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 离去 后会无期
许小禾回到住处,同室的小崔已经睡了,怕吵醒小崔,许小禾轻手轻脚的开门,没有开灯,和衣躺在床上,现在她满脑子就一个字:“走”!想要离开的念头在胸中升腾,许小禾知道自己离开后,两个人都会痛苦,可是,留下来又将如何面对,她很茫然。想到周瑞趾高气扬的扬言:“如果自己不离开周涵,珊珊就会让周涵不好过。”她不知道周涵将会面临如何的难题,她不想带给他任何难题。爱一个人应该让他感到轻松和快乐,如果因为自己将周涵置身于两难的境地,她只能选择离开了。
当初,自己并不知道珊珊的存在,和周涵交往,并不是因他是自己的上司,只是因为他本身的优秀。他的关心、体贴,带给自己的温暖感觉。如今,知道了珊珊的存在,她已经无法再用当初单纯的心境来面对周涵了。她不希望感情在开始之初就掺杂不美好,相见时难别亦难,长痛不如短痛,许小禾下床,将自己随身的衣服、书、新买的笔记本电脑塞进行李箱,轻轻提到客厅里。找来纸笔把几件需要处理的事情交代一下,然后把字条和自己的手机卡、钥匙、一些资料放在客厅的显眼处。提起箱子,轻轻关门,下楼。走出小区的大门,回望一眼这个生活了半年多的住处,抬头看看路灯,想起那次自己就是站在这里送周涵离开,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无边的夜色中,已经是三个月前的事情了。想到明天周涵醒来,自己已经离开了这座城市,周涵将会难过,心就隐隐的疼。
打车到火车站,许小禾漫无目的,下一站将去哪?火车站外面停着不少前往云南各地的长途卧铺车,售票员举着“大理”、“丽江”字样的牌子在拉客,许小禾迟疑一下,丽江,她想起了在“旅游论坛里有人这样描述丽江:“蓝天、白云、溪水、干净的石板路、美丽的泸枯湖、神秘的梅里雪山,是个可以洗涤心灵的地方。”以自己目前的状态,很难马上投入到另一份工作中去。就去丽江吧!权当给疲惫的心放个假。许小禾走到售票处买了前往丽江的卧铺火车票,上了前往丽江的列车,列车缓缓开启,许小禾走到窗前最后看一眼夜色中的春城,在心里默默的告别:别了,昆明!别了,翠湖!别了,周涵。。。。。。
车到丽江,天刚蒙蒙亮,走在丽江街头,好多店铺还没开门,拖着行李漫无目的走过一条街,阵阵香气飘来,许小禾才想起来已经一天多没吃东西了,她顺着香味进了米线店,点了包子、稀饭、和米线,店主阿姨笑着问她几个人吃,她一愣,指指自己,阿姨说光米线就够她吃了,不够还可以免费加的。阿姨好心的提醒让她想起那次带周涵去吃早餐,点了满满两盘包子,结果两个人连一盘都没吃完,周涵还笑她是大卫(大胃)科波菲尔,想到周涵,她的心又开始疼了!周涵醒了吗?他会为她的离开着急吗?继而自我安慰:自己一个人天马行空的习惯了,周涵应该不会太担心吧!她吸吸鼻子,拭去眼角的湿润,和周涵的这段感情,因为相互欣赏而走近,没有经历什么起伏,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就开始了。她欣赏周涵,周涵也喜欢她,只是简单的男女之间的两心相悦,没有附带任的目的和条件。就在周瑞出现之前,许小禾还以为自己没有真正爱上周涵,对周涵只是淡淡的欣赏和喜欢,即便有爱,也很浅、很浅,可是离开之后才发现,自己不知不觉中已经开始依恋周涵的关心和体贴,享受着他的呵护,不觉间把他放在了心里,爱上了他。
许小禾吃完米线,不好意思的冲阿姨笑笑,好心的阿姨问她要不要住宿,给她介绍了城郊一个家庭旅馆,清净、实惠。阿姨说那是一个姓闫的退休老教授开的,闫教授很爱干净,让许小禾不妨去看看。许小禾谢过阿姨,顺着干净的石板路向前走,转过两条街,穿过一座小桥,远远看见了一个爬藤萝的篱笆小院,门口的柱子上挂着一串红灯笼,原色的木制招牌上写着“憩兰小栈”四个黑色的字,许小禾喜欢这个名字,径自走进去,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迎了出来,她慈爱的笑让许小禾觉得温暖,老人告诉她二楼的东头还有一个单间,一个广州的女孩前几天住过,她已经收拾干净了。老人问她住多久,许小禾也没想过,她当时只是想着要离开昆明,至于下一站去哪?做什么!她完全没想过。她记得谁说过:“到过丽江的人,有很多会喜欢上那里,然后就不想走了!”她对老人说:“先住一个月吧!”老人带她楼上楼下的各处看看,告诉她开水房在楼下,厨房可以随便用,每个房间里都有单独的洗手间,她住一个月可以优惠,按每天60元算。许小禾点点头,跟着走到楼上。房间里收拾的很干净,被褥、窗帘、靠垫都充满着民族气息,推开雕花的木窗就可以看见摆满花草的露台,老人告诉许小禾,如果喜欢露台上的花草,可以搬两盆到自己的房间,前一个房客就喜欢山茶,搬了两盆放在自己的窗台上。许小禾笑笑说:“不用了,放在露台上大家推开窗都能看见,美丽的东西要大家一起分享才有意义嘛!”老人赞许的点点头!
