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周亡 第十九章 剑拔弩张 (5)
这一晚,暗月昏晕,狡诡的静谧无边蔓延。漆黑中,一双无形的手悄然从天而降,和着如墨夜色,无声息地编织出一张紧密的网,死死将虎牢关笼罩。
卯时将至,宇文胄彻夜没有休息,他着一身硬铠站在关门之上,徘徊不定。愁云当头,重盔压身,宇文胄隐隐感到透不过气。仰望天际,他眼睛里满含的只有凄凉。
天色朦胧,雾气沉厚氤氲。军中粮官焦急地跑上关门,挨近宇文胄后那人止不住气喘吁吁,半天说不上一句话。
宇文胄焦虑不安,他不敢问但又不得不问:“城中粮草……还能支撑几日?”
粮官吞吞吐吐,压低声音答道:“我已连夜带人将关内余粮征尽,但是最多……最多只能支撑两日了……”
宇文胄怅然叹气:“两日啊——若两日之内大总管不派兵支援,恐怕……”前话说到一半戛然而止,关外门前突然传来一阵嘈杂的声音。同一时刻,遥远天际处一缕金光冲破浓浓大雾,朝日暖色一扫前夜的黑暗余晖。
宇文胄被迎面突如其来的日光晃疼了眼睛,急忙转头以臂掩目,烦躁地问:“外面吵吵闹闹的,喊什么呢?”
粮官一言不发,胆怯地低下头,不敢答话。宇文胄缓了片刻,渐渐听清楚了关外的喊声,急忙走到墙边,朝门下张望。
关门前不远处聚集了十数名杨素手下的军士,前面几人席地而坐,后面的零零散散站了一排。士兵们爽快地灌饮囊中黄汤,露出鄙陋卑劣的嘴脸,咒骂讥讽。一人骂完,周围众士兵龌龊大笑响应,紧接着又一人站出来,指着关门高喊:“宇文胄就是个缩头乌龟,贼孙子!蠢如猪狗……”
关门外的骂声此起彼伏,宇文胄咬牙切齿,双拳紧握,头上青筋暴起。粮官看出宇文胄情绪激动,急忙劝慰道:“将军啊,不要动怒,不然就中了敌人的奸计了!以我们目前状况,出城迎敌并不占便宜,一定要沉住气,严防死守两日,再做打算吧!”
宇文胄强压抑住自己的怒火,愤然转身要走,背后突然传来一声阴阳怪气的嘲讽:“宇文胄那个鼠辈小儿见到我等还怎敢出洞,想来是怕被打得哭爹喊娘吧……”
这句话震得宇文胄忍无可忍,怒吼一声冲下门楼。他恨意当头,一刻后便迅速集结了关内所有军士,欲奔出虎牢关直杀入杨素大营。
关门大开之时,距门口不远处的那群叫骂士兵迅速四散撤退。宇文胄阵前打头领军追敌,猛地冲出一里开外,只听暗处震天杀喊声大起,旋即杨素引兵潮涌而出。
宇文胄脸色铁青,大呼中计,纵马挥刀而出,直攻杨素,锋刃正对其颈,“奸险小人,看我取你项上人头!”
杨素急闪抽身,掣剑挥兵迎战,两方人马混战不休。宇文胄紧盯杨素不放,下一合,抽刀直劈向其左肩。杨素回马快躲,宇文胃趁势急攻,逼敌连连后退。
眼见杨素势衰,宇文胄近马使出杀招。不料杨素使诈,精神瞬间抖擞,猛地避开刀锋,再侧身近刺一剑。剑划处盔甲齐裂,宇文胄后腰血喷如泉。苦挡两招,不敌杨素快手急攻,宇文胄左肩又中一剑。重伤之下舞刀乱砍,却被杨素抬手一挑,兵刃直直落地。
交锋十数合,宇文胄败势已定,急转马头,落荒而逃。其部下眼见主将败走,顿时军心涣散,纷纷夺路奔跑。
宇文胄逃回关前,却见关上打出敌军旗号,才知此地早被杨素趁虚而入。悔恨交加之下,他只得率残兵转路疾奔,带伤东逃。
杨素收复虎牢关同时,于仲文也历经千辛万苦,且战且跑,于当晚拖着半条命回到京城。此时此刻,与他相伴的只剩最后三人。
进了皇城,于仲文一刻不待直奔正阳宫报信。杨坚听到于仲文回来的消息,直直把手上公文朝地一撇,急走出书房,亲自相迎。
