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你的青春为谁狂

兄弟同盟 龙凤斗(上)

    如果说我们的青春,我们叛逆的青春,我们不用成绩分数来证明自己是个顶天立地不会让自己女人吃苦受委屈的男子汉的青葱岁月里做了哪些虽不是惊天地泣鬼神,但也轰轰烈烈的事儿来,那么打垮黑龙是第一件,后面还有一件可以让学弟学妹们记着,至少会念着我们的好!

    打垮黑龙,统一霜城高中各大混混儿势力!在这份荣耀降临在我们身上前,我们经历了一场生与死的考验。那场有流血牺牲的架,我们现在回忆起来也是惊心动魄,还有些后怕,尤其是已经过了那个无知莽撞的年龄,不过未曾后悔过!

    立冬这个二十四节气之一早已过去,天气已经转寒,那些不爱运动的学习上的拼命三郎们估计不仅穿上了秋裤,估计保暖裤也绑上了吧?!以前一直以为男生不会怕冷,女生怕冷。也是后来跟现任女朋友在一块儿,加上早已过了那个疯狂的打打杀杀的岁月,虽然依旧爱运动,即使寒冬腊月也敢光着膀子打篮球,但坐下来安静陪女朋友唠嗑的时间拉长了。才发现原来自己也怕冷,才发现当初耻笑那些冬天穿保暖裤的学习健将们是存在了多么大的偏见!看来人换位思考还是很重要的,不过为敌人或立场不同的人换位思考张人凤还没有达到那个境界!

    张人凤喜欢冬天,不是因为冬天出生,是因为喜欢冬天的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她没有骗人,而且真的是那种让人爱怜惜美的姿态。“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她比这个描写的还要壮观悲情,像鹅毛更像精灵般的翩翩起舞,独自毫无拘束的绽放着。“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她带着一股肃杀之气和英雄俯瞰天下的豪迈气概。记得上小学的时候,有一篇写雪的课文叫《第一场雪》:“大雪整整下了一夜。早晨,天放晴了,太阳出来了。推开门一看,嗬!好大的雪啊!山川、树木、房屋,全部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落光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堆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一阵风吹来,树枝轻轻地摇晃,银条儿和雪球儿簌簌地落下来,玉屑似的雪末儿随风飘扬,映着清晨的阳光,显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大街上的积雪有一尺多深,脚踩上去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一群群孩子在雪地里堆雪人,掷雪球。俗话说,“瑞雪兆丰年。”这并不是迷信,有着充分的科学根据。寒冬大雪可以冻死一部分越冬的害虫;雪水渗进土层深处,又能供应支离破庄稼生长的需要。这场大雪十分及时,一定会给明年的小麦带来丰收。有经验的老农把雪比作是“麦子的棉被”,冬天“棉被”盖得越厚,春天麦子就长得越好。所以又有这样一句谚语:“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我想:这就是人们为什么把及时的大雪称为“瑞雪”的道理吧。”雪呼应了冬天的喜庆,中国传统节日中最隆重的春节就冬天这个季节里被亿万万中国人庆祝。

    春节绝对是小孩子们一年中最最盼望的,腊月二十三小年大扫除,然后办年货,跟着大人们一起去城镇赶集,还能满足一下自己的馋嘴,更重要的是我们有新衣服可以穿啦,可以戴上毛绒绒的鸭舌帽或卡通型比如小白兔什么的,被雪吹拂的红扑扑的小脸,看起来可爱极了!过年前几天家里人会做春卷儿、会炸油条,炸麻叶,客人尤其邻家小孩儿来了会冲一碗豆米,甜甜的。最讲究的也最具有宗教色彩的是张人凤生日的后一天腊月初八会喝腊八粥。腊八粥各地做法都不一样,不过腊八粥的由来是纪念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

    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腊八”是佛教的盛大节日。解放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会,举行诵经,并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果实等煮粥供佛,称“腊八粥”。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据说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 所以穷人把它叫做“佛粥”。南宋陆游诗云:“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据说杭州名刹天宁寺内有储藏剩饭的“栈饭楼”平时寺僧每日把剩饭晒干,积一年的余粮,到腊月初八煮成 腊八粥分赠信徒,称为“福寿粥”“福德粥”意思是说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可见当时各寺僧爱惜粮食之美德。

