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卷 第三十六章 潘晓
罗耐用“四夫”的手机登上自己的账号,给一个在学校的朋友发了条QQ消息:大熊,去臧货的楼下帮我盯着他一会儿去什么地方,盯到宿舍关了门再没动静你就回去,回不去了就再旅馆忍一宿,明天我把钱打给你,再把你电话号码发给我。
一分多钟之后收到了“大熊”回复的号码和三个字:知;小心!
随后罗耐拨通了五个把兄弟中的老三的电话,但是响过五声“嘀嘀”之后仍没有人应答。罗耐忽然想起老三潘晓这个时候肯定正在学校自习室发奋读书呢,便怪自己太鲁莽了,不该这个时候去打扰人家。
到这儿要简单说明一下老三的情况。老三出生在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家庭,全家的收入在维持温饱和潘晓的学费之后,略有结余。但那是个“工人世家”,爷爷、爸爸和妈妈都是工人。但是因为爸爸思想保守;妈妈教在当工人之前高中政治,思维的固话程度跟爸爸不相上下;而爷爷就更不用说了,和潘晓的代沟就不止一条。但无论是祖父母一方还是外祖父母一方,其家族传统都是耿直、厚道。特别是潘晓的祖父和外祖父,其憨直、仁厚在村子里都是出了名的。而父母也就遗传了他们父母的个性,所以潘晓自幼接受的就是所谓“传统教育”。如果“五好学生”评比标准是“仁、义、礼、智、信”的话,那么潘晓当之无愧。但就是这样一个人,恰巧栽在了高考的门槛前面——和二本的分数线只差了三分,就和这十几年的奋斗目标失之交臂了。全家的伤心难过自是不言而喻。伤心过后,潘晓主动提出了复读。家人无一反对,全部大力支持!于是把兄弟五个人上大学的上大学,经商的经商,唯独老三一人又踏上了“高四”的征程,重新向写有高考的南墙冲去。
和高三一样,老三又回到了原来的高中,又搬回了原来的宿舍,过起了住校的生活。每个月准许回家一次,其余的时间全都在学校度过:白天上课,晚上自习。当潘晓做出复读的决定之后,罗耐和“小幺”也劝过他好几次,让他没必要一条道走到黑。理由无非就是“条条大路通罗马”“学历比不上能力”“想开点儿,这一年时间干点儿什么不好。况且就算你上了大学,也不一定能学到什么东西,甚至还不如跟老四一样上个好专科,学点儿真本事”……但老三的性格就是这样,不但九头牛拉他不回,事实却是他反倒能把九头牛拉过去!
罗耐给老三打电话的目的就是告知他兄弟有难了,叫他过来跟自己一起去找姓臧的算账。可等大脑冷静下来之后,罗耐越想越觉得自己脑子漏风了:作为兄弟,能自己过的风浪怎么能老是想着把兄弟再拉下水呢,何况老三现在又担负着“高四”这样一个非人类承受的压力?
正当罗耐愧疚之时,“四夫”用虚弱的口气问罗耐“你想打给谁?”而就在这时,电话突然间响了。罗耐低头一看,是老三打来的!他赶紧接通,说道:“喂,老三,你在哪儿?”
“我在家呢。刚才你打电话的时候我听见了,但是那时候儿我正做一道数学题,刚有了思路,怕被打断,所以我做完题才来看的电话。怎么了?”老三的话语中没有丝毫不满的情绪,而且似乎能让人从中听出他在笑。
“我本该想到你现在比我们谁都忙的,但我刚才确实太激动了,一冲动就给你打过去了。那既然你有打过来了,我就只好跟你实说了。但你必须答应我别着急,特别是别怪我没提早告诉你这事儿。”
躺着的老四一听这话,挣扎着欠起了一丁点儿身子去伸手拽住罗耐的衣角轻轻摇了两下,但这一摇却充满了力量。
老三略开玩笑地说:“二哥,你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婆婆妈妈了?我不着急不完了吗?”
