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女频小说 > 宅门记事

正文 第二十三章 低调过年(下)

    虽知道锦红的目的不纯,但是庭萱却不能不管疯疯癫癫的四姨娘,马上过年了,该送的还是要送去,庭萱叮嘱喜鹊多注意点儿锦红,那边的事也就先不提了。庭萱挑了几个寓意好的窗花亲自给陈氏送去,其余的让鹦哥送去了各屋。

    庭萱去的时候陈氏正和林嬷嬷商量过年的事,看她进来停住了话,吩咐秋菊给她拿个矮凳做。庭萱规矩的坐在矮凳上和陈氏说:“母亲,新年贺喜,萱儿也没什么东西可送您的,就和奶娘学着剪了些窗花送给您贴窗,也算是女儿的孝敬您。”

    陈氏拿过窗花看了看就放在一边,看着庭萱不动声色的说:“心意不错,花样也不错。你可给老祖宗送去了?”

    “回母亲的话,还没呢,女儿等一下就去给老祖宗送去。”

    陈氏没再说什么,庭萱便起身告辞又去了太夫人的万宜堂。太夫人的态度和陈氏差不多,也是不冷不热的,说几句话就打发她走了。庭萱也没在意。太夫人杨氏一直是这样,对孙子和嫡亲孙女好的不得了,心肝宝贝的疼着。对妾室生的庶女就不是那么喜欢,虽也当正经小姐养着,该赏的从来不差,吃穿用度也都和芙姐儿、莹姐儿一样,却总是少了一些关心与疼爱,透着点儿疏离。庭萱知道,嫡庶之间是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纵然赵府诗书家传,从不苛待庶女,但面子一样里子却差很多,这里面的差别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到了年三十的那天,就算是装饰的很简单,府里仍是处处都透着浓浓的年味。一大早,老太爷就开了祠堂,带着赵家的男子燃香祭祖,女眷们都齐齐的站在祠堂门外,神色肃穆,一点声音都不敢出。祭祖事毕,老太爷站在祠堂门口吟诵了家训,府中赵氏子女皆垂立听训。丫鬟小厮们开始在每处门前扫尘除旧,贴上春联和门神,过年的热闹尽显出来。

    听过家训,太夫人带着儿媳、孙子、孙女进了万宜堂。雪雁在门口迎着,服侍太夫人进屋坐下又指挥下丫头们奉茶。太夫人托起惯用的五彩釉白瓷茶杯,细细的品茶。二太太脸上笑意浓浓,和太夫人说:“我就说啊!老祖宗这儿的好东西多,这滇红色泽乌润,汤色鲜红,味道醇厚可是上上的佳品呢!也只有在您这儿我才能有这个口福!”

    “这才过年你就惦记上了我的东西,我这个老太婆今年不知道要被你搜罗走多少物件。”太夫人兴致高,大家伙也争着凑趣,万宜堂里一片欢声笑语。庭萱坐在方凳上,小口吃着点心。庭萱在赵家行七,年龄最小,坐在最末的位置。她右手边是芸姐儿,芸姐儿今天的打扮和往年不大相同,一身粉绸喜庆黄裙并不是很出彩,不像往年穿的一派华丽,头上也没了满头的珠翠,只用赤金打的小花钿参差不齐的隐坠在发间,好看了许多。不仅装束变了,人也沉静许多,不再乱说话了。而芳姐儿却话多了起来,不时的和太夫人、大太太说上两句,言语间规正而不失俏皮,一举一动带着矜贵娇持,很令太夫人满意,夸赞的和陈氏说:“亏得你教导有方,三房的几个女儿都稳重了许多。就说芳姐儿,前些日子我觉得她说话少了些气韵,今儿一见,谈吐间带了许多书卷味,定是用心了!”

