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1 一院之长细考量-集思广议新篇章
1993年。上海。
故事发生地的第一场景地是在坐落于上海徐汇区的上海长白山医院。长白山医院是一所全民所有制的三级甲等医院。
全民所有制的严谨概念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权威解释,经过几轮普法教育,我们理解大意是全体国民所有、全体公民所有的财产制度。这里简单说说,长白山医院是双重领导,国有资产账户在中央政府卫生部国资办,医务行政领导归口上海市人民政府下属的有关主管局,例如卫生局及以后可能出现的管理中心之类机构。故事主人公为了解决住房难而创业,起步之时就必定碰到这些资产归属关系,就一定要明白在中国办企业的高压线——国资不能流失,所以先要把这一中国国情带来的院情根本点——所有制问题介绍清楚。
有读者问:什么叫三级甲等医院?据回忆,这是国家卫生部在20世纪90年代推出的国内医院管理的部颁标准。医务界一般从业人士当时只知道一级是街道或乡镇、二级是区县、三级是省市自治区。举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就可以明白,例如小说故事发生地上海,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到第十人民医院,应该就是一级医院,简称市级医院。甲等的含义又如何呢?中国排名,甲乙丙丁,甲总是排在前面、好的等级。但是甲等以上还有特等,只是故事开始时候的上海市似乎还没有三级特等医院,耳闻目睹的众多市级医院纷纷先后在通过评分考核以后冠名三级甲等医院。
把这个医院的三级甲等部颁标准讲一下,主要是为了日后来看《地产三部曲》的房地产同行考虑。因为房地产企业的资质管理也有分类标准。一级最高、然后是二级和三级,一级以上有个特级资质,三级里面有个带括弧的叫(暂定三级)资质——一般用于刚刚达到注册资本金要求和刚刚开始经营运作的房地产企业。卫生部的人可能非常难得甚至根本不会和建设部的人就这一问题讨论,两家的分类恰好把一二三的座次掉了个头:医院的三级是省市级的最高级别,房地产企业的三级是最低级别的企业。
坐落于徐汇区的上海长白山医院就是一家全民所有制的三级甲等医院,是一所当时上海的一流大医院、名医院。这个大,已经略作介绍,级别最大的市级医院。这个名,肯定是知名度美誉度颇高的名院之意,该如何表述?还得从医院所在的徐汇区慢慢说起。
各位读者,众所周知,形容地域概念,有强烈的历史学印痕和社会学记忆。在上海说地域概念,今天是说东南西北,卫星定位精准一点的加上内环;中环;外环;郊环,在上海可千万不能说五环、六环。在北京说到六环可以了,因为没有七环。可是在小说中说地域概念,尤其是要顺便讲讲暖场嘉宾之三《地产三部曲》的生活中的“现管”房地产局长蔡育天“住在徐汇”的内涵,倒是要费点口舌的。因为蔡育天是上海市的房地产局长,他怎么不说“住在上海”,而说“住在徐汇”呢?住在上海虹口区的居民,一定记得历史上有一位虹口区的公务员,为坐落在虹口区的上海当时有名的商业街场“四街一场”(好像是南京路、淮海路、四川路、金陵路和豫园商场)之一的四川路,写有一句广告语“看看逛逛其他路,买卖请到四川路”。这条广告语明显和蔡育天局长的题字不是一个路子。不过,话说回来,对蔡育天局长的“住在徐汇”的书法题字,我们团队包括三人小组每一位成员都觉得应该由上海的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做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科学结论。我们这里说的,纪实畅想加纪实推断,文学版本,仅供参考。