于仲文刚跌跌撞撞步入正殿,就与杨坚打了个照面。悲喜交加的情绪牵动全身,腿上一软,几乎栽倒。他吃力地以剑支地,踉跄着尝试站起。
下一刻,杨坚已跑至于仲文面前,稳稳将他扶起,抓住他的双臂后便再不放手,借力予他站稳。“进屋说话,我带你进屋再说……”杨坚强忍住满腹话语,亲身搀扶于仲文,将其引向卧室。
二人一路相顾无言,于仲文涕泪纵横,杨坚双眼也是湿红。他们紧紧挨在一起,杨坚见于仲文盔破甲烂,头发脏乱成结,浑身伤痕累累,左肩上更是血肉模糊一片,深刻感受到他一路历经的万般艰辛。
进屋后,杨坚直接拉于仲文上床,满含深意地看着他。于仲文面露愧色,不等杨坚开口,倏地抽回自己的手,下床伏地喘息而泣:“丞相……丞相……丞相……属下无能,不能保护东郡,使之落入贼寇之手,请丞相治罪。”
杨坚摇头,凝视着于仲文的脸,哽咽道:“次武……次武……回来就好,平安回来就好啊!!休要自责,你在如此孤立无援之境下,仍能坚守多日,可为众军楷模!我听闻你三子一女皆死于贼寇之手,甚为痛心……现下再瞧你这满身的战疮伤痕,让我……让我可……”他的声音越来越模糊,已经泣不成声。
于仲文早料到突围后城中家眷难逃一死,但现在听杨坚亲口说出,他还是难以承受这个噩耗,呆滞地望着杨坚摇头不语。
杨坚忍着悲怆,轻轻抚摸着于仲文脸,安慰道:“次武啊,你们于氏满门忠烈,日后我一定不会亏待你的家人。”
于仲文双目含泪微微抬头,迎上杨坚的深眸,昂扬斗志瞬间被激发出来,“丞相,末将就是粉身碎骨也一定要把东郡夺回!”他信誓旦旦,字字掷地有声。
“次武啊,你先歇息几日,待伤势稍好,再去洛阳剿灭贼寇。”杨坚感慨万千,起身去扶于仲文,激荡的泪水在这一刻汩汩涌出眼眶。
于仲文站起后,退了一步,抱拳请命:“属下无碍。请丞相即刻任命,末将愿速速奔赴前线。”
杨坚正要开口规劝,只听室外有人传话说,李德林有紧急军事求见丞相。“让公辅直接进来。”杨坚眼含深意,拍了拍于仲文的肩,同时对外发话。
于仲文点头,杨坚的意思他心照不宣。于是,他悄然退下,心知自己此时应留下养伤,丞相日后定会有重任委托。
李德林进屋后刚要行礼,见杨坚盘坐在床沿,摆摆手让他近前来直接说话。于是乎,李德林也不客气,直接汇报道:“丞相,据细作探报,尉迟迥近日来千方百计说服周边各国出兵攻打我大周。他北结高保宁以通突厥,南联陈国,答应割让江淮之地,更甚者还派人游说梁国自立。我们现在内外受困,被四方夹击,局势不利啊!”
杨坚听罢颔首沉思不语,李德林再近一步,声音较之前略有舒缓:“不过丞相也不必过于忧虑,那梁国早就是在大周扶持下的附属国,上个月还派柳庄前来朝贺圣上登基。依我看柳庄是个明白人,想必定会劝服梁主勿听小人唆摆。只是那陈国倒是与我们积怨已久,这场大仗怕是避免不了了。还有那高保宁,我对此人很是了解,他一心想复立齐国,不会罢休啊!”
杨坚闷哼一声,沉沉道:“陈国贼心不死,屡犯我境,总有一天我定会消灭它。既然无可避免,就让将士们做好迎敌准备,定要拼死守住我军刚刚夺回的淮南之地!不过……”他顿了顿,探身把李德林拉到眼前,小声说:“速派长孙平为寿州刺史去接替贺若弼,务必将贺若弼遣送回京。”
李德林惊疑地反问:“贺若弼是难得的勇猛之将,丞相此时要召其回京?”
“我也知其勇猛,只是不放心,怕他受尉迟迥招抚。”杨坚神色凝重地说。
李德林略有异议,但欲言又止。杨坚看出他一闪而逝的小情绪,却也不理会,继续说:“还有一事,就是令杨尚希率三千皇家宗室亲兵镇守潼关,以防尉迟迥偷袭。”
李德林点头赞同:“此举甚妥,只是不知丞相准备如何应对高保宁?”
