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卷 第十七章 归来
朦胧的雾气还笼罩着江面没有散去。
何夕与唐冰玉两人已踏上了沧源的地界。
从那瀑布下动身出山,这已过去了将近一月的时间了,现在还是清晨。
透过雾气,他们可以隐约看到前方的小镇的轮廓,那是临沧。
他们回来了,可现在这时段,别说这江面上,估计就连那小镇的青石道上估计也不会有多少人吧。
这都是唐冰玉昨天突然发疯要星夜兼程的赶了一晚夜路的结果,何夕不明白为什么马上就快到了,她却突然急躁起来,现在倒好,这也不能找到船渡江啊。
没奈何,两人只能继续沿着江边往下游慢慢走去。
可没让他们等待太久,一艘小船便破雾而出,向他们驶来。
何夕很熟悉的船,船上很熟悉的人。
因为四年前他就是在这附近搭上那艘小船过江,摇船的还是那个老人。
只不过今时不同往日,那次他摆了那老人一道,然后直接溜了。
但此时那老人却是为了接他而来,或者说接他们俩。
船上不光有鬓发已霜的老人,还有以一袭白裙的少女,这两人当然就是追风老人和馨儿。
这并非偶遇,追风老人和馨儿早晨夜晚的摇着小船在江上等他们归来已近数十日了。这倒不是追风老人的意思,主要是她相等待,一则担心何夕两人归来时寻不到船渡江,二来她真的很心忧这进山的两个徒弟。
追风老人既然放任何夕独自去山中锻炼,那本就不想再管他。不然以他的修为,一路尾随照看,何夕又怎能知道。
上得小船,何夕先是向老人深深一拜。虽然追风老人跟李始炁一般不让自己拜师,但在他心中,这两人就是自己的老师。
反而是自己口口声声喊着师父的馨儿,他内心却是把她当成了朋友,玩伴,乃至知己。
追风老人冲两人点点头没有说话就准备继续摇桨过江。
倒是馨儿看着两人平安归来,对着何夕淡淡的笑道:“回来啦?”
何夕也是微微点头,微笑道:“回来了!”
两人仿佛还真是师徒,只是两人都知道对方没有把自己当师或者徒。何夕在书院的四年,除了雨夜两人各自在窗前隔着一堵墙静静听雨,剩下不管是月明星稀还是漆黑如墨的夜空,两人都在石阶上相伴而坐,倾心而谈。
而这两人仿佛也只有在那夜空下,在那石阶上才仿佛有说不完的话。其余的时候都很少交谈,即便此时数月不见,何夕历险归来,也只是各自这么淡淡的一句。
但一句已经足矣,恰到好处,各自明晰。
问的是:一路可平安?
答的是:这是我的家。
与何夕不同,唐冰玉给老人见礼过后,看到何夕跟馨儿好像说完了,笑嘻嘻的上前拉着馨儿的手,叽叽喳喳的开始说起山中岁月。讲故事是她的强项,也是她的爱好,何况现在讲的是自己的真实的有趣的故事。
山中将近三月的种种,被唐冰玉兴高采烈的转述出来。淡然如馨儿也不时被她逗得呵呵而笑,讲到山谷奇遇时,馨儿更是被她带入环境,脸现紧张担心甚至惊恐的神色。当时她不禁转头看向何夕,是想确认这两人是不是真的从那巨蟒的口中平安归来了。
唐冰玉还很显摆的把装着雪玉石莲的瓷瓶取了出来给馨儿敲了敲,然后有些不舍而大方的把石莲的如玉般晶莹剔透的叶瓣分两瓣给给馨儿。
这东西对她来说尤其重要,善战者死于兵,善泳者溺于水,她是玩毒药暗器的,那雪玉石莲这种疗毒圣药对她来说就是自己的生命,她能分两瓣给馨儿,足见其诚。
小船将将行到江心的时候,一道清亮而沧桑的男声自上游的江岸传来,但听他吟道:
“清晨发陇西,日暮飞狐谷。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雾露夜侵衣,关山晓催轴。君去欲何之,参差间原陆。一见终无缘,怀悲空满目。”
何夕感觉这应该是不知从何处到来临沧的浪人,可他惊奇的发现追风老人竟然一反淡然常态的停船不前,细细凝听。
一首吟毕,又是一首。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思念故乡,郁郁累累。欲归家无人,欲渡河无船。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声音清远中正,穿过重重江雾宛如就在耳边。只是但闻其声,不见其人,那方向还是江雾笼罩,朦朦胧胧。
而一向恬静淡然的馨儿却是泪流满面的走到船头,看着浓雾之后的不可见之处,歇斯底里的喊道:“何为无人?”
