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 14十四章 高山流水
有酒肆的伙计挑了灯笼在前头引路,其实不必引路,杜弯弯对胡姬的酒肆再熟悉没有了。伙计的灯笼明晃晃的,驱散了眼前的黑暗。
杜弯弯跟在后面走着,雁回走在身边,淡淡的,没有神情。沿着酒肆的青砖路一直往后走着,绕过假山,没有往酒肆的楼里走去,而是院落里的一座小楼,朱漆红栏,周围种着几株梅花,雪尚未融化,冰雪掩映下的小楼,是胡姬酒肆最妙的去处。
楼内炭烧得温暖,杜弯弯觉得颇为气闷,解开了披风。胡姬早已迎了出来,接过杜弯弯身上的狐裘大氅,挂在一边,然后碧绿的眼睛真挚地望着她,大着舌头,官话绕不过来:“昭阳,这次多亏了你。”
杜弯弯心里说不出的慌乱,那慌乱是没有原因的,她微微挣开胡姬的手,勉强地一笑:“不该谢我,你应该谢的是他才对。”手指芊芊,指了指雁回。
雁回早已落座,其他的侍从递上了热毛巾,雁回正拭了拭手。胡姬感激地望着雁回,雁回只是罢了罢手,嘴角一撇,只说了一句:“原本就是我的手下不对,我该向姑娘道歉才是。”
胡姬眨了眨眼睛,看上去对雁回很感兴趣,笑从双脸生,脸上有两个梨窝,笑问:“公子是哪里人?”她的赵国官话说的实在不怎么样,生硬、绕口。
雁回抬眼看了她一眼,以匈奴语回了一句什么。
胡姬一听,原本玉容惨淡的脸上,晦暗的碧色眼眸一下子有亮光从眼底明媚起来,她开心地说了一句,整个人莹莹生辉。
杜弯弯也跟着坐了下来,接过热手巾,桌上放着精致的西域小食和甜品,又有伙计沏上茶,那茶是西域的奶茶,在茶水里融合了浓浓的奶味。杜弯弯抿下一口茶,她听不懂他们的话,也不打算去听。随意点了几个菜,她对这里极为熟悉,点得都是这里最好吃的菜色。伙计马上退了出去,准备饭菜。
胡姬一直笑个不停,看见杜弯弯一直神色冷冷的,胡姬会错了意,以为她自己呆在屋里妨碍了他们二人,碧绿的眼眸了然地笑了笑了笑,用赵国的官话对弯弯说:“昭阳,我去取你喜欢的梅花酒来,等着我……”说完便笑着退了出去,顺带着倒拽了门。
屋子里一下子静下来,屋内炭火烧的那样旺盛,杜弯弯觉得自己被烘得脸都快红了,她常来这间屋子,却从来没有发现原来这炭火是这么热……鼻尖闻到屋外梅花暗香浮动,幽幽的,不会特别浓烈,却弥远悠长,沁人心脾。她不知道雁回留下她是为了什么,也说不上自己怎么就鬼使神差地跟来,走不脱是一个原因,另外一个原因,大约是她内心深处想要知道。
雁回坐在那里,什么话都没有,可是他在那里,就会让弯弯觉得莫大的压力。只听到火盆里的炭哔哔剥剥的烧着。屋子里是那样的暖和,叫人透不过来气。
杜弯弯觉得心中有些气闷,放下了手中的茶杯,站了起来,踱步到窗前。将窗子推开一些,窗外就是白色的梅花,有枝桠一直伸到窗口,杜弯弯闻了闻梅花的香气,心中突然安定了一些,她手扣在窗棂之上,紧紧地扣着——这是她的小动作,每当她感到紧张害怕的时候,总会紧紧地抓着手边。
这时一阵风正好吹进来,吹得杜弯弯心中一片凛冽,桌上的小灯明灭欲熄,光影晃动,杜弯弯伸手关上窗子,雁回不知何时已经站在她的身后,他的手覆盖在她小小的手上,她的手如何也关不上窗。风更盛,桌上的小灯马上被吹灭了……
“你这是做什么?”杜弯弯侧过脸,皱眉,神色已经颇为不悦,眼神一下子锋利起来,一片冰冷。窗外撒下来的月辉,好像披在她身上的薄纱,她美的惊人。
“这样才好,你看不见我,也就不会害怕。”雁回说的平静,那声音就在她身后响起。他的声音很好听,字正腔圆,就算一直生活在京城的人,咬字也未必有他精准。
杜弯弯一下子就慌了,放在窗扉上的手从他手下挣脱下来,另外一只扣着窗的手愈加用力,紧紧地掐进去,指甲都快折断,好像只有这样她才能保持镇定:他知道!他居然知道!他知道她在害怕他,他将她看的那样透!
