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卷 第五章 求学
相比较而言,翀他二叔周是时下最阔绰的。
周在西田乡的工行里做事,是兄弟中间最有前途的一位,他的孩子们也受了影响,虽然没有了从门槛下出入的“悲惨命运”,但仍然少不了有上顿没下顿,因为他们的妈妈仍然喜欢在娘家串门儿,当然,该准备的一定要准备,每日除了放在笼里的馒头外,还得给孩子们留点钱,这在当时是很奢侈的。
因为周家距离祥子家最近,他的孩子们又经常会到他们的大伯家混饭吃,这个时候,锴想到了一个游戏。
摔瓦盆,这是一个关于泥巴的名字,找来干湿恰当的泥巴,两个人来玩,分成两部分,一人一半,再随意做成中间凹的盆一样的物体,翻过来,把口向下,摔下去,如果操作合格,就可以听到“叭”的一声响,那个泥盆的底一定会迸出一个洞来,另一边要用自己泥巴中的部分给对方的洞补上,可以将泥压的平展的像张纸,也可以厚厚的甩一块给对方,但当你所有的泥巴无法把对方的瓦盆的破处补完整时,你将是失败者。
失败了怎么办?锴有自己的想法。
“谁输了就请赢的一方吃东西”
这样一来,正华和正伟便注定是输家,因为锴有馍饭叫他们吃,而且正华兄弟也只有花钱买东西的份儿了。
村里的商店有的吃食都是些很难存放的,远不如小货郎的货物诱人。
小货郎并不是一个人,他们是活动在广大农村的流动代销点,一般上是挑着担子来来去去,筐子里有许多商店里没有的好点心,其中炒米蛋是最吸引孩子们的。
炒米蛋其实就是把大米爆开了,再由糖做粘合剂,把米粒儿聚在一块,做成很圆的球状物,为了适应不同人群,炒米蛋有大有小,还有很小的。
但,小货郎并不是每天都来村子里,只要他的浪鼓不成串的想响起来,人们就知道他没有来。
这样有了一段时间,周觉的也不好意思,便趁一个礼拜天接孩子们到他上班的地方洗澡。
洗澡之前先吃东西,二叔买来一只烧鸡,正华,正伟,锴,晓四人像四只小猪,把烧鸡撕的乱七八糟,特别是锴两个脸蛋上都沾满了肉末,后来吃到两颗弹珠一样的瘦肉,才不得不放慢速度,“那是什么呢?”锴不想问别人,怕闹出笑话,也许那东西根本就不能吃,是鸡的蛋子吧?他再往下想,便有点饿心,谎称饱了,终于没有再吃。
洗澡回来,二叔心急火燎地喊丢了十块钱,并把桌子上的衣服抖擞了一遍,还是没有。二叔又回澡塘去找,就像爹卖猪仔丢钱一模一样,可惜的是,他回来时仍一脸沮丧,钱是真的丢掉了。
晓带着锴到李厍那里看稀奇,解放军在围墙里操练,还有彪悍的马匹,骑兵一对一对从大门里奔出来,跑向远处。
枪支也很鲜明,可比起垃圾堆的无颜六彩,它们就黯淡了。
从垃圾里能找到压缩饼干是晓最伟大的发现,他像从难民窝里跑出的第一人,手里举着士兵丢弃的半袋饼干,无比喜悦的喊弟弟。
“锴,快过来,我找到一袋子饼干。”
后来,他们把饼干消灭掉了,并意犹未尽地又找了好久,结果叫他们失望,水果皮和点心的外包装是真的不少,但仅此而已。回家时,晓从部队的菜地里提了个半大的南瓜,但走不多远就被守卫发现了,两个士兵边喊边追,吓的锴尿了裤子。晓把南瓜扔到河里,拉了弟弟拼命的跑,后来竟然没有了追兵,在桥上等了一会,南瓜也飘了下来,弟弟两个抬着南瓜回家,又撞上两个进村买东西的士兵,当时就傻了,腿也软了,瞪着眼睛等着被带走,当然,这是完全不想干的事情,两个年青的士兵以为两个孩子对解放军百分的敬意,居然立定后给哥俩个行了个军礼,走远了,晓和锴才明白过来,锴几乎是心存感激,冲两个士兵的背影大喊:“解放军叔叔好”。
的确很好,在家里菡萏表扬了两个孩子,当然她并不清楚南瓜的来历。
翀已经有几分书呆子的模样,大概是久坐的缘故,屁股上长了许多挥之不去的斑点,看了医生,开出一连串稀奇古怪的西药。算出一大把的帐,有上年纪的老人家指点,用白蒿熬水,沸腾后熏治,其中也加了几种中药,这些全由菡萏操心。
这是大事,翀请假回来,专门医屁股上的痘儿。
菡萏很仔细地从外面的荒地里割了白蒿,又认真地挑选了一遍,把其中不精旺的扔了,留下嫩的充满朝气的一把儿,按说方的言语,剁碎了,丢在锅里,点了柴火,不久便沸腾了,先前白色的水很快变了颜色,从锅底升起来的泡泡更是焦绿焦绿,像一下子蕴含了新的生命。
再把中药扔进去,白乎乎的雾气里便很快有了一股子苦苦的味道,应该是时候了,菡萏叫翀脱了裤子,并把先前准备好的一张大布从腰部裹下来,仿佛一个裙子,罩在下身。
菡萏把盛满药水的盆端到正屋,催促儿子站在凳子上,再把盆放到凳子的正下方。
“把布丢下来吧?”菡萏喊。
翀一松手,布就好像脱了束缚的泥土,淅沥落下,连同凳子一并罩在中间。
后来,蒸汽从布缝里挤出,又钻进翀的上衣,不一会,聚积成圆圆的水疙瘩,挂在翀胀的通红的脸上。
“怎么样?”
“有点痛,还想屙!”
“你这孩子,说话小声点,想屙?你以为这是厕所,当心你爹给你来两下。”妈妈这样一说,翀便懒的再说话,坚持是必须的,谁叫自己生病了呢?