有热心读者追问:人家作家都是一个人写小说的,《地产三部曲》怎么有一个三人小组?这里加以说明。三人小组是我们创业团队的接班人物组成,在生活中的历史阶段因为他们分别是七零后、八零后和九零后,所以在小说的前两部《地产家园》和《地产城堡》篇章里还基本上没有三位的经历,没有露脸的机会。但是既然到团队来接班了,总得温故知新,增砖添瓦。作者于是乎请他们三位组成三人小组,担当的角色有点像现在电视第一财经频道的资讯助理,除了考证材料、提供出处——经常要去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档案处,以后还要去坐落在外滩的上海市档案局,好像还要再去北京、去卫生部国资办档案室……在小说这样的文学作品中,三人小组的作用有点像后来央视青歌赛的决赛阶段为决赛入围选手在现场伴唱的和声部分的演员,为作品增光添彩,甘做幕后英雄。这三位可都是网游高手,围脖达人,别说你写十八年的故事,就是写二十八年前开始的故事,虽然那时候还没有他,他照样把个资讯助理当得像模像样。这不,要说“住在徐汇”的事就要找三人小组啦。
费点口舌说说到没有关系,长篇小说就是要说。要把个“住在徐汇”说清楚,又要帮助读者理解和记忆,还是老办法,讲清几个关键词:文体来历,上海的上只角,商品房的领跑者。
文体来历。20世纪90年代,口头文学对于老百姓的衣食住行,人们对如下这样一种文体表达非常欣赏。民以食为天,先说食。“食在广州”或“食在广东”是当时最为流行的说法。为什么?因为广州人或广东人什么都敢吃!再说衣。也许是为了修辞的原因,说到衣,人们都说穿,把名词改为动词。例如说“衣在上海”几乎没有,而你说出“穿在上海”就是随行就市的,因为上海人什么都敢穿!蔡育天身为上海的房地局长,在主管副市长夏克强为上海的“住房难”神色凝重、忧市忧民时(读者一定还记得夏克强忧虑的全市“双八十”——八十万只煤球炉、八十万只马桶的量化数据),他绝对不会说住在上海,而“住在徐汇”则是实事求是、引领上海房地产市场发展的阶段性、历史性提法。言简意赅,朗朗上口,符合潮流,便于流行。
上海的“上只角”。你如果随三人小组穿越时空隧道来到20世纪20年代、30年代的上海,找几位上海“老克勒”(时尚先生的典型人物)就上海的衣食住行做做导游,开开眼界。他们不约而同会带你去租界——不同国家的租界。因国殇而来的租界,是一种丧权辱国的历史烙印。由租界而来的西方文明的渗透和传播,大浪淘沙,鱼龙混杂。在哪个年代就开始在上海演绎着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交织、融合,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你可能走过的地方是今天的徐汇区、长宁区、卢湾区和黄浦区等区域,当年“老克勒”们经常流连忘返的地方。三人小组从时光隧道回来之后,概括了一句他们的观感——上海的“上只角”,就是西方文明烙印深刻的早期城市化进程快一点的区域。徐汇区当然在老克勒嘴里的“上只角”,所以教会医院、学校、国际礼拜堂(教堂)众多,风格各异的老花园洋房更是不胜枚举。蔡育天局长题字时自己也居住在徐汇区,就是他和不少东方人一样,非常欣赏西方风格建筑的一个小小的例子。
商品房的领跑者。据三人小组查到的资料显示,在20世纪90年代初,徐汇区的商品房成交的单价始终领跑整个上海楼市,后来长宁上来了,后来卢湾、黄浦上来了……
交代了时间和地点,小说的主人公可以出场了。
不是讲究论资排辈、照搬生活,而是为了调度篇幅、叙述方便。按照作者设计的《地产三部曲》首部曲《地产家园》的人物表序列,一院之长首先来到读者面前。
一院之长——宣玉壶,男,1940年生,属龙,身高1。78米、体重88公斤。出生地:上海。籍贯:青浦朱家角。20世纪60年代毕业于上海某医科大学。在小说中出场时任上海长白山医院(三级甲等)院长。长相和后来中央电视台“面对面”栏目的时任主持人王志相似。
以上是作者把小说开头部分的人物表中关于一院之长的信息复制粘贴过来。需要和读者讲明的是,和一般小说人物表不同的地方。