••••••
“何为无人?”
许久不见回音,何夕以为那人不答时,却是追风老人的声音响起,苍老的声音似乎还带着一丝怒气以其深厚莫测的内力裹挟着四个字在江面上远远传去,震起一圈涟漪,消散在沧源之上。
原来那人隔得很远,馨儿不懂武道,虽然喊的歇斯底里,但那人却是听不到。
何夕和唐冰玉看着馨儿那哭成泪人的摸样,心中不禁痛楚,但又不知所措。这跟他们所认识的坚强淡然的馨儿太不一样了。
“斯人不在,是为无人!”
果然,追风老人语毕不久,那人声音又从雾中传来。
听到这句话,馨儿原本清泪纵横的脸颊开始变得清冷,她转身默然往回走来,何夕能清晰的感受到她一双明眸中的难言的心碎和淡淡的冷峻。
何夕想到了一个人,但却想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
“非是无人,乃是无心!”良久,江雾中又传来那人这么无头无脑的一句。这一次那人声音中竟然三分温柔,三分歉疚,疲惫有之,无奈亦有之。
“风爷爷,我们••••••回去!”馨儿咬了咬嘴唇有些倔强的说道。
追风老人一声轻叹,再次摇桨,小船摇摇晃晃的要往那小镇的青石码头驶去。
“风伯,等我!”迷雾中那人的声音再次响起,只不过何夕明显听到他声音中有一丝急切,而且这声音越发响亮,好像那人在往这边走近。
小船再次停下,唐冰玉默默走近馨儿抓着她的手,似乎是想给她力量。她也看得出来那雾中说话的男子跟馨儿的关系非同寻常。
突然,何夕双目一凝,因为他发现一个白影冲破浓雾,正向小船飞掠而来。
直觉上,何夕感觉他就是那雾中说话的男子,只见他踏浪而来,宛如飞碟,时而在江面上轻轻一点,又再度掠起,如此往复,纵跃如白驹过隙,飞快的靠近小船。
再近一些的时候,何夕看清他每次轻点江面之前都会先扔出一截芦苇到江面,然后脚尖如飞燕般不差毫厘的轻轻点在上面,借力再度向上前掠。
何夕心中震惊,如此渡江,见所未见,为所未闻。对于武道高手来说,只要内功轻功的修为足够,想要踏江而过并非不可能,但那都只是在水面较窄的地方。
不管轻功多么厉害,但只要掠起,都会迅速下落。何夕学贯术数历算,天文地理,对此更是知之甚深。道理很简单,如同水一定会往低处流一样,那受的是自然之力的吸引。所以人不可能如同飞鸟般飞在天上,因为人体之重远甚飞鸟。
沧源辽阔,江面平缓而宽阔。两岸之隔长逾百丈,而且他并非是从对岸正直过来,而是从上游的地方斜着向小船掠来,虽然小船此时是在江心,但这其间的距离何止百丈。
这不光要考究他上乘的内功轻功,更需要对每一次飞掠的距离,芦苇与脚尖的落点有精确的计算,一个不慎,就会真气不济掉落江中。
何夕暗暗咋舌,痴于武道,果然名不虚传,这武功修为当得这个痴字。
离小船只有十丈距离,何夕看清了来者。是一个丰神俊逸的中年男子,眉眼间能很明显看出李始炁与馨儿的影子,他的猜测果然没错,来者正是李景铭。
李始炁的独子,馨儿的父亲,那个北上中原追求武道,寻找爱侣数年不归的李景铭。
四十来岁的样子,俊秀飘逸,白衣胜雪,宛若嫡仙。可明眸中又有一股无法言表的沧桑与痴醉,让何夕不敢直视,彷如一眼就会陷落进去,为那沧桑和痴醉所感染。
此时他再度掠起,只是何夕发现他却并没有如先前那般往江面抛出一截芦苇。是他的手中的芦苇告罄,他要无处着力了。
何夕暗道不好:像他这般的男子一定不想掉落江中,做个落汤鸡。
何夕一惊站起,却发现李景铭在即将下落时,双臂一震,长袖飘飘向上飞舞,他双臂伸直,宛若大鹏展翅,下落的速度也随之变得缓慢。
但这根本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啊,他从远处踏江飞渡而来,早已无法再行提气,此时若无处借力,那只有一个结果,自然之力是不可抗拒的。
“噗!噗!”
