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卷 第四十五章 对家长的启蒙
老师痛切地感受到,改变家长比改变学生还要艰难,可不改变家长,教育注定失败。
在家长会上,老师作了题为“学会爱孩子”的演讲。
“大家好,今天,我们讲一个主题——学会爱孩子。说到爱,几乎所有家长都会毫不迟疑地表示,很爱孩子,可是有几个家长恰当地爱孩子?孩子未来的悲剧,家庭未来的不幸,全都源于爱得不正确。
“有句话大家可能都会说,但不一定理解。这就是‘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也就是说,三岁时形成的东西对以后产生重大影响,而七岁时养成的东西足以影响一辈子,铸成一种命运。可是,不仅三岁到七岁的孩子不知道影响命运的东西,而且家长也全然不知。其实,这些影响命运的东西,我们都统称为‘习惯’。什么是习惯?就是经验积累成的行为方式,一种行为给孩子带了安逸,孩子就会重复,重复许多次,这种行为就稳定为习惯。习惯的本质不是行为方式,而是由行为积淀的品质。拥有什么样的品质就注定拥有什么样的命运。
“你的孩子已受了八年教育,学业上的命运已见端倪,你们都清楚自己孩子的学业状况。看起来,孩子的成绩取决于老师,其实真正决定学业命运的是你们,即在七岁前让孩子养成了怎样的习惯。这决不是推卸责任,而是该正本清源的时候了,如果你们执迷不悟,孩子未来的不幸命运就由你们铸成,而后果却由孩子们自己承担。
“那么到底有哪些习惯在悄然铸成孩子的学业命运?
“首先是顺从还是叛逆的习惯。我一向认为,在与子女的关系中,家长必须是影响者和主导者,孩子必须听家长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管控孩子,影响和教育孩子,孩子才不会乱来。反之,如果孩子是主导者,家长必须听孩子的,那么孩子就形成叛逆的恶习,不仅学业而且人生命运都堪忧。学业荒废,甚至走上犯罪道路的孩子无不源于家庭的畸形关系。我从每个学业失败的孩子身上,最清楚地看到一个失败的家长,即再也控制不了孩子。家长们,请扪心自问,孩子的叛逆恶习难道不是长期的溺爱形成的吗?溺爱就是罪恶的爱,即纵容孩子吃喝玩乐等种种欲望,当某一天,大人发现不能再满足孩子的贪欲时,孩子就自然叛逆家长。凭良心讲,哪个孩子叛逆老师和学业,源头不是叛逆家长?我还没有听说过,在家里很听话却在学校很叛逆的孩子呢!
“现在的问题在于,我们必须夺回家长的权力,重塑家长的威信,必须主导孩子。如果你已经被孩子塑造成软弱顺从的窝囊废,那么请为了孩子的未来,你必须强硬起来,先讲清道理,再坚决行为。这是很尖锐的冲突,恶习已养老,不拿出家长的威风怎么降服叛逆的孩子?孩子很狡猾,会激化矛盾,甚至用生命来威胁,目的就在于维护对家长的权力,满足种种贪欲。不少家长正因为怕孩子死掉,结果就在斗争中沦为失败者,不仅不能扭转畸形的关系,反而纵容孩子变本加厉,这样的孩子虽然活着,跟死了有什么不同呢?