第一,体重。在本书人物系列可以享受主人公待遇的角色,出场时的体重都会一一介绍,尽管有的人以后可能红了、火了,体重都会成为一种隐私的资料。可是既然是人物,他首先是个人。要知道哦,在医生面前、在医院里面,人人平等。医院可是个赤条条来、赤条条去的地方,体重就是一个人体最基本的健康体检指标而已。从文学描述的角度,说这个人胖了瘦了,你感受不深,身高体重的量化指标一出来,你马上可以用身边可比性的人来比较,甚至和自己进行比较,从而立即加深对小说人物体型的一部分印象。立竿见影、活学活用的话,你如果是身高1。78的男士,现在就可以和一院之长比一下胖瘦程度、体型概况。
第二,籍贯。说一下很有必要。因为根据中国决定人才记录规范信息政策部门的提法,小说面世的时候,社会上已经把建国以来用到现在的“籍贯”信息取消了,读者肯定都知道了。但是籍贯作为记录你父辈是什么地方人,换句话说,你老家在哪里的一个信息,在文学作品中好像还不能废除。中国人恋家,中国人有寻根情结。籍贯正好记录的是家和根的信息。就像这几天在台湾选战正酣的公务员,很多人都是记得自己的籍贯在闽南的。
第三,长相。作者采取主人公像谁的提法,是为了小说人物面向广大读者时,读者心里一下子先有个立体三维活生生的模样。但是仅仅是“像”,不是为了和“谁”套近乎、炒作“谁”。时下网络,遍地炒锅。作者先说,免得惹祸。小说人物到底长得怎么样,还要看以后可能会有的小说插图、电视和电影导演再次创作时平面和立体构图的想象力。只是长相看生活原型不太容易了,有的主人公他有两个原型,有的主人公他有三、四个原型,不太容易对号入座。更有的已经赶时髦,因为在医务系统供职,近水楼台先得月,做了整形、做了改性,那就更没法对照了。
1993年初春某天,宣玉壶院长从上海市卫生局召开的辞旧迎新座谈会上,听说了局长讲话中介绍的局系统内解决医院员工“住房难”的先进典型,联系自己医院实际,不免思绪万千。
先进典型是坐落在虹口区的天台山医院(三级甲等)。天台山医院虽然是百年老院,可贵的是上任不久的年轻院长善思敢闯,在市里酝酿全市房改方案、局里布置讨论后就铁下心来,不找局长找市场,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先下手为强,开发商品房。天台山医院运筹帷幄,稳操胜券的两大举措:第一步,在虹口区的北部区域通过参建的方法,在广中新村、曲阳新村锁定了适用的房源;第二步,在虹口区后来又有新发展规划的凉城地区投资,以联建形式委托房地产开发商批量建造、度身打造博士公寓,专门用来引进博士人才,为人才强院夯实基础、鸣锣开道、先声夺人、筑巢引凤。一时间,天台山医院的博士公寓,成了上海市卫生局局长极力推荐的一张医院管理新名片。这不,局长刚分批组织完局系统各大医院院长去天台山医院博士公寓的参观考察,在辞旧迎新座谈会上又重申:解决欠债太多、困难重重的“住房难”,在上海市提倡不找市长找市场;在我们卫生局,我们提倡和鼓励天台山医院的做法——不找局长找市场。当然,需要我们局里理解支持的,我们一路绿灯放行。只要对解决“住房难”有利的办法,红头文件没有禁止的,都可以试,都可以闯。实在吃不准的,打个报告到局里,我们一定在半个月里批复办文。
解决长白山医院“住房难”,怎么试?怎么闯?宣玉壶院长冥思苦想,挂肚牵肠。
我们让院长安静的想一会。他一定会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结论和办法拿出来的。趁他在院长办公室所在的长白山医院“小白楼”二楼思考对策的时候,我们把需要特写的“小白楼”描绘一番。
“小白楼”,是长白山医院上上下下对医院行政办公楼的形象称呼。因为它小而白。白,就是白色的外墙;小,因为它只有两层楼,上下两个楼面一共才十来个房间。“小白楼”的称呼,叫了一百多年。当年是一名来自英国的建筑师,为在上海租界里的教会医院设计的供洋人高级别医生来沪工作时居住的宿舍,也是历史上的一种筑巢引凤吧。由于本小说是讲房地产故事的,手边又有三人小组,所以特地让接班人们去上海市档案馆饶有兴趣的查证了这栋现在已经是上海市级文物保护建筑的“小白楼”的方方面面。
历史。“小白楼”建于19世纪90年代。
设计师,英国人,米来泰瑞(Milai Terry)。
