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卷 第一章 宦官有后
这一年发生了好几件载入史册的大事:孙中山重建军政府,当上非常大总统;郭沫若创办创造社,推动自由和人性的解放;党在一条鱼船上诞生,肩负起神圣的历史使命……这一切意义有多重大,我们的主人公王广茂全然不懂,他虽处身于这样惊天动地的时代变革里,生活却按部就班,没有任何变化,他是农民,操心的是身上衣裳口中食,追求的是两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
这天早上,广茂起来迟了,媳妇乔氏骂他懒怂。搁从前他是要打媳妇的,此时乔氏有孕在身,他就依着顺着没言传。广茂靠在自家牌楼前的石鼓上吧唧吧唧抽旱烟,头顶的皂荚树股上突然吊下一根很长的丝,广茂看到丝的一头是一条绿蠕虫,被老人称作吊死鬼的,就想起自己昨晚梦见龙了,怎么出门就见吊死鬼呢,觉得晦气,用燃着火星的烟袋锅去烫,虫子卷曲挣扎着掉在地上,他狠狠地踩了几脚,抬头看着远处的白鹿原,蜿蜒着恰似龙的脊梁,心里就舒服了一点。
早饭间,广茂给娘说起昨晚的梦,娘说,好事么,人都说望子成龙,你媳妇一定能生个牛牛娃。广茂听了嘿嘿笑,媳妇乔氏就说:小心白高兴了,男娃女娃不是梦决定的,要是梦能决定,我就也天天睡着做梦。娘白了乔氏一眼,乔氏赶紧闭嘴。娘扒了一口饭,来不及咽,又问:龙在哪个方位?广茂清了清嗓子,犹犹豫豫地说:北崖上。娘说:你咋不梦到咱后崖上呢?广茂说:梦不由我嘛!娘有点愤愤不平,说:也难怪,北崖风水就是好,白家的坟都在那里,你看你舅家那日子,哪像咱这样,越过越穷气……乔氏就插话:娘,这风水真有那么灵验么?娘说:灵呢,咋不灵,北崖上有个观音庙,我小时候经常去那玩,有一次和娃们偷吃了贡果,回来都肚子疼,大夫看不好,有人就说是菩萨怪罪呢,去给菩萨新献了水果,又磕头赔了罪,竟然好了,你说这邪气不?乔氏问:那庙现在还在不?娘没接她的话,接着说:有一年下暴雨,八里原的水都从上原泻到北崖上,你知道那水有多大呢,那条老牛沟就是大水冲出来的。乔氏说:就把庙吹走了么?娘说:那庙是在水口的,却没被吹走,水眼看着就从庙那里灌下来卷走白家庄,却在庙背后却拐个湾,向北流走了。乔氏将信将疑,瞪大眼睛看着娘不说话,娘继续说:还有个事广茂也知道,咱族里以前有个老太婆,因为辈分高,大家都叫他九老太,她明明是在齐头崖下被土埋在窑洞里了,却又在观音庙里活着走出来。说到这里,娘异常气愤,咬着牙骂道:菩萨就不该救这个老不死的,她是活了,却不让你爹进祖坟,硬要把你爹埋在死娃子沟……娘说得眼泪就快下来了。
关于菩萨显灵拯救九老太的事情曾经传得神乎其神,但事实并非传说的那样,实情恐怕这世上也只有广茂一个人知道,广茂看着娘难受,自己心里是比娘更难受的,但他不能给娘说,他怕说了九老太的事,就会牵扯出爹死前交代给他那个秘密,爹是万般叮咛不让给任何人说的,包括娘。
