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逍遥太子妃

第一卷:北齐篇 第二百三十八章:太极

    “安师傅!”瑄帝眼看这几个人带着孙筱凝就要离开,神色慌张的追到他们面前,打横双臂拦住安杰生他们,一脸急切地说道:“能不能留下凝儿?这边的条件随便您说!要哪里的房子都行,用什么样的药材为我都去弄!不要带走她行不行?”

    瑄帝的脸庞因为着急而变得通红,安杰生他们的功夫瑄帝心里自然清楚,所以他也并未无知的用自己手中的权利强留他们,毕竟都是熟人,撕破脸皮谁都不好看!

    虽然瑄帝表现的还算平和,而且确实心里爱着孙筱凝,可是即使这样,安杰生还是正眼都未瞧他一眼,抬起手就推开了他的胳膊,带着众人离开。

    瑞瑄元年,瑄帝平定叛乱,积极处理各地灾情,要求各地开仓放粮。又派下手中重臣前往各地赈灾,治理局势。南辰和西峡国主派来使节,对北齐俯首称臣,年年上供,附属于北齐管辖之下!

    七贤山庄中,孙筱凝回来已经有半年了,昏迷了三个月之后,孙筱凝才幽幽转醒。这次她促动禁忌之力,逆天而行,造成了很严重的后果。孙筱凝一下子变成了八九岁的大小,除了心理之外,整个外形都变了。

    孙筱凝是在回来七贤山庄的路上,在大家的眼皮子底下,一点点的缩小着。孙筱凝到没有因为这样的变化而影响到什么,倒是苏媚雪和袁欣然两个人,本来已经决定在岛上办婚事了。这一下,因为孙筱凝的变化准备等孙筱凝的病症治愈之后才考虑自己的事情。她们的决定苦了这几个大男人,天天在她们面前可怜兮兮的祈求这俩人改变主意。

    整个身体的变化让孙筱凝的心一下子就沉静起来,之前的浮躁气消减不少。只不过那小小的身板怎么看怎么可爱。七贤山庄里经常会看见这几个大男人在还不到自己腰高的孙筱凝面前乖乖的喊着师姑作揖。场面滑稽无比。

    收到心情的影响,孙筱凝现在每天早上都要在后花园练练太极,那以静制动的招式让夏侯镜澄也是动心不已。

    说到太极,作为中国人就都会知道,太极是中国古代哲学用以说明世界本原的范畴。“太极”这个词,本身是出于《周易.系辞上》的。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几句话常常会听到别人说起。而太,即大;极,指尽头,极点。物极则变,变则化,所以变化之源是太极。这些解释想要表达的也就是静则通达的意思。

    关于太极的含义,一般会有好几种解释。一种是指。宇亩最初浑然一体的元气。唐颖达《周易正义》:“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而《易纬.乾凿度》认为“有形生于无形”,提出“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四阶段来解释“易有太极”。

    以未见气时为太易,气初为太初,形之始为太始,质之始为太素。气形质混然一体而未分离的状态,称之为浑沌。浑沌之物即是汉人所说的元气。以元气未分状态为太极,斌以其原始物质的含义。这种观点在两汉较为普遍,如刘歆:“太极中央元气”;王充引易学家的话说:“元气未分,混沌为一”。郑玄则以“淳合未分之气”解释大极。

    第二种解释是:以虚无本体为太极,如王弼解释“大衍之数。其一不用”说“不用而用以之道。非数而数以之成,斯易之太极也。”以“一”为太极,认为此“一”不是数,而是“无”, “无”为四十九之策数形成的根据。韩康伯注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说:“夫有必始于无,故太极生两仪也。‘

    还有一种解释是,大衍之数的四十九数未分为太极。崔憬说:“四十九数合而未分,是象太极也。今分而为二,以象两仪矣。分揲其蓍,皆以四为数。一策一时故四策以象四时也。”(李鼎祚《周易集解》引,据《黄氏逸书考》本)崔憬对大衍之数的论述及其太极说,不以不用之一为虚无实体,以四十九数未分为大极,并且认为八卦涵蕴在大衍之数中。此种观点,在易学哲学史上有其重要意义,为宋易将汉易的宇宙生成论转为本体论提供了方法。

    最后一种说法是,以阴阳混合未分为太极。周敦颐《太极图说》:“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周敦颐以后,对太极的解释分为三大流派。1.以邵雍为代表,以数说大极。指出“太极一也,不动生二,神也”;以一分而为奇偶解释太极生两仪。并认为在人则“心为大极”,在天地则“道为太极。”

    2.以朱熹为代表,以理说太极。“极是道理之极至,总天地万物之理便是太极。”(《朱子太极图说解》)“太极者,其理也。‘(《周易本义.系辞上》)太极乃天地万事万物之理的总和,而在具体的事物中也有太极之理。故曰:“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朱子语类》)

    3.以张载“一物而两体,其大极之谓与?”为代表,认为无有阴阳,其合一则变化莫测,其对立则相互推移,以此说明太极乃天地万物运动变化的根源。王夫之阐发张载的学说,坚持以对立统一观说太极。断言太极和两仪是体用关系,非父子关系。并认为太极为阴阳二气合一的实体,此实体自身具有运动的本性和变化规律。且寓于天地万物之中,一切现象都是此阴阳统一体不同的表现形式,发挥了以“太和之气”为世界本原的思想。

