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卷 30
德权与妻子帮父母夏收又快一星期了,不管工作多忙,他都要与珺琳尽这个义务。承包地的小麦都已割完,就等着日晒打碾。早晨刚起床,德权听到街门前大杨树上的喜鹊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内心不免快慰。这棵杨树还是德权10多岁栽种的,如今已30好几年了,它已从过去的小树苗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用肉眼瞄去,树高至少也在三十六七米。到了夏天,那巨大的树冠,遮挡住了炎炎烈日地炙热,一家人都喜欢在树下乘凉喧谈。喜鹊在这棵大杨树上安家居住也好多年,鹊巢都已搭了三层。村里一些上了年纪的老大爷老太太们,对德权家门前的这棵大杨树非常的羡慕。并预言,喜鹊要在这棵树上搭起五层窝,家里肯定会出贵人的。德权虽不怎么相信,但每每春夏交接之际,心里也还是期盼着老家门前扬树上的喜鹊再建造新窝,可喜鹊窝好象定了格,一直没有满足德权的心愿。今天,喜鹊叽叽喳喳叫,不知又会带来什么好消息。德权的思绪又回到了过去。
记得儿子考上大学的那年,德权与珺琳的工资加到一起还不到2000元。当时真可谓喜忧参半,喜得是儿子考上了一所外省重点大学,忧得是一大笔报名费用还没筹齐,孩子的爷爷奶奶身体又多病。德权的感觉,家中总是被经济拮据困扰着,这成了德权常为头疼的事情。头疼归头疼,孩子的学还得上,要强的妻子去了娘家。下午回来,她包里装着1000元。晓明上大学的费用筹齐了。
儿子在大学学习期间,除平时通电话严格要求外,在经济方面,德权总是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尽量满足孩子的正当要求。德权知道,现在孩子自尊性可强了,不像他们那一代人。德权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在学校让别人瞧不起,尽管不能像富家大款们那样,但德权也要让孩子在学校生活踏实,有尊严,学习有动力。能够切实体会到家庭的亲情与父母带去地温暖!德权这样做,并不是一种狭隘意识。因为当年上学的困境,在他的脑海中留下了难以抹去的烙印。但愿普天之下的子女们,都能明白父母的一片心意。德权记得上大学的第二学期,竟拿不出购买学习笔记的钱来,他向朋友写出“求救信”后,朋友给他捎来好厚的一叠白纸,德权整整用了一年。现在说来,孩子们可能不信,但当年的确如此。沉浸于往事回忆的德权不自觉地拍了一下脑门,突然想起来,从外省某理工大学毕业的儿子姜晓明要回来。
电话还是儿子昨天就打来的,当他知道父母帮着爷爷奶奶夏收,说直接到爷爷奶奶家。刚刚五十岁,就如此健忘,德权不由得感叹一声,得赶快告诉妻子,儿子今天要来。
天气非常晴朗,上午11点多,由于太阳太大的缘故,全家人都从打碾场上回家休息。在伙房帮忙择菜的德权从窗户看见儿子背着一个大旅行包进了街门,刚到院子就大喊大叫起来:
“爷爷奶奶,爸妈,我回来啦!”晓明的叫声兴奋嘹亮。
珺琳也在伙房帮婆婆做午饭,听到儿子的叫声,先急忙走出。晓明近乎一米八的个头,炯炯有神的双眼,全身充满了男子汉的阳刚之气。珺琳看到快一年多未见面的儿子,满脸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她话都没顾得说,就连忙从儿子的后背上取下大包,这才端详起来:“晓明,你比去年秋天离家时瘦多了。”她上下打量着儿子,一瞬间显现出来得是细腻与温柔的母爱。爷爷奶奶站在院子里微笑,问候,欢迎晓明毕业归来。
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场景,作为孩子的爸爸,德权内心充满了欣慰。家里虽没出村里老人们所说的贵人,但儿子是又一代的大学生。
晓刚自上军校后有了寒暑假,慧慧和他见面的机会也就多了起来。可他们在家里,谁也不谈自己的婚事,这叫德林疑虑?晓刚上军校,没找下媳妇情有可原,慧慧怎么回事呢?德林把自己心思告诉了荞花:“咱两个孩子都大了,我感觉不对啊!”
