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风流才子亡国之君李煜

我的霸业我的痛 第三十二章 李煜的蜜月

    李煜和周宪一夜温存,恩爱非常,不用细说。次日黎明,二人要去告太庙,所以起的特别早。

    “六郎看仔细了,勿说我不贞。”娥皇指着一块带有落红的白帕说道。

    “娥皇言重了,你是大家闺秀,你的贞洁,我自然信得过。走,出去吃早饭吧,呆会还要到太庙祭祖呢。”

    按照古礼,结婚之后,要去祠堂告知祖先,要到坟前祭拜先人,第三天要拜见公婆,才算是正式确定了名分。

    比如诗圣杜甫的《新婚别》有这样两句: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这首诗大致意思是,丈夫在结婚的第二天就被抓去当兵了,还没有来得及带新娘去祠堂和祖坟祭祀。新娘的身份还不确定,怎么能够去拜见公婆呢。

    李煜一行祭祀祖先,暂且不提,单说周夫人在家忧虑起来。

    “老爷,你说娥皇会不会受欺负?”

    “你想哪去了?六皇子生性纯孝,信奉佛教,慈悲心肠。娥皇嫁过去,人家是不会亏待他的。”

    “这样就好,那她什么时候回来?”

    周宗不由有些生气,呵斥道:“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况且她已经嫁到皇家,万事都有规矩,并不是想回来就能回来的。你以后不要说这样的话,免得惹人讥笑。”

    “我不就对你说说而已,自己的女儿,你不心疼我还心疼呢。”周夫人有些委屈。

    李煜一行回来,已是下午了,坐在院中的葡萄架下喝茶,自言自语道:“天怎么还不黑?”

    娥皇走过来,没听清楚,问道:“六郎,你一个人嘀咕什么呢?”

    “我说天怎么还不黑?”

    娥皇不解,询问:“天黑?为什么希望天黑?”

    李煜一脸坏笑:“因为天黑,就可以睡觉了。”

    娥皇轻打了一下,笑道:“六郎,好不正经,不理你了。”

    第三天早晨,二人尚未起床,便听见娥皇的陪嫁丫环如月,轻声叩门。

    “爷,小姐,卯时了,奴婢伺候洗漱,呆会就要进宫了。”

    李璟正在朝堂,所以二人径直到了后宫,去拜见钟皇后。

    “孩儿从嘉拜见母亲。”

    娥皇也随即跪倒,口称:“儿媳周宪拜见皇后娘娘。”

    钟皇后将二人扶起,和颜悦色言道:“原说不必如此麻烦,但老祖宗定的规矩,还是要遵守的。娥皇,你以后也随着嘉儿叫母亲吧,叫皇后娘娘显得疏远了。”

    “是,母亲,娥皇谨记。”

    钟皇后看着二人,打心眼里高兴,言道:“你们可真是天生的一对,地设的一双,太般配了。娥皇啊,你比嘉儿大一岁,凡事让着点。倒不是我这做婆婆的偏心,只是嘉儿自幼长在皇宫,被宠坏了。”

    “母亲放心。断不会与六郎发生争执,惹母亲担忧。”

    “你知书达礼,我放心。倘若嘉儿欺负你,你进宫来告他的状,母亲也会为你做主的。”

    “谢母亲。”

    钟皇后招呼二人坐下来用早膳:“你们进宫前没吃早饭吧,来,坐下来陪母亲一块吃吧。”

    二人移了椅子,围坐在桌子边上。李煜问道:“怎么不见爹爹?”

    “听说冯延鲁巡视州郡完毕,今天进宫复命来了,你爹爹这会在崇英殿呢,你们改天再问安吧。”

    初夏

    一天, 李煜十分神秘地言道:“今天我带你去看桃花。”

    “六郎又在说痴话,三月是桃花盛开的季节,如今已是四月中旬,哪里来的桃花?”

    李煜显出些许不屑:“亏你还读过书呢,知道白居易有首诗叫《大林寺桃花》吗?”