    我们那里腊八粥的做法是用红小豆、糯米,枣子,花生,莲子,老南瓜,栗子,桂圆煮成的,不过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材料也在变化。不变的是那种童年记忆中的味道。除夕夜守岁,包饺子,0:00大人们会出天星(放一挂几千响的鞭炮)现在可能大家宁愿多睡一会儿也不愿保持这个传统习俗,因为城市里放烟花爆竹已经不是那么的和谐了,现在年味儿淡了,大概家人会选择一起看完春晚,或者在一起聊聊天,总结这一年的种种得失和发生的事儿,以及对新年的展望,然后就休息了。当然年夜饭是不能忽略的,尤其是我们那里吃饺子的习俗:饭桌上,灯影下大人们脸上的表情就是平和的了,他们很知足的看着我们,就像一只羊喂饱了它的羊羔,满面温存。我们争着吃饺子,有时会被大人们悄悄包到饺子里的硬币给硌了牙,当我们“当啷”一声将硬币吐到桌子上时,我们就长大一岁……第二天一大早,我们换上新衣,过早,也就是吃汤圆儿。然后大人们贴对联,记得小学三年级,会写一手好毛笔字的干爹也是我的班主任每天让我坚持交一张毛笔字训练,然后那年过年时,我自告奋勇承包了横额上的两个大大的春节二字,挂了整整一年,别提多自豪了!我想小时候识字帮助最大的就是对联,还有上面怒目圆睁圆胡子的或者威武凶猛大胡子的门神叔叔们,多是关张、秦尉组合,让我对历史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兴趣。

    过来就是很重要的、即使远方的游子也会尽可能赶上的一顿团圆饭。这顿饭牵挂着很多离开家乡很久的人的心,团团圆圆是每个家庭最大的期盼。现在也许因为平时的生活就赶上了过年那一顿丰盛的团圆饭,不再让那些在我们后来成长的孩子感冒,但是小时候会在吃这顿饭前委屈一下自己的小肚子,然后在饭桌上敞开肚皮大吃一顿。我们会先给爷爷敬酒送祝福:“祝爷爷万寿无疆!”,然后就是操劳的父母:“希望老爸老妈身体健康,老爸挣大钱!”然后老爸老妈会给我们祝福:“希望你们新的一年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学习更上一层楼!”吃晚饭,大人们搓麻将,我们去邻家串门儿,做发财揖,拜个年,不一会儿那个小荷包就塞满了糖果、梨、苹果、瓜子、橙子……拿不下的就揣在怀里,回家放好再继续走下一家(小孩子够狡猾吧)。真正拜年在大年初一,按着顺序,带着礼品,跟外婆外公,大姨小姨,姑姑婶婶儿,干爹、大伯小爹等等等等依次拜个年,然后会收到很多红包,然后下一年最大的一笔个人财产就这样舌头翘翘,嘴巴抹上蜂蜜就轻松拿到了。以后买玩具就不用对父母死缠烂打了!

    当然这时像很多家庭一样,我母亲会蒸馒头敬神拜神,拜观音菩萨,拜佛爷。小时候不懂就很听话的跟着一起拜。然后是上小学三年级吧,学了一课思想品德是《相信科学,破除迷信》,然后又到了那年的春节,我耍了性子,自己不跪,还批评母亲封建迷信!然后母亲让我给佛爷道歉,我坚决坚定自己的立场,俨然一个威武不屈的知识分子形象,然后就挨打了!长大后,我对母亲拜神多了份理解,也许科学不一定都是对的,因为科学太严肃了,有时真理不如真情,理性哪儿有感性给人温暖?!世界上很多事儿的对与错往往是受自己站的角度和立场左右的,也许拜神是违背了科学真理,但却流露出母亲对全家人的祝福,更多是对自己的孩子也就是对我们健康成长的一种希冀,一种难以名状的关心与深沉的爱!

    事实上在接触了一些宗教知识后,我反而建立了对佛教的一种好感。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从诞生之日起,以它经久不衰的影响力在政治、文化、哲学各种领域占有重要地位。信仰的力量是伟大的,有了信仰,人就会克制凶残的本性,拥有一颗爱人之心。世界就会少了一些暴力与无休止的纵欲。只是像母亲这样的单纯敬佛礼佛应该属于佛门中的土宗吧(这一门派多是普通群众,因为简单易行,因为不需要太高的文化修养和钻研经文以及需要哲学的思考),而佛教文化有时给人一种平和,看透万物,不喜不忧的心境,最具代表性的是禅宗:“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于自性中,万法皆见。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还有佛教典文文笔优美,意境深远:“世事悠悠,不如山丘 。青松蔽日,碧涧长流。山云当幕,夜月为钩。卧藤萝下,块石枕头。水月无形,我常只宁。万法皆尔,本自无生。兀然无事坐,春来草自青!”

