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卷 帷幕
20世纪70年代,河南。
朦胧的夜终于从夕阳深处走了出来,在它的影子一点点把海市蜃楼样的晚霞遮拦完全时,早都跃跃欲试的祥子一把拉开院门。
“妈,我去了啊?”
“哎!路上可要小心呐!”
邻居的门都关紧了,在地里忙活一天的乡亲们多半已经爬在床上,也有兴致的还在摇曳的煤油灯下唠家常,偶而会从幽深的屋子里传出男人重重的咳嗽声。
和祥子一块上路的还有一头披红带花的驴子,背上扎着两个口袋,虽说是两个口袋,却只装的半满,一边是小麦,一边是玉米。
粮食最为紧张,为什么会紧张呢?祥子并不知道,其实真正问遍全村的百姓,真正知道其中缘由的恐怕也不会有几个;好在父辈仍然存了感恩的心肠,叮嘱孩子们安分守己,勤劳奉献,报效祖国,所以,还没有谁血烧的一定要去革谁的命。
毛驴子闷了声地跟在主人后头,它自然没有祥子的心情,纵然是多年来少有的装束,可毕竟是傍晚了,别说是自己家族的成员看不到自己,就是想得到路间行人一两句称赞应该也是枉然。倒是在经过村口老杨树的时候,猛地从树上掉下一只鸟来,差点砸着毛驴的耳朵,又叽喳两声飞快地逃走了。
这一惊一诈,祥子立刻收紧了缰绳,停止了前行。他一边下意识地伸手拂在脸上,一边飞快地滚动眼珠子,四处搜索,心跳的又快又有力,好在外面褪了颜色的仿军装的外套还被扣子系着,将所有的恐惧束缚在身体里。
中国近代史赫赫有名的文化大革命已近尾声,然而历时10年之久,相继有人倒下,其中不乏为国家独立立下汗马功劳的英雄们,对他们来讲,祖国是伟大的,而对祖国来讲,他们是委屈的。
单纯的降旗、鸣笛默哀已经不能表达国民的心意,所以,政府决定太阳下面不许有喜庆。
李家真是太贫了,当家的饥不择食,贩卖人口,已经被公安局抓了去。女人姓邹,苦命的早早没了风韵;女儿已经辍学,不光因为学费;家中有田,总得有人经营吧?其实家中还有一个孩子,是带把儿的,革命开始时就迷失进去,坐了免费的火车上了北京,却是一去不复返,先前还有信儿,后来便没有人再见到了,生死未卜,没了音讯。
见怪不怪,对李家来讲,是没有精力辩识消息的真伪,而且,时局正处在黎明前的黑暗,坏人还在做最后的挣扎,麻木的百姓甚至把进监狱当做一日三餐般的常事,只求不出声,不说错话儿。
李家女儿叫菡萏,这名字也暗示出李家老爷子的学识,的确,菡萏的爷爷曾经办过私塾,在地方上很有名望。
“娘!”祥子拍了拍门环,几乎是同时,门开了,仿佛门后就有人在等着似的。
“孩子,我可把闺女交给你了,”
李氏说完话,侧身让出背后的菡萏。
“妈,……妈,我这就走吗?”
菡萏一身劳动布,虽然不是新衣服,但浆洗的很干净。
“嗯!”李氏突然微笑,并使劲的点头。
“妈……。”
菡萏曲膝跪下,用手捂了嘴巴小声哭起来,
祥子御了牲口,看到这些,竟然不知所措。
“还不过来给妈跪下,”菡萏从余光里看见抓耳挠腮的祥子,立刻来了气,恨恨地喊。
“祥子并不愿意,男儿膝下有黄金,虽说菡萏就要变成自己的老婆了,但她的妈妈还是陌生的多呀!可再看菡萏一副含泪欲滴的眼睛,重重的哀思直揪的他心痛。
“都是这可恶的黑夜!”祥子心里说着,已经跪在菡萏的边上。
为什么要生孩子呢?因为贫穷,没有人能够在没有精神生活的世界里长时间的生存,上帝正是看到了这一点,他赋予了人类生育的本领。
从邻近的李集把菡萏用毛驴子驮回来的当天,祥子就种了种子在她的肚里,欲望像火一样满足后就剩下昏睡。隐约中,祥子又听到菡萏在哭泣,就强睁开眼睛,看着女人泪汪汪地看着自己,立刻打起精神,关切地问起来。菡萏也不说话,只是嘤嘤的哭,祥子又多问了几句,她便愈加的动感情,泪水汹涌地淌出来,抽搐的下气不接上气,几次呛着咳嗽出痰来。祥子当即没了新婚的喜悦,疑怀是不是自己做错了什么,想了来去,刚才自己是欺侮了她,可她娘都说把她交给自个了,还有政府批准发下来的结婚证,抱她上床也不为过呀?
妈的声音隔了窗户传进来,“闺女,咋了呀?”
祥子耷拉着脑袋,忐忑不安地等菡萏说话。
“没事儿,您睡吧!”
哭声随即没了,像被深厚浓重的夜给浸在了里面。
第二年,小两口便有了儿子。
社会已经亮堂了许多,小型的庆贺聚会还允许的,在儿子满月之日,祥子邀了各方的亲友,摆了几桌子宴席,欢闹了一下。
自家的有姑姑、姑夫;娘家来了妈、舅舅和姨,重量级的要算双方的爷爷,都是80岁的人了,仍然精神矍铄,面色红润。
村里有专门料理这料喜事的人,站在早都物色好的显眼地方,扯了嗓子喊:“今天是老张家传宗接代,续添香火的大喜之日,所来的有亲戚,有乡邻,都是为了一个心愿,希望这根苗儿长的壮,光宗耀祖,叫村里百姓跟着沾光。”主持还想说,却看见有人已经忍耐不住,使了筷子从八仙桌上盛肉的盘子里取东西塞到嘴里,倏的很快,却也尽能撑在嘴里。
“吃,吃,随意,随意。”
菡萏的爷爷使的旱烟袋,随便吃了点就轻烟袅袅地吸上了,祥子的爷爷也抽烟,是卷烟,从布袋里摸出早裁好的烟纸,再从吊在胸前的烟布袋里摸索出一撮碎烟沫儿,搁在纸上,退到边缘,一点点的卷上,快到尽头,得举到嘴前面,用舌头舔一下,再继续,直到唾沫浸浸的一角粘在前面的纸上,回手把烟卷的两头扭转一圈,捏实在了,就能放到嘴里,分大小头,小的一端是用来噙的。
“孩子叫啥名?”有人吃饱了,一边打嗝,一边吆喝。
“张翀,”祥子干忙应声,
“是不是林冲的冲呀?也想叫孩子做个大官?”有人就要显摆自己。
“什么呀?是一个羽字加一个中,羽毛的羽,中国的中,青云直上的意思。”菡萏的舅舅忍耐不住,放下筷子,抹了把油渍渍的嘴巴,很认真地喊。
酒席间立刻嗡的一声,像升腾起一层薄雾,文盲占了大多数,他们甚至于不能想像到两个汉字能加到一起来用,还有那样吉祥的意思。
孩子是老太太抱着哩,祥子的奶奶,最有身份的小脚女人,老人家很喜欢这个乖巧的重孙儿。一直爱不释手,不知觉冷落了也在襁褓中的祥子的小弟弟。
老张家是原始的母系权威,奶奶很威严,连爷爷都不随便招惹她。
这一状况使菡萏母子在宁静祥和中享受着生活,尽管好景不长,两年后,老人家溘然长逝,但是,在这当中,菡萏已经熟悉了婆婆的脾气,这短暂的时光给她进入真正扮演媳妇的角色提供了缓冲的平台,使她在接下来的家庭生活中,足够多地避免了困境。
虽然,奶奶临终前也有嘱咐,声明自己是年岁已大,再活下去就有糟蹋粮食的嫌疑,要孩子们不要搬弄是非,给邻居们做了笑料。但是,她的女儿不能随随便便就接受菡萏,当她有了所谓的权力时,她便出题来考菡萏。
“什么是革命?”