只听的旁边一声响,原来是追风老人竖掌如刀切下一截手中的船桨,内力到处,那截船桨从中裂开成四片。
“呼!呼!••••••”
四道破风声响起,却是追风老人五指轻弹,手中的四片木浆飞向江面,只是有前有后,有快有慢,飞在最前方的飞速的直奔李景铭身前而去,而飞在后面的各自相隔约摸两丈距离,有急有缓的往江面落去。
说时迟那时快。
李景铭震袖止住下落之势,追风老人掌切船桨,送出碎片都是一瞬间的事。
第一片木浆在李景铭掉落江面之前准确无误的到达他的脚尖之下,他随即轻点借力,再向上飞掠,四片木浆碎片,片片恰到好处,不差分毫。
他在第四片之上借力最后一掠,轻飘落于船中,而小船温丝未动。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何夕与唐冰玉两人已踏上了沧源的地界。
从那瀑布下动身出山,这已过去了将近一月的时间了,现在还是清晨。
透过雾气,他们可以隐约看到前方的小镇的轮廓,那是临沧。
他们回来了,可现在这时段,别说这江面上,估计就连那小镇的青石道上估计也不会有多少人吧。
这都是唐冰玉昨天突然发疯要星夜兼程的赶了一晚夜路的结果,何夕不明白为什么马上就快到了,她却突然急躁起来,现在倒好,这也不能找到船渡江啊。
没奈何,两人只能继续沿着江边往下游慢慢走去。
可没让他们等待太久,一艘小船便破雾而出,向他们驶来。
何夕很熟悉的船,船上很熟悉的人。
因为四年前他就是在这附近搭上那艘小船过江,摇船的还是那个老人。
只不过今时不同往日,那次他摆了那老人一道,然后直接溜了。
但此时那老人却是为了接他而来,或者说接他们俩。
船上不光有鬓发已霜的老人,还有以一袭白裙的少女,这两人当然就是追风老人和馨儿。
这并非偶遇,追风老人和馨儿早晨夜晚的摇着小船在江上等他们归来已近数十日了。这倒不是追风老人的意思,主要是她相等待,一则担心何夕两人归来时寻不到船渡江,二来她真的很心忧这进山的两个徒弟。
追风老人既然放任何夕独自去山中锻炼,那本就不想再管他。不然以他的修为,一路尾随照看,何夕又怎能知道。
上得小船,何夕先是向老人深深一拜。虽然追风老人跟李始炁一般不让自己拜师,但在他心中,这两人就是自己的老师。
反而是自己口口声声喊着师父的馨儿,他内心却是把她当成了朋友,玩伴,乃至知己。
追风老人冲两人点点头没有说话就准备继续摇桨过江。
倒是馨儿看着两人平安归来,对着何夕淡淡的笑道:“回来啦?”