罗耐明白老四摇衣角的意思,但还是说了:“那好,我告诉你,四弟出事儿了,让一帮蓄谋已久的混蛋们偷袭了!”
说这话之前,罗耐的身上早就吸引了坐在一旁的医生护士们。而听到这话之后——就再没有人正视过举着手机的罗耐了。
“什么,你怎么不早说?你——你把我当什么人了?我还是不是你兄弟了?二哥呀二哥,你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啊……行,别的话我不多说了,你快告诉我你和老四现在在哪儿?”
罗耐支吾了一下,结果三弟听了骂了一句娘。罗耐心想这下可好,无论如何是瞒不住了,看了一眼紧闭双眼的“四夫”,便把医院的地址和老四的初步伤势告诉了老三。告诉他这儿有我和“小幺”照看着呢,费用也有我们来出。你不必担心,只要在家学习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安慰了,别……
潘晓“粗鲁”地挂断了电话,在罗耐耳边留下一串忙音。
等罗耐见到潘晓,已经是在医院的过道里了。那时“小幺”也揣着银行卡赶了过来。
时间已将近十点钟,医院变得和白天的时候“判若两院”。白天像战地医院,到了晚上立刻摇身一变,成了无人问津的社区医院。
医院的过道里没有电扇,只能感受到些许中央空调的冷气,但是这就足够了。忙活了一天的三个人在舒适的过道里,想着“四夫”痛苦的表情,听着偶尔几声来来回回的高跟鞋和皮鞋击打地面的声音,于是变得更加没了精神。罗耐把经过又讲给了潘晓。
“四夫”被推进了手术室,随后罗耐马上便说:“小幺,你一个人在这儿盯着,有事儿给我俩打电话。老三,你跟我去一趟我们学校。刚才我那朋友给我发短信说看见臧货进了一家酒吧。我已经约好几个兄弟赶到那儿了,咱俩这就过去听听他怎么狡辩。”
老三没说话,往前一指,人已经下了楼梯。
求阅(每日正午更新,感谢大家关注)
一分多钟之后收到了“大熊”回复的号码和三个字:知;小心!
随后罗耐拨通了五个把兄弟中的老三的电话,但是响过五声“嘀嘀”之后仍没有人应答。罗耐忽然想起老三潘晓这个时候肯定正在学校自习室发奋读书呢,便怪自己太鲁莽了,不该这个时候去打扰人家。
到这儿要简单说明一下老三的情况。老三出生在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家庭,全家的收入在维持温饱和潘晓的学费之后,略有结余。但那是个“工人世家”,爷爷、爸爸和妈妈都是工人。但是因为爸爸思想保守;妈妈教在当工人之前高中政治,思维的固话程度跟爸爸不相上下;而爷爷就更不用说了,和潘晓的代沟就不止一条。但无论是祖父母一方还是外祖父母一方,其家族传统都是耿直、厚道。特别是潘晓的祖父和外祖父,其憨直、仁厚在村子里都是出了名的。而父母也就遗传了他们父母的个性,所以潘晓自幼接受的就是所谓“传统教育”。如果“五好学生”评比标准是“仁、义、礼、智、信”的话,那么潘晓当之无愧。但就是这样一个人,恰巧栽在了高考的门槛前面——和二本的分数线只差了三分,就和这十几年的奋斗目标失之交臂了。全家的伤心难过自是不言而喻。伤心过后,潘晓主动提出了复读。家人无一反对,全部大力支持!于是把兄弟五个人上大学的上大学,经商的经商,唯独老三一人又踏上了“高四”的征程,重新向写有高考的南墙冲去。
和高三一样,老三又回到了原来的高中,又搬回了原来的宿舍,过起了住校的生活。每个月准许回家一次,其余的时间全都在学校度过:白天上课,晚上自习。当潘晓做出复读的决定之后,罗耐和“小幺”也劝过他好几次,让他没必要一条道走到黑。理由无非就是“条条大路通罗马”“学历比不上能力”“想开点儿,这一年时间干点儿什么不好。况且就算你上了大学,也不一定能学到什么东西,甚至还不如跟老四一样上个好专科,学点儿真本事”……但老三的性格就是这样,不但九头牛拉他不回,事实却是他反倒能把九头牛拉过去!
