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卷 十二(2)
观众,进行慰问演出。老人们很受感动。
晚上仍旧集中到大队,那里也已搭好了戏台,扯好了电灯。我们的人挂好了幕布,又是一个晚上的演出。
就这样,从东往西排,有时中间隔一天,有时中间隔两天,反正一个大队都不能落下,准备一个小队都不能少。这一演,只大队一级就要演到年末,将迎来新的一年。
欧阳玉珊的《喜看良种繁育场》独幕话剧,十二月十日定稿,他都是白天随我们工作,晚间编稿,期间我与素智,去过三次,一是好奇,看看写到什么样了;二是以示慰问。
十二月五日这天晚上,我又找张素智,她说了句“惜梅呀,你咋总带个灯泡呢?”我没明白啥意思,但她这天晚上,就是说啥也不去,拗不过,我就降低标准地说:“那你就只把我送出咱吉祥苑大门口。”
她答应了。
我用钥匙打开了办公室的门,还是悄悄地走进来了。欧阳还一愣,说:“素智呢?”
我说:“她今天不大舒服,没有来。”
“哎呀,那怎么行?你一个人多不安全啊?”
“没事儿的,她送我到大门口。”
“那有啥用,这段路差点有一里地,黑灯瞎火的。”
“没事儿的,你写吧”。
“那你就喝水。”他说着便要给我倒水,但没有找到相应的水杯,因我在这个办公室里从未喝过开水,就没有预备过我的水杯。
他就用他的水杯,试探着给我倒了杯水,说:“嫌弃不?”
我很为难,窘迫,踌躇,接过来还是不接呢?
这可不是思考起来没头的事儿,也就两秒钟,两秒!我想了不少:“不接,辜负了人家的好意,闪了人家的面子,不礼貌;接了,下步怎样处理?还是先接了的好,容我再做道理,免除他的尴尬,也顺其了他的自然。”
165
接过这杯热水后,感觉到我的体温有些升高。
他却很自然的,把暖水瓶拎起,轻轻地送回南面窗台的最左角。
我面临一个实实际际的大难题:“这杯水,喝还是不喝?喝,是归顺;不喝,是小小的挑战。
不过这段思考的时间很充裕,可不是两秒了,二十秒,五十秒,甚至再长一点时间都可以。
我还想过,就用他倒过来的这杯水,调调他的性子,治一治他的傲气。
“欧阳玉珊,你这也有名有份了,以后我、也让她们就都叫你指导员啦。”
“不不不,不不不,欧阳玉珊,欧阳玉珊。”他急忙说。
“你把柳场长塑造出个什么形象啊?”我算是切中主旨地问。
“当然正面形象了。”
“怎么个正面法啊?”
“有魄力,忠诚、老实、能干。”
“还有呢?”我问。
“大公无私,勇于自我牺牲,对国家,对公社,对大队作出了很大贡献。”
“你还不知道,他老母亲已经六十多岁了,柳场长从小就失去了父亲,家境贫寒。在大队作团总支书记时,组织上就曾几次上调任用,都因在家照顾母亲,失去了机会。”我接下去又说:“欧阳指导员,寒门出孝子啊!这一点也很教育人啊!”
“太好了,谢谢你提供的素材,我一定写进去。”
我进来的时间也不算短了,就问:“耽误你时间了吧?”
“没有,没有,没有,你提供的资料很宝贵。”
在我们谈话期间,他很注意桌上放在我这边的那杯水,曾说过一次“别让水凉了”,我装作了没听见。
我要回俱乐部宿舍了,就站起身来,说:“我回去。”
他也站起来了,说:“我送你。”
166
我说:“没事的,用不着。”
就在他彻底感到,我对用他杯子倒的水,“嫌弃”了的时刻,我释放出了一点点的希望,用右手端起了他那橄榄绿色的军用搪瓷杯,轻轻地,稍稍地,象征性地喝了一小口。
看得出,他的脸上闪过一道光芒。
送我回俱乐部宿舍的路一华里,不短也不算长,已经是十二月末的深夜,这个夜还是西北风飘着点儿小青雪,正好我们是从西往东,一路顺风。走出没到五十米,他就问我:“冷不冷?”
