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周亡 第十九章 剑拔弩张 (4)
七月以来,尉迟迥奉赵王宇文招之子以号令,自称大总管。其侄子青州总管尉迟勤、荥州刺史宇文胄、申州刺史李惠、东楚州刺史费也利进、东潼州刺史曹孝达等,相继据州响应尉迟迥,随其讨伐杨坚。尉迟迥所统相、卫、黎、洺、贝、赵、冀、瀛、沧及尉迟勤所统青、齐、胶、光、莒等州皆听从其指挥,有兵马达数十万之多。怀县永桥镇将领纥豆陵惠弃城投降尉迟迥。至此,整个山东除沂州外,几乎都为尉迟迥控制。
当月十日,杨坚令大将军元谐发兵关中,又任命平高郡公李询为元帅府军中长史,郕国公梁士彦、化政郡公宇文忻为行军总管,率其各州士兵汇合元帅韦孝宽,共讨叛贼。同时,为稳定局面,杨坚还派出蒋国公梁睿为益州总管、临贞县公杨素为汴州刺史,即刻赴任地方接替原官吏。
近几日,尉迟迥采取分路进攻策略,继续向西侵占城池,同时派人诱降东部各州官吏。东郡太守于仲文斩杀来使,表明坚决不会投敌,宁力战到死也不归附尉迟迥。
于仲文此人乃是太祖亲封的八柱国之一于谨的孙子,其父燕国公于寔一月前刚被杨坚加封为上柱国,几位叔父也是功勋卓著。于仲文不识时务之举传到尉迟迥耳中,他盛怒之下派仪同将军宇文威攻打东郡。
于仲文与宇文威在城外交战数日后,宇文威不敌猛攻,节节败退。于仲文趁势追击,斩杀敌军五百余人,杀退宇文威,暂阻拦敌方进攻之势。
黄昏将至,于仲文带兵小胜回营。他跨坐马上行在最前,面污身乏、血染战甲,满目厉色与杀气仍咄咄逼人。
进帐后,于仲文将黑铁大刀往案上一拍,正要呼喝属下拿酒,骤感一股凉风刺面,抬头只见一探兵踉跄而来,神色仓皇:“报——尉迟迥日前已派荥州刺史宇文胄率大军自石济向西进发,欲与已渡过黄河的宇文威汇合,一齐夹击我军。”
于仲文大惊,拍案而起,抄起佩刀,怒呵一声冲出帐外,引本部数百精兵迎敌:“众将士听令,随本将一起冲出营寨,看尉迟老儿派了多少人前来送死!”
不等于仲文率兵冲出营寨大门,眼前却出现十七八位浑身是伤、血污满面的军士,迎面狂奔入营。为首之人声嘶力竭喊道:“将军,大事不好了——城内几位守将集体投靠尉迟迥,东郡已经保不住了。我率这十余忠义之士拼死从东门出逃,前来报信。将军,此地不宜久留,速速率军撤离吧!”
于仲文震怒,手持锋刀直指向西,仰天长嚎:“我要与宇文胄拼死一搏!不夺回城,誓死不归,众将士,随我杀回东郡!杀——杀啊——”
正欲冲锋之间,对面十数骑驱马齐齐而上,将于仲文拦下,“将军,敌方势力太强,死拼毫无意义!敌军此刻必然正朝我军营寨进发,请将军快些撤离,回京城向丞相请兵增援,才是上策啊!”
话音未落,就听见西北方传来震天喊声。再往远望,敌兵已现,势不可挡。就在当下,一股骤风奔涌入营寨,刮起尘土纷扬,遮天蔽日。此时此刻,营外震耳的喊杀轰烈逼近,“生擒于仲文”之音此起彼伏,营寨中顿时军心不稳。
“将军,不要再犹豫了!再不走就来不及了啊——”为首的忠勇军士声泪俱下,凄惶大义。
于仲文双眼激红,他心里不只顾念东郡安危,更记挂城中妻子,这时仍矛盾重重,左右为难。不等他做出生死抉择,士兵中忽然有人果断高喊一声:“护送将军撤退,将士们冲出去,为将军开路!”