这的确像个玩笑,菡萏没有思索就摇头说不知道。
“革命就是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祥子的娘居然也懂这个。
还没等祥子笑出声,斗争就在锅碗瓢盆的轻巧碰撞声中演绎开了。
菡萏的爹刑满释放,回到家就来了运气。被公社请去做了支书,他的婆娘也沾了光,到公社大食堂里做饭,吃不屑发愁了,这在当时是很不错的光景。
娘仍然是亲的,隐约听到菡萏和她婆子较力的闲言碎语,菡萏的妈就请人代话过去,要闺女回来小住。
这下子,张翀就有了福祉,公社里甚好的饭菜,他一定是最先品尝,所以养的一身肥肉,乍看就像官老爷子家的公子。于是,很快就有小资产阶级的帽子张扬过来,戴在菡萏爹的脑袋上。
文革已经结束,翻案工作如火如荼,有人出来,就得有人进去。菡萏爹自恃清白,也不争辩理论,好事者发挥的淋漓尽致,罗列了名目繁多的有损社会主义建设的罪名,将老头儿又按了近去。
当时盛传有人说胡话被割了舌头,菡萏母女也不敢和所谓的政府作对,默认下这飞天横祸,重新过起贫农的生活,好在几日的别离叫婆婆想了许多,婆媳关系倒是改善了不少。
李翀两岁时,家里又添了男孩,却是祥子的小弟弟,这样算来祥子兄弟姐妹共6个,祥子老大,菡萏便是大嫂。
李翀已经会走路了,菡萏腾出手来得替婆婆抱孩子,一家人嘛,分不的多清的。
可家的确太大了,每每吃饭七八个孩子像学生一样挤在桌子边,大人只有招呼的份儿,那里还敢分心吃口馍,喝口稀饭的。菡萏就给男人说想分开来过,祥子则传话给爹,他爹又把这话原封不动给了老太太。
“不行!”震怒夹杂着不安。
“这样大的家,分开来过,怎么过?”
大队里来了指标,说要挑几个聪明的年轻人到城里学习,培训后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支书和会计合谋想把各自家里的歪瓜裂枣全送出去,但还是被赶了回来,上面的领导说了,真没有人,就取消这个村子的“番号”。名存实亡吗!靠这帮人去搞建设一定会被资本主义笑话的。会计叫金明,满肚子生着妒忌,他的坏水一直影响着支书——冠冕堂皇的真正的一个小资本家。
为了保住顶上乌纱,两人只好重新物色人选,祥子首当其冲,因为他是村里最有学问的人。
祥子爹是很有名的教书匠,而他的爷爷,就是在李翀出生后不久逝去的老先生,曾是地主。只是并没享受几天就被人民解放了,也正因为此,他的成分是富农,到祥子这辈则成了中农。村中有老先生遗产的传闻,但只是传说,被斗争后的老先生粗衣打扮,一副改过自新状,日子再久些人们便原谅了他。但祥子爹百分支持孩子们的学业,其中不斐的费用一直是个迷。
祥子上到高三,文革就开始了,造反派和保皇派真枪实弹的干了起来,甚至于把大炮都架到了楼上。看到对方的炮手就是同学,这边就有人笑了,大声喊话:“你们是那一部分的?”,那边就有笑嘻嘻的声音传过来,“造反派”。
“你们的大炮怎么冲着自己人呐?”
“谁跟你自己人,给我放!”话音突然变了,这边的玩笑还没开完,那边的大炮就叫上了,“嗖”的一声,炮弹贴着楼上的红旗过去,幸亏瞄的不怎么准,打在城外的空地上,逬起许多石渣儿。
学业中断了,但祥子仍然是村中唯一的老三届。
跟祥子一块进城的还有一个女孩子,亭亭玉立的一个美人儿,同行的男青年都忍不住献媚讨好,唯独祥子端坐在车上,正人君子似的。
“祥子,听说你很怕老婆的,是不是呀?”女孩子大胆地张口问他,
祥子红了脸,木讷的语无伦次,嗯了半天才说出一句话:“你胡说!”
“那你怎么不敢看我呢?”
“我不想看”,祥子赶快收了眼睛,朝一边望去。
“哼,是怕老婆吧?”女孩子哈哈的笑,激的祥子心跳加速,一狠心,又转过脸,睁圆了眼睛“我看你,又咋得?”