    佛教经文不仅是一种宗教文化的产物,还是零零散散记录了古印度史和古文字的重要参考文献。如果读过名僧玄奘的《大唐西域记》的话,很多人会惊呼这本书的价值远远高于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科幻小说,事实的确如此,《大唐西域记》享有国际声誉。而且还记录了佛教创立之初的一些真实的宗教内部斗争——佛祖跟自己最大的对头的一场成王败寇之战,一个被胜者弟子歪曲的斗争事件:佛经中那个十恶不赦的犹大式的人物是与佛祖争夺正统失败的堂弟提婆达多即天授,看过影视作品《西游记后传》的会了解有个无天,可能编剧也了解一些佛教文化。这里在《法显传》中转载一段佛祖家族史(师子颊王四子:净饭、白饭、斛饭、甘露饭;净饭王长子佛祖乔达摩,次子难陀。甘露饭长子阿难,次子就是天授。斛饭二子,名无灭、大名!无灭出家至贤释种王,王出家则天授将为释种王,王劝天授出家,授口应而心不愿,尤其要礼已出家的剃头匠乌波离足,天授不肯,起破佛意!提婆达多提出破僧五禁法1。不居阿兰若2。于树下坐3。常行乞食4。但蓄三衣5。着粪扫服!并否认轮回,反对佛祖唯心说。在戒律方面,佛祖开始并不反对吃肉,只是限定条件(自杀不能吃,教杀不能吃,为比丘杀不能吃),而天授甚至规定不食乳酪,不吃鸡蛋,因而一度出现佛坐下五百僧侣弃而转投提婆达多派,佛大弟子伽叶和舍利子都曾称赞过天授。因而佛后来改正不食肉教条!阿育王以前支持天授,然杀父篡位罪名使他转而支持佛祖,并获得宽恕,成正果。佛祖派大弟子阿难诽谤天授,并召回五百僧侣!天授失败被描述成堕入无间地狱!然《大唐西域记》里面记载玄奘游印度时曾遇到天授信徒,由此季羡林老先生说:这一记载反映了佛教经文的自相矛盾和欲盖弥彰!

    佛教《缘起偈》:“诸法从因起,如来说其因。大沙门如实,亦说彼环灭。诸法因缘生,缘谢法还灭。吾师大沙门,常作如是说。”佛教的文化源远流长,从佛祖释家牟尼的创立佛教动因:迦毗罗卫国王子,原名乔达摩(最好的牛)•;;悉达多(成就者)印度雅利安人所创婆罗门教由于有严格的等级制度,且严格遵从生来高贵卑贱,将人划分婆罗门(祭司,僧侣)——刹帝利(王侯武士)——吠舍(平民)——首陀罗(土著居民,雇工,奴隶),并在政治上驾驭国王之上,所以刹帝利种族为打破这种局面,以释家牟尼为代表,创建沙门,并提出人人生而平等!可以看出这是一个较早开创了破除种姓制度,破除种族歧视局面的一个产物。不管如何,还是那句话,一切不伤害别人利益的东西存在都是无可厚非的!

    在一场腥风血雨前叙述温馨的场面,描述唯美的记忆,谈道论佛似乎脱离主题,还带有点儿讽刺的味道。不过这些正表明过着平平安安的小日子是一件多么难得与幸福的事儿!不过世界却因为自身是一个矛盾体,所以要不停的寻找存在的理由,找到一种合理性来获得暂时的安定,过一段时间又会陷入无法调和的矛盾中。而这次的矛盾就是让大部分人感到生存受威胁的黑龙以及他管理下的黑龙会,而这场殊死决战又发生在期末考试后一天,一个张人凤喜欢的季节,那时他会想着早上热气腾腾的油条、包子、豆浆,想到一家人吃着羊肉、狗肉、牛肉火锅,下着洗好的香菜、菠菜,夹着开水白菜,然后享受雪景带来的美与乐趣。可是这些在这场黎明前的黑暗过后。就像现在自己要疲于应付四级考试和各种大考小考结业考没有时间跟女友赏月、数星星,没有时间玩吉他,还要忙着完成这部拙劣的作品。打架要挑日子,那天不是好日子,冬天下小雨总是很恼火,又冷又没有下雪的浪漫情调。大概2008年快年底了吧,因为高中学习时间总是能拖就往后拖,总是到期末考试完后都腊月十几号了。不过一切仿佛是在昨天发生一样,因为那时的张人凤一闭眼就算彻底停止了他脑袋里乱七八糟的思想,不过老天却让他睁开了眼睛,因为他觉得这个人的人生不会是像灰尘一样来了去了无关痛痒。他觉得这个故事应该更精彩,他想看到一个坚韧的少年怎样成熟起来。至少知道怎样去续写故事的结局。