可是,放学回来的晓和锴使了性子,捏了鼻子进屋又仓惶逃出去,便坚决不肯再到房子里去。
翀是大哥,自然羞愧不已,“妈,我,我……。
“你什么,这两个狗东西是欠收拾,甭管他,咱们收摊,准备吃饭。”
其实,祥子推开的门的那一刹,两个小仔子便没了骨气,乖得像狗儿。
大队在村子的西边开了砖厂,这应该是最适宜李厍,发展地方经济的,也算是因地制宜,可惜领头的村干部居然会贪污,才两万块,却把李库人的蓝图扯得粉碎,工程被迫流产。然而,它毕竟是个方向,有人跟了上来。
菡萏夫妇是李厍做砖瓦最早的群众之一。
如果不是大队做砖瓦时用到了祥子他们家的地,祥子和菡萏怕也只是将改变生活的最大希望寄托在养猪卖仔的小农思想上,这就好似一种很新的阳光普照过来,祥子一点点变得开朗起来。
但是,麦收的时候,他又不得不睁圆了眼睛,爆着脸上的青筋使了劲的干,经常会生气,用他的话来讲是火起来又落下,落下又起来。
对于洗干净的双手做公事的城里人来讲,丰收是喜悦的,尽管烈日炎炎,但是,每一顶遮挡日头的草帽下面都是喜庆的幸福。但对于土里生土里长的庄稼汉子讲秋收正是那句古诗的真实写照,可谓粒粒皆辛苦。
成行的麦子得一镰一镰的放倒,还得寄在一起,留出架子车行走的道儿,架子车是普通农户主要的运输工具,装麦子的时候,还有在前面和后面分别装上日字型的挡架,地方上叫前面的为压门,后面是吊尾,这样一来,是可以多放一些麦子,但上面不好固定,绳子肯定不行,所以有了压杆,一根长短的与车体相当,结实的木头。
靠孩子们当然不济事,但稍大一点仍然不寻思叫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来,总不正常,菡萏心软,也只是祥子下的了手。这边踢一脚,那边骂几句,三个小家伙立即有了精神,惟恐下一个挨训的便是自己。
菡萏开趟儿,从迎风摇摆的麦田里杀出一条路来,紧跟着是祥子,后面依次有翀,晓,锴。
锴自言自语的讲自己的童话故事,爹到了地头又折转回来,与他碰头时,仍然浑不知觉,镰刀还在动弹,只是一棵棵地割,小手满握的一撮儿早没了影子。
“锴,你这傻瓜是在熬时间吧?要知道这可是给你自己干的呀!这般还用的着偷懒吗?”祥子不轻不重地责备锴,孩子晓的轻重,猫下腰紧紧地表现起来。
“你哥呢?”爹突然又叫,锴不得不真起腰向后面扫了一眼。
“我二哥刚才还在后面,这会……。”
“不用找了,那个混蛋在睡觉呢!”祥子一边气冲冲地说话,一边大步流星地踏了麦垄走过去,锴知道有戏看,也忍不住尾随过去。
晓躺在一堆麦子上面,拿草帽盖在脸上,正好挡住炎热的太阳,麦堆周围的麦子也被掏空去了,所以很隐蔽,不容易被人发现。
祥子刚在晓的旁边站定,晓便一轱辘爬 起来,显然并没熟睡,但先吃一脚再说吧!
这是祥子的特点,他不管是如何的气怒,只动孩子的屁股。
晓知道理亏,揉着眼睛低着脑袋,还不敢背身割麦,担心爹再来踢他。
“你妈叫你吃饭里,去吧?”
祥子讽刺晓,晓傻乎乎的当真,兴高采烈地就想走。
这次是镰把,硬硬地打在晓的屁股蛋上,锴呀了一声干忙闭了眼。
晓开始唏嘘,一定是痛了,也许还被吓着了,他看着爹,目光里浅浅地注出一丝的怨恨。
“你爷俩斗吧?这不是麦天,是打架哩。”
菡萏割趟过来,说话时并未忘了挥动手里的镰刀。
“你也是,给孩子一般见识!”
菡萏的最后一句话抵触到祥子最困惑的矛盾心理,他并不想叫孩子们似无王蜂一样自以为是,所以才来教训他们,这也错了,岂不是冤枉。然而,已经未置可否,在这忙天里找个中间人来理论肯定是笑话,所以,祥子暴跳如雷,累了就躺在晓睡觉的麦堆上赌气。
家里的其他成员并不理睬他,这反倒很快叫祥子意识到自我批评的重要性,妻子和儿子们在努力的劳作,或多或少,我又能如何选择呢?
太阳正当头,把人影晒成了点儿,被人踩在脚下。
锴小学毕业那一年,地方上下了大暴雨,凡是有凹的地方都挤满了水,李厍的西面有个叫南地的村子居住的地势较高,还有一个不小的水库。雨水轻易地积聚到水库里,很快溢出来,从一侧的公路上漫过,哗啦啦地流开了。
小巧的流也就便罢了,下边就是晓捡压缩饼干的部队营房,也有鱼塘,菜地,干枯已久的河床,大概是河底的生命祷告久了,感动了主事者,雨水顷刻间奔驰而下,所到之处皆是混浊的汪洋。
公路自然断开了,开车的司机急急的退回去,眼前肥硕的鱼儿挣扎着从本应是车轮行走的路上蹦跳过来,滑进新成的涧。
李厍是最热闹的,人们在雨还没有完全停止时,便争相赶到河边。
其实,多数村民是来看稀罕的,如此的景观不是一个人一生中能随便都可以见到的。以河为界,村子分成了两部分,先前的地下水浸出的小溪已不复存在,不,也许还在,只是被深入埋在了下面。
横七竖八的杂物从上面翻转过来,其中不乏有部队的菜果,村民中间便有人动了私心,找了依附慢慢的就想靠过去。
但水势的确太大了。胆大者身子一歪就有躺下去,这边的一位站的靠边,本能地拉了一把,虽然没有拽住住手,扯住了衣襟,但终是救了他。被救者三步并作两步走上了岸,坐在地上直喘粗气,“娘的,要命哩!”
