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卷 第四章 大壁图腾
“哦?你们怎么可能预料得到皇上要祭天呢?”
“皇上的心思,我们做臣下的岂敢胡乱忖测呢?只是上官大人刚刚上任不久,自然不知道我们造玉曹的规矩,由于琢玉费时耗工,所以我们一般都预先做好各种玉璧的雏形,以备皇上不时之需,只要到时定下纹饰,日夜赶工,一般一个月左右就能完成的。”
“但是这次太皇太后要出新的样式呢?”
“这个上官大人也不必担心,我们造玉曹的十几位玉师平日闲暇都有画新的纹饰,可供太皇太后钦选。”
“哎呦!这真是太好了!司徒曹长快快把那些图样拿来给本官参详参详!”上官少丰喜出望外。
“诺!”司徒宏赶紧回造玉曹,找出平日各玉师画的画稿,把玉师李浦秋也一并喊来,两人一同到曹衙拜见御府令上官少丰。
上官少丰看到玉师们画的新纹饰甚是喜欢,当他看到一幅的纹饰是一条龙,整条龙描画得栩栩如生,整体形象充满动势和灵气,上官少丰欣喜若狂,“哎呦!这龙纹可真是太有气势了!与前朝的纹饰真是有着天壤之别啊!”
“回禀大人!这是我们造玉曹的玉师李浦秋的新作。”司徒宏把玉师李浦秋推到上官少丰的面前,要他讲解这个画稿的由来。
“回禀大人,小人一直都在研究自周以来的玉器造型与纹饰,以往的玉器由于工具的限制只能琢些线条比较简单的纹饰,最近我们大汉的铁器制造手工越来越精湛,所以小人和几位玉师一起研制了几款大小不一的铁砣,请造铁曹的工匠制造出来,这样琢磨起玉来速度比以往更快些,精细度也比以前有所提高,所以小人和十几位玉师都在根据现今的工具研究新的纹饰,小人想皇上是天子,为龙之后裔,如果在玉璧之中饰上龙的图腾,那便是喻以天子之尊,敬奉上天,自是诚意非常了!”
“好!好!非常好!!!”上官大人欣喜若狂,“李玉师的画稿非常有创意,本官一定会把李玉师的构想向少府大人禀告的。哎呦!少府大人今天特地命我要在大壁上创新纹饰,本官还担心不已呢!没有想到司徒曹长和众玉师早有准备!这下本官总算放下心头大石了!好!你们先回造玉曹准备各式祭天的玉器,本官马上到府衙向韩大人复命,你们等我的好消息吧!”
第二天早朝后,少府大人韩安国便带着画稿觐见太皇太后了。
太皇太后看到那龙纹的画稿甚是高兴,“哎呦!我们皇上出生之时,其母便梦到太阳入怀,当时太常便有‘太阳降世大汉,此子必将我大汉推至鼎盛’之预言。自古能人贤士辈出之际,必是国运昌隆之时。如今我朝玉师竟然能画出如此有气势的龙形来,看来我们皇上真是上天降福我大汉之人啊!”太皇太后即刻诏内侍前来,“来人啊!快!赶快请皇上过来,就说哀家这里有玉师最新画出的画稿,要请皇上来钦定。”
不久,汉武帝刘彻就前来拜见太皇太后了,太皇太后把龙纹画稿给武帝看,武帝看后也甚是欢喜,“嗯!太皇太后的确好眼光!这画稿非常精美!”皇上再仔细琢磨了一会儿,又说,“这龙纹画得甚好,但……孙儿觉得好像还是不够气势,如果……如果这龙不是在玉璧之中而是盘缠其上,那这玉璧就会更好看了!”
太皇太后细细想想也说,“嗯……皇上说得有理!”
“禀告皇上!太皇太后!大壁须得一尺二寸径长的苍玉,这么大的玉料非常难寻,加上开玉料、出坯、细琢等工序,没有一年半载实在是无法完成啊!今天太常王臧大人推算说祭天的黄道吉日是下月的初九,时间如此紧急,臣恐怕玉工们不眠不休也无法完成啊!”
“一尺二寸径长也真是太费玉料,太费工日了”武帝沉思着,“嗯……如果在原来大壁的玉料上琢出盘龙,那样不知可行否?”
“可是……”韩安国犹豫着,“启禀皇上,礼天之器是用大壁的,如果把龙形琢饰其上,那这玉璧的尺寸就只有谷壁、蒲壁大小了,如此一来……不知道……会不会……”韩安国看看皇上,再看看太皇太后,左右为难,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皇上,韩少府言之有理,这历来祭天都是用大壁,皇上新登基就把祖宗的规矩给坏了,恐怕不太好吧?!”
“太皇太后,您不是常说彻儿是太阳降世,是上天派彻儿来开创我大汉新气象的吗?既然如此,这玉璧之大小也该是由彻儿定夺才是的吧?”