洗完澡,许小禾擦拭着布满水汽的镜子,觉的现在的自己就像雾气弥漫的镜子一样,一片茫然,此刻的周涵又在干什么呢?宿醉的难受加上自己的不辞而别,会不会让他更加难过,他的胃病会不会犯,离开时,自己把手机卡留下,就是怕自己会忍不住打电话回去,因为大多数人的联系方式都存在那个手机卡里,现在的她几乎和所有人断了联系。“既来之,则安之!”先待在丽江,好好调整一下自己的状态再说吧。许小禾知道,她会在这里,等待一个漫长的季节,像一棵树,从春天抽芽,到秋叶落尽,她来到丽江,有天也会离去,这段记忆,会像一片树叶那样,飘落在无声的岁月里,慢慢变黄,变成一个遥远的距离。
换上一件淡蓝色连衣裙,许小禾到附近买了本书和食品,买书一直是许小禾生活中不小的一笔开支,离开一个地方,最多的行李就是各类书籍,这次走的仓促,只带了几本,这两天都看完了。转过街角,远远就听见了悠扬的古筝声。迈进小院,看见闫教授正在花架下弹古筝,许小禾听出来弹奏的是《渔舟唱晚》,许小禾站在一旁静静的听,眼前浮现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诗意的场景。接下来的一曲是《出水莲》,又让她想起翠湖边的夜晚,月色下连连的荷影。看许小禾喜欢,闫教授问她想不想学?“可是我没有什么基础,能学会吗?”许小禾底气不足的问。闫教授说古筝入门很容易,要弹好不光要勤学苦练,最主要的是悟性要好,许小禾跃跃欲试,闫教授从筝盒里拿出一幅指甲教许小禾戴上,然后教她认弦,弹弦,给她讲古筝的发展历史、流派及各派别的代表作品,许小禾学得很认真,练习一个上午就把21根弦全认清了。晚上,许小禾把别人送的一盒陈年普洱送到闫教授房里,闫教授热情的招呼许小禾坐下,泡了龙井给她喝,闫教授告诉许小禾,她是杭州人,解放前,父亲曾经营过杭州最大的贸易商行,她16岁就被送到英国伦敦读书,毕业后回到了上海,在那里认识了自己的初恋,由于自己的成分不好,对方家长反对,他们最终没有在一起。后来,经人介绍她嫁了一个比自己大十二岁的离婚男人,由于无法忍受家庭暴力,她离了婚。独自带着女儿在上海一家高校任教,女儿大学毕业后去了瑞典,并打算移民。她不想成为女儿的拖累,拒绝了女儿一起移民的请求,她喜欢到处旅行,到了丽江,一下子喜欢上了这个世外桃源般的小城,退休后,她变卖了上海的房产,到了丽江,买下这个小院,装修成家庭旅馆。闲暇之余种花植草、练字画画、弹弹古筝,悠然自得。以前生活在上海她胃不好、精神衰弱,到了丽江,那些病痛全没了,每天过的都很充实。许小禾甚是羡慕,她告诉老人,等到我老了,也要像您一样找一处清净所在,过几年田园牧歌式的生活。
许小禾在闫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已经从最初的“勾、抹、托、打”,到现在能弹自己喜欢的曲子了,闫教授教了一辈子英语,没想到晚年又收了一个古筝的弟子,她非常喜欢许小禾的勤奋和努力,两人俨然成了忘年交。许小禾白天练筝,晚上就到闫教授房里看书,闫教授练字练累了,就给许小禾讲述自己年轻时的那些往事。许小禾总是微笑着,认真的聆听。一个细雨迷蒙的夜晚,暖暖的灯光下,许小禾给闫教授讲述了自己的身世和这些年的心路历程。说到难过之处,不免低声抽泣,老人拍拍她的头问她是否喜欢莎士比亚的作品,许小禾点点头,她告诉许小禾,自己最喜欢的是沙士比亚的处女作,那部爱情诗体小说《维纳斯与阿多尼》,描写了美的女神维纳斯对美少年阿多尼的喜爱和真诚的追求,但健美孤傲的阿多尼终究没能接受维纳斯纯真善良的爱,最后在维纳斯怀里死去,变成了一朵美丽的小花,维纳斯只得驾着她的神车带着她的伤心回到了天庭。