室内陷入一片沉寂,屋里这样暗,窗外有月色照进来,月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影照着梅枝,映到室内来,好像屋里也都是梅花的影子。梅影落在她碧色的上衣上,就像是开出了一朵朵墨绿色的小花。
“为什么?”杜弯弯眼眸如霜,冷冷地回身注视着雁回,她一动,身上印着的墨绿色花影也跟着花移影动。她想知道——为什么要拦下她?又为什么一句话都不说?却将她看得那么穿?那么多的为什么,所有的疑问正是因为眼前这个谜一样的男子。
他站在月下,湛蓝的眼眸定定地看着她。他比她高出许多,低头就那样定定地看着她,好像透过她看到了其他什么人一样。
顾夕颜曾经问她,匈奴的使臣是不是很英俊,弯弯当时只觉得他是一个冷漠又桀骜的人,并无其他感受,这个时候,月光如影如幻,弯弯却真真觉得,这个人生的真好看。像是她在顾夕朝那里看到过的一种草药,美丽又致命,是会叫人终生无法摆脱的迷幻之物。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雁回莫名地念了这么一句。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这词,弯弯极熟,她下意识地跟着念了出来。念出口之后,就意识到自己的无礼了,因为词中有雁回的名字。
“这是我父亲给我取的名字,在匈奴,我并不叫雁回。”他说的奇怪,脸上露出很沉痛的表情,那神情是落寞的、孤寂的,让杜弯弯心中生出异样的感受来。
弯弯心想,他的父亲是个赵国人,他生活在匈奴,一定非常非常思念故国吧?才会给儿子取了一个这样的名字。她突然觉得雁回也是一个可怜人,这样突兀的想法,让她心中说不上原因的怯意稍微消退了些。
这时候,胡姬回来了,捧着好酒,奇道:“咦?怎么灯灭了?”也不等看清暗中两人的神色,便点上了灯。
灯点亮之后,胡姬看着站在窗边的两个人,楞了一愣,忽而轻笑起来,放下手中的酒壶,竟然跳着回旋的舞,欢快地退下了。
杜弯弯知道她误会了。从灯灭到胡姬点灯,其实只有很短的时间,弯弯却产生了一种恍惚,恍惚觉得过去很久很久。她默默地走回桌边,坐下,打开了酒壶。这酒摘选梅枝最嫩的花瓣,以梅花酿成,一时间酒香扑鼻,梅香醉人。
不一会儿,伙计也上菜了,桌上呈放着琳琅的菜色,雁回淡淡地看着她,坐回到座位上,饮下了一杯酒,嘴角浮起一个笑意,赞道:“好酒!”
弯弯也只是喝酒,酒入愁肠,便没有之前那么害怕,她笑得恬静,将菜色一样一样向雁回介绍,而他只是耐心地听着,并不打断,手中的酒杯没有停过,一杯接着一杯。
她从未见过像雁回这样的男子,跟她所碰见过的男子都不一样,她说着一些典故趣事,他也竟然都知晓,而他给她说的一些西域奇闻,她却闻所未闻。她从未见过哪个男子能像雁回这样磊落、豪气,在这个时候,他好像又变回了初遇的时候,那个连笑容都惨淡的冷漠男子,没有阴谋,也没有算计,他只是那个冷淡的路人。弯弯从没有见过哪个男子能像雁回这样,能和她谈得这么意气相投。
“然后呢?那个佛窟怎么样了?”她眨着眼睛的样子就像一个天真的孩子,歪着头问,听的兴起,浑然忘了自己原先是那样没有原因的害怕他,她不住地问:“然后呢?”