女孩收了笑容,变得文静了许多,突然的改变叫祥子一愣,不知所措。
从四目相对的那一刻起,祥子心里莫名地生出一个秘密来,但他认真的保守着这个秘密,保护着自己。
可惜那个女孩并不是善辈,千丝万缕的瓜葛居然和公社书记有亲戚,下了谗言,祥子又被贬回了村子。
金明死了,他死之前,国家审判了那帮坏人,枪毙的枪毙,定刑的定刑。
祥子的二弟三弟相继娶了老婆,接下来就是添丁加人,祥子妈不敢任由这个家庞大,寻了村干部依了国家政策又在村子东边盖了新房,一次吃饭的间隙,分家的事便定了下来。
祥子是长子,分得老宅堂屋,二弟三弟各得瓦房两间,吃穿也有分配,俱是青年,又是兄弟,妯娌们也无闲话,这件大事尘埃落定。
堂屋很漂亮,山墙全是牛砸胡基垒起来的,不仅结实,还冬暖夏凉。
说起牛砸胡基,其实是选一块空地,牵牛在上面来回,牛蹄子没进浇了水的地里再拔出来,起到搅拌的作用,均匀了,就停下来,让表皮的泥巴干瘪裂开,待碾子在上面活动时,就要碾平整了,最后要拿很大的刀,两个人抬好,放在适当的位置上,用锤子砸特制的宽厚的刀背,把整块的胡基割裂开来,再有几日晴天,就可以拿杠子撬起胡基来用了。
其实屋子是被隔开的,有墙隔了两道,中间正对后门,是厅堂。东西各有一间屋子,祥子一家分得东屋,西屋住着伯伯家的孩子。
隔墙是砖头,和檐相平,再向上是支持脊檩的柱子,柱子中间被工匠巧妙的安了横竖各异的棂儿,并且贴上了纸,质地很好的白纸。
屋子很高,但在外面并不好识,深入地下有半米之多,地上铺砖,后门出去有台阶向下,是后院,堆有谷物的秸秆,近角还有猪圈。屋子还分层,并不是楼,因为根本没有梯子,真要上去得将凳子叠起来,小心探上身,胳膊放在二层口子的长木上时,还要用力。
光景就是光景,分开就意味着独立,留下的东西就是自己的,尽管全是别人挑剩的,祥子和菡萏相对而笑,李翀仍然在厅堂追小鸡儿玩。
又有人传出消息,说大青山的学校想请祥子重新回去,菡萏没有考虑就回绝了。祥子知道其中的理由,因为教书差点丢掉自己的今天。
文革中间,祥子鬼使神差地晃到了大青山,还在那里谋了份教书的活计,碰的正着,臭老九的帽子戴上了,被鬼古精怪的学生仔们押到主席台前认罪,按了脑袋,就想叫祥子低头,那怎么行呢,祥子使了劲的就抬起来,如此反复来回,学生们恼了,很揍他一顿,押送回公社,要求反省。
反省不同于改造,但少不得劳动,村子边有大炼钢铁时砍毁的成片的林子,烧的烧了,没烧的根压在土里,刨出来,于国有利。
祥子去刨,一个人,没有人敢给他说话,因为他是坏分子。他累了就抽烟,有劲就下镐找树根,活生生的一个知识分子硬被软禁在人民中间。
有人给他送水,还有红薯和窝窝,是菡萏,还没有过门的媳妇儿。
“去,还是不去?”祥子看着菡萏,自言自语。
男人不同于女人,他们经常冒险,所以说人们经常把勇敢冠给他们。
大青山,因为平凡所以安详。
做了公差的祥子经常会从学校背粮食回来,许多学生的学费是用米粒儿兑起来的,他是丈夫更是儿子。他喜欢先到父母住的新房里去,弟弟妹妹还小,做为老大,他是尽职的,菡萏知道,也不止一次的苦口婆心想说服自个的男人,学学老二和老三,往自个家里塞足够多的东西。
祥子骂她妇人之见,不懂礼识,还伸手要来几下;菡萏挺了肚子迎上去,祥子才知道自己又有了一个孩子。
第二个孩子也是男孩,因为菡萏的爹还在狱中,名字就由孩子的爷爷来起,老人家识文弄字,当过几天的老师,曲指算了,选中一个晓字。
清楚自己的负担,眼见父母的疲惫,弟弟和妹妹还要求学,祥子又犯难了,他想从大青山回来,再回来,扶犁种田,而自己的肥差完全可以行了人事叫某个弟弟顶上去。
实事上,祥子真的从学校回来了,不光妻子不理解,父母也很惊讶。
二弟在县城找了份工作,还算实惠,能养着老婆,很快也有了自己的儿子。
肆弟仍在上学,教育制度已经率先从革命的阴霾中闯出来,高招恢复了,天份很好的老肆鼓足了劲想出人头地。
所以,三弟去了,接了祥子的差事,胳膊里面夹了书本,煞有介事的做起了灵魂工程师。
这的确是付出,不管怎样,从脑力劳动到体力劳动,就是种退化。但祥子是完整的,他的健康超过所有居心叵测的坏蛋,他的谦让被上天看到了。
大队部积满了人,并没有足以牵了人们思想的利益驱使他们踊跃,换届选举大队干部是一项政治任务,没有谁不愿讲政治。
名不转经转的祥子竟然榜上有名,两千多人的大队只有祥子出类拔萃,街头巷尾的议论更是把祥子传的神乎其神,有人就讲他就是英雄。
菡萏并不怎么高看平日里寡言的丈夫,但自主席台上公社专干高声念道自己那口子的名字时,她又是无比的激动,这比从路上捡包白面还振奋人心的精神财富几乎叫她忘了唤在边上玩的翀回家。
一路上,突然冒出许多人给自己打招呼,菡萏真的好不自在,脸上的笑容一直挂到了屋里,把小儿子放在床上,顺手抄了边上橡皮的洗衣小女孩扔给他;背后的翀已经叫饿了,拉着妈妈的衣襟左摆右摆,就像要吃奶的孩子。屋子上面那层由一排钉在山墙上架着的横木上的木板隔开,为了防老鼠,就把放吃什的篮子吊在隔板的下面。
菡萏伸手在篮子里摸了半天,拿出一个半大的红薯,
“给,看你那鼻涕!”
李翀一边接过红薯,一边用力的闭了嘴巴吸气,露在外面的鼻涕很快又钻了回去,怕不干净,孩子又习惯地伸了袖子在鼻子下面来回了几下,确是干净了,袖子上却多了晶晶亮的东西。
“哧。”菡萏笑了,拿了抹布帮儿子擦鼻涕,看孩子清瘦,心里便发起酸了。
祥子跨门进屋,赶忙伸了巴掌使劲地拍自己的脸蛋子。
“这笑的,脸都发麻了!”
桌子上摆着碗面叶儿,汤里漂着几滴虫子样的油,葱花已经被泡出了翠色,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醋香。
“翀他爹,开会啦?”菡萏从厨房正端汤出来,看着汤水在指尖下晃动,仍不忘跟男人打招呼。
祥子没说话,他诧异妻子的无动于衷,尽管这面条儿是难得的白色。
菡萏的头发扎了两簇,拿皮筋儿吊着,浅黄色的皮筋儿还是上个月到会计那里算账时抢来的,除此之外,头发还是头发,没有任何花样的装饰,衣服鞋子!
菡萏的确被丈夫的沉默给打动了,急急地迈前一步,但放碗时还是有饭溢了出来,她慌忙撤手,祥子已经拉住了她的胳膊,伸手迅速地擦去汤渍,贴嘴上去,呼呼的吹起来。
李晓已经安静地睡了,李翀和邻居的孩子们玩的也很好,嬉笑声不绝于耳,这都是他们的成绩,包括今天大队部公布中选人名单时,群众的沸腾,家里的摆设虽然陈旧,却也很齐全了,生活似乎正在走好,幸福的日子一点点的临近。
“接下来,我们……。”祥子突然停下不说话了。
“怎么样嘛?”
“再要个闺女。”祥子猛地抱住菡萏,
李翀的哭声响了起来。
不是有人抢他的好吃的,而是,他挨打了。
“我说你呀,就不能和弟弟玩吗?”
菡萏突然觉的失口,“孩子,不要哭,学你爹的样子。”
其实养孩子和养鸡养狗差不多,操心是要的,危险不是简单的像狼来到圈边那样的清晰,有时,孩子就像铁定了心要测试父母的注意力,会做极端的实验。
大队要锄树,这是公物,祥子亲临督战,翀跟了去看热闹。
是楝树,枝上结有极小的子儿,杆很粗,要三个人才能围住,树冠散开,蓬松的枝条就像它的头发。还是夏天,但是它的叶子已经落了一地。翀就站在一边揣测,这树儿是不是见到拿了绳索板斧的人也会害怕呢?要不然为什么会掉这么多树叶呢?