我感到一股暖流在我心房流动,回答:“不冷。”也回问道:“你呢?”他也说:“嗯,不冷。”
他今天没有像往常那样距离我那么远,仿佛很近,很近,我感觉到了他紧张的气息,我听到了他呼吸的急促声。这时我俩再谁也没问过谁什么,也没有说一句别的话。顺着扬起青雪的西北小凤,反倒感到很温暖、很温馨、很惬意、很幸福、很徜徉、很宁静。
现在感觉到了,一华里的路忒近了,我们很珍惜,所以走得很慢,很慢,很慢。一直到吉祥苑大门前,走了大约有四十分钟,这期间彳亍,有慢,有停,也有等,但都是默默地,默默地,只有青雪落地的嚓嚓声。
我让他停下脚步,他站住了,但示意先不要拉开大门,却轻轻地,慢慢地伸出了他的右手。
我没有去紧紧地握住,只是轻轻地碰撞了一下,以与“轻轻地,稍稍地,象征性地,喝了一小口”那橄榄绿色的军用搪瓷杯里的水相平衡。但却犹如触及到了二百二十伏电源一样,心脏加剧了跳动。
是主动,还是被动;是尝试,还是猎奇;是冲动,还是激情?香、辣、酸、甜;麻木、敏感。千滋百味,无从说起。这是我有生以来的第一次与异性的感觉,我似乎完成了一次彼此的安慰与洗礼。
回到俱乐部宿舍,已快到十一点了,人们都已睡下。
我没有脚步,也没开灯,轻轻地摸到自己的铺位,无声无息地钻进被窝,可怎么也难以入睡,心里一再地自我解嘲:“这睡与不睡,
167
与欧阳玉珊没有任何一点儿关系。”
其实我真想的是尚琴姐,钟秀兰、张凤仙,想得更多的是徐淑琴老师。我有些迷茫,想以后的前景,也顾及眼前的事情。我想到复习功课,继续读书,准备高考。也不止一次地想让大哥做些工作,当一名女兵。
尚琴姐是我的主心骨儿,有一点儿小事儿都想跟她说一声,听一听她的意见;欧阳玉珊也多次关照我,人还很有主见,也是个依靠,但目前还不那么方便。
大海里的航船,是多么盼望航标、灯塔、雷达和指挥所发出的指令,哪怕遇到一艘同航,即使是它与我相背而行。
在我脑海里最后还是晃了一下:“他往回走是顶风,一定很冷。回到办公室,还能再接着写了吗?”
恨自己帮不上什么忙。
早晨起得不比别人晚,不过有点头晕。在洗漱室遇到了张素智,她没说啥,我也没提这个事儿。
照例是上午九点,我们又打着“永安公社伟大领袖思想文艺宣传队”的横幅大旗,从东向西。
今天是聚宝大队,虽说聚宝大队原属长岭县,但距永安公社所在地却不很远。
这里土地瘠薄,社员生活水平一般,但人的素质很好,很少有偷摸盗抢之事,家庭、邻里也很少有打仗斗殴现象,到了聚宝大队人人都有安全感。
党支部书记李凤林,是抗美援朝下来的,忠诚老实,人品好,几届的公社党委委员,他也是我们自编节目的一份好素材。
今天演出的时间比较短,因一连紧张的将近两周了,这里演出完了,准备放一天假,歇歇乏,有的还要处理一点家务。
演完后,散场还不到十点。没有自编节目实在乏味,就像熬粥没放碱,熬菜没搁盐,我心里着急,欧阳也挺上火,几次他想不参加演出,在他的文化站里写,我都没同意。确实,缺了他,我们团队不
168
光我,大家都感到缺了主心骨儿。
今天是农历十月十五,风清月朗,在野外一眼能看出去二三里远。散场时都骑自行车,像中学生放学一样,自找相邻,自行编队,相互“再见”、“后天见”的招呼着,挥手的挥手,飞吻的飞吻。
有说有笑地吵闹声,越来越远,伴随着一个个的背影,渐渐地消失在澄澈清寒的月光下,夜幕中。各自回了个自心爱的穷家富家都是个家的家。
