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周亡 第三十二章 改朝换代 (2)
杨坚废除了北周的六官制度后,确立了一套新官制。他设置了三师、三公及尚书、门下、内史、秘书、内侍五省,御史、都水二台,太常等十一寺,左右卫等十二府。
此时,三师、三公已成为荣誉官职,而由尚书、门下、内史三省的长官担任宰相,对中央官员实行领导。其中最高行政机构尚书省下设有六部,六部首长称为尚书,此六人与尚书省长官左、右仆射合成“八座”,构成尚书省的领导核心。
杨坚在登基后的一个月里,选拔了许多贤才。其中他最为亲信的高颎、虞庆则、李德林、杨惠分别被任命为尚书左仆射兼纳言、内史监兼吏部尚书、内史令、左卫大将军。申国公李穆、邓国公窦炽、任国公于翼则分别被尊封为太师、太傅、太尉。此外,杨氏一族的宗亲亦得到了加官进爵。
同一时间,杨坚封逊帝宇文阐为介国公,邑五千户,为隋室宾客,旌旗车服礼乐,一如其旧。立王后独孤氏为皇后,王太子杨勇为皇太子。另外四子杨广、杨俊、杨秀、杨谅分别被封为晋王、秦王、越王、汉王。杨坚次女早殇,其余四女依次被封为乐平公主、襄国公主、广平公主、兰陵公主。
初春时节,万物复苏,前朝后宫皆是一片融融的新气象。清风吹拂着宫中的每一个角落,灿烂的日光下,暖意荡漾四散。刚刚被封为越王的杨秀着一席黄衫,朝气蓬勃的脸上洋溢着幸福,一路上哼着小调往姐姐杨丽华的寝宫走去。
正在读书的杨丽华见到弟弟来看自己,并没有太多的喜悦,只是轻轻地说了两个字:“坐吧。”
杨秀倒也不客气,坐下后又随手抓了两块小案上的点心往嘴里塞,边吃边随口道:“姐姐这里怎么还是和以前一样,一点都没变?”
杨丽华的神思依然专注于书页上,只轻描淡写地回了句:“是啊,我现在不是太后了,日常起居理应从俭。”
“不是……”杨秀急忙摆手,腾地一下蹿了起来,他狼吞虎咽地把嘴里的东西咽了下去,严肃地看着杨丽华,解释道:“姐姐,我的意思是你这里似乎有些太冷清了。今时不同往日,当今圣上是咱们父亲,姐姐贵为公主,想要什么就说,父皇一定会满足你的。”
“想要什么……”杨丽华微怔,低声重复着杨秀的话。少顷,她回过神来涩涩一笑,冷冷地吐出一句:“这样已经很好了,我什么都不想要。”
杨秀不察杨丽华神色中的异样,只觉她一派安然,也没有责怪自己言语不当,便又恢复了大大咧咧的性子。他嘿嘿一笑,上前一步兴高采烈地说:“姐姐一时想不到要什么,那就让我先告诉你一个好消息,父皇说了要亲自为你物色一位驸马呢!”
“驸马?”杨丽华手中的书卷倏地脱手滑落,她孱弱的身躯不由自主地微颤,呼吸里都夹杂着愤慨之情。
杨秀见到杨丽华激动的样子,以为她只是过于惊讶,浑然不知自己的话触动了她心底的伤痕。杨秀躬身捡起地上的书册,递到杨丽华面前,同时说:“父皇还说了,姐姐是……”
“不要再说了!”杨丽华凝眉瞪着杨秀,抬起手一把将书接过,冷言冷语地说:“我今天身子不舒服,乏得很,四弟你先回去吧,改日姐姐再好好招呼你。”说罢,便也不管眼前的杨秀,径直起身往内室走去。
杨秀只觉莫名其妙,不知为何姐姐突然忿忿而去。但不等他多想,便看到一个身穿瓷粉色宫装的小人从后堂走了出来。杨秀大喜过望,之前笼在心头的阴云立刻尽数消散。
“夏蔓,夏蔓——”杨秀急不可待地跑了过去,将手捧着一盆杜鹃的夏蔓拦住。“好久没看到你了,你回大姐这里甚好,以后我就可以经常来找你玩了。”杨秀脸上笑得好像开了花似的,嘴巴咧开后就再也合不拢了。
夏蔓见到杨秀,肩膀一缩,脚底下意识地倒退了一步。她低着头行了一礼,态度冷淡却不失恭敬地说:“越王殿下身份尊贵,日后必会担任要职,不可终日只想着玩乐了,尤其是不该与我这样的宫女混在一起。”
杨秀难以置信地看着夏蔓,脸上泛起一丝愁态:“你这是怎么了?以前不是这样的,夏蔓,难道你忘记了,我们说好一辈子做好朋友的吗?”
