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一章 早起问安
郑奶娘给庭萱盖上被子,也去睡了。郑奶娘走后,庭萱慢慢睁开眼睛,眼中露出不符年龄伤感。其实庭萱也知道奶娘的意思,她与四哥哥日渐亲厚,小的时候还好说,过两年,四哥哥也要搬到外院去住了,他们就不便再这样肆无忌惮玩乐。只是她舍不得四哥哥,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四哥哥是第一个真心对她好,不求回报的男子。这份情谊,她珍而重之。
想了许久,庭萱决定,反正现在她还小,四哥哥对她不过是兄妹情谊,也不碍事。等四哥哥搬到外院后也要用心读书考国子监了,就没那么多的时间在内院,奶娘也不会在担心什么。想明白了这些事,庭萱一觉到天明,睡得也香甜。
第二日一早,庭萱吃了几块巨胜奴(唐朝点心:把蜜和羊油置入面中,外沾黑芝麻油炸而成),又尝了几口厨房新作的吴兴连带(用生鱼腌制的凉菜)就说饱了,由奶娘带着去了陈氏处请安。
庭萱去的早,没想到三姨娘带着芳姐儿和芸姐儿更早。陈氏正在梳妆,三姨娘亲手帮她挽了个盘桓髻,配上了一对东珠耳坠,芸姐儿在一旁讨好的恭维:“母亲近日气色很好,再配上这对儿拇指盖一般大小的东珠,真真是明艳照人。”陈氏神色淡淡的,只说了句不错便不再说话。
三姨娘母女这么反常真让庭萱有些纳闷,平常三姨娘是凡事不争风,不出头。给太太请安也和其他姨娘一起,从未这么早来,还给太太殷勤的梳头。六姐对太太的神色也亲热很多。庭萱暗自腹诽:难道又出了什么自己不知道的事,若是有事求太太,临时抱佛脚恐怕不管用吧!想虽想,庭萱还是规规矩矩的给陈氏请安,陈氏瞅了庭萱一眼,嗯了一声示意她起来。
芸姐儿看着太太对庭萱的态度并不显得高兴,与自己来请安时的反应没什么两样,心里舒坦了许多,便故意问庭萱:“七妹今天怎么来的这样早,可是睡得不好?”
睡得不好才来早了,那要是睡好了,是不是就不来了,这把陈氏当什么了。六姐姐,你绕我呢!庭萱心里想着,嘴上反问:“那三姐姐怎么也来的这么早啊?”
芸姐儿出门时芳姐儿就教了她如何应答这个问题,只是到了太太这里,太太一句都没问,现在被庭萱问出来正和她的心意,芸姐儿用眼睛瞄了一下太太,见太太面上平静如水,根本没在意她俩说话,不免有些气馁,但还是按着芳姐儿教她的,谦虚的回答:“昨日夜里,我与姐姐研习女戒,读到事父母一章讲女子在堂,敬重爹娘。每朝早起,先问安康。一想到往日自己给母亲问安,来的总有些晚,服侍母亲也不够周到,便于姐姐商议,以后每日都要如今天这般,早早的来孝顺母亲。”
这番话说得很好,不似是芸姐儿能说的出来的,陈氏不禁看了她一眼,见她级日的打扮也是清新素雅,与往日大为不同,也有些疑惑。庭萱虽也好奇芸姐儿能说出这番话来,却还是故作可爱的说:“那可真巧了,妹妹我昨晚也读了女戒呢,奶娘还给我讲了其中含义,告诉我要孝顺父母。我就和姐姐一样,早早的来孝顺母亲了!”
芸姐儿被庭萱用自己的话堵了回去,有些气恼,恰好秋霜进来问太太要不要传早膳。陈氏看着三个女儿说:“难得你们都来这么早,就一块陪我吃点吧”庭萱几个自然应了。吃饭时三姨娘一直站在陈氏身后服侍陈氏吃饭。芸姐儿看到生母做着丫鬟的活面有不忍,反观芳姐儿反而一派云淡风轻,自顾吃着饭,还称赞说:“母亲这里的金粟平(鱼子酱夹饼)是怎么做的,味道有些酸,却比别处的好吃许多!”一旁站立的秋霜笑道:“五小姐的舌头可真厉害,这都尝的出来,这里头的鱼子酱是林嬷嬷做的,太太很喜欢。我曾问过林嬷嬷是如何做的,嬷嬷说是秘方,不让我们瞧呢”
早饭过后,陈氏就带人去了厅堂,秋月刚端上茶,大姨娘带着英姐儿和二姨娘,五姨娘一起就进来了。大家看到三姨娘已经在了,都也写奇怪,却也没说什么,请了安陈氏就让她们坐下了。信哥儿和佩哥儿来的时候陈氏的脸上露出了明显的笑意,问了几句功课,又嘱咐信哥儿好好向保哥儿请教,也好过了年考国子监的时候能像大房的保哥儿一样,一次就能考进。
教育完儿子,陈氏又和大家说:“眼看就要过年了,大嫂让人把各房要用东西都送了过来,一会儿我让林嬷嬷给你们的份例送去。另外你们屋里有什么缺的少的,要换的,都和林嬷嬷说,我好给大嫂报上。”
几位姨娘齐声说:“多谢太太体恤!”