这一喊声受到众人呼和,于仲文拦阻无果,只得在混乱中随着士兵冲出营寨。很快,他纵马疾驰冲到最前,纵观全局顿察敌方左翼虚悬,号令全军将士直奔敌军左侧。
数百人奋勇迎战,斗志激荡,紧紧拖住敌人脚步,掩护将军突围。于仲文率领六十人小队冲在最前,他手持一柄寒光大刀,阵前领头,急挥狠砍,手起处斩首劈脑,人倒血溅。冲开敌军左路后,随战军士已不足五十人。于仲文仍奔于队首,双眼布满血丝,杀意侵脑,将魂附体。他率众且行且杀,一刀连砍数人,踩尸踏血夺路而出,直透重围。
背后追兵喊声大震,此时敌军弓箭手跑至军前,一声令下冷箭离弦齐飞。队伍最后十余位军士连人带马身中数十箭,顿时人声马鸣哀嚎遍野。再射之下,于仲文等人已奔出射程之外。
骑兵与弓箭手前后轮换无序,竟自乱阵脚,追截速度顿时慢下。趁此良时,于仲文与众死士甩开千军万马,于城西处暂时脱身。宇文胄当机立断派遣百余轻骑追杀前人,自己携大军紧随其后。
于仲文望西而行,直奔京城,路上与他随行的,最后只剩三十余人。
围追大军一路沿西行至虎牢而止,领军的宇文胄知道再走下去必然粮尽援绝。所以他只派百人小队快马追杀于仲文,自己则领兵围攻虎牢,轻而易举将此地占据,以备日后支援响应尉迟迥。
宇文胄占领虎牢次日,恰逢杨坚派往汴州上任的临贞县公杨素途径此地。虎牢被尉迟迥的人占领,被截了去路的杨素无法通关前行,不得不硬攻城池。
宇文胄坚守严防虎牢关,拒不正面出关迎敌。几日来双方僵持不下,杨素处于不进不退之境,随他上任的数百精兵一时间人心惶惶。
这日傍晚,城外军营内,杨素气定神闲地坐在大帐外,阖目养神。夏日微风拂过他下颚,吹起长须飘飘,那张棱角分明的脸上,透着英豪伟俊之气。
不远处有一都尉打扮的男人朝着大帐处走来,停在优哉游哉的杨素面前,“不知将军传唤末将有何吩咐?”
杨素动也不动,闭眼缓缓道:“敌方居高临下,虎牢关易守难攻,长此以往也不是办法你有何应敌之策?”
都尉面上一愣,支支吾吾答道:“这……依末将看……他们,他们困于城中……粮草总有用尽之时。我们……只要,只要沉住气拖延下去,一定能熬到他们撑不下去,弃城而出,到时候再将其一举歼灭。”
杨素冷笑一声,倏地睁开双眸,目光犀利直射向都尉,“可是如果那尉迟迥派来援兵,恐怕我们就招架不起了!”
年轻的都尉在杨素气势凌人的震慑下连连倒退,哑口无言。
杨素捋须大笑,他抬头望月,幽幽沉吟道:“为今之计,只有尽快想办法诱使宇文胄出关迎战,我们才能取得胜利……”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当月十日,杨坚令大将军元谐发兵关中,又任命平高郡公李询为元帅府军中长史,郕国公梁士彦、化政郡公宇文忻为行军总管,率其各州士兵汇合元帅韦孝宽,共讨叛贼。同时,为稳定局面,杨坚还派出蒋国公梁睿为益州总管、临贞县公杨素为汴州刺史,即刻赴任地方接替原官吏。
近几日,尉迟迥采取分路进攻策略,继续向西侵占城池,同时派人诱降东部各州官吏。东郡太守于仲文斩杀来使,表明坚决不会投敌,宁力战到死也不归附尉迟迥。
于仲文此人乃是太祖亲封的八柱国之一于谨的孙子,其父燕国公于寔一月前刚被杨坚加封为上柱国,几位叔父也是功勋卓著。于仲文不识时务之举传到尉迟迥耳中,他盛怒之下派仪同将军宇文威攻打东郡。
于仲文与宇文威在城外交战数日后,宇文威不敌猛攻,节节败退。于仲文趁势追击,斩杀敌军五百余人,杀退宇文威,暂阻拦敌方进攻之势。
黄昏将至,于仲文带兵小胜回营。他跨坐马上行在最前,面污身乏、血染战甲,满目厉色与杀气仍咄咄逼人。
进帐后,于仲文将黑铁大刀往案上一拍,正要呼喝属下拿酒,骤感一股凉风刺面,抬头只见一探兵踉跄而来,神色仓皇:“报——尉迟迥日前已派荥州刺史宇文胄率大军自石济向西进发,欲与已渡过黄河的宇文威汇合,一齐夹击我军。”
于仲文大惊,拍案而起,抄起佩刀,怒呵一声冲出帐外,引本部数百精兵迎敌:“众将士听令,随本将一起冲出营寨,看尉迟老儿派了多少人前来送死!”