    “芳姐儿一直很用心,这是老祖宗您给她们做了榜样,芳姐儿效仿您罢了”陈氏语气欢喜,仿佛真心为庶女被夸奖高兴。

    芳姐儿有些不好意思的说:“老祖宗您的学识气派,孙女连万分之一都及不上,只不过想着多读些诗书,不被您厌烦才是。”

    太夫人没在说什么,倒是二太太看着芳姐儿笑了:“芳姐儿过了年就要分院子,也是大姑娘了,自然懂事了许多。不过要说咱们家的姑娘最晓诗书,最通礼仪的还是芙姐儿”

    “二弟妹说笑了,咱们家的姑娘都是好的,芙姐儿也就虚长些年岁罢了。”大太太听二太太夸自己的女儿的时候眼中闪过一丝不悦,芙姐儿却依旧温婉沉静,不露喜色。大太太看了天色和太夫人说:“老祖宗您看也是时候开饭了,我已经让戏班子装备上了,待吃过了午饭,清音阁就能开戏了。”

    太夫人也觉得时候不早了,便扶着崔嬷嬷的手率先去了厅堂,大太太带着芙姐儿跟在身后。二太太走到陈氏身边低声说:“你们芳姐儿也太沉不住气了,这么急着让老祖宗高看她,不会是知道了些什么吧?”

    陈氏神色凌然,语气却仍是闲聊一般的和二太太说:“她能知道什么,不过是些小女儿的心思罢了,二嫂不必介意。”

    二太太慎重的说:“弟妹还是注意些,大嫂本就不愿意,现下又正是紧要关头,可不能出半点岔子”

    陈氏停住脚步看着跟在太夫人身旁小心服侍的芳姐儿说:“二嫂放心,我知道轻重”

    得了陈氏的保证,二太太恢复了开朗的笑容,挽着陈氏的胳膊去了厅堂。厅堂里摆上体大浑厚,装饰华丽的上等楠木圆桌,这楠木圆桌本没什么稀奇,稀奇的是太夫人这张桌子是用一整块楠木镂雕而成的,据说雕成圆桌的楠木要八人合抱才能围住,是长了数百年才成的。午饭只有女眷们在一起吃,按旧历这顿饭的菜要满七七之数,丫鬟们行动有素的上菜,其他的菜品还一般,待丫鬟端上了一道拘椽子放在太夫人面前,太夫人和芙姐儿说:“这道拘椽子你可要多吃些,这么冷的天能吃上它,可见你母亲是费了心思的”芙姐儿应诺。

    菜上齐后,丫鬟端上了清水和帕子帮众人净手,庭萱让鹦哥给她净手后就等着太夫人提筷,太夫人慢条斯理的收拾妥当,环顾敛首正坐的众人笑着说:“今儿是大年三十,谁也别拘束,敞开了吃,你们在我这儿也不差这一天的规矩”太夫人话落庭萱才敢吃饭。就算太夫人说不必拘束,一顿饭下来也没人敢说话。太夫人素日里规矩严得很,吃饭时坚持遵行食不言,哪个人吃哪道菜,每道菜能吃几口都有说道。故而庭萱总是不喜欢来万宜堂吃饭,当然,太夫人也从没盼着她来过。举箸的丫鬟给庭萱夹了几次菜就停了手,不再给她夹菜,庭萱虽还没吃饱却也不好再吃了。这样的筵席不会让人吃饱的,庭萱只想着一会儿听戏的时候再吃几块点心垫垫肚子。

    吃过饭后,众人就跟着太夫人去了清音阁,今年大太太请的是赵府经常听的乘云班,也是知根知底不会惊扰了女眷。庭萱对听戏没什么兴趣,左右不过是那些个老曲目,不过二太太点了一出昭君出塞到让庭萱暗暗纳闷。过年听戏求的就是一个热闹,大多都是点一些喜盈门等热闹的戏,而刚才二太太点的昭君出塞不但不应景,还有一点离别伤感。不只庭萱奇怪,芳姐儿也觉得不妥,只是太夫人和大太太都没提出异议,自己也不好多说。庭萱觉得二太太此举定有深意,却不知其中的意为何,也就不去深究。莹姐儿不爱老老实实的坐在那里听戏,跑过来说要带庭萱去吃点心,庭萱正觉得没吃饱就和莹姐儿去了隔壁的小屋子。从小屋子里听外面的欢声笑语,庭萱才觉得有了点过年的味道,不像清音阁里的女人们,无论怎么笑都透着三分的假。

    入夜后的晚饭和守岁是要男眷和女眷一起的,这就要比中午时热闹许多,女人心里的小算盘也藏了起来,真是阖家欢乐。小厮们在院子里点燃炮竹烟花,劈了啪啦后天上绘出火树银花,一片灿烂美丽至极。庭萱就在这绚烂的烟火下默默祈祷,愿今年平静安稳,岁月无忧。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