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新州旧梦 第三章 旧京风华(15)
储为民离开办公室,到一楼的活动室去找卢晓伟,推门看到他背身站在中央的球台旁看球,走近一看,原来是下属计划发展局的赵则臣在陪着董主任练球
“好球!这球打得有水平!不仅展现了技术,而且打出了战术水平!”
“哈哈,这两天的球好象是比以前要有点感觉,还是你教练教得好啊。”
“董主任您过奖了,照这样子练下去,很快我这个陪练就不够格了。尤其是乒乓球,非常讲求天赋的,像刚刚您那个长短结合的套路一般人就算想模仿也学不来的!主要您平时工作太忙,您要有时间常来练球,下次我专门去请体委的老师来陪您练。”赵则臣边打球边奉承董长禄。这阵子他们计划发展局的一把手胡局长空降到地方去提拔,腾出了个正职的位置,赵则臣最近勤得很,一个劲儿地跑经改委四处活动,谋求将职务扶正。
储为民轻轻走近台前,刚要喊卢晓伟,听赵则臣侧身跟自己笑着招呼了一下:“小储主任,你说我说得对不对啊?”
储为民鼓掌道:“那肯定的,我们赵局长的球技不是一般的高!”转身向董长禄道,“董主任,要不要我到办公室去替您把茶杯拿过来?”
董长禄抹了抹汗:“没事儿,你和小卢去练球吧,我和则臣过会儿就去吃饭了。”
储为民跟两人客气了下,和卢晓伟到旁边的台子上开练,耳边听着赵则臣肉麻兮兮地在谄媚,原本想着跟卢晓伟谈谈心的,此时也不方便再去多说什么,心不在焉地和卢晓伟刚打几球,值班室总机来喊他出去接个电话。
储为民出去一接话筒,见是丁颜打来的,说晚上要到万寿山剧院去排练节目,让自己不用去接她了。
挂了电话,储为民也没了心思再去打球,简单跟卢晓伟说了两句闲话,便离开了单位。
出了新华门,储为民沿着勤政路向东而行。入秋后,早晚温差很大,原本出来的时间就晚,刚才和卢晓伟打球时间太短,身子还没暖热走了出来,此刻走在路上方觉饥寒。心中凉意既起,身边西风又拂,储为民仰望天边的满目繁星,不自觉地回想起小时候在疆西的日子。
那时候,每年到了秋天,阿訇便会挑些日子让梁华带着自己兄弟几人去牧场去放马赶羊。到了晚上,有的时候就会搭个帐篷宿营在牧场里,为了节省煤油,常要把灯芯挑得很小,微光隐隐中几个孩子偎依在梁华身旁,就着凉水啃着硬梆梆的馍。那时的记忆虽然旷远却印象清晰,恍恍然就如同发生在眼前,极北苦寒的清苦生活伴随了自己的童年,而那时自己却并不觉得苦累。那时候,大家彼此相亲相爱,没有后来的那些嫌隙与误会,也没什么所谓的利益纷争。那时的梁华也不是总管,兄弟几人小时候都会喊他梁叔,只是后来阿訇说教内的人都是兄弟,自己方才改口喊他阿卡。
想起从前的事情,储为民的脚步越发觉得沉重,想着还要再走一段路,过得桥去到民巷东路上才有回四惠的397路站台,心中更觉失落。
夜色中,望着眼前黑漆漆的诛仙桥,背后无端一阵冷意,当年自己初到北京时,就听当地人讲过这桥原为前朝诛杀农民军起事的一个点儿,早先曾死过好些人。当时听着一些老人讲这典故时就觉得不是很舒服,内心隐隐觉得这桥名的兆头不是很好。
过错和过失都可以原谅,但过去已永不再来。昨夜之灯无论如何闪亮都不值得回首,未来是未知的,但终究透着光亮的可能……
“好球!这球打得有水平!不仅展现了技术,而且打出了战术水平!”
“哈哈,这两天的球好象是比以前要有点感觉,还是你教练教得好啊。”
“董主任您过奖了,照这样子练下去,很快我这个陪练就不够格了。尤其是乒乓球,非常讲求天赋的,像刚刚您那个长短结合的套路一般人就算想模仿也学不来的!主要您平时工作太忙,您要有时间常来练球,下次我专门去请体委的老师来陪您练。”赵则臣边打球边奉承董长禄。这阵子他们计划发展局的一把手胡局长空降到地方去提拔,腾出了个正职的位置,赵则臣最近勤得很,一个劲儿地跑经改委四处活动,谋求将职务扶正。
储为民轻轻走近台前,刚要喊卢晓伟,听赵则臣侧身跟自己笑着招呼了一下:“小储主任,你说我说得对不对啊?”
储为民鼓掌道:“那肯定的,我们赵局长的球技不是一般的高!”转身向董长禄道,“董主任,要不要我到办公室去替您把茶杯拿过来?”
董长禄抹了抹汗:“没事儿,你和小卢去练球吧,我和则臣过会儿就去吃饭了。”
储为民跟两人客气了下,和卢晓伟到旁边的台子上开练,耳边听着赵则臣肉麻兮兮地在谄媚,原本想着跟卢晓伟谈谈心的,此时也不方便再去多说什么,心不在焉地和卢晓伟刚打几球,值班室总机来喊他出去接个电话。
储为民出去一接话筒,见是丁颜打来的,说晚上要到万寿山剧院去排练节目,让自己不用去接她了。
挂了电话,储为民也没了心思再去打球,简单跟卢晓伟说了两句闲话,便离开了单位。
出了新华门,储为民沿着勤政路向东而行。入秋后,早晚温差很大,原本出来的时间就晚,刚才和卢晓伟打球时间太短,身子还没暖热走了出来,此刻走在路上方觉饥寒。心中凉意既起,身边西风又拂,储为民仰望天边的满目繁星,不自觉地回想起小时候在疆西的日子。
那时候,每年到了秋天,阿訇便会挑些日子让梁华带着自己兄弟几人去牧场去放马赶羊。到了晚上,有的时候就会搭个帐篷宿营在牧场里,为了节省煤油,常要把灯芯挑得很小,微光隐隐中几个孩子偎依在梁华身旁,就着凉水啃着硬梆梆的馍。那时的记忆虽然旷远却印象清晰,恍恍然就如同发生在眼前,极北苦寒的清苦生活伴随了自己的童年,而那时自己却并不觉得苦累。那时候,大家彼此相亲相爱,没有后来的那些嫌隙与误会,也没什么所谓的利益纷争。那时的梁华也不是总管,兄弟几人小时候都会喊他梁叔,只是后来阿訇说教内的人都是兄弟,自己方才改口喊他阿卡。
想起从前的事情,储为民的脚步越发觉得沉重,想着还要再走一段路,过得桥去到民巷东路上才有回四惠的397路站台,心中更觉失落。
夜色中,望着眼前黑漆漆的诛仙桥,背后无端一阵冷意,当年自己初到北京时,就听当地人讲过这桥原为前朝诛杀农民军起事的一个点儿,早先曾死过好些人。当时听着一些老人讲这典故时就觉得不是很舒服,内心隐隐觉得这桥名的兆头不是很好。
过错和过失都可以原谅,但过去已永不再来。昨夜之灯无论如何闪亮都不值得回首,未来是未知的,但终究透着光亮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