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爱的幻灭

第1卷 第七十一章 张老师的忏悔

    张老师与铁山之间从没有这样和谐默契,虽然极少到办公室谈话,却是交流得最畅快的时候。铁山的一声“老师好”就含有温暖的元素,交换一个眼神都是深刻的交流,表达相知相契的愉悦。铁山几乎是安静了,享受着自由阅读的快乐,什么事儿也不犯。不过,他俩的心情相去甚远,铁山过得很幸福,老师却过得很不幸。在问候的时候,铁山闪动的眼睛精明地洞察到老师的心情,也就显出格外听话的模样,甚至似乎有些惭愧。不过,铁山是那样自豪,是他改变老师,不是老师改变他。

    班级看起来很安定,追求分数的在题海里遨游,徘徊于应试的在题海里挣扎,放弃应试的无聊地耗在题海边的沙滩,大家各得其所。老师都精神勃勃地指挥学生与题海搏击,沿着简单的程序——公式——作极复杂的推演。只有铁山勤奋地阅读,他的桌子上随时搁着文学经典或是企业管理之类的书籍。他与同学虽处一室却如在天涯,他瞧不起被公式腐蚀的生命,苦练题海的同学一样瞧不起他,认定他走的歪门邪道。但不知什么原因,所有勤学的同学都对他怀着莫名的敬畏。

    张老师对孩子怀着新的感情。对优生,他曾以为是自己的得意之作,孩子一定对他感恩戴德,有时甚至公然索要感激;现在,他以罪人自居,认定用应试文化毒害他们的灵魂,使他们沦为分数的奴隶和势利鬼。对挣扎于题海的孩子,一向以最饱满的热情鼓舞他们与难题斗争,引导他们进入应试轨道,曾因他们的热情不觉醒而苦恼,现在理解他们,认为难题激发不出热情是自然的逻辑,对他们怀着复杂的感情,不知道该如何指引他们。对放弃应试的孩子,他更是怀着罪恶感,怀着无限的怜悯,为他们的荒废而悲哀,可仍不知道怎样为他们开辟新的希望。总之,注视着孩子们,满眼苍凉,这是一群怎样不幸的生命呵!

    只有对李铁山,他怀着不应有的敬意,在种种围困堵截中闯出新的路子,尽管不敢说新路子到底正确与否,也不知是否走得通,但毕竟播下希望的种子。现在,他也只有沿着铁山的路子探索教育新的出路。

    近来,大家都觉得老师格外和蔼可亲,往日激昂的斗士变得平和了,战鼓一样敲击的讲话不见了,而是含着一种柔和又悲哀的调子讲话,有时古怪地透露出忏悔的语调。支气管炎的发作使他的气流很短,有时说话难受得窒息。

    “孩子们,我一直想清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向你们作深刻的……检讨。”他的声音低沉,语气诚恳。“我对不起你们,如果有的孩子怨恨我,我接受怨恨,可是请你给我改正的机会,不要再恨我,因为恨是痛苦的情绪,恨一个人就像是把自己的头颅撞向墙壁,有过错的人不会受到应有的惩罚,而自己却很痛苦。我曾拿着分数的大棒虐待过你们,逼迫你们必须考多少分,不少孩子受到我的迫害,我是有罪的。我曾驱赶你们在题海中作战,逼迫你们与难题拼杀,禁锢你们的头脑,扼杀你们的思想,剥夺你们创新和快乐的权利。我曾建立警察制度,用严酷的管理迫害你们,干部二十四小时监控你们,对违纪孩子进行残酷斗争,无情打击。”

    突然老师出发一声冷笑,听来阴森怕人,一边做自嘲的手势。“我自以为是有良知的人,殊不知,在斗争中,悄然沦为残酷的统治机器,泯灭爱。我口口声声标榜爱你们,爱差生,可是在斗争中,我的话语充满敌意,怀着强烈的憎恨,顽强地驱使你们走应试的轨道。我知道,命运在悄悄把我塑造成历史的罪人。我曾经非常热爱教书的职业,以灵魂的工程师自居,哪里料到我塑造的是练题的计算器,是麻木的灵魂?我被命运愚弄,可浑然不知,反倒扮演神圣的角色,以为是在为你们未来工作,认定高分能改变你们的可悲命运。谁料到,高分恰恰铸定另一种可悲命运,而低分却饱受我的压迫。孩子们,我罪孽深重,知道余生不论怎样努力,也无法赎清罪过。”

