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爱的幻灭

第1卷 第五十一章 两种学习者的隔阂

    阅读彻底改变铁山的生活,充实而幸福。时间不仅可以带他进入崭新的知识世界,而且让他遭遇灵感,进入思想天地,充满发现的惊喜。

    他置身同学中间,却领略完全不同的人生风景,老师认定他在黑暗中摸索,他却认定师生都在黑暗中摸索,人与人之间还有什么比思想的差异更大的呢,同处一室却如隔天涯。

    在阅读中,他终于发现“人”,即自我和他人,以及人与人组成的世界。所有书籍无不是在解说人是什么,人应该怎样从动物进化而来,从横的角度怎样面对他人,从纵的角度怎样面对人生。阅读引导自我进入广阔的自我天地,他开始自觉探索天地间最神圣最有意义的生命——自我。

    阅读是只身到远方旅行,沉浸于优美的森林和深沉的寂静,却不感觉孤独,体验到超越喧嚣的宁静的幸福。那是与大自然徐徐对话,第一次对自然理解得如此深刻,第一次对自我理解得如此深刻。思想走到人迹罕至的远方,却不觉得荒寂,感觉格外惬意,因为有作者作向导。自我完全不必担心迷路,也不必担心天色已晚,忘记自我身处何地,兴尽而返,倦乏而归。

    让自我奇怪的是,不论走向哪里,看似怎样神奇陌生,却在不经意间发现,原来所有美好的风景都似曾相识,很像梦景,似曾相识却难以辨认。自我不由得要去辨认,到底哪里是自我熟悉的天地。执拗地探索发现,自我不是在阅读著作,而是在阅读自我。那些经典不过是在记录自我的生命史,每一页无不展示自我生命的精彩。那不是死知识,而是有神奇功能的精灵,轻轻点化,他便发现自我神奇的世界。他是那样理解知识,只觉得非常亲切,一见如故友,仿佛那些思想是知己,在那里等待自我许多年,而自我终于来到。

    最幸福的是,作者的思想早已存在自我的经验仓库里,只需作者一点拨,就给唤醒,仿佛不是作者的思想而是自我的思想。这种发现就仿佛把沉睡已久的最美好的情愫唤醒,自我体验到莫大的喜悦。经典是什么?就是把沉睡的美唤醒的使者。自我很诧异,为什么许多年来,沉睡的经验都不觉醒?难道没有经典的呼唤,自我永远是蒙昧生命吗?

    正是阅读唤醒生命,发现灵感,启蒙思想。什么是学习?学习就是认识自我和世界的探索活动,为改变自我和世界作铺垫。学习就是寻找和发现自我的人生实践,是给自我下定义的过程。科学固然重要,可自我的人更重要,既不知道现实自我是谁,怎么知道未来自我的运行方向?那不是在黑暗中瞎撞吗?每个杰出人物无不是对自我高度清醒,也才执着追求理想,做出非凡的业绩。自我是谁?必须形成清晰的概念,准确的判断,结晶出独立的不苟同于任何人的思想。世界是什么?必须形成清晰的概念,准确的判断,结晶出独立的不苟同于任何人的思想。思想的诞生标志生命觉醒,思想是学习中伟大的创造,是认识能力的标志,蕴藏着未来无限的创新潜能。

    在老师和优生的眼里,我置身于黑暗中,不学无术,而他们才是光明的使者。殊不知,他们完全给黑暗笼罩,而我却置身光明。优生最大的可悲在于,对自我一无所知,沦为难题的傀儡,生命一团漆黑,丢失自我却浑然不觉,还自以为在攀登科学高峰呢!他们苦练的解题技能把自我变成计算器,与难题恋爱,与公式谈情,哪里还有点人样?对难题有多敏感,就对人事有多麻木;对分数有多热爱,就对自我有多冷漠:这是多么荒诞的世界!呆愣的眼睛是情感蒙昧的生动写照,慌乱的举止是个性蒙昧的逼真反映,笨嘴拙舌是思想蒙昧的确凿证据,为什么人们还公然欺骗这些呆子,说高分标志的是聪明才智?题海是人类精神的最大牢狱,是用科学文明制造愚昧的典范,阿基米德呀,要是你发现当今学生的痛苦,就一定要忏悔自己的罪恶了。

    李铁山体验到屈原的情怀,真是“世人皆醉我独醒”啦。悲哀中透出非凡的快乐,这就是英雄!他挂着酷相,俯视这群匍匐于题海的生物,感觉格外骄傲,真想呐喊:“你们这些呆子为什么不觉醒?那些该死的难题在欺骗你们啦!”

