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4晋江文学城
闻得贾母询问来人隔着屏风道:“小的们候在外头并不知缘由,只听老爷出来说姑老爷调任京城,未知前景,因此特打发小的来禀告老太太一声。”
语音一落,在里间跟迎春一起翻红线说话的宝珠顿时怔住了。
迎春见她一脸忧心忡忡,忙对她轻轻摇了摇头,示意她听外间贾母如何说,宝珠对她感激一笑,侧耳倾听,探春和惜春都抿嘴微笑。
却听贾母问道:“老爷没说姑老爷进京后就任何职?”
“去了调任的圣旨,并没有新职的文书。”来人老老实实地答道。不过这也是常事,许多外放官员调任进京面圣后方有就任的旨意。
宝钗听了,一脸讶然。
贾母又惊又怒,道:“既不知如何,还不叫你老爷去打听打听!若姑老爷仕途上有什么三长两短,咱们好帮衬些,京城里有人上下打点,总不至于事到临头手忙脚乱。”黛玉姐弟已然丧母,倘或林如海再出事,岂不是越发孤苦无依?想到这里,贾母更是担忧。
来报信的人忙唯唯诺诺地答应。
宝玉听到这里,已然明白林如海即将进京,他并不担心林如海的前程,只是想到了黛玉,昨日回来得晚没有见到黛玉,事后听身边的丫头提起黛玉时都是赞叹不绝,说是比宝珠还要强十倍,心里早就羡慕非常,遂喜道:“那可好,姑父进京,林妹妹就不必住在长公主府上,等回自己家的宅子,咱们去接林妹妹来顽,岂不两便?”
贾母知他脾性,倒不苛责,只恐黛玉姐弟三人知道后担忧林如海,便厉声吩咐道:“这件事不许传到林姑娘那里去。”又叫了宝珠道:“好孩子,我知你在你姨老爷家住了几年,只是这件事终不知悲喜,又怕玉儿得知后白白担心弄坏了身子,竟是别告诉玉儿知道为上。”
宝玉在一旁连连点头,道:“对,不能让林妹妹担心。”
宝珠心里添了些烦闷,意欲反驳,忽而想起黛玉等住在大长公主府里,消息必然不会不知,倒不必自己打发人告诉,便道:“老太太放心,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我心里明白。”暗怨宝玉不知礼,说话做事跟个孩子似的,虽无恶意,但仍叫人难以自处。
贾母展眉一笑,道:“好孩子。”
一时人散,宝钗也起身告辞,贾母并未挽留她吃晚饭。
宝钗身边只有一大一小两个丫头,平素来去请安,都无人跟着,此时天色渐晚,贾母自然不能让两三个年轻女孩儿黑夜回去,到底打发了几个婆子提灯送她回现居的梨香院。
宝珠见状,深为罕异。薛家之富,虽不及扬州盐商,她却耳闻久矣,如何竟这般寒酸?
她虽落魄无依,皆靠林家所养,但大小丫鬟婆子也有十几个,几年前贾敏还说让她将就使唤,等大些再添。贾琏夫妻两个外放南下时光家人就足足带了十户五六十人,反倒是在荣国府里见到薛家母子三人进京统共才带了四五房家人。
她这些想法,别人一无所知,唯有贾母担心林如海的前程,晚间贾赦和贾政回来,依然未曾得到丝毫要紧消息,立即勒令他们再去打听,又打发人托史家两位侯爷和北静王府为之留心,心里不免叹息王子腾迁了九省统制,不在京中,否则他在御前更容易知道圣意如何。
想到这里,贾母不禁看了王夫人一眼,王子腾外放升官,对于京城中实在是鞭长莫及。
贾赦不以为然,道:“圣意如何,常人如何揣测?妹婿是何等精明果断之人,现今从盐课御史位子上退下来正是时候,好让圣人的心腹接任,难道还会不升反降?再者,外甥女儿和外甥的师父乃是圣人的亲舅舅,不看僧面看佛面,若要打听什么消息,还没有门路?”
听他提起黛玉姐弟的师父,贾政奇道:“大外甥拜了靖安侯爷为师父我知道,只是外甥女一个女孩儿如何也拜了靖安侯爷做师父?我怎么不知道?”
贾赦瞅他一眼,低头喝茶,道:“昨儿外甥和外甥女儿来拜见,你不知道?”
贾政闻言不禁一愣,随即便不言语。
却说林隽回到公主府后,给宋灼然请安时,得知林如海调任的消息,与荣国府的愁云惨雾不同,姐弟两人均是满脸喜色,相视一眼,林如海终于从江南平安脱身,依照一来一往的行程,再过几个月,一家人便能在京城团圆了。
宋灼然笑看姐弟二人道:“不担心你们父亲的前程?”