杨坚笑答:“既已送千金公主和亲,想必那突厥不会此刻与我们为敌,派人对沙钵略晓理明义再允其些许好处,让他把范阳王高绍义遣送给我们,那高保宁失去了所挟天子,自己一人成不了气候。”
李德林眉舒目展,高深道:“丞相安排周详。不过我这还有一则建议,望丞相明察——”
“公辅不必拘谨,究竟有何良策?”杨坚坐直了身子,洗耳恭听。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卯时将至,宇文胄彻夜没有休息,他着一身硬铠站在关门之上,徘徊不定。愁云当头,重盔压身,宇文胄隐隐感到透不过气。仰望天际,他眼睛里满含的只有凄凉。
天色朦胧,雾气沉厚氤氲。军中粮官焦急地跑上关门,挨近宇文胄后那人止不住气喘吁吁,半天说不上一句话。
宇文胄焦虑不安,他不敢问但又不得不问:“城中粮草……还能支撑几日?”
粮官吞吞吐吐,压低声音答道:“我已连夜带人将关内余粮征尽,但是最多……最多只能支撑两日了……”
宇文胄怅然叹气:“两日啊——若两日之内大总管不派兵支援,恐怕……”前话说到一半戛然而止,关外门前突然传来一阵嘈杂的声音。同一时刻,遥远天际处一缕金光冲破浓浓大雾,朝日暖色一扫前夜的黑暗余晖。
宇文胄被迎面突如其来的日光晃疼了眼睛,急忙转头以臂掩目,烦躁地问:“外面吵吵闹闹的,喊什么呢?”
粮官一言不发,胆怯地低下头,不敢答话。宇文胄缓了片刻,渐渐听清楚了关外的喊声,急忙走到墙边,朝门下张望。
关门前不远处聚集了十数名杨素手下的军士,前面几人席地而坐,后面的零零散散站了一排。士兵们爽快地灌饮囊中黄汤,露出鄙陋卑劣的嘴脸,咒骂讥讽。一人骂完,周围众士兵龌龊大笑响应,紧接着又一人站出来,指着关门高喊:“宇文胄就是个缩头乌龟,贼孙子!蠢如猪狗……”
关门外的骂声此起彼伏,宇文胄咬牙切齿,双拳紧握,头上青筋暴起。粮官看出宇文胄情绪激动,急忙劝慰道:“将军啊,不要动怒,不然就中了敌人的奸计了!以我们目前状况,出城迎敌并不占便宜,一定要沉住气,严防死守两日,再做打算吧!”
宇文胄强压抑住自己的怒火,愤然转身要走,背后突然传来一声阴阳怪气的嘲讽:“宇文胄那个鼠辈小儿见到我等还怎敢出洞,想来是怕被打得哭爹喊娘吧……”
这句话震得宇文胄忍无可忍,怒吼一声冲下门楼。他恨意当头,一刻后便迅速集结了关内所有军士,欲奔出虎牢关直杀入杨素大营。
关门大开之时,距门口不远处的那群叫骂士兵迅速四散撤退。宇文胄阵前打头领军追敌,猛地冲出一里开外,只听暗处震天杀喊声大起,旋即杨素引兵潮涌而出。
宇文胄脸色铁青,大呼中计,纵马挥刀而出,直攻杨素,锋刃正对其颈,“奸险小人,看我取你项上人头!”
杨素急闪抽身,掣剑挥兵迎战,两方人马混战不休。宇文胄紧盯杨素不放,下一合,抽刀直劈向其左肩。杨素回马快躲,宇文胃趁势急攻,逼敌连连后退。
眼见杨素势衰,宇文胄近马使出杀招。不料杨素使诈,精神瞬间抖擞,猛地避开刀锋,再侧身近刺一剑。剑划处盔甲齐裂,宇文胄后腰血喷如泉。苦挡两招,不敌杨素快手急攻,宇文胄左肩又中一剑。重伤之下舞刀乱砍,却被杨素抬手一挑,兵刃直直落地。
交锋十数合,宇文胄败势已定,急转马头,落荒而逃。其部下眼见主将败走,顿时军心涣散,纷纷夺路奔跑。
宇文胄逃回关前,却见关上打出敌军旗号,才知此地早被杨素趁虚而入。悔恨交加之下,他只得率残兵转路疾奔,带伤东逃。
杨素收复虎牢关同时,于仲文也历经千辛万苦,且战且跑,于当晚拖着半条命回到京城。此时此刻,与他相伴的只剩最后三人。
进了皇城,于仲文一刻不待直奔正阳宫报信。杨坚听到于仲文回来的消息,直直把手上公文朝地一撇,急走出书房,亲自相迎。
于仲文刚跌跌撞撞步入正殿,就与杨坚打了个照面。悲喜交加的情绪牵动全身,腿上一软,几乎栽倒。他吃力地以剑支地,踉跄着尝试站起。
