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笑遥抗日

第1卷 第二章 没有觉悟的老百姓

    张家庄平均地权的行动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张平四人兴奋之余决定趁热打铁,立刻向佃户们宣布这一特大喜讯,同时召集人员组建抗日队伍。

    让这四人打破脑袋也没想到的是,庄里的佃户听了他们宣布的喜讯,并没有他们想象的穷人翻身得解放后的欢呼雀跃,欣喜若狂的情景,反应十分的冷淡,让他们精心准备的宣传也落了空。庄民的议论让在四名热血青年很困惑,咋回事?咋不和组织上的同志说的不一样呢?

    。。。。

    “佃田交租,天经地义。老太爷对我们够仁义了,分田这可不行。”

    “你不知道,都是老太爷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儿子逼着他父亲干的。”

    “哼,忤逆不孝的东西,应该把他吊起来打!”

    “我看他是读书读傻了,祖宗辛辛苦苦挣下的家业如果到了他的手里,非败光不可!”

    。。。。

    刺耳的议论让四人面面相觑,好不尴尬,直怨这些群众的觉悟太低,待回去向组织汇报,请组织解惑吧。

    招收人员组建抗日队伍更是不要提的,老婆孩子热炕头,虽然吃的稀点,穿的破点,但还没被逼的没活路。当兵?这把骨头还不知道丢在哪里!

    日本人咋了?以前是大清国,后来的张大帅,还不都是交租子纳粮。咱一个苦哈哈的老百姓,自个一家人的嘴都糊不过来,哪管哪个当皇帝。不说这些人,过两天马大棒子又要催粮了。日本人没见着,马大棒子可坏着呢。

    庄里人的话让张平等人要气的昏厥过去,四人纷纷痛斥庄民,“你们还是不是中国人?外夷入侵,抢我国土,杀我国民,你们却无动于衷,各人自扫门前雪。司马迁曾说过,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曹植也这样说,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你们要是有血性,有骨气的中国人,就拿起武器和鬼子拼,把鬼子赶出中国去。”

    “伟大的文学家大仲马说,为国家而死,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啊!”

    “…呃,你们别走啊…”

    庄民们直摇头,听不懂,

    “啥意思?”

    “不懂,好像是说死了,还什么什么幸福的?”

    “什么叫幸福啊?”

    “他们读书人讲的幸福啊?好像意思就是高兴,也就是你娶媳妇时的那种滋味吧”

    “切!去死还说和娶媳妇一样,这几个人不是大傻子吧?”

    回吧,家里事还多着呢,全被这几个吃饱了撑的闲人给耽搁了。众人不顾张平等人的劝阻就要散去。

    恰恰这时庄口来了两个人,骑着马傲气十足的过来了。其中一个用马鞭指着大伙,大大咧咧地说到,“你们去把庄主叫来,我们是虎头岭山寨的,有事吩咐,快点!”

    张平愣了,一看此人狗皮帽子夹皮袄,扎着一根歪扭起的皮带,松松垮垮地背着一杆枪,一付流里流气的痞子相。听得旁人说这就是虎头岭马大棒子的人,本就被毫无觉悟的庄民气的跳脚的张平四人,胸中的无尽郁气化作怒火,如火山瞬间爆发了。。。

    四人咬牙切齿抢上前去,一把将毫无准备的两个土匪扯下马,把对阶级兄弟不好发泄的怒火全部撒在两土匪的身上。尽管四个书生体弱无大力,可架不住气势吓人啊!连踢带打又抓又挠,就差没开口咬了。吓得两土匪魂飞魄散,连滚带爬地逃出了张家庄,连马和枪都不敢要了。

    远眺落荒而逃的两土匪背影,四书生无比感谢他俩。因为这次疯狂发泄,无知愚昧,觉悟低下的庄民带给他们的郁闷之气终于得以宣泄。看着指甲缝里残留的土匪血肉,四人竟感到无比的快感,怪不得斯大林说过,用暴力消灭反对派,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四个书生正深深沉浸在这种有生以来头一次暴扁他人带来的愉悦中时,张老太爷跌跌撞撞地跑过来了,闻得土匪被自己的幺儿子及其他同学打跑了,当即就呆了,嘴里喃喃的念叨,“祸事来了,祸事来了。”

    张平在一旁听着不高兴了,“父亲,有啥祸事?他们来一个打一个,来一对打一双,怕他们什么。”

    “对!”张平的同学苏文接过张平的话,激昂的向乡亲们喊道,“乡亲们,团结就是力量。只要我们团结起来,就一定会打败土匪,保卫我们自己的粮食,保卫我们的家园。打倒土匪!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去!”

