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卷 第七十六章 准备
首先是挑选人的问题,每个弟兄必须能独当一面,能独立面对遇到的一切问题,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出卖弟兄;纵然被抓住,也只能一个人被遣送回家。既要有社会活动型的弟兄,嘴巴要伶俐,风度要镇定,能果断地行动;又要有体力型的弟兄,难免要遇到体力活,得手脚伶俐,放得下架子,能吃苦耐劳。每个成员都必须是精明强干的,没有一个弱角,个个都不是大家的负担,而且嘴巴要紧,不论在哪种情况下都不能走漏消息。
本打算只带几个兄弟,不料大家都强烈要求同去,都渴望逃出应试堡垒,到外面去开开眼界,增长见识,锻炼活动能力。在强烈要求去的弟兄中,他反复挑选比较,权衡利弊,最后选出精干的十四名弟兄。自然,他没有忘记对张老师的承诺,拒绝本班的弟兄出去。
如果十四个弟兄一块招摇过市,很快就会暴露目标,也许还没有到达目的地,就很不光彩地给遣送回盘龙。他的基本想法是,每个弟兄必须独立打工,深入社会最底层,进行体力和精神的双重磨练,培养应对社会的技能和智慧。
两个美人不知怎么也知道此事并决定跟他去。他认为她俩只能给他找更大的麻烦,早已宣布绝交,所以不客气地驱逐。没想到,她俩居然威胁说要将此事报告老师。他决定随她俩的便,决不承认是自己带着她俩——即两人始终单独行动,并得到不麻烦他的承诺。另一方面,觉得娇生惯养的空虚生命也需要去吃点苦头,对她们或许有益处。
他对十三个弟兄讲:“首先,请你们好好想一想,你能一个人到外面打工谋生吗?如果不能,就不要勉强,出去之后就后悔莫及了。如果给大家带来不良影响,你是要承担责任的。比如,因为你大家不能不往回赶,这是绝对做不到的。如果迫不得已,你只能自己求助于公安而决不能出卖弟兄们。要反复地思考,你的身体行吗?你的精神行吗?只要稍有迟疑,就立即决定不出去。我最不愿听到的是,说被某某引诱出去,给带坏了。在乾坤会的信条里,弟兄情义高于一切,决不能因为某个弟兄而把好事变成坏事。你不出去,我们是好弟兄,可因为你根本不能去却硬着头皮去,结果就可能坏了弟兄情义。我最瞧不起的是行事拖泥带水的女人。”
“我们都是自愿去的,不关铁山哥的事。”大家七嘴八舌。
铁山做手势,让大家安静。“不要讲,必须回家好好想,再好好想,想明白,看自己是不是心存疑虑。只要感觉有点不对头,就决不能去。老实说,十四个弟兄显得太多,人多就容易暴露,你如果不愿去,我实在不勉强。比如,要是怕回来后被学校开除,或是挨父母的毒打,就趁早断了这念头。我是多么不愿意把这种好事变成坏事,看到弟兄吃亏,使我受到他人的责骂。以前的事大家都知道,我总是成为某些人攻击的对象,虽然我并不怕,但对你却造成所谓伤害。每个人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与我有什么关系呢?”
铁山说得很严厉,提醒每个弟兄必须好好想清楚。弟兄们显出严肃坚定的表情,似乎早已抛弃所有顾虑,根本不屑再考虑。铁山正是不需要这种盲目的忠诚,才反复提醒大家。但他又需要这种坚定不移的忠诚,这决不是对他而是对事业的忠诚。“我这样不断地提醒他们,其实也是在加强他们的决心。”铁山既能用恰当的威慑智慧凝聚力量,又能建立平等和谐的弟兄情谊。乾坤会是有战斗力的组织。
小猕猴没有申请去,铁山也决不允许他去,虽是弟兄,可走的路到底不同。不过,他清楚得很,小猕猴如果未来还有点作为,决不是靠练的那些难题,而是别的东西。说不定他的公司未来也需要小猕猴这样名牌出身的大学生点缀一下。