“话虽如此,但祖宗的规矩也不好说弃便弃的,依哀家看来,我们不如请太常王臧大人进宫商议商议吧!”武帝无法,只好命内侍请太常王臧大人进宫。
很快太常王臧大人就进宫觐见了。听完太皇太后和皇上各自的述说,太常王臧大人也深感为难了,虽说现在太皇太后在朝中的权势的确是比皇上大,但太皇太后毕竟年纪大了,以后权力定然是会落到皇上的手上的,自己这时如果不帮皇上的话,那么将来等皇上掌权的时候,自己怎么死了都不知道呢?怎样处理才能两边都不得失呢?王臧寻思着。
姜自然是老的辣。王太常毕竟经历了三朝天子,为人圆滑老道,心思慎密,说话非常有分寸:“回禀皇上!太皇太后!这祭天的玉壁自古便有之,但上古祭天的玉璧,大小是没有制定的,只依当时玉材的尺寸而定,到周朝时才定下大壁的尺寸,我朝沿承秦制,所以大壁的尺寸也沿用至今。”
“太皇太后,您听听,王太常都说不是我们的祖宗所定制的,是先秦的旧制,先秦已灭亡多年,我们堂堂大汉,为何一定非要沿用已死王朝的制度不可呢?”
太皇太后听他们君臣都如是说,便不好再多争执了。
韩安国看太皇太后也无话可说,于是就告退回少府衙门,找御府令上官少丰他们商议了。
这次是窦太皇太后与武帝之间见解分歧的第一次交锋,虽然武帝先胜一场,但在以后的政论之争中,武帝就没有那么顺利了,他一直被窦太皇太后打压着,包括他重用的臣子,直到窦氏太皇太后去世。而追随窦氏的一干大臣,后来也都被武帝诛杀了。
由于太常王臧并没有明说是否该沿用大壁尺寸,由此太皇太后也没有对他心生不满,此后她在世的四年多的日子里都照常重用太常王臧,而武帝掌权后,太常王臧也因为曾不偏不倚的言论,同样获得重用,正因为太常王臧为人圆滑老道,而避免了让自己陷入一场政治争斗之中,逃掉了杀身之祸。
这些都是后话,这里暂且不表。话说韩安国大人回到少府衙门,马上命人去请御府令上官少丰过衙商议。
御府令上官少丰得到通知,赶紧带上司徒宏和玉师李浦秋一同前去少府衙门拜见韩安国大人了。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皇上的心思,我们做臣下的岂敢胡乱忖测呢?只是上官大人刚刚上任不久,自然不知道我们造玉曹的规矩,由于琢玉费时耗工,所以我们一般都预先做好各种玉璧的雏形,以备皇上不时之需,只要到时定下纹饰,日夜赶工,一般一个月左右就能完成的。”
“但是这次太皇太后要出新的样式呢?”
“这个上官大人也不必担心,我们造玉曹的十几位玉师平日闲暇都有画新的纹饰,可供太皇太后钦选。”
“哎呦!这真是太好了!司徒曹长快快把那些图样拿来给本官参详参详!”上官少丰喜出望外。
“诺!”司徒宏赶紧回造玉曹,找出平日各玉师画的画稿,把玉师李浦秋也一并喊来,两人一同到曹衙拜见御府令上官少丰。
上官少丰看到玉师们画的新纹饰甚是喜欢,当他看到一幅的纹饰是一条龙,整条龙描画得栩栩如生,整体形象充满动势和灵气,上官少丰欣喜若狂,“哎呦!这龙纹可真是太有气势了!与前朝的纹饰真是有着天壤之别啊!”
“回禀大人!这是我们造玉曹的玉师李浦秋的新作。”司徒宏把玉师李浦秋推到上官少丰的面前,要他讲解这个画稿的由来。
“回禀大人,小人一直都在研究自周以来的玉器造型与纹饰,以往的玉器由于工具的限制只能琢些线条比较简单的纹饰,最近我们大汉的铁器制造手工越来越精湛,所以小人和几位玉师一起研制了几款大小不一的铁砣,请造铁曹的工匠制造出来,这样琢磨起玉来速度比以往更快些,精细度也比以前有所提高,所以小人和十几位玉师都在根据现今的工具研究新的纹饰,小人想皇上是天子,为龙之后裔,如果在玉璧之中饰上龙的图腾,那便是喻以天子之尊,敬奉上天,自是诚意非常了!”
“好!好!非常好!!!”上官大人欣喜若狂,“李玉师的画稿非常有创意,本官一定会把李玉师的构想向少府大人禀告的。哎呦!少府大人今天特地命我要在大壁上创新纹饰,本官还担心不已呢!没有想到司徒曹长和众玉师早有准备!这下本官总算放下心头大石了!好!你们先回造玉曹准备各式祭天的玉器,本官马上到府衙向韩大人复命,你们等我的好消息吧!”