    苏文是个重度近视眼,不带眼镜走在路上,就要边走边把双手伸的老长在前面开路。因为眼镜片过厚,同学都笑其眼镜片不应该称片儿应该叫眼镜块。但就是这能用来砸开核桃的眼镜块,在刚才的快意宣泄中掉落后,不知被何人将其踏碎了一块,眼镜腿也断了一根。苏文心痛肉疼,没眼镜就和睁眼瞎一样。没办法,独眼就独眼吧,用手扶着还凑合能看。苏文就带着这样一副眼镜讲演,号召大伙团结起来打土匪,其形象实在有些不忍睹。

    庄民们看着苏文的这副模样,对指望他带着大伙去和土匪斗毫无信心。

    打土匪?大伙摇着头,搀扶着唉声叹气的老太爷走了,留下四人在空荡荡的庄口面面相觑中。。。

    。。。“你们走吧,快走吧。”张老太爷坐在太师椅上,满脸疲惫。

    “我不走,庄里这么多人,大家团结起来和马大棒子斗,还怕一群土匪不成?”张平斗志昂扬的回答,神情有些紧张还有些兴奋。

    “对,大伙团结起来和土匪斗。”张平的同学纷纷情绪激动地响应。

    张老太爷看着这四个激昂的书生,暗暗叹了口气,“和土匪斗?你拿什么和土匪斗?”老太爷用手颤微微的指着几个人,“土匪有枪有炮,你们有什麽?难道要乡亲们赤手空拳去和土匪斗吗?”老太爷闭上眼,两颗老泪凄然垂下,“孩子们,走吧,你们还年轻,还有远大的前途在等着你们。”

    “我们不走,土匪来了,我们和他们讲道理,我就不信,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书生们也不傻,想到庄民毫无反抗意识不说,赤手空拳打也土匪确实有些困难。

    “哈,哈”忧伤的老太爷竟被他们气乐了,真是一群书呆子!算了,不和这些不晓得世理的书生多说了,别没死在马大棒子的棍子下,先到被他们气死。

    “来人!”

    随着老太爷的一声唤,屋里立刻涌入了数条壮汉。“把他们几个送走,送的越远越好。”老太爷不在理睬几人的喋喋不休,起身进了里屋。

    唉,希望多送些米粮,逃过这一劫吧。老太爷不安地摇摇头。

    。。。张老太爷被气晕过去了!

    张平和他的三名同学第二天大清早又出现在老太爷的面前,虽个个蓬头垢面的,但依然坚定地对气的发抖的老太爷说:“我们不走,好汉做事好汉当。”于是老太爷就倒下了。

    老太爷在昏迷之中呼唤马大棒子,你咋还不来?祸事我这条老命顶了。来晚了,就要被这四个二愣子拿去了。

    还好,庄里的郎中经过仔细检查,老太爷是气急攻心晕的。吃些药好好休息,不要再有刺激就行了。

    “呯,呯,”屋外传来几声枪响,不一会就听到外面有人在喊,“马大棒子来了!”

    四人闻讯起身紧紧握手,相互坚定示意后,大义凛然的向门口走去。

    对老太爷晕倒内疚不已的四人早已下定决心,绝不能因为自己的鲁莽牵连了众乡亲。见了马大棒子定要大义凛然地好好痛骂一番,大不了把命扔在这里。为了革命,为了理想,甘洒热血写春秋,希望自己的鲜血能够唤醒这些愚昧懦弱的乡亲。

    “慢”老太爷可能是被屋外的喊声惊醒了,刚睁开眼就看见四人要出门去会会马大棒子,连忙出声喊住。张平等人见老太爷醒了,都聚拢了过来。老太爷憔悴而又苍白的脸上透着对自己儿子的痛爱,老太爷看看儿子,又看看其他三人,“孩子们,我知道你们的志向远大。这很好,男儿不展凌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但我不能让你们把命丢在马大棒子的手里,你们应该有更好的前途和归宿。”老太爷向一旁伺候的老管家轻轻地挥挥手。

    老管家明白老太爷的意思,出去招来几个壮汉不顾四人的挣扎,象拎小鸡似的拎到了柴房锁了起来。老太爷跟着到了柴房,他知道自己一去凶多吉少,自己也有不惜此身护卫张家庄太平的决心。想最后看一眼自己最不放心的小儿子,给他留自己的最后一句话,“平儿,你很聪明,也有大志,望你今后遇事不要急躁,要多想多问少说,人当有静心啊。”

    老太爷走了,柴房里的四人泪流满面,相拥而泣。安静下来的四人开始思考,这几天来自己的一些做法,庄民的态度,为什么和自己听到的,及想象的不一样呢?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