砍树的好把式很多,因为大炼钢铁时公社曾组织过学习,有瘦小干练的人猴一样地攀到树上,把腰系的绳子取下,绑在树干上端着力的位置,又飞快的溜下来。板斧是很锋利的一种宽刃小斧子,有别于《水浒》上李逵的兵器,比他的要小巧许多。在树要倒的反向,掏出一个槽子,快到树轮的中间位置时,祥子就喊:“拉紧绳子。”
持斧的还要砍,大树一颤就想倒下去,拉绳子的人就嚷嚷:“不用砍了,你让开吧。大家一起使劲,数枝带着风就斜下来。”
树太高了,虽然翀站的很远,还是被树影给罩上了。
和树比赛看谁先跑到孩子站立的地方,祥子几乎是从轰然倒下的树杆下钻过去,伸手抱孩子时,树枝已经碰到了他的脊背。
祥子不动了,像一堵活着的墙把数以千计的树枝挡在外面。
席地而起的尘埃荡在矮空中,散尽时,祥子父子都成了土人。
“爹,咱们回家吧?”翀不安的说,
“哎!”祥子试图抬脚,还是不自主地缩了缩肩膀,后面就有人喊:别动,流血啦!
庞大的树冠被祥子用皮肉生生销去,现出一个不规则的槽,槽里边站着翀。
突然涌出汗来,接着,祥子无力地坐在地上,看着儿子苦笑。
知识青年接二连三地来了,并不是真的奶声奶气,扶不起来的软蛋,甘存世、李建支,还有牛二涛,就很结实,干活很卖力,很快就和祥子交上了朋友。
并不是劳动了就没有思想,凡是过来的青年们多是养尊处优的少爷小姐,脾气上冲的很,口角自然少不得,就是拳脚也时有发生。
李建支被结实地搞了一次,脸上全是血,像洗脸水一样顺了下巴滴个不停。他站在祥子家门口,敲门声几乎吵醒了酣睡的晓。
祥子开门也被吓了一跳,煤油灯忽闪了两下,李建支赶紧往屋里走。
“祥子,我建支呀?”
“是建支,这衣服和鞋子还像,唯独这张脸不像了。”菡萏也披了衣服起来。
“穷话,快倒点水,给他洗洗。”祥子想不得其他,埋怨老婆的啰嗦。
接连洗了两盆子的水,李建支才把脸露出来,祥子扯了毛巾要扔过去,被菡萏瞪了一眼但他并不理会,“建支,擦擦!”
一边说话,祥子一边靠过去,伸手揽过李建支的脑袋,“来,我给你检查一下,看看哪里冒的水儿?”
李建支摆摆手,从脸上拿走毛巾时,指了指鼻子眼儿,
“老哥,这里呀!”
“怎么会跑到额上去呀?”
“抹上去的,不那样做,他们就不会害怕,我就得继续挨打,也没机会出逃。”
“到底怎么一回事呀?”
李建支诡秘的一笑,“都怪牛二涛那仔,硬要去碰桃花运。”
“什么?你们去女知青的大宿舍啦?”菡萏完了话,吃惊的连嘴巴都忘记合上。
“那,那两个家伙呢?”
“唉,怕是落网了。”
第二天一大早,大队部的广播就喊上了,“全体社员请注意,大队部开会。”紧急会议,会场已经做了布置,主席台前面加了几张着桌椅,多了几个民兵在周围转悠。
老支书很严肃地坐在主席台中央的桌子里面,列席的有各小队的负责人,还有知青的头儿——一脸胡子的马长顺。
“乡亲们,今天叫大伙过来,有件事情想给大家做个交待。”
“昨天晚上,朗朗乾坤,在我们这片讲政治讲纪律的干净土地上,就有那么一小撮的害群之马,意于破坏团结,冒天下之大不韪,到女知青的大院里寻衅滋事,正所谓蚍蜉撼树谈何易,被我们正义之师悉数拿下。”
马长顺喝水时,老支书瞪了眼睛提醒他:“什么呀?还有一个在逃。”
“对,还有一个漏网之鱼,但已经被确定了身份,现在请民兵把这几个知青中的败类给押上来。”
牛二涛和甘世存先后被架到了椅子上,又被赶到了桌子上,头发已经被剃了,是连夜干的,没有政绩的官儿很多,鸡毛蒜皮的功劳也得吹嘘一番。手没有绑,这倒叫两个人别扭来去,不知把手放到哪里好了。
“还有一个是……。”马长顺用眼睛扫了场子,吵杂声立刻小了,就在这一扫当中,他的脑海中忽然闪过将要念道名字的人的样子来。的确,李建支就在会场的西北角,突然仰头,却被马长顺逮了个正着。
“会场的民兵请注意,请注意,听我说,按我说的方向看。”
“西北角”
李建支想退出西北角,只觉得有无数双眼睛过来,迈不得半步,
等李建支也站在了桌子上,会议继续。
“定什么罪呢?我们想听听大伙的意见,”马长顺贴近话筒说,
“流氓罪,”
“强奸犯,”
“败俗的种,毙了去球!”
什么声音都有,人们都还很浮躁,集会时刻在提醒人们斗争,坏人就是敌人,敌人不是日本鬼子白匪军吗?不是的,现在的敌人是罪犯。
“嗯!我说几句,做为一名长期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老同志,我觉得这件事很严重,必须严肃处理,以正风气。”
这是戴眼镜的公社特派司马专干的话,外强中干的要命儿。
老书记只是清了清嗓子,会场立刻静了下来,
“我想,事情大小请公安机关定夺,报请公社来把人带走,”
“不行,绝对不行,”老书记的话音刚落,祥子站了起来。
会场又哄的一下,就像苍蝇堆里掉下一个土卡拉,这可都是管家的人呀,意见相左不是搞分裂吗?
老书记半天没吱声,灭斜着眼看祥子,最后长出一口气,回头给他一句话:“你说为什么不行?”
“他们还是小孩子,把他们真报上去,前程就没了,而且并没有受害者,他们并没有真的做出什么坏事来,还有……。”
“我必须打断你的话,你知道你要否定的是谁吗?我们这个集体都错了,这几个小子是无辜的,李祥子,你没病吧?”老书记已经红脸了,脖子上的青筋也像有了气似的,高高的突兀着。
“我的病很重!”祥子第一次与老书记正面对抗,“但不管怎样,我保他们。”
牛二涛和甘存世的头发还没有完全长出来,祥子便被撤职了,还被开除了党籍。菡萏伸手戳着丈夫的脑门儿,祥子晃了脑袋躲过,叹了气蹲在墙角,一个劲地眨眼睛,心里说不清的滋味。
大家又在一起喝了几次酒,菡萏已经愈来的不悦意,几个人自知有愧,讨饶就愈来愈少,不久,到了返乡的季节,挥泪而别。
“看看,你图个啥?”菡萏仍是有气。
祥子不愿理她,推门出去,坐在厅堂里点烟来抽。
我终于发现:母亲赐予我的力量,原本就在额头最深的那条纹络中间……!