雁回也不卖关子,照实说了。
弯弯听完,只觉得惆怅。大漠荒烟,踏乐飞仙,吟唱着诗歌的苦行僧,神秘莫测的神像佛窟……悠扬驼铃,绵长古道,大漠风沙,弯弯眼中无限向往,眼底的光芒比月辉还清浅,最终沉寂黯淡下去,怅然道:“今日方知何为井底之蛙……”
那神情是极小女孩气的,像是极为向往,又像是知道不可行,极为惋惜的样子。就像是被这华丽的牢笼困住的金丝雀,美丽又哀伤。
这个世上会有这样的人,有的人你和他相处了十几年,也没有半分多余的感情;有的人你只见过几次,才说了几句话,却好像认识了很久,好像在很久之前就已经认识了。
这世上真的会有这样的人,你所喜欢的,也正是他喜欢的,而他喜欢的,也正是你所喜欢的,那么的惺惺相惜,好像只有他那么懂你,也只有你才能懂他。弯弯这个时候才明白先贤所谓的“高山流水”,那种意气相投是多么令人欢喜的一件事情。
酒一杯一杯的下肚,她本不是话多的人,面对雁回,却有说不完的话,末了,她累了,她倦了,伏在桌子上酣睡起来,一张小脸上有醉酒的红晕,长长的睫毛不安的扇动着。
“昭阳,京城是困不住你的。”雁回低头看着她那张动人的容颜,笃定地说道。
她喝的醉醺醺的,困倦地睁开眼睛,眼中还是一片清明,无奈地笑起来,笑得肩膀都颤抖:“困不住?那我又能去哪里呢?”有时候想醉也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她昭阳没有特别聪明,也没有特别机智,她只是比任何人都清醒罢了,因为在这一场权欲场的博弈中,她,一无所求。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她低低地将先前没有念完的小词念完,突然有种万念俱灰的感觉……她才十三岁啊,为什么心境会这么悲凉?还有很多风景不曾见过,也没有去过雁回口中的大漠……她是赵国最尊贵的女子之一,虽不是坐拥天下,但也是笑看风云,她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她什么都得到了,又什么都得不到。
雁回懂,没有人会比他更明白这种感受了,当本该得到的事物被一样样剥夺的时候,即便是坐拥天下,也换不回当初的一点一滴。
“敢问昭阳,闺名为何?”这实在唐突,在他问来,却一派磊落,湛蓝的眼眸像大海一样宽广,包容着她。
她觉得自己快要醉去了,脸上烧的厉害,她想她一定脸红了,她明白他的意思。待字闺中的女子只能将名字告诉夫家的人。
他一直叫她昭阳,那是她的封号,如今他问她,闺名为何。他问她名字,就是会来娶她。
弯弯怎么会不懂呢,只是太突然,一颗心乱跳,像是要跳出来。
原来自己还会这样的机会,原以为这辈子都无法企及的东西,关于梦想、关于相知……原来,还是有那么一个人,会懂。
杜弯弯低下眼睛,声音微不可闻:“赵国之中,只有一个昭阳。”她说她是唯一的昭阳,叫他不必问,她会在府上等着。
她一下子清醒过来,像是再也不能承受那双深沉的湛蓝眼眸,像是致命的药物,叫她沉溺,她急急地站了起来,风也似的逃开。
屋外的冷风吹散了心中的旖旎,昭阳郡主眼底一片冰冷。
她在等,她一直在等。她想,也许跟着雁回去大漠,会是个不错的选择。
接下来的日子里,杜弯弯一改以往的调皮,安心地待在闺房里,平日里就是绣花弹琴,安静得不能再安静。她柔柔地想,虽然她所求的已经得不到,但是毕竟上天还是眷顾她的。
她等着雁回上门来求亲,却不想等来的却是一场轩然大波。