建筑风格,哥特式风格和威尼斯别墅风格的融汇。哥特式建筑风格流芳百世的建筑典范的鼻祖是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威尼斯别墅风格暂时请读者根据水城威尼斯的叫法想象一下就可以了。据考证,“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是哲人歌德说的,他说这句话时是站在一座建造于巴黎圣母院以后的哥特式建筑在英国的典型——坐落于莱茵河畔的斯特拉斯堡主教堂——前面有感而发、脱口而出。就像我们现在记录考证“住在徐汇”的出处一样,口头文学在文学史上是很重要的。说句玩笑话,歌德的一句临河感叹,一不当心就成了千古名句。
三人小组成员已经在起点中文网开始阅读《地产三部曲》,作者真心感谢他们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创造性的在世界建筑史上找到了“小白楼”像谁的建筑物生活原型,以方便读者在网上可以一下子找到“小白楼”的三维感觉。好比我们说宣玉壶院长像后来的王志,朱迅就第一个明白、然后中央电视台全体人员、再然后全国关注“面对面”栏目的观众都会很快明白宣玉壶院长的模样。“小白楼”像谁呢?“小白楼”活脱一个1988年落成于英国伦敦摄政公园的爱奥尼别墅的模样。对于习惯于欧洲行的读者,玩一次伦敦摄政公园很方便。为了大多数读者考虑,以后有时间和条件的话,我们把这座在世界建筑史上留有记录的建筑物贴图在小说的插图部分。先给出建筑物的名称和建造年份,当然是照顾到眼明手快的网络高手百度拜读爱奥尼别墅。这样,他们可以马上明白——原来像王志的院长在这里冥思苦想啊……形象思维,呼之欲出。至于从历史上看爱奥尼别墅在后,“小白楼”在前,这就像是宣玉壶在前、王志在后一样的道理。当然,三人小组告诉作者,爱奥尼别墅的建筑师是英国的昆兰泰瑞(Quinlan Terry),是巧合、还是“小白楼”的设计师本来就是昆兰泰瑞的先人,这就留给三人小组的后人去研判考证吧。因为我们与三人小组讲好是兼职做《地产三部曲》的资讯助理,出国考证的美差放在以后再说,先把小说说下去。
回到“小白楼”二楼的院长办公室,宣玉壶院长已经在工作手册上写了几条举措——一二三……一是在长白山医院的迎春座谈会上除了按部就班的总结岁末、展望新年,将把发动全院上下为解决“住房难”献计献策作为一个重要话题;二是安排医院总务后勤干部参观两个地方——聪明的读者已经猜到:侯捷部长推荐的“宁国府、荣国府,不及长安府”中提到的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还有虹口区天台山医院的博士公寓。三是在1993年的第一季度安排每月一次总共三次的解决长白山医院“住房难”恳谈会,集思广益,解决他当院长以来碰到的难题,做好这篇不能照搬照抄、必须因地制宜的新的文章。
《地产三部曲》首部曲《地产家园》的第一回说到这里,已经破题,读者知道了作为一步步迈向国际大都市的上海,这个城市的一个全民所有制三级甲等大医院院长要在医务、教学等等事务的百忙中考虑解决医院员工“住房难”,实在是一篇新的文章,当然写好了就是新篇章,写不好到时候也要交卷。不料作者把小说第一回发到起点中文网后,为小说每一章写开头抛砖引玉藏头诗的常谦夫阅读一番立即发来短信,愿意加大自己的工作量,为小说人物表系列中的人物每人写一首嵌名诗。于是作者和他商定:人物在哪一回出场,就把常谦夫写的的嵌名诗放在哪一回。为了叙事流畅,嵌名诗就放在该回的末尾。
这样就有了下面的文字,常谦夫为一院之长宣玉壶写的嵌名诗。嵌名诗,就是把人名等名词嵌在辞赋中的一种文体,趣味无穷,古已有之。至于嵌名诗的甲乙丙丁、一二三四,待到常谦夫在小说中出场时再让他来津津乐道。请看按照新的约定,对于读者渐渐熟悉的宣玉壶院长,在常谦夫笔下是如何一嵌得乐——
文宣方准天使翩,
金玉良缘双桥妍。
悬壶济世全科联,
长安天台翻新篇。
解铃还须系铃人。对此段嵌名诗,如有疑问,欢迎读者提问,我们会请常谦夫来把看不明白的地方说明白。