广茂平静了下心绪,没话找话地安慰娘说:北崖是我舅家村子的地,娘是那长大的,那风水好,自然也庇佑娘,庇佑我们家!娘说: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娘家的风水再好,咱也沾不上光的。你舅爷当年把我嫁到你们王家,只说是你们王家祖上风水好,没承想这风水早就断了。广茂心里说其实王家的祖坟已经被盗了,还讲啥风水,但这也是个秘密,他同样不能说,不能说就压抑着沉默。恰好乔氏插了句:是咋断的?娘就继续说:风水轮流转,王家在明朝先前就出了两个大官,就不该再出个宦官,这宦官虽是个官,但总是太监,太监咋能有后代么,所以这风水也就自王承恩那里断了。说到这里,娘竟然竟哽咽了,哭诉道:最可怜你爹,连你王家的祖坟都没进。看娘哭广茂就劝娘,劝不住,娘哽咽了许久心情才平复一些,说:如今我只盼你们老祖宗的风水能转回来,保佑你媳妇肚子里的孩子,让王家也再出个有头有脸的人物,改变咱这活不旺饿不死的现状。
广茂听娘这么一说,便不说话了,出了院子走到牌楼外那片空地上站着,对着远处大片的藕池和更远处的白鹿原默不作声,想起爹讲的祖上的故事以及这个村子的历史。
村子叫聚庆,地处秦岭北麓八里原下,与白鹿原隔河相望。这里很早以前是叫蕖坑村的,因中间呈低洼地势,有泉水常年流淌,形成藕塘,蕖者芙蕖,古人对藕的别称,因而得名。崇祯十七年,李自成率陕北大顺军攻破紫禁城,明王朱由检在煤山寿黄亭自缢,诺大一个北京城,只有一个太监留在皇帝身边,为大明王朝画上最后的句号。这个人叫王承恩,生前官至司礼秉笔太监,死后被南明福王谥“忠憨”,清顺治帝也感怀于他的忠贞,将他葬于崇祯皇帝的思陵旁,并亲笔撰写了千字碑文。实这王承恩非一般的太监,乃是名门之后。他祖上王真做过大明都指挥使,封金乡侯,王真的儿子王通官至太子太保,封成山侯,这成金乡侯府和成山侯府所在地,正是蕖坑村的藕塘西面,后来两府合称王府,王承恩便是生于王府之中。王承恩做官后,挨着王府北面别建了一座承恩府,三府并列,形成一片规模庞大的古建筑群,一时间迎送频仍,贾商云集。王承恩每年正月初五、七月初五村里过会的日子都会回乡省亲,此时衣锦还乡,当地官员乡邻亲友俱来拜会,相聚以庆,热闹非凡。王承恩死后,乡人在王家祖坟里埋了他的一只靴子,又将村子改名为聚庆村,以示纪念。
广茂现在住的宅子,是当年承恩府的正堂,据爹说,他们是王承恩的后人,而且是长子长孙不离伙房式的嫡传。作为这样一个太监的后人,广茂不知道是该感到屈辱还是自豪。他走到门楼底下,打量着自家破败的院落,当年王承恩府的五进大宅院现在只剩下院里的五间主房,中间一间供着王承恩的布画像的砖墙向西倾斜了,随时有倒塌的可能。南侧两间已经由于年久坍塌住不成人了,只放些烂柴禾,北侧两间为了住人,经多次翻修,已经被乡间的泥瓦匠修葺得灰头土脑,看不出官家之气。门楼上“光前裕后”四个大字已依稀难辨,只有门前两棵数百年树龄的大皂荚树依然散发生机。广茂心里盘算,该翻修一下这老宅子了,他想把放在井里的黄货拿出一锭来卖了,一半用于修这个老宅子,再留一点给媳妇肚子里的娃娃准备。
不等广茂取黄货卖钱翻修自家房子,白家庄的人来报丧说八爷死了。八爷是广茂的亲舅,是白家庄最大的地主,在族人中排行老八,有钱地位高,人称八爷。这一个地主的身份就够让人羡慕,加上白家的大儿子白景春年纪轻轻便当上民国公立法政专门学校的校长,更让乡邻称道。关于白景春,还有一桩美事不得不提,他的两房太太,竟是一对姊妹。十年前,白景春先是娶了大财主惠万隆家漂亮贤惠的大小姐惠英,不几年,惠家二小姐惠娟长到十八岁,在姐夫的学校里上学,接触多了,对成熟儒雅的姐夫心生爱慕,背着姐姐暗中许身给姐夫。直到惠娟怀上姐夫的小孩,纸里包不住火时,才把这事告诉了姐姐,按说这被妹妹挖墙脚的事姐姐是难以接受的,但惠英却完全没有生气,欣然接纳了妹妹。所以这白景春在西京城和惠娟过着一家三口的城市生活,村里还有个惠英为他打理家务,照顾老爹。姐妹俩共事一夫,传为美谈……