    人类几千年教育史告诉我们,最优质的教育是启蒙学生思想的殿堂,最劣质的教育是用题海制造奴才。学生从学校出来,既对自我浑然不知,又对社会茫然无措,就是活脱脱一个白痴。只要进入社会,我们立刻发现,那些解题技能真是毫无用处,只要举步跨出门去,我们真正用的是个性和道德才干,才发现那么多年困守题海简直是场噩梦,荒诞透顶。

    是启蒙思想,开发思想的智慧;还是苦练题海,挖空精神,是国人必须弄清的两大问题,这远比任何大型项目的开工有意义得多呀!把如此年轻的生命全都抛进题海,必将成为历史无法容忍的罪行。

    李铁山深感幸运,因为遇到张老师;张老师是不幸的,因为遇到李铁山。张老师是思想的清醒者行动的迷途者,注定是最痛苦的生命;李铁山是思想和行动的清醒者,注定成为新生活的开拓者。李铁山很骄傲,正是遇到他,张老师的内心冲突才给激化,他教育的荒谬才充分地暴露,中庸之道才日益走不通,不能不成为应试的统治者。

    一件荒唐之事,一个人做显得荒唐,所有人都做就变成真理。但张老师是清醒者,也不能不屈服于应试强大的命运功能,可也不能不痛苦。一件正确的事,一个人做显得荒唐,只因为所有人都不做。但李铁山是清醒者,豪迈地坚持下去,一定要做成功,向世人证明,他是对的。张老师是不幸者,李铁山是创造者。

    张老师认定他的学习革命很虚妄,似乎只是为叛逆找到漂亮的借口,可李铁山不再是小孩子,他一定能创造崭新的学习,为生命发展找到真理。他很清楚,只要学会勤奋,排除一切干扰,就能潜心研读。不久的将来,他一定会摸索出一点路子,找到自我的生命坐标。现在,他就可以给老师开一个书目,而其中任何一本著作都远胜过所学的任何课本。除了伟人传记,他偏要读科学家的传记,坚信不练题海,仍可以接受科学精神的洗礼。企业管理的非教材著作,他尤其热爱,这跟他研究的“人”息息相关,似乎未来他是注定要办公司的。

    在研读中,为了让思想碰撞出的灵感化为营养,他很自然地写读书笔记。很快,他发现这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是自我与作者交流的轨迹,提炼出深刻的思想,成为生命发展的重大实践。他设想,要是把笔记本呈现于老师面前,他该是怎样震惊和喜悦呀!难道他还能说,我的革命是虚妄的吗?

    读书笔记是跟作者对话中发现思想,日记是跟自我对话中发现思想:两者都是耕耘思想的田园。

    古人都认为天圆地方,我却认为地球是圆的,这就是思想的诞生。中世纪的人说,神是第一位的,人是第二位的,可突然有人说,人比神更重要,是第一位的,于是伟大的思想诞生,就是这思想掀起伟大的文艺复兴运动。一个伟大的思想可以掀起一场深刻的革命,推动文明史向前发展;一个平凡的思想可以掀起自我革命,推动生命进入新纪元。思想是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凭自己的头脑思索世界,得出不苟同于任何人的结论。思想是靠逻辑的力量,所以是真理的前奏,任何权威都对思想无可奈何,历史的车轮是靠思想推动,任何权威都只能是螳臂当车。

    叛逆是所有人都想置之死地而后快的个性,可是当叛逆者掌握思想的武器后,就再也没有人能消灭叛逆者,因为历史早已告别专制统治。我深刻理解老师们的仇恨,他们多想消灭我呀,可是我却活得很安全,很骄傲,因为我掌握思想的真理。老师不都是应试的权威吗?可为什么他们既仇视我,又不敢与我正面交锋呢?不只是因为懦弱,更是心虚呀!