看鲜净的菜果顺流直下,进了别人的辖区,村民们眼睛都红了,商量了一下,手扯手地趟水下去,在河道狭窄的地方放了给牛盛草的大竹篮子,怕它走了,还用绳子几道缠紧了。
锴的五叔硬是捡了一条鱼。他听到田里有奇怪的劈啪声,便顺了声音去看,一只碗口粗得到鱼被搁浅了,胡乱地甩尾巴,梦想再回到水里去。五叔去抱它
,它便用尾巴给了他一个耳掴子;最终惹怒了锴他五叔,他从边上找了根棒子,朝鱼的头砸了下去,提着便回家了。
除了翀,祥子一家都去看景致了,却并没有贪得半点的意外之财,这是习惯,也是本分。
西田乡三中,其实是大青山的原班人马,锴的三叔泽已经是学校的总务了,而童真帅气的锴已经不得不告别昨日的辉煌,他走出李厍学校时,是五年级的少先队大队长,学习更是前几名。
和他一起到学校报到的还有正伟。
可惜的很,兄弟两个并没有如锴所愿分在一个班里,锴在一·二班,班主任就是何从才。
何从才是寨上的,和全力是一个地方,他教英语,是个和善的老师。
在锴的记忆里,何老师是值得爱戴的,估且不说他无微不至地关怀锴,重视锴,就他风趣的教学方法,实在让人愉悦。听他的课是锴唯一主动的。
但是,就这样一个老师,也会神经错乱,而后请假治疗。再往后,悄悄地没了音讯。
学生中传说,校长截领了某校请何老师去学习深造的信函,锴不明白,这误人前程的事,校长是断不会做,就算做了,有怎么会臭的再叫当事人知道呢?所以,他给正伟讲,正伟坐在单杠上听他说完,甩胳膊就想下来,竟然做空了架子,失手掉了下来,好在坐到了地上。哎呀半天便没事了,却是不敢再议论何老师的事情,坚决不说了。
伙食是挺新奇的词儿,就是饭的意思,这是锴先前并不知道的,要从家里驮麦子到学校,由食堂称了重量,再交一点钱,便可以得到饭票,菜票是要钱买来的,一毛是一毛,馍是四两馍,进笼前用筷子在中间压了,所以可以很轻松地掰开,还不带毛刺的,而且,做饭的大师傅就是锴的姑父,这样以来,作弊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不管是馍、菜、汤或者面条、卤面,凡是晓或锴递饭票给大饭的师傅,一定会先观察一阵子,看看姑父在不在。
姑父在的话,就可以放心大胆地造假,递一毛菜票也要打菜,换别的师傅只会把票从打饭的口子里扔出来,随便丢给你一句半天消化不了的脏话,许多次,姑父会找钱回来,当然还是菜票,锴的一毛能得一碗菜,外加五角找零,其实正伟也是如此,老师们在饭堂里面吃饭,所以泽多有不便。
晓留了级,自然就又一次和弟弟同校了,他们并没有住大寝室,那里是在地上铺了砖头就要睡人的地方,晚上老鼠常常把学生的耳朵或鼻子咬烂,还有充斥在每一个学生骨子里的从年少过度到年青的莽撞。所以这些担心让菡萏早早的给泽提了醒儿。
泽不是喝水忘了挖井人的忘恩之辈,在自己的办公室里使了劲的收缩再收缩,腾出一块仅够两个人睡的地方,这是优待,锴和晓心里给明镜似的,但还是犯了不该犯的错。
学校教导处主任姓肖,一个矮个子的胖墩,他在旗杆下叫住锴,甩脚就上了屁股。
“我叫你跑,你还跑不跑!”
锴的脸成了大红布,同学们远远的站着,指指点点,但还是太近了,如像每一指都能触到锴。
“去,把尿盆倒了,放在床下头到啥时候倒。”
这是最可怕的事情,端着尿盆从众目睽睽过去,接下来还要一个教室学习,说话,怎么放得下脸面呢?“真该死,怎么会是我,不是二哥呢?”锴自言自语,脚已经开始挪动,沉重的无法形容。
近处还有部队,营房里有乒乓球台,晓喜欢上了乒乓球,锴侧想到滑冰,就在学校后头的土山上,一个水库的表面,表演开他的冬日秀。
冰其实很厚的,锴从岸边开始一点点踏步到水库中央,并没有什么迹象证明有安全隐患,除了周边接近岸的冰缝里偶尔会有水挤出去。附带有潮涌的啸叫,声音很小,却骇人的厉害,好像水底真的藏有什么怪物似的。
敢在这般深的水库上玩耍,无异于把命交给了快乐,其中的危险是潜伏的,就好似随便会从岸边闪电般陡陡追来的白线儿,然后是倾覆,再后是寂静的死亡。
虽然没有热闹,但锴还是执迷不悟,甚至于拼命地拉了朋友共欢乐。
冰在笑,俨然一只静静地等剔牙的鸟儿再走近自个喉咙的鳄鱼,看两个顽童真心的欢笑,它终是动了善良,这微弱的好心在给锴回头的机会。
不需要温度,只是厄运来了,它的狞笑都能叫再厚的冰粉碎。
“锴,你上来!”晓从水库的堤坡跑下来,气喘吁吁。
“你们快上来,”他站在岸边,怒睁双目,模样颇有几分祥子的特点!
锴和他的朋友恋恋不舍,好像整个水面倘大冰场都是他们创造的,冬日的太阳并不在天上,它藏在冰里面,从冰屋里透射出微弱的但足是叫人清醒的亮光。
晓学了爹的样子踹了锴两脚,也许是晓逼真的模仿一时迷惑了锴,或者是锴被声色俱厉的二哥真的给吓懵了。他不在作声,朋友幸免遭罪,因为只是朋友。
尽管冬天里并没有像晓危言耸听讲述的那般可怕,冰层上空经常会有悦耳的欢笑声晃荡来去,但第二年的夏天,水库里终于有了锴亲眼看到的亡灵。锴的一名同学。也算是水中高手,耐河猛子扎德过深,直接触到边上的水草,挣扎时误进了死亡设的套儿。再往上浮时,脚被缠住了,如果能冷静下来,想想生的好处,争取十几秒时间抖落掉那些像触须样的杂草,是可以再看到蓝天的,可惜,他恐惧了。从前不相信的水怪立刻活生生地爬在身边,还用逃吗?
一张破席,死者被盖在下面,脚还是人的脚,脸就不晓得了,反正是被盖着的,真是没有遮挡,相信锴也不敢看。
以后,锴连钓鱼也没了兴趣,阳光灿烂,照在脸上很幸福的。
正伟骑了一辆很漂亮的永久牌的自行车,之所以叫它链盒车是因为它的链条全在盒子里,这有别于以前的车子,老式自行车所有的链条都露在外面,只在脚蹬脚踏时裤脚摆动的链条上侧做了一片敞开的隔子,用以挡些油污或烂泥。
其实,正伟是个很活跃的分子,这同他出手大方,手里有钱不无关系。
说到钱,锴也有过,只是不几天,而钱也并不是爹妈给的零花钱,是菜票,多出来的菜票几乎可以通兑,当然这只限于校园内。他和朋友一替一天地买冰棍吃,奈何代价不菲,持续是问题,各样的借口也就生了出来,心知肚明,朋友像花儿一样谢了。
钱是朋友的命,朋友是奢侈品,得想法去来养,酒肉最是滋补。
赵建国,是锴思想中最纨绔绔的子弟,当时流行太子裤,他便一件一件变了颜色地穿出来耀眼招摇,先前和晓一个年级,后来再落下来,同正伟一个班。
赵建国骑着正伟的单车从很陡的狭坡上冲下去,居然没有摔跤,很多人给他叫好,他却不以为然,他个人并不高,但也有许多零花钱。
女生已经有了新的作用,可以摆浪充阔,赵建国很快有了中意的,而且臭味相同。
很漂亮的一个女生,早早地厌倦了学习,随有钱的痞子样的不学无术者流亡,也不知是何时心思,却很有诱惑,凡是这两位标榜的事情,年轻一点的跟着就心动了,锴和正伟心猿意马。
锴也想做爷,碰了碰也做了几次荒诞趣事,第一个女生不幸骑车被撞,早早辍学,第二个搞的锴上课时间,在手掌里摆弄一张小镜,偷偷后视;久而久之突然一天扯了光在教室里打转儿,险些把授课老师的眼镜给照落地上,事情败露,草草收场。第三回,吃了豹子胆,径直去了人家女生的家里,女孩的爹没有正面斥责他的荒唐。也以其人自道还其人自身,直捣黄龙,告状到学校里。三叔笑着问锴:“你去梅家了。”
“我没有去!”