而白八爷二儿子白景元更是传奇,他自小性格乖张,为人暴戾恣睢,是白家庄有名的混世魔王,不过就在十年前哥哥景春和嫂子惠英完婚的第二天,景元却偷了爹几十块大洋做路费,去外地参了军。对于这件事情,当时村里人都不理解,但却都为景元的离去而高兴。谁料想这景元多年后竟让人给他爹捎了钱和信回来,说自己离乡即参加了湖北的新军,又机缘巧合参与了武昌首义,而今已升任为军官。村人闻说此事,就更是炸了锅,都说白八爷命好!
广茂赶到舅舅家的时候,表哥景春已从省城开着公家配的小汽车赶了回来,那时候很多人都没见过小汽车,广茂虽见过卡车,却是头一次见小汽车,围着车转着看了几圈,忍不住啧啧称赞:表哥这当了官就是不一样。白家庄的狗也都冲着汽车汪汪汪地叫,有一只竟然去咬了一口轮胎,得意地逃走了。
广茂和表哥打招呼,表哥看着很是伤心,轻轻点头应付了下,就进去拜父亲,广茂也跟进去上了香,随着哭了一鼻子。末了,景春寻见族长说:我常年不在家,这事全靠村里人帮衬,最要您多费心呢!族长说哪里哪里,事情你媳妇惠英都操心着,她可是个贤惠女人,把啥都安排得妥妥当当。族长说时,惠英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去。广茂斜着眼用目中余光打量这位嫂子,她穿着一身孝服,像一朵不染尘埃的白莲聘婷于水面,微风吹过,就在广茂心中泛起一阵涟漪。
族长吧唧了一口旱烟,接着对景春说:不过这打墓的事还没落实呢,墓穴位是你爹生前找阴阳先生定好的,风水肯定不错,只是给你爹修啥样的墓,用啥样的棺材,这是大事,你弟弟景元恐怕是赶不回来,就要你定呢。景春说:景元不回来就当没有他,埋我爹的钱出得起,棺材就尽好的买,墓我不懂,也按最好的办。族长说:咱这修墓一般就两种,一是明庭子,挖个四尺宽,七八尺深个坑直接埋棺材;二是穿堂窑子,在明庭子底部向大头一侧挖一个土窑,把棺材放进去。景春说,还有更好的么?族长说:再要好,就是用砖箍穿堂窑子,那是我早年看地主官绅家才那样修的,这些年世道乱,很少有人花钱做砖箍墓。景春说:那就做砖箍的穿堂窑子,花钱多少无所谓。族长说:不是钱的事,咱村近些年没人修过这样的墓,我怕弄砸了让人笑话!广茂一直在旁边听着,就插话说:景春哥,我们村有能用砖箍墓的人呢,前几年,金家庄那个土财主死了,就是请我们村人箍的墓呢,我也参与过,要不我从我们村找几个人一起给舅舅箍个砖穿堂窑子?景春没想到这个表弟这时候派上用场,赶紧应承说:那最好,你给人家说,不白帮忙,完事了重谢。广茂说:这你就甭管了,箍墓的钱你出起,我给舅舅也出起。景春说:心意我领了,钱不能让你出,我总比你钱多些。
广茂不言传了,他在心里说,我是没把我家井里的东西拿出来,要是拿出来一卖,别说白家庄,就是整个汤峪川,恐怕也没有人敢说比我钱多。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这天早上,广茂起来迟了,媳妇乔氏骂他懒怂。搁从前他是要打媳妇的,此时乔氏有孕在身,他就依着顺着没言传。广茂靠在自家牌楼前的石鼓上吧唧吧唧抽旱烟,头顶的皂荚树股上突然吊下一根很长的丝,广茂看到丝的一头是一条绿蠕虫,被老人称作吊死鬼的,就想起自己昨晚梦见龙了,怎么出门就见吊死鬼呢,觉得晦气,用燃着火星的烟袋锅去烫,虫子卷曲挣扎着掉在地上,他狠狠地踩了几脚,抬头看着远处的白鹿原,蜿蜒着恰似龙的脊梁,心里就舒服了一点。