杜弯弯跟在后面走着,雁回走在身边,淡淡的,没有神情。沿着酒肆的青砖路一直往后走着,绕过假山,没有往酒肆的楼里走去,而是院落里的一座小楼,朱漆红栏,周围种着几株梅花,雪尚未融化,冰雪掩映下的小楼,是胡姬酒肆最妙的去处。
楼内炭烧得温暖,杜弯弯觉得颇为气闷,解开了披风。胡姬早已迎了出来,接过杜弯弯身上的狐裘大氅,挂在一边,然后碧绿的眼睛真挚地望着她,大着舌头,官话绕不过来:“昭阳,这次多亏了你。”
杜弯弯心里说不出的慌乱,那慌乱是没有原因的,她微微挣开胡姬的手,勉强地一笑:“不该谢我,你应该谢的是他才对。”手指芊芊,指了指雁回。
雁回早已落座,其他的侍从递上了热毛巾,雁回正拭了拭手。胡姬感激地望着雁回,雁回只是罢了罢手,嘴角一撇,只说了一句:“原本就是我的手下不对,我该向姑娘道歉才是。”
胡姬眨了眨眼睛,看上去对雁回很感兴趣,笑从双脸生,脸上有两个梨窝,笑问:“公子是哪里人?”她的赵国官话说的实在不怎么样,生硬、绕口。
雁回抬眼看了她一眼,以匈奴语回了一句什么。
胡姬一听,原本玉容惨淡的脸上,晦暗的碧色眼眸一下子有亮光从眼底明媚起来,她开心地说了一句,整个人莹莹生辉。
杜弯弯也跟着坐了下来,接过热手巾,桌上放着精致的西域小食和甜品,又有伙计沏上茶,那茶是西域的奶茶,在茶水里融合了浓浓的奶味。杜弯弯抿下一口茶,她听不懂他们的话,也不打算去听。随意点了几个菜,她对这里极为熟悉,点得都是这里最好吃的菜色。伙计马上退了出去,准备饭菜。
胡姬一直笑个不停,看见杜弯弯一直神色冷冷的,胡姬会错了意,以为她自己呆在屋里妨碍了他们二人,碧绿的眼眸了然地笑了笑了笑,用赵国的官话对弯弯说:“昭阳,我去取你喜欢的梅花酒来,等着我……”说完便笑着退了出去,顺带着倒拽了门。
屋子里一下子静下来,屋内炭火烧的那样旺盛,杜弯弯觉得自己被烘得脸都快红了,她常来这间屋子,却从来没有发现原来这炭火是这么热……鼻尖闻到屋外梅花暗香浮动,幽幽的,不会特别浓烈,却弥远悠长,沁人心脾。她不知道雁回留下她是为了什么,也说不上自己怎么就鬼使神差地跟来,走不脱是一个原因,另外一个原因,大约是她内心深处想要知道。
雁回坐在那里,什么话都没有,可是他在那里,就会让弯弯觉得莫大的压力。只听到火盆里的炭哔哔剥剥的烧着。屋子里是那样的暖和,叫人透不过来气。
杜弯弯觉得心中有些气闷,放下了手中的茶杯,站了起来,踱步到窗前。将窗子推开一些,窗外就是白色的梅花,有枝桠一直伸到窗口,杜弯弯闻了闻梅花的香气,心中突然安定了一些,她手扣在窗棂之上,紧紧地扣着——这是她的小动作,每当她感到紧张害怕的时候,总会紧紧地抓着手边。
这时一阵风正好吹进来,吹得杜弯弯心中一片凛冽,桌上的小灯明灭欲熄,光影晃动,杜弯弯伸手关上窗子,雁回不知何时已经站在她的身后,他的手覆盖在她小小的手上,她的手如何也关不上窗。风更盛,桌上的小灯马上被吹灭了……
“你这是做什么?”杜弯弯侧过脸,皱眉,神色已经颇为不悦,眼神一下子锋利起来,一片冰冷。窗外撒下来的月辉,好像披在她身上的薄纱,她美的惊人。
“这样才好,你看不见我,也就不会害怕。”雁回说的平静,那声音就在她身后响起。他的声音很好听,字正腔圆,就算一直生活在京城的人,咬字也未必有他精准。
杜弯弯一下子就慌了,放在窗扉上的手从他手下挣脱下来,另外一只扣着窗的手愈加用力,紧紧地掐进去,指甲都快折断,好像只有这样她才能保持镇定:他知道!他居然知道!他知道她在害怕他,他将她看的那样透!