林隽淡淡地道:“急流勇退,平安脱身,已是幸事,何必在意身外之物。”与原著上林如海今年重病明年去世的命运相比,平安回京才是最好的结局。
他已经可以预料到徒坤的下一步,架空前朝功勋世家,提拔当今心腹臣子。
王子腾的调离,元春的封妃,省亲的奢靡,不仅仅只是四大家族中才如此情形,别人家亦是如此,贾史王薛家的盛事只是朝中的冰山一角,须得知道像这四家一样的世家可是数不胜数,什么九省统制,无论如何比不得一个京营节度使。所谓京官体面,外放威风,可哪一样都不如掌管京城三大营乃至于圣人安危的节度使有权有势。
王子腾,名为升官,实为降职。
这些道理黛玉也知道,她淡淡一笑,放下湘管,命人将才做好的文章拿给宋灼然,隔着帘子道:“前程虽好,终究及不上安危要紧,我只盼着父亲能平平安安地进京与我们相聚,况此时虽不知前程,可前功仍在,当今圣人不至于薄待。”
宋灼然笑着翻看她的文章,道:“你们姐弟俩倒是一样的想法。偏世人看不透,只当汝父这个前朝重臣仕途难料,竟然皆是避而远之。”
黛玉只说了一句话,道:“外人尔,何必在意。”
林隽一脸欣慰。
倘若原著中的林妹妹能这么想得开,就不会泪尽夭亡了。
不过原著中的她父母双亡,无依无靠,又无兄弟,连家产都无,寄人篱下任人欺凌,也难怪她自伤身世,悲惨凄凉。
宋灼然又道:“倒是你外祖母知道后,百般忙乱,着人打听汝父前程消息。”荣国府行事从不遮掩,故此他知道得十分清楚,他先前不大瞧得上荣国府行事为人,现今看来,倘若不伤他们自家的好处,贾母对黛玉姐弟还是有骨肉之情的。
林隽和黛玉听了,微微一怔,脸上浮现一丝暖意。
与二人论了一番文章,指点了其中的不足,宋灼然满脸惋惜道:“我先前只道阿礽诗词书画有灵性儿,不曾想做起文章来,十个隽儿都不及。倘若你是个男儿身,还怕琼林宴上没有你的一席之地?”
又对林隽道:“你平日多向你姐姐请教才是。”
林隽淡定自若。
姐姐是绛珠仙子,他是凡人,不跟她比,比不得。
因说起别的事情,林隽提起昨日见到的柳湘莲敬佩宋灼然的剑术功夫,宋灼然一笑,道:“原来是他,你怎么见到他了?”
“师父认得柳二郎?”林隽大感诧异。
宋灼然长年累月不在京城,怎么连柳湘莲这样一个落魄的世家子弟都知道?
“说起来,柳湘莲的父亲和我有些瓜葛。”看着林隽一脸惊奇,宋灼然哂然一下,“二十年前,我初闻鸳鸯剑之名,找到柳家试剑,那时候柳湘莲的祖父柳将军还在,在军中极有威势,父亲柳元年方十岁,行事颇合我的脾胃,试剑后,我便教了他一套剑法。只是,世事无常,柳将军十年前没了,柳元七年前因病去世,那时柳湘莲才六岁。”
说起往事,宋灼然一阵伤感。
林隽不禁道:“听说柳二郎父母早亡,没想到这么早就去了,他这么小,谁照顾他呢?”
宋灼然面色淡淡,冷笑道:“柳元留下偌大一份家产,柳湘莲年纪小,母亲也没了,外祖家靠不上,姑姑合家外放,鞭长莫及,族里谁不觊觎?可巧我在京城,柳家的老家人求到了我府上,我念着一点旧情,打发人去给柳湘莲送了几回东西,柳家族人才消停。”
听到这里,林隽忍不住道:“原来其中还有这一节缘故。”难怪柳湘莲知道他是宋灼然的弟子会那样喜出望外。
次日去刘家拜见,黛玉进了内院,林隽则拜见刘御史,果有柳湘莲作陪。
寒暄过后,林隽笑对他道:“昨日我与师父提起过二郎,师父对二郎赞不绝口,提起二郎武艺,说在京城世家子弟中二郎可谓首屈一指,还说等他老人家得空了,要你过去见见呢!”