    就像佛祖当年也上演了成王败寇一样,不管你多么正义,不管你胜利是多么合情合理。在现实面前,成者为王败为寇,这就是残酷的生存法则。即使对待历史人物不能以此作为功过评价,事实上大部分时候世人还是这样潜移默化的认同了成王败寇。现在,输了,张人凤不仅让关心自己的人伤心,还不会得到社会上的人的认可,别人一句混混儿内斗就结束了一个少年曾为此战付出的勇气果敢。就像一部非常震撼人心的英文电影《勇敢的心》中的华莱士,他为了使自己的民族得到解放,用自己微弱的肩膀扛下所有,带领一支装备素质都不如英国皇家的殖民军队,却勇敢站起来并鼓舞身边的人反抗暴君统治。在遭到出卖与阴险国王的欺骗后,华莱士被抓住了,在行刑前一刻,他知道那个残暴的人会希望他低头求饶宽恕自己然后从心灵上击退后来的反抗者,他也知道自己如果不屈服,肯定要遭受生不如死的折磨。他害怕了,而这些恐惧袭满全身的一个英雄作为人最真实的一面(是人都怕死,除非他不热爱生命)被导演毫无保留的刻画出来,最后拼命的一吼:“FREEDOM”划破长空,那把象征自由信念的华莱士之剑在剧情结束时被继承华莱士意志的一个兄弟抛向远方插在广阔的草原上。如果是一个中国导演肯定会把就义前的人刻画描述的很伟大,拔高到神一样的地位。事实上在明明知道自己将要面临的可怕死亡前,用勇气与坚守战胜了心中的怯懦那才是勇敢的心!对一个少年,一个玩性还在的有些调皮捣蛋的人来说,要他去面对成年人的丑恶,还要自己担负起惩恶扬善的责任,同时还要背着前途滚进黑暗的危险,我想他,不止他,其他的兄弟都退缩过、犹豫过、恐惧过(王小凡就不提了),这不是小打小闹,不过倔强的张人凤告诉自己这一次没有错,不能后退一步,迎接可能面临的凶险吧!

    打架前夜,也就是期末考试刚刚过,大概几乎所有考完的学生都呼出了一口气,像是卸下什么包袱似的!不管怎样,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至少可以把绷紧的神经稍微放松一下,离家远的孩子可以回家跟家人相聚,围着电炉子,不过张人凤他们却把这口气咽下,没有尽情的呼出来,没有像往常一样,一帮人去KTV唱歌、玩牌、戳台球、喝酒划拳……因为明天晚上又是个不眠夜,而他们今晚就睡不着了,气氛很压抑,一个个能不吭声的就保持沉默。

    还是小胖子打破了这种可怕的寂静,:“你们怎么了,一个个苦瓜子脸,跟吊丧似的!不就跟以前一样打一场架嘛!干嘛那么紧张。来,我放个歌给你们听!”说完,小胖拿出他的IPAD,播放的是陈小春的《成王败寇》,张人凤顿了顿说单曲循环吧,大家跟着一起唱:

    “纵有挫折 我此生都奋斗

    纵有怨对 也是没恨仇

    顽强从无内疚 为何情和悔

    一发难收 每个教训

    叫此心伤痛够 偏激的心不爱让泪流

    常言成王败寇 不计较有没有

    当中那意义 能唔透 若然败

    每次听到每句说话 就明白

    绝未为命运低头 无论对否

    未想过是 明垂千秋 在歧路

    我要试试远走或停留 是言败

    或是为愿望追求 无论对否

    自己接受 未休。。。

    每个教训 叫此心伤痛够

    偏激的心 不爱让泪流

    常言成王败寇 不计较有没有

    当中那意义 能唔透

    若然败 我要去破过往这范畴

    就明白绝未为命运低头

    无论对否 未想过是

    明垂千秋 在歧路

    我要试试走或停留 是言败

    或是为愿望追求

    无论对否 自己接受 未休。。。

    成败与否 自己接受 是否。。。”

    是的,不管命运会给自己下个什么定义,勇敢的走下去,即使前方不是黎明,只要自己是对的,有何不可!

    2012年11月26日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