夏蔓始终低着头,她咬着嘴唇一言不发,没有回答杨秀的质问。一瞬间,那飞扬的神采从杨秀的眼睛里消失了,骄傲的他此时耷拉着脑袋,瘪着嘴抱怨道:“为什么你们都这么奇怪?大姐不知道是怎么了对我冷冷淡淡的,现在你也不愿意和我一起玩了?”
“公主她这几日一直在为介国公的病忧愁,当然没有心情。”夏蔓抬眼瞥见杨秀失落的样子,低声将杨丽华的情况相告于他。
“这样啊……”杨秀听了夏蔓的话为自己方才的失态后悔不已,他不想在夏蔓面前表现出自己的尴尬,只得故作轻松道:“大姐天天都去看介国公啊?”
夏蔓没有说话,只是轻轻地点头默认。杨秀不知如何把话说下去,又不愿两人之间的气氛僵住,磕磕巴巴地随口说了句:“那介国公……介国公的身子怎么这么弱啊……”
“殿下!”夏蔓猛地抬起头,样子看起来有些不悦。“时候不早了,还请殿下早点回去吧,不要在这里逗留太久了。奴婢还要去给公主送花,若没有其他事,我就先行告退了。”
夏蔓俯身向杨秀行了一礼,迅速地转身离开。杨秀却还想继续纠缠,便上前去拦,怎知刚迈出步子,脚腕却突然一扭。他疼得大叫了一声,望着头也不回的夏蔓,眼睛里明明灭灭间涌出一丝淡淡的哀伤。
几日后的一个傍晚,杨坚和几个儿子在书房内围坐闲话时,独孤皇后突然进屋,打断了父子几人的勃勃兴致。这天晚上杨坚将在天台正殿大摆筵席,宴请一众心腹重臣。此时,他很快便猜到夫人定是来催促自己更衣,准备赴宴。
将几个儿子打发走后,独孤皇后亲自为杨坚更换了衣服,而后一直将他送到正殿后室,才与他依依分别。
杨坚昂首阔步走到殿堂正中的高台上就坐,殿内灯火辉煌,钟鼓礼乐声飘飘入耳,台下众臣子早已分列左右,见到他入坐后齐齐起身叩拜。
杨坚满面笑颜,满意地点着头,欣喜地高声道:“朕登基后的这些日子一直忙于政务,今日终于得闲能与众爱卿欢聚畅饮。你们都是朕的股肱之臣,对我杨坚尽忠竭力!有你们在,我大隋一定繁荣昌盛、千秋万代!”
台下众人齐呼:“陛下万岁,我大隋千秋万代,福泽永世。”
“好好好……”杨坚抬起双臂,高举到与肩同齐,“众卿平身。今天的宴会大家一切随意,咱们君臣同乐。”
众臣纷纷就坐,同时殿内左右两边的十数位宫人一起端着银盘缓步而出,替在场官员斟酒上菜。
杨坚扫视了一圈殿中众人,突然不远处的元谐与他相对而视。杨坚脑中浮光一闪,下一刻豪爽地大笑道:“乐安公啊,朕记得你当初把朕比作激流中的危墙,不知如今这堵水中之墙如何啊?”
元谐执杯起身,恭敬有礼地回:“陛下知人善用,得到百官拥戴,此非水中危墙,乃是中流砥柱啊!这一杯,臣敬陛下。”
“哈哈哈……”杨坚笑着与元谐对饮了一杯,待元谐回座后,他转而将目光投向上座的宇文庆和长孙晟,朗声道:“众位爱卿,此次设宴一为款待诸位,让我们君臣同乐,二则借此场合嘉奖汝南公。”
宇文庆闻言当即起身走至殿堂中央,下跪抱拳道:“为陛下效力,乃是臣的本分,不求任何嘉奖!”
