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风流才子亡国之君李煜

我的霸业我的痛 第四十一章 柴荣召见赵匡胤

    后周显德二年,南唐保大十三年,公元955年六月

    南唐皇宫崇英殿

    “蜀国使臣拜见大唐皇帝陛下。”

    李璟言道:“先生从四川而来,不知所为何事?”

    “回陛下。中原皇帝柴荣,调兵遣将,犯我蜀国边境。秦州(甘肃天水)、凤州(陕西凤县一带)告急,所以我主派鄙人出使贵国。恳请陛下念在两国多年友好的情分上,出兵救援。”

    李璟沉思了片刻言道:“先生一路奔波,先到驿馆休息。兹事体大,朕还要与群臣商量,然后再给先生答复。”

    “多谢陛下。”

    “柴荣乃乱世英雄,我们不可小视。今日后蜀皇帝孟昶派使臣前来求救,你们怎么看?”

    太弟李景遂出列言道:“陛下,臣以为还是不出兵为好。其一,我大唐与后蜀平时没什么往来,谈不上有什么情义。其二,出兵不一定能胜,没必要因为出兵而得罪柴荣。其三,柴荣想一统天下,一直对我大唐虎视眈眈,下一个目标很有可能就是我们江南。我们应该加强戒备,提前防范,不出兵就是为了保存实力。”

    常梦锡言道:“陛下,王爷所言极是。出兵有百害而无一利,臣也认为不出兵为好。”

    “臣孙晟附议。”“臣韩熙载附议。”“臣冯延巳附议。”

    这一次议事,双方意见出奇的一致。李璟听过众人的意见,言道:“朕意与卿等一样,不打算出兵。冯延巳,蜀国使臣那里,你去解释一下,注意分寸。”

    “臣明白。”

    后周京城--河南开封  皇宫文德殿

    左谏议大夫王朴坐在椅子上,柴荣问道:“朕知道卿精通《周易》,通晓术数,你推算一下,朕能当几年皇帝?”

    王朴,字文伯,山东东平人。生于906年,卒于959年。后汉年间曾中进士,早年跟随柴荣,深得信任。

    王朴曾写有《平边策》一文,主张先攻江南,即南唐,最后攻太原,就是北汉。他精通天文,撰成《大周钦天历》。又奉命考证雅乐,造出“律准”。又曾规划扩建开封城,得到柴荣的褒奖。

    王朴可以说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谋略家、天文学家、音乐家、建筑学家、易学家。

    王朴拱手言道:“陛下乃上天之子,臣不敢妄言。”

    柴荣笑道:“坐下说。你我君臣都曾在前朝为官,你在我帐下效力多年,咱们之间向来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有什么话尽管说,朕又不怪罪你。”

    “是。臣自幼随家父学习《周易》,书中虽然只有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然而变化无穷,深奥难懂。臣学习三十余年,也只是略知皮毛而已。”

    “文伯谦虚了。圣人云,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人人都会死,朕也不例外。你照实说就是了,不要光说好听的。”

    “以臣所学来推算,陛下三十年后的事,臣就不知道了。”

    柴荣在位仅仅六年,去世才三十九岁。王朴自己知道,他说的三十年,不是指在位时间,而是指寿命。作为大臣,他只能含蓄地表达。

    术数包括的范围很广,如命理、奇门遁甲、看风水、测字、驱邪、消灾转祸等等。其中命理又称算命,包括测八字、看相、占卜等。算命因为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所以流传最广,也最有名。

    古代算命先生并非都是骗人,也有真才实学的。如三国的管辂、诸葛亮,晋朝的郭璞,唐代的李淳风、袁天罡、李虚中,宋代的徐子平、麻衣道人、邵雍,明代的刘伯温,清代的任铁樵,民国的韦千里、袁树珊等。

    可能有人会说这都是封建迷信。我纠正一下,并非迷信。万事万物存在,自有它存在的道理。

    八卦由伏羲氏所创,周文王将其演变为六十四卦,并写下卦爻辞。可以说《周易》成书于西周时期,那时我国还处于奴隶社会,怎么说是封建迷信,真是可笑。

    历朝历代名人大都对《周易》进行过注释和发挥,如周公、孔子、郑玄、欧阳修、朱熹等。况且《周易》还是五经之一,是世界哲学的起源。不过我认为它最初的功能还是用于占卜。

    说这么多,还是让大家对我国的算命学有个正确的认识和了解,去伪存真。

    柴荣听罢,欣喜地言道:“如果真像你说的那样,能当三十年皇帝,已经足够了。用十年来统一天下,再用十年让百姓休养生息,安居乐业,最后十年就能开创太平盛世了。”

    王朴赞叹道:“陛下文韬武略,智勇双全,这些愿望都会一一实现的。”

    “太原的刘崇是我朝的死敌。去年太祖刚驾崩,朕刚即位,刘崇就联合契丹犯我边境。朕御驾亲征,经过数次交战,终于将其打败。那老贼落荒而逃,跑回太原,病气交加,结果年底就死了。”

    “那老贼是死有余辜。他这一死,北汉元气大伤,不足以对我朝形成威胁。”

    柴荣喝了口茶,继续言道:“虽然北汉不足为虑,但是还有南汉割据桂州、广州一带,李氏父子占据江南,钱氏父子占据浙江,高氏父子占据荆州,还有孟氏父子建立后蜀,割据四川。朕很欣赏你写的《平边策》。文中说,攻取之道,先易后难。朕也是这么想的,所以今年五月,下旨命向训、王景率兵讨伐后蜀皇帝孟昶。”

    “我大周乃仁义之师,想必定能旗开得胜、一举攻克四川,俘虏孟昶。”

    柴荣摆了摆手,言道:“事情不是那么容易呀!上个月接到王景奏报,说粮草供应不上,战事处于僵局,请求撤兵,班师回朝。”

    王朴惊谔地问道:“陛下答应了?此次出师,朝野瞩目,国人关注。倘若无功而返,必然有损军威。”

    “正因为事关重大,朕没有批准撤兵,而是让赵匡胤到前线去观察战局,今天应该回京了。”

    此时太监进来言道:“启奏陛下,赵匡胤从前线回来,说有要事求见,现在宫门外侯旨。”

    “快请进来。”柴荣转过身,看着王朴,“真不禁念叨,说曹操,曹操就到。他一回来,我们就知道结果了。”

    初写历史小说,难免有误,恳请指正。希望诸位以举手之劳,帮忙推荐一下。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