老人喝了口茶继续说:“许多爱情并不一定都有一个美丽的结局,像红楼里的林贾,像《飘》里的郝斯佳、白瑞德,像罗密欧与朱丽叶,像少年维特和绿蒂……实在是多。可那些经典里的爱情又都感人至深,读来令人泣下,为何?因为他们虽然爱得曲折,却都爱得深沉。 每一个亲历爱情的人都知道,初恋不等于爱情,一见钟情不等于婚姻。可是不可否认,每一个初恋都是美丽的,是含着露珠的野百合;每一个一见钟情都是真实的,是夏季七彩的虹。真爱无语,情至心随,只要爱得深沉,无色也有香。”说到动情处,她戴上老花镜在抽屉里翻找,拿出一个有些年头的布包,层层揭开,是一张发黄的老照片,照片上是一个文质彬彬的年轻男子,老人告诉许小禾,这就是她当年的初恋情人,碍于家庭的压力,他放弃了自己这个“资产阶级大小姐”,回安徽老家娶了一个家人为他安排的”根正苗红”的村姑,养育了三个子女,前几年因病去世。临终前,她闻讯去见了他一面,两个曾经深爱的人,时隔三十年再见,已经没有了眼泪,有的只是欣慰和感激,男子拉着她的手满足的说:“在不在一起不重要,只要你过的幸福就好!”老人娓娓讲述着往事,好像在讲述别人的故事一样,没有怨恨和悲喜,只有一脸知足的平静。昏黄的灯光映着她的白发,她温暖的笑容让许小禾想到了叶芝的诗《当你老了》:
当你老了,头发白了,睡意昏沉,
炉火旁打盹,请取下这部诗歌,
慢慢读,回想你过去眼神的柔和,
回想它们昔日浓重的阴影;
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
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
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
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
垂下头来,在红光闪耀的炉子旁,
凄然地轻轻诉说那爱情的消逝,
在头顶的山上它缓缓踱着步子,
在一群星星中间隐藏着脸庞。
新手上路!请多关照!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当初,自己并不知道珊珊的存在,和周涵交往,并不是因他是自己的上司,只是因为他本身的优秀。他的关心、体贴,带给自己的温暖感觉。如今,知道了珊珊的存在,她已经无法再用当初单纯的心境来面对周涵了。她不希望感情在开始之初就掺杂不美好,相见时难别亦难,长痛不如短痛,许小禾下床,将自己随身的衣服、书、新买的笔记本电脑塞进行李箱,轻轻提到客厅里。找来纸笔把几件需要处理的事情交代一下,然后把字条和自己的手机卡、钥匙、一些资料放在客厅的显眼处。提起箱子,轻轻关门,下楼。走出小区的大门,回望一眼这个生活了半年多的住处,抬头看看路灯,想起那次自己就是站在这里送周涵离开,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无边的夜色中,已经是三个月前的事情了。想到明天周涵醒来,自己已经离开了这座城市,周涵将会难过,心就隐隐的疼。
打车到火车站,许小禾漫无目的,下一站将去哪?火车站外面停着不少前往云南各地的长途卧铺车,售票员举着“大理”、“丽江”字样的牌子在拉客,许小禾迟疑一下,丽江,她想起了在“旅游论坛里有人这样描述丽江:“蓝天、白云、溪水、干净的石板路、美丽的泸枯湖、神秘的梅里雪山,是个可以洗涤心灵的地方。”以自己目前的状态,很难马上投入到另一份工作中去。就去丽江吧!权当给疲惫的心放个假。许小禾走到售票处买了前往丽江的卧铺火车票,上了前往丽江的列车,列车缓缓开启,许小禾走到窗前最后看一眼夜色中的春城,在心里默默的告别:别了,昆明!别了,翠湖!别了,周涵。。。。。。
