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卷 第六十九章 推心置腹
李铁山从没有见过,张老师以这样古怪的态度接待他。老师很谦卑,不像是接待学生,倒像是接待领导。谦卑里似乎藏着某种特别的东西,居然像是忏悔。不只请铁山坐,还为他安顿椅子。往日严肃里透出的锋芒不见踪影,平易得完成失去老师应有的尊严,像是有求于他。老师的眼神有些心不在焉,又像是悲哀,但似乎含有某种重大变故——必须与铁山交流的变故。在铁山看来,老师突然老了十岁,身子更瘦削,显出像是苍老带来的颓丧之气。铁山的心头不由得哆嗦了。
“老师,你有什么事吗?”看到老师有些茫然地瞧着铁山,铁山问到。他怎么也没有料到,自己的询问带着从没有过的关心。
“请你来,是想跟你谈谈后面的事……我已经向学校辞职——这只是我俩知道的事……我希望在把班级交给别人之前,班上不至于出大问题,否则人家不肯接手你们。”老师的声音平和中透出淡淡的悲哀,表达的意思委婉而清楚。
“我已向老师保证过……但你为什么要离开我们?”
“也许还能教你们的语文。”
“你是最适合于我们的,也是最适合于我的班主任,怎么会……”
“感谢你,李铁山!你仿佛一面明镜,让我看清自己的面目——我是该辞职了。”
铁山注视老师,想了解老师的话里是否有批评或别的意思,但老师是一惯诚恳的风度,虽然今天有些颓唐。
“老师,对不起。该我感谢你,你是我认识的最好的老师。”铁山立起,向老师敬礼,“谢谢老师的教诲!之前,我阅读金庸,但没有你的启蒙,我根本读不懂金庸。老师,是你启蒙我道德和个性的觉悟。你给了我终身受用的思想,这是应试教育下,其他任何老师都不能给我的。我一定要成为追求道德和个性真理的人。如果未来我还能做点事情,那得益于老师开发出的人生智慧。”
对铁山热烈的赞美,老师只微微笑了笑,在笑中悲哀显得更明显。
“我能启蒙什么呢?我在行的是应试教育,曾取得不小的成绩,校长都很器重我呢!”
铁山高兴地发现,老师否定了自己,而肯定了他,不过,他表情庄重,并没有喜形于色。他似乎对今天的老师有点认识了。但他仍没有料到,老师会说出下面的话。
“我是很平庸的人,落入庸人的悲剧轨道,看天性,我应该有不错的禀赋,热情,严肃,有责任感,可是我的路由于环境的影响走错了。多少自认为杰出的人,几十年来如一日,毫不顾惜地牺牲自我,从卑琐的职业升华到崇高的事业,坚定地相信在献身于崇高的事业,做着幸福的美梦。可是,有一天,突然发现,自我被命运欺骗,严肃的人生被嘲弄,努力奉献的不仅毫无意义,而且变成残酷地摧残,竟然落为历史的罪人。二十多年来,我煞有介事地奔忙,煞有介事地鼓吹,老老实实地奉献,结果发现不过是一场骗局。孩子,你该知道我的心情了。”
“我知道,老师。我很替你难过。神圣的面纱揭开,里面是弥天大谎。文明迈出的每一小步,都必须用无数生命作为代价,历史从来藐视生命。你是代价,我是差点成为代价,没有叛逆的天赋,怎么会发现呢?”
老师异样地注视铁山,怎么像深沉的哲学家,一个“不读书”的娃娃?不过老师沉湎于悲哀,虽然铁山是不恰当的交流者,可叨念着沉重的思想。
“幻灭的悲哀像风暴一样击打着脆弱的神经,二十多年如一日的牺牲,不堪回首,我为什么要担当历史的悲剧角色?我不是没有思想的统治机器,也就更难面对自我的悲剧。我不是一向在探索素质教育的出路吗?不是提出两种品质——个性和道德——有机结合的教育目标,以开发情感和思想为使命,号召孩子在思想的指引下行动,从习惯和环境的意志下解放出来,塑造两种品质吗?可是,我失败了。不论是情感和思想的开发,还是两种品质的塑造,都必需广阔的实践天地,只有行动能结出品质的硕果,可是题海占领所有时空,哪来品质的塑造?我以为能号召孩子把题海当作塑造品质的战场,可是孩子怎么也无法热爱题海,把被动的苦练升华为积极的战斗。难道题海真有麻木灵魂摧毁生命的力量吗?我是很天真,以为与难题斗争,既能争到高分,又能砥砺品质。为什么命运老是打击天真的老人?为什么美好的愿望总要幻灭?”