柳湘莲听了,喜之不尽,道:“我日日在家闲着,别无去处,宋先生什么时候得空,好兄弟,你千万记得打发人来叫我。”言语急迫,恨不得立时便能拜见宋灼然。
林隽莞尔,点头答应,眼下宋灼然是闲不下来了,日日要进宫呢。
刘御史笑道:“二郎,你若得见宋侯爷,不许使性子。”靖安侯虽无实缺实权,但素为当今敬重,时常进宫,柳湘莲得他青睐,于柳湘莲乃是极大的喜事。
等柳湘莲满口答应后,刘御史又对林隽道:“再过数月,汝父进京,乃是一件非常喜事,不说你们合家团圆,我们这些老人也能再聚。不知宅子可修缮好了?有什么自己办不得的只管来找我,我虽无能,到底还能帮衬些。现今你们住在长公主府里,平素初入可还便宜?”
林隽一面道谢,一面笑道:“劳世伯记挂,一切都好。”
刘荣在一旁坐立不安,好容易等他们说完,急急打断道:“父亲还有什么话说?若没有,我带隽弟弟去见母亲,母亲时常惦念着隽弟弟呢!”
柳湘莲瞅了他一眼,嘴角含笑,似有嘲讽。
刘御史听了,失笑不已,调侃道:“你急什么?过一会子你林兄弟自然过去。只是你年纪大了,哪能随意进出内院?吩咐个婆子引林贤侄过去即可。”
刘荣听了,顿时急红了眼,正要言语,偏有管家匆匆而至,气喘吁吁地道:“老爷,永辉大长公主打发人来请林大爷和林姑娘回去,说宫里来人了,圣人宣林大爷进宫。”
作者有话要说:老妈驾到,总是难以静心,因为偶老妈特别爱看电视,电视就在偶旁边!
内牛,等偶老妈走了,偶再多更。
现在偶不敢承诺呀!
查资料比较费时,所谓男女授受不亲,男女不能见面啥的,真的是宋代以后尤其是明清矫枉过正,孟子孔子那时候根本就没这风俗,孟子还说,嫂子溺水了,叔叔可援之以手,老孔子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也去见过卫灵公的夫人。是后人把圣人的话扭曲歪解了,尤其是列女传里,居然都自残!
所以我们常说什么男女七岁不同席不共食是一定的,同席是同床睡觉,共食是一桌吃饭,这个是需要避讳的,但是小孩子里,世交啊,亲戚家啊,这样的男女孩子是能见面互相见礼的,虽然很多人说宝玉不懂规矩,但是事实上,宝玉是能见女眷的,同理,刘荣也是能去见林妹妹的。
语音一落,在里间跟迎春一起翻红线说话的宝珠顿时怔住了。
迎春见她一脸忧心忡忡,忙对她轻轻摇了摇头,示意她听外间贾母如何说,宝珠对她感激一笑,侧耳倾听,探春和惜春都抿嘴微笑。
却听贾母问道:“老爷没说姑老爷进京后就任何职?”
“去了调任的圣旨,并没有新职的文书。”来人老老实实地答道。不过这也是常事,许多外放官员调任进京面圣后方有就任的旨意。
宝钗听了,一脸讶然。
贾母又惊又怒,道:“既不知如何,还不叫你老爷去打听打听!若姑老爷仕途上有什么三长两短,咱们好帮衬些,京城里有人上下打点,总不至于事到临头手忙脚乱。”黛玉姐弟已然丧母,倘或林如海再出事,岂不是越发孤苦无依?想到这里,贾母更是担忧。
来报信的人忙唯唯诺诺地答应。
宝玉听到这里,已然明白林如海即将进京,他并不担心林如海的前程,只是想到了黛玉,昨日回来得晚没有见到黛玉,事后听身边的丫头提起黛玉时都是赞叹不绝,说是比宝珠还要强十倍,心里早就羡慕非常,遂喜道:“那可好,姑父进京,林妹妹就不必住在长公主府上,等回自己家的宅子,咱们去接林妹妹来顽,岂不两便?”
贾母知他脾性,倒不苛责,只恐黛玉姐弟三人知道后担忧林如海,便厉声吩咐道:“这件事不许传到林姑娘那里去。”又叫了宝珠道:“好孩子,我知你在你姨老爷家住了几年,只是这件事终不知悲喜,又怕玉儿得知后白白担心弄坏了身子,竟是别告诉玉儿知道为上。”
宝玉在一旁连连点头,道:“对,不能让林妹妹担心。”
宝珠心里添了些烦闷,意欲反驳,忽而想起黛玉等住在大长公主府里,消息必然不会不知,倒不必自己打发人告诉,便道:“老太太放心,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我心里明白。”暗怨宝玉不知礼,说话做事跟个孩子似的,虽无恶意,但仍叫人难以自处。
贾母展眉一笑,道:“好孩子。”
一时人散,宝钗也起身告辞,贾母并未挽留她吃晚饭。
宝钗身边只有一大一小两个丫头,平素来去请安,都无人跟着,此时天色渐晚,贾母自然不能让两三个年轻女孩儿黑夜回去,到底打发了几个婆子提灯送她回现居的梨香院。
宝珠见状,深为罕异。薛家之富,虽不及扬州盐商,她却耳闻久矣,如何竟这般寒酸?