“然后,弟兄们必须思考出去有什么价值,干什么去。回家好好思索,写出行动计划。如果没有明确深刻的认识,根本不知道出去是为了什么,那就用不着出去。这决不是逃避学业,而是开创新的人生天地,为进入社会作准备。我们决不是参观者,而是实践者,是要用头脑和双手劳动争到生活费的。把计划写好后交给我,必须明确回答‘干什么’‘为什么干’及‘怎样干’。我告诉你们,就算你的计划写得很完备,一旦真正进入社会,从寻找职业到用双手劳动,你才知道,计划上的东西实在太浅薄,比较计划,行动要艰难得多,体验要深刻得多,收获要大得多。不过,计划的意义仍不能抹杀,没有计划,行动就没有目标,也就没有结果,必须好好思索,好好写。”
“最后,是作充分的准备,我们决不打无准备之战。先要加强身体锻炼,每天坚持一个小时长跑。不论你安排什么时候锻炼,都必须完成任务,并向我汇报。同时,思考钱的问题。我们要准备路费,还有食宿等费用。从现在开始就必须筹集资金,没有钱我们就可能暴露,那可是极不光彩的事。每个弟兄尽量多筹集,为其他弟兄作预备。家庭困难的弟兄可以少带钱,甚至不带。此外,起程的准备也很重要,大家都要动脑筋,想到走时的每个细节,怎样做到万无一失。我主张必须单独行动,决不能一块儿走。”
他联想到当初地下党的活动,感觉到秘密行动的魅力。行动目标是那样清晰而庄严,在前方发出诱人的光芒,吸引他去追求。在行动过程,外人虽然见到他,可对他的秘密浑然不觉,这是一种怪有趣的感觉。张老师不是非常害怕他发出什么重大举措,给班级以至学校带来重创,可他亲切得就像我俩是心心相印的朋友,而对他的阴谋全然不知。他既觉得有些愧疚,但更觉得有趣。他哪里知道,我正在思索出走的细节,还以为我真的放下屠刀了呢?
张老师是唯一有感情交流的老师,他的教育与其说是批评,不如说是指导,他感觉到与老师有许多共同的东西,可又有太多的不同。“必须是傍晚时发车,学生在学校与家之间,让家和学校都发现不出问题。火车票必须分开买,让弟兄们分散在不同的车厢;上火车时必须单独走,看不出他们之间有任何关系。”他考虑着,老师正讲得起劲,不时还亲切地瞧他一眼。可是张老师怎么也不会支持我们出去,二十多年的应试教育不能不腐蚀他崇高的灵魂。他实在太不幸,因为他是唯一清醒的老师,可是我将给他的创伤一定加速他的辞职,使他更不能忍受自己的教育行为。
想到出走引起的反响,特别是给校长制造的重创,他更是兴味盎然。对于校方,他根本勿需担忧。自杀事件后,他知道学校不会来招惹他,也知道学校的办事原则。他造的事越大,学校越不敢轻举妄动。既是非常震怒,却又无法发泄,存放到心底,去慢慢消化吧!悲剧的震撼力不在于轰轰隆隆的爆炸,而在于从无声处听惊雷。在这种旷古的寂静中,他该把痛苦的滋味品尝个够吧!他该在痛苦之余发现良心吧!这个丢失良心的投机者!
他决心用自己的行动沉痛打击教育的投机者,并向校方证明他们认为神圣的东西其实很荒唐很廉价,而他们认为荒唐廉价的东西也可能很神圣。他坚信用题海掏空精神的教育是罪恶,并坚信自己将开辟一条崭新的出路,终将证明不读书的人并非无用之人,并非堕落的废物。他热爱阅读,但绝不是学校那几本圣经,因为他高度看重成功者的经验。而成功者都有一条亘古不变的经验,这就是社会实践,不断突破生活的限制,不断开辟陌生世界,不断积累应对社会的智慧。南方,那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我的雄心需要在那里培养并巩固,视野需要在那里开阔,胸怀需要在那里豪迈,勇气和信心需要在那里生长,决心需要在那里下定。
“我是那样奇怪,怎么就没有一丝顾虑呢?十三个弟兄是肯定有顾虑的,只不过在我的影响下才那样坚决。难道你就没有想到可能的后果,比如,校长一怒之下把弟兄都开除学籍,或者李经理可能受到强烈冲击,或者弟兄家长有受不了打击的?不,李铁山认准的事就不顾一切地行动,决不顾忌后果,否则不是李铁山。至于在外面受到的种种挫折,李铁山更无所顾忌,因为我正是去迎战挫折的。不仅如此,我还认定任何开创性的行动,必然要付出相应的代价,本是符合逻辑的,有什么必要顾虑呢?”
