨烈,也就越显得虚弱。我以为,她并不能领悟到我的信念——永远打不倒的信念。她以没有希望的方式与难题斗争到底,似乎永远捕捉不到张玮的激发态,但她也永远斗下去,哪怕是困兽犹斗,也决不会像许多孩子那样轻易举手投降。母亲的话也许说到她的心坎里,虽然她也忌讳对孩子说这些话。
但我对母亲说:“决不能把所谓智力神秘化,只要激发出斗志和热情,她跟那些优秀的孩子没有丝毫差别。永远不要迷信智力,特别是做难题的智力,这既不符合实际,又对孩子影响极坏。我们的孩子本是那样容易打垮,怎么能容得我们乱说呢?没有哪道难题不是用现成的公式解决,根本不标志今后的发展潜能。史染是最优异的孩子,不仅一定能打倒难题,而且未来一定会有所作为,因为她是那样勤奋。我始终对孩子们讲,只要像史染一样顽强和勤奋,未来不论干什么,都一定出类拔萃。”
女儿啦,你看得出来,打倒难题的信念在我,在母亲(她在改变观念),在史染心底都是不倒的丰碑,纵然一次又一次失败,丰碑都决不动摇。这不仅是一种人生智慧,也是真理。史染是最聪明的孩子,决不投降,誓死与难题斗争到底,内心充满怎样激烈的斗争?她顽强地寻找张玮的感觉,与难题作殊死搏斗。不论失败多少次,她是永远打不倒的不倒翁。史染的成绩在缓缓上升,徘徊在二十到三十名之间,虽然远不让我和她满意。纵然高考成绩平平,她稳妥地考上较好的二本,仍有美好的未来。
你为什么要像其他孩子那样评价她呢?坚定地相信她的成绩提不起来,对她的勤奋表现出一种不屑,其实是忌妒。你不知道,她的勤奋远比由此换得的高分有意义。我决不相信,她的天分不好,纵然理科难题压迫得她很痛苦,也无法证明。在未来事业追求中,勤奋和坚强一定能结出辉煌的硕果。父亲在三尺讲台打斗近三十年,难道还不知道是什么在决定人生发展的方向?就算理科难题过于强大,有压倒她的趋势,她也会有爬起来的一天,因为到了大学,再也没有在狭窄的技能上较劲的难题,她一定会如鱼得水。这样的孩子我见得多,远比重点大学的孩子发展得好。
面对在难题上较劲的残酷竞争,史染是有智慧的孩子,除了勤奋,还有幸福的可能吗?
三个女孩子有两个与难题斗争取得骄人的成绩,史染虽没有成功,可决不是失败者。如果不把她们树立为榜样,就不是有智慧的班主任。这是多么宝贵又亲切的教育资源啦!在与懒惰者顽强的斗争中,她们仨是前面飘扬的红旗。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