“不,老师,你没有失败。我相信,只要播种真理,真理终有一天会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李铁山就是你培植的一棵茁壮成长的小树,还有的在悄然生根,发芽,只是你不得而知——题海是杀人的凶器,我也练过题海,绝对有麻木灵魂的力量,如果成天只跟难题打交道,我们的情感就一定要麻木,思想就不可能觉醒,不能不沦为应试的牺牲品,怎么可能把题海当作人生的冶炼场呢?就算有的呆子与难题斗得很顽强,可只要进入人事,就注定是孱头,哪里来刚强的品质?”
只有今天,老师才完全放下架子,也才感觉与铁山的思想是那样接近。他决定不再使用批评的利剑,因为铁山没有错。
“铁山,不仅二十年岁月荒废,不堪回首,而且现实不知所措,未来一片迷茫。不论我怎样赞同你的思想,可现实无法改变,你想想,我能号召孩子不苦渡题海了吗?我是那样害怕孩子们从升学竞争中败下阵来,考不上理想的学校。你是自由的,完全可以按思想的意志行事,我是不自由的,我的思想无法指引行动,只能成为我痛苦的源头。学校,家长,社会,大家都盯着我们要成绩,包括孩子自己,想考学难道错了吗?还有什么比明明知道是错的,却不能不继续做下去更痛苦的呢?为什么历史要求与现实错误的冲突要放到我的心灵舞台表演呢?要么像李铁山一样,既然认定是错了,就开辟崭新的天地;要么像不少人那样,带着神圣的情感追求高分教育,虽在摧残生命却仍做着幸福的梦。可是,我是唯一的清醒者,却不能不继续犯错,谁了解平静的外表下演绎着怎样的风暴?”
铁山注视着老师,感动地说:“老师,我能理解你的难处,所以不再为难你。我们都是孤独的,而你更是痛苦的,因为做着违心的事。我是自由之身,不再染指题海,追求自认为有价值的东西。老师,我感激你对我的特殊政策,所有老师都不再管我,我是那样幸福和快乐。读读有价值的经典,尝试到社会实践我的思想,还有什么比这更富有挑战性的生活呢?不过,我努力只身行动,不影响同学,给班级带来所谓损害。”
“你能这样体谅我,我真是睡觉也能踏实了。前面,你们把试卷折叠成飞机,向楼下乱扔。我以为学校会干涉,可没有人提及,我也就没有找你。你们几个上次拒绝参加周考,我也没有说什么。老实说,我正是因为深刻地理解你,才不再批评你。既然辞职是唯一的选择,我还能怎样呢?从思想上讲,我俩都处于教育的边缘地带,只是我为人更艰难罢了;在行动上,我不能不维持,跟你的情况很不一样。我相信你能宽恕我,谅解我,把我当悲剧来鉴赏吧!鉴赏悲剧,你就会更坚定地走自救的路,决不沦为牺牲品。”
“感谢老师宽容我们的胆大妄为,以后我会收敛,特别是不带头干坏事。”
“孩子,想当初接手你时,我怀着怎样的野心?我深信,用爱的力量一定能扭转你,把你引到应试的轨道上来。如果李铁山的课题有所突破,我又会在校长的器重上添加重重的砝码,让虚荣心获得巨大的幸福。我努力影响你,改造你,殊不知你根本不走我指引的路,而我确实很苦恼,为自己的无能而苦恼。可是,现在,我恰恰因为没有能改变你而感觉欣慰。更没有料到的是,我们竟然走到一块儿。当初,我奢望你能跟我走到一块儿,现在,我却跟你走到一块儿。是啊,真该醒来了。我们训练出那么多高分,培养出不少的状元,许多年来,他们该有所作为了吧?但没有任何信息表示他们出类拔萃,倒是有几个撞出点名堂——成为富翁——的二中人,可当初他们都是分数极平庸的孩子。”