朦胧的夜终于从夕阳深处走了出来,在它的影子一点点把海市蜃楼样的晚霞遮拦完全时,早都跃跃欲试的祥子一把拉开院门。
“妈,我去了啊?”
“哎!路上可要小心呐!”
邻居的门都关紧了,在地里忙活一天的乡亲们多半已经爬在床上,也有兴致的还在摇曳的煤油灯下唠家常,偶而会从幽深的屋子里传出男人重重的咳嗽声。
和祥子一块上路的还有一头披红带花的驴子,背上扎着两个口袋,虽说是两个口袋,却只装的半满,一边是小麦,一边是玉米。
粮食最为紧张,为什么会紧张呢?祥子并不知道,其实真正问遍全村的百姓,真正知道其中缘由的恐怕也不会有几个;好在父辈仍然存了感恩的心肠,叮嘱孩子们安分守己,勤劳奉献,报效祖国,所以,还没有谁血烧的一定要去革谁的命。
毛驴子闷了声地跟在主人后头,它自然没有祥子的心情,纵然是多年来少有的装束,可毕竟是傍晚了,别说是自己家族的成员看不到自己,就是想得到路间行人一两句称赞应该也是枉然。倒是在经过村口老杨树的时候,猛地从树上掉下一只鸟来,差点砸着毛驴的耳朵,又叽喳两声飞快地逃走了。
这一惊一诈,祥子立刻收紧了缰绳,停止了前行。他一边下意识地伸手拂在脸上,一边飞快地滚动眼珠子,四处搜索,心跳的又快又有力,好在外面褪了颜色的仿军装的外套还被扣子系着,将所有的恐惧束缚在身体里。
中国近代史赫赫有名的文化大革命已近尾声,然而历时10年之久,相继有人倒下,其中不乏为国家独立立下汗马功劳的英雄们,对他们来讲,祖国是伟大的,而对祖国来讲,他们是委屈的。
单纯的降旗、鸣笛默哀已经不能表达国民的心意,所以,政府决定太阳下面不许有喜庆。
李家真是太贫了,当家的饥不择食,贩卖人口,已经被公安局抓了去。女人姓邹,苦命的早早没了风韵;女儿已经辍学,不光因为学费;家中有田,总得有人经营吧?其实家中还有一个孩子,是带把儿的,革命开始时就迷失进去,坐了免费的火车上了北京,却是一去不复返,先前还有信儿,后来便没有人再见到了,生死未卜,没了音讯。
见怪不怪,对李家来讲,是没有精力辩识消息的真伪,而且,时局正处在黎明前的黑暗,坏人还在做最后的挣扎,麻木的百姓甚至把进监狱当做一日三餐般的常事,只求不出声,不说错话儿。
李家女儿叫菡萏,这名字也暗示出李家老爷子的学识,的确,菡萏的爷爷曾经办过私塾,在地方上很有名望。
“娘!”祥子拍了拍门环,几乎是同时,门开了,仿佛门后就有人在等着似的。
“孩子,我可把闺女交给你了,”
李氏说完话,侧身让出背后的菡萏。
“妈,……妈,我这就走吗?”
菡萏一身劳动布,虽然不是新衣服,但浆洗的很干净。
“嗯!”李氏突然微笑,并使劲的点头。
“妈……。”
菡萏曲膝跪下,用手捂了嘴巴小声哭起来,
祥子御了牲口,看到这些,竟然不知所措。
“还不过来给妈跪下,”菡萏从余光里看见抓耳挠腮的祥子,立刻来了气,恨恨地喊。
“祥子并不愿意,男儿膝下有黄金,虽说菡萏就要变成自己的老婆了,但她的妈妈还是陌生的多呀!可再看菡萏一副含泪欲滴的眼睛,重重的哀思直揪的他心痛。
“都是这可恶的黑夜!”祥子心里说着,已经跪在菡萏的边上。
为什么要生孩子呢?因为贫穷,没有人能够在没有精神生活的世界里长时间的生存,上帝正是看到了这一点,他赋予了人类生育的本领。
从邻近的李集把菡萏用毛驴子驮回来的当天,祥子就种了种子在她的肚里,欲望像火一样满足后就剩下昏睡。隐约中,祥子又听到菡萏在哭泣,就强睁开眼睛,看着女人泪汪汪地看着自己,立刻打起精神,关切地问起来。菡萏也不说话,只是嘤嘤的哭,祥子又多问了几句,她便愈加的动感情,泪水汹涌地淌出来,抽搐的下气不接上气,几次呛着咳嗽出痰来。祥子当即没了新婚的喜悦,疑怀是不是自己做错了什么,想了来去,刚才自己是欺侮了她,可她娘都说把她交给自个了,还有政府批准发下来的结婚证,抱她上床也不为过呀?
妈的声音隔了窗户传进来,“闺女,咋了呀?”
祥子耷拉着脑袋,忐忑不安地等菡萏说话。
“没事儿,您睡吧!”
哭声随即没了,像被深厚浓重的夜给浸在了里面。
第二年,小两口便有了儿子。
社会已经亮堂了许多,小型的庆贺聚会还允许的,在儿子满月之日,祥子邀了各方的亲友,摆了几桌子宴席,欢闹了一下。
自家的有姑姑、姑夫;娘家来了妈、舅舅和姨,重量级的要算双方的爷爷,都是80岁的人了,仍然精神矍铄,面色红润。
村里有专门料理这料喜事的人,站在早都物色好的显眼地方,扯了嗓子喊:“今天是老张家传宗接代,续添香火的大喜之日,所来的有亲戚,有乡邻,都是为了一个心愿,希望这根苗儿长的壮,光宗耀祖,叫村里百姓跟着沾光。”主持还想说,却看见有人已经忍耐不住,使了筷子从八仙桌上盛肉的盘子里取东西塞到嘴里,倏的很快,却也尽能撑在嘴里。
“吃,吃,随意,随意。”
菡萏的爷爷使的旱烟袋,随便吃了点就轻烟袅袅地吸上了,祥子的爷爷也抽烟,是卷烟,从布袋里摸出早裁好的烟纸,再从吊在胸前的烟布袋里摸索出一撮碎烟沫儿,搁在纸上,退到边缘,一点点的卷上,快到尽头,得举到嘴前面,用舌头舔一下,再继续,直到唾沫浸浸的一角粘在前面的纸上,回手把烟卷的两头扭转一圈,捏实在了,就能放到嘴里,分大小头,小的一端是用来噙的。
“孩子叫啥名?”有人吃饱了,一边打嗝,一边吆喝。
“张翀,”祥子干忙应声,
“是不是林冲的冲呀?也想叫孩子做个大官?”有人就要显摆自己。
“什么呀?是一个羽字加一个中,羽毛的羽,中国的中,青云直上的意思。”菡萏的舅舅忍耐不住,放下筷子,抹了把油渍渍的嘴巴,很认真地喊。
酒席间立刻嗡的一声,像升腾起一层薄雾,文盲占了大多数,他们甚至于不能想像到两个汉字能加到一起来用,还有那样吉祥的意思。
孩子是老太太抱着哩,祥子的奶奶,最有身份的小脚女人,老人家很喜欢这个乖巧的重孙儿。一直爱不释手,不知觉冷落了也在襁褓中的祥子的小弟弟。
老张家是原始的母系权威,奶奶很威严,连爷爷都不随便招惹她。
这一状况使菡萏母子在宁静祥和中享受着生活,尽管好景不长,两年后,老人家溘然长逝,但是,在这当中,菡萏已经熟悉了婆婆的脾气,这短暂的时光给她进入真正扮演媳妇的角色提供了缓冲的平台,使她在接下来的家庭生活中,足够多地避免了困境。
虽然,奶奶临终前也有嘱咐,声明自己是年岁已大,再活下去就有糟蹋粮食的嫌疑,要孩子们不要搬弄是非,给邻居们做了笑料。但是,她的女儿不能随随便便就接受菡萏,当她有了所谓的权力时,她便出题来考菡萏。
“什么是革命?”