    大家都呆愣地望着老师,像是不认识。既不懂老师古怪的话语,又不懂他痛楚的表情。

    “每考试一次,就是你们情感的浩劫。为了发挥考试的最大功效,我把成绩表张贴到教室,仿佛耻辱柱一样折磨考得差的孩子。不仅如此,我还点名批评最后十名,以种种威胁利诱,要求孩子逃出最后十名,雪洗耻辱。我还让前十名进行残酷竞争,培养忌妒甚至仇恨,扭曲同学关系,教唆某个孩子必须取某个孩子的名次而代之。现在想来,我简直是尽情虐待你们感情的魔鬼,哪里还有仁慈之心?我是那样喜欢拔尖生,纵然是喜爱也少不了势利眼的德性,就像爱黄金一样爱孩子,仿佛优生是我幸福的全部所在。有时,我对优生怀着一种极不光明的宠爱,仿佛是一种谄媚。你们不知道,一个拔尖生就是我辉煌业绩的标志,就是我的全部荣光,却是最大的骗局。现在,我差不多看清自我的丑陋和鄙俗,感到二十年辛苦奔忙原来是一场噩梦……”

    老师凝伫讲台,声音颤抖哽咽,眼睛里闪出泪光,说不下去。虽然大家都读不懂老师,但不能不受感动,都有些神情凝重。教室里静得严肃而迷惘。不过,他很快喘过气来,语调平和了许多。

    “一千多年来,我一直执着地追求应试,比范进只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是应试改变我的命运,跳出农村。我对分数有天然的热爱,因为分数是那样神奇,可以使我一举跻身金字塔的更高一层。我跟学校的精神一拍即合,自然成为领导培养的对象。每次考试过后,成绩表成为我研读的名著,一连几天,苦苦地探索成绩表,并与上次月考成绩表对比研读,注明每个孩子的名次前进几名或是后退之名。那些枯燥的数字引起我盎然的趣味,每个数字里我都洞察出一个生命的本质,看到孩子的全部思想和情感,特别是对学业的态度。研读高分,我是那样喜悦,就像财主把玩金元宝,黑色的数字里包含多少神秘的意味,我欣赏一个可爱鲜活的生命,又仿佛观赏一幅意境深远的名画。只要心情高兴,就拿出成绩表陶醉在那些高分里,仿佛在观赏优生埋头苦练,对孩子油然而生敬意。

    “只要心情不好,就苦读那些低分,特别是倒数十名的分数,就生动地看到后面堕落的生命,苦索着怎样启蒙差生的斗志。咀嚼着低分,嚼出浓浓的苦汁,我比孩子还要苦恼啊!我的升学率不能不因此降低,竞争对手就相对高起来。我努力抑制对孩子的怨恨,研究提高分数的办法,寻找用怎样的手段笼络孩子,开发出学习的热情。把分数变成对人格的侮辱,刺激尊严的觉悟。我就找来孩子,把成绩蕴含的侮辱意味血淋淋地揭露出来,一定要刺激孩子分数文化的觉醒。

    “孩子们,站在你们面前的人不以为羞耻,反以为骄傲——以善于做思想工作而骄傲,以极富有蛊惑力的演讲才能而骄傲。”老师的声音陡然高起,仿佛是痛苦得无法忍受而发出的喊叫。“我是千年应试文化的杰出代表,是分数塑造的奴才,是把教育变成投机生意场的罪魁。不仅如此,我还善于伪装,是慈爱的化身,把爱的把戏表演得炉火纯青。我呼唤‘孩子’的声音沉甸甸的,满含着慈爱。我是那样亲切,特别是对差生孩子。孩子是那样畏惧我的亲切,因为窥见亲切里的不良居心。考试失败了,我扮演孩子的角色,把失败的痛苦描绘得格外生动感人,让孩子深刻地体验失败的痛苦从而刺激尊严的觉悟。我最喜欢说的话,孩子呀,我担心着你哟!孩子总是不由得感觉惭愧,成绩差是多么对不住老师啊!”

    老师越说越激昂,而忏悔的痛苦表演得越感人,似乎批判得越不留情面,呼吸才畅快一些。他的声气听起来很窒息,脸涨成紫红。手势急遽突兀,有时急奔两步,仿佛是逃离什么灾难。

    “孔乙己算什么?请鲁迅再世,把我给写一写吧!让世人瞧瞧,我的心扭曲得怎样痛苦?孩子们,两千年来,我都是责任感的化身,是孔子塑造的悲剧角色,可我终于觉悟庄子的真理,无为而为。我的责任演变成统治,刻板的责任变成是残酷的统治,我不再是我,而是统治的机器,犹如士兵是杀人的机器……”

    不知什么原因,我冷不丁停下来,脸上闪过怪异的笑影,渐渐地平静下来,而换上平常的严肃表情。孩子们望着他,像望着外星人。有的同学产生隐隐的忧惧,以为老师的精神可能有问题。