张瑞芳、方学贵、周日辉一路东北方向;兰亚新、于树民、张淑范三人一行,正南方向;朱洪雨、姜喜林、杜淑兰、王淑芳,还有几人,都和我一路同行,公社左近方向;只有赵淑芳,原地不动,她家就在大队东头,不到一华里。
大家都开拔时,淑芳真心真意地挽留我,让我到她家住,明天白天再走;我也实实在在地婉言谢绝。
欧阳玉珊今晚表现得最积极,像什么也不顾似的,一出聚宝,他把自行车蹬得飞快,我们大帮还在又说又笑呢,他已无影无踪了。我心里明镜似的,他是让编剧的任务给撵的,肩上的担子给压的。
我们七八个人,说说笑笑,吵吵闹闹,骑自行车,不紧也不慢地行进着。一路上,有到家的就离队,到公社时,只剩下了我自己。于书云和我一个屯儿,也不知什么时候下去了,这时我才想起来,白天就跟我说了,今晚去嫂子家给嫂子做伴儿,因哥哥去县里开会了。
十多点钟了,虽皓月当空,一个女孩子,也实在有些发瘮。越想越害怕,小时候妈妈讲的鬼狐的故事,一幕幕都浮现在眼前。
不行,实在不行,别逞能。没有办法了,万般无奈,只得找欧阳玉珊。
我料定,百分百的在文化站他的办公室里。也百分百地料定,他没有睡,在编写《喜看良种繁育场》这部独幕话剧,白天他说今晚一定脱稿。
嗯!找他去。
我硬着头皮,边走边给自己打气儿,只当是以此涨胆儿了。眼
169
睛盯着,怎么就干蹬不到啊?也许这就是“盼望”的长度。
走近文化站,果真不出我所料,他的办公桌前台灯正亮着,我的害怕即刻云消雾散,距离他的窗子三米远,停住了脚步。
他像是雨中的一把伞,雪中的一盆炭,像一面墙,遮了风、挡了雨,又是我一座想象中的靠山。
我好解脱啊,但又很激动,心嘭嘭直跳,怎么也按捺不住,简直就要跳到了嗓子眼儿。
怎么去求他呢?
我往前又走近了三步,仅一米之隔,近在咫尺,但又像是眼前横着一条大河,或一座高山。这企盼,似乎好模糊,好遥远。
究竟是陌生的距离,还是尊重使然,这就是久旱的喜雨,这就是沙漠中的骆驼,找到了绿洲与甘泉。
我的心忐忑着,竟然感到疲劳,浑身酥软。
我又撤回了三步,扶着我的自行车,想稍事休息,缓解一下,糟糕!把自行车依倒了,“嘡啷”一声,屋里的人被惊动了。
欧阳玉珊开门出来,见到我说:“我早就看到你了,绕绕查查的,还不进屋。这回进来吧,怎么只剩你一个人了,她们呢?”
我像是受到了委屈的孩子见到了妈妈,眼泪扑簌簌地往下流淌,不住地小声抽泣。
“咋的啦,有人欺负你吗?“
“没有。”这时我差点没扑到他的怀里,说:“书云半路去哥哥家了,我不知道,我往家走,越走越害怕,……”这时我实在控制不住了,“哇”地哭出了声。
“别、别、别,有我呢,别怕,别怕。”
他的右手跨过我的脊背,揽过我的右肩,将我扶到屋子里,又用两手轻轻地按下我的两个肩头,让我坐下。回头用看样子是他常用的玻璃杯,倒上一杯水,放在我面前。
我刚刚坐下,还没来得及说什么,一晃,见他瞭了一眼他左腕上的那块双狮表,说:“快十二点了,我送你回家。”
170
我也实在是嗓子发干,就渴不择饮地端起杯子,一口气喝了一大半,不凉不热,似乎有点甜。
我跟他走出房门,他说了句“走吧。”我就骑上自行车,男左女右,拼排而行。
他没有说啥。只是我,有一种两军交战,我方投诚了的感觉。
骑得很慢,大约十分钟,到我家了。
没进屯儿,在屯西头我俩把车子停下,他问:“冷吗?”