室内陷入一片沉寂,屋里这样暗,窗外有月色照进来,月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影照着梅枝,映到室内来,好像屋里也都是梅花的影子。梅影落在她碧色的上衣上,就像是开出了一朵朵墨绿色的小花。
“为什么?”杜弯弯眼眸如霜,冷冷地回身注视着雁回,她一动,身上印着的墨绿色花影也跟着花移影动。她想知道——为什么要拦下她?又为什么一句话都不说?却将她看得那么穿?那么多的为什么,所有的疑问正是因为眼前这个谜一样的男子。
他站在月下,湛蓝的眼眸定定地看着她。他比她高出许多,低头就那样定定地看着她,好像透过她看到了其他什么人一样。
顾夕颜曾经问她,匈奴的使臣是不是很英俊,弯弯当时只觉得他是一个冷漠又桀骜的人,并无其他感受,这个时候,月光如影如幻,弯弯却真真觉得,这个人生的真好看。像是她在顾夕朝那里看到过的一种草药,美丽又致命,是会叫人终生无法摆脱的迷幻之物。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雁回莫名地念了这么一句。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这词,弯弯极熟,她下意识地跟着念了出来。念出口之后,就意识到自己的无礼了,因为词中有雁回的名字。
“这是我父亲给我取的名字,在匈奴,我并不叫雁回。”他说的奇怪,脸上露出很沉痛的表情,那神情是落寞的、孤寂的,让杜弯弯心中生出异样的感受来。
弯弯心想,他的父亲是个赵国人,他生活在匈奴,一定非常非常思念故国吧?才会给儿子取了一个这样的名字。她突然觉得雁回也是一个可怜人,这样突兀的想法,让她心中说不上原因的怯意稍微消退了些。
这时候,胡姬回来了,捧着好酒,奇道:“咦?怎么灯灭了?”也不等看清暗中两人的神色,便点上了灯。
灯点亮之后,胡姬看着站在窗边的两个人,楞了一愣,忽而轻笑起来,放下手中的酒壶,竟然跳着回旋的舞,欢快地退下了。
杜弯弯知道她误会了。从灯灭到胡姬点灯,其实只有很短的时间,弯弯却产生了一种恍惚,恍惚觉得过去很久很久。她默默地走回桌边,坐下,打开了酒壶。这酒摘选梅枝最嫩的花瓣,以梅花酿成,一时间酒香扑鼻,梅香醉人。
不一会儿,伙计也上菜了,桌上呈放着琳琅的菜色,雁回淡淡地看着她,坐回到座位上,饮下了一杯酒,嘴角浮起一个笑意,赞道:“好酒!”
弯弯也只是喝酒,酒入愁肠,便没有之前那么害怕,她笑得恬静,将菜色一样一样向雁回介绍,而他只是耐心地听着,并不打断,手中的酒杯没有停过,一杯接着一杯。
她从未见过像雁回这样的男子,跟她所碰见过的男子都不一样,她说着一些典故趣事,他也竟然都知晓,而他给她说的一些西域奇闻,她却闻所未闻。她从未见过哪个男子能像雁回这样磊落、豪气,在这个时候,他好像又变回了初遇的时候,那个连笑容都惨淡的冷漠男子,没有阴谋,也没有算计,他只是那个冷淡的路人。弯弯从没有见过哪个男子能像雁回这样,能和她谈得这么意气相投。
“然后呢?那个佛窟怎么样了?”她眨着眼睛的样子就像一个天真的孩子,歪着头问,听的兴起,浑然忘了自己原先是那样没有原因的害怕他,她不住地问:“然后呢?”