不等于仲文率兵冲出营寨大门,眼前却出现十七八位浑身是伤、血污满面的军士,迎面狂奔入营。为首之人声嘶力竭喊道:“将军,大事不好了——城内几位守将集体投靠尉迟迥,东郡已经保不住了。我率这十余忠义之士拼死从东门出逃,前来报信。将军,此地不宜久留,速速率军撤离吧!”
于仲文震怒,手持锋刀直指向西,仰天长嚎:“我要与宇文胄拼死一搏!不夺回城,誓死不归,众将士,随我杀回东郡!杀——杀啊——”
正欲冲锋之间,对面十数骑驱马齐齐而上,将于仲文拦下,“将军,敌方势力太强,死拼毫无意义!敌军此刻必然正朝我军营寨进发,请将军快些撤离,回京城向丞相请兵增援,才是上策啊!”
话音未落,就听见西北方传来震天喊声。再往远望,敌兵已现,势不可挡。就在当下,一股骤风奔涌入营寨,刮起尘土纷扬,遮天蔽日。此时此刻,营外震耳的喊杀轰烈逼近,“生擒于仲文”之音此起彼伏,营寨中顿时军心不稳。
“将军,不要再犹豫了!再不走就来不及了啊——”为首的忠勇军士声泪俱下,凄惶大义。
于仲文双眼激红,他心里不只顾念东郡安危,更记挂城中妻子,这时仍矛盾重重,左右为难。不等他做出生死抉择,士兵中忽然有人果断高喊一声:“护送将军撤退,将士们冲出去,为将军开路!”
这一喊声受到众人呼和,于仲文拦阻无果,只得在混乱中随着士兵冲出营寨。很快,他纵马疾驰冲到最前,纵观全局顿察敌方左翼虚悬,号令全军将士直奔敌军左侧。
数百人奋勇迎战,斗志激荡,紧紧拖住敌人脚步,掩护将军突围。于仲文率领六十人小队冲在最前,他手持一柄寒光大刀,阵前领头,急挥狠砍,手起处斩首劈脑,人倒血溅。冲开敌军左路后,随战军士已不足五十人。于仲文仍奔于队首,双眼布满血丝,杀意侵脑,将魂附体。他率众且行且杀,一刀连砍数人,踩尸踏血夺路而出,直透重围。
背后追兵喊声大震,此时敌军弓箭手跑至军前,一声令下冷箭离弦齐飞。队伍最后十余位军士连人带马身中数十箭,顿时人声马鸣哀嚎遍野。再射之下,于仲文等人已奔出射程之外。
骑兵与弓箭手前后轮换无序,竟自乱阵脚,追截速度顿时慢下。趁此良时,于仲文与众死士甩开千军万马,于城西处暂时脱身。宇文胄当机立断派遣百余轻骑追杀前人,自己携大军紧随其后。
于仲文望西而行,直奔京城,路上与他随行的,最后只剩三十余人。
围追大军一路沿西行至虎牢而止,领军的宇文胄知道再走下去必然粮尽援绝。所以他只派百人小队快马追杀于仲文,自己则领兵围攻虎牢,轻而易举将此地占据,以备日后支援响应尉迟迥。
宇文胄占领虎牢次日,恰逢杨坚派往汴州上任的临贞县公杨素途径此地。虎牢被尉迟迥的人占领,被截了去路的杨素无法通关前行,不得不硬攻城池。
宇文胄坚守严防虎牢关,拒不正面出关迎敌。几日来双方僵持不下,杨素处于不进不退之境,随他上任的数百精兵一时间人心惶惶。
这日傍晚,城外军营内,杨素气定神闲地坐在大帐外,阖目养神。夏日微风拂过他下颚,吹起长须飘飘,那张棱角分明的脸上,透着英豪伟俊之气。
不远处有一都尉打扮的男人朝着大帐处走来,停在优哉游哉的杨素面前,“不知将军传唤末将有何吩咐?”
杨素动也不动,闭眼缓缓道:“敌方居高临下,虎牢关易守难攻,长此以往也不是办法你有何应敌之策?”
都尉面上一愣,支支吾吾答道:“这……依末将看……他们,他们困于城中……粮草总有用尽之时。我们……只要,只要沉住气拖延下去,一定能熬到他们撑不下去,弃城而出,到时候再将其一举歼灭。”
杨素冷笑一声,倏地睁开双眸,目光犀利直射向都尉,“可是如果那尉迟迥派来援兵,恐怕我们就招架不起了!”
年轻的都尉在杨素气势凌人的震慑下连连倒退,哑口无言。
杨素捋须大笑,他抬头望月,幽幽沉吟道:“为今之计,只有尽快想办法诱使宇文胄出关迎战,我们才能取得胜利……”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