“她爹来讲,是个长马虎脸的白净书生,还说不是你!”
“我,我这脸是马虎脸?”锴不知道什么是长马虎脸,就像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似的,你们说对就对,你们喊错就错,我行我素。
梅大楷一岁,锴叫她姐,这样有了长大五年之久的姐弟恋,纯属交流,没有爱,最少锴一直没有意识到,在他这一边缺少了最起码的爱意。
正伟做的是事实,他把一个很耍的来女生关在宿舍里,之前赶走了所有的人。他使劲就想把对方制伏,窗户很高,锴站在凳子上也勾不着,所以只是听,没有争吵,只是较量,就像两个武学上的高手来回推手,比力较劲,时尔寂寂,时尔轰然又动。外面的人听的心焦,里面的人应该也是不相上下。
后来,正伟打开反锁的门,女孩冲撞出去,锴要开灯,被正伟止住了。
正伟坐在炉子边,炉子映红了他的脸,看的出,他依然迷惑。
学习开始退步,晓是偷懒了,他仍然喜欢上课是把书放在脸的正前方,挡住老师的眼睛,而自己,爬在课桌上打盹儿,老师不愿去打扰他,他的聪明被自己搞散,上进心一并丢掉了,而锴完全分心了,真正用在学习的精力恐怕不及他全部精力的百分之五十,他情感世界现出酒一样朦胧,有美丽的诱人的异性。单纯的异性,并不局限在某个位置,女生就是女生,好奇的就像对待一道感兴趣的脑筋急转弯。
可怕的是,这一切只是发生,没引起人们的重视,如同一例急性炎症,错过了根治的最佳时机,便成了慢性顽疾。
祥子和菡萏忙着做砖瓦坯子,给别人说千万好话将自己的坯子凑在人家的货里装成整窑,这小本生意,一样的投入,得计算,有风险。
在生计和生活中间,是无路可走的,所以就有了舍得。
三年后,锴鲤鱼跳龙门,掉到了一中等专科学校,而晓通过祥子的关系早一年上了高中,爹妈努力了最后一把,希望有个好的结局。
翀则光荣毕业,仍由祥子带着,低三下四求了各路诸侯,谋了份很不错的工作,因为这份恩赐,菡萏加入了伊斯兰教,开始感谢神。
在三个孩子求学的过程中,除了祥子夫妇辛苦劳作,省吃俭用,城里的翀他外婆功不可没,她的贴心贴肝的奉献实在是人间之大魂。
锴就在外婆的城市上学,三年间,他感知的是无所为报的恩惠。
开学第一天,祥子带着锴去报到,这是他心情最好的时候,甚至比送老大去上学还激动,毕竟这是西田乡近几年来少有的小中专生。更是自己和菡萏的又一杰作。
从邻近的镇上的小火车站买了车票,父子两个静下心等待火车一点点滑过来。锴有通知书,买的是半票,虽然省不得多少钱,但节省一分是一份。锴当然不知道自己还有这样的权利,看着爹和售票员说了几句话就省了几块钱,还以为爹和那人认识呢!
因为是短途,就没有准备什么吃食。锴不是第一次坐火车,但这次尤为激动,整个就好像这车是专为自个开的。
车站距学校更近一点,所以父子两个先奔了学校,其实学校也备了新生接送车,但出来的少,祥子还是很小心,本来也没有几步路。
这里是城市,传统意义的中等城市,学校也出奇的庞大,还经常会连在一块儿,几所学校并在一起,那可是壮观的很呐!
校门口的柱子上,清楚地写着办入学的程序。祥子看了几遍,像自言自语,又似给儿子商量些什么,嘟囔了好一会儿。
“锴,把钱拿出来吧?” 祥子说话时,脸上闪过一丝叫人不能捉摸的表情,很浅很浅,就好像水面上荡漾的光。
锴的裤头被菡萏补了袋子,来回缝了几道线,厚厚的一叠钱,是前天夜里祥子翻箱倒柜整收来的,整个像魔术,真的好大一堆,还尽是大钞票儿。
“够了吧!”菡萏看着点了一遍又一遍的祥子,莫名其妙的想笑。
“我们还不是给这几个王八羔子打工,再干也是为他们,不用舍不得。嗯!”
祥子慢慢抬起头,盯着菡萏,已经有了几根白发。
“说啥呢?又错了。忘记数到哪里了,我再数一遍!”
其实这不是祥子数的最后一遍,在把钱交给学校出纳之前,祥子又数了几次,一张是一张,还从嘴里湿了唾液在手指上。
“是这么多吧?”祥子盯着学校出纳数完最后一张,不放心地问了一句。
“哎,大哥,这钱你没数过吗?”
祥子不知道怎么说,他憨厚的直觉提醒他面前戴眼镜的小男人在损他,也许刚才数的时候耽误人家的时间,可是……。
祥子努力地从脸上挤了点笑,拿了收据就走了。
“锴,你看那老师咋样?”
“什么咋样?”
“狗熊,像不像瘦的没有肉的狗熊?”
锴还不能理解爹话中的意思,他只是15岁。社会对他来讲还只是刚刚接触,要学习的不仅仅是知识,相关的礼仪,交际,情感就像他意识境界的植物,已经开始萌芽。
找到宿舍,定了床位,祥子放心了,给先来的几个同学及其家人打了招呼,就扯了儿子下了楼,“走吧?去看看你的奶奶,以后,你要经常去的”。
坐公交车要20分钟,爷俩下了车。锴显然被陌生的环境给挟持了,他偷偷地左顾右盼,高大的白桦树,穿流不息的车队,来来往往的人群,自己在哪里?奶奶在哪里?“爹!爹!”他喊祥子,声音小了许多。
“咱们是不是坐错车了。”
“傻瓜!你爹会坐错车吗?”
祥子给儿子开玩笑,他的心情突然好了许多,钱本来就是应急的,是用来花销的,只要不是用在别处,大把大把的撒也是要的的。坐车的时间里,他想到和锴出发前的一天晚上。二弟和三弟要再家里说闲事。推测了一家子的将来,锴还是被给予厚望的,孩子毕业后也是个干部,是公家人,吃公家粮的,终于又把一个孩子推出了这黄土慢慢无边际的农村,所付的心血又是那样的光荣。
大概是祥子和菡萏的信被周老太收到了,她请人读了来听,外孙要来城里上学,来陪她,这可是有血脉相连的,亲人呐!所以,老人家这两天也特好的心情,这会站在楼边的空地上正和几个街坊说些什么!