这次的问寒问暖,我似乎不那么敏感,轻轻地回了声:“还能冷了吗?”说着向他靠近了一步,很不自主地把左肩靠在了他的前胸,没有称谢,只小声地说了句:“就这么站一会吧。”
我感觉得到了他也稍事紧张,但表现得还是那么自然。把右手放在了我的右肩上,说了句:“有我,你什么也不要怕。”
就这个姿势,我们默默地,默默地,站了足有十分钟。
“不累吗?”他边问边调整我们相互依偎的姿势,把右胳膊从我的左肋下插过去,他的左胳膊搭上了我的右肩,我也顺势紧紧地拥抱起他。开始,轻轻地,慢慢地,渐渐抱得一会儿比一会儿紧。
我们似乎都失去了自我,脸部自然而不自主的相贴着,并贴得越来越紧。心脏的跳动,相互敲击着。
我嗅到了男人那种坚毅、粗犷的气味,分享着矫健且无坚不摧的力量。他的嘴唇与我的嘴唇重合,又是一个自然而不自主的吻,且强烈着,直至吻得很深很深,直至舌的交割,齿的激战。
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但由于过分的激动,全身已经酥软、麻木,那阵子的害怕和委屈的感觉,都已荡然无存,一股不可名状的热流从身到心,又从心到身,直至每一棵神经。
已经完全不知我的状态,只有美感和幸福,只有沉醉与飘然。
我好温馨,好慰籍,好惬意啊!,
愿永远是此时此刻,愿永远是今天。
这时的天,这时的地,这时的一切一切都属于我们,我们的幸福是何等的宝贵,我想不出世界上还有什么能与我的此时此刻相媲美。
171
为了这一刻,我愿牺牲我的一切,直至生命。
172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晚上仍旧集中到大队,那里也已搭好了戏台,扯好了电灯。我们的人挂好了幕布,又是一个晚上的演出。
就这样,从东往西排,有时中间隔一天,有时中间隔两天,反正一个大队都不能落下,准备一个小队都不能少。这一演,只大队一级就要演到年末,将迎来新的一年。
欧阳玉珊的《喜看良种繁育场》独幕话剧,十二月十日定稿,他都是白天随我们工作,晚间编稿,期间我与素智,去过三次,一是好奇,看看写到什么样了;二是以示慰问。
十二月五日这天晚上,我又找张素智,她说了句“惜梅呀,你咋总带个灯泡呢?”我没明白啥意思,但她这天晚上,就是说啥也不去,拗不过,我就降低标准地说:“那你就只把我送出咱吉祥苑大门口。”
她答应了。
我用钥匙打开了办公室的门,还是悄悄地走进来了。欧阳还一愣,说:“素智呢?”
我说:“她今天不大舒服,没有来。”
“哎呀,那怎么行?你一个人多不安全啊?”
“没事儿的,她送我到大门口。”
“那有啥用,这段路差点有一里地,黑灯瞎火的。”
“没事儿的,你写吧”。
“那你就喝水。”他说着便要给我倒水,但没有找到相应的水杯,因我在这个办公室里从未喝过开水,就没有预备过我的水杯。
他就用他的水杯,试探着给我倒了杯水,说:“嫌弃不?”
我很为难,窘迫,踌躇,接过来还是不接呢?