铁山寻觅出走的念头到底起于何时,才发现根本不知道,似乎从来就深藏心底,只不过什么时刻把它唤醒而已。又好像不是一次什么刺激唤醒,而是渐渐醒来,就像睡得很沉醒来时那样,意识慢慢地从睡眠的黑暗中浮起,最终变得清晰。不知什么时候,他开始意识到,社会才是最佳的学校,没有什么人才不是社会培养的。就算科技人才,学校也只能是作一点铺垫,社会才能塑造伟大品格,在品格的支撑下创造辉煌业绩。这种思想扎根后,出去的念头就悄然给慢慢唤醒。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这是逃避心灵的时代。如果阅读还是严肃的行为,你就会在阅读中寻找自我,发现自我。小说是把人们遗忘的东西拾起来,也许你能从这里拾起丢失的自我。
本打算只带几个兄弟,不料大家都强烈要求同去,都渴望逃出应试堡垒,到外面去开开眼界,增长见识,锻炼活动能力。在强烈要求去的弟兄中,他反复挑选比较,权衡利弊,最后选出精干的十四名弟兄。自然,他没有忘记对张老师的承诺,拒绝本班的弟兄出去。
如果十四个弟兄一块招摇过市,很快就会暴露目标,也许还没有到达目的地,就很不光彩地给遣送回盘龙。他的基本想法是,每个弟兄必须独立打工,深入社会最底层,进行体力和精神的双重磨练,培养应对社会的技能和智慧。
两个美人不知怎么也知道此事并决定跟他去。他认为她俩只能给他找更大的麻烦,早已宣布绝交,所以不客气地驱逐。没想到,她俩居然威胁说要将此事报告老师。他决定随她俩的便,决不承认是自己带着她俩——即两人始终单独行动,并得到不麻烦他的承诺。另一方面,觉得娇生惯养的空虚生命也需要去吃点苦头,对她们或许有益处。
他对十三个弟兄讲:“首先,请你们好好想一想,你能一个人到外面打工谋生吗?如果不能,就不要勉强,出去之后就后悔莫及了。如果给大家带来不良影响,你是要承担责任的。比如,因为你大家不能不往回赶,这是绝对做不到的。如果迫不得已,你只能自己求助于公安而决不能出卖弟兄们。要反复地思考,你的身体行吗?你的精神行吗?只要稍有迟疑,就立即决定不出去。我最不愿听到的是,说被某某引诱出去,给带坏了。在乾坤会的信条里,弟兄情义高于一切,决不能因为某个弟兄而把好事变成坏事。你不出去,我们是好弟兄,可因为你根本不能去却硬着头皮去,结果就可能坏了弟兄情义。我最瞧不起的是行事拖泥带水的女人。”
“我们都是自愿去的,不关铁山哥的事。”大家七嘴八舌。
铁山做手势,让大家安静。“不要讲,必须回家好好想,再好好想,想明白,看自己是不是心存疑虑。只要感觉有点不对头,就决不能去。老实说,十四个弟兄显得太多,人多就容易暴露,你如果不愿去,我实在不勉强。比如,要是怕回来后被学校开除,或是挨父母的毒打,就趁早断了这念头。我是多么不愿意把这种好事变成坏事,看到弟兄吃亏,使我受到他人的责骂。以前的事大家都知道,我总是成为某些人攻击的对象,虽然我并不怕,但对你却造成所谓伤害。每个人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与我有什么关系呢?”
铁山说得很严厉,提醒每个弟兄必须好好想清楚。弟兄们显出严肃坚定的表情,似乎早已抛弃所有顾虑,根本不屑再考虑。铁山正是不需要这种盲目的忠诚,才反复提醒大家。但他又需要这种坚定不移的忠诚,这决不是对他而是对事业的忠诚。“我这样不断地提醒他们,其实也是在加强他们的决心。”铁山既能用恰当的威慑智慧凝聚力量,又能建立平等和谐的弟兄情谊。乾坤会是有战斗力的组织。
小猕猴没有申请去,铁山也决不允许他去,虽是弟兄,可走的路到底不同。不过,他清楚得很,小猕猴如果未来还有点作为,决不是靠练的那些难题,而是别的东西。说不定他的公司未来也需要小猕猴这样名牌出身的大学生点缀一下。
“然后,弟兄们必须思考出去有什么价值,干什么去。回家好好思索,写出行动计划。如果没有明确深刻的认识,根本不知道出去是为了什么,那就用不着出去。这决不是逃避学业,而是开创新的人生天地,为进入社会作准备。我们决不是参观者,而是实践者,是要用头脑和双手劳动争到生活费的。把计划写好后交给我,必须明确回答‘干什么’‘为什么干’及‘怎样干’。我告诉你们,就算你的计划写得很完备,一旦真正进入社会,从寻找职业到用双手劳动,你才知道,计划上的东西实在太浅薄,比较计划,行动要艰难得多,体验要深刻得多,收获要大得多。不过,计划的意义仍不能抹杀,没有计划,行动就没有目标,也就没有结果,必须好好思索,好好写。”
“最后,是作充分的准备,我们决不打无准备之战。先要加强身体锻炼,每天坚持一个小时长跑。不论你安排什么时候锻炼,都必须完成任务,并向我汇报。同时,思考钱的问题。我们要准备路费,还有食宿等费用。从现在开始就必须筹集资金,没有钱我们就可能暴露,那可是极不光彩的事。每个弟兄尽量多筹集,为其他弟兄作预备。家庭困难的弟兄可以少带钱,甚至不带。此外,起程的准备也很重要,大家都要动脑筋,想到走时的每个细节,怎样做到万无一失。我主张必须单独行动,决不能一块儿走。”
他联想到当初地下党的活动,感觉到秘密行动的魅力。行动目标是那样清晰而庄严,在前方发出诱人的光芒,吸引他去追求。在行动过程,外人虽然见到他,可对他的秘密浑然不觉,这是一种怪有趣的感觉。张老师不是非常害怕他发出什么重大举措,给班级以至学校带来重创,可他亲切得就像我俩是心心相印的朋友,而对他的阴谋全然不知。他既觉得有些愧疚,但更觉得有趣。他哪里知道,我正在思索出走的细节,还以为我真的放下屠刀了呢?