暂时打住,请看下回。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故事发生地的第一场景地是在坐落于上海徐汇区的上海长白山医院。长白山医院是一所全民所有制的三级甲等医院。
全民所有制的严谨概念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权威解释,经过几轮普法教育,我们理解大意是全体国民所有、全体公民所有的财产制度。这里简单说说,长白山医院是双重领导,国有资产账户在中央政府卫生部国资办,医务行政领导归口上海市人民政府下属的有关主管局,例如卫生局及以后可能出现的管理中心之类机构。故事主人公为了解决住房难而创业,起步之时就必定碰到这些资产归属关系,就一定要明白在中国办企业的高压线——国资不能流失,所以先要把这一中国国情带来的院情根本点——所有制问题介绍清楚。
有读者问:什么叫三级甲等医院?据回忆,这是国家卫生部在20世纪90年代推出的国内医院管理的部颁标准。医务界一般从业人士当时只知道一级是街道或乡镇、二级是区县、三级是省市自治区。举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就可以明白,例如小说故事发生地上海,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到第十人民医院,应该就是一级医院,简称市级医院。甲等的含义又如何呢?中国排名,甲乙丙丁,甲总是排在前面、好的等级。但是甲等以上还有特等,只是故事开始时候的上海市似乎还没有三级特等医院,耳闻目睹的众多市级医院纷纷先后在通过评分考核以后冠名三级甲等医院。
把这个医院的三级甲等部颁标准讲一下,主要是为了日后来看《地产三部曲》的房地产同行考虑。因为房地产企业的资质管理也有分类标准。一级最高、然后是二级和三级,一级以上有个特级资质,三级里面有个带括弧的叫(暂定三级)资质——一般用于刚刚达到注册资本金要求和刚刚开始经营运作的房地产企业。卫生部的人可能非常难得甚至根本不会和建设部的人就这一问题讨论,两家的分类恰好把一二三的座次掉了个头:医院的三级是省市级的最高级别,房地产企业的三级是最低级别的企业。
坐落于徐汇区的上海长白山医院就是一家全民所有制的三级甲等医院,是一所当时上海的一流大医院、名医院。这个大,已经略作介绍,级别最大的市级医院。这个名,肯定是知名度美誉度颇高的名院之意,该如何表述?还得从医院所在的徐汇区慢慢说起。
各位读者,众所周知,形容地域概念,有强烈的历史学印痕和社会学记忆。在上海说地域概念,今天是说东南西北,卫星定位精准一点的加上内环;中环;外环;郊环,在上海可千万不能说五环、六环。在北京说到六环可以了,因为没有七环。可是在小说中说地域概念,尤其是要顺便讲讲暖场嘉宾之三《地产三部曲》的生活中的“现管”房地产局长蔡育天“住在徐汇”的内涵,倒是要费点口舌的。因为蔡育天是上海市的房地产局长,他怎么不说“住在上海”,而说“住在徐汇”呢?住在上海虹口区的居民,一定记得历史上有一位虹口区的公务员,为坐落在虹口区的上海当时有名的商业街场“四街一场”(好像是南京路、淮海路、四川路、金陵路和豫园商场)之一的四川路,写有一句广告语“看看逛逛其他路,买卖请到四川路”。这条广告语明显和蔡育天局长的题字不是一个路子。不过,话说回来,对蔡育天局长的“住在徐汇”的书法题字,我们团队包括三人小组每一位成员都觉得应该由上海的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做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科学结论。我们这里说的,纪实畅想加纪实推断,文学版本,仅供参考。