第二天早朝后,少府大人韩安国便带着画稿觐见太皇太后了。
太皇太后看到那龙纹的画稿甚是高兴,“哎呦!我们皇上出生之时,其母便梦到太阳入怀,当时太常便有‘太阳降世大汉,此子必将我大汉推至鼎盛’之预言。自古能人贤士辈出之际,必是国运昌隆之时。如今我朝玉师竟然能画出如此有气势的龙形来,看来我们皇上真是上天降福我大汉之人啊!”太皇太后即刻诏内侍前来,“来人啊!快!赶快请皇上过来,就说哀家这里有玉师最新画出的画稿,要请皇上来钦定。”
不久,汉武帝刘彻就前来拜见太皇太后了,太皇太后把龙纹画稿给武帝看,武帝看后也甚是欢喜,“嗯!太皇太后的确好眼光!这画稿非常精美!”皇上再仔细琢磨了一会儿,又说,“这龙纹画得甚好,但……孙儿觉得好像还是不够气势,如果……如果这龙不是在玉璧之中而是盘缠其上,那这玉璧就会更好看了!”
太皇太后细细想想也说,“嗯……皇上说得有理!”
“禀告皇上!太皇太后!大壁须得一尺二寸径长的苍玉,这么大的玉料非常难寻,加上开玉料、出坯、细琢等工序,没有一年半载实在是无法完成啊!今天太常王臧大人推算说祭天的黄道吉日是下月的初九,时间如此紧急,臣恐怕玉工们不眠不休也无法完成啊!”
“一尺二寸径长也真是太费玉料,太费工日了”武帝沉思着,“嗯……如果在原来大壁的玉料上琢出盘龙,那样不知可行否?”
“可是……”韩安国犹豫着,“启禀皇上,礼天之器是用大壁的,如果把龙形琢饰其上,那这玉璧的尺寸就只有谷壁、蒲壁大小了,如此一来……不知道……会不会……”韩安国看看皇上,再看看太皇太后,左右为难,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皇上,韩少府言之有理,这历来祭天都是用大壁,皇上新登基就把祖宗的规矩给坏了,恐怕不太好吧?!”
“太皇太后,您不是常说彻儿是太阳降世,是上天派彻儿来开创我大汉新气象的吗?既然如此,这玉璧之大小也该是由彻儿定夺才是的吧?”
“话虽如此,但祖宗的规矩也不好说弃便弃的,依哀家看来,我们不如请太常王臧大人进宫商议商议吧!”武帝无法,只好命内侍请太常王臧大人进宫。
很快太常王臧大人就进宫觐见了。听完太皇太后和皇上各自的述说,太常王臧大人也深感为难了,虽说现在太皇太后在朝中的权势的确是比皇上大,但太皇太后毕竟年纪大了,以后权力定然是会落到皇上的手上的,自己这时如果不帮皇上的话,那么将来等皇上掌权的时候,自己怎么死了都不知道呢?怎样处理才能两边都不得失呢?王臧寻思着。
姜自然是老的辣。王太常毕竟经历了三朝天子,为人圆滑老道,心思慎密,说话非常有分寸:“回禀皇上!太皇太后!这祭天的玉壁自古便有之,但上古祭天的玉璧,大小是没有制定的,只依当时玉材的尺寸而定,到周朝时才定下大壁的尺寸,我朝沿承秦制,所以大壁的尺寸也沿用至今。”
“太皇太后,您听听,王太常都说不是我们的祖宗所定制的,是先秦的旧制,先秦已灭亡多年,我们堂堂大汉,为何一定非要沿用已死王朝的制度不可呢?”
太皇太后听他们君臣都如是说,便不好再多争执了。
韩安国看太皇太后也无话可说,于是就告退回少府衙门,找御府令上官少丰他们商议了。
这次是窦太皇太后与武帝之间见解分歧的第一次交锋,虽然武帝先胜一场,但在以后的政论之争中,武帝就没有那么顺利了,他一直被窦太皇太后打压着,包括他重用的臣子,直到窦氏太皇太后去世。而追随窦氏的一干大臣,后来也都被武帝诛杀了。
由于太常王臧并没有明说是否该沿用大壁尺寸,由此太皇太后也没有对他心生不满,此后她在世的四年多的日子里都照常重用太常王臧,而武帝掌权后,太常王臧也因为曾不偏不倚的言论,同样获得重用,正因为太常王臧为人圆滑老道,而避免了让自己陷入一场政治争斗之中,逃掉了杀身之祸。
这些都是后话,这里暂且不表。话说韩安国大人回到少府衙门,马上命人去请御府令上官少丰过衙商议。
御府令上官少丰得到通知,赶紧带上司徒宏和玉师李浦秋一同前去少府衙门拜见韩安国大人了。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