我终于发现:母亲赐予我的力量,原本就在额头最深的那条纹络中间……!
周在西田乡的工行里做事,是兄弟中间最有前途的一位,他的孩子们也受了影响,虽然没有了从门槛下出入的“悲惨命运”,但仍然少不了有上顿没下顿,因为他们的妈妈仍然喜欢在娘家串门儿,当然,该准备的一定要准备,每日除了放在笼里的馒头外,还得给孩子们留点钱,这在当时是很奢侈的。
因为周家距离祥子家最近,他的孩子们又经常会到他们的大伯家混饭吃,这个时候,锴想到了一个游戏。
摔瓦盆,这是一个关于泥巴的名字,找来干湿恰当的泥巴,两个人来玩,分成两部分,一人一半,再随意做成中间凹的盆一样的物体,翻过来,把口向下,摔下去,如果操作合格,就可以听到“叭”的一声响,那个泥盆的底一定会迸出一个洞来,另一边要用自己泥巴中的部分给对方的洞补上,可以将泥压的平展的像张纸,也可以厚厚的甩一块给对方,但当你所有的泥巴无法把对方的瓦盆的破处补完整时,你将是失败者。
失败了怎么办?锴有自己的想法。
“谁输了就请赢的一方吃东西”
这样一来,正华和正伟便注定是输家,因为锴有馍饭叫他们吃,而且正华兄弟也只有花钱买东西的份儿了。
村里的商店有的吃食都是些很难存放的,远不如小货郎的货物诱人。
小货郎并不是一个人,他们是活动在广大农村的流动代销点,一般上是挑着担子来来去去,筐子里有许多商店里没有的好点心,其中炒米蛋是最吸引孩子们的。
炒米蛋其实就是把大米爆开了,再由糖做粘合剂,把米粒儿聚在一块,做成很圆的球状物,为了适应不同人群,炒米蛋有大有小,还有很小的。
但,小货郎并不是每天都来村子里,只要他的浪鼓不成串的想响起来,人们就知道他没有来。
这样有了一段时间,周觉的也不好意思,便趁一个礼拜天接孩子们到他上班的地方洗澡。
洗澡之前先吃东西,二叔买来一只烧鸡,正华,正伟,锴,晓四人像四只小猪,把烧鸡撕的乱七八糟,特别是锴两个脸蛋上都沾满了肉末,后来吃到两颗弹珠一样的瘦肉,才不得不放慢速度,“那是什么呢?”锴不想问别人,怕闹出笑话,也许那东西根本就不能吃,是鸡的蛋子吧?他再往下想,便有点饿心,谎称饱了,终于没有再吃。
洗澡回来,二叔心急火燎地喊丢了十块钱,并把桌子上的衣服抖擞了一遍,还是没有。二叔又回澡塘去找,就像爹卖猪仔丢钱一模一样,可惜的是,他回来时仍一脸沮丧,钱是真的丢掉了。
晓带着锴到李厍那里看稀奇,解放军在围墙里操练,还有彪悍的马匹,骑兵一对一对从大门里奔出来,跑向远处。
枪支也很鲜明,可比起垃圾堆的无颜六彩,它们就黯淡了。
从垃圾里能找到压缩饼干是晓最伟大的发现,他像从难民窝里跑出的第一人,手里举着士兵丢弃的半袋饼干,无比喜悦的喊弟弟。
“锴,快过来,我找到一袋子饼干。”
后来,他们把饼干消灭掉了,并意犹未尽地又找了好久,结果叫他们失望,水果皮和点心的外包装是真的不少,但仅此而已。回家时,晓从部队的菜地里提了个半大的南瓜,但走不多远就被守卫发现了,两个士兵边喊边追,吓的锴尿了裤子。晓把南瓜扔到河里,拉了弟弟拼命的跑,后来竟然没有了追兵,在桥上等了一会,南瓜也飘了下来,弟弟两个抬着南瓜回家,又撞上两个进村买东西的士兵,当时就傻了,腿也软了,瞪着眼睛等着被带走,当然,这是完全不想干的事情,两个年青的士兵以为两个孩子对解放军百分的敬意,居然立定后给哥俩个行了个军礼,走远了,晓和锴才明白过来,锴几乎是心存感激,冲两个士兵的背影大喊:“解放军叔叔好”。
的确很好,在家里菡萏表扬了两个孩子,当然她并不清楚南瓜的来历。
翀已经有几分书呆子的模样,大概是久坐的缘故,屁股上长了许多挥之不去的斑点,看了医生,开出一连串稀奇古怪的西药。算出一大把的帐,有上年纪的老人家指点,用白蒿熬水,沸腾后熏治,其中也加了几种中药,这些全由菡萏操心。
这是大事,翀请假回来,专门医屁股上的痘儿。
菡萏很仔细地从外面的荒地里割了白蒿,又认真地挑选了一遍,把其中不精旺的扔了,留下嫩的充满朝气的一把儿,按说方的言语,剁碎了,丢在锅里,点了柴火,不久便沸腾了,先前白色的水很快变了颜色,从锅底升起来的泡泡更是焦绿焦绿,像一下子蕴含了新的生命。
再把中药扔进去,白乎乎的雾气里便很快有了一股子苦苦的味道,应该是时候了,菡萏叫翀脱了裤子,并把先前准备好的一张大布从腰部裹下来,仿佛一个裙子,罩在下身。
菡萏把盛满药水的盆端到正屋,催促儿子站在凳子上,再把盆放到凳子的正下方。
“把布丢下来吧?”菡萏喊。
翀一松手,布就好像脱了束缚的泥土,淅沥落下,连同凳子一并罩在中间。
后来,蒸汽从布缝里挤出,又钻进翀的上衣,不一会,聚积成圆圆的水疙瘩,挂在翀胀的通红的脸上。
“怎么样?”
“有点痛,还想屙!”
“你这孩子,说话小声点,想屙?你以为这是厕所,当心你爹给你来两下。”妈妈这样一说,翀便懒的再说话,坚持是必须的,谁叫自己生病了呢?