    “虽来日不多,可我还是要从两方面努力,一是从此以后,再不用分数迫害你们,指导你们正确认识分数;二是一定要学会爱你们,努力开辟新的教育,即个性和道德教育,特别是不断拓展两种品质塑造的实践天地。孩子们,我感到欣慰的是,终于发现你们个个都是不幸的生命,沉睡的怜悯之痛觉醒了。我是多么愿意帮助你们,用个性和道德拯救你们的灵魂,引导你们从不幸的深渊中解脱出来。”

    老师是靠希望生活的,找到新的希望,就挣脱颓丧,声音渐渐洪亮,脸色渐渐开朗。

    “爱是废墟上开出的鲜花,是痛苦酿成的琼浆。在冷漠的荒原上,爱是建造幸福大厦的基石。爱从哪里来?从怜悯之痛的苏醒开始,只要他人的不幸和痛苦触动怜悯的神经,你就感觉到清新的快乐。你的心跟不幸者的心一同跳动,那是两个生命碰撞出的暖流啊!这一刻,游荡的灵魂终于有了归宿,心灵生来需要寄托存放,不然就是漂泊的游子呵!丢失财物,你就痛苦,他人伤害你,你也痛苦,可这种痛苦没有出路,与快乐无缘;可是,他人的不幸唤醒的痛苦却是快乐的体验,是两个陌生心灵第一次用痛苦扭结在一块儿,是多么温暖清新的感觉呀!更重要的是,这是有出路的痛苦,必然鼓舞你伸出援助之手,解除不幸者的痛苦。就因为你的帮助,他人的痛苦减轻了,甚至不幸解除了,你就发现更灿烂的快乐——原来牺牲自我救助他人是如此幸福啊!这个伟大真理的发现突然为自我打开无限广阔美好的前景。

    “我们还没有经历题海之前,都体验过怜悯的快乐,可惜没有教育来启蒙,很快被欲望腐蚀掉。现在,我要求孩子们到生活的海洋去捕捉感动的快乐。家庭是寻觅爱的第一驿站。还有谁,比父母更亲的人呢?为什么他们的不幸和痛苦就无法打动你石头一样的心?为了你的成长,父母受过多少苦,挨过多少痛,遭到你怎样的伤害?还有他们人生的坎坷忧患,病痛折磨,你难道都漠然置之吗?请你从贪欲里觉醒,你题海里走出,去发现双亲的不幸和痛苦吧!那过早衰老的面庞,那眼中深沉的忧思,难道就不能触动怜悯的心弦?如果有一天,幸运之神降临到你头上,你终于为双亲的不幸深深震撼,在痛苦又欢乐的震撼中,与父母的生命融为一体,那该是怎样幸福啊!然后,请扭住这种情感不放手,去挖掘其中的黄金,神圣的责任感就觉醒,把你与父母的命运扭结一道,用奋斗谱写出激昂的青春之歌。如果父母要我学习是痛苦的,那么我为父母学习就是快乐的。

    “然而,分数的陷阱又出现。我要说,如果命运非要我们经历分数的炼狱,那也决不能把它变成一种精神迫害。更重要的是,我们奋斗的是事业理想,决不仅仅是分数。比如,我们必须探索自我的天赋,在开发种种潜能中,寻觅天才,然后沿着天才的方向,寻找到对应的专业,在专业学习中,不断缩小方向,最终找到具体的事业理想。对于学生,真正的奋斗是这样的探索历程,决不是仅仅为分数而学习。学习的过程就是对自我的寻觅。

    “然而,要唤醒对父母的怜悯之痛,除了参与父母的活动,勤于家务,再也没有别的办法。如果我们始终是家庭冷漠的客人,被父母伺候着,我们的贪欲就给刺激出来,怜悯的天赋就给埋没。这就跟题海冲突,学业往往成为逃避家务漂亮的借口。回到家,自我必须成为主人,不仅自己的事必须自己做,而且必须坚持做几件家务。唯有在艰难的投资中,自我才体味到父母的艰辛,发现父母的不幸和痛苦,从而唤醒亲情,激发责任感。”

    优生虽熟悉这些教条,可并没有热情,哪里像难题那样富有实际意义?差生既对难题没有兴趣,也对这些教条没有热情,沉湎于颓废的软绵绵的安逸里。

    老师知道,孩子的爱根本没有觉悟,从没有清醒地体验过牺牲自我奉献他人的快乐,也就清楚看到,教室里出现懈怠的情绪。如果没有切实的实践教育,孩子是怎么也不会懂得爱的快乐的。他的路还很远,而且荆棘遍地。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这是逃避心灵的时代。如果阅读还是严肃的行为,你就会在阅读中寻找自我,发现自我。小说是把人们遗忘的东西拾起来,也许你能从这里拾起丢失的自我。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