陈氏点点头,看向芳姐儿说:“芳姐儿,过了年你就十岁了,也该有自己的院子了,我英姐儿旁边的白露院就不错,名字也雅致,你就搬去那。我听说大房的蓉姐儿要三月搬去新院子,你也那个时候搬吧。”
芳姐儿快要十岁了,身量渐渐抽高,腰肢也显露出来,即使穿着厚棉衣也掩盖不住少女的风采,双手堆放在膝上纳福道谢的动作很漂亮。声音柔美的说:“劳烦母亲操心了,白露院我很喜欢,庭芳在这谢过母亲了”
陈氏又说了几句过年要注意的事,就让众人散了,自己带着丫鬟去了太夫人那里。一会儿姐姐们就要去上闺学了,庭萱趁大姐还没动身,披了斗篷,头上顶着一对双丫髻,带上自己写的五十遍女戒就去了大房芙姐儿的春来阁。庭萱到时,芙姐儿正在写大字,见庭萱来了,芙姐儿奇怪的问她:“你这么早来我这儿做什么,也不嫌冷!”
庭萱把女戒双手捧过头顶,学着小丫鬟的样子:“回大姐姐的话,小妹已经抄完了五十遍女戒,请大姐姐过目”
庭萱逗趣的样子惹得芙姐儿莞尔,拿过女戒仔细翻看了,点评的说:“写的还算工整,就是字不大雅观,以后每日练字,练上几年就会好的。不过还真是难为你了,小小年纪,就写了这么多,可都记住了?”
芙姐儿今年才十二,还要装作老成的模样,看的庭萱都觉得比自己装可爱还要累些。就配合芙姐儿一本正经的回答:“以前奶娘就教过,现在写了这些遍,也背的差不多。只是有些地方还不太懂”
“现在不懂不要紧,过了年上闺学,先生会讲给你听,到那时你不光要懂,还要做到!”
“庭萱谨记大姐教诲。”
交完了罚写,听了大姐半天的教导,庭萱才被放回去。回去的路上又去看了莹姐儿,见她也老老实实的写完了抄写,也放心了。昨日堆雪人的兴致被毁了,今天莹姐儿还想再去,庭萱借口要回去补觉就辞了莹姐儿的提议。回到自己的小抱夏,让喜鹊给她热了汤婆子,舒舒服服的睡个回笼觉。
想了许久,庭萱决定,反正现在她还小,四哥哥对她不过是兄妹情谊,也不碍事。等四哥哥搬到外院后也要用心读书考国子监了,就没那么多的时间在内院,奶娘也不会在担心什么。想明白了这些事,庭萱一觉到天明,睡得也香甜。
第二日一早,庭萱吃了几块巨胜奴(唐朝点心:把蜜和羊油置入面中,外沾黑芝麻油炸而成),又尝了几口厨房新作的吴兴连带(用生鱼腌制的凉菜)就说饱了,由奶娘带着去了陈氏处请安。
庭萱去的早,没想到三姨娘带着芳姐儿和芸姐儿更早。陈氏正在梳妆,三姨娘亲手帮她挽了个盘桓髻,配上了一对东珠耳坠,芸姐儿在一旁讨好的恭维:“母亲近日气色很好,再配上这对儿拇指盖一般大小的东珠,真真是明艳照人。”陈氏神色淡淡的,只说了句不错便不再说话。
三姨娘母女这么反常真让庭萱有些纳闷,平常三姨娘是凡事不争风,不出头。给太太请安也和其他姨娘一起,从未这么早来,还给太太殷勤的梳头。六姐对太太的神色也亲热很多。庭萱暗自腹诽:难道又出了什么自己不知道的事,若是有事求太太,临时抱佛脚恐怕不管用吧!想虽想,庭萱还是规规矩矩的给陈氏请安,陈氏瞅了庭萱一眼,嗯了一声示意她起来。
芸姐儿看着太太对庭萱的态度并不显得高兴,与自己来请安时的反应没什么两样,心里舒坦了许多,便故意问庭萱:“七妹今天怎么来的这样早,可是睡得不好?”
睡得不好才来早了,那要是睡好了,是不是就不来了,这把陈氏当什么了。六姐姐,你绕我呢!庭萱心里想着,嘴上反问:“那三姐姐怎么也来的这么早啊?”