这可不是思考起来没头的事儿,也就两秒钟,两秒!我想了不少:“不接,辜负了人家的好意,闪了人家的面子,不礼貌;接了,下步怎样处理?还是先接了的好,容我再做道理,免除他的尴尬,也顺其了他的自然。”
165
接过这杯热水后,感觉到我的体温有些升高。
他却很自然的,把暖水瓶拎起,轻轻地送回南面窗台的最左角。
我面临一个实实际际的大难题:“这杯水,喝还是不喝?喝,是归顺;不喝,是小小的挑战。
不过这段思考的时间很充裕,可不是两秒了,二十秒,五十秒,甚至再长一点时间都可以。
我还想过,就用他倒过来的这杯水,调调他的性子,治一治他的傲气。
“欧阳玉珊,你这也有名有份了,以后我、也让她们就都叫你指导员啦。”
“不不不,不不不,欧阳玉珊,欧阳玉珊。”他急忙说。
“你把柳场长塑造出个什么形象啊?”我算是切中主旨地问。
“当然正面形象了。”
“怎么个正面法啊?”
“有魄力,忠诚、老实、能干。”
“还有呢?”我问。
“大公无私,勇于自我牺牲,对国家,对公社,对大队作出了很大贡献。”
“你还不知道,他老母亲已经六十多岁了,柳场长从小就失去了父亲,家境贫寒。在大队作团总支书记时,组织上就曾几次上调任用,都因在家照顾母亲,失去了机会。”我接下去又说:“欧阳指导员,寒门出孝子啊!这一点也很教育人啊!”
“太好了,谢谢你提供的素材,我一定写进去。”
我进来的时间也不算短了,就问:“耽误你时间了吧?”
“没有,没有,没有,你提供的资料很宝贵。”
在我们谈话期间,他很注意桌上放在我这边的那杯水,曾说过一次“别让水凉了”,我装作了没听见。
我要回俱乐部宿舍了,就站起身来,说:“我回去。”
他也站起来了,说:“我送你。”
166
我说:“没事的,用不着。”
就在他彻底感到,我对用他杯子倒的水,“嫌弃”了的时刻,我释放出了一点点的希望,用右手端起了他那橄榄绿色的军用搪瓷杯,轻轻地,稍稍地,象征性地喝了一小口。
看得出,他的脸上闪过一道光芒。
送我回俱乐部宿舍的路一华里,不短也不算长,已经是十二月末的深夜,这个夜还是西北风飘着点儿小青雪,正好我们是从西往东,一路顺风。走出没到五十米,他就问我:“冷不冷?”
我感到一股暖流在我心房流动,回答:“不冷。”也回问道:“你呢?”他也说:“嗯,不冷。”
他今天没有像往常那样距离我那么远,仿佛很近,很近,我感觉到了他紧张的气息,我听到了他呼吸的急促声。这时我俩再谁也没问过谁什么,也没有说一句别的话。顺着扬起青雪的西北小凤,反倒感到很温暖、很温馨、很惬意、很幸福、很徜徉、很宁静。
现在感觉到了,一华里的路忒近了,我们很珍惜,所以走得很慢,很慢,很慢。一直到吉祥苑大门前,走了大约有四十分钟,这期间彳亍,有慢,有停,也有等,但都是默默地,默默地,只有青雪落地的嚓嚓声。
我让他停下脚步,他站住了,但示意先不要拉开大门,却轻轻地,慢慢地伸出了他的右手。
我没有去紧紧地握住,只是轻轻地碰撞了一下,以与“轻轻地,稍稍地,象征性地,喝了一小口”那橄榄绿色的军用搪瓷杯里的水相平衡。但却犹如触及到了二百二十伏电源一样,心脏加剧了跳动。
是主动,还是被动;是尝试,还是猎奇;是冲动,还是激情?香、辣、酸、甜;麻木、敏感。千滋百味,无从说起。这是我有生以来的第一次与异性的感觉,我似乎完成了一次彼此的安慰与洗礼。
回到俱乐部宿舍,已快到十一点了,人们都已睡下。
我没有脚步,也没开灯,轻轻地摸到自己的铺位,无声无息地钻进被窝,可怎么也难以入睡,心里一再地自我解嘲:“这睡与不睡,
167
与欧阳玉珊没有任何一点儿关系。”
其实我真想的是尚琴姐,钟秀兰、张凤仙,想得更多的是徐淑琴老师。我有些迷茫,想以后的前景,也顾及眼前的事情。我想到复习功课,继续读书,准备高考。也不止一次地想让大哥做些工作,当一名女兵。
尚琴姐是我的主心骨儿,有一点儿小事儿都想跟她说一声,听一听她的意见;欧阳玉珊也多次关照我,人还很有主见,也是个依靠,但目前还不那么方便。
大海里的航船,是多么盼望航标、灯塔、雷达和指挥所发出的指令,哪怕遇到一艘同航,即使是它与我相背而行。
在我脑海里最后还是晃了一下:“他往回走是顶风,一定很冷。回到办公室,还能再接着写了吗?”