车到丽江,天刚蒙蒙亮,走在丽江街头,好多店铺还没开门,拖着行李漫无目的走过一条街,阵阵香气飘来,许小禾才想起来已经一天多没吃东西了,她顺着香味进了米线店,点了包子、稀饭、和米线,店主阿姨笑着问她几个人吃,她一愣,指指自己,阿姨说光米线就够她吃了,不够还可以免费加的。阿姨好心的提醒让她想起那次带周涵去吃早餐,点了满满两盘包子,结果两个人连一盘都没吃完,周涵还笑她是大卫(大胃)科波菲尔,想到周涵,她的心又开始疼了!周涵醒了吗?他会为她的离开着急吗?继而自我安慰:自己一个人天马行空的习惯了,周涵应该不会太担心吧!她吸吸鼻子,拭去眼角的湿润,和周涵的这段感情,因为相互欣赏而走近,没有经历什么起伏,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就开始了。她欣赏周涵,周涵也喜欢她,只是简单的男女之间的两心相悦,没有附带任的目的和条件。就在周瑞出现之前,许小禾还以为自己没有真正爱上周涵,对周涵只是淡淡的欣赏和喜欢,即便有爱,也很浅、很浅,可是离开之后才发现,自己不知不觉中已经开始依恋周涵的关心和体贴,享受着他的呵护,不觉间把他放在了心里,爱上了他。
许小禾吃完米线,不好意思的冲阿姨笑笑,好心的阿姨问她要不要住宿,给她介绍了城郊一个家庭旅馆,清净、实惠。阿姨说那是一个姓闫的退休老教授开的,闫教授很爱干净,让许小禾不妨去看看。许小禾谢过阿姨,顺着干净的石板路向前走,转过两条街,穿过一座小桥,远远看见了一个爬藤萝的篱笆小院,门口的柱子上挂着一串红灯笼,原色的木制招牌上写着“憩兰小栈”四个黑色的字,许小禾喜欢这个名字,径自走进去,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迎了出来,她慈爱的笑让许小禾觉得温暖,老人告诉她二楼的东头还有一个单间,一个广州的女孩前几天住过,她已经收拾干净了。老人问她住多久,许小禾也没想过,她当时只是想着要离开昆明,至于下一站去哪?做什么!她完全没想过。她记得谁说过:“到过丽江的人,有很多会喜欢上那里,然后就不想走了!”她对老人说:“先住一个月吧!”老人带她楼上楼下的各处看看,告诉她开水房在楼下,厨房可以随便用,每个房间里都有单独的洗手间,她住一个月可以优惠,按每天60元算。许小禾点点头,跟着走到楼上。房间里收拾的很干净,被褥、窗帘、靠垫都充满着民族气息,推开雕花的木窗就可以看见摆满花草的露台,老人告诉许小禾,如果喜欢露台上的花草,可以搬两盆到自己的房间,前一个房客就喜欢山茶,搬了两盆放在自己的窗台上。许小禾笑笑说:“不用了,放在露台上大家推开窗都能看见,美丽的东西要大家一起分享才有意义嘛!”老人赞许的点点头!
洗完澡,许小禾擦拭着布满水汽的镜子,觉的现在的自己就像雾气弥漫的镜子一样,一片茫然,此刻的周涵又在干什么呢?宿醉的难受加上自己的不辞而别,会不会让他更加难过,他的胃病会不会犯,离开时,自己把手机卡留下,就是怕自己会忍不住打电话回去,因为大多数人的联系方式都存在那个手机卡里,现在的她几乎和所有人断了联系。“既来之,则安之!”先待在丽江,好好调整一下自己的状态再说吧。许小禾知道,她会在这里,等待一个漫长的季节,像一棵树,从春天抽芽,到秋叶落尽,她来到丽江,有天也会离去,这段记忆,会像一片树叶那样,飘落在无声的岁月里,慢慢变黄,变成一个遥远的距离。
换上一件淡蓝色连衣裙,许小禾到附近买了本书和食品,买书一直是许小禾生活中不小的一笔开支,离开一个地方,最多的行李就是各类书籍,这次走的仓促,只带了几本,这两天都看完了。转过街角,远远就听见了悠扬的古筝声。迈进小院,看见闫教授正在花架下弹古筝,许小禾听出来弹奏的是《渔舟唱晚》,许小禾站在一旁静静的听,眼前浮现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诗意的场景。接下来的一曲是《出水莲》,又让她想起翠湖边的夜晚,月色下连连的荷影。看许小禾喜欢,闫教授问她想不想学?“可是我没有什么基础,能学会吗?”许小禾底气不足的问。闫教授说古筝入门很容易,要弹好不光要勤学苦练,最主要的是悟性要好,许小禾跃跃欲试,闫教授从筝盒里拿出一幅指甲教许小禾戴上,然后教她认弦,弹弦,给她讲古筝的发展历史、流派及各派别的代表作品,许小禾学得很认真,练习一个上午就把21根弦全认清了。晚上,许小禾把别人送的一盒陈年普洱送到闫教授房里,闫教授热情的招呼许小禾坐下,泡了龙井给她喝,闫教授告诉许小禾,她是杭州人,解放前,父亲曾经营过杭州最大的贸易商行,她16岁就被送到英国伦敦读书,毕业后回到了上海,在那里认识了自己的初恋,由于自己的成分不好,对方家长反对,他们最终没有在一起。