李铁山笑了笑,老师觉得他笑得很有智慧,似乎他早就料到会是这样的,高分没有作为,而没有给应试整死的不甘屈服的低分却能撞出点名堂。
“老师,这跟堕落的孩子相似,只要堕落到一定程度,生命注定没有出息;只要练题练到一定程度,生命同样注定没有出息。你也看到那689分的状元,单是那幅猥琐的模样,就注定没有作为。可是,学校忌讳对高分作追踪调查,只是狂吹猛吹高考分数。”
“孩子,你就会看到,我将淡出人们的视线,远离荣誉,退出轰轰烈烈的应试,苟且残生,等待退休。但是,我多么希望看到,李铁山把叛逆创新的路走出头,撞出自己的一片天地,让苍老的朽木得到一丝慰藉。”
“老师,你的教育理论是正确的,一旦吹来改革的春风,你的思想就会对教育产生重大良好的影响。不是隐退,而是等待。我相信,历史的呼声一定唤醒沉睡的教育,改革的东风一定吹遍神州大地。那时,你就是搏击浪尖的杰出者,成为教育改革的领军人物。”
“虽然天真屡遭挫折,我不敢有奢望,但是,希望是一切精神绝望者的唯一出路,没有希望,生命就没有寄托。是的,我会慢慢沉静下来,把思想变成文字,做沉痛的反思者和大胆的探索者。也许,希望就在于此吧?”
老师觉得,与铁山从没有今天这样深刻愉悦的交流,仿佛给悲哀的心灵带来一丝抚慰,又是一枚定心丸,让不安的心宁帖。不知为什么,李铁山临走时,老师以怪异的腔调说:
“李铁山掌握着真理,你的影响力无与伦比;老师掌握着真理,却只能宣讲违心的陈词滥调,也就失去影响力。纵然是死心塌地追求分数的孩子,你也能轻易改变他们的思想。孩子啊,你是注定要在改革中撞出灿烂的天地,但恳请你不要在狭小的班级里施展魔力,因为我已经成为领导非议的人……”
铁山这才发现,教书的行当对于老师是多么重要啊!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这是逃避心灵的时代。如果阅读还是严肃的行为,你就会在阅读中寻找自我,发现自我。小说是把人们遗忘的东西拾起来,也许你能从这里拾起丢失的自我。
“老师,你有什么事吗?”看到老师有些茫然地瞧着铁山,铁山问到。他怎么也没有料到,自己的询问带着从没有过的关心。
“请你来,是想跟你谈谈后面的事……我已经向学校辞职——这只是我俩知道的事……我希望在把班级交给别人之前,班上不至于出大问题,否则人家不肯接手你们。”老师的声音平和中透出淡淡的悲哀,表达的意思委婉而清楚。
“我已向老师保证过……但你为什么要离开我们?”
“也许还能教你们的语文。”
“你是最适合于我们的,也是最适合于我的班主任,怎么会……”
“感谢你,李铁山!你仿佛一面明镜,让我看清自己的面目——我是该辞职了。”
铁山注视老师,想了解老师的话里是否有批评或别的意思,但老师是一惯诚恳的风度,虽然今天有些颓唐。
“老师,对不起。该我感谢你,你是我认识的最好的老师。”铁山立起,向老师敬礼,“谢谢老师的教诲!之前,我阅读金庸,但没有你的启蒙,我根本读不懂金庸。老师,是你启蒙我道德和个性的觉悟。你给了我终身受用的思想,这是应试教育下,其他任何老师都不能给我的。我一定要成为追求道德和个性真理的人。如果未来我还能做点事情,那得益于老师开发出的人生智慧。”
对铁山热烈的赞美,老师只微微笑了笑,在笑中悲哀显得更明显。
“我能启蒙什么呢?我在行的是应试教育,曾取得不小的成绩,校长都很器重我呢!”