可是,放学回来的晓和锴使了性子,捏了鼻子进屋又仓惶逃出去,便坚决不肯再到房子里去。
翀是大哥,自然羞愧不已,“妈,我,我……。
“你什么,这两个狗东西是欠收拾,甭管他,咱们收摊,准备吃饭。”
其实,祥子推开的门的那一刹,两个小仔子便没了骨气,乖得像狗儿。
大队在村子的西边开了砖厂,这应该是最适宜李厍,发展地方经济的,也算是因地制宜,可惜领头的村干部居然会贪污,才两万块,却把李库人的蓝图扯得粉碎,工程被迫流产。然而,它毕竟是个方向,有人跟了上来。
菡萏夫妇是李厍做砖瓦最早的群众之一。
如果不是大队做砖瓦时用到了祥子他们家的地,祥子和菡萏怕也只是将改变生活的最大希望寄托在养猪卖仔的小农思想上,这就好似一种很新的阳光普照过来,祥子一点点变得开朗起来。
但是,麦收的时候,他又不得不睁圆了眼睛,爆着脸上的青筋使了劲的干,经常会生气,用他的话来讲是火起来又落下,落下又起来。
对于洗干净的双手做公事的城里人来讲,丰收是喜悦的,尽管烈日炎炎,但是,每一顶遮挡日头的草帽下面都是喜庆的幸福。但对于土里生土里长的庄稼汉子讲秋收正是那句古诗的真实写照,可谓粒粒皆辛苦。
成行的麦子得一镰一镰的放倒,还得寄在一起,留出架子车行走的道儿,架子车是普通农户主要的运输工具,装麦子的时候,还有在前面和后面分别装上日字型的挡架,地方上叫前面的为压门,后面是吊尾,这样一来,是可以多放一些麦子,但上面不好固定,绳子肯定不行,所以有了压杆,一根长短的与车体相当,结实的木头。
靠孩子们当然不济事,但稍大一点仍然不寻思叫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来,总不正常,菡萏心软,也只是祥子下的了手。这边踢一脚,那边骂几句,三个小家伙立即有了精神,惟恐下一个挨训的便是自己。
菡萏开趟儿,从迎风摇摆的麦田里杀出一条路来,紧跟着是祥子,后面依次有翀,晓,锴。
锴自言自语的讲自己的童话故事,爹到了地头又折转回来,与他碰头时,仍然浑不知觉,镰刀还在动弹,只是一棵棵地割,小手满握的一撮儿早没了影子。
“锴,你这傻瓜是在熬时间吧?要知道这可是给你自己干的呀!这般还用的着偷懒吗?”祥子不轻不重地责备锴,孩子晓的轻重,猫下腰紧紧地表现起来。
“你哥呢?”爹突然又叫,锴不得不真起腰向后面扫了一眼。
“我二哥刚才还在后面,这会……。”
“不用找了,那个混蛋在睡觉呢!”祥子一边气冲冲地说话,一边大步流星地踏了麦垄走过去,锴知道有戏看,也忍不住尾随过去。
晓躺在一堆麦子上面,拿草帽盖在脸上,正好挡住炎热的太阳,麦堆周围的麦子也被掏空去了,所以很隐蔽,不容易被人发现。
祥子刚在晓的旁边站定,晓便一轱辘爬 起来,显然并没熟睡,但先吃一脚再说吧!
这是祥子的特点,他不管是如何的气怒,只动孩子的屁股。
晓知道理亏,揉着眼睛低着脑袋,还不敢背身割麦,担心爹再来踢他。
“你妈叫你吃饭里,去吧?”
祥子讽刺晓,晓傻乎乎的当真,兴高采烈地就想走。
这次是镰把,硬硬地打在晓的屁股蛋上,锴呀了一声干忙闭了眼。
晓开始唏嘘,一定是痛了,也许还被吓着了,他看着爹,目光里浅浅地注出一丝的怨恨。
“你爷俩斗吧?这不是麦天,是打架哩。”
菡萏割趟过来,说话时并未忘了挥动手里的镰刀。
“你也是,给孩子一般见识!”
菡萏的最后一句话抵触到祥子最困惑的矛盾心理,他并不想叫孩子们似无王蜂一样自以为是,所以才来教训他们,这也错了,岂不是冤枉。然而,已经未置可否,在这忙天里找个中间人来理论肯定是笑话,所以,祥子暴跳如雷,累了就躺在晓睡觉的麦堆上赌气。
家里的其他成员并不理睬他,这反倒很快叫祥子意识到自我批评的重要性,妻子和儿子们在努力的劳作,或多或少,我又能如何选择呢?
太阳正当头,把人影晒成了点儿,被人踩在脚下。
锴小学毕业那一年,地方上下了大暴雨,凡是有凹的地方都挤满了水,李厍的西面有个叫南地的村子居住的地势较高,还有一个不小的水库。雨水轻易地积聚到水库里,很快溢出来,从一侧的公路上漫过,哗啦啦地流开了。
小巧的流也就便罢了,下边就是晓捡压缩饼干的部队营房,也有鱼塘,菜地,干枯已久的河床,大概是河底的生命祷告久了,感动了主事者,雨水顷刻间奔驰而下,所到之处皆是混浊的汪洋。
公路自然断开了,开车的司机急急的退回去,眼前肥硕的鱼儿挣扎着从本应是车轮行走的路上蹦跳过来,滑进新成的涧。
李厍是最热闹的,人们在雨还没有完全停止时,便争相赶到河边。
其实,多数村民是来看稀罕的,如此的景观不是一个人一生中能随便都可以见到的。以河为界,村子分成了两部分,先前的地下水浸出的小溪已不复存在,不,也许还在,只是被深入埋在了下面。
横七竖八的杂物从上面翻转过来,其中不乏有部队的菜果,村民中间便有人动了私心,找了依附慢慢的就想靠过去。
但水势的确太大了。胆大者身子一歪就有躺下去,这边的一位站的靠边,本能地拉了一把,虽然没有拽住住手,扯住了衣襟,但终是救了他。被救者三步并作两步走上了岸,坐在地上直喘粗气,“娘的,要命哩!”