杨坚皱着眉微笑道:“诶,神庆啊,这可就是你的不对了!你们的送亲任务完成得很好,不仅没有丢朕的颜面,还将突厥的山川地形、部众强弱打探得很是清楚啊!如此功劳,应当接受褒奖。我大隋不会像前朝那般对那群突厥人一再退让,是时候让他们臣服于我们之下了!”说到激动时,杨坚竟一下子站了起来,他看向远方,双目闪烁着冷毅的锋芒。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此时,三师、三公已成为荣誉官职,而由尚书、门下、内史三省的长官担任宰相,对中央官员实行领导。其中最高行政机构尚书省下设有六部,六部首长称为尚书,此六人与尚书省长官左、右仆射合成“八座”,构成尚书省的领导核心。
杨坚在登基后的一个月里,选拔了许多贤才。其中他最为亲信的高颎、虞庆则、李德林、杨惠分别被任命为尚书左仆射兼纳言、内史监兼吏部尚书、内史令、左卫大将军。申国公李穆、邓国公窦炽、任国公于翼则分别被尊封为太师、太傅、太尉。此外,杨氏一族的宗亲亦得到了加官进爵。
同一时间,杨坚封逊帝宇文阐为介国公,邑五千户,为隋室宾客,旌旗车服礼乐,一如其旧。立王后独孤氏为皇后,王太子杨勇为皇太子。另外四子杨广、杨俊、杨秀、杨谅分别被封为晋王、秦王、越王、汉王。杨坚次女早殇,其余四女依次被封为乐平公主、襄国公主、广平公主、兰陵公主。
初春时节,万物复苏,前朝后宫皆是一片融融的新气象。清风吹拂着宫中的每一个角落,灿烂的日光下,暖意荡漾四散。刚刚被封为越王的杨秀着一席黄衫,朝气蓬勃的脸上洋溢着幸福,一路上哼着小调往姐姐杨丽华的寝宫走去。
正在读书的杨丽华见到弟弟来看自己,并没有太多的喜悦,只是轻轻地说了两个字:“坐吧。”
杨秀倒也不客气,坐下后又随手抓了两块小案上的点心往嘴里塞,边吃边随口道:“姐姐这里怎么还是和以前一样,一点都没变?”
杨丽华的神思依然专注于书页上,只轻描淡写地回了句:“是啊,我现在不是太后了,日常起居理应从俭。”
“不是……”杨秀急忙摆手,腾地一下蹿了起来,他狼吞虎咽地把嘴里的东西咽了下去,严肃地看着杨丽华,解释道:“姐姐,我的意思是你这里似乎有些太冷清了。今时不同往日,当今圣上是咱们父亲,姐姐贵为公主,想要什么就说,父皇一定会满足你的。”
“想要什么……”杨丽华微怔,低声重复着杨秀的话。少顷,她回过神来涩涩一笑,冷冷地吐出一句:“这样已经很好了,我什么都不想要。”
杨秀不察杨丽华神色中的异样,只觉她一派安然,也没有责怪自己言语不当,便又恢复了大大咧咧的性子。他嘿嘿一笑,上前一步兴高采烈地说:“姐姐一时想不到要什么,那就让我先告诉你一个好消息,父皇说了要亲自为你物色一位驸马呢!”
“驸马?”杨丽华手中的书卷倏地脱手滑落,她孱弱的身躯不由自主地微颤,呼吸里都夹杂着愤慨之情。
杨秀见到杨丽华激动的样子,以为她只是过于惊讶,浑然不知自己的话触动了她心底的伤痕。杨秀躬身捡起地上的书册,递到杨丽华面前,同时说:“父皇还说了,姐姐是……”
“不要再说了!”杨丽华凝眉瞪着杨秀,抬起手一把将书接过,冷言冷语地说:“我今天身子不舒服,乏得很,四弟你先回去吧,改日姐姐再好好招呼你。”说罢,便也不管眼前的杨秀,径直起身往内室走去。
杨秀只觉莫名其妙,不知为何姐姐突然忿忿而去。但不等他多想,便看到一个身穿瓷粉色宫装的小人从后堂走了出来。杨秀大喜过望,之前笼在心头的阴云立刻尽数消散。
“夏蔓,夏蔓——”杨秀急不可待地跑了过去,将手捧着一盆杜鹃的夏蔓拦住。“好久没看到你了,你回大姐这里甚好,以后我就可以经常来找你玩了。”杨秀脸上笑得好像开了花似的,嘴巴咧开后就再也合不拢了。
夏蔓见到杨秀,肩膀一缩,脚底下意识地倒退了一步。她低着头行了一礼,态度冷淡却不失恭敬地说:“越王殿下身份尊贵,日后必会担任要职,不可终日只想着玩乐了,尤其是不该与我这样的宫女混在一起。”
杨秀难以置信地看着夏蔓,脸上泛起一丝愁态:“你这是怎么了?以前不是这样的,夏蔓,难道你忘记了,我们说好一辈子做好朋友的吗?”