    他们虚张声势,把我视为匪夷所思的异类,摆出真理者的模样,把我赶出教室,其实不过是掩盖罪恶,知道自己必将成为历史的罪人。老师是什么?不过是用题海淹死生命的刽子手,却打着教育者的旗号;分明是蒙昧的制造者,却扮演着文明播种者的角色。

    我把他们的面目洞察得越是清楚,就离他们越远,也就越是幸福和自豪,因为他们已对我无可奈何,考试的大棒打击不了我,题海淹没不了我,而他们也就越是气极败坏。我把这里当地狱,可地狱的烈焰再也烧不到我。觉醒的生命一旦掌握真理,谬误的统治就鞭长莫及。

    否定应试的思想一经诞生就成为自我革命的强大武器,我的时间是那样宝贵,怎么可以浪费于题海中?我的自由是那样可贵,怎么可以由分数统治?我是多么幸福,光阴迈过的每一步都留下深深的踪迹——那是智慧呀!我是多么豪迈,一个自由人做着自由事,又清醒地知道行动的意义!我是多么骄傲,把一群蒙昧生命洞察得如此深刻!只要睁开眼睛,我就看到残废生命怎样受着分数的奴役,师生最细小的举措里也洞见分数的市侩,是一幅怎样惊心动魄的漫画呀!我走进教室,如入无人之境;走出教室,如入自由的天堂。我瞧着这群被残酷虐待的生物,犹如瞧着可怜可悲的迷途羊羔,被悄悄引向屠宰场。

    我们的领袖在长师读书时,跟我现在读书是怎样相似啊!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是思想驰骋的洒脱,思想的自由和豪迈创造多少欢乐和幸福的岁月。周恩来在南开就就读时,跟我也很相似啊!那是生命觉醒的欢欣,是做自我主人的幸福,思想的诞生是年轻岁月里享受到的最崇高的快乐。人活着的魅力在于,思想让自我心花怒放,激励自我去创造从未有过的生活。

    可在这群蒙昧的生物看来,我是不幸的迷途的异类,不可思议,不可救药,非要进入地狱而不能觉醒。

    张老师说,有责任感的教师别无选择,只能积极地面对应试;觉醒的学生别无选择,只能积极地迎战题海。张老师是有责任感的教师,不能不号召学生拼斗没完没了的难题,他无法接受李铁山选择的路子,注定成为罪人——清醒痛苦的罪人。我是觉醒的学生,可我偏要另辟蹊径,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纵然死掉也是英雄,何况他不可能失败,因为他明明知道螃蟹是美味,可只有吃到螃蟹的英雄才领略到美味。

    张老师是特别的老师,他待我很真诚,相信他对我的担心出于真心,并非别有用心。他的教育不会使我放弃自己的思想,却是一种鞭策和激励,我必须用逻辑叛逆应试,用切实的奋斗向他证明,我并非荒唐,而是坚守真理。如果我重返应试,他的用心就值得怀疑,因为这显然是堕落之路,注定丢失自我不知归途。我怎么可以怀疑老师的真诚呢?怎么可以叛逆自己的思想而投入老师的怀抱?

    是的,我本用不着解释,犹如我不对其他任何老师解释自己的行为,可一定要跟张老师讲理,不是我将被他说服,而是我将说服他。只要有点良知,老师就一定能接受我的道理,虽然无法接受我的行为。我一定要让老师有一天看到,除了可怕的应试之路,还有别的学业之路,以及人生之路。当老师面对我巨大的成功时,他就不能不放弃曾坚持的己见,不能不由衷地喜悦,因为在我的生命史上,他是启蒙过我的教育者。

    老实讲,仅凭老师痛苦的内心冲突,就可见应试机器统治的强大。为什么不是凭借才干,却是凭借分数来分配人生的机遇呢?不过,我坚信,随着私人企业的崛起,机遇会日益青睐真正有才干的人,而不是学业出生证明。报上不是沉痛地说,“国际经济与贸易”存在巨大的人才缺点,而此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却难以就业?这种矛盾将成为推翻应试统治的最强有力的因素。

    每解出一道难题,我们会很高兴,可是为什么高兴?不过是因为终于识破骗局,原来这些弯道和陷阱不过都是雕虫小技。可是当我们走出学校,发现学校所学毫无用处,最终识破骗局时,我们却饱受命运的折磨,因为我们举步维艰,毫无适应社会的能力,而创新人生的能力简直就是零。

    虽然我暂时还没有离开学校,那是因为学校已无法束缚我飞翔的翅膀,我还渴望在荒诞的世界发现更多的荒诞。以后的路会很艰难,但注定是发展的捷径,只要选准路子,我就会随时告别这荒诞的天地。

    如果曾经因为叛逆,我的生命浮得很高,那么以后因为叛逆,我的生命会沉得很深。阅读会成为我的生命要素,未来发展的全部智慧都可以从阅读中获得。经典的作者才是我最好的导师,这些无休止的难题只能把我引向毁灭。

    他知道张老师是不会罢休的,会用尽全力劝说他回到应试的轨道。不过,他欢迎老师应战,因为他跟老师一样也有企图。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