    其实太子最好玩的是,它是道家的一道风向标。太极在道家中一般是指宇宙最原始的秩序状态,出现于阴阳未分的混沌时期(无极)之后,而后形成万物(宇宙)的本源。比较早使用“太极”概念的,有庄子和《易传》。一般在宇宙论、方法论上用的太极概念,在中国的典籍中,《易》素来是作为穷尽天地奥秘的哲理书,对成卦过程的分析,根本说来,也是对天地开辟的概述。太极生两仪,便是由太极的分化形成天地的过程,两仪。即是天地,亦可是阴阳。太极的概念经常与易学一起出现。道教的易学有自己的独特体系,太极的概念是道教易学的宇宙论、宗教修养理论和法术理论的重要基本概念 。

    太极这一概念影响了儒学、道教等中华文化流派。《易纬乾凿度》和《列子》谈到太易、太始、太初、太素、太极,宇宙五阶段说法。宋儒周敦颐在《太极图说》开篇就说:“无极而太极。”这把《老子》中提到的无极一词注入了理学含义,也就把无极的概念与太极联系在一起。清代乾隆年间太医院汇编的《医宗金鉴》则采用了五阶段说法(聂文涛谈《周易》):“无极太虚气中理,太极太虚理中气。乘气动静生阴阳,阴阳之分为天地。

    未有宇宙气生形,已有宇宙形寓气。从形究气曰阴阳。即气观理曰太极。”

    《系辞》又说:“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其意指浩瀚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包含着阴和阳,以及表与里的两面。而它们之间却既互相对立斗争又相互滋生依存的关系,这即是物质世界的一般律。是众多事物的纲领和由来,也是事物产生与毁灭的根由所在。

    天地之道,以阴阳二气造化万物。天地、日月、雷电、风雨、四时、子前午后。以及雄雌、刚柔、动静、显敛,万事万物,莫不分阴阳。人生之理,以阴阳二气长养百骸。

    经络、骨肉、腹背、五脏、六腑,乃至七损八益,一身之内,莫不合阴阳之理。太有至的意思;极有极限之义,就是至于极限,无有相匹之意。既包括了至极之理。 也包括了至大至小的时空极限,放之则弥六合,卷之退藏于心。可以大于任意量而不能超越圆周和空间,也可以小于任意量而不等于零或无。以上是太极二字的含义。

    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行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

    周敦颐的“太极”,一方面回复到将太极说成是气,另一方面又提出 “太极”本于“无极”,“太极”的“有”产生于无极的“无”。周敦颐的宇宙生成论就是一个从无极至太极,至阴阳、天地,至五行、四时,至万物的发生形成过程。程颐和程颢则将太极等同于无极,“太极者道也。两仪者阴阳也。阴阳一道也。太极,无极也”,“散之在理,则有万殊:统之在道,则无二致”。认为无极、太极、道和理是无二致的;朱熹也将太极说成是理,称“太极只是一个理字”;“太极非是别为一物,即阴阳而在阴阳,即五行而在五行,即万物而在万物,只是一个理而已”。

    同时,朱熹又称“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是以人物之生,必禀此理,然后有性。”朱熹的“太极”、“理”和“道”,内涵虽然各有侧重,但实际上也是相同的概念。由于朱熹的理学受到官方推崇,宋代以后的儒家哲学中,太极就成为天地万物的根柢和枢纽,是决定一切和派生一切的精神实体。“太极”成了朱熹理学的基础。

    有意思的是,“太极”一词在文言文中是表示“太空的中心”的意思。代表着上古华人对宇宙大爆炸之后状态的抽象理解。现代科学认为:大约135亿年前,无极的混沌状态起波澜。不知名的物质相互碰撞,碰撞使不知名的物质产生磁性。磁性又使不知名物质相互吸引,不停地聚集在一起。

    聚集在一起的不知名物质继续相互碰撞,碰撞使到不知名的物质产生了高温。体积和温度不断提高,体积越来越大,温度越来越高。终于,温度和体积到达了极限,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宇宙大爆炸”。宇宙大爆炸时,在相互的作用力之下,大部分极高温度的物质被瞬间推向外部,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虚无空间,古圣先贤在文言文中把这个空间称之为“太虚”。“太虚”就是现代人所认识的“太空”。“太空”指的是一个极度巨大的虚无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已经可以区分出上下,左右,前后。古圣先贤把“前后,左右,上下”称之为“六合”或者“宇宙”。

    宇宙大爆炸时,在相互的作用力之下,小部分高温的物质被挤压在爆炸的中心点上。这个中心点亦即是“太虚”的中心点,古圣先贤文言文中把这个太虚的中心点称之为“太极”。

    在“太极”中物质继续相互碰撞,相互吸引,产生着高温,散发着光芒。它就是万物之源,我们赖以生存的“太阳”。宇宙由没有中心点的混沌状态变成了有中心点的太空,古圣先贤称之为“无极生太极”。(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