何夕也是微微点头,微笑道:“回来了!”
两人仿佛还真是师徒,只是两人都知道对方没有把自己当师或者徒。何夕在书院的四年,除了雨夜两人各自在窗前隔着一堵墙静静听雨,剩下不管是月明星稀还是漆黑如墨的夜空,两人都在石阶上相伴而坐,倾心而谈。
而这两人仿佛也只有在那夜空下,在那石阶上才仿佛有说不完的话。其余的时候都很少交谈,即便此时数月不见,何夕历险归来,也只是各自这么淡淡的一句。
但一句已经足矣,恰到好处,各自明晰。
问的是:一路可平安?
答的是:这是我的家。
与何夕不同,唐冰玉给老人见礼过后,看到何夕跟馨儿好像说完了,笑嘻嘻的上前拉着馨儿的手,叽叽喳喳的开始说起山中岁月。讲故事是她的强项,也是她的爱好,何况现在讲的是自己的真实的有趣的故事。
山中将近三月的种种,被唐冰玉兴高采烈的转述出来。淡然如馨儿也不时被她逗得呵呵而笑,讲到山谷奇遇时,馨儿更是被她带入环境,脸现紧张担心甚至惊恐的神色。当时她不禁转头看向何夕,是想确认这两人是不是真的从那巨蟒的口中平安归来了。
唐冰玉还很显摆的把装着雪玉石莲的瓷瓶取了出来给馨儿敲了敲,然后有些不舍而大方的把石莲的如玉般晶莹剔透的叶瓣分两瓣给给馨儿。
这东西对她来说尤其重要,善战者死于兵,善泳者溺于水,她是玩毒药暗器的,那雪玉石莲这种疗毒圣药对她来说就是自己的生命,她能分两瓣给馨儿,足见其诚。
小船将将行到江心的时候,一道清亮而沧桑的男声自上游的江岸传来,但听他吟道:
“清晨发陇西,日暮飞狐谷。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雾露夜侵衣,关山晓催轴。君去欲何之,参差间原陆。一见终无缘,怀悲空满目。”
何夕感觉这应该是不知从何处到来临沧的浪人,可他惊奇的发现追风老人竟然一反淡然常态的停船不前,细细凝听。
一首吟毕,又是一首。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思念故乡,郁郁累累。欲归家无人,欲渡河无船。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声音清远中正,穿过重重江雾宛如就在耳边。只是但闻其声,不见其人,那方向还是江雾笼罩,朦朦胧胧。
而一向恬静淡然的馨儿却是泪流满面的走到船头,看着浓雾之后的不可见之处,歇斯底里的喊道:“何为无人?”
••••••
“何为无人?”
许久不见回音,何夕以为那人不答时,却是追风老人的声音响起,苍老的声音似乎还带着一丝怒气以其深厚莫测的内力裹挟着四个字在江面上远远传去,震起一圈涟漪,消散在沧源之上。
原来那人隔得很远,馨儿不懂武道,虽然喊的歇斯底里,但那人却是听不到。
何夕和唐冰玉看着馨儿那哭成泪人的摸样,心中不禁痛楚,但又不知所措。这跟他们所认识的坚强淡然的馨儿太不一样了。
“斯人不在,是为无人!”