有热心读者追问:人家作家都是一个人写小说的,《地产三部曲》怎么有一个三人小组?这里加以说明。三人小组是我们创业团队的接班人物组成,在生活中的历史阶段因为他们分别是七零后、八零后和九零后,所以在小说的前两部《地产家园》和《地产城堡》篇章里还基本上没有三位的经历,没有露脸的机会。但是既然到团队来接班了,总得温故知新,增砖添瓦。作者于是乎请他们三位组成三人小组,担当的角色有点像现在电视第一财经频道的资讯助理,除了考证材料、提供出处——经常要去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档案处,以后还要去坐落在外滩的上海市档案局,好像还要再去北京、去卫生部国资办档案室……在小说这样的文学作品中,三人小组的作用有点像后来央视青歌赛的决赛阶段为决赛入围选手在现场伴唱的和声部分的演员,为作品增光添彩,甘做幕后英雄。这三位可都是网游高手,围脖达人,别说你写十八年的故事,就是写二十八年前开始的故事,虽然那时候还没有他,他照样把个资讯助理当得像模像样。这不,要说“住在徐汇”的事就要找三人小组啦。
费点口舌说说到没有关系,长篇小说就是要说。要把个“住在徐汇”说清楚,又要帮助读者理解和记忆,还是老办法,讲清几个关键词:文体来历,上海的上只角,商品房的领跑者。
文体来历。20世纪90年代,口头文学对于老百姓的衣食住行,人们对如下这样一种文体表达非常欣赏。民以食为天,先说食。“食在广州”或“食在广东”是当时最为流行的说法。为什么?因为广州人或广东人什么都敢吃!再说衣。也许是为了修辞的原因,说到衣,人们都说穿,把名词改为动词。例如说“衣在上海”几乎没有,而你说出“穿在上海”就是随行就市的,因为上海人什么都敢穿!蔡育天身为上海的房地局长,在主管副市长夏克强为上海的“住房难”神色凝重、忧市忧民时(读者一定还记得夏克强忧虑的全市“双八十”——八十万只煤球炉、八十万只马桶的量化数据),他绝对不会说住在上海,而“住在徐汇”则是实事求是、引领上海房地产市场发展的阶段性、历史性提法。言简意赅,朗朗上口,符合潮流,便于流行。
上海的“上只角”。你如果随三人小组穿越时空隧道来到20世纪20年代、30年代的上海,找几位上海“老克勒”(时尚先生的典型人物)就上海的衣食住行做做导游,开开眼界。他们不约而同会带你去租界——不同国家的租界。因国殇而来的租界,是一种丧权辱国的历史烙印。由租界而来的西方文明的渗透和传播,大浪淘沙,鱼龙混杂。在哪个年代就开始在上海演绎着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交织、融合,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你可能走过的地方是今天的徐汇区、长宁区、卢湾区和黄浦区等区域,当年“老克勒”们经常流连忘返的地方。三人小组从时光隧道回来之后,概括了一句他们的观感——上海的“上只角”,就是西方文明烙印深刻的早期城市化进程快一点的区域。徐汇区当然在老克勒嘴里的“上只角”,所以教会医院、学校、国际礼拜堂(教堂)众多,风格各异的老花园洋房更是不胜枚举。蔡育天局长题字时自己也居住在徐汇区,就是他和不少东方人一样,非常欣赏西方风格建筑的一个小小的例子。
商品房的领跑者。据三人小组查到的资料显示,在20世纪90年代初,徐汇区的商品房成交的单价始终领跑整个上海楼市,后来长宁上来了,后来卢湾、黄浦上来了……
交代了时间和地点,小说的主人公可以出场了。
不是讲究论资排辈、照搬生活,而是为了调度篇幅、叙述方便。按照作者设计的《地产三部曲》首部曲《地产家园》的人物表序列,一院之长首先来到读者面前。
一院之长——宣玉壶,男,1940年生,属龙,身高1。78米、体重88公斤。出生地:上海。籍贯:青浦朱家角。20世纪60年代毕业于上海某医科大学。在小说中出场时任上海长白山医院(三级甲等)院长。长相和后来中央电视台“面对面”栏目的时任主持人王志相似。
以上是作者把小说开头部分的人物表中关于一院之长的信息复制粘贴过来。需要和读者讲明的是,和一般小说人物表不同的地方。