铁山高兴地发现,老师否定了自己,而肯定了他,不过,他表情庄重,并没有喜形于色。他似乎对今天的老师有点认识了。但他仍没有料到,老师会说出下面的话。
“我是很平庸的人,落入庸人的悲剧轨道,看天性,我应该有不错的禀赋,热情,严肃,有责任感,可是我的路由于环境的影响走错了。多少自认为杰出的人,几十年来如一日,毫不顾惜地牺牲自我,从卑琐的职业升华到崇高的事业,坚定地相信在献身于崇高的事业,做着幸福的美梦。可是,有一天,突然发现,自我被命运欺骗,严肃的人生被嘲弄,努力奉献的不仅毫无意义,而且变成残酷地摧残,竟然落为历史的罪人。二十多年来,我煞有介事地奔忙,煞有介事地鼓吹,老老实实地奉献,结果发现不过是一场骗局。孩子,你该知道我的心情了。”
“我知道,老师。我很替你难过。神圣的面纱揭开,里面是弥天大谎。文明迈出的每一小步,都必须用无数生命作为代价,历史从来藐视生命。你是代价,我是差点成为代价,没有叛逆的天赋,怎么会发现呢?”
老师异样地注视铁山,怎么像深沉的哲学家,一个“不读书”的娃娃?不过老师沉湎于悲哀,虽然铁山是不恰当的交流者,可叨念着沉重的思想。
“幻灭的悲哀像风暴一样击打着脆弱的神经,二十多年如一日的牺牲,不堪回首,我为什么要担当历史的悲剧角色?我不是没有思想的统治机器,也就更难面对自我的悲剧。我不是一向在探索素质教育的出路吗?不是提出两种品质——个性和道德——有机结合的教育目标,以开发情感和思想为使命,号召孩子在思想的指引下行动,从习惯和环境的意志下解放出来,塑造两种品质吗?可是,我失败了。不论是情感和思想的开发,还是两种品质的塑造,都必需广阔的实践天地,只有行动能结出品质的硕果,可是题海占领所有时空,哪来品质的塑造?我以为能号召孩子把题海当作塑造品质的战场,可是孩子怎么也无法热爱题海,把被动的苦练升华为积极的战斗。难道题海真有麻木灵魂摧毁生命的力量吗?我是很天真,以为与难题斗争,既能争到高分,又能砥砺品质。为什么命运老是打击天真的老人?为什么美好的愿望总要幻灭?”
“不,老师,你没有失败。我相信,只要播种真理,真理终有一天会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李铁山就是你培植的一棵茁壮成长的小树,还有的在悄然生根,发芽,只是你不得而知——题海是杀人的凶器,我也练过题海,绝对有麻木灵魂的力量,如果成天只跟难题打交道,我们的情感就一定要麻木,思想就不可能觉醒,不能不沦为应试的牺牲品,怎么可能把题海当作人生的冶炼场呢?就算有的呆子与难题斗得很顽强,可只要进入人事,就注定是孱头,哪里来刚强的品质?”
只有今天,老师才完全放下架子,也才感觉与铁山的思想是那样接近。他决定不再使用批评的利剑,因为铁山没有错。
“铁山,不仅二十年岁月荒废,不堪回首,而且现实不知所措,未来一片迷茫。不论我怎样赞同你的思想,可现实无法改变,你想想,我能号召孩子不苦渡题海了吗?我是那样害怕孩子们从升学竞争中败下阵来,考不上理想的学校。你是自由的,完全可以按思想的意志行事,我是不自由的,我的思想无法指引行动,只能成为我痛苦的源头。学校,家长,社会,大家都盯着我们要成绩,包括孩子自己,想考学难道错了吗?还有什么比明明知道是错的,却不能不继续做下去更痛苦的呢?为什么历史要求与现实错误的冲突要放到我的心灵舞台表演呢?要么像李铁山一样,既然认定是错了,就开辟崭新的天地;要么像不少人那样,带着神圣的情感追求高分教育,虽在摧残生命却仍做着幸福的梦。可是,我是唯一的清醒者,却不能不继续犯错,谁了解平静的外表下演绎着怎样的风暴?”