早饭间,广茂给娘说起昨晚的梦,娘说,好事么,人都说望子成龙,你媳妇一定能生个牛牛娃。广茂听了嘿嘿笑,媳妇乔氏就说:小心白高兴了,男娃女娃不是梦决定的,要是梦能决定,我就也天天睡着做梦。娘白了乔氏一眼,乔氏赶紧闭嘴。娘扒了一口饭,来不及咽,又问:龙在哪个方位?广茂清了清嗓子,犹犹豫豫地说:北崖上。娘说:你咋不梦到咱后崖上呢?广茂说:梦不由我嘛!娘有点愤愤不平,说:也难怪,北崖风水就是好,白家的坟都在那里,你看你舅家那日子,哪像咱这样,越过越穷气……乔氏就插话:娘,这风水真有那么灵验么?娘说:灵呢,咋不灵,北崖上有个观音庙,我小时候经常去那玩,有一次和娃们偷吃了贡果,回来都肚子疼,大夫看不好,有人就说是菩萨怪罪呢,去给菩萨新献了水果,又磕头赔了罪,竟然好了,你说这邪气不?乔氏问:那庙现在还在不?娘没接她的话,接着说:有一年下暴雨,八里原的水都从上原泻到北崖上,你知道那水有多大呢,那条老牛沟就是大水冲出来的。乔氏说:就把庙吹走了么?娘说:那庙是在水口的,却没被吹走,水眼看着就从庙那里灌下来卷走白家庄,却在庙背后却拐个湾,向北流走了。乔氏将信将疑,瞪大眼睛看着娘不说话,娘继续说:还有个事广茂也知道,咱族里以前有个老太婆,因为辈分高,大家都叫他九老太,她明明是在齐头崖下被土埋在窑洞里了,却又在观音庙里活着走出来。说到这里,娘异常气愤,咬着牙骂道:菩萨就不该救这个老不死的,她是活了,却不让你爹进祖坟,硬要把你爹埋在死娃子沟……娘说得眼泪就快下来了。
关于菩萨显灵拯救九老太的事情曾经传得神乎其神,但事实并非传说的那样,实情恐怕这世上也只有广茂一个人知道,广茂看着娘难受,自己心里是比娘更难受的,但他不能给娘说,他怕说了九老太的事,就会牵扯出爹死前交代给他那个秘密,爹是万般叮咛不让给任何人说的,包括娘。
广茂平静了下心绪,没话找话地安慰娘说:北崖是我舅家村子的地,娘是那长大的,那风水好,自然也庇佑娘,庇佑我们家!娘说: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娘家的风水再好,咱也沾不上光的。你舅爷当年把我嫁到你们王家,只说是你们王家祖上风水好,没承想这风水早就断了。广茂心里说其实王家的祖坟已经被盗了,还讲啥风水,但这也是个秘密,他同样不能说,不能说就压抑着沉默。恰好乔氏插了句:是咋断的?娘就继续说:风水轮流转,王家在明朝先前就出了两个大官,就不该再出个宦官,这宦官虽是个官,但总是太监,太监咋能有后代么,所以这风水也就自王承恩那里断了。说到这里,娘竟然竟哽咽了,哭诉道:最可怜你爹,连你王家的祖坟都没进。看娘哭广茂就劝娘,劝不住,娘哽咽了许久心情才平复一些,说:如今我只盼你们老祖宗的风水能转回来,保佑你媳妇肚子里的孩子,让王家也再出个有头有脸的人物,改变咱这活不旺饿不死的现状。
广茂听娘这么一说,便不说话了,出了院子走到牌楼外那片空地上站着,对着远处大片的藕池和更远处的白鹿原默不作声,想起爹讲的祖上的故事以及这个村子的历史。