她虽落魄无依,皆靠林家所养,但大小丫鬟婆子也有十几个,几年前贾敏还说让她将就使唤,等大些再添。贾琏夫妻两个外放南下时光家人就足足带了十户五六十人,反倒是在荣国府里见到薛家母子三人进京统共才带了四五房家人。
她这些想法,别人一无所知,唯有贾母担心林如海的前程,晚间贾赦和贾政回来,依然未曾得到丝毫要紧消息,立即勒令他们再去打听,又打发人托史家两位侯爷和北静王府为之留心,心里不免叹息王子腾迁了九省统制,不在京中,否则他在御前更容易知道圣意如何。
想到这里,贾母不禁看了王夫人一眼,王子腾外放升官,对于京城中实在是鞭长莫及。
贾赦不以为然,道:“圣意如何,常人如何揣测?妹婿是何等精明果断之人,现今从盐课御史位子上退下来正是时候,好让圣人的心腹接任,难道还会不升反降?再者,外甥女儿和外甥的师父乃是圣人的亲舅舅,不看僧面看佛面,若要打听什么消息,还没有门路?”
听他提起黛玉姐弟的师父,贾政奇道:“大外甥拜了靖安侯爷为师父我知道,只是外甥女一个女孩儿如何也拜了靖安侯爷做师父?我怎么不知道?”
贾赦瞅他一眼,低头喝茶,道:“昨儿外甥和外甥女儿来拜见,你不知道?”
贾政闻言不禁一愣,随即便不言语。
却说林隽回到公主府后,给宋灼然请安时,得知林如海调任的消息,与荣国府的愁云惨雾不同,姐弟两人均是满脸喜色,相视一眼,林如海终于从江南平安脱身,依照一来一往的行程,再过几个月,一家人便能在京城团圆了。
宋灼然笑看姐弟二人道:“不担心你们父亲的前程?”
林隽淡淡地道:“急流勇退,平安脱身,已是幸事,何必在意身外之物。”与原著上林如海今年重病明年去世的命运相比,平安回京才是最好的结局。
他已经可以预料到徒坤的下一步,架空前朝功勋世家,提拔当今心腹臣子。
王子腾的调离,元春的封妃,省亲的奢靡,不仅仅只是四大家族中才如此情形,别人家亦是如此,贾史王薛家的盛事只是朝中的冰山一角,须得知道像这四家一样的世家可是数不胜数,什么九省统制,无论如何比不得一个京营节度使。所谓京官体面,外放威风,可哪一样都不如掌管京城三大营乃至于圣人安危的节度使有权有势。
王子腾,名为升官,实为降职。
这些道理黛玉也知道,她淡淡一笑,放下湘管,命人将才做好的文章拿给宋灼然,隔着帘子道:“前程虽好,终究及不上安危要紧,我只盼着父亲能平平安安地进京与我们相聚,况此时虽不知前程,可前功仍在,当今圣人不至于薄待。”
宋灼然笑着翻看她的文章,道:“你们姐弟俩倒是一样的想法。偏世人看不透,只当汝父这个前朝重臣仕途难料,竟然皆是避而远之。”
黛玉只说了一句话,道:“外人尔,何必在意。”
林隽一脸欣慰。
倘若原著中的林妹妹能这么想得开,就不会泪尽夭亡了。
不过原著中的她父母双亡,无依无靠,又无兄弟,连家产都无,寄人篱下任人欺凌,也难怪她自伤身世,悲惨凄凉。
宋灼然又道:“倒是你外祖母知道后,百般忙乱,着人打听汝父前程消息。”荣国府行事从不遮掩,故此他知道得十分清楚,他先前不大瞧得上荣国府行事为人,现今看来,倘若不伤他们自家的好处,贾母对黛玉姐弟还是有骨肉之情的。
林隽和黛玉听了,微微一怔,脸上浮现一丝暖意。
与二人论了一番文章,指点了其中的不足,宋灼然满脸惋惜道:“我先前只道阿礽诗词书画有灵性儿,不曾想做起文章来,十个隽儿都不及。倘若你是个男儿身,还怕琼林宴上没有你的一席之地?”