荞花还没弄明白德林想说什么,随口道:“你说啥意思?”
“慧慧今年多大了?人家晓明都准备结婚哩!”
“慧慧每次回家都说我们不要管,你说有啥办法啊?”
“可我们能不管吗?”
“儿大不受爷娘管啊!我都愁得睡不着觉。”
“我怀疑慧慧与晓刚有事。”
“你个死老头,姐弟俩有啥事,可不能瞎说。”
“你傻啊?”以下的话德林再没说出来。
“那,你,你说咋办?”荞花恍然大悟,姐弟俩从小就亲热,现在是不是暗恋着啊?想到这里,荞花慌神了:“这可咋办好哩?”
“我就问你啥意见?”德林看看一筹莫展的妻子,“这是你当母亲的事情,可不要推给我。”
“谁说给儿子找媳妇是母亲的事?要你这当老子的干啥?”荞花不满意丈夫这样说,瞪了他一眼。
“哎呀,我是说咱家的特殊情况吗!不然推给你干啥?”德林有些不好意思地看着妻子笑笑。
“我也没办法给孩子说啊,真愁死人。”
“两个孩子要好上,你什么意见?”
“羞死人了,我咋说啊?”
“我说老伴,姑娘是你养的,这事只能你做主。”
“儿子还是你的呢,你怎么不做主?”
“好了,只要你不反对,剩下的事好办。”德林现在清楚了,因为荞花赞成慧慧与晓刚的婚事。
“难道我们娘俩上辈子真欠下了你们老姜家什么?”荞花嗔怪地瞪了德林一眼, “我回头找他珺琳婶子拿主意吧!”
晓明大学毕业后回家,只是来看望家中的亲人。他已和南方一家大型民营企业签订了劳动合同。德权和珺琳本想劝儿子回来,因为德权已在县城建局为儿子联系好了工作,可晓明不愿意,这让德权夫妇很失望。如今的年轻人哪!父母还真拿他们没办法。晓明只在家逗留了10多天,就去签约的那家民企上班了。
每逢周末,晓明都要和母亲通话,这已成了母子生活中的一种习惯。珺琳曾告诉儿子,如果缺少一次电话,她就不理晓明。因为母亲的这个要求,他丝毫不敢怠慢。晓明记得一次出差,忘了给母亲打电话,等到又一个周末,晓明习惯地拨出母亲的电话号码,手机嘟——嘟响着,就是没人接,怎么回事呢?晓明忽然想起上周在外忘了打电话。这下事大了,妈妈肯定生了气。晓明拨通女朋友的手机:“喂,萍萍吗?赶快到我这儿来,有要事和你商量。”
“什么事,还要我过去,电话里说不行吗?”
“快过来吧!见面再告诉你。”
“神神秘秘的,你等着。”
晓明的女朋友叫林萍,当地人,在一所初级中学当老师,她和晓明交朋友快半年了,是同事介绍的。就在晓明考虑如何向母亲解释时,他租住的房门开了,林萍拿钥匙的。
“什么事这么急啊?”
“妈妈不接我的电话。”晓明笑道。
“哎呀,我说晓明,你这不大惊小怪吗,真是个小男孩。”林萍开着玩笑,她身体苗条,肤色白润,容貌秀丽,两眼水汪汪的,典型的南方靓女。
“我和妈妈有约定的,少打一次电话,她就不理我。”晓明有些难过的表情,还没想好怎么给母亲说。
林萍笑道:“看你多可爱啊!没想到还是一个大孝子。”
晓明不好意思,笑了一下,问林萍:“你有好办法吗?”
林萍没加思索就说:“弱智啊!给你爸爸打电话不就解决问题了?”
“我怎么就没想到啊!”
“你以为就自己聪明。”
晓明立刻给父亲打去电话说明缘由,德权乐呵呵的告诉儿子,那是你妈妈故意看你的表现,前几天我们早说过这事了。晓明一听才知道,原来这样啊!怪不得妈妈不接电话,晓明最头疼的事总算解决了。
“爸爸,还要告诉您一个好消息!”晓明兴奋地看看林萍。
“说吧,有啥好事?”
“我有女朋友了!”
“真的吗!告诉妈妈没有?”
“刚不给您说,妈妈不接电话吗!”