夏蔓始终低着头,她咬着嘴唇一言不发,没有回答杨秀的质问。一瞬间,那飞扬的神采从杨秀的眼睛里消失了,骄傲的他此时耷拉着脑袋,瘪着嘴抱怨道:“为什么你们都这么奇怪?大姐不知道是怎么了对我冷冷淡淡的,现在你也不愿意和我一起玩了?”
“公主她这几日一直在为介国公的病忧愁,当然没有心情。”夏蔓抬眼瞥见杨秀失落的样子,低声将杨丽华的情况相告于他。
“这样啊……”杨秀听了夏蔓的话为自己方才的失态后悔不已,他不想在夏蔓面前表现出自己的尴尬,只得故作轻松道:“大姐天天都去看介国公啊?”
夏蔓没有说话,只是轻轻地点头默认。杨秀不知如何把话说下去,又不愿两人之间的气氛僵住,磕磕巴巴地随口说了句:“那介国公……介国公的身子怎么这么弱啊……”
“殿下!”夏蔓猛地抬起头,样子看起来有些不悦。“时候不早了,还请殿下早点回去吧,不要在这里逗留太久了。奴婢还要去给公主送花,若没有其他事,我就先行告退了。”
夏蔓俯身向杨秀行了一礼,迅速地转身离开。杨秀却还想继续纠缠,便上前去拦,怎知刚迈出步子,脚腕却突然一扭。他疼得大叫了一声,望着头也不回的夏蔓,眼睛里明明灭灭间涌出一丝淡淡的哀伤。
几日后的一个傍晚,杨坚和几个儿子在书房内围坐闲话时,独孤皇后突然进屋,打断了父子几人的勃勃兴致。这天晚上杨坚将在天台正殿大摆筵席,宴请一众心腹重臣。此时,他很快便猜到夫人定是来催促自己更衣,准备赴宴。
将几个儿子打发走后,独孤皇后亲自为杨坚更换了衣服,而后一直将他送到正殿后室,才与他依依分别。
杨坚昂首阔步走到殿堂正中的高台上就坐,殿内灯火辉煌,钟鼓礼乐声飘飘入耳,台下众臣子早已分列左右,见到他入坐后齐齐起身叩拜。
杨坚满面笑颜,满意地点着头,欣喜地高声道:“朕登基后的这些日子一直忙于政务,今日终于得闲能与众爱卿欢聚畅饮。你们都是朕的股肱之臣,对我杨坚尽忠竭力!有你们在,我大隋一定繁荣昌盛、千秋万代!”
台下众人齐呼:“陛下万岁,我大隋千秋万代,福泽永世。”
“好好好……”杨坚抬起双臂,高举到与肩同齐,“众卿平身。今天的宴会大家一切随意,咱们君臣同乐。”
众臣纷纷就坐,同时殿内左右两边的十数位宫人一起端着银盘缓步而出,替在场官员斟酒上菜。
杨坚扫视了一圈殿中众人,突然不远处的元谐与他相对而视。杨坚脑中浮光一闪,下一刻豪爽地大笑道:“乐安公啊,朕记得你当初把朕比作激流中的危墙,不知如今这堵水中之墙如何啊?”
元谐执杯起身,恭敬有礼地回:“陛下知人善用,得到百官拥戴,此非水中危墙,乃是中流砥柱啊!这一杯,臣敬陛下。”
“哈哈哈……”杨坚笑着与元谐对饮了一杯,待元谐回座后,他转而将目光投向上座的宇文庆和长孙晟,朗声道:“众位爱卿,此次设宴一为款待诸位,让我们君臣同乐,二则借此场合嘉奖汝南公。”
宇文庆闻言当即起身走至殿堂中央,下跪抱拳道:“为陛下效力,乃是臣的本分,不求任何嘉奖!”
杨坚皱着眉微笑道:“诶,神庆啊,这可就是你的不对了!你们的送亲任务完成得很好,不仅没有丢朕的颜面,还将突厥的山川地形、部众强弱打探得很是清楚啊!如此功劳,应当接受褒奖。我大隋不会像前朝那般对那群突厥人一再退让,是时候让他们臣服于我们之下了!”说到激动时,杨坚竟一下子站了起来,他看向远方,双目闪烁着冷毅的锋芒。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