下一刻,杨坚已跑至于仲文面前,稳稳将他扶起,抓住他的双臂后便再不放手,借力予他站稳。“进屋说话,我带你进屋再说……”杨坚强忍住满腹话语,亲身搀扶于仲文,将其引向卧室。
二人一路相顾无言,于仲文涕泪纵横,杨坚双眼也是湿红。他们紧紧挨在一起,杨坚见于仲文盔破甲烂,头发脏乱成结,浑身伤痕累累,左肩上更是血肉模糊一片,深刻感受到他一路历经的万般艰辛。
进屋后,杨坚直接拉于仲文上床,满含深意地看着他。于仲文面露愧色,不等杨坚开口,倏地抽回自己的手,下床伏地喘息而泣:“丞相……丞相……丞相……属下无能,不能保护东郡,使之落入贼寇之手,请丞相治罪。”
杨坚摇头,凝视着于仲文的脸,哽咽道:“次武……次武……回来就好,平安回来就好啊!!休要自责,你在如此孤立无援之境下,仍能坚守多日,可为众军楷模!我听闻你三子一女皆死于贼寇之手,甚为痛心……现下再瞧你这满身的战疮伤痕,让我……让我可……”他的声音越来越模糊,已经泣不成声。
于仲文早料到突围后城中家眷难逃一死,但现在听杨坚亲口说出,他还是难以承受这个噩耗,呆滞地望着杨坚摇头不语。
杨坚忍着悲怆,轻轻抚摸着于仲文脸,安慰道:“次武啊,你们于氏满门忠烈,日后我一定不会亏待你的家人。”
于仲文双目含泪微微抬头,迎上杨坚的深眸,昂扬斗志瞬间被激发出来,“丞相,末将就是粉身碎骨也一定要把东郡夺回!”他信誓旦旦,字字掷地有声。
“次武啊,你先歇息几日,待伤势稍好,再去洛阳剿灭贼寇。”杨坚感慨万千,起身去扶于仲文,激荡的泪水在这一刻汩汩涌出眼眶。
于仲文站起后,退了一步,抱拳请命:“属下无碍。请丞相即刻任命,末将愿速速奔赴前线。”
杨坚正要开口规劝,只听室外有人传话说,李德林有紧急军事求见丞相。“让公辅直接进来。”杨坚眼含深意,拍了拍于仲文的肩,同时对外发话。
于仲文点头,杨坚的意思他心照不宣。于是,他悄然退下,心知自己此时应留下养伤,丞相日后定会有重任委托。
李德林进屋后刚要行礼,见杨坚盘坐在床沿,摆摆手让他近前来直接说话。于是乎,李德林也不客气,直接汇报道:“丞相,据细作探报,尉迟迥近日来千方百计说服周边各国出兵攻打我大周。他北结高保宁以通突厥,南联陈国,答应割让江淮之地,更甚者还派人游说梁国自立。我们现在内外受困,被四方夹击,局势不利啊!”
杨坚听罢颔首沉思不语,李德林再近一步,声音较之前略有舒缓:“不过丞相也不必过于忧虑,那梁国早就是在大周扶持下的附属国,上个月还派柳庄前来朝贺圣上登基。依我看柳庄是个明白人,想必定会劝服梁主勿听小人唆摆。只是那陈国倒是与我们积怨已久,这场大仗怕是避免不了了。还有那高保宁,我对此人很是了解,他一心想复立齐国,不会罢休啊!”
杨坚闷哼一声,沉沉道:“陈国贼心不死,屡犯我境,总有一天我定会消灭它。既然无可避免,就让将士们做好迎敌准备,定要拼死守住我军刚刚夺回的淮南之地!不过……”他顿了顿,探身把李德林拉到眼前,小声说:“速派长孙平为寿州刺史去接替贺若弼,务必将贺若弼遣送回京。”
李德林惊疑地反问:“贺若弼是难得的勇猛之将,丞相此时要召其回京?”
“我也知其勇猛,只是不放心,怕他受尉迟迥招抚。”杨坚神色凝重地说。
李德林略有异议,但欲言又止。杨坚看出他一闪而逝的小情绪,却也不理会,继续说:“还有一事,就是令杨尚希率三千皇家宗室亲兵镇守潼关,以防尉迟迥偷袭。”
李德林点头赞同:“此举甚妥,只是不知丞相准备如何应对高保宁?”
杨坚笑答:“既已送千金公主和亲,想必那突厥不会此刻与我们为敌,派人对沙钵略晓理明义再允其些许好处,让他把范阳王高绍义遣送给我们,那高保宁失去了所挟天子,自己一人成不了气候。”
李德林眉舒目展,高深道:“丞相安排周详。不过我这还有一则建议,望丞相明察——”
“公辅不必拘谨,究竟有何良策?”杨坚坐直了身子,洗耳恭听。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