“自然,我们得讲究斗争的策略,不能蛮干,一味地逼迫孩子就等于把孩子推向堕落。必须要有耐心,改造恶习不是一日之功,但首先我们得改变家庭关系。是大人说了算,不是孩子说了算,因为大人是正确的,必须把道理讲清楚。你要知道,孩子失败一次就有了教训,知道第二次不论怎样闹也没有结果,慢慢地就开始讲道理,凭理性行事。
“问题在于,有的家长非常自私,就为了贪得牺牲自我奉献孩子的安逸,不惜败倒在孩子的欲望面前,一次次纵容孩子,培养叛逆的恶习,葬送孩子的学业和人生。你必须清醒,你不是在满足孩子一个小小的欲望,而是在把孩子推向毁灭的深渊。拿出气概,负起责任来,必须主导孩子,不能再受孩子胁制了。
“叛逆危险,听话就好了吗?不是的,如果听话走到极端,跟叛逆一样,孩子注定沦为废物。家长不能用专制的方式统治孩子,而是用理性教育孩子,引导孩子学会思考,培养独立的思想和意志,切忌使孩子在盲目听话中丧失独立的头脑,沦为家长和老师的奴隶,一切服从,丢失自我。这样的孩子可能考上一流的大学,可注定平庸到底,没有作为。
“其次是懒惰懦弱还是勤奋勇敢坚强的习惯。溺爱是贪图牺牲自我的快乐而培养种种恶习的爱。既然什么都为孩子准备好,把孩子当小皇帝伺候,孩子必然懒惰软弱。勤奋是在艰苦中锻造,坚强是在与困难不幸等斗争中磨砺,可是孩子本能地好逸恶劳,逃避艰苦和困难,一切都依赖家长,哪来勤奋坚强的个性呢?问题在于,家长完全不知道塑造孩子勤奋坚强的个性,把孩子娇惯成懒惰软弱的废物。孩子到了学校,懒惰软弱的恶习暴露无遗,无法适应学业,可家长却认定是老师不负责,与自己毫不相干。老实讲,从懒惰软弱的孩子身上,我们就看到蒙昧的家长。
“家长是孩子人生第一任教师,注定孩子未来的命运方向。如果你已经把孩子养成懒惰软弱的恶习,现在必须拿出气魄重塑生命,为孩子创设艰难困苦,鼓舞孩子与懒惰懦弱的恶习斗争,塑造勤奋坚强的个性。家庭也是社会实践的广阔天地,家务劳动是孩子成长最必需的投资,为什么不让孩子伺候自己,建设家庭,成为家庭的主人?你必须明白,把家庭经营成孩子的安乐窝,是在把孩子往死里整,是把孩子变成懒惰懦弱的废物。你为什么就不明白,你是孩子堕落的罪魁祸首呢?
“其次是自私冷漠还是无私热情的习惯。溺爱还有一大功能,不是唤醒孩子的爱,而是培养自私冷漠的恶习。溺爱就是满足孩子最奢侈的欲望,把孩子需要不需要的一切都奉献给孩子,就刺激私欲的恶性膨胀,培养自私冷漠的性格。真的爱是唤醒孩子的爱,是鼓舞孩子与本能的私欲作顽强的斗争,学会关爱他人,让孩子在牺牲自我奉献他人的实践中获得快乐和幸福。大人都知道牺牲自我奉献孩子的爱的快乐,为什么不启蒙孩子同样的快乐呢?有的家长对孩子的爱足以感天动地,可就是感动不了孩子,这就是溺爱的逻辑呀!我们必须呵护孩子天生的怜悯之心,鼓舞孩子牺牲自我奉献于不幸者,培养对世界的热情,用道德智慧处世,不断培养道德才干。这就为孩子开辟无限光明的未来。请你摸着良心问问自己,孩子为什么不能与他人相处,人事纷争不断,甚至他人都无法容忍你的孩子?难道不正是因为孩子太自私太冷漠?而这种自私和冷漠难道不是源于家长的溺爱吗?”
痴呆的眼睛愣愣地望着老师,表情是愚顽迟钝的,似乎根本不懂得老师讲的道理。老师的声音含着愤懑,仿佛是从嗓子里挤出,很难爱。他既觉得自己唠叨,又觉得意犹未尽,因为听者并没有听懂。
“所以,你的孩子送进学校之前,未来的学业命运就大致铸定。老师的全部努力就在于纠正家长惯养的恶习,重塑生命,力图改变学业命运。可是,家长一意孤行,继续跟孩子勾结,与老师作对。老师努力培养孩子勇敢坚强勤奋的个性,可是回到家,就躺在安乐窝里享受,家长全力维护胆小懦弱懒惰的恶习,回过头来又责怪老师没有教好孩子。
“家长们,你们真该觉醒了。如果你还不想把孩子惯死,就必须努力斗争,与孩子的恶习斗争,跟老师精诚合作。首先是跟叛逆斗争,争到家长应有的权力,强有力地管教孩子,再也不能妥协,因为妥协就是纵容恶习呀!然后,必须为孩子创造艰苦危险的条件,与懒惰懦弱斗争,全力培养孩子勇敢坚强勤奋等优秀个性。最后必须让孩子学会爱,与私欲斗争,在牺牲自我奉献家庭的实践中唤醒爱,努力做有孝心有同情心的孩子,不断培养自己的道德能力。
“既然我们只有一个孩子,怎么忍心使孩子成为废物呢?永远用希望的眼睛看待孩子,严格地要求孩子,高标准要求孩子,决不与恶习妥协,用尽全力拯救孩子。这才是你们该做的呀!”