恨自己帮不上什么忙。
早晨起得不比别人晚,不过有点头晕。在洗漱室遇到了张素智,她没说啥,我也没提这个事儿。
照例是上午九点,我们又打着“永安公社伟大领袖思想文艺宣传队”的横幅大旗,从东向西。
今天是聚宝大队,虽说聚宝大队原属长岭县,但距永安公社所在地却不很远。
这里土地瘠薄,社员生活水平一般,但人的素质很好,很少有偷摸盗抢之事,家庭、邻里也很少有打仗斗殴现象,到了聚宝大队人人都有安全感。
党支部书记李凤林,是抗美援朝下来的,忠诚老实,人品好,几届的公社党委委员,他也是我们自编节目的一份好素材。
今天演出的时间比较短,因一连紧张的将近两周了,这里演出完了,准备放一天假,歇歇乏,有的还要处理一点家务。
演完后,散场还不到十点。没有自编节目实在乏味,就像熬粥没放碱,熬菜没搁盐,我心里着急,欧阳也挺上火,几次他想不参加演出,在他的文化站里写,我都没同意。确实,缺了他,我们团队不
168
光我,大家都感到缺了主心骨儿。
今天是农历十月十五,风清月朗,在野外一眼能看出去二三里远。散场时都骑自行车,像中学生放学一样,自找相邻,自行编队,相互“再见”、“后天见”的招呼着,挥手的挥手,飞吻的飞吻。
有说有笑地吵闹声,越来越远,伴随着一个个的背影,渐渐地消失在澄澈清寒的月光下,夜幕中。各自回了个自心爱的穷家富家都是个家的家。
张瑞芳、方学贵、周日辉一路东北方向;兰亚新、于树民、张淑范三人一行,正南方向;朱洪雨、姜喜林、杜淑兰、王淑芳,还有几人,都和我一路同行,公社左近方向;只有赵淑芳,原地不动,她家就在大队东头,不到一华里。
大家都开拔时,淑芳真心真意地挽留我,让我到她家住,明天白天再走;我也实实在在地婉言谢绝。
欧阳玉珊今晚表现得最积极,像什么也不顾似的,一出聚宝,他把自行车蹬得飞快,我们大帮还在又说又笑呢,他已无影无踪了。我心里明镜似的,他是让编剧的任务给撵的,肩上的担子给压的。
我们七八个人,说说笑笑,吵吵闹闹,骑自行车,不紧也不慢地行进着。一路上,有到家的就离队,到公社时,只剩下了我自己。于书云和我一个屯儿,也不知什么时候下去了,这时我才想起来,白天就跟我说了,今晚去嫂子家给嫂子做伴儿,因哥哥去县里开会了。
十多点钟了,虽皓月当空,一个女孩子,也实在有些发瘮。越想越害怕,小时候妈妈讲的鬼狐的故事,一幕幕都浮现在眼前。
不行,实在不行,别逞能。没有办法了,万般无奈,只得找欧阳玉珊。
我料定,百分百的在文化站他的办公室里。也百分百地料定,他没有睡,在编写《喜看良种繁育场》这部独幕话剧,白天他说今晚一定脱稿。
嗯!找他去。
我硬着头皮,边走边给自己打气儿,只当是以此涨胆儿了。眼
169
睛盯着,怎么就干蹬不到啊?也许这就是“盼望”的长度。
走近文化站,果真不出我所料,他的办公桌前台灯正亮着,我的害怕即刻云消雾散,距离他的窗子三米远,停住了脚步。
他像是雨中的一把伞,雪中的一盆炭,像一面墙,遮了风、挡了雨,又是我一座想象中的靠山。
我好解脱啊,但又很激动,心嘭嘭直跳,怎么也按捺不住,简直就要跳到了嗓子眼儿。
怎么去求他呢?
