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回:今看花月浑相似 安得情怀似昔时2
这几日细雨霏霏,空气里弥漫着枯败的秋海棠的潮湿气息。漏雨苍苔秋分渐近,绵绵秋雨周密而仔细地覆盖住整座长安城,以及大兴宫皇家院中的每一个角落,只听得檐头铁马在风雨中“叮叮”作响。
通往百福殿的砖红通道两侧,两排卫士纵向一字排开,雨水沿着他们铁灰色的冰冷头盔毫无留恋地滑下。透过雨雾,檐下横向站着一队神色黯淡的侍从,风悄悄地鼓动起他们轻盈的麻制官服,他们无一不瞪着空洞木然的眼睛,懒懒地注视着眼前铺天盖地的雨雾。
一层秋雨一层凉,可对他们来说,长安细雨,沐浴着太平。
我托腮坐在回子格花窗的窗台前,透过影影绰绰的窗纸,凝视着窗外织成一片的雨幕,却因为心事重重,眼中没见着半点景致。长廊里有人影闪动,杨妃在外见我发呆,笑嘻嘻地轻咳了一声,故意放重脚步,踱步进入殿来。
我被惊起,回首见是她,粲然一笑。
“娘娘,怎么是你来了?”
杨妃笑得温柔,雪白一段藕臂伸向我,轻声道:“本宫难道不能来看看你?瞧你魂不守舍的样子,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咱们的高阳公主心里有了意中人呢。”
我见她脸上的怪异笑意,明白了她的意思,耳后不由一热,低头道:“哪能,娘娘惯会取笑人,我只不过想着父皇何时能够找到解蛊毒的医师,等病好了,便可以出门去玩而已。”
“你这小猢狲的花花心思,本宫怎会不知道?只是这寻找解蛊之人,也是大事,怠慢不得。你父皇为此整日里忧心不已,恪儿和其他几个兄弟也都在外边寻着名医呢,听说已有眉目,嬿婉别急。”
我浅浅一笑,点了点头。
眼见小蛮端来茶水,是新沏的碧螺春,用宝钿细瓷杯盛着,托盘是暗蓝描纹的贝纹瓷。她将茶水搁在桌案,盈盈行礼后缓缓退出门外。
杨妃是父皇身边得宠的妃子之一,也是三哥李恪和六哥蜀王李愔的母妃,从小看着我与三哥、刘哥一同长大。知道我们兄妹感情好,她待我,事无巨细,也比旁人来的倍加亲厚。我病着,她心下自是着急。
“这几日身上的病症可好些了?还头疼流血吗?”她端起瓷杯饮了一口放下,一脸忧心忡忡地看着我。
我怕她心里难受,便摇了摇头示意好多了。其实这几日头疼次数略有加剧,偶尔和小蛮、芝兰她们说这话,殷红的鲜血便从鼻间一滴一滴地落下来,看得自己都花了眼。
杨妃瞧我笑得轻松,便安心地点了点头,道:“那是再好不过了。”正说着,她从发间拔下一支金崐点珠桃花簪,斜斜插入我的发辫尾处,长长珠玉璎珞在我脑后轻轻晃荡。
“娘娘,这是?”
她清冽一笑,声如沥珠:“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咱们的十七公主真真是宜室宜家,如此绮年玉貌,不知将来哪位驸马才可配得起呢。”
“娘娘怎么又提起此事,怪让我不好意思的,嬿婉还不想这么早就出嫁呢。”
杨妃佯装责怪,说:“你是不想,只怕这宫中人早就等不及了。嬿婉,你可知,这段时日,你四皇兄李泰与承乾争夺太子之位?”