这的确像个玩笑,菡萏没有思索就摇头说不知道。
“革命就是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祥子的娘居然也懂这个。
还没等祥子笑出声,斗争就在锅碗瓢盆的轻巧碰撞声中演绎开了。
菡萏的爹刑满释放,回到家就来了运气。被公社请去做了支书,他的婆娘也沾了光,到公社大食堂里做饭,吃不屑发愁了,这在当时是很不错的光景。
娘仍然是亲的,隐约听到菡萏和她婆子较力的闲言碎语,菡萏的妈就请人代话过去,要闺女回来小住。
这下子,张翀就有了福祉,公社里甚好的饭菜,他一定是最先品尝,所以养的一身肥肉,乍看就像官老爷子家的公子。于是,很快就有小资产阶级的帽子张扬过来,戴在菡萏爹的脑袋上。
文革已经结束,翻案工作如火如荼,有人出来,就得有人进去。菡萏爹自恃清白,也不争辩理论,好事者发挥的淋漓尽致,罗列了名目繁多的有损社会主义建设的罪名,将老头儿又按了近去。
当时盛传有人说胡话被割了舌头,菡萏母女也不敢和所谓的政府作对,默认下这飞天横祸,重新过起贫农的生活,好在几日的别离叫婆婆想了许多,婆媳关系倒是改善了不少。
李翀两岁时,家里又添了男孩,却是祥子的小弟弟,这样算来祥子兄弟姐妹共6个,祥子老大,菡萏便是大嫂。
李翀已经会走路了,菡萏腾出手来得替婆婆抱孩子,一家人嘛,分不的多清的。
可家的确太大了,每每吃饭七八个孩子像学生一样挤在桌子边,大人只有招呼的份儿,那里还敢分心吃口馍,喝口稀饭的。菡萏就给男人说想分开来过,祥子则传话给爹,他爹又把这话原封不动给了老太太。
“不行!”震怒夹杂着不安。
“这样大的家,分开来过,怎么过?”
大队里来了指标,说要挑几个聪明的年轻人到城里学习,培训后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支书和会计合谋想把各自家里的歪瓜裂枣全送出去,但还是被赶了回来,上面的领导说了,真没有人,就取消这个村子的“番号”。名存实亡吗!靠这帮人去搞建设一定会被资本主义笑话的。会计叫金明,满肚子生着妒忌,他的坏水一直影响着支书——冠冕堂皇的真正的一个小资本家。
为了保住顶上乌纱,两人只好重新物色人选,祥子首当其冲,因为他是村里最有学问的人。
祥子爹是很有名的教书匠,而他的爷爷,就是在李翀出生后不久逝去的老先生,曾是地主。只是并没享受几天就被人民解放了,也正因为此,他的成分是富农,到祥子这辈则成了中农。村中有老先生遗产的传闻,但只是传说,被斗争后的老先生粗衣打扮,一副改过自新状,日子再久些人们便原谅了他。但祥子爹百分支持孩子们的学业,其中不斐的费用一直是个迷。
祥子上到高三,文革就开始了,造反派和保皇派真枪实弹的干了起来,甚至于把大炮都架到了楼上。看到对方的炮手就是同学,这边就有人笑了,大声喊话:“你们是那一部分的?”,那边就有笑嘻嘻的声音传过来,“造反派”。
“你们的大炮怎么冲着自己人呐?”
“谁跟你自己人,给我放!”话音突然变了,这边的玩笑还没开完,那边的大炮就叫上了,“嗖”的一声,炮弹贴着楼上的红旗过去,幸亏瞄的不怎么准,打在城外的空地上,逬起许多石渣儿。
学业中断了,但祥子仍然是村中唯一的老三届。
跟祥子一块进城的还有一个女孩子,亭亭玉立的一个美人儿,同行的男青年都忍不住献媚讨好,唯独祥子端坐在车上,正人君子似的。
“祥子,听说你很怕老婆的,是不是呀?”女孩子大胆地张口问他,
祥子红了脸,木讷的语无伦次,嗯了半天才说出一句话:“你胡说!”
“那你怎么不敢看我呢?”
“我不想看”,祥子赶快收了眼睛,朝一边望去。
“哼,是怕老婆吧?”女孩子哈哈的笑,激的祥子心跳加速,一狠心,又转过脸,睁圆了眼睛“我看你,又咋得?”