芸姐儿出门时芳姐儿就教了她如何应答这个问题,只是到了太太这里,太太一句都没问,现在被庭萱问出来正和她的心意,芸姐儿用眼睛瞄了一下太太,见太太面上平静如水,根本没在意她俩说话,不免有些气馁,但还是按着芳姐儿教她的,谦虚的回答:“昨日夜里,我与姐姐研习女戒,读到事父母一章讲女子在堂,敬重爹娘。每朝早起,先问安康。一想到往日自己给母亲问安,来的总有些晚,服侍母亲也不够周到,便于姐姐商议,以后每日都要如今天这般,早早的来孝顺母亲。”
这番话说得很好,不似是芸姐儿能说的出来的,陈氏不禁看了她一眼,见她级日的打扮也是清新素雅,与往日大为不同,也有些疑惑。庭萱虽也好奇芸姐儿能说出这番话来,却还是故作可爱的说:“那可真巧了,妹妹我昨晚也读了女戒呢,奶娘还给我讲了其中含义,告诉我要孝顺父母。我就和姐姐一样,早早的来孝顺母亲了!”
芸姐儿被庭萱用自己的话堵了回去,有些气恼,恰好秋霜进来问太太要不要传早膳。陈氏看着三个女儿说:“难得你们都来这么早,就一块陪我吃点吧”庭萱几个自然应了。吃饭时三姨娘一直站在陈氏身后服侍陈氏吃饭。芸姐儿看到生母做着丫鬟的活面有不忍,反观芳姐儿反而一派云淡风轻,自顾吃着饭,还称赞说:“母亲这里的金粟平(鱼子酱夹饼)是怎么做的,味道有些酸,却比别处的好吃许多!”一旁站立的秋霜笑道:“五小姐的舌头可真厉害,这都尝的出来,这里头的鱼子酱是林嬷嬷做的,太太很喜欢。我曾问过林嬷嬷是如何做的,嬷嬷说是秘方,不让我们瞧呢”
早饭过后,陈氏就带人去了厅堂,秋月刚端上茶,大姨娘带着英姐儿和二姨娘,五姨娘一起就进来了。大家看到三姨娘已经在了,都也写奇怪,却也没说什么,请了安陈氏就让她们坐下了。信哥儿和佩哥儿来的时候陈氏的脸上露出了明显的笑意,问了几句功课,又嘱咐信哥儿好好向保哥儿请教,也好过了年考国子监的时候能像大房的保哥儿一样,一次就能考进。
教育完儿子,陈氏又和大家说:“眼看就要过年了,大嫂让人把各房要用东西都送了过来,一会儿我让林嬷嬷给你们的份例送去。另外你们屋里有什么缺的少的,要换的,都和林嬷嬷说,我好给大嫂报上。”
几位姨娘齐声说:“多谢太太体恤!”
陈氏点点头,看向芳姐儿说:“芳姐儿,过了年你就十岁了,也该有自己的院子了,我英姐儿旁边的白露院就不错,名字也雅致,你就搬去那。我听说大房的蓉姐儿要三月搬去新院子,你也那个时候搬吧。”
芳姐儿快要十岁了,身量渐渐抽高,腰肢也显露出来,即使穿着厚棉衣也掩盖不住少女的风采,双手堆放在膝上纳福道谢的动作很漂亮。声音柔美的说:“劳烦母亲操心了,白露院我很喜欢,庭芳在这谢过母亲了”
陈氏又说了几句过年要注意的事,就让众人散了,自己带着丫鬟去了太夫人那里。一会儿姐姐们就要去上闺学了,庭萱趁大姐还没动身,披了斗篷,头上顶着一对双丫髻,带上自己写的五十遍女戒就去了大房芙姐儿的春来阁。庭萱到时,芙姐儿正在写大字,见庭萱来了,芙姐儿奇怪的问她:“你这么早来我这儿做什么,也不嫌冷!”
庭萱把女戒双手捧过头顶,学着小丫鬟的样子:“回大姐姐的话,小妹已经抄完了五十遍女戒,请大姐姐过目”
庭萱逗趣的样子惹得芙姐儿莞尔,拿过女戒仔细翻看了,点评的说:“写的还算工整,就是字不大雅观,以后每日练字,练上几年就会好的。不过还真是难为你了,小小年纪,就写了这么多,可都记住了?”
芙姐儿今年才十二,还要装作老成的模样,看的庭萱都觉得比自己装可爱还要累些。就配合芙姐儿一本正经的回答:“以前奶娘就教过,现在写了这些遍,也背的差不多。只是有些地方还不太懂”
“现在不懂不要紧,过了年上闺学,先生会讲给你听,到那时你不光要懂,还要做到!”
“庭萱谨记大姐教诲。”
交完了罚写,听了大姐半天的教导,庭萱才被放回去。回去的路上又去看了莹姐儿,见她也老老实实的写完了抄写,也放心了。昨日堆雪人的兴致被毁了,今天莹姐儿还想再去,庭萱借口要回去补觉就辞了莹姐儿的提议。回到自己的小抱夏,让喜鹊给她热了汤婆子,舒舒服服的睡个回笼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