“那好吧!晓明,你妈妈要知道这事,前面的啥事都会忘了。”
晓明听得出父亲也很高兴,他拿着手机和父亲说声再见后,对林萍说:“萍萍,听清没有,我爸爸很高兴。”
“我连你爸爸的面都没见,怎么知道他高兴啊?”林萍故意表现出无所谓的样子。
“你又弱智了,我父母要见了你这样漂亮的媳妇,当然比电话里说的还高兴。”晓明兴致勃勃地给林萍描述着他的父母,她被感染了:“看你乐得那个样子,爸爸妈妈又没在面前。”
“我不是先让你留下美好的影响吗!”
……
晓明与林萍婚恋关系确定后,全家都很高兴,德权与珺琳商量好,2010年的国庆节,要在老家为儿子举行婚礼。以了父母心愿。为操办儿子婚礼,德权是最忙的人,从请客到喜庆的具体细节,他拉了一个长长的单子,总还觉得漏了那个细节,时不时还询问妻子。珺琳玩笑道:“我说老姜,是儿子结婚,还是你结婚,乐过头了吧?”
“怎么?难道你还有意见?”
“姜老头,我是说你消停一下不成吗?”
“我就这个命啊!”
珺琳知道再说也没用,就由他忙活去吧。她刚准备出门,德权又告诉她,慧慧与晓刚也都来参加晓明的婚礼。珺琳一听可乐坏了:“我说老头子,总算你办了一件人事。”
“又怎么了,难道你还不满意?”德权不知珺琳为何这样挤兑自己。
“谁不满意?我是说你该为晓刚与慧慧的婚事操点心,德林与荞花两口子能张罗这事吗?”珺琳看看发愣的丈夫,知道他这才明白是啥事。
“我也是叔叔啊!怎么向慧慧开口?”德权想要珺琳帮着拿个主意,话还没说完,珺琳又取笑他: “亏你还是政协副主席,统战工作也不会搞?
德权没想到说慧慧与晓刚的婚事,珺琳竟然和统战工作挂起钩来,他笑道:“我说老婆,你真会做统战工作。给晓刚说媳妇,扯得上统战吗?我看还是你来做统战部长吧!”
珺琳也笑道:“既然这样,你难为什么?”。
“都这么多年,生活在一个家的姐弟,我张不开口。”德权面带难为的表情对妻子说。
“正因为这样,两个孩子才不好说开,你一点不就成了?”珺琳教德权如此如此。
“还是我和你分头做工作,我问晓刚,你问慧慧。两个孩子要没那个意思,可就糟了,以后还怎么相处?”德权搓着头发,提出自己的意见。
“我看你这辈子什么事都离不开我啊!”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记得儿子考上大学的那年,德权与珺琳的工资加到一起还不到2000元。当时真可谓喜忧参半,喜得是儿子考上了一所外省重点大学,忧得是一大笔报名费用还没筹齐,孩子的爷爷奶奶身体又多病。德权的感觉,家中总是被经济拮据困扰着,这成了德权常为头疼的事情。头疼归头疼,孩子的学还得上,要强的妻子去了娘家。下午回来,她包里装着1000元。晓明上大学的费用筹齐了。
儿子在大学学习期间,除平时通电话严格要求外,在经济方面,德权总是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尽量满足孩子的正当要求。德权知道,现在孩子自尊性可强了,不像他们那一代人。德权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在学校让别人瞧不起,尽管不能像富家大款们那样,但德权也要让孩子在学校生活踏实,有尊严,学习有动力。能够切实体会到家庭的亲情与父母带去地温暖!德权这样做,并不是一种狭隘意识。因为当年上学的困境,在他的脑海中留下了难以抹去的烙印。但愿普天之下的子女们,都能明白父母的一片心意。德权记得上大学的第二学期,竟拿不出购买学习笔记的钱来,他向朋友写出“求救信”后,朋友给他捎来好厚的一叠白纸,德权整整用了一年。现在说来,孩子们可能不信,但当年的确如此。沉浸于往事回忆的德权不自觉地拍了一下脑门,突然想起来,从外省某理工大学毕业的儿子姜晓明要回来。