女孩收了笑容,变得文静了许多,突然的改变叫祥子一愣,不知所措。
从四目相对的那一刻起,祥子心里莫名地生出一个秘密来,但他认真的保守着这个秘密,保护着自己。
可惜那个女孩并不是善辈,千丝万缕的瓜葛居然和公社书记有亲戚,下了谗言,祥子又被贬回了村子。
金明死了,他死之前,国家审判了那帮坏人,枪毙的枪毙,定刑的定刑。
祥子的二弟三弟相继娶了老婆,接下来就是添丁加人,祥子妈不敢任由这个家庞大,寻了村干部依了国家政策又在村子东边盖了新房,一次吃饭的间隙,分家的事便定了下来。
祥子是长子,分得老宅堂屋,二弟三弟各得瓦房两间,吃穿也有分配,俱是青年,又是兄弟,妯娌们也无闲话,这件大事尘埃落定。
堂屋很漂亮,山墙全是牛砸胡基垒起来的,不仅结实,还冬暖夏凉。
说起牛砸胡基,其实是选一块空地,牵牛在上面来回,牛蹄子没进浇了水的地里再拔出来,起到搅拌的作用,均匀了,就停下来,让表皮的泥巴干瘪裂开,待碾子在上面活动时,就要碾平整了,最后要拿很大的刀,两个人抬好,放在适当的位置上,用锤子砸特制的宽厚的刀背,把整块的胡基割裂开来,再有几日晴天,就可以拿杠子撬起胡基来用了。
其实屋子是被隔开的,有墙隔了两道,中间正对后门,是厅堂。东西各有一间屋子,祥子一家分得东屋,西屋住着伯伯家的孩子。
隔墙是砖头,和檐相平,再向上是支持脊檩的柱子,柱子中间被工匠巧妙的安了横竖各异的棂儿,并且贴上了纸,质地很好的白纸。
屋子很高,但在外面并不好识,深入地下有半米之多,地上铺砖,后门出去有台阶向下,是后院,堆有谷物的秸秆,近角还有猪圈。屋子还分层,并不是楼,因为根本没有梯子,真要上去得将凳子叠起来,小心探上身,胳膊放在二层口子的长木上时,还要用力。
光景就是光景,分开就意味着独立,留下的东西就是自己的,尽管全是别人挑剩的,祥子和菡萏相对而笑,李翀仍然在厅堂追小鸡儿玩。
又有人传出消息,说大青山的学校想请祥子重新回去,菡萏没有考虑就回绝了。祥子知道其中的理由,因为教书差点丢掉自己的今天。
文革中间,祥子鬼使神差地晃到了大青山,还在那里谋了份教书的活计,碰的正着,臭老九的帽子戴上了,被鬼古精怪的学生仔们押到主席台前认罪,按了脑袋,就想叫祥子低头,那怎么行呢,祥子使了劲的就抬起来,如此反复来回,学生们恼了,很揍他一顿,押送回公社,要求反省。
反省不同于改造,但少不得劳动,村子边有大炼钢铁时砍毁的成片的林子,烧的烧了,没烧的根压在土里,刨出来,于国有利。
祥子去刨,一个人,没有人敢给他说话,因为他是坏分子。他累了就抽烟,有劲就下镐找树根,活生生的一个知识分子硬被软禁在人民中间。
有人给他送水,还有红薯和窝窝,是菡萏,还没有过门的媳妇儿。
“去,还是不去?”祥子看着菡萏,自言自语。
男人不同于女人,他们经常冒险,所以说人们经常把勇敢冠给他们。
大青山,因为平凡所以安详。
做了公差的祥子经常会从学校背粮食回来,许多学生的学费是用米粒儿兑起来的,他是丈夫更是儿子。他喜欢先到父母住的新房里去,弟弟妹妹还小,做为老大,他是尽职的,菡萏知道,也不止一次的苦口婆心想说服自个的男人,学学老二和老三,往自个家里塞足够多的东西。
祥子骂她妇人之见,不懂礼识,还伸手要来几下;菡萏挺了肚子迎上去,祥子才知道自己又有了一个孩子。
第二个孩子也是男孩,因为菡萏的爹还在狱中,名字就由孩子的爷爷来起,老人家识文弄字,当过几天的老师,曲指算了,选中一个晓字。
清楚自己的负担,眼见父母的疲惫,弟弟和妹妹还要求学,祥子又犯难了,他想从大青山回来,再回来,扶犁种田,而自己的肥差完全可以行了人事叫某个弟弟顶上去。
实事上,祥子真的从学校回来了,不光妻子不理解,父母也很惊讶。
二弟在县城找了份工作,还算实惠,能养着老婆,很快也有了自己的儿子。
肆弟仍在上学,教育制度已经率先从革命的阴霾中闯出来,高招恢复了,天份很好的老肆鼓足了劲想出人头地。
所以,三弟去了,接了祥子的差事,胳膊里面夹了书本,煞有介事的做起了灵魂工程师。
这的确是付出,不管怎样,从脑力劳动到体力劳动,就是种退化。但祥子是完整的,他的健康超过所有居心叵测的坏蛋,他的谦让被上天看到了。
大队部积满了人,并没有足以牵了人们思想的利益驱使他们踊跃,换届选举大队干部是一项政治任务,没有谁不愿讲政治。
名不转经转的祥子竟然榜上有名,两千多人的大队只有祥子出类拔萃,街头巷尾的议论更是把祥子传的神乎其神,有人就讲他就是英雄。
菡萏并不怎么高看平日里寡言的丈夫,但自主席台上公社专干高声念道自己那口子的名字时,她又是无比的激动,这比从路上捡包白面还振奋人心的精神财富几乎叫她忘了唤在边上玩的翀回家。
一路上,突然冒出许多人给自己打招呼,菡萏真的好不自在,脸上的笑容一直挂到了屋里,把小儿子放在床上,顺手抄了边上橡皮的洗衣小女孩扔给他;背后的翀已经叫饿了,拉着妈妈的衣襟左摆右摆,就像要吃奶的孩子。屋子上面那层由一排钉在山墙上架着的横木上的木板隔开,为了防老鼠,就把放吃什的篮子吊在隔板的下面。
菡萏伸手在篮子里摸了半天,拿出一个半大的红薯,
“给,看你那鼻涕!”
李翀一边接过红薯,一边用力的闭了嘴巴吸气,露在外面的鼻涕很快又钻了回去,怕不干净,孩子又习惯地伸了袖子在鼻子下面来回了几下,确是干净了,袖子上却多了晶晶亮的东西。
“哧。”菡萏笑了,拿了抹布帮儿子擦鼻涕,看孩子清瘦,心里便发起酸了。
祥子跨门进屋,赶忙伸了巴掌使劲地拍自己的脸蛋子。
“这笑的,脸都发麻了!”
桌子上摆着碗面叶儿,汤里漂着几滴虫子样的油,葱花已经被泡出了翠色,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醋香。
“翀他爹,开会啦?”菡萏从厨房正端汤出来,看着汤水在指尖下晃动,仍不忘跟男人打招呼。
祥子没说话,他诧异妻子的无动于衷,尽管这面条儿是难得的白色。
菡萏的头发扎了两簇,拿皮筋儿吊着,浅黄色的皮筋儿还是上个月到会计那里算账时抢来的,除此之外,头发还是头发,没有任何花样的装饰,衣服鞋子!
菡萏的确被丈夫的沉默给打动了,急急地迈前一步,但放碗时还是有饭溢了出来,她慌忙撤手,祥子已经拉住了她的胳膊,伸手迅速地擦去汤渍,贴嘴上去,呼呼的吹起来。
李晓已经安静地睡了,李翀和邻居的孩子们玩的也很好,嬉笑声不绝于耳,这都是他们的成绩,包括今天大队部公布中选人名单时,群众的沸腾,家里的摆设虽然陈旧,却也很齐全了,生活似乎正在走好,幸福的日子一点点的临近。
“接下来,我们……。”祥子突然停下不说话了。
“怎么样嘛?”
“再要个闺女。”祥子猛地抱住菡萏,
李翀的哭声响了起来。
不是有人抢他的好吃的,而是,他挨打了。
“我说你呀,就不能和弟弟玩吗?”
菡萏突然觉的失口,“孩子,不要哭,学你爹的样子。”
其实养孩子和养鸡养狗差不多,操心是要的,危险不是简单的像狼来到圈边那样的清晰,有时,孩子就像铁定了心要测试父母的注意力,会做极端的实验。
大队要锄树,这是公物,祥子亲临督战,翀跟了去看热闹。
是楝树,枝上结有极小的子儿,杆很粗,要三个人才能围住,树冠散开,蓬松的枝条就像它的头发。还是夏天,但是它的叶子已经落了一地。翀就站在一边揣测,这树儿是不是见到拿了绳索板斧的人也会害怕呢?要不然为什么会掉这么多树叶呢?