我往前又走近了三步,仅一米之隔,近在咫尺,但又像是眼前横着一条大河,或一座高山。这企盼,似乎好模糊,好遥远。
究竟是陌生的距离,还是尊重使然,这就是久旱的喜雨,这就是沙漠中的骆驼,找到了绿洲与甘泉。
我的心忐忑着,竟然感到疲劳,浑身酥软。
我又撤回了三步,扶着我的自行车,想稍事休息,缓解一下,糟糕!把自行车依倒了,“嘡啷”一声,屋里的人被惊动了。
欧阳玉珊开门出来,见到我说:“我早就看到你了,绕绕查查的,还不进屋。这回进来吧,怎么只剩你一个人了,她们呢?”
我像是受到了委屈的孩子见到了妈妈,眼泪扑簌簌地往下流淌,不住地小声抽泣。
“咋的啦,有人欺负你吗?“
“没有。”这时我差点没扑到他的怀里,说:“书云半路去哥哥家了,我不知道,我往家走,越走越害怕,……”这时我实在控制不住了,“哇”地哭出了声。
“别、别、别,有我呢,别怕,别怕。”
他的右手跨过我的脊背,揽过我的右肩,将我扶到屋子里,又用两手轻轻地按下我的两个肩头,让我坐下。回头用看样子是他常用的玻璃杯,倒上一杯水,放在我面前。
我刚刚坐下,还没来得及说什么,一晃,见他瞭了一眼他左腕上的那块双狮表,说:“快十二点了,我送你回家。”
170
我也实在是嗓子发干,就渴不择饮地端起杯子,一口气喝了一大半,不凉不热,似乎有点甜。
我跟他走出房门,他说了句“走吧。”我就骑上自行车,男左女右,拼排而行。
他没有说啥。只是我,有一种两军交战,我方投诚了的感觉。
骑得很慢,大约十分钟,到我家了。
没进屯儿,在屯西头我俩把车子停下,他问:“冷吗?”
这次的问寒问暖,我似乎不那么敏感,轻轻地回了声:“还能冷了吗?”说着向他靠近了一步,很不自主地把左肩靠在了他的前胸,没有称谢,只小声地说了句:“就这么站一会吧。”
我感觉得到了他也稍事紧张,但表现得还是那么自然。把右手放在了我的右肩上,说了句:“有我,你什么也不要怕。”
就这个姿势,我们默默地,默默地,站了足有十分钟。
“不累吗?”他边问边调整我们相互依偎的姿势,把右胳膊从我的左肋下插过去,他的左胳膊搭上了我的右肩,我也顺势紧紧地拥抱起他。开始,轻轻地,慢慢地,渐渐抱得一会儿比一会儿紧。
我们似乎都失去了自我,脸部自然而不自主的相贴着,并贴得越来越紧。心脏的跳动,相互敲击着。
我嗅到了男人那种坚毅、粗犷的气味,分享着矫健且无坚不摧的力量。他的嘴唇与我的嘴唇重合,又是一个自然而不自主的吻,且强烈着,直至吻得很深很深,直至舌的交割,齿的激战。
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但由于过分的激动,全身已经酥软、麻木,那阵子的害怕和委屈的感觉,都已荡然无存,一股不可名状的热流从身到心,又从心到身,直至每一棵神经。
已经完全不知我的状态,只有美感和幸福,只有沉醉与飘然。
我好温馨,好慰籍,好惬意啊!,
愿永远是此时此刻,愿永远是今天。
这时的天,这时的地,这时的一切一切都属于我们,我们的幸福是何等的宝贵,我想不出世界上还有什么能与我的此时此刻相媲美。
171
为了这一刻,我愿牺牲我的一切,直至生命。
172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