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名门淑媛

卷二 众里寻他千百度 第二十章 探风(一)

    母女二人平复好情绪,便一道坐在榻上说说笑笑,气氛煞是和谐融洽。不想,正当桃舒准备摆饭的时候,太夫人竟然来了池园。

    这两日太夫人都是早上过来看看云曦的身体状况,今日桃舒去清园请示的时候,她只是简单地问了几句话,并没有提及自己会亲自过来探视。如今在午膳的时辰过来,必定是临时起意的。

    太夫人带着浅笑进了屋,像是没有看见云氏一般,径直望向云曦,问道:“五丫头,今日身子感觉怎么样?膝盖还疼吗?”

    云曦担忧地看了云氏一眼,连忙站起身扶着太夫人坐在榻上,回道:“劳祖母费心,云曦的身体好得差不多了,膝盖上的伤虽然还未完全好却也不怎么疼了,再过几日就能陪您到外边去走走,看看那早春的风光了。”

    云氏早已从榻上站起身,走到太夫人跟前,结结实实地跪下磕了个头:“儿媳云氏向母亲请安,今日儿媳刚刚搬过来,本该先到母亲那儿请安的,没想到母亲竟然亲自过来了,真是折煞媳妇儿了。”

    太夫人还是没有看向云氏,只是担心云曦不能就站,便拉着她坐在自己身边,注意力停留在云曦身上,话却是说给云氏听的:“这些繁文缛节就免了,以后你就在池园好好照顾五丫头。我向来不讲究立规矩,你不必天天到我那儿晨昏定省。”

    云氏依旧恭恭敬敬地跪着,螓首低垂:“儿媳谨遵母亲教诲。”

    太夫人见云氏进退有礼,举止不卑不亢,没有自己预料中的奴颜媚骨,心情稍霁:“你起来吧。”

    云氏大方地起身,站在一旁便不再言语。云曦将一切看在眼里,对太夫人此时的态度也有几分理解,她心底对云氏的阴霾早已根深蒂固,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全去除的。

    是时,桃舒指挥着桂枝和秋水在一旁摆饭。云曦见状,忙道:“祖母,您可用过午膳了?不如在这儿用点吧。”

    太夫人头先还担心云曦有了母亲忘了她这个祖母,如今见她此时还是以自己为重,感叹这段时间没有白疼她。心里便去了一半的疙瘩:“不了,我这老太婆就不打扰你们娘两用膳了。”

    察觉到屋里的气氛有所好转,云曦便向太夫人撒起娇来:“祖母说得是哪儿的话,好似云曦有了母亲就不要祖母似的,我真是好冤呐。”

    太夫人心情大好,脸上一扫进门时的严肃,揉着云曦的手笑道:“你这张嘴啊,什么时候这么会说话了,清园那儿已经摆好饭了。我今日就回去吃了,你若是真的孝顺,就时常到我那儿陪陪我。”

    送走了太夫人,母女两便在饭桌旁坐下。虽然云氏方才面上没有表露什么,但云曦还是担心她心里会难受,想要安慰却又不知该如何开口:“母亲……”

    云氏按了按云曦的手,充满笑意的眼睛对上她担忧的眼神:“我明白的,你别忘了我也曾和母亲相处了八年。我原本还担心你会因为我而失了分寸。不过你今日的表现倒是十分合宜,看来我们真是白白为彼此忧虑了。”

    云曦也扑哧一笑:“现在咱们可以安心吃饭了,这个清炒冬菇很清甜,母亲多吃点……”

    母女两难得欢欢喜喜地用着午膳,才吃了几口饭,杏雨来报说三少爷过来了。

    自清园那日回去后,萧珏又开始了闭门念书的日子。今日念完书出来透气的时候,听到流园有丫鬟在说五夫人搬回池园了。他原本只是出门走走,回去用了午膳便继续看书。不想自己走着走着竟然走到了池园门口,在原地犹豫了片刻,最后还是决定进来。

    萧珏走到屋子的门口,见母女两正在用膳,便收住了脚步,神情尴尬地道:“你们……在用膳啊,那我不打扰了。”言毕便转身欲离开。

    云氏见状,赶紧放下碗筷,起身唤道:“珏儿,等一下。”见萧珏停下脚步回过身。略带迟疑地开口挽留:“你……有没有吃过午膳,不如留下来和我们一起用吧。”

    萧珏闻言手脚都不知所措,眼睛避开云氏的视线,说话也语无伦次:“没,不……必了,我吃过了。”