果然,追风老人语毕不久,那人声音又从雾中传来。
听到这句话,馨儿原本清泪纵横的脸颊开始变得清冷,她转身默然往回走来,何夕能清晰的感受到她一双明眸中的难言的心碎和淡淡的冷峻。
何夕想到了一个人,但却想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
“非是无人,乃是无心!”良久,江雾中又传来那人这么无头无脑的一句。这一次那人声音中竟然三分温柔,三分歉疚,疲惫有之,无奈亦有之。
“风爷爷,我们••••••回去!”馨儿咬了咬嘴唇有些倔强的说道。
追风老人一声轻叹,再次摇桨,小船摇摇晃晃的要往那小镇的青石码头驶去。
“风伯,等我!”迷雾中那人的声音再次响起,只不过何夕明显听到他声音中有一丝急切,而且这声音越发响亮,好像那人在往这边走近。
小船再次停下,唐冰玉默默走近馨儿抓着她的手,似乎是想给她力量。她也看得出来那雾中说话的男子跟馨儿的关系非同寻常。
突然,何夕双目一凝,因为他发现一个白影冲破浓雾,正向小船飞掠而来。
直觉上,何夕感觉他就是那雾中说话的男子,只见他踏浪而来,宛如飞碟,时而在江面上轻轻一点,又再度掠起,如此往复,纵跃如白驹过隙,飞快的靠近小船。
再近一些的时候,何夕看清他每次轻点江面之前都会先扔出一截芦苇到江面,然后脚尖如飞燕般不差毫厘的轻轻点在上面,借力再度向上前掠。
何夕心中震惊,如此渡江,见所未见,为所未闻。对于武道高手来说,只要内功轻功的修为足够,想要踏江而过并非不可能,但那都只是在水面较窄的地方。
不管轻功多么厉害,但只要掠起,都会迅速下落。何夕学贯术数历算,天文地理,对此更是知之甚深。道理很简单,如同水一定会往低处流一样,那受的是自然之力的吸引。所以人不可能如同飞鸟般飞在天上,因为人体之重远甚飞鸟。
沧源辽阔,江面平缓而宽阔。两岸之隔长逾百丈,而且他并非是从对岸正直过来,而是从上游的地方斜着向小船掠来,虽然小船此时是在江心,但这其间的距离何止百丈。
这不光要考究他上乘的内功轻功,更需要对每一次飞掠的距离,芦苇与脚尖的落点有精确的计算,一个不慎,就会真气不济掉落江中。
何夕暗暗咋舌,痴于武道,果然名不虚传,这武功修为当得这个痴字。
离小船只有十丈距离,何夕看清了来者。是一个丰神俊逸的中年男子,眉眼间能很明显看出李始炁与馨儿的影子,他的猜测果然没错,来者正是李景铭。
李始炁的独子,馨儿的父亲,那个北上中原追求武道,寻找爱侣数年不归的李景铭。
四十来岁的样子,俊秀飘逸,白衣胜雪,宛若嫡仙。可明眸中又有一股无法言表的沧桑与痴醉,让何夕不敢直视,彷如一眼就会陷落进去,为那沧桑和痴醉所感染。
此时他再度掠起,只是何夕发现他却并没有如先前那般往江面抛出一截芦苇。是他的手中的芦苇告罄,他要无处着力了。
何夕暗道不好:像他这般的男子一定不想掉落江中,做个落汤鸡。
何夕一惊站起,却发现李景铭在即将下落时,双臂一震,长袖飘飘向上飞舞,他双臂伸直,宛若大鹏展翅,下落的速度也随之变得缓慢。
但这根本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啊,他从远处踏江飞渡而来,早已无法再行提气,此时若无处借力,那只有一个结果,自然之力是不可抗拒的。
“噗!噗!”
只听的旁边一声响,原来是追风老人竖掌如刀切下一截手中的船桨,内力到处,那截船桨从中裂开成四片。
“呼!呼!••••••”
四道破风声响起,却是追风老人五指轻弹,手中的四片木浆飞向江面,只是有前有后,有快有慢,飞在最前方的飞速的直奔李景铭身前而去,而飞在后面的各自相隔约摸两丈距离,有急有缓的往江面落去。
说时迟那时快。
李景铭震袖止住下落之势,追风老人掌切船桨,送出碎片都是一瞬间的事。
第一片木浆在李景铭掉落江面之前准确无误的到达他的脚尖之下,他随即轻点借力,再向上飞掠,四片木浆碎片,片片恰到好处,不差分毫。
他在第四片之上借力最后一掠,轻飘落于船中,而小船温丝未动。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