看鲜净的菜果顺流直下,进了别人的辖区,村民们眼睛都红了,商量了一下,手扯手地趟水下去,在河道狭窄的地方放了给牛盛草的大竹篮子,怕它走了,还用绳子几道缠紧了。
锴的五叔硬是捡了一条鱼。他听到田里有奇怪的劈啪声,便顺了声音去看,一只碗口粗得到鱼被搁浅了,胡乱地甩尾巴,梦想再回到水里去。五叔去抱它
,它便用尾巴给了他一个耳掴子;最终惹怒了锴他五叔,他从边上找了根棒子,朝鱼的头砸了下去,提着便回家了。
除了翀,祥子一家都去看景致了,却并没有贪得半点的意外之财,这是习惯,也是本分。
西田乡三中,其实是大青山的原班人马,锴的三叔泽已经是学校的总务了,而童真帅气的锴已经不得不告别昨日的辉煌,他走出李厍学校时,是五年级的少先队大队长,学习更是前几名。
和他一起到学校报到的还有正伟。
可惜的很,兄弟两个并没有如锴所愿分在一个班里,锴在一·二班,班主任就是何从才。
何从才是寨上的,和全力是一个地方,他教英语,是个和善的老师。
在锴的记忆里,何老师是值得爱戴的,估且不说他无微不至地关怀锴,重视锴,就他风趣的教学方法,实在让人愉悦。听他的课是锴唯一主动的。
但是,就这样一个老师,也会神经错乱,而后请假治疗。再往后,悄悄地没了音讯。
学生中传说,校长截领了某校请何老师去学习深造的信函,锴不明白,这误人前程的事,校长是断不会做,就算做了,有怎么会臭的再叫当事人知道呢?所以,他给正伟讲,正伟坐在单杠上听他说完,甩胳膊就想下来,竟然做空了架子,失手掉了下来,好在坐到了地上。哎呀半天便没事了,却是不敢再议论何老师的事情,坚决不说了。
伙食是挺新奇的词儿,就是饭的意思,这是锴先前并不知道的,要从家里驮麦子到学校,由食堂称了重量,再交一点钱,便可以得到饭票,菜票是要钱买来的,一毛是一毛,馍是四两馍,进笼前用筷子在中间压了,所以可以很轻松地掰开,还不带毛刺的,而且,做饭的大师傅就是锴的姑父,这样以来,作弊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不管是馍、菜、汤或者面条、卤面,凡是晓或锴递饭票给大饭的师傅,一定会先观察一阵子,看看姑父在不在。
姑父在的话,就可以放心大胆地造假,递一毛菜票也要打菜,换别的师傅只会把票从打饭的口子里扔出来,随便丢给你一句半天消化不了的脏话,许多次,姑父会找钱回来,当然还是菜票,锴的一毛能得一碗菜,外加五角找零,其实正伟也是如此,老师们在饭堂里面吃饭,所以泽多有不便。
晓留了级,自然就又一次和弟弟同校了,他们并没有住大寝室,那里是在地上铺了砖头就要睡人的地方,晚上老鼠常常把学生的耳朵或鼻子咬烂,还有充斥在每一个学生骨子里的从年少过度到年青的莽撞。所以这些担心让菡萏早早的给泽提了醒儿。
泽不是喝水忘了挖井人的忘恩之辈,在自己的办公室里使了劲的收缩再收缩,腾出一块仅够两个人睡的地方,这是优待,锴和晓心里给明镜似的,但还是犯了不该犯的错。
学校教导处主任姓肖,一个矮个子的胖墩,他在旗杆下叫住锴,甩脚就上了屁股。
“我叫你跑,你还跑不跑!”
锴的脸成了大红布,同学们远远的站着,指指点点,但还是太近了,如像每一指都能触到锴。
“去,把尿盆倒了,放在床下头到啥时候倒。”
这是最可怕的事情,端着尿盆从众目睽睽过去,接下来还要一个教室学习,说话,怎么放得下脸面呢?“真该死,怎么会是我,不是二哥呢?”锴自言自语,脚已经开始挪动,沉重的无法形容。
近处还有部队,营房里有乒乓球台,晓喜欢上了乒乓球,锴侧想到滑冰,就在学校后头的土山上,一个水库的表面,表演开他的冬日秀。
冰其实很厚的,锴从岸边开始一点点踏步到水库中央,并没有什么迹象证明有安全隐患,除了周边接近岸的冰缝里偶尔会有水挤出去。附带有潮涌的啸叫,声音很小,却骇人的厉害,好像水底真的藏有什么怪物似的。
敢在这般深的水库上玩耍,无异于把命交给了快乐,其中的危险是潜伏的,就好似随便会从岸边闪电般陡陡追来的白线儿,然后是倾覆,再后是寂静的死亡。
虽然没有热闹,但锴还是执迷不悟,甚至于拼命地拉了朋友共欢乐。
冰在笑,俨然一只静静地等剔牙的鸟儿再走近自个喉咙的鳄鱼,看两个顽童真心的欢笑,它终是动了善良,这微弱的好心在给锴回头的机会。
不需要温度,只是厄运来了,它的狞笑都能叫再厚的冰粉碎。
“锴,你上来!”晓从水库的堤坡跑下来,气喘吁吁。
“你们快上来,”他站在岸边,怒睁双目,模样颇有几分祥子的特点!
锴和他的朋友恋恋不舍,好像整个水面倘大冰场都是他们创造的,冬日的太阳并不在天上,它藏在冰里面,从冰屋里透射出微弱的但足是叫人清醒的亮光。
晓学了爹的样子踹了锴两脚,也许是晓逼真的模仿一时迷惑了锴,或者是锴被声色俱厉的二哥真的给吓懵了。他不在作声,朋友幸免遭罪,因为只是朋友。
尽管冬天里并没有像晓危言耸听讲述的那般可怕,冰层上空经常会有悦耳的欢笑声晃荡来去,但第二年的夏天,水库里终于有了锴亲眼看到的亡灵。锴的一名同学。也算是水中高手,耐河猛子扎德过深,直接触到边上的水草,挣扎时误进了死亡设的套儿。再往上浮时,脚被缠住了,如果能冷静下来,想想生的好处,争取十几秒时间抖落掉那些像触须样的杂草,是可以再看到蓝天的,可惜,他恐惧了。从前不相信的水怪立刻活生生地爬在身边,还用逃吗?
一张破席,死者被盖在下面,脚还是人的脚,脸就不晓得了,反正是被盖着的,真是没有遮挡,相信锴也不敢看。
以后,锴连钓鱼也没了兴趣,阳光灿烂,照在脸上很幸福的。
正伟骑了一辆很漂亮的永久牌的自行车,之所以叫它链盒车是因为它的链条全在盒子里,这有别于以前的车子,老式自行车所有的链条都露在外面,只在脚蹬脚踏时裤脚摆动的链条上侧做了一片敞开的隔子,用以挡些油污或烂泥。
其实,正伟是个很活跃的分子,这同他出手大方,手里有钱不无关系。
说到钱,锴也有过,只是不几天,而钱也并不是爹妈给的零花钱,是菜票,多出来的菜票几乎可以通兑,当然这只限于校园内。他和朋友一替一天地买冰棍吃,奈何代价不菲,持续是问题,各样的借口也就生了出来,心知肚明,朋友像花儿一样谢了。
钱是朋友的命,朋友是奢侈品,得想法去来养,酒肉最是滋补。
赵建国,是锴思想中最纨绔绔的子弟,当时流行太子裤,他便一件一件变了颜色地穿出来耀眼招摇,先前和晓一个年级,后来再落下来,同正伟一个班。
赵建国骑着正伟的单车从很陡的狭坡上冲下去,居然没有摔跤,很多人给他叫好,他却不以为然,他个人并不高,但也有许多零花钱。
女生已经有了新的作用,可以摆浪充阔,赵建国很快有了中意的,而且臭味相同。
很漂亮的一个女生,早早地厌倦了学习,随有钱的痞子样的不学无术者流亡,也不知是何时心思,却很有诱惑,凡是这两位标榜的事情,年轻一点的跟着就心动了,锴和正伟心猿意马。
锴也想做爷,碰了碰也做了几次荒诞趣事,第一个女生不幸骑车被撞,早早辍学,第二个搞的锴上课时间,在手掌里摆弄一张小镜,偷偷后视;久而久之突然一天扯了光在教室里打转儿,险些把授课老师的眼镜给照落地上,事情败露,草草收场。第三回,吃了豹子胆,径直去了人家女生的家里,女孩的爹没有正面斥责他的荒唐。也以其人自道还其人自身,直捣黄龙,告状到学校里。三叔笑着问锴:“你去梅家了。”
“我没有去!”