老师大声疾呼,但从家长固执愚昧的表情看不到希望,有的家长分明感觉不耐烦,似乎老师讲太多。本来会议要结束了,不知为什么,老师突然义愤填膺,又激昂地讲起来:
“这是垮掉的一代,可你们是功臣啦!你们没有想想,你们整垮孩子们,孩子们成为你们溺爱的牺牲品,可是后果却由孩子们承担啊!你们难道能喂养他们一辈子吗?不过,我要警告你们,孩子们堕落了,荒废青春了,可决不会善罢甘休的,他们会像魔鬼一样缠住你们不放手,成为啃老族,直到啃尽你们的骨头喝干你们的血液才罢休的。所有堕落的孩子后面都有罪恶的父母在撑腰,你们顽固不化,跟我作对,跟孩子勾结,可孩子出了事就跑到我这里来,向我兴师问罪,你们还有点良心吗?”
最后,老师有些狂乱地喊叫:“我命令你们,必须立即拿出家长的气概,跟孩子的恶习作顽强的斗争,再也纵容不得孩子了啊!否则,我们就要眼看着他们荒废学业,却无可奈何,他们连高中也考不上,就混入社会,成为社会上的危险分子。如果再不采取强硬措施,等着瞧,他们会把你们收拾得服服帖帖,让你们饱受不幸的折磨……”
他说不下去,悲哀颓丧又疲惫地瞧着家长,结束会议……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在家长会上,老师作了题为“学会爱孩子”的演讲。
“大家好,今天,我们讲一个主题——学会爱孩子。说到爱,几乎所有家长都会毫不迟疑地表示,很爱孩子,可是有几个家长恰当地爱孩子?孩子未来的悲剧,家庭未来的不幸,全都源于爱得不正确。
“有句话大家可能都会说,但不一定理解。这就是‘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也就是说,三岁时形成的东西对以后产生重大影响,而七岁时养成的东西足以影响一辈子,铸成一种命运。可是,不仅三岁到七岁的孩子不知道影响命运的东西,而且家长也全然不知。其实,这些影响命运的东西,我们都统称为‘习惯’。什么是习惯?就是经验积累成的行为方式,一种行为给孩子带了安逸,孩子就会重复,重复许多次,这种行为就稳定为习惯。习惯的本质不是行为方式,而是由行为积淀的品质。拥有什么样的品质就注定拥有什么样的命运。
“你的孩子已受了八年教育,学业上的命运已见端倪,你们都清楚自己孩子的学业状况。看起来,孩子的成绩取决于老师,其实真正决定学业命运的是你们,即在七岁前让孩子养成了怎样的习惯。这决不是推卸责任,而是该正本清源的时候了,如果你们执迷不悟,孩子未来的不幸命运就由你们铸成,而后果却由孩子们自己承担。
“那么到底有哪些习惯在悄然铸成孩子的学业命运?
“首先是顺从还是叛逆的习惯。我一向认为,在与子女的关系中,家长必须是影响者和主导者,孩子必须听家长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管控孩子,影响和教育孩子,孩子才不会乱来。反之,如果孩子是主导者,家长必须听孩子的,那么孩子就形成叛逆的恶习,不仅学业而且人生命运都堪忧。学业荒废,甚至走上犯罪道路的孩子无不源于家庭的畸形关系。我从每个学业失败的孩子身上,最清楚地看到一个失败的家长,即再也控制不了孩子。家长们,请扪心自问,孩子的叛逆恶习难道不是长期的溺爱形成的吗?溺爱就是罪恶的爱,即纵容孩子吃喝玩乐等种种欲望,当某一天,大人发现不能再满足孩子的贪欲时,孩子就自然叛逆家长。凭良心讲,哪个孩子叛逆老师和学业,源头不是叛逆家长?我还没有听说过,在家里很听话却在学校很叛逆的孩子呢!