第一,体重。在本书人物系列可以享受主人公待遇的角色,出场时的体重都会一一介绍,尽管有的人以后可能红了、火了,体重都会成为一种隐私的资料。可是既然是人物,他首先是个人。要知道哦,在医生面前、在医院里面,人人平等。医院可是个赤条条来、赤条条去的地方,体重就是一个人体最基本的健康体检指标而已。从文学描述的角度,说这个人胖了瘦了,你感受不深,身高体重的量化指标一出来,你马上可以用身边可比性的人来比较,甚至和自己进行比较,从而立即加深对小说人物体型的一部分印象。立竿见影、活学活用的话,你如果是身高1。78的男士,现在就可以和一院之长比一下胖瘦程度、体型概况。
第二,籍贯。说一下很有必要。因为根据中国决定人才记录规范信息政策部门的提法,小说面世的时候,社会上已经把建国以来用到现在的“籍贯”信息取消了,读者肯定都知道了。但是籍贯作为记录你父辈是什么地方人,换句话说,你老家在哪里的一个信息,在文学作品中好像还不能废除。中国人恋家,中国人有寻根情结。籍贯正好记录的是家和根的信息。就像这几天在台湾选战正酣的公务员,很多人都是记得自己的籍贯在闽南的。
第三,长相。作者采取主人公像谁的提法,是为了小说人物面向广大读者时,读者心里一下子先有个立体三维活生生的模样。但是仅仅是“像”,不是为了和“谁”套近乎、炒作“谁”。时下网络,遍地炒锅。作者先说,免得惹祸。小说人物到底长得怎么样,还要看以后可能会有的小说插图、电视和电影导演再次创作时平面和立体构图的想象力。只是长相看生活原型不太容易了,有的主人公他有两个原型,有的主人公他有三、四个原型,不太容易对号入座。更有的已经赶时髦,因为在医务系统供职,近水楼台先得月,做了整形、做了改性,那就更没法对照了。
1993年初春某天,宣玉壶院长从上海市卫生局召开的辞旧迎新座谈会上,听说了局长讲话中介绍的局系统内解决医院员工“住房难”的先进典型,联系自己医院实际,不免思绪万千。
先进典型是坐落在虹口区的天台山医院(三级甲等)。天台山医院虽然是百年老院,可贵的是上任不久的年轻院长善思敢闯,在市里酝酿全市房改方案、局里布置讨论后就铁下心来,不找局长找市场,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先下手为强,开发商品房。天台山医院运筹帷幄,稳操胜券的两大举措:第一步,在虹口区的北部区域通过参建的方法,在广中新村、曲阳新村锁定了适用的房源;第二步,在虹口区后来又有新发展规划的凉城地区投资,以联建形式委托房地产开发商批量建造、度身打造博士公寓,专门用来引进博士人才,为人才强院夯实基础、鸣锣开道、先声夺人、筑巢引凤。一时间,天台山医院的博士公寓,成了上海市卫生局局长极力推荐的一张医院管理新名片。这不,局长刚分批组织完局系统各大医院院长去天台山医院博士公寓的参观考察,在辞旧迎新座谈会上又重申:解决欠债太多、困难重重的“住房难”,在上海市提倡不找市长找市场;在我们卫生局,我们提倡和鼓励天台山医院的做法——不找局长找市场。当然,需要我们局里理解支持的,我们一路绿灯放行。只要对解决“住房难”有利的办法,红头文件没有禁止的,都可以试,都可以闯。实在吃不准的,打个报告到局里,我们一定在半个月里批复办文。
解决长白山医院“住房难”,怎么试?怎么闯?宣玉壶院长冥思苦想,挂肚牵肠。
我们让院长安静的想一会。他一定会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结论和办法拿出来的。趁他在院长办公室所在的长白山医院“小白楼”二楼思考对策的时候,我们把需要特写的“小白楼”描绘一番。
“小白楼”,是长白山医院上上下下对医院行政办公楼的形象称呼。因为它小而白。白,就是白色的外墙;小,因为它只有两层楼,上下两个楼面一共才十来个房间。“小白楼”的称呼,叫了一百多年。当年是一名来自英国的建筑师,为在上海租界里的教会医院设计的供洋人高级别医生来沪工作时居住的宿舍,也是历史上的一种筑巢引凤吧。由于本小说是讲房地产故事的,手边又有三人小组,所以特地让接班人们去上海市档案馆饶有兴趣的查证了这栋现在已经是上海市级文物保护建筑的“小白楼”的方方面面。
历史。“小白楼”建于19世纪90年代。
设计师,英国人,米来泰瑞(Milai Terry)。