    云曦也站起身,朝萧珏粲然一笑:“咱们好不容易聚在一块儿,你就留下来陪母亲用膳吧,哥哥。”除了满园那日为了让云氏宽心,云曦向来称呼萧珏为三哥,因为她心里一直把他仅仅当成萧府的一个少爷而已。直到萧珏主动陪着她下跪,她才真心实意地唤了他一声哥哥。萧珏在这个时候跑来这里,定然是听到了云氏搬回池园之事,想要过来看看,这足以说明他心里是记挂着云氏的。云曦对萧珏的表现甚是满意,打心底里接纳了他,便走出门拉着他的手,萧珏便愣愣地被她半拉半就地进了屋。

    云氏自搬来池园后,一直谨遵太夫人的话,从未踏出池园的院门半步。但五夫人经太夫人允许搬回池园的消息,在当天便传遍了整个萧府,一时间沉寂多时的萧府像炸开了锅,人人都在谈论这个时新的消息。而萧府的几位夫人在张望了几日后终于有人坐不住了。

    最先沉不住气的是漠园的四夫人,云氏回到池园的第三日,她便大大咧咧地上门了。四夫人向来喜欢在嘴上讨便宜,一开口便是十分刺耳的话语:“真是可喜可贺,五弟妹如今可算是熬出头了,不必再窝在那偏僻荒凉的院子里无人问津了。”

    云氏闻言,脸上没有半点不豫之色,只是笑着附和四夫人的话:“四嫂说得不错,那院子着实荒凉了点,不过那里四周安静,正好适合我养病。若不是如今我的身子痊愈了,我还真不敢搬出来。”这话表面听着客客气气,可仔细一想,总免不了有些指桑骂槐的意味。

    四夫人也不是傻子,眼珠一转便明白了云氏分明是在说自己聒噪,想不到云氏在满园待了这么多年,看似柔弱可欺,其实却是绵里藏针。四夫人嘴上更是不饶人:“那我这做嫂子的可得天天为你祈祷着,千万别再犯病了,到时又得大费周章地搬回去养病。”

    云曦亲昵地搂住云氏的胳膊,做出一副小女儿的姿态,笑道:“四伯母多虑了,母亲由我好好照料着,怎会再犯病呢?就是有什么头痛脑热的,也会马上好起来的。”前不久听说四夫人感染了风寒,六姑娘不但没有在床前侍奉,反而趁此机会出门游玩,把四夫人气得一连在床上躺了近半个月。这四夫人向来是不见棺材不掉泪的主,若是不抓着她的痛处打压,她必会纠缠到底。

    果然,四夫人的话被噎在了喉咙里,想起那个不孝又顽劣的女儿,再看看眼前母女亲昵的画面,胸口的火气一下子蹿到了头顶,她猛灌了几杯茶水强自压下怒火,便灰溜溜地告辞了。

    早上刚送走了双颊鼓起的四夫人,下午又迎来了向来不问世事的三夫人。

    相较于四夫人的话里带刺,三夫人则显得平和多了:“听闻五弟妹病愈搬回来了,我便过来看看你。以前你住得远,我又不大喜欢出门,从不曾去你那儿看望过你,说起来真是过意不去。”

    云氏亲自斟了一杯茶递过去,道:“三嫂别这么说,该说过意不去的是我才对,我那珏儿自小由你抚养,定是给你添了不少麻烦。”

    提到这个从小便在自己身边长大的侄儿,素来冷淡的三夫人也扬起了一抹浅笑:“珏儿从小就乖巧懂事,我无需费太多的心神,倒是我的三丫头,亏得有这个哥哥作伴,才不至于太孤单。”

    云氏不无感激地道:“三嫂真是谦虚了,你把珏儿教得这么好,听说再过一个多月就要考春闱了,我这个做母亲的真是惭愧。”

    三夫人抿了一口茶,淡淡道:“许是珏儿生来就肖父,故而打小就喜欢读书,连我那三丫头都被他带了出来,整日只知道与书为伴。”

    三夫人的话令云曦有一种说不上来的怪异感觉,不免多瞧了三夫人几眼,仔细留意她的神色,却见她脸色如常,没有任何异样。可云曦心里依然甩不掉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三夫人和四夫人素来与云曦不甚亲热,平日来往并不密切,就连云曦病重期间都未曾过来探视,如今云氏才搬过来不过几日,她们便急冲冲地跑来窜门子,真可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啊!如此说来,这一波探风的行动,恐怕就属大夫人做得最为自然了。云曦昏迷的时候,大夫人不顾身体的劳累,堪堪守了她大半夜。云曦清醒后,她每日都会抽空过来探视,关切之意不以言表。如今云氏已经回池园好几日了,她以妯娌和当家主母的双重身份过来探访,倒是显得合情合理多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