电话还是儿子昨天就打来的,当他知道父母帮着爷爷奶奶夏收,说直接到爷爷奶奶家。刚刚五十岁,就如此健忘,德权不由得感叹一声,得赶快告诉妻子,儿子今天要来。
天气非常晴朗,上午11点多,由于太阳太大的缘故,全家人都从打碾场上回家休息。在伙房帮忙择菜的德权从窗户看见儿子背着一个大旅行包进了街门,刚到院子就大喊大叫起来:
“爷爷奶奶,爸妈,我回来啦!”晓明的叫声兴奋嘹亮。
珺琳也在伙房帮婆婆做午饭,听到儿子的叫声,先急忙走出。晓明近乎一米八的个头,炯炯有神的双眼,全身充满了男子汉的阳刚之气。珺琳看到快一年多未见面的儿子,满脸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她话都没顾得说,就连忙从儿子的后背上取下大包,这才端详起来:“晓明,你比去年秋天离家时瘦多了。”她上下打量着儿子,一瞬间显现出来得是细腻与温柔的母爱。爷爷奶奶站在院子里微笑,问候,欢迎晓明毕业归来。
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场景,作为孩子的爸爸,德权内心充满了欣慰。家里虽没出村里老人们所说的贵人,但儿子是又一代的大学生。
晓刚自上军校后有了寒暑假,慧慧和他见面的机会也就多了起来。可他们在家里,谁也不谈自己的婚事,这叫德林疑虑?晓刚上军校,没找下媳妇情有可原,慧慧怎么回事呢?德林把自己心思告诉了荞花:“咱两个孩子都大了,我感觉不对啊!”
荞花还没弄明白德林想说什么,随口道:“你说啥意思?”
“慧慧今年多大了?人家晓明都准备结婚哩!”
“慧慧每次回家都说我们不要管,你说有啥办法啊?”
“可我们能不管吗?”
“儿大不受爷娘管啊!我都愁得睡不着觉。”
“我怀疑慧慧与晓刚有事。”
“你个死老头,姐弟俩有啥事,可不能瞎说。”
“你傻啊?”以下的话德林再没说出来。
“那,你,你说咋办?”荞花恍然大悟,姐弟俩从小就亲热,现在是不是暗恋着啊?想到这里,荞花慌神了:“这可咋办好哩?”
“我就问你啥意见?”德林看看一筹莫展的妻子,“这是你当母亲的事情,可不要推给我。”
“谁说给儿子找媳妇是母亲的事?要你这当老子的干啥?”荞花不满意丈夫这样说,瞪了他一眼。
“哎呀,我是说咱家的特殊情况吗!不然推给你干啥?”德林有些不好意思地看着妻子笑笑。
“我也没办法给孩子说啊,真愁死人。”
“两个孩子要好上,你什么意见?”
“羞死人了,我咋说啊?”
“我说老伴,姑娘是你养的,这事只能你做主。”
“儿子还是你的呢,你怎么不做主?”
“好了,只要你不反对,剩下的事好办。”德林现在清楚了,因为荞花赞成慧慧与晓刚的婚事。
“难道我们娘俩上辈子真欠下了你们老姜家什么?”荞花嗔怪地瞪了德林一眼, “我回头找他珺琳婶子拿主意吧!”
晓明大学毕业后回家,只是来看望家中的亲人。他已和南方一家大型民营企业签订了劳动合同。德权和珺琳本想劝儿子回来,因为德权已在县城建局为儿子联系好了工作,可晓明不愿意,这让德权夫妇很失望。如今的年轻人哪!父母还真拿他们没办法。晓明只在家逗留了10多天,就去签约的那家民企上班了。
每逢周末,晓明都要和母亲通话,这已成了母子生活中的一种习惯。珺琳曾告诉儿子,如果缺少一次电话,她就不理晓明。因为母亲的这个要求,他丝毫不敢怠慢。晓明记得一次出差,忘了给母亲打电话,等到又一个周末,晓明习惯地拨出母亲的电话号码,手机嘟——嘟响着,就是没人接,怎么回事呢?晓明忽然想起上周在外忘了打电话。这下事大了,妈妈肯定生了气。晓明拨通女朋友的手机:“喂,萍萍吗?赶快到我这儿来,有要事和你商量。”
“什么事,还要我过去,电话里说不行吗?”