“现在的问题在于,我们必须夺回家长的权力,重塑家长的威信,必须主导孩子。如果你已经被孩子塑造成软弱顺从的窝囊废,那么请为了孩子的未来,你必须强硬起来,先讲清道理,再坚决行为。这是很尖锐的冲突,恶习已养老,不拿出家长的威风怎么降服叛逆的孩子?孩子很狡猾,会激化矛盾,甚至用生命来威胁,目的就在于维护对家长的权力,满足种种贪欲。不少家长正因为怕孩子死掉,结果就在斗争中沦为失败者,不仅不能扭转畸形的关系,反而纵容孩子变本加厉,这样的孩子虽然活着,跟死了有什么不同呢?
“自然,我们得讲究斗争的策略,不能蛮干,一味地逼迫孩子就等于把孩子推向堕落。必须要有耐心,改造恶习不是一日之功,但首先我们得改变家庭关系。是大人说了算,不是孩子说了算,因为大人是正确的,必须把道理讲清楚。你要知道,孩子失败一次就有了教训,知道第二次不论怎样闹也没有结果,慢慢地就开始讲道理,凭理性行事。
“问题在于,有的家长非常自私,就为了贪得牺牲自我奉献孩子的安逸,不惜败倒在孩子的欲望面前,一次次纵容孩子,培养叛逆的恶习,葬送孩子的学业和人生。你必须清醒,你不是在满足孩子一个小小的欲望,而是在把孩子推向毁灭的深渊。拿出气概,负起责任来,必须主导孩子,不能再受孩子胁制了。
“叛逆危险,听话就好了吗?不是的,如果听话走到极端,跟叛逆一样,孩子注定沦为废物。家长不能用专制的方式统治孩子,而是用理性教育孩子,引导孩子学会思考,培养独立的思想和意志,切忌使孩子在盲目听话中丧失独立的头脑,沦为家长和老师的奴隶,一切服从,丢失自我。这样的孩子可能考上一流的大学,可注定平庸到底,没有作为。
“其次是懒惰懦弱还是勤奋勇敢坚强的习惯。溺爱是贪图牺牲自我的快乐而培养种种恶习的爱。既然什么都为孩子准备好,把孩子当小皇帝伺候,孩子必然懒惰软弱。勤奋是在艰苦中锻造,坚强是在与困难不幸等斗争中磨砺,可是孩子本能地好逸恶劳,逃避艰苦和困难,一切都依赖家长,哪来勤奋坚强的个性呢?问题在于,家长完全不知道塑造孩子勤奋坚强的个性,把孩子娇惯成懒惰软弱的废物。孩子到了学校,懒惰软弱的恶习暴露无遗,无法适应学业,可家长却认定是老师不负责,与自己毫不相干。老实讲,从懒惰软弱的孩子身上,我们就看到蒙昧的家长。
“家长是孩子人生第一任教师,注定孩子未来的命运方向。如果你已经把孩子养成懒惰软弱的恶习,现在必须拿出气魄重塑生命,为孩子创设艰难困苦,鼓舞孩子与懒惰懦弱的恶习斗争,塑造勤奋坚强的个性。家庭也是社会实践的广阔天地,家务劳动是孩子成长最必需的投资,为什么不让孩子伺候自己,建设家庭,成为家庭的主人?你必须明白,把家庭经营成孩子的安乐窝,是在把孩子往死里整,是把孩子变成懒惰懦弱的废物。你为什么就不明白,你是孩子堕落的罪魁祸首呢?