    “当然知道,我还能背诵呢。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啊,对呀,山里气温低,花开的晚,真有这样的地方?六郎,快说在哪?带我去吧。”

    李煜犹豫了一会,言道:“只是在郊外,恐怕晚上回不来。”

    “那怎么办?不去就太可惜了。”

    “好办。咱们晚上借宿到寺庙里,我经常听方丈诗经,我们熟得很。”

    “这样就再好不过了,我叫如月带几件衣裳,咱们早点出发吧。”

    李煜点了点头,随即叫道:“牛二,备车。”

    管家牛二,三十不到,跟着李煜有四五年了,忠心耿耿,挺精明。

    “爷,咱备车,是要去哪?”

    “到郊外,晚上就不回来了。哦,再带两个护卫,别耽误,这就走。”

    “知道了。”言罢,就去分办了。

    中午一行人在寺庙里吃过了饭,老方丈送出寺庙后门,李煜还礼道:“只怕晚上还要借宿宝刹,弟子多有打扰,还请大师见谅。”

    “六皇子客气了。普天之下,皆是王土,寺庙也不例外,六皇子能来,真让鄙寺蓬荜生辉。”

    “大师过奖了,请留步,我们随便转转。”

    出了后门,顺着山路向下,走了约有半里,便是一片桃花林,竞相绽放,让人陶醉。

    娥皇随手摘下一朵,带在发间,问道:“六郎,好看吗?”

    “好看,好看,人面桃花相映红。”

    牛二和如月怕二人有什么危险,紧跟其后,只是保持一定的距离。

    “六郎,你看有一老翁在垂钓。”

    “我每次到山上来,都能看见他。”

    “他好不容易钓上来,为什么又给放了?好生奇怪。”

    李煜也有同感,言道:“我也很好奇,我过去问问。”

    “六郎……”娥皇认为他这样做有些唐突,但李煜已经走过去了。

    看这渔翁,七十开外,一绺银须,气色尚好,头带箬笠,身披蓑衣,以防下雨,手持一把无字白纸扇,颇有些仙风道骨的感觉。

    “敢问老丈,因何将钓上来的鱼给放了?”

    “取大留小,天之道也。老朽在此垂钓数年,并非为鱼,亦非为钓,乃为心境。”

    李煜问道:“老丈可曾入仕为官?”

    “宦海浮沉,荣辱交错,岂有这世外桃源超然洒脱?老朽目不识丁,不曾为官。老朽能否求公子一件事?”

    “老丈言重了,但说无妨。”

    “请公子在这扇面上题字。”

    李煜停顿了一会,回头言道:“牛二,取笔墨来。”刷刷点点,写好了,恭敬地递过去。

    老翁接过来念道:“浪花有意千里雪,桃李无言一队春。一壶酒,一竿纶,世上如侬有几人?妙妙!”

    李煜写的是一首词,词牌叫《渔歌子》,又叫《渔父歌》。最早是教坊的曲调名,后来唐朝的道士和词人张志和用来填词,形成了词牌。

    张志和的这首词,大家都很熟悉,初中课本上录选过。《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老丈认得字?”

    “公子错了。老朽认得诗文,却认不得圣旨。公子为我题字,我无以为报,送你几句话,你要牢记。”

    “老丈请讲,在下洗耳恭听。”

    “看公子的面相,应该生于富贵之家,非王即公。一生如果淡泊名利,与世无争的话,可以寿至八十开外。如若将来位至九五,难免有横死之祸,切记!”

    牛二见老丈出言不逊,质问道:“你这老丈,好生无理。我家公子好心为你题字,你不感激倒也罢了,何故口出狂言,诅咒我家公子?莫非要学那江湖术士,诈骗钱财不成?”

    李煜训道:“牛二,不得无礼!”

    老翁收起鱼竿,笑着言道:“老朽每日在此垂钓,所换之钱,可顾温饱,何必诈你等钱财?老朽话已说明,信不信由你。”

    “敢问老丈,日后还会来此垂钓吗?”

    “不会了,今后再也不会来了。”

    李煜疑惑不解,接着问道:“为什么?是因为我的缘故吗?”

    老翁转过头来,解释道:“昨夜老朽占了一卦,两爻发动,变卦反克本卦,自知来日不多。命中注定你我有缘,故而今天在此等候,公子日后要好自为之。”

    李煜站在原地沉思了半天,被众人劝回了寺庙。

    初写历史小说,难免有误,恳请指正。希望诸位以举手之劳,帮忙推荐一下。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