罗耐给老三打电话的目的就是告知他兄弟有难了,叫他过来跟自己一起去找姓臧的算账。可等大脑冷静下来之后,罗耐越想越觉得自己脑子漏风了:作为兄弟,能自己过的风浪怎么能老是想着把兄弟再拉下水呢,何况老三现在又担负着“高四”这样一个非人类承受的压力?
正当罗耐愧疚之时,“四夫”用虚弱的口气问罗耐“你想打给谁?”而就在这时,电话突然间响了。罗耐低头一看,是老三打来的!他赶紧接通,说道:“喂,老三,你在哪儿?”
“我在家呢。刚才你打电话的时候我听见了,但是那时候儿我正做一道数学题,刚有了思路,怕被打断,所以我做完题才来看的电话。怎么了?”老三的话语中没有丝毫不满的情绪,而且似乎能让人从中听出他在笑。
“我本该想到你现在比我们谁都忙的,但我刚才确实太激动了,一冲动就给你打过去了。那既然你有打过来了,我就只好跟你实说了。但你必须答应我别着急,特别是别怪我没提早告诉你这事儿。”
躺着的老四一听这话,挣扎着欠起了一丁点儿身子去伸手拽住罗耐的衣角轻轻摇了两下,但这一摇却充满了力量。
老三略开玩笑地说:“二哥,你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婆婆妈妈了?我不着急不完了吗?”
罗耐明白老四摇衣角的意思,但还是说了:“那好,我告诉你,四弟出事儿了,让一帮蓄谋已久的混蛋们偷袭了!”
说这话之前,罗耐的身上早就吸引了坐在一旁的医生护士们。而听到这话之后——就再没有人正视过举着手机的罗耐了。
“什么,你怎么不早说?你——你把我当什么人了?我还是不是你兄弟了?二哥呀二哥,你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啊……行,别的话我不多说了,你快告诉我你和老四现在在哪儿?”
罗耐支吾了一下,结果三弟听了骂了一句娘。罗耐心想这下可好,无论如何是瞒不住了,看了一眼紧闭双眼的“四夫”,便把医院的地址和老四的初步伤势告诉了老三。告诉他这儿有我和“小幺”照看着呢,费用也有我们来出。你不必担心,只要在家学习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安慰了,别……
潘晓“粗鲁”地挂断了电话,在罗耐耳边留下一串忙音。
等罗耐见到潘晓,已经是在医院的过道里了。那时“小幺”也揣着银行卡赶了过来。
时间已将近十点钟,医院变得和白天的时候“判若两院”。白天像战地医院,到了晚上立刻摇身一变,成了无人问津的社区医院。
医院的过道里没有电扇,只能感受到些许中央空调的冷气,但是这就足够了。忙活了一天的三个人在舒适的过道里,想着“四夫”痛苦的表情,听着偶尔几声来来回回的高跟鞋和皮鞋击打地面的声音,于是变得更加没了精神。罗耐把经过又讲给了潘晓。
“四夫”被推进了手术室,随后罗耐马上便说:“小幺,你一个人在这儿盯着,有事儿给我俩打电话。老三,你跟我去一趟我们学校。刚才我那朋友给我发短信说看见臧货进了一家酒吧。我已经约好几个兄弟赶到那儿了,咱俩这就过去听听他怎么狡辩。”
老三没说话,往前一指,人已经下了楼梯。
求阅(每日正午更新,感谢大家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