村子叫聚庆,地处秦岭北麓八里原下,与白鹿原隔河相望。这里很早以前是叫蕖坑村的,因中间呈低洼地势,有泉水常年流淌,形成藕塘,蕖者芙蕖,古人对藕的别称,因而得名。崇祯十七年,李自成率陕北大顺军攻破紫禁城,明王朱由检在煤山寿黄亭自缢,诺大一个北京城,只有一个太监留在皇帝身边,为大明王朝画上最后的句号。这个人叫王承恩,生前官至司礼秉笔太监,死后被南明福王谥“忠憨”,清顺治帝也感怀于他的忠贞,将他葬于崇祯皇帝的思陵旁,并亲笔撰写了千字碑文。实这王承恩非一般的太监,乃是名门之后。他祖上王真做过大明都指挥使,封金乡侯,王真的儿子王通官至太子太保,封成山侯,这成金乡侯府和成山侯府所在地,正是蕖坑村的藕塘西面,后来两府合称王府,王承恩便是生于王府之中。王承恩做官后,挨着王府北面别建了一座承恩府,三府并列,形成一片规模庞大的古建筑群,一时间迎送频仍,贾商云集。王承恩每年正月初五、七月初五村里过会的日子都会回乡省亲,此时衣锦还乡,当地官员乡邻亲友俱来拜会,相聚以庆,热闹非凡。王承恩死后,乡人在王家祖坟里埋了他的一只靴子,又将村子改名为聚庆村,以示纪念。
广茂现在住的宅子,是当年承恩府的正堂,据爹说,他们是王承恩的后人,而且是长子长孙不离伙房式的嫡传。作为这样一个太监的后人,广茂不知道是该感到屈辱还是自豪。他走到门楼底下,打量着自家破败的院落,当年王承恩府的五进大宅院现在只剩下院里的五间主房,中间一间供着王承恩的布画像的砖墙向西倾斜了,随时有倒塌的可能。南侧两间已经由于年久坍塌住不成人了,只放些烂柴禾,北侧两间为了住人,经多次翻修,已经被乡间的泥瓦匠修葺得灰头土脑,看不出官家之气。门楼上“光前裕后”四个大字已依稀难辨,只有门前两棵数百年树龄的大皂荚树依然散发生机。广茂心里盘算,该翻修一下这老宅子了,他想把放在井里的黄货拿出一锭来卖了,一半用于修这个老宅子,再留一点给媳妇肚子里的娃娃准备。
不等广茂取黄货卖钱翻修自家房子,白家庄的人来报丧说八爷死了。八爷是广茂的亲舅,是白家庄最大的地主,在族人中排行老八,有钱地位高,人称八爷。这一个地主的身份就够让人羡慕,加上白家的大儿子白景春年纪轻轻便当上民国公立法政专门学校的校长,更让乡邻称道。关于白景春,还有一桩美事不得不提,他的两房太太,竟是一对姊妹。十年前,白景春先是娶了大财主惠万隆家漂亮贤惠的大小姐惠英,不几年,惠家二小姐惠娟长到十八岁,在姐夫的学校里上学,接触多了,对成熟儒雅的姐夫心生爱慕,背着姐姐暗中许身给姐夫。直到惠娟怀上姐夫的小孩,纸里包不住火时,才把这事告诉了姐姐,按说这被妹妹挖墙脚的事姐姐是难以接受的,但惠英却完全没有生气,欣然接纳了妹妹。所以这白景春在西京城和惠娟过着一家三口的城市生活,村里还有个惠英为他打理家务,照顾老爹。姐妹俩共事一夫,传为美谈……
而白八爷二儿子白景元更是传奇,他自小性格乖张,为人暴戾恣睢,是白家庄有名的混世魔王,不过就在十年前哥哥景春和嫂子惠英完婚的第二天,景元却偷了爹几十块大洋做路费,去外地参了军。对于这件事情,当时村里人都不理解,但却都为景元的离去而高兴。谁料想这景元多年后竟让人给他爹捎了钱和信回来,说自己离乡即参加了湖北的新军,又机缘巧合参与了武昌首义,而今已升任为军官。村人闻说此事,就更是炸了锅,都说白八爷命好!