铁山注视着老师,感动地说:“老师,我能理解你的难处,所以不再为难你。我们都是孤独的,而你更是痛苦的,因为做着违心的事。我是自由之身,不再染指题海,追求自认为有价值的东西。老师,我感激你对我的特殊政策,所有老师都不再管我,我是那样幸福和快乐。读读有价值的经典,尝试到社会实践我的思想,还有什么比这更富有挑战性的生活呢?不过,我努力只身行动,不影响同学,给班级带来所谓损害。”
“你能这样体谅我,我真是睡觉也能踏实了。前面,你们把试卷折叠成飞机,向楼下乱扔。我以为学校会干涉,可没有人提及,我也就没有找你。你们几个上次拒绝参加周考,我也没有说什么。老实说,我正是因为深刻地理解你,才不再批评你。既然辞职是唯一的选择,我还能怎样呢?从思想上讲,我俩都处于教育的边缘地带,只是我为人更艰难罢了;在行动上,我不能不维持,跟你的情况很不一样。我相信你能宽恕我,谅解我,把我当悲剧来鉴赏吧!鉴赏悲剧,你就会更坚定地走自救的路,决不沦为牺牲品。”
“感谢老师宽容我们的胆大妄为,以后我会收敛,特别是不带头干坏事。”
“孩子,想当初接手你时,我怀着怎样的野心?我深信,用爱的力量一定能扭转你,把你引到应试的轨道上来。如果李铁山的课题有所突破,我又会在校长的器重上添加重重的砝码,让虚荣心获得巨大的幸福。我努力影响你,改造你,殊不知你根本不走我指引的路,而我确实很苦恼,为自己的无能而苦恼。可是,现在,我恰恰因为没有能改变你而感觉欣慰。更没有料到的是,我们竟然走到一块儿。当初,我奢望你能跟我走到一块儿,现在,我却跟你走到一块儿。是啊,真该醒来了。我们训练出那么多高分,培养出不少的状元,许多年来,他们该有所作为了吧?但没有任何信息表示他们出类拔萃,倒是有几个撞出点名堂——成为富翁——的二中人,可当初他们都是分数极平庸的孩子。”
李铁山笑了笑,老师觉得他笑得很有智慧,似乎他早就料到会是这样的,高分没有作为,而没有给应试整死的不甘屈服的低分却能撞出点名堂。
“老师,这跟堕落的孩子相似,只要堕落到一定程度,生命注定没有出息;只要练题练到一定程度,生命同样注定没有出息。你也看到那689分的状元,单是那幅猥琐的模样,就注定没有作为。可是,学校忌讳对高分作追踪调查,只是狂吹猛吹高考分数。”
“孩子,你就会看到,我将淡出人们的视线,远离荣誉,退出轰轰烈烈的应试,苟且残生,等待退休。但是,我多么希望看到,李铁山把叛逆创新的路走出头,撞出自己的一片天地,让苍老的朽木得到一丝慰藉。”
“老师,你的教育理论是正确的,一旦吹来改革的春风,你的思想就会对教育产生重大良好的影响。不是隐退,而是等待。我相信,历史的呼声一定唤醒沉睡的教育,改革的东风一定吹遍神州大地。那时,你就是搏击浪尖的杰出者,成为教育改革的领军人物。”
“虽然天真屡遭挫折,我不敢有奢望,但是,希望是一切精神绝望者的唯一出路,没有希望,生命就没有寄托。是的,我会慢慢沉静下来,把思想变成文字,做沉痛的反思者和大胆的探索者。也许,希望就在于此吧?”
老师觉得,与铁山从没有今天这样深刻愉悦的交流,仿佛给悲哀的心灵带来一丝抚慰,又是一枚定心丸,让不安的心宁帖。不知为什么,李铁山临走时,老师以怪异的腔调说:
“李铁山掌握着真理,你的影响力无与伦比;老师掌握着真理,却只能宣讲违心的陈词滥调,也就失去影响力。纵然是死心塌地追求分数的孩子,你也能轻易改变他们的思想。孩子啊,你是注定要在改革中撞出灿烂的天地,但恳请你不要在狭小的班级里施展魔力,因为我已经成为领导非议的人……”
铁山这才发现,教书的行当对于老师是多么重要啊!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这是逃避心灵的时代。如果阅读还是严肃的行为,你就会在阅读中寻找自我,发现自我。小说是把人们遗忘的东西拾起来,也许你能从这里拾起丢失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