“她爹来讲,是个长马虎脸的白净书生,还说不是你!”
“我,我这脸是马虎脸?”锴不知道什么是长马虎脸,就像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似的,你们说对就对,你们喊错就错,我行我素。
梅大楷一岁,锴叫她姐,这样有了长大五年之久的姐弟恋,纯属交流,没有爱,最少锴一直没有意识到,在他这一边缺少了最起码的爱意。
正伟做的是事实,他把一个很耍的来女生关在宿舍里,之前赶走了所有的人。他使劲就想把对方制伏,窗户很高,锴站在凳子上也勾不着,所以只是听,没有争吵,只是较量,就像两个武学上的高手来回推手,比力较劲,时尔寂寂,时尔轰然又动。外面的人听的心焦,里面的人应该也是不相上下。
后来,正伟打开反锁的门,女孩冲撞出去,锴要开灯,被正伟止住了。
正伟坐在炉子边,炉子映红了他的脸,看的出,他依然迷惑。
学习开始退步,晓是偷懒了,他仍然喜欢上课是把书放在脸的正前方,挡住老师的眼睛,而自己,爬在课桌上打盹儿,老师不愿去打扰他,他的聪明被自己搞散,上进心一并丢掉了,而锴完全分心了,真正用在学习的精力恐怕不及他全部精力的百分之五十,他情感世界现出酒一样朦胧,有美丽的诱人的异性。单纯的异性,并不局限在某个位置,女生就是女生,好奇的就像对待一道感兴趣的脑筋急转弯。
可怕的是,这一切只是发生,没引起人们的重视,如同一例急性炎症,错过了根治的最佳时机,便成了慢性顽疾。
祥子和菡萏忙着做砖瓦坯子,给别人说千万好话将自己的坯子凑在人家的货里装成整窑,这小本生意,一样的投入,得计算,有风险。
在生计和生活中间,是无路可走的,所以就有了舍得。
三年后,锴鲤鱼跳龙门,掉到了一中等专科学校,而晓通过祥子的关系早一年上了高中,爹妈努力了最后一把,希望有个好的结局。
翀则光荣毕业,仍由祥子带着,低三下四求了各路诸侯,谋了份很不错的工作,因为这份恩赐,菡萏加入了伊斯兰教,开始感谢神。
在三个孩子求学的过程中,除了祥子夫妇辛苦劳作,省吃俭用,城里的翀他外婆功不可没,她的贴心贴肝的奉献实在是人间之大魂。
锴就在外婆的城市上学,三年间,他感知的是无所为报的恩惠。
开学第一天,祥子带着锴去报到,这是他心情最好的时候,甚至比送老大去上学还激动,毕竟这是西田乡近几年来少有的小中专生。更是自己和菡萏的又一杰作。
从邻近的镇上的小火车站买了车票,父子两个静下心等待火车一点点滑过来。锴有通知书,买的是半票,虽然省不得多少钱,但节省一分是一份。锴当然不知道自己还有这样的权利,看着爹和售票员说了几句话就省了几块钱,还以为爹和那人认识呢!
因为是短途,就没有准备什么吃食。锴不是第一次坐火车,但这次尤为激动,整个就好像这车是专为自个开的。
车站距学校更近一点,所以父子两个先奔了学校,其实学校也备了新生接送车,但出来的少,祥子还是很小心,本来也没有几步路。
这里是城市,传统意义的中等城市,学校也出奇的庞大,还经常会连在一块儿,几所学校并在一起,那可是壮观的很呐!
校门口的柱子上,清楚地写着办入学的程序。祥子看了几遍,像自言自语,又似给儿子商量些什么,嘟囔了好一会儿。
“锴,把钱拿出来吧?” 祥子说话时,脸上闪过一丝叫人不能捉摸的表情,很浅很浅,就好像水面上荡漾的光。
锴的裤头被菡萏补了袋子,来回缝了几道线,厚厚的一叠钱,是前天夜里祥子翻箱倒柜整收来的,整个像魔术,真的好大一堆,还尽是大钞票儿。
“够了吧!”菡萏看着点了一遍又一遍的祥子,莫名其妙的想笑。
“我们还不是给这几个王八羔子打工,再干也是为他们,不用舍不得。嗯!”
祥子慢慢抬起头,盯着菡萏,已经有了几根白发。
“说啥呢?又错了。忘记数到哪里了,我再数一遍!”
其实这不是祥子数的最后一遍,在把钱交给学校出纳之前,祥子又数了几次,一张是一张,还从嘴里湿了唾液在手指上。
“是这么多吧?”祥子盯着学校出纳数完最后一张,不放心地问了一句。
“哎,大哥,这钱你没数过吗?”
祥子不知道怎么说,他憨厚的直觉提醒他面前戴眼镜的小男人在损他,也许刚才数的时候耽误人家的时间,可是……。
祥子努力地从脸上挤了点笑,拿了收据就走了。
“锴,你看那老师咋样?”
“什么咋样?”
“狗熊,像不像瘦的没有肉的狗熊?”
锴还不能理解爹话中的意思,他只是15岁。社会对他来讲还只是刚刚接触,要学习的不仅仅是知识,相关的礼仪,交际,情感就像他意识境界的植物,已经开始萌芽。
找到宿舍,定了床位,祥子放心了,给先来的几个同学及其家人打了招呼,就扯了儿子下了楼,“走吧?去看看你的奶奶,以后,你要经常去的”。
坐公交车要20分钟,爷俩下了车。锴显然被陌生的环境给挟持了,他偷偷地左顾右盼,高大的白桦树,穿流不息的车队,来来往往的人群,自己在哪里?奶奶在哪里?“爹!爹!”他喊祥子,声音小了许多。
“咱们是不是坐错车了。”
“傻瓜!你爹会坐错车吗?”
祥子给儿子开玩笑,他的心情突然好了许多,钱本来就是应急的,是用来花销的,只要不是用在别处,大把大把的撒也是要的的。坐车的时间里,他想到和锴出发前的一天晚上。二弟和三弟要再家里说闲事。推测了一家子的将来,锴还是被给予厚望的,孩子毕业后也是个干部,是公家人,吃公家粮的,终于又把一个孩子推出了这黄土慢慢无边际的农村,所付的心血又是那样的光荣。
大概是祥子和菡萏的信被周老太收到了,她请人读了来听,外孙要来城里上学,来陪她,这可是有血脉相连的,亲人呐!所以,老人家这两天也特好的心情,这会站在楼边的空地上正和几个街坊说些什么!
我终于发现:母亲赐予我的力量,原本就在额头最深的那条纹络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