广茂赶到舅舅家的时候,表哥景春已从省城开着公家配的小汽车赶了回来,那时候很多人都没见过小汽车,广茂虽见过卡车,却是头一次见小汽车,围着车转着看了几圈,忍不住啧啧称赞:表哥这当了官就是不一样。白家庄的狗也都冲着汽车汪汪汪地叫,有一只竟然去咬了一口轮胎,得意地逃走了。
广茂和表哥打招呼,表哥看着很是伤心,轻轻点头应付了下,就进去拜父亲,广茂也跟进去上了香,随着哭了一鼻子。末了,景春寻见族长说:我常年不在家,这事全靠村里人帮衬,最要您多费心呢!族长说哪里哪里,事情你媳妇惠英都操心着,她可是个贤惠女人,把啥都安排得妥妥当当。族长说时,惠英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去。广茂斜着眼用目中余光打量这位嫂子,她穿着一身孝服,像一朵不染尘埃的白莲聘婷于水面,微风吹过,就在广茂心中泛起一阵涟漪。
族长吧唧了一口旱烟,接着对景春说:不过这打墓的事还没落实呢,墓穴位是你爹生前找阴阳先生定好的,风水肯定不错,只是给你爹修啥样的墓,用啥样的棺材,这是大事,你弟弟景元恐怕是赶不回来,就要你定呢。景春说:景元不回来就当没有他,埋我爹的钱出得起,棺材就尽好的买,墓我不懂,也按最好的办。族长说:咱这修墓一般就两种,一是明庭子,挖个四尺宽,七八尺深个坑直接埋棺材;二是穿堂窑子,在明庭子底部向大头一侧挖一个土窑,把棺材放进去。景春说,还有更好的么?族长说:再要好,就是用砖箍穿堂窑子,那是我早年看地主官绅家才那样修的,这些年世道乱,很少有人花钱做砖箍墓。景春说:那就做砖箍的穿堂窑子,花钱多少无所谓。族长说:不是钱的事,咱村近些年没人修过这样的墓,我怕弄砸了让人笑话!广茂一直在旁边听着,就插话说:景春哥,我们村有能用砖箍墓的人呢,前几年,金家庄那个土财主死了,就是请我们村人箍的墓呢,我也参与过,要不我从我们村找几个人一起给舅舅箍个砖穿堂窑子?景春没想到这个表弟这时候派上用场,赶紧应承说:那最好,你给人家说,不白帮忙,完事了重谢。广茂说:这你就甭管了,箍墓的钱你出起,我给舅舅也出起。景春说:心意我领了,钱不能让你出,我总比你钱多些。
广茂不言传了,他在心里说,我是没把我家井里的东西拿出来,要是拿出来一卖,别说白家庄,就是整个汤峪川,恐怕也没有人敢说比我钱多。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