我并不听闻,想来身边的人瞒的好,心下已是微微一惊,问道:“娘娘,这话从何说起?承乾哥哥不是已经成为太子了么?四哥为何要与他争?难道……”
“哎,你是知道你四皇兄的,他自幼雅好文学,集书万卷,品学才华从小到大在众皇子中是最优秀的,也最得你父皇赞赏,可谓‘宠冠诸王’。这些年来,陛下在他的府邸不仅设置文学馆,任他自行引召学士,还专项拨款,导致长安城中一时盛行诗书奢靡之风。由于宠禄太过,眼下却是愈发恃宠而骄。”
李泰得父皇优渥以待,宫中人人皆知。虽说兄弟姊妹从小一同长大,但这个四哥,并不像三哥李恪、刘哥李愔和九哥李治一道爱与我亲近玩耍,他略显孤僻,总是沉浸于他自己的诗书世界,而以此疏远我们。但我不曾想,他竟能跋扈至此,敢与太子承乾反目。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通往百福殿的砖红通道两侧,两排卫士纵向一字排开,雨水沿着他们铁灰色的冰冷头盔毫无留恋地滑下。透过雨雾,檐下横向站着一队神色黯淡的侍从,风悄悄地鼓动起他们轻盈的麻制官服,他们无一不瞪着空洞木然的眼睛,懒懒地注视着眼前铺天盖地的雨雾。
一层秋雨一层凉,可对他们来说,长安细雨,沐浴着太平。
我托腮坐在回子格花窗的窗台前,透过影影绰绰的窗纸,凝视着窗外织成一片的雨幕,却因为心事重重,眼中没见着半点景致。长廊里有人影闪动,杨妃在外见我发呆,笑嘻嘻地轻咳了一声,故意放重脚步,踱步进入殿来。
我被惊起,回首见是她,粲然一笑。
“娘娘,怎么是你来了?”
杨妃笑得温柔,雪白一段藕臂伸向我,轻声道:“本宫难道不能来看看你?瞧你魂不守舍的样子,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咱们的高阳公主心里有了意中人呢。”
我见她脸上的怪异笑意,明白了她的意思,耳后不由一热,低头道:“哪能,娘娘惯会取笑人,我只不过想着父皇何时能够找到解蛊毒的医师,等病好了,便可以出门去玩而已。”
“你这小猢狲的花花心思,本宫怎会不知道?只是这寻找解蛊之人,也是大事,怠慢不得。你父皇为此整日里忧心不已,恪儿和其他几个兄弟也都在外边寻着名医呢,听说已有眉目,嬿婉别急。”
我浅浅一笑,点了点头。
眼见小蛮端来茶水,是新沏的碧螺春,用宝钿细瓷杯盛着,托盘是暗蓝描纹的贝纹瓷。她将茶水搁在桌案,盈盈行礼后缓缓退出门外。
杨妃是父皇身边得宠的妃子之一,也是三哥李恪和六哥蜀王李愔的母妃,从小看着我与三哥、刘哥一同长大。知道我们兄妹感情好,她待我,事无巨细,也比旁人来的倍加亲厚。我病着,她心下自是着急。
“这几日身上的病症可好些了?还头疼流血吗?”她端起瓷杯饮了一口放下,一脸忧心忡忡地看着我。
我怕她心里难受,便摇了摇头示意好多了。其实这几日头疼次数略有加剧,偶尔和小蛮、芝兰她们说这话,殷红的鲜血便从鼻间一滴一滴地落下来,看得自己都花了眼。
杨妃瞧我笑得轻松,便安心地点了点头,道:“那是再好不过了。”正说着,她从发间拔下一支金崐点珠桃花簪,斜斜插入我的发辫尾处,长长珠玉璎珞在我脑后轻轻晃荡。
“娘娘,这是?”
她清冽一笑,声如沥珠:“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咱们的十七公主真真是宜室宜家,如此绮年玉貌,不知将来哪位驸马才可配得起呢。”
“娘娘怎么又提起此事,怪让我不好意思的,嬿婉还不想这么早就出嫁呢。”
杨妃佯装责怪,说:“你是不想,只怕这宫中人早就等不及了。嬿婉,你可知,这段时日,你四皇兄李泰与承乾争夺太子之位?”
我并不听闻,想来身边的人瞒的好,心下已是微微一惊,问道:“娘娘,这话从何说起?承乾哥哥不是已经成为太子了么?四哥为何要与他争?难道……”
“哎,你是知道你四皇兄的,他自幼雅好文学,集书万卷,品学才华从小到大在众皇子中是最优秀的,也最得你父皇赞赏,可谓‘宠冠诸王’。这些年来,陛下在他的府邸不仅设置文学馆,任他自行引召学士,还专项拨款,导致长安城中一时盛行诗书奢靡之风。由于宠禄太过,眼下却是愈发恃宠而骄。”
李泰得父皇优渥以待,宫中人人皆知。虽说兄弟姊妹从小一同长大,但这个四哥,并不像三哥李恪、刘哥李愔和九哥李治一道爱与我亲近玩耍,他略显孤僻,总是沉浸于他自己的诗书世界,而以此疏远我们。但我不曾想,他竟能跋扈至此,敢与太子承乾反目。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