“快过来吧!见面再告诉你。”
“神神秘秘的,你等着。”
晓明的女朋友叫林萍,当地人,在一所初级中学当老师,她和晓明交朋友快半年了,是同事介绍的。就在晓明考虑如何向母亲解释时,他租住的房门开了,林萍拿钥匙的。
“什么事这么急啊?”
“妈妈不接我的电话。”晓明笑道。
“哎呀,我说晓明,你这不大惊小怪吗,真是个小男孩。”林萍开着玩笑,她身体苗条,肤色白润,容貌秀丽,两眼水汪汪的,典型的南方靓女。
“我和妈妈有约定的,少打一次电话,她就不理我。”晓明有些难过的表情,还没想好怎么给母亲说。
林萍笑道:“看你多可爱啊!没想到还是一个大孝子。”
晓明不好意思,笑了一下,问林萍:“你有好办法吗?”
林萍没加思索就说:“弱智啊!给你爸爸打电话不就解决问题了?”
“我怎么就没想到啊!”
“你以为就自己聪明。”
晓明立刻给父亲打去电话说明缘由,德权乐呵呵的告诉儿子,那是你妈妈故意看你的表现,前几天我们早说过这事了。晓明一听才知道,原来这样啊!怪不得妈妈不接电话,晓明最头疼的事总算解决了。
“爸爸,还要告诉您一个好消息!”晓明兴奋地看看林萍。
“说吧,有啥好事?”
“我有女朋友了!”
“真的吗!告诉妈妈没有?”
“刚不给您说,妈妈不接电话吗!”
“那好吧!晓明,你妈妈要知道这事,前面的啥事都会忘了。”
晓明听得出父亲也很高兴,他拿着手机和父亲说声再见后,对林萍说:“萍萍,听清没有,我爸爸很高兴。”
“我连你爸爸的面都没见,怎么知道他高兴啊?”林萍故意表现出无所谓的样子。
“你又弱智了,我父母要见了你这样漂亮的媳妇,当然比电话里说的还高兴。”晓明兴致勃勃地给林萍描述着他的父母,她被感染了:“看你乐得那个样子,爸爸妈妈又没在面前。”
“我不是先让你留下美好的影响吗!”
……
晓明与林萍婚恋关系确定后,全家都很高兴,德权与珺琳商量好,2010年的国庆节,要在老家为儿子举行婚礼。以了父母心愿。为操办儿子婚礼,德权是最忙的人,从请客到喜庆的具体细节,他拉了一个长长的单子,总还觉得漏了那个细节,时不时还询问妻子。珺琳玩笑道:“我说老姜,是儿子结婚,还是你结婚,乐过头了吧?”
“怎么?难道你还有意见?”
“姜老头,我是说你消停一下不成吗?”
“我就这个命啊!”
珺琳知道再说也没用,就由他忙活去吧。她刚准备出门,德权又告诉她,慧慧与晓刚也都来参加晓明的婚礼。珺琳一听可乐坏了:“我说老头子,总算你办了一件人事。”
“又怎么了,难道你还不满意?”德权不知珺琳为何这样挤兑自己。
“谁不满意?我是说你该为晓刚与慧慧的婚事操点心,德林与荞花两口子能张罗这事吗?”珺琳看看发愣的丈夫,知道他这才明白是啥事。
“我也是叔叔啊!怎么向慧慧开口?”德权想要珺琳帮着拿个主意,话还没说完,珺琳又取笑他: “亏你还是政协副主席,统战工作也不会搞?
德权没想到说慧慧与晓刚的婚事,珺琳竟然和统战工作挂起钩来,他笑道:“我说老婆,你真会做统战工作。给晓刚说媳妇,扯得上统战吗?我看还是你来做统战部长吧!”
珺琳也笑道:“既然这样,你难为什么?”。
“都这么多年,生活在一个家的姐弟,我张不开口。”德权面带难为的表情对妻子说。
“正因为这样,两个孩子才不好说开,你一点不就成了?”珺琳教德权如此如此。
“还是我和你分头做工作,我问晓刚,你问慧慧。两个孩子要没那个意思,可就糟了,以后还怎么相处?”德权搓着头发,提出自己的意见。
“我看你这辈子什么事都离不开我啊!”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