砍树的好把式很多,因为大炼钢铁时公社曾组织过学习,有瘦小干练的人猴一样地攀到树上,把腰系的绳子取下,绑在树干上端着力的位置,又飞快的溜下来。板斧是很锋利的一种宽刃小斧子,有别于《水浒》上李逵的兵器,比他的要小巧许多。在树要倒的反向,掏出一个槽子,快到树轮的中间位置时,祥子就喊:“拉紧绳子。”
持斧的还要砍,大树一颤就想倒下去,拉绳子的人就嚷嚷:“不用砍了,你让开吧。大家一起使劲,数枝带着风就斜下来。”
树太高了,虽然翀站的很远,还是被树影给罩上了。
和树比赛看谁先跑到孩子站立的地方,祥子几乎是从轰然倒下的树杆下钻过去,伸手抱孩子时,树枝已经碰到了他的脊背。
祥子不动了,像一堵活着的墙把数以千计的树枝挡在外面。
席地而起的尘埃荡在矮空中,散尽时,祥子父子都成了土人。
“爹,咱们回家吧?”翀不安的说,
“哎!”祥子试图抬脚,还是不自主地缩了缩肩膀,后面就有人喊:别动,流血啦!
庞大的树冠被祥子用皮肉生生销去,现出一个不规则的槽,槽里边站着翀。
突然涌出汗来,接着,祥子无力地坐在地上,看着儿子苦笑。
知识青年接二连三地来了,并不是真的奶声奶气,扶不起来的软蛋,甘存世、李建支,还有牛二涛,就很结实,干活很卖力,很快就和祥子交上了朋友。
并不是劳动了就没有思想,凡是过来的青年们多是养尊处优的少爷小姐,脾气上冲的很,口角自然少不得,就是拳脚也时有发生。
李建支被结实地搞了一次,脸上全是血,像洗脸水一样顺了下巴滴个不停。他站在祥子家门口,敲门声几乎吵醒了酣睡的晓。
祥子开门也被吓了一跳,煤油灯忽闪了两下,李建支赶紧往屋里走。
“祥子,我建支呀?”
“是建支,这衣服和鞋子还像,唯独这张脸不像了。”菡萏也披了衣服起来。
“穷话,快倒点水,给他洗洗。”祥子想不得其他,埋怨老婆的啰嗦。
接连洗了两盆子的水,李建支才把脸露出来,祥子扯了毛巾要扔过去,被菡萏瞪了一眼但他并不理会,“建支,擦擦!”
一边说话,祥子一边靠过去,伸手揽过李建支的脑袋,“来,我给你检查一下,看看哪里冒的水儿?”
李建支摆摆手,从脸上拿走毛巾时,指了指鼻子眼儿,
“老哥,这里呀!”
“怎么会跑到额上去呀?”
“抹上去的,不那样做,他们就不会害怕,我就得继续挨打,也没机会出逃。”
“到底怎么一回事呀?”
李建支诡秘的一笑,“都怪牛二涛那仔,硬要去碰桃花运。”
“什么?你们去女知青的大宿舍啦?”菡萏完了话,吃惊的连嘴巴都忘记合上。
“那,那两个家伙呢?”
“唉,怕是落网了。”
第二天一大早,大队部的广播就喊上了,“全体社员请注意,大队部开会。”紧急会议,会场已经做了布置,主席台前面加了几张着桌椅,多了几个民兵在周围转悠。
老支书很严肃地坐在主席台中央的桌子里面,列席的有各小队的负责人,还有知青的头儿——一脸胡子的马长顺。
“乡亲们,今天叫大伙过来,有件事情想给大家做个交待。”
“昨天晚上,朗朗乾坤,在我们这片讲政治讲纪律的干净土地上,就有那么一小撮的害群之马,意于破坏团结,冒天下之大不韪,到女知青的大院里寻衅滋事,正所谓蚍蜉撼树谈何易,被我们正义之师悉数拿下。”
马长顺喝水时,老支书瞪了眼睛提醒他:“什么呀?还有一个在逃。”
“对,还有一个漏网之鱼,但已经被确定了身份,现在请民兵把这几个知青中的败类给押上来。”
牛二涛和甘世存先后被架到了椅子上,又被赶到了桌子上,头发已经被剃了,是连夜干的,没有政绩的官儿很多,鸡毛蒜皮的功劳也得吹嘘一番。手没有绑,这倒叫两个人别扭来去,不知把手放到哪里好了。
“还有一个是……。”马长顺用眼睛扫了场子,吵杂声立刻小了,就在这一扫当中,他的脑海中忽然闪过将要念道名字的人的样子来。的确,李建支就在会场的西北角,突然仰头,却被马长顺逮了个正着。
“会场的民兵请注意,请注意,听我说,按我说的方向看。”
“西北角”
李建支想退出西北角,只觉得有无数双眼睛过来,迈不得半步,
等李建支也站在了桌子上,会议继续。
“定什么罪呢?我们想听听大伙的意见,”马长顺贴近话筒说,
“流氓罪,”
“强奸犯,”
“败俗的种,毙了去球!”
什么声音都有,人们都还很浮躁,集会时刻在提醒人们斗争,坏人就是敌人,敌人不是日本鬼子白匪军吗?不是的,现在的敌人是罪犯。
“嗯!我说几句,做为一名长期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老同志,我觉得这件事很严重,必须严肃处理,以正风气。”
这是戴眼镜的公社特派司马专干的话,外强中干的要命儿。
老书记只是清了清嗓子,会场立刻静了下来,
“我想,事情大小请公安机关定夺,报请公社来把人带走,”
“不行,绝对不行,”老书记的话音刚落,祥子站了起来。
会场又哄的一下,就像苍蝇堆里掉下一个土卡拉,这可都是管家的人呀,意见相左不是搞分裂吗?
老书记半天没吱声,灭斜着眼看祥子,最后长出一口气,回头给他一句话:“你说为什么不行?”
“他们还是小孩子,把他们真报上去,前程就没了,而且并没有受害者,他们并没有真的做出什么坏事来,还有……。”
“我必须打断你的话,你知道你要否定的是谁吗?我们这个集体都错了,这几个小子是无辜的,李祥子,你没病吧?”老书记已经红脸了,脖子上的青筋也像有了气似的,高高的突兀着。
“我的病很重!”祥子第一次与老书记正面对抗,“但不管怎样,我保他们。”
牛二涛和甘存世的头发还没有完全长出来,祥子便被撤职了,还被开除了党籍。菡萏伸手戳着丈夫的脑门儿,祥子晃了脑袋躲过,叹了气蹲在墙角,一个劲地眨眼睛,心里说不清的滋味。
大家又在一起喝了几次酒,菡萏已经愈来的不悦意,几个人自知有愧,讨饶就愈来愈少,不久,到了返乡的季节,挥泪而别。
“看看,你图个啥?”菡萏仍是有气。
祥子不愿理她,推门出去,坐在厅堂里点烟来抽。
我终于发现:母亲赐予我的力量,原本就在额头最深的那条纹络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