“其次是自私冷漠还是无私热情的习惯。溺爱还有一大功能,不是唤醒孩子的爱,而是培养自私冷漠的恶习。溺爱就是满足孩子最奢侈的欲望,把孩子需要不需要的一切都奉献给孩子,就刺激私欲的恶性膨胀,培养自私冷漠的性格。真的爱是唤醒孩子的爱,是鼓舞孩子与本能的私欲作顽强的斗争,学会关爱他人,让孩子在牺牲自我奉献他人的实践中获得快乐和幸福。大人都知道牺牲自我奉献孩子的爱的快乐,为什么不启蒙孩子同样的快乐呢?有的家长对孩子的爱足以感天动地,可就是感动不了孩子,这就是溺爱的逻辑呀!我们必须呵护孩子天生的怜悯之心,鼓舞孩子牺牲自我奉献于不幸者,培养对世界的热情,用道德智慧处世,不断培养道德才干。这就为孩子开辟无限光明的未来。请你摸着良心问问自己,孩子为什么不能与他人相处,人事纷争不断,甚至他人都无法容忍你的孩子?难道不正是因为孩子太自私太冷漠?而这种自私和冷漠难道不是源于家长的溺爱吗?”
痴呆的眼睛愣愣地望着老师,表情是愚顽迟钝的,似乎根本不懂得老师讲的道理。老师的声音含着愤懑,仿佛是从嗓子里挤出,很难爱。他既觉得自己唠叨,又觉得意犹未尽,因为听者并没有听懂。
“所以,你的孩子送进学校之前,未来的学业命运就大致铸定。老师的全部努力就在于纠正家长惯养的恶习,重塑生命,力图改变学业命运。可是,家长一意孤行,继续跟孩子勾结,与老师作对。老师努力培养孩子勇敢坚强勤奋的个性,可是回到家,就躺在安乐窝里享受,家长全力维护胆小懦弱懒惰的恶习,回过头来又责怪老师没有教好孩子。
“家长们,你们真该觉醒了。如果你还不想把孩子惯死,就必须努力斗争,与孩子的恶习斗争,跟老师精诚合作。首先是跟叛逆斗争,争到家长应有的权力,强有力地管教孩子,再也不能妥协,因为妥协就是纵容恶习呀!然后,必须为孩子创造艰苦危险的条件,与懒惰懦弱斗争,全力培养孩子勇敢坚强勤奋等优秀个性。最后必须让孩子学会爱,与私欲斗争,在牺牲自我奉献家庭的实践中唤醒爱,努力做有孝心有同情心的孩子,不断培养自己的道德能力。
“既然我们只有一个孩子,怎么忍心使孩子成为废物呢?永远用希望的眼睛看待孩子,严格地要求孩子,高标准要求孩子,决不与恶习妥协,用尽全力拯救孩子。这才是你们该做的呀!”
老师大声疾呼,但从家长固执愚昧的表情看不到希望,有的家长分明感觉不耐烦,似乎老师讲太多。本来会议要结束了,不知为什么,老师突然义愤填膺,又激昂地讲起来:
“这是垮掉的一代,可你们是功臣啦!你们没有想想,你们整垮孩子们,孩子们成为你们溺爱的牺牲品,可是后果却由孩子们承担啊!你们难道能喂养他们一辈子吗?不过,我要警告你们,孩子们堕落了,荒废青春了,可决不会善罢甘休的,他们会像魔鬼一样缠住你们不放手,成为啃老族,直到啃尽你们的骨头喝干你们的血液才罢休的。所有堕落的孩子后面都有罪恶的父母在撑腰,你们顽固不化,跟我作对,跟孩子勾结,可孩子出了事就跑到我这里来,向我兴师问罪,你们还有点良心吗?”
最后,老师有些狂乱地喊叫:“我命令你们,必须立即拿出家长的气概,跟孩子的恶习作顽强的斗争,再也纵容不得孩子了啊!否则,我们就要眼看着他们荒废学业,却无可奈何,他们连高中也考不上,就混入社会,成为社会上的危险分子。如果再不采取强硬措施,等着瞧,他们会把你们收拾得服服帖帖,让你们饱受不幸的折磨……”
他说不下去,悲哀颓丧又疲惫地瞧着家长,结束会议……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