张老师是唯一有感情交流的老师,他的教育与其说是批评,不如说是指导,他感觉到与老师有许多共同的东西,可又有太多的不同。“必须是傍晚时发车,学生在学校与家之间,让家和学校都发现不出问题。火车票必须分开买,让弟兄们分散在不同的车厢;上火车时必须单独走,看不出他们之间有任何关系。”他考虑着,老师正讲得起劲,不时还亲切地瞧他一眼。可是张老师怎么也不会支持我们出去,二十多年的应试教育不能不腐蚀他崇高的灵魂。他实在太不幸,因为他是唯一清醒的老师,可是我将给他的创伤一定加速他的辞职,使他更不能忍受自己的教育行为。
想到出走引起的反响,特别是给校长制造的重创,他更是兴味盎然。对于校方,他根本勿需担忧。自杀事件后,他知道学校不会来招惹他,也知道学校的办事原则。他造的事越大,学校越不敢轻举妄动。既是非常震怒,却又无法发泄,存放到心底,去慢慢消化吧!悲剧的震撼力不在于轰轰隆隆的爆炸,而在于从无声处听惊雷。在这种旷古的寂静中,他该把痛苦的滋味品尝个够吧!他该在痛苦之余发现良心吧!这个丢失良心的投机者!
他决心用自己的行动沉痛打击教育的投机者,并向校方证明他们认为神圣的东西其实很荒唐很廉价,而他们认为荒唐廉价的东西也可能很神圣。他坚信用题海掏空精神的教育是罪恶,并坚信自己将开辟一条崭新的出路,终将证明不读书的人并非无用之人,并非堕落的废物。他热爱阅读,但绝不是学校那几本圣经,因为他高度看重成功者的经验。而成功者都有一条亘古不变的经验,这就是社会实践,不断突破生活的限制,不断开辟陌生世界,不断积累应对社会的智慧。南方,那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我的雄心需要在那里培养并巩固,视野需要在那里开阔,胸怀需要在那里豪迈,勇气和信心需要在那里生长,决心需要在那里下定。
“我是那样奇怪,怎么就没有一丝顾虑呢?十三个弟兄是肯定有顾虑的,只不过在我的影响下才那样坚决。难道你就没有想到可能的后果,比如,校长一怒之下把弟兄都开除学籍,或者李经理可能受到强烈冲击,或者弟兄家长有受不了打击的?不,李铁山认准的事就不顾一切地行动,决不顾忌后果,否则不是李铁山。至于在外面受到的种种挫折,李铁山更无所顾忌,因为我正是去迎战挫折的。不仅如此,我还认定任何开创性的行动,必然要付出相应的代价,本是符合逻辑的,有什么必要顾虑呢?”
铁山寻觅出走的念头到底起于何时,才发现根本不知道,似乎从来就深藏心底,只不过什么时刻把它唤醒而已。又好像不是一次什么刺激唤醒,而是渐渐醒来,就像睡得很沉醒来时那样,意识慢慢地从睡眠的黑暗中浮起,最终变得清晰。不知什么时候,他开始意识到,社会才是最佳的学校,没有什么人才不是社会培养的。就算科技人才,学校也只能是作一点铺垫,社会才能塑造伟大品格,在品格的支撑下创造辉煌业绩。这种思想扎根后,出去的念头就悄然给慢慢唤醒。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这是逃避心灵的时代。如果阅读还是严肃的行为,你就会在阅读中寻找自我,发现自我。小说是把人们遗忘的东西拾起来,也许你能从这里拾起丢失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