后来,经人介绍她嫁了一个比自己大十二岁的离婚男人,由于无法忍受家庭暴力,她离了婚。独自带着女儿在上海一家高校任教,女儿大学毕业后去了瑞典,并打算移民。她不想成为女儿的拖累,拒绝了女儿一起移民的请求,她喜欢到处旅行,到了丽江,一下子喜欢上了这个世外桃源般的小城,退休后,她变卖了上海的房产,到了丽江,买下这个小院,装修成家庭旅馆。闲暇之余种花植草、练字画画、弹弹古筝,悠然自得。以前生活在上海她胃不好、精神衰弱,到了丽江,那些病痛全没了,每天过的都很充实。许小禾甚是羡慕,她告诉老人,等到我老了,也要像您一样找一处清净所在,过几年田园牧歌式的生活。
许小禾在闫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已经从最初的“勾、抹、托、打”,到现在能弹自己喜欢的曲子了,闫教授教了一辈子英语,没想到晚年又收了一个古筝的弟子,她非常喜欢许小禾的勤奋和努力,两人俨然成了忘年交。许小禾白天练筝,晚上就到闫教授房里看书,闫教授练字练累了,就给许小禾讲述自己年轻时的那些往事。许小禾总是微笑着,认真的聆听。一个细雨迷蒙的夜晚,暖暖的灯光下,许小禾给闫教授讲述了自己的身世和这些年的心路历程。说到难过之处,不免低声抽泣,老人拍拍她的头问她是否喜欢莎士比亚的作品,许小禾点点头,她告诉许小禾,自己最喜欢的是沙士比亚的处女作,那部爱情诗体小说《维纳斯与阿多尼》,描写了美的女神维纳斯对美少年阿多尼的喜爱和真诚的追求,但健美孤傲的阿多尼终究没能接受维纳斯纯真善良的爱,最后在维纳斯怀里死去,变成了一朵美丽的小花,维纳斯只得驾着她的神车带着她的伤心回到了天庭。
老人喝了口茶继续说:“许多爱情并不一定都有一个美丽的结局,像红楼里的林贾,像《飘》里的郝斯佳、白瑞德,像罗密欧与朱丽叶,像少年维特和绿蒂……实在是多。可那些经典里的爱情又都感人至深,读来令人泣下,为何?因为他们虽然爱得曲折,却都爱得深沉。 每一个亲历爱情的人都知道,初恋不等于爱情,一见钟情不等于婚姻。可是不可否认,每一个初恋都是美丽的,是含着露珠的野百合;每一个一见钟情都是真实的,是夏季七彩的虹。真爱无语,情至心随,只要爱得深沉,无色也有香。”说到动情处,她戴上老花镜在抽屉里翻找,拿出一个有些年头的布包,层层揭开,是一张发黄的老照片,照片上是一个文质彬彬的年轻男子,老人告诉许小禾,这就是她当年的初恋情人,碍于家庭的压力,他放弃了自己这个“资产阶级大小姐”,回安徽老家娶了一个家人为他安排的”根正苗红”的村姑,养育了三个子女,前几年因病去世。临终前,她闻讯去见了他一面,两个曾经深爱的人,时隔三十年再见,已经没有了眼泪,有的只是欣慰和感激,男子拉着她的手满足的说:“在不在一起不重要,只要你过的幸福就好!”老人娓娓讲述着往事,好像在讲述别人的故事一样,没有怨恨和悲喜,只有一脸知足的平静。昏黄的灯光映着她的白发,她温暖的笑容让许小禾想到了叶芝的诗《当你老了》:
当你老了,头发白了,睡意昏沉,
炉火旁打盹,请取下这部诗歌,
慢慢读,回想你过去眼神的柔和,
回想它们昔日浓重的阴影;
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
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
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
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
垂下头来,在红光闪耀的炉子旁,
凄然地轻轻诉说那爱情的消逝,
在头顶的山上它缓缓踱着步子,
在一群星星中间隐藏着脸庞。
新手上路!请多关照!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