雁回也不卖关子,照实说了。
弯弯听完,只觉得惆怅。大漠荒烟,踏乐飞仙,吟唱着诗歌的苦行僧,神秘莫测的神像佛窟……悠扬驼铃,绵长古道,大漠风沙,弯弯眼中无限向往,眼底的光芒比月辉还清浅,最终沉寂黯淡下去,怅然道:“今日方知何为井底之蛙……”
那神情是极小女孩气的,像是极为向往,又像是知道不可行,极为惋惜的样子。就像是被这华丽的牢笼困住的金丝雀,美丽又哀伤。
这个世上会有这样的人,有的人你和他相处了十几年,也没有半分多余的感情;有的人你只见过几次,才说了几句话,却好像认识了很久,好像在很久之前就已经认识了。
这世上真的会有这样的人,你所喜欢的,也正是他喜欢的,而他喜欢的,也正是你所喜欢的,那么的惺惺相惜,好像只有他那么懂你,也只有你才能懂他。弯弯这个时候才明白先贤所谓的“高山流水”,那种意气相投是多么令人欢喜的一件事情。
酒一杯一杯的下肚,她本不是话多的人,面对雁回,却有说不完的话,末了,她累了,她倦了,伏在桌子上酣睡起来,一张小脸上有醉酒的红晕,长长的睫毛不安的扇动着。
“昭阳,京城是困不住你的。”雁回低头看着她那张动人的容颜,笃定地说道。
她喝的醉醺醺的,困倦地睁开眼睛,眼中还是一片清明,无奈地笑起来,笑得肩膀都颤抖:“困不住?那我又能去哪里呢?”有时候想醉也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她昭阳没有特别聪明,也没有特别机智,她只是比任何人都清醒罢了,因为在这一场权欲场的博弈中,她,一无所求。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她低低地将先前没有念完的小词念完,突然有种万念俱灰的感觉……她才十三岁啊,为什么心境会这么悲凉?还有很多风景不曾见过,也没有去过雁回口中的大漠……她是赵国最尊贵的女子之一,虽不是坐拥天下,但也是笑看风云,她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她什么都得到了,又什么都得不到。
雁回懂,没有人会比他更明白这种感受了,当本该得到的事物被一样样剥夺的时候,即便是坐拥天下,也换不回当初的一点一滴。
“敢问昭阳,闺名为何?”这实在唐突,在他问来,却一派磊落,湛蓝的眼眸像大海一样宽广,包容着她。
她觉得自己快要醉去了,脸上烧的厉害,她想她一定脸红了,她明白他的意思。待字闺中的女子只能将名字告诉夫家的人。
他一直叫她昭阳,那是她的封号,如今他问她,闺名为何。他问她名字,就是会来娶她。
弯弯怎么会不懂呢,只是太突然,一颗心乱跳,像是要跳出来。
原来自己还会这样的机会,原以为这辈子都无法企及的东西,关于梦想、关于相知……原来,还是有那么一个人,会懂。
杜弯弯低下眼睛,声音微不可闻:“赵国之中,只有一个昭阳。”她说她是唯一的昭阳,叫他不必问,她会在府上等着。
她一下子清醒过来,像是再也不能承受那双深沉的湛蓝眼眸,像是致命的药物,叫她沉溺,她急急地站了起来,风也似的逃开。
屋外的冷风吹散了心中的旖旎,昭阳郡主眼底一片冰冷。
她在等,她一直在等。她想,也许跟着雁回去大漠,会是个不错的选择。
接下来的日子里,杜弯弯一改以往的调皮,安心地待在闺房里,平日里就是绣花弹琴,安静得不能再安静。她柔柔地想,虽然她所求的已经得不到,但是毕竟上天还是眷顾她的。
她等着雁回上门来求亲,却不想等来的却是一场轩然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