又对林隽道:“你平日多向你姐姐请教才是。”
林隽淡定自若。
姐姐是绛珠仙子,他是凡人,不跟她比,比不得。
因说起别的事情,林隽提起昨日见到的柳湘莲敬佩宋灼然的剑术功夫,宋灼然一笑,道:“原来是他,你怎么见到他了?”
“师父认得柳二郎?”林隽大感诧异。
宋灼然长年累月不在京城,怎么连柳湘莲这样一个落魄的世家子弟都知道?
“说起来,柳湘莲的父亲和我有些瓜葛。”看着林隽一脸惊奇,宋灼然哂然一下,“二十年前,我初闻鸳鸯剑之名,找到柳家试剑,那时候柳湘莲的祖父柳将军还在,在军中极有威势,父亲柳元年方十岁,行事颇合我的脾胃,试剑后,我便教了他一套剑法。只是,世事无常,柳将军十年前没了,柳元七年前因病去世,那时柳湘莲才六岁。”
说起往事,宋灼然一阵伤感。
林隽不禁道:“听说柳二郎父母早亡,没想到这么早就去了,他这么小,谁照顾他呢?”
宋灼然面色淡淡,冷笑道:“柳元留下偌大一份家产,柳湘莲年纪小,母亲也没了,外祖家靠不上,姑姑合家外放,鞭长莫及,族里谁不觊觎?可巧我在京城,柳家的老家人求到了我府上,我念着一点旧情,打发人去给柳湘莲送了几回东西,柳家族人才消停。”
听到这里,林隽忍不住道:“原来其中还有这一节缘故。”难怪柳湘莲知道他是宋灼然的弟子会那样喜出望外。
次日去刘家拜见,黛玉进了内院,林隽则拜见刘御史,果有柳湘莲作陪。
寒暄过后,林隽笑对他道:“昨日我与师父提起过二郎,师父对二郎赞不绝口,提起二郎武艺,说在京城世家子弟中二郎可谓首屈一指,还说等他老人家得空了,要你过去见见呢!”
柳湘莲听了,喜之不尽,道:“我日日在家闲着,别无去处,宋先生什么时候得空,好兄弟,你千万记得打发人来叫我。”言语急迫,恨不得立时便能拜见宋灼然。
林隽莞尔,点头答应,眼下宋灼然是闲不下来了,日日要进宫呢。
刘御史笑道:“二郎,你若得见宋侯爷,不许使性子。”靖安侯虽无实缺实权,但素为当今敬重,时常进宫,柳湘莲得他青睐,于柳湘莲乃是极大的喜事。
等柳湘莲满口答应后,刘御史又对林隽道:“再过数月,汝父进京,乃是一件非常喜事,不说你们合家团圆,我们这些老人也能再聚。不知宅子可修缮好了?有什么自己办不得的只管来找我,我虽无能,到底还能帮衬些。现今你们住在长公主府里,平素初入可还便宜?”
林隽一面道谢,一面笑道:“劳世伯记挂,一切都好。”
刘荣在一旁坐立不安,好容易等他们说完,急急打断道:“父亲还有什么话说?若没有,我带隽弟弟去见母亲,母亲时常惦念着隽弟弟呢!”
柳湘莲瞅了他一眼,嘴角含笑,似有嘲讽。
刘御史听了,失笑不已,调侃道:“你急什么?过一会子你林兄弟自然过去。只是你年纪大了,哪能随意进出内院?吩咐个婆子引林贤侄过去即可。”
刘荣听了,顿时急红了眼,正要言语,偏有管家匆匆而至,气喘吁吁地道:“老爷,永辉大长公主打发人来请林大爷和林姑娘回去,说宫里来人了,圣人宣林大爷进宫。”
作者有话要说:老妈驾到,总是难以静心,因为偶老妈特别爱看电视,电视就在偶旁边!
内牛,等偶老妈走了,偶再多更。
现在偶不敢承诺呀!
查资料比较费时,所谓男女授受不亲,男女不能见面啥的,真的是宋代以后尤其是明清矫枉过正,孟子孔子那时候根本就没这风俗,孟子还说,嫂子溺水了,叔叔可援之以手,老孔子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也去见过卫灵公的夫人。是后人把圣人的话扭曲歪解了,尤其是列女传里,居然都自残!
所以我们常说什么男女七岁不同席不共食是一定的,同席是同床睡觉,共食是一桌吃饭,这个是需要避讳的,但是小孩子里,世交啊,亲戚家啊,这样的男女孩子是能见面互相见礼的,虽然很多人说宝玉不懂规矩,但是事实上,宝玉是能见女眷的,同理,刘荣也是能去见林妹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