建筑风格,哥特式风格和威尼斯别墅风格的融汇。哥特式建筑风格流芳百世的建筑典范的鼻祖是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威尼斯别墅风格暂时请读者根据水城威尼斯的叫法想象一下就可以了。据考证,“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是哲人歌德说的,他说这句话时是站在一座建造于巴黎圣母院以后的哥特式建筑在英国的典型——坐落于莱茵河畔的斯特拉斯堡主教堂——前面有感而发、脱口而出。就像我们现在记录考证“住在徐汇”的出处一样,口头文学在文学史上是很重要的。说句玩笑话,歌德的一句临河感叹,一不当心就成了千古名句。
三人小组成员已经在起点中文网开始阅读《地产三部曲》,作者真心感谢他们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创造性的在世界建筑史上找到了“小白楼”像谁的建筑物生活原型,以方便读者在网上可以一下子找到“小白楼”的三维感觉。好比我们说宣玉壶院长像后来的王志,朱迅就第一个明白、然后中央电视台全体人员、再然后全国关注“面对面”栏目的观众都会很快明白宣玉壶院长的模样。“小白楼”像谁呢?“小白楼”活脱一个1988年落成于英国伦敦摄政公园的爱奥尼别墅的模样。对于习惯于欧洲行的读者,玩一次伦敦摄政公园很方便。为了大多数读者考虑,以后有时间和条件的话,我们把这座在世界建筑史上留有记录的建筑物贴图在小说的插图部分。先给出建筑物的名称和建造年份,当然是照顾到眼明手快的网络高手百度拜读爱奥尼别墅。这样,他们可以马上明白——原来像王志的院长在这里冥思苦想啊……形象思维,呼之欲出。至于从历史上看爱奥尼别墅在后,“小白楼”在前,这就像是宣玉壶在前、王志在后一样的道理。当然,三人小组告诉作者,爱奥尼别墅的建筑师是英国的昆兰泰瑞(Quinlan Terry),是巧合、还是“小白楼”的设计师本来就是昆兰泰瑞的先人,这就留给三人小组的后人去研判考证吧。因为我们与三人小组讲好是兼职做《地产三部曲》的资讯助理,出国考证的美差放在以后再说,先把小说说下去。
回到“小白楼”二楼的院长办公室,宣玉壶院长已经在工作手册上写了几条举措——一二三……一是在长白山医院的迎春座谈会上除了按部就班的总结岁末、展望新年,将把发动全院上下为解决“住房难”献计献策作为一个重要话题;二是安排医院总务后勤干部参观两个地方——聪明的读者已经猜到:侯捷部长推荐的“宁国府、荣国府,不及长安府”中提到的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还有虹口区天台山医院的博士公寓。三是在1993年的第一季度安排每月一次总共三次的解决长白山医院“住房难”恳谈会,集思广益,解决他当院长以来碰到的难题,做好这篇不能照搬照抄、必须因地制宜的新的文章。
《地产三部曲》首部曲《地产家园》的第一回说到这里,已经破题,读者知道了作为一步步迈向国际大都市的上海,这个城市的一个全民所有制三级甲等大医院院长要在医务、教学等等事务的百忙中考虑解决医院员工“住房难”,实在是一篇新的文章,当然写好了就是新篇章,写不好到时候也要交卷。不料作者把小说第一回发到起点中文网后,为小说每一章写开头抛砖引玉藏头诗的常谦夫阅读一番立即发来短信,愿意加大自己的工作量,为小说人物表系列中的人物每人写一首嵌名诗。于是作者和他商定:人物在哪一回出场,就把常谦夫写的的嵌名诗放在哪一回。为了叙事流畅,嵌名诗就放在该回的末尾。
这样就有了下面的文字,常谦夫为一院之长宣玉壶写的嵌名诗。嵌名诗,就是把人名等名词嵌在辞赋中的一种文体,趣味无穷,古已有之。至于嵌名诗的甲乙丙丁、一二三四,待到常谦夫在小说中出场时再让他来津津乐道。请看按照新的约定,对于读者渐渐熟悉的宣玉壶院长,在常谦夫笔下是如何一嵌得乐——
文宣方准天使翩,
金玉良缘双桥妍。
悬壶济世全科联,
长安天台翻新篇。
解铃还须系铃人。对此段嵌名诗,如有疑问,欢迎读者提问,我们会请常谦